《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课题研究

合集下载

读写相随共蕴书香——读写融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读写相随共蕴书香——读写融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读写相随共蕴书香——读写融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增强自身的知识视野,将具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强化自身素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够只是单一的进行阅读教学,培养其阅读能力,还应该重视读写结合,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写作、创作过程中。

本文以“读写融合”为中心,思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研究如何运用“读写融合”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读写融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前言:在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想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不单只是一味的传授知识,更强调各项基本能力的锻炼,注重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注意阅读与写作相互结合,积极开展综合性阅读课堂。

通过有效利用教材内容、阅读模拟练笔、写作练习和比赛活动等手段,深化阅读教学的落实,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养成优秀的写作能力。

一、读写融合教学方式强调的原则在进行读写融合的阅读教学时,应当抓牢“读”与“写”两个概念,通过丰富的阅读内容,多样化阅读教学等方式,开展深入阅读学习。

结合模拟练习、写作训练等手段,进行相辅相成的写作练习,强化“写”的概念。

坚持“读”与“写”相结合的原则,在阅读中融入写作,实现综合性教学实践,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并且贯彻综合发展的理念,有效发挥教材内容的作用,对阅读课堂充分的延伸,融入比赛活动等形式,使阅读教学更加多样化。

强调知识运用,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写作中,锻炼写作能力和语言能力等。

二、读写融合阅读教学的积极意义(一)有利于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读写融合的思想在阅读课堂中的应用,可以为课堂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投入到文章的阅读中。

结合模拟练习的方式,使其快速理解文章知识,提升文学素养,并身临其境的体会文章思想和情感,加深知识的印象。

以此为学生增加新的动力,有效巩固阅读学习到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联动”有效策略的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联动”有效策略的研究》工作报告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联动”有效策略的研究》工作报告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三五”立项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联动”有效策略的研究》工作报告读写结合是一个传统课题。

虽已有一些研究,但多数停留在经验的传播上。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怎样进行读写的结合,怎么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的能力,这是摆在教育界的新课题,很有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另外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读写的新要求也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拓展空间。

处理好读写的关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问题,读写结合是推进语文教育素质化的有效手段。

因此,研究读写结合的方法很有必要。

基于上述原因在,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的实验。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决定开展《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辅导现状与对策的研究》课题实验,该课题被列为省陶研会“十三五”课题,xx年xx月开题,预计于xx年xx月结题,历时三年,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进行。

三年来,在市县教研室各位专家精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经过课题组老师辛勤的工作,艰苦细致地探索,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现从以下几方面作具体汇报:一、课题的申报修改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在官方的纲领性文件中,这种提法还是第一次。

“读写联动课型”是“主题阅读”的主要课型之一,建构“读写并重”的语文课堂,运用“读写联动”的教学方法,是“主题阅读”的特色与优势,是落实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保证。

本文将着重从“读写联动”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探讨。

读与写,是语文素养的两大核心能力,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

读是理解,写是表达;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是积累,写是运用;读是源,写是流;读是通过视觉接触他人的文字信息,通过大脑加工感受其意的过程。

写是将自己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的思想感情,外化为相应的文字符号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做 过 的 一 般 。他 们有 的写 邻 里 之 间 和 睦 礼 让 的 .有 的 写 村 民 先 帮 老 人 、孩 子 打 水 的 ,有 的 写 街 坊 邻 居 等水 拉 家 常 的
… …
这样一幅 “ 为水 所 苦 ,但 苦 中 有 乐 ” 的 图景 就 展 现 在
提 高 认 识 ,丰 富想 象 ,发 散 思 维 。如 苏 教 版 小 学 语 文 六 年 级 上 册 第 十九 课 《 学 森 》 中 有 这 样 几 句 话 : “ 学 生 巾 钱 留 有 人 劝 道 : ‘ 国 刚解 放 .要 钱 没 钱 ,要 设 备 没 设 备 ,现 祖

