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和香蕉的实验
猴子的经典实验
猴子的经典实验(强烈推荐)-道德的起源-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O^)。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阶级的起源-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一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
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
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别的孔武有力。
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
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
不过他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
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
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
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
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
A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
B、D、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
猴子吃香蕉
猴子吃香蕉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叫做猴子吃香蕉。
首先是把一根香蕉放在猴子旁边,只要有猴子来拿就会喷水,受到惊吓的猴子也就不敢再拿,因为每次拿香蕉都会导致大家淋水,后来大家在心里达成一致,那根香蕉谁也不许动。
过两天进来一个新猴子,此时的它看到香蕉自然是蠢蠢欲动,可每次一拿其他老猴子就会把它揍一顿,而它莫名其妙,为什么要揍我?可老猴子也不解释,就揍它,最后它就知道了这根香蕉不能碰。
同理,当后面再来新猴子时,只要敢拿香蕉就会被揍,至于为什么不能拿,没人告诉它,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重蹈覆辙,直到形成新的习惯为止。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如此,甚至我们都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它是如何形成的呢?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然形成了。
新到一个企业,会发现这里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虽然没有人宣布规则,可它却真真实实的刻画在每个人的心里,实则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化所行成,并不是某个人下达的命令,因为它绝非人力所及。
如果老员工都是担当和付出的老猴子,新猴子进来时消极怠工就会被揍,反之,如果老猴子总是偷奸耍滑,好吃懒做的混日子,而新猴子想要上进和努力同样会被揍,直到他和大家变成一个样子或者离开为止,这就是企业文化。
《论语》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后整个人变得积极向上,浑身充满正能量,此时负能量想进来就会被赶走。
例如在减肥期间身材变得越来越苗条,突然某一天想要放纵自己,另一个我就会说:不能吃,好不容易瘦下来,还是锻炼比较好。
反之,有的人遇事就抱怨,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抱怨,当有一天想要出去走走时,另一个我也会说:算了吧,还是躺平看手机比较舒服,于是选择了放弃,一生也就止步于此。
这就叫惯性,它是由过去的点点滴滴积累而成。
有一句话叫做习惯决定命运,而习惯往往来源于自己的认知,所以,想要改变自己的前提一定是学习,只有长期的建立某种习惯性思维和认知,它才可以打败一切负能量和不好的事情。
一个团队的根基出现问题时,就要培养新人去替代他,打败他,直到把他全部打掉为止。
让猴子吃香蕉
让猴子吃香蕉铁笼里关了五只猴,实验者放进一挂鲜嫩甜美的香蕉,五猴顿时兴奋起来,环视了周围,其中一只率先伸手去抓。
这时,实验者以高压水枪冲击,包括那四只仅有念头尚未行动的,也受到了惩罚。
过了会儿,看看没有动静,水果香气四溢,又一只猴跃跃欲试窜到香蕉前,高压水枪的集体惩罚再次启动。
