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听课感想体会评课稿资料
《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听课感想体会评课稿资料
《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听课感想
体会评课稿资料
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评课
听了赵老师这节课,我不由得由衷的赞叹:赵老师这节课是一节高效率的常规课。
因为她虽然没有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但她能大胆突破教材,另辟奚径,勇于创新,将一节传统的新授课变成了一节活动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数学课堂的生命力。
老师把游戏式的有趣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
首先设计了一个抽签的游戏:a.宣布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男生队和女生队,每队派一名代表抽签,先抽个位,再派一名代表抽十位,最后哪个两位数大哪个队就赢。
b.先比个位。
抽签,问数字大的队为什么这么高兴?为什么数字小的队有同学说没关系?(关键看十位。
) c.再比十位。
先请一队的学生抽,问另一队你希望抽几?为什么?再问先抽的队,你们希望对方抽几?为什么?
同时,设计这种游戏来完成新授课的任务,需要老师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生成的能力。
预设与生成的和谐是教学的追求。
本节课力求体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在预设中体现教师教学的组织者、引导着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在生成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和创新精
神。
例如在教学怎样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不是单纯的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方法,老师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是在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在学生学过读数、写数这后,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这样不但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要求①知识与技能学生经历推理论证的过程,能清楚地了解数的排列是有顺序的。
学生经历观察、验证等活动,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探索、合作、交流、评价”等方法进行开放性有序实践活动。
从不同角度观察百数表的排列,从中发现排列规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积极探索数学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形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态度,初步培养数感。
依据教材的编排思路、及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了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对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更加明确,本课我安排了“两观察两利用”来完成教学任务。
完成例题及“做一做”的练习,让学生模仿学。
“两观察”的第一次观察是没有填完整的数目表,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
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讨论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有了这种愿望,学生就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在兴奋活跃的气氛中完成表格的填写。
第二次观察是在学生填好数目表后,再完整地分析数目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进行思考,使学生感到在这张小小的表格中,包括了很多数学知识。
《比较大小》教学评课稿(两篇)
听了李老师的《比较大小》一课,感觉这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先让学生从0数到100,两个两个地数到100.,让学生体会到越往后数,数字越大。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大小。
如比较45和39的大小,学生就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看表格,越排在后面的数越大。
(2)利用计数器,直观地看。
(3)利用数的组成来看。
原本呆板的数字符号,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去学数学,使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都得到提高。
3、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对于用不同方法来比较大小的学生予以语言的鼓励,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多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注重学生思考的过程。
4、注重从细节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把卡片正确地放在小圆圈里”这一题中,李老师让学生找到一个数,就做一个记号,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通过寻找100以内数目表的排列规律,进一步巩固数的含义、数位、数的读与写等知识;难点是帮助学生了解数的顺序,掌握一些排列规律。
根据教材的编排思路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了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对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更加明确,我安排了“课前准备”和“两观察两利用”来完成教学任务。
1、课前准备。
课前先布置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读、思、划,对课本进行补白,完成例题及“做一做”的练习,让学生模仿学。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评课稿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评课稿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自评稿原州区第十一小学吴涛一、教材分析:今天我执教的《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探究百数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能直接比较数的大小,掌握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重点: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2、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能直接比较数的大小难点:探究百数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二、教学设想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两观察两利用”。