‘例 析 课 列
在 阐谟 教 学 呻 镖 舍 " 训 练 避 行 “ 写
◇ 江 苏 沛 县 教 科 所 李 文举
在 小 学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中 ,联 系 教 材 特 点 和 学 生 实 际 , 精 心设 计 一 些 小 练 笔 .有 意 识 地 训 练 学 生 在 读 中学 写 ,将 读 与写 紧 密结 合 起 来 ,能 有 效 地 发 展 学 生 的 想 象 力 ,培 养 学 生 的 创造 思 维 。 经 过 精 心 思 考 与 认 真 实践 ,笔 者 提 炼 出
在 回去 搞 科 学 研 究 ,只 怕 有 困 难 。 教 到 此 处 ,笔 者 设 计 … 了 这 样 一 个 小 练 笔 : “ 如 你 就 是 其 中 的一 名 留 学 生 ,你 假 会 怎 样 劝 说 钱 学 森 不 回 国 ? 经 过 写 作 训 练 ,学 生 们 从 刚 ” 刚 解 放 的 中 国 国情 出发 .替 钱学 森 指 出 了 回 国 对 自 己事 业
“ 些 挑 水 的 人都 有 谁 ? 他 们 都 在 什 么 时 间 挑 水 ? 他 们 都 这 是怎 样挑水 的?挑水 的人见面时 都会说些 什 么? 笔者 引 ”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

教学创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河池市凤山县实验小学何彩梅【摘要】本文以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三种基本课型为例,结合课外阅读经典读本,具体阐述在导读课、推进课、展示课中如何渗透习作技巧,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同步提升。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策略写作奥秘迁移运用【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2-0107-03叶圣陶先生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一文中指出:“今日小学作文之教授殊无把握。

毕业而去者,或已臻通顺,则由于学生之努力与习性,未必果为教授之效;或尚未通顺,则教者学者俱已殚精竭虑,咎亦均非其所愿任。

”此文发表于1919年,文中的“今日”指的是20世纪初,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审视当前的作文教学,仍然有很多教师感觉“殊无把握”,教者、学者“殚精竭力”亦“非其所愿任”。

笔者回顾自己近三十年的语文教学历程,发现那些“未为教授”而能把文章写得“已臻通顺”的,往往是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了大量语言和写作技巧的学生。

现实中,大部分语文教师都乐意引导学生多读书,大部分家长都愿意为孩子买书。

但还是有很多教师和家长深感困惑:孩子读了不少书,可为什么写起作文来仍绞尽脑汁也凑不够字数?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阅读量不足。

研究表明,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

二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故事情节和内容,没有从语言积累、写作技巧方面进行解读,处于“浅阅读”状态。

写作文的过程犹如建房,作文技巧是房屋的框架,语言积累是房屋所需的砖瓦,两个要素只有同步构建才能形成习作能力。

因此,想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实现阅读与习作能力双提升,教师必须同步推进阅读和写作,引导学生结合所读文本进行语言积累,习得写作技巧。

一、导读课——激发阅读兴趣,明确积累要求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手机游戏和短视频的诱惑力远远大于书本的吸引力。

表现在当教师或家长未明确布置阅读任务时,能主动翻阅书籍的学生为数不多。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研究报告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XXX年月日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名称:《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内容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两项相对独立但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技能。

二者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阅读促进写作,写作促使阅读的深入,本课题通过对我校三、六年级学生的研究调查,在研究活动中采用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方法指导,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阅读写作有效结合调查研究引言:让科研成为一种惯,让文化成为一种品牌,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

”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一直期待的理想境界。

一年来,我们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具体关注下,在我校教研组的帮助下,我们课题组三位教师共同努力,不仅形成了教育科研的浓厚氛围,促动了课题组成员的专业化发展,更使教育科研与学校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开发出了具有独特风格气质的科研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校走上文化成长之路。

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基于此认识,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校开展了以“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强语言积累,提高学生作能力”为指导思想的读书写作活动。

每学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和课余时间倡导并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

并分年级作了不同要求,但是在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好阅读与作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把读与写有效结合;课外阅读与作有效的结合起来的训练方法比较单一。

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作能力提高的效果,因此想就此专题进行专项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使“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趋于成熟。

另外,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阅读时和本年级特点的阅读适合本年级特点的课外读物的基础上,辅之以“贴图写话”“仿写”等方式的训练,也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以不断提高小学生作能力。

新课标》又指出:“课文阅读和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绝大多数学生都害怕写作文。

这是因为他们缺乏课外阅读,没有素材积累,也没有生活底蕴,缺乏写作热情。

因此,小学教师需要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帮助学生逐渐提高作文能力。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提出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课题研究项目。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认读方法,增强学生的认读兴趣,为阅读积累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小学作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小学生研究语言文字,主要是通过阅读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