如此这般几个回合下来,猴都变得老实了,眼睁睁看着令之馋涎欲滴的果实,竟无一只敢再尝试——因集体受罚的经验令之胆寒。
此时,实验者撤出一只水淋淋浑身发抖之猴,换进只新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一进笼就奔香蕉而去;这时,一种现像出现了:四只吃尽苦头的猴一拥而上,撕扯、阻挠这冒失鬼,不让它接近深具诱惑力的美味,以免大家跟着受罪。
至此,高压水枪这专政手段暂且搁置,威慑效果依旧。
等猴子一只只置换完毕,五只新猴面对香蕉皆不敢造次,个个循规蹈距,成就了“自律”的一群。
在这个笼里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了:猴们最爱吃的香蕉,成了“禁果”!这个禁区的秩序又是由它们自己维护的,达到了群体控制的最高境界!这个试验,屡试不爽!足见“路径依赖”法则不仅限于实物路径,以传统形态存在的硬件限制如全世界铁道轨距的荒唐标准——英国斯图亚特王朝沿袭下来的皇家马车两匹辕马屁股之间的距离——一旦更动将遭致自身难堪,载运性价比更高一些的俄罗斯宽轨在国境线上就大费周折。
与无处不在的实物限制相比,思想禁锢年深日久形成的“路径依赖”,同样成为人们不敢逾越的红线,形同内心的魔咒。
(2006年第 3 期《随笔》朱家泰)猴子是高级灵长类动物,很有灵性,与人类最为接近。
从这个“猴吃香蕉”实验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些管理方面的启迪。
面对美味诱人的香蕉,猴子虽然垂涎三尺,但最终却循规蹈矩,不越“雷池”,完全是一次次严厉惩罚的结果,高压水枪不管老猴、新猴,一律严惩不贷,让它们建立起强烈的条件反射。
我们的管理难道不应该这样吗?!一旦深思熟虑制定出台了规章制度,就应该坚决执行,严格遵守,对违规者坚决处理,绝不姑息迁就,“言必行,行必果”。
最新猴子和香蕉的实验
最新猴子和香蕉的实验一天,在大家冲凉时,饱受折磨的HERO闻到了香蕉的清香,生物本能使它在别的猴子心有旁鹜时将香蕉吃了。
而且此后没有了新的香蕉来填补空缺。
猴子们陷入了另一个尴尬境地:没有冲凉的水,也没有香蕉,只有HERO。
于是,另一个规则形成了。
猴子在烦躁的时候会痛打HERO出气,HERO不得反抗。
当笼子里的旧猴子被新猴子换掉时,新猴子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学会殴打HERO。
终于有一天,老天有眼,历尽沧桑的HERO被另一只猴子代替了。
猴子们失去了发泄的对象,只能任意选取一个目标进行攻击。
从此以后,笼子里的猴子们不吃不喝不冲凉,唯一的举动就是打架。
这就是道德的沦丧。
-道德的重建-实验人员对猴子们的争斗不休感到不安。
为了重建道德秩序,他们决定继续供应香蕉。
一天,正在混战的猴子们发现头顶多了一串香蕉,它们其中的一个A不顾身上的剧痛,把香蕉摘了下来。
于是久违的甘露出现了,未曾尝过甜头的猴子们先是茫然失措,继而争先恐后的加入冲凉的行列。
香蕉反而被遗忘了。
当猴子B、C、D、E发现A在享受淋浴的同时还吃着美味的香蕉,嫉妒心使它们暂时团结起来,共同K了A一顿,将A吃剩的香蕉夺过来,但是,此刻的香蕉成了匹夫怀里的宝玉,得到它的猴子虽然可以享受美味,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实验人员不断放入香蕉,却发现战斗比以前更激烈了。
分析清楚原因后,他们用木头做了一个假香蕉扔进了笼子。
此时猴子们已经学聪明了,它们知道触摸香蕉可以享淋浴,而试图独占香蕉则会遭到痛扁。
于是,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当猴子们有冲凉的需要时,会有一只猴子将香蕉拿起来,而当它发现有遭到攻击的可能时,它会马上放下香蕉逃到一边去。
这样,猴子们都能冲凉,但是又不至于再象以前那样N败俱伤。
没有猴子发现那个香蕉是假的。
-信仰的起源-五只猴子A、B、C、D、E三个阶级快乐地生活了很久他们精确的给出了三个阶级的定义,即吃香阶级、拿香阶级和干看着阶级可惜猴子A由于长期的水中作业无可避免地引发了它肺部功能的衰竭一天他在例行的拿香蕉作业中跌倒了就再也没有爬起来于是实验人员又送进了一只同样孔武有力的猴F当然他还是对屋顶的香蕉很有兴趣不幸的是他最终以微弱的劣势被以C为首的群猴再次海K第二天,又到了拿香蕉的时候猴子C很无所谓,反正他还要吃香蕉,反正他不会被水淋到真正恐慌的是B、D、E三猴F是那么的健壮,他们这些媳妇是熬不成婆了他们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谁该去步A的后尘?猴子B、D、E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讨论谁最应该做下一个拿香阶级猴子F很奇怪也很好奇,什么叫“拿香阶级”呢?猴子B、D、E解释道:所谓“拿香阶级”就是猴子界勇敢者的阶级需具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方能得此殊荣猴子F闻听不禁有些神往,有些跃跃欲试当然他最终达到了目的,作了唯一的拿香阶级再后来,B、D、E三猴陆续被换出局,换来的猴子个个健壮如C他们继续大大出手,不过目标不是香蕉,而是那个唯一的拿香阶级于是信仰也出现了。