“两观察”的第一次观察是没有填完整的数目表,我以“仔细观察,想一想表里这些数的排列有哪些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
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讨论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有了这种愿望,学生就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在兴奋活跃的气氛中完成表格的填写。
第二次观察是在学生填好数目表后,再完整地分析数目表,通过对百数表横、竖、斜各方位的观察,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也是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两利用”是在“两观察”之后进行的。
一是利用数目表找数,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知道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及大小比较》说课稿及评价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及大小比较》说课稿及评价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板书设计、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
2、教材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38页百数表格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二、教学流程(一)复习首先进行读数和写数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教授新知复习完以后我就开始进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百数图,让学生按照数的顺序逐行独立完成。
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了准备(板书课题:数的顺序)。
之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水彩笔来完成例七中的第1题: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涂上粉色。
学生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之后的第2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顺序,找出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样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
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会给以肯定,表扬学生观察仔细,积极动脑。
讲完数的顺序后我开始引导学生: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了,想不想比较一下他们的大小。
三年级数学《比较数大小》评课稿(精选6篇)
三年级数学《比较数大小》评课稿三年级数学《比较数大小》评课稿(精选6篇)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三年级数学《比较数大小》评课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年级数学《比较数大小》评课稿篇1一、认真领会教材编排意图,运用好教材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清楚地认识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本单元的重点。
这一概念知识的生长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的编排是通过比较生活中常见的四种电器的价格,从而引出比较数的大小的基本规则,然后通过丰富多变的练习来加深对“比较数的大小”的理解,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
因此,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重点、难点把握准确。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
首先,由导入开始,出示两个数(347、3460),逐渐露出千位、百位、十位、个位来比较数的大小。
这一设计比较特别,让学生在猜测这个数是什么数的同时复习以前学习的三位数的比较方法。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五位数哪个大,由此建立数的比较大小是和数的位数相关的概念。
在教学例题时,出示四幅含有价格的电器图片,引导学生把比较电器价格的比较抽象成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让学生选择任意两个来比一比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并说出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比较的,在过程中采用同桌讨论、指名回答的方法,学生积极性高,比较方法各有特色,充分调动了课堂的气氛,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容易被教师所忽视。
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比交待知识更重要,因为这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评课稿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评课稿
今天,我们新教师有幸聆听了陈老师的一堂《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随堂课。
虽然是一堂随堂课,但是陈老师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有这样几方面让我感受最深:
我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在处理某个教学重点、难点时,苦于很难找到很好的处理方法。
听了陈老师的课后给我有了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原来“课”可以这样上。
比如说:在教学百数表的规律时,陈老师不是直接让学生填表格,而是让学生仔细的观察,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讨论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有了这种愿望,学生就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在兴奋活跃的气氛中发现规律并根据规律的填写表格。
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陈教师擅于利用孩子不完整或者趋于表象的规律往数的大小上引导,揭示规律的本质,培养孩子的数感。
比如十位相同,各位不同,越来越大也就是——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把学生的表格规律唤醒,重拾规律,在运用中掌握数的大小,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前面,后面,上面下面,这些词把孩子引回原有的规律,从而建立数的表象,数学教学为孩子提供了直观,最终还需摆脱直观。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陈老师是个高明的引路人,她给学生指出了方向,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怎幺对100以内的数进行大小比较?到底用什幺方法比?怎幺比?根据什幺?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主动的,他们在自己深入思考、探究的同时更渴望和同学交流、碰撞。