XXX老师提出了读写结合训练,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注意力适宜引到记忆类事物而不宜分散到难以理解的多种事物中去。

这就表明: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而后运用的阶段。

XXX教授在其著述的《阅读心理》中,曾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并指出这种“意义”,不但指阅读材料内说的“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不仅是自外而内意义的吸收过程,更是写作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还指出,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

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

同时,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

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

当然,反过来讲,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心理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

因此,阅读与作文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读与写,确实存在着有机结合的客观依据。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课例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课例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课例研究》方案课题提出的背景: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叶圣陶认为“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

”从此,“以读促写”的观点占据了作文教学理论的主导地位。

它把阅读作为写作学习的基础或前提,通过阅读教学来促进写作教学。

本课题通过课例研究,旨在探索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整合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目前的阅读教学存在着“学课文”的现象,教师不能很好地挖掘课文中的语文训练点,导致学生不会运用语言文字。

不少学生习作时不会选择材料、组织语言,每学年的16次课内习作,学生远远不能达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读写结合点是必要的,也是有其价值的。

课题概念的界定:1.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3.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件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4.小学教学读写结合的课例研究:本课题通过课例研究,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整合点,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以便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阅读教学“读写结合”训练点的确定(挖掘训练点)。

2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的实施(设计有效教学环节)。

3.以“课例研究”的方式评价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有效性(实施教学评价)。

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提供了“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课例和经验。

实践意义:一是通过课例研究记录、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经研究、反思,选择适合学生的读写整合点,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第二,教师在研究中对学生学习过程获得的认识,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第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图像化阅读策略中读写结合的研究报告

图像化阅读策略中读写结合的研究报告

图像化阅读策略中读写结合的研究报告一、问题提出的背景、目的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吐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符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正是读写关系的最好说明。

阅读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表达,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这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渗透习作指导,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又是整个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要真正实现读写结合,必须注重阅读教学渗透习作指导的科学设计。

鉴于以上认识,结合我区语文教学实际,提出《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这个课题。

二、研究目标1、总目标: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2、具体目标通过优秀课题成果的推广运用和完善,改变我区语文教学读写脱节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内容1、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良好的读写习惯。

2、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3、探索出读写结合训练的系列方法和操作模式。

4、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5、丰富、完善、发展原成果的理论和实践,使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整体提高。

四、研究重点。

(一)组织参加人员认真学习原成果的理论体系,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其操作方法和模式,验证原成果。

(二)寻找阅读习作教学的结合点,探索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的系列方法和途径,丰富、完善、发展原成果的理论和实践,创出自己的特色。

五、研究原则。

1、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读写中获得直接经验,又把已获得的经验应用于读写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在读写中提高。

2、趣味性原则应以激发小学生的读写兴趣为着眼点,使学生喜欢参加读写活动。

内容安排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轻松活泼中学习知识,提高水平。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小学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探究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小学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探究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2021年第37期(总第461期)▲课程教学【摘要】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能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文章分析了应用读写结合方式的必要性,探索了有效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小学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探究广西百色靖西市教学研究室 黄彩贞一、引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读写结合模式,保证了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充分结合阅读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加高效的读写结合教学方式,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帮助学生提高读写实践水平。

二、运用读写结合方式的作用“读”指阅读教学,“写”指在教学时能从课文中找到最佳训练点对学生进行有关写的训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水平。

教师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阅读某篇文章,为阅读而教阅读,忽视了“课文”这个例子的功能,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也丢失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真”。

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品词”“品句”“品章法”,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让学生在品读中习得语言,习得写作方法,进而进行语言表达的迁移运用。

如此读写结合,从读学写,就能以读促写,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运用这样的读写结合方式展开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达成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深入展开阅读,感受到课文的精髓,感受作者蕴含的情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在阅读之后展开写作指导,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可以提高其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改进,使阅读更加高效,从而快速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李海妮张艳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李海妮张艳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李海妮张艳芳发布时间:2023-04-27T08:21:11.95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4期作者:李海妮张艳芳[导读]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以人文精神、文学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为重点,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下,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四小学 719300摘要: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以人文精神、文学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为重点,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下,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其中,以语文思维发展、语言文字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等为重点。