不敢碰香蕉的猴子
不敢碰香蕉的猴子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大笼子里关了10只猴子,笼子的上方悬挂了一把香蕉,香蕉和一桶热水连着,只要猴子去抢香蕉,桶里的热水就会泼下来,把整笼的猴子都烫到。
开始的时候,猴子并不明白,还是去抢香蕉,但是,只要一只猴子碰到香蕉,所有的猴子就会被热水烫得乱窜。
后来,猴子们吸取了教训,再也不敢碰香蕉了。
心理学家把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拿出来,换了一只新猴子。
新猴子到了笼子里,马上注意到了那把香蕉就去抓,但是还没等它碰到香蕉,笼子里其他9只猴子就上来把它狠狠地揍了一顿。
经过多次挨打,这只猴子也变得十分老实。
接着心理学家又拿出一只猴子,换了一只进去。
像第一只猴子一样,这只猴子也去抢香蕉,可想而知,这只猴子也被狠狠揍了一顿,而下手最重的则是上次那只被打的猴子。
最后,笼子里的10只猴子都被换了,这些新猴子都不知道不能吃香蕉的真实原因,但是,那条“吃香蕉就会被暴打”的心理暗示却是很强烈地存在着,虽然此时心理学家早已经把盛放热水的桶取下了。
事实上,股市经常会出现一些像猴子不能吃香蕉这样极为错误的(盛放热水的桶早已被取走)“潜规则”。
任何事物都是变化与发展的,所以真理是相对的,凡是在适当的时候正确的而且是改变常理的道理都可以称之为真理。
一个道理只有当它正在改变常理的时候才可以用真理来称谓,而当它被广泛接受以后又变为常理了。
实际上,一些真理在被人们认可前往往表现出许多缺陷与谬误,因此,大多数人只能拘泥于常理,满足于大多数的经验,而对于那些超出自己认识范围的东西,或者反常规的道理不理不睬,甚至完全诋毁。
那些跳出常理的思维中,有绝大多数都逊于常理,甚至是荒谬的,但这不是要求自己必须拘泥于常理的理由。
因为,在探索真理的路上,幼稚和荒谬永远伴随着这些人。
所以,不仅真理在少数人手里,而谬误也在少数人手里。
正因为谬误也在少数人手里,那么多数人认为的谬误反而不一定是谬误,往往又变成少数人赚钱的真理。
例如,在股市中多数人认为股票应下跌时买入,上涨时卖出,如果上涨时买入就是谬误。
猴子与香蕉
猴子与香蕉研究人员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每天固定给猴群中的每只猴子3支香蕉。
当偶尔每天给每只猴子5支香蕉时,猴子们都会变得兴高采烈。
有一次,实验人员给了每只猴子10支香蕉,随后再从猴子手中收回2支。
虽然猴子们实际获得的香蕉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次,但是它们却对实验人员拿走它们手里的2支香蕉感到非常愤怒。
激动的情绪几个小时都不能平复。
管理启示这样的现象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也十分常见。
比如,每个月给员工固定发放300元的奖金,员工很高兴。
突然一个月给发了1000元奖金,之后又告之是计算错误,追回了500元多发的奖金,之后又告之是财务部门计算错误,追回了500元多发的奖金。
尽管员工还是多得到了200元奖金,但是他们对公司的抱怨却远高于每月领300元奖金的时候。
这就是人性中一个有趣的特点,我们常常会和猴子一样,存在思维误区,做出同样的反应与行为。
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不注意这种思想对员工的影响,可能会让企业花费很多心力,员工却不买帐,甚至是费力不讨好。
两个送水工从前有个奇异的小村庄,村里除了雨水没有任何水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的人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
有两个人接受了合同,其中一个叫艾德,他立刻行动了起来。
每日奔波于一公里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用两只桶从湖中打水并运回村庄的大蓄水池中。
每天早晨他都必须起得比其他村民早,以便当村民需要用水时,蓄水池中已有足够的水供使用。
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艾德很快就开始挣钱了。
尽管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但是艾德和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挣钱。
另外一个获得合同的人叫比尔。
令人奇怪的是,自从签订合同后比尔就消失了,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他。
这令艾德兴奋不已,由于没人与他竞争,他挣到了所有的水钱。
比尔干什么去了?他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4位投资者,和他们一起开了一家公司。