在课堂上,只有当学生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在自觉的行为中学生的学。
《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观点。
2. 培养学生比较两个或多个数的大小干系。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比较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实例和实践,让学生掌握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负数和零的比较,以及理解大小比较的逻辑。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数字卡片、图片、玩具等。
2. 准备各种实例,如食物的数量、距离的长度、温度的高下等,用于比较大小。
3. 准备一些练习题,供学生课后稳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数字卡片(如1-10的数字),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进行口头数数。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字的排列顺序,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字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观点。
2. 探索新知教师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如3、5、7、9等,请学生将这些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完成后,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数字之间的顺序干系和大小干系,如3小于5,5小于7,7大于5,7大于9等。
接下来,教师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如2、4、6、8等,请学生根据这些数字的大小干系进行分类。
学生可能会将数字按照奇数和偶数的标准进行分类,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了解数的奇偶性。
3. 实践活动教师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如3、6、9等,让学生自行组队,开展“谁是谁的几倍”的比较大小活动。
例如:请两名同砚为一组,其中一名同砚手中拿着若干张卡片(比如5张),让另一名同砚来猜他手中卡片的张数是多少倍数。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不息加深对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理解。
4. 教室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
5.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自行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比较两个家庭收入的高下、比较两个同砚的身高等等。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1《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在填写“百数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增强数感。
横着竖着观察百数表寻找规律是数的顺序的教学重点,我按照教材上的教学过程,先完整地填表,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最后运用规律来完成“做一做”。
在这节课上,我引导学生先横着选几行读一读,发现每一行的前9个数的十位都不变,个位依次多1。
再利用这个规律进行相应的练习。
然后让学生竖着选几排读一读,找出竖排的规律:每一排个位不变,十位依次多1,随后也进行了相应的练习来强化对规律的认识。
最后再让学生自由地找找斜行的。
规律。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比较数的大小。
先让学生看图说数,然后比较大小,接着总结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对于比较数的大小掌握的比较好。
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先数的数比较小,后数的数比较大。
在练习过程中我又引导学生得出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另一种方法: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
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是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孩子观察100以内数的`规律,难点是规律的运用,尽管我心中明白,但是在教学时,有的细节却没有体现。
再有就是本节课的练习题设计的少了一点,没有达到完全巩固的程度。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数的顺序》评课稿(两篇)
《数的顺序》评课稿尹老师的这节课教学思路清晰,语言充满童趣和亲和力,这节课是《数的顺序》是一年学生第二次认识数,第一次认识数是读数和写数。
本次认识数是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清楚地了解了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知道数在表中的位置,尹老师在课一开始,创设了学生上体育课无序的图片让学生数,学生数不清,教师问怎么办,学生说排好队。
教师又出示了一张有序图片,学生一下就说出来了,给学生渗透了一种有序思考的意识。
接下来是,出示2组数让学生观察说特点和怎样放入表中,教师语言引导的较好。
习题的设计也是多样的。
我个人觉得尹老师对百数表的观察不到位,用时太少,只是对横、竖、斜各方位的观察,每个方位只观察一个,没有做到从个别到整体,因次,学生对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不是很了解,从而导致孩子做题时不会,教师再回头讲的局面。
如有不对之处,请指正。
《数的顺序》评课稿本内容是在读写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孩子前面数数时已经接触到数的顺序问题,明白相邻的数的概念。
教材主要通过学生填表复习数数、写数,又更加清楚100以内数的顺序,再通过选数读一读,巩固读数,发现有趣的排列规律。
教学主要一个是填表一个是找规律,同时利用规律框数。
但是教学实践证明,孩子填表是需要时间的,差异很大,填完大致需要十分钟,如何处理这个矛盾我斟酌再三,还是决定利用课前时间带领孩子填表,把重点放到观察规律,运用规律,拓展思维上,所以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
首先改变了百数表数字出现方式,一改冰冷的数字,冠以情境、动画、音乐让死板的百数表活起来,接着选择一些让孩子填数,唤起孩子的回忆(因为课前填表),然后直接完成想想做做2的按顺序填数。
第二个环节让孩子横着竖着观察百数表,交流发现,重点引导,然后在斜着、拐着弯等让孩子大胆交流它们的发现,教师预设一些斜排规律,以及重叠数颠倒数等、数位和相等等。
然后完成想想做做1,改变想象做做3做成抽奖形式,第二个部分是框数研究规律,除了完成书本上的,我还及时进行了田字格十字格已知数各个不同位置的拓展,最后让孩子欣赏不同的各种魔力框,试着填数,让孩子相互出数考一考,最后自己设计各种魔力框。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比较
大小》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在填写“百数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增强数感。