小学语文教学以阅读教学为重点,教师要通过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加强语文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双向提升,使学生在阅读中锻炼写作能力,在写作中提升阅读水平,让学生既能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又能锻炼语文思维逻辑。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深入挖掘进行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探寻读与写的结合点,在二者经验转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用引言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强化学生写作结构意识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

阅读和写作密切相关,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往往会要求学生在读完后写读后感,这就是读写结合的一种。

读是写的前提,通过阅读学生能从书中获得知识,而写作又能使学生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二者密不可分。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如何做到“读”与“写”的结合上,还未有系统的论述与要求。

从当前小学生阅读情况来看,不管是课堂上的阅读,还是课外扩展阅读,教师均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读”上,更多关注语文知识的输入和构建,而对写作能力的培养却不够重视。

鉴于此,文章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1读写结合的应用意义1.1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读写结合课题实施方案(四篇)

读写结合课题实施方案(四篇)

读写结合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名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有效策略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它承载着语文教学任务的半壁____。

一直以来,语文老师为学生的写作能力苦恼,许多中高年级学生也畏怕写作文,甚至厌恶作文,从而使习作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

崔峦先生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

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

纵观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强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普遍存在着动嘴多动笔少的现状,即使有读写结合的随文练笔,还存在着千篇一律的“伪练笔”、错过时机的“空练笔”、缺失引领的“浅练笔”等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提出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

希望借助该课题的研究达到以下目的:通过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习作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提高指导学生习作的能力,也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

通过研究,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从“读写结合”的落点选择与训练策略切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有效地将____运用语言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____,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以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通过研究,促进学生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增加写作素材,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从小练笔入手,变“要我写”到“我要写”的主观心理变化,最后达到“我爱写”“我会写”的目标。

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摘要:现行的部编版教材非常重视读写结合,一线教师应将写作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实行读写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立足单元整体精心设计读写结合训练点、注重有效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面、重视写后评价是笔者在课题研究中探讨到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实施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阅读和写作一直以来都是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当中,一线教师对阅读教学与写作的紧密关系重视不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以及思想感情的体悟,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表达及其运用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单单依靠每学年16次的写作教学课去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想要提升谈何容易?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中设置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在这一学习任务群中关于第三学段的学习内容的描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紧密结合。

所以笔者认为,要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不能单依靠每一个单元的写作教学,而是要将写作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实行读写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紧扣语文要素,设计读写结合现行的部编版教材在编写的时候,从三年级开始,每册语文教材都编排了习作单元,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特征。

此外,现行高年级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语文要素,前一条为阅读要素,后一条为习作要素,两条要素紧密相联,所以我们教师不但要利用好习作单元上好习作教学课,还应该紧扣每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在阅读教学课中精心设计读写结合训练点去训练学生写作。

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读过不少小说,但要完成“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这个习作要求对他们来说也非易事,所以在教学本单元的时候,我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来设计读写训练点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读写结合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要想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先要把这个例子——教材吃透,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很精彩,有很多东西值得学生去借鉴。

例如:题材的选取,体材的安排,布局谋篇等无不匠心独运,使学生阅读和习作的典范。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读写结合既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还能强化语言形式,促进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因此,我确立了《读中学写。

读写结合》这个校本小课题。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坚持贯彻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课堂教学实践作保证,以反思小结促提升,努力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落实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使课题研究工作得以扎实、有序、稳步推进。

历时两个月多的教学实验,感受颇深。

(一)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培养1、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学生怕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跟我们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方法有关。

按教材安排中高年级学生一学期只需完成八篇大作文,再加上八次小练笔,一学期充其量才中有16次习作的机会,语文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教学上的。

这样从客观上无意识地造成了语文教学重“读”轻“写”的局面,学生的作文兴趣自然得不到激发和培养。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的读写结合训练”的研究课题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地一起,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

为了将“写”的训练目标落实好,教师必须熟读课文,以独特的视角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的因素,并以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阅读,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的迁移。

由于是有所借鉴、有所感悟和体会,此时的学生对“作文”也能“夸夸其谈”,也能“下笔有神”,也能感受作文所带来的自信与快乐。

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就养成了。

此外,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既是本课题的一个目标,也是一个策略。

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求教师通过语言激励、通过情境创设、通过美文品读、通过活动开展、通过成果表彰等手段,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读写结合结题报告