六个月后,比尔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一个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先将六只猴子关进一间小屋,天花板上挂了一串又大又黄的香蕉,同时香蕉周围设置了一张无形的电网,这群猴子看着香蕉发搀,于是其中一只猴子踩在另一只猴子的身上跳上去抓香蕉,被电网电得龇牙咧嘴,掉了下来,接着又一只猴子又重复,同样被打了下来,当所有的猴子都尝试一遍后,这群猴子泄气了,知道这串香蕉不能吃,吃不到。
第二天,从这群猴子中拉出两只,换了两只新猴子进去,并且把电网撤掉了,这只新猴子看到香蕉后,准备跳起来抓香蕉,不料,其他四只猴子赶紧把它抓起来打了一顿,它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们,准备再去抓香蕉,又被这些猴子抓过来打了一顿,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它们再也不敢去抓顶上的香蕉了。
第三天,又换了两只猴子进来,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当它们准备去抓香蕉的时候,同样被暴打了一顿,第二天进来那两只猴子也跟着一起打。
到第四天,又换了最后两只猴子,这时候,它们要吃香蕉,也被暴打了。
分析:之前的猴子打抓香蕉的猴子是因为自己的经验知道香蕉吃不得,担心它受伤,后来的这些猴子真正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打去抓香蕉的猴子吗?这就像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会一味的模仿前人的教育方法,也不知道对错,更不知道这样做的原因,在自己的无知中扼杀了孩子很多机会。
猴子与香蕉的实验
然后,再放一只新猴子进笼子内 新猴子进到笼子后,见到香蕉,本能去拿 其它猴子马上把新猴子按住,一通爆打 几次反复下来,新猴子尽管不明究理,但很快也明白了香 蕉不能动,一动就会触犯众怒 这样,猴子们“不能动香蕉”的默契建立起来了 ---------
“不能动香蕉”的文化形成了
在冬天把一群猴子关在一个笼里笼子上方安装一个洒水的花洒花洒的开关拉手绑着一个香蕉刚进笼的猴子见到香蕉本能会去拿香蕉结果拉动开关花洒撒出冷水把笼里的猴子浇大冬天身体被淋湿的滋味不好受一来二去猴子们明白这个香蕉不能动一动就会受到浇冷水的惩罚即使偶尔还有个别猴子贼心不死想去拿香蕉别的猴子也会去制止它的行为免得大家被个别猴子的行为遭罪文化的建立
文化的建立: 文化的建立:猴子与香蕉的实验
管理学上做过一个实验: 管理学上做过一个实验
在冬天把一群猴子关在一个笼里 笼子上方安装一个洒水的花洒 花洒的开关拉手绑着一个香蕉 刚进笼的猴子见到香蕉,本能会去拿香蕉 结果拉动开关,花洒撒出冷水,把笼里的猴子浇 湿 大冬天身体被淋湿的滋味不好受,一来二去,猴 子们明白这个香蕉不能动,一动就会受到浇冷水的 惩罚 即使偶尔还有个别猴子“贼心不死”想去拿香蕉, 别的猴子也会去制止它的行为,免得大家被个别猴 子的行为遭罪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关于道德、阶级、信仰迷信的实验)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关于道德、阶级、信仰&迷信的实验)-道德的起源-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後,发现莫不如此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後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 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後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O^)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後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麽,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这就是道德的起源-迷信的起源-迷信的起源后来A终于被好心的实验人员拉出了苦海。
新来了猴子F C觉得有必要维护自己的阶级地位,B、D、E则生怕自己顶了A的缸…… 在各种复杂心情的作用下,B、D、E在C的带领下爆扁了F一顿,然后强令F做拿香蕉阶级。
F开始不乐意,后来慢慢在B等的劝说下等“待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一宿命。
慢慢的老资格的B、D、E猴子渐渐被淘汰,C发现自己在体力上不再占有优势,很难再通过武力让这一游戏规则继续下去,觉得十分苦恼。
猴子实验
有6只猴子被放入同一个笼子,并用链条将香蕉悬挂在笼子顶部,链条另一端与沐浴器喷头相连,当一只猴子伸手拉香蕉时,所有猴子都会被沐浴器喷出的冷水浇湿(猴子和猫一样,不喜欢水)。