横着竖着观察百数表寻找规律是数的顺序的教学重点,我按照教材上的教学过程,先完整地填表,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最后运用规律来完成“做一做”。
在这节课上,我引导学生先横着选几行读一读,发现每一行的前9个数的十位都不变,个位依次多1。
再利用这个规律进行相应的练习。
然后让学生竖着选几排读一读,找出竖排的规律:每一排个位不变,十位依次多1,随后也进行了相应的练习来强化对规律的认识。
最后再让学生自由地找找斜行的规律。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比较数的大小。
先让学生看图说数,然后比较大小,接着总结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对于比较数的大小掌握的比较好。
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先数的数
比较小,后数的数比较大。
在练习过程中我又引导学生得出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另一种方法: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
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是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孩子观察100以内数的规律,难点是规律的运用,尽管我心中明白,但是在教学时,有的细节却没有体现。
再有就是本节课的练习题设计的少了一点,没有达到完全巩固的程度。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数的顺序,比较巨细”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举行传授的,议决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明白,明白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干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巨细有比较明白的明白。
同时,议决对此表的查看,从中发觉一些有趣的排列纪律,这样可以成长学生的思维,广阔学生的思路,进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的传授重点是使学生议决寻找100以内数目表的排列纪律,进一步稳固数的含义、数位、数的读与写等知识;难点是帮助学生明白数的顺序,掌握一些排列纪律。
根据课本的编排思路以及学生的年龄特性,为了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有一个比较明白的明白,对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干系越发明确,我部署了“课前准备”和“两查看两利用”来完成传授使命。
1、课前准备。
课前先布置学生阅读讲义,举行读、思、划,对讲义举行补白,完成例题及“做一做”的练习,让学生模仿学。
2、“两查看”的第一次查看是没有填完整的数目表,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查看,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讨论后,充分公布自己的见解,来发觉这些已知数的纪律和排列顺序,变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有了这种愿望,学生就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在兴奋活跃的氛围中完成表格的填写。
第二次查看是在学生填好数目表后,再完整地剖析数目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这是一个绽放性的话题,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查看、举行思考,使学生感到在这张小小的表格中,包括了很多数学知识。
3、“两利用”是在“两查看”之后举行的。
一是利用数目表找数,议决不同形式的练习,抵达一个互助的目的,知道数目表中的位置。
二是利用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和数的组成来比较巨细,使学生感到可以用不同的要领比较巨细,给学生广阔学习思路,教给学习要领。
4、运用知识办理标题。
本课在运用知识办理标题这一环节接纳门路式的办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掌握要领,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本课重点,尤其在学习例8时,引导学生由“看图→说数→比较数的巨细→说比较要领”举行学习,让学生领会比较数的巨细要领的多样性,这是门路式的第一步。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比较
大小》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在填写“百数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增强数感。
横着竖着观察百数表寻找规律是数的顺序的教学重点,我按照教材上的教学过程,先完整地填表,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最后运用规律来完成“做一做”。
在这节课上,我引导学生先横着选几行读一读,发现每一行的前9个数的十位都不变,个位依次多1。
再利用这个规律进行相应的练习。
然后让学生竖着选几排读一读,找出竖排的规律:每一排个位不变,十位依次多1,随后也进行了相应的练习来强化对规律的认识。
最后再让学生自由地找找斜行的规律。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比较数的大小。
先让学生看图说数,然后比较大小,接着总结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对于比较数的大小掌握的比较好。
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先数的数。
数的顺序评课稿(精选4篇)
数的顺序评课稿(精选4篇)数的顺序评课稿篇1范老师上的《数的顺序》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通过让学生填写、整理百数表,进一步理清数的顺序,巩固认数知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范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求出发,用好教材,抓实细节。
在整体设计上注重了数数和数感的培养。
本课亮点有:一、关注已有知识,重视数数经验。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范老师在新课之前,先让学生回忆数数,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让男生从20数到100,一个一个地数;让女生从25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
将学生对之前知识进行有效回顾,也很自然的通过数数引入新课进一步来学习数的顺序。
二、注重数感培养,发展想象推理。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范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在解构、建构百数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探索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先让学生横着选几行,再从竖着选几列观察思考有什么发现?范老师很注重教学细节,在百数表的教学中教给了让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还框起来看,通过不同形状的“魔力框”分别在百数表里给出一个数,说出框里其他的数,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与此同时教给学生估计的方法和策略,又提高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活动中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是现实性的,有趣的,对数的感觉也在活动逐步培养。