读写结合结题报告

篇一:读写结合结题报告连南瑶族自治县顺德希望小学市级科研课题《农村和瑶族小学生读写结合新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越来越觉得阅读教学特别难,大部分学生不能自主地预习课文,往往是学习了这篇文章理解掌握了文章内容,再遇到相同文类的文章时又不会了,中下的学生就更难了,有的甚至连一段话也读不懂,更别说有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从中不难看出,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

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农村小学生更是如此。

我校地处粤北少数民族石灰岩地区,经济欠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低。

生源复杂,各方面困难大:我校28个教学班,1048 名学生中农村学生占85%以上,少数民族学生占53% (包括瑶族50%和壮族3%)以上,留守儿童占41%以上。

大部分学生父母不在身边或忙于生计,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疏于管教变得散漫,加上家庭贫困和读书意识观念淡薄,学生家里的藏书非常有限,农村家长陪伴孩子读书意识淡薄。

农村瑶族学生由于受方言影响,普通话发音不准确,瑶族语言没有送气音,送气音几乎读不准。

与普通话相比,语序又颠倒,学生说话和写文章经常用瑶语语序,造成啼笑皆非的窘相。

瑶族学生、移民学生、本地农村学生生活在贫穷家庭,显得胆小怕事、木讷。

学生除了读课本外很少读课外书,课文也经常读不通顺、流利。

我们做过调查,有些学生家里没有一本课外书,种种原因造成学生的读书少,知识面窄,反映较迟钝。

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3 . 巧 向课 文借 语 言
冬 Biblioteka 一、 注重 提 高 仿 写 技
能,以读悟写 阅读对于写作来说是必 要 的基础。特别是对 于刚刚 接触写作技巧与能力学习的 中年 级 学 生来 说 ,通 过大 量 阅读提高其仿写的能力继而 悟 到 更 多 写作 技 巧 这 样 的方 式 是 符 合 学生 认 知 规 律 ,也
刘 胡
‘ 唐
譬 是必 须的 。 模仿, 是创 造的
前奏 。 四年级这样的中年级, 意 味着 学 生们 处 于 书 面写 作 的起步阶段。作为老师,除 了 要想 办 法 激发 他 们 的 写作 兴 趣 ,指 导 他们 通 过 认 真 观 察生活获得写作素材外 ,还 应 该训 练 他 们去 掌 握 一些 叙 述 表 达 的方 法 。通 过 阅 读 并 进行相应 的仿写训练不失为 个有效途径。阅读的素材 可 以成为学生写作 的模板 , 直观的告诉学生如何运用语 言 文 字来 反 映客 观事 物 并 表 达 内心感受。我们可以说 ,仿写为学生的语 文学 习架 起 了 一座 由 “ 读 ”到 “ 写 ”的桥 梁 。 例如在对 四年级上册课文 《 珍珠鸟 》进行阅 读 的过程 中我们可 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是 按 照什 么 顺 序对 这 种 小 动 物进 行 描 写 的? 我 们能够观察作者用 的哪些写作手法?我们能 不能通过 阅读也对一种小动物进行仿写?由 此注重仿写技能的训练 ,是进行读写结合 的 种有效教学策略。 二、在阅读教 学中向课文巧妙借鉴
一 一
学生在 习作过 程中 的另一难题 是不 知 道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对素材展开描写。教 师 需 要 针对 这 一 难 题在 阅读 教 学 中将 文 中 规 范 ,经典,生动的语句进行引导使其 内化 , 使学生从借用到创造 ,变成 自己的一种语 言 运 用 能 力 ,准确 ,生 动地 对 事 物进 行 描 写 。 如课文 《 秋 天》中,黄澄澄的稻子,红玛瑙 似 的高粱 ,水灵灵的葡萄 ,红彤彤 的枣 ,这 些 准确生动的描写都可以引导运用到学生的 习作 中去 。 三、找准读 写结合 的切 入点,创新 教 学 方 法 读 写 结 合 不仅 意 味 着 以读 悟 写 ,还 意 味 着我们得讲究策略,以写促读。使得两者相 互影响, 相互促进。读写如何能够恰当结合? 这就要求我们得找准读写结合 的切人点。只 有把握好切入点,我们才能建立起读写结合 的 良好基础。切人点 的把握不仅要求教师要 了解学生 的心理认 知规律 ,熟悉教材特点, 更重要 的是要求教师能够针对不 同学习阶段 学 生 的年 龄 特 点 及 习作 训 练 形 式 ,创 新教 学 方法, 从 范 文本 身和 学生 实 际出发 , 探 寻 出读 、 写两者更为广泛的隐形结合。如果我们不 能 够 更 新教 学 观 念 ,创 新 教 学 方法 ,也 就不 能 够 激 发 学生 的学 习 兴 趣 ,也 就无 法 做 到 真 正 意义上的读写结合。致力于对教学方的创新 对找准切人点 , 合理对学生进行引导是关键。 四 、结 束 语 语文学 习中的读写结合并不是一个新鲜 话题 ,却是一个长青的话题 。作为一名任教 于中年级的语文教师,面对刚刚接触写作技 巧与能力学习的学生 ,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读 写结合的 内涵,并在实践 中对教学策略加 以 完善 ,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参 考 文献 : [ 1 ] 朱晓斌 . 写作教学心理 学 .杭 州:

以读促写(小课题研究)

以读促写(小课题研究)

以读促写(小课题研究)《以读促写,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课题方案一、问题的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怕写作文的现象。

在一次“语文课,你喜欢学习什么内容”的问卷调查中,选择识字、听说、阅读的同学远远高于选择写作。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怕写作文,成了语文学习中的一大拦路虎!究其原因,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着“高”、“难”、“死”三字现象:“高”为目标高,不顾学生客观实际,人为的拔高要求,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要求小学生作文,不仅要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还要讲究表达的技巧,结构的安排,真是面面俱到,使学生无所适从。

“难”为操作难,两节作文课的时间,教师从审题到中心,从内容到语言,讲得口干舌躁,学生则听得一头雾水,习作时更是步骤繁多,选材、提纲、草稿、评议、修改,抄写,教师批改后还得再改,再抄,真是一道没完没了的工程。

“死”为形式死,教师常常不愿像准备阅读课那样去创设生动活泼的作文情境,构建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模式,教起来总是走老路,规定要求、圈限思路,形式单一,学生学习不投入,,写作无激情,为作文而作文。

正是上述的“目标过高”、“操作过难”、“形式过死”的作文教学问题使得学生远作文、厌作文、甚至怕作文,更难以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境界。

因此要让学生爱作文、乐作文,只有改变作文“高、难、死”的现状,改变学生的情感和操作技能,让它变得更加平易近人!本学年,我们将继续“以读促写,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1、在阅读材料中,往往有具体的场合、景象和境地,通过教学营造了情感的氛围,使学生如置身其中,会产生相应的体验,情动而辞发,激发了写作动机和兴趣,作文就显得亲切了。

2、在阅读教学中,范文能示范性地把文章的结构格式、遣词造句,谋篇面局的方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形象地告诉学生怎样习作。

小学三年级阅读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的时机研究

小学三年级阅读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的时机研究

小学三年级阅读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的时机研究结题报告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中心小学:高修军一、课题提出背景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品词析句、布局谋篇,甚至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死记硬背也用上了,可为什么学生的作文还是很干瘪,所传授给学生的那一套根本就没有派上用场,学生照例还是满纸流水账、大白话。

学生作文的最终提高大多还是依靠学生在某一个时机的顿悟,阅读教学似乎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作用似的。

所以就有了一些教师想当然地把作文教学淡出了语文教学的视界,愈加导致了作文教学效率的低下。

当然也不乏另一种现象,那就是也有局部语文教师混淆了阅读与作文的界限,逢课必写、逢讲必练,仿佛在阅读教学中不来点写作就不够精彩似的,使得教学添了不少乱点鸳鸯谱的闹剧,毫无目的、方案、组织的写作训练,学生同样会无所适从。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只有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结合中,学生的习作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同时,作为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三年级更是习作的开展阶段。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习作是难点,要想真正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

挖掘教材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使“读〞与“写〞融会贯穿。

二、课题的界定读与写是和谐统一、相辅相承的,在新课标中就明确诠释了这一理念,读与写既是学生语文素养最根本的构成,它们又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读与写的结合在广阔教师的心中已不是理念方面的问题,而是策略、方法方面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读写结合训练的时机到底在什么地方,所谓训练时机,就是指文本的概念意义、逻辑意义、思想意义,学生的知能结构、思维方式、图式框架,教学情境的创设、浸染、升华,这些因素是否调节到最正确状态,这是我们在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灵魂所在,也是笔者致力想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简单地说,可以把“时机〞廓清为文本理解的时机、学生心理开展的时机及教学气氛的时机等三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提出的背景、目的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符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正是读写关系的最好说明。