用不了多久,6只猴子就都知道香蕉是不能碰的。
接着从6只猴子里取出1只,并放入1只新的猴子。
毫无疑问,新来的猴子看见香蕉,心想一定到了天堂。
但当它往上爬时,其他5只猴子会制止它接触香蕉。
不久,这只新来的猴子也知道香蕉是个禁忌,必须服从另外5只猴子的命令。
然后新猴子不断被放入,每放入1只新猴子的同时,都取出1只原来的猴子。
每次替换猴子的时候,这样的教训都会重新上演一次。
很快,最初在笼子里的6只猴子全部被替换出,而香蕉仍然完好无损——虽然后来的猴子从未被冷水淋湿,但它们从不询问不能碰香蕉的原因,他们只管服从。
“猴子实验”是西点军校实验室中进行的一项经典实验,确切地说明了士兵们如何学会服从——不加思索地把一些已有体会的传统教给他人,并且让他人绝对不能违反,这就是服从。
猴子香蕉问题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猴子香蕉问题是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1961年设计。
该实验旨在研究儿童的社会学习理论,即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技能或态度。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描述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以及结论。
二、实验目的1. 验证儿童是否会通过观察成人的行为来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
2. 探讨儿童在观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和情感反应。
3. 分析儿童在实验中的行为差异及其原因。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30名年龄在3-5岁之间的儿童作为实验对象,男女比例均衡。
2. 实验材料- 一根香蕉- 一个箱子- 一根长棍子- 一根短棍子- 一个观察室(隔离观察儿童行为)3. 实验步骤(1)将儿童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人。
(2)实验前,向儿童说明实验规则:香蕉放在箱子里面,箱子上有小洞,可以用棍子将香蕉弄出来。
(3)向儿童展示如何使用棍子将香蕉弄出来,并让儿童模仿。
(4)将儿童分为两组进行实验:一组在观察室观察成人如何解决问题,另一组直接参与实验。
(5)记录两组儿童在实验中的行为表现,包括解决问题的时间、次数、情绪反应等。
四、实验结果1. 观察组- 观察组儿童在观察成人解决问题后,能够较快地模仿成人行为,解决问题的时间明显缩短。
- 观察组儿童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情绪稳定性,对实验充满兴趣。
2. 参与组- 参与组儿童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学会解决问题,且情绪波动较大。
- 参与组儿童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表现出一定的厌倦情绪。
五、结果分析1. 观察学习在儿童解决问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儿童通过观察成人行为,学习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2. 情绪因素在儿童观察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
观察组儿童在实验过程中情绪稳定,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观察和学习成人行为。
3. 参与组儿童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亲自尝试解决问题,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六只猴子的故事
六只猴子的故事动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六只猴子放在一个笼子里,笼子上面挂了一串香蕉,同时在香蕉上安装了机关,只要一碰到香蕉就会流下滚烫的热水。
第一阶段:六只猴子都伸手去够香蕉,结果都被烫的遍体鳞伤。
时间长了都没有敢去摘香蕉的了。
第二阶段:拿出两只猴子,在放进2只新的。
笼子里是4只被烫过和2只新的猴子组成。
结果刚刚进来的2只猴子一去摘香蕉,那4只被烫过猴子就打他们,时间一长这两只猴子也不敢去摘了。
第三阶段:从4只被烫的猴子里再拿出2只,再放进2只新猴子。
笼子里是2只被烫的2只挨打的和2只新的组成。
结果令动物学家惊讶的是:只要那2只新的猴子摘香蕉,不管是被烫的还是被打的都打他们,时间一长这2只猴子也不敢再去摘香蕉了。
第四阶段:把最后那2只被烫的猴子拿出来,再放进2只新的。