三、善用激励评价、提升学生注意。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维持度不高,范老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她紧紧吸引住学生的目光。
“先完成的小朋友心里仔细读读看,没有完成的加油哦!”“坐的端正的小朋友,老师才请你”“我们的小手指写累了来放松一下,用手指来指一指,指着读”等等,小朋友在范老师的激励下学得很认真。
建议:1、观察思考不能替代动手操作。
学生应该人手一份魔力框(十字框和田字框),让学生先框一框,动手操作后再观察思考。
或者可以让他们在书上框一框,交流时每一个学生框的数字都不一样,让他们充分交流,然后发现虽然他们框的数字都不一样,但是规律都是一样的——百数表上下相邻的都相差10,左右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1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听课感想体会
评课稿资料
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评课
听了赵老师这节课,我不由得由衷的赞叹:赵老师这节课是一节高效率的常规课。
因为她虽然没有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但她能大胆突破教材,另辟奚径,勇于创新,将一节传统的新授课变成了一节活动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数学课堂的生命力。
老师把游戏式的有趣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
首先设计了一个抽签的游戏: a.宣布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男生队和女生队,每队派一名代表抽签,先抽个位,再派一名代表抽十位,最后哪个两位数大哪个队就赢。
b.先比个位。
抽签,问数字大的队为什么这么高兴?为什么数字小的队有同学说没
关系?(关键看十位。
) c.再比十位。
先请一队的学生抽,问另一队你希望抽几?为什么?再问先抽的队,你们希望对方抽几?为什么?
同时,设计这种游戏来完成新授课的任务,需要老师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生成的能力。
预设与生成的和谐是教学的追求。
本节课力求体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在预设中体现教师教学的组织者、引导着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在生成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教学怎样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不是单纯的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方法,老师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评课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内容。
这是在学生学习了数数、数的组成和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两位老师都能让学生先通过一张从1—100的数字表来认识数的顺序,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再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物来比较,引伸到用计数器,最后总结归纳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这种教法一改过去的例题——示范——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的观察、探索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特征。
本节课值得可取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本课教学中两位老师都能让学生拿出彩色笔先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再给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最后给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来完成百数表,不但对数的顺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巧妙利用“两观察”突破难点。
“两观察”的第一次观察是没有填完整的百数表,王老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讨论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有了这种愿望,学生就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在兴奋活跃的气氛中完成表格的填写。
第二次观察是在学生填好百数表后,王老师再让学生完整地分析百数表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进行思考,使学生感到在
这张小小的表格中,包括了很多数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本课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时,两位老师都采取阶梯式的办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掌握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本课重点,尤其在学习例8时,孟老师先让学生利用实物(鸡蛋)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利用计数器比较所表示数的大小,最后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
“看图→说数→比较数的大小→说比较方法”这样教学不
但使学生体会比较数的大小方法的多样性。
而且还体现了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
四、教学风格独具特色。
王老师不愧是我们学校的书法家,基本功扎实,板书设计合理,字迹工整。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而孟老师从事低年级教育数年,教态自然,语言具有童趣,擅长用激励性语言,很受低年级学生欢迎。
在学法上,孟老师运用观察、探索、自已发现规律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在教学中,她在重视学法趣味性同时更重视学习方式的实效性。
指导学生通过看、读想等思维形式,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这真是新课
程所倡导的,教师是主导,仅起牵线搭桥的作用,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学会推理论证、发现规律,掌握知识。
虽然本节课容量大,两位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没有处理完,但是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他们的教学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然而,在欣喜之余,此次课堂也有不足:
1、在教学例7中,时间的安排没能按预计的合理分配,在“百数图”寻找秘密的过程中浪费了教多的时间,导致教学环节没有处理完。
2、学生倾听的习惯还不够好,一些学生只顾自己的想法,不听他人发言造成归纳知识点的效果不太理想。
今后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相信两位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研读教材,多下功夫,课堂效果一定会更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