阅读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表达,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这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渗透习作指导,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又是整个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要真正实现读写结合,必须注重阅读教学渗透习作指导的科学设计。

鉴于以上认识,结合我区语文教学实际,提出《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这个课题。

二、研究目标1、总目标: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2、具体目标通过优秀课题成果的推广运用和完善,改变我区语文教学读写脱节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内容1、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良好的读写习惯。

2、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3、探索出读写结合训练的系列方法和操作模式。

4、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5、丰富、完善、发展原成果的理论和实践,使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整体提高。

四、研究重点。

(一)组织参加人员认真学习原成果的理论体系,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其操作方法和模式,验证原成果。

(二)寻找阅读习作教学的结合点,探索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的系列方法和途径,丰富、完善、发展原成果的理论和实践,创出自己的特色。

五、研究原则。

1、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读写中获得直接经验,又把已获得的经验应用于读写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在读写中提高。

2、趣味性原则应以激发小学生的读写兴趣为着眼点,使学生喜欢参加读写活动。

内容安排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轻松活泼中学习知识,提高水平。

3、层次性原则考虑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的读写内容。

4、创造性原则在运用验证原成果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新现象、新事实、新规律,创造性地探索出在开放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科学方法。

5、可操作性原则课题小组提出的途径和方法,要适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六、研究对象我区1—5年级的学生。

七、研究方法1、事例剖析法对研究过程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具体分析,以便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2、行动研究法由研究者和行动过程的实践者结成一体,共同组成课题组,共同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在实践活动的进程中发现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或有新的发现、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或发现……的方式不断进行。

3、理论探究法根据研究中出现的新经验、新观点、新问题,及时进行理论分析与升华,用以指导研究,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4、调查法深入实际,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地通过考查、问卷等形式,准确了解小学语文读写能力的发展状况,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以便进行研究研究。

5、成绩测试法研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因而要对研究对象的学习成绩进行测试,以最直观的方式显示研究成效。

八、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内容)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主要学习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丁有宽与读写结合》、朱作仁、叶圣陶教育名家、前辈有关读写结合教学的论说,关于读写结教学的各种论文、研究报告等。

学习形式:阅读书籍、杂志,上网查阅、收集资料,个人课题交流活动等。

2、调查分析现状,初拟实施方案:通过向学生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和分析学生的作业、试卷等形式,了解目前学生对阅读课中读写结合的认知,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困惑,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的不足,调查学生写作难的原因,为分析形成原因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初步拟定加强指导教学的有效策略。

调查报告由二部分组成,具体如下(第一部分)读写习惯问卷调查同学们: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大家的阅读习惯,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使大家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有较大提高,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如实填写,谢谢!一、选择题(每道选择题共设A、B、C、D四个被选答案,请您在备选项中选一个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然后在上面打√。

)1、背诵课文()A、主动背诵课文B、教师要求背诵课文就背诵C、不太认真背诵课文D、不愿意背诵课文2、质疑问难()A、能主动质疑B、有时在教师的点拨下能主动质疑C、发现问题时主动质疑D、没有质疑3、圈点勾画()A、有自己的圈点勾画的符号系统,并且形成习惯B、没有自己的圈点勾画的符号系统,能够圈点勾画C、很少圈点勾画D、从不圈点勾画在阅读课上,圈点勾画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理解和记忆的重要方法。

4、积累语言()A、经常抄摘、背诵、积累语言,并能灵活运用B、有时抄摘、背诵、积累语言,有时也运用C、有时抄摘、背诵、积累语言,但不运用D、从不抄摘、背诵、积累语言,也不运用5、学习写作技巧()A、阅读时常思考文章的写作技巧,并能在写作中运用B、阅读时有时思考文章的写作技巧,有时也能如何用C、阅读时有时想到文章的写作技巧,但没想如何用D、阅读时不想文章的写作技巧,也不想如何用6、你们班在上阅读课时是否有写话训练?A、经常有B、偶尔有C、从没有7、习作教学()A、习作教学经常借鉴单元课文写作方法B、习作教学有时借鉴单元课文写作方法C、习作教学从不借鉴单元课文写作方法8、课外阅读()A、有计划、能坚持并形成习惯B、有计划、但坚持不下去C、较随意D、很少阅读(第二部分)读写习惯问卷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发现:通过前期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认识到教学中的弊端,具体分析如下:一、读写分离。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发现许多的教师常把同是语文教学整体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分离开来。