笼子里有0只被烫的4只被打的2只新的组成。
结果更是令动物学家惊讶:虽然笼子里没有挨过烫的猴子,也没有猴子知道摘香蕉会挨烫,但是只要2只新猴子去摘香蕉还是会被打,直到没有猴子敢去摘香蕉!最后,动物学家把机关拿掉,不会再有热水流下来,还吃香蕉示范给猴子看,但是再也没有猴子去摘香蕉了……动物学家解释不了这种现象,社会学家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最后管理学家给出了让世界都赞同的解释:这是组织里的潜规则在起作用!!!其实在企业里,笼子上的机关相当于制度,在企业创建初期,也就是实验的第一阶段,制度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但是随着企业的逐步发展壮大,企业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无形中形成的潜规则就会超越制度,起主要作用,就像后来的实验。
而企业文化的形成也是开始于企业的领导层,也就是我们的班底。
我个人认为,制度和文化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就像西方列强,每到一个新地方,一手建教堂,一手建法院一样。
湿猴实验的管理学原理
湿猴实验的管理学原理
“湿猴实验”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涉及到社会压力和群体行为的研究。
虽然这个实验与管理学有一定的关联,但它并不是一个直接的管理学原理。
在实验中,将五只猴子放在一个笼子里,并在笼子顶部悬挂了一串香蕉。
当猴子试图去拿香蕉时,研究人员会用冷水喷射它们,使它们感到不舒服。
经过一段时间后,猴子们学会了不去拿香蕉,因为它们知道会受到惩罚。
接下来,研究人员替换了其中一只猴子,新的猴子试图去拿香蕉,但其他猴子会阻止它,甚至攻击它,因为它们已经学会了不拿香蕉是正确的行为。
最终,新的猴子也学会了不拿香蕉。
这个实验展示了社会压力和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
在管理学中,可以将这个原理应用于以下方面:
1. 团队规范:类似于实验中的猴子,团队成员会受到团队规范和行为模式的影响。
建立积极的团队规范和价值观,有助于塑造团队成员的行为。
2. 领导力:领导者在团队中起到关键作用。
他们可以通过示范、引导和激励,影响团队成员的行为和态度。
3. 组织文化: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
一个积极、合作和创新的组织文化有助于员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湿猴实验”提供了一些启示,但它并不能直接应用于所有的管理情境。
人类行为比猴子复杂得多,管理实践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包括个体差异、动机、沟通和情境等。
因此,在应用任何管理原理时,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灵活运用。
猴子与香蕉的故事
猴子与香蕉的故事
猴子与香蕉
一、猴子的饥饿
•猴子生活在一个美丽的热带雨林中。
•今天,猴子饥肠辘辘,肚子咕咕叫。
•香蕉是猴子最喜欢的食物,但它们正好长在高高的树上。
二、猴子找到香蕉
•猴子四处寻找香蕉,但它们都在自己够不到的地方。
•猴子不愿意放弃,它们开始寻找解决办法。
三、猴子的智慧
•一只猴子想到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堆积木。
•猴子找来了一堆木块,开始一层一层地堆积。
•它们用木块搭建了一个坚固的台子,以便接近那些令人垂涎的香蕉。
四、猴子的成功
•当台子搭建好后,猴子们迅速爬上去,垂手可得香蕉。
•猴子们享用了美味的香蕉,心满意足地吃个不停。
五、猴子的快乐
•得到了想要的食物,猴子们在树上尽情地嬉戏和跳跃。
•他们充满了快乐,对找到香蕉的智慧感到骄傲。
六、猴子的教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永不放弃,勇往直前,总会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
猴子们用聪明才智成功获取了美味的香蕉,他们的智慧与勇气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社会心理学经典课件-猴子吃香蕉实验
猴子吃香蕉的实验
• 通过简单的实验说明 道德的起源和沦丧,以及阶级和迷信的产生。
道德的起
有人把猴子关在笼子里,前面拴上一挂香蕉。
猴子一动香蕉,所有的猴子都就会被水淋。
久而久之,谁动香蕉就会被其它猴子扁一顿。
过了一段时间,谁都不去动香蕉,于是
道德的沦丧
天气炎热,猴子们都热得够呛
猴子F发现吃香蕉会被水淋,于是他让弱小的猴子A去拿香蕉, F吃 香蕉, A挨淋,BCD看着,于是A成了拿香阶级, F成了吃香阶级, BCD成了看香阶级
迷信的产生
A总挨淋,终于得了肺炎被拿出笼子
BCD害怕成为拿香阶级,于是告诉新来的猴子,只有英雄才能去拿 香蕉,新来的猴子都争着去拿香蕉给F