语文课程基本上还是分两类语文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

问卷第7题80%同学们的回答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不相干,不能用阅读文本给作文教学提供借鉴示范,学生潜意识中的分割直接导致读和写的教学行为的分离。

使阅读教学游离于作为习作教学示范的功能之外。

二、阅读教学贪多求全。

调查问卷的第5题显示85%的学生回答教师在阅读教学很少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众所周知,阅读是写作的前提,阅读是知识储备的阶段,当然包括写作方面的知识。

然而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发现大部分教师的的阅读教学都是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教师很少去利用课文进行习作的训练。

三、学生阅读积累少。

阅读是保证作文能否写好的关键因素之一。

阅读习惯好坏或阅读量的多少对作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调查结果第1、3、4、8显示:教师在教学很少让学生自主积累优美词语、背诵精彩落,这样学生的积累就不够,不能在习作中运用好的词句。

教师在教学往往重视知识传授,人文性的启发,而忽略对课文写作方法的指导,课文空白点读写结合的训练。

这样的教学最终使阅读教学中的读写分离,让习作成为孤立的习作。

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了相应措施,通过实验教师试验让课堂形成有效读写结合的方法。

3、上研究公开课。

在区内针对课题每学期开三次研究公开课,形成教学反思。

参与课题教师进行课题研讨沙龙活动。

形成好的教学方法,再一次实践与总结。

以下是指导学生阅读中读写结合的其中一篇教学案例【案例】《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研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2. 在学生体会草原美景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 实践运用,实现读写结合的训练。

【主要的教学模式】自读──指导──积累──运用。

【具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优美的语言。

2.在学生体会草原美景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实践运用,实现读写结合的训练。

【教学重点】实践运用,实现读写结合的训练。

【教学难点〗在学生体会草原美景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草原的?二、学习景美部分,渗透学习方法草原景色美丽,那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才把草原的景色写的如此美丽呢?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画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

(通过“静静地默读”“边读边画”,给学生充分时间独立钻研文本,潜心会文,想象画面,体会情感,感悟意境,促使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景色美。

)2.生汇报:3.置身于这样的人间天堂,作者都想做什么呢?4.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5.渗透学习方法:画句子、谈体会、看画面、读课文。

6.让学生说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

三、自学2~5段,体会人美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的人民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四、读写结合,个性表达同学们,当你置身于草原的美丽景色之中,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款待,你想说点什么,又会做什么呢?把你的感受尽情表达出来吧!五、小结全课虽然我们没有真正到内蒙古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草原,也感受到了。

让我们再聆听那首动听的草原赞歌,结束我们这节课。

4、制定我区阅读教学读写结策略并付诸实践。

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馈,制定了本区教师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要求教师善用文本资源,以随文练笔的形式紧抓读写结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1)关注语言表达,挖掘读写结合训练点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是学生积累、感悟语言和模仿参照的样本。

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据,从教材中选择借鉴点,读中悟写,读中学写。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有读写结合的自觉意识,深入研究文本:备课时有意识地根据文本和年级训练重点,寻找读写结合训练点;讲课时有意识地关注文本中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引导学生积累运用;作业和练习有意识地渗透相关的语言表达训练;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比较与创新。

如教科版课标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社会公德”的单元,这个单元的文本内容很具典型性,选编有4篇课文文质兼美,给人以教益和启示。

我们不要单纯从阅读的角度来上课,而应牢牢抓住阅读和写作的联结点,从写具体、写生动、有条理地写这几个目标出发,抓住课文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读中学写,以写促读。

可以设计以下的读写训练点:(2)关注学生水平,精心设计训练形式读写结合训练的形式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选取恰当的训练方式。

尤其要关注训练点的衔接,不要零碎进行,要通盘考虑。

首先要关注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做到说写结合,低年级多说,高年级多写;其次要关注训练内容的多样化,做到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提高练习的兴趣;此外,要及时跟进点评反馈,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练写可以有以下的样式,但务求做到常中有变,丰富多样。

a、经典处仿写(说):如五年级《“美极了”与“糟透了”》的中经典片断,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仿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