F 逐渐老了,害怕新来的猴子颠覆自己的地位,于是他的谋士,也 是未来的继承人B给他出主意:四处宣扬被拿出笼子的猴子都进了 天堂,于是新来的猴子越发争着去拿香蕉,
猴子H无意间动了香蕉,大家挨了水淋
于是大家扁了H一顿,但是都觉得很凉快
于是,以后再遇到热天,大家就会去撞H
大家一边扁H,一边冲凉,心里觉得有些对不起H,时间 久了也就习惯了
阶级的起源
人类发现这样不行,于是放进一只新猴子,换出了H,而 且改了规则,谁动香蕉就淋谁
猴子F孔武有力,他打败了其他的猴子,拿到了香蕉,一 边被水淋,一边吃香蕉
拿出笼子的猴 子都进了天堂
拿出笼子的猴 子都进了天堂
拿出笼子的猴 子都进了天堂
拿出笼子的猴 子都进了天堂
LOGO
谢谢
此时应该醒来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一、道德的起源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只要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它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
A尝试了几次,被打得满头起包,但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笼子里的一只旧猴子释放,换进去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 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既往,B照样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特别是,那只先前被修理的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
(这叫老兵欺负新兵,多年媳妇熬成婆^O^)。
B猴子试了几次,但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慢慢的、一只一只的,经过轮换,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却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一下。
但它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其它猴子狂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二、阶级的起源实验人员继续实验,不过这一次改变了喷水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
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
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长的特别孔武有力。
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
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
不过它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
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
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
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于是它就要最弱小的A猴子替他去拿。
A不想被海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感冒不断。
猴子不敢吃香蕉的启示
猴子不敢吃香蕉的启示有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4只猴子关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每天喂食很少,猴子们都饿得吱吱乱叫。
几天后,从房间上面的小洞里垂下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猴子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可是当它还没有拿到香蕉的时候,就被笼子外头的一个水龙头喷出的热水烫得浑身是伤。
后面的三只猴子一次次爬上去拿香蕉时,一样被热水烫伤。
于是,众猴只能望“蕉”兴叹。
几天后,其中一只猴子“解放”了,换了另外一只猴子进入房间。
当新猴子肚子饿得想试着爬上去吃香蕉时,其他三只“老”猴子马上制止它,告诉它那里有危险,千万不可尝试。
于是新猴子也老老实实地不敢去碰香蕉。
过了几天,又一只猴子出去了,另外一只新猴子进来。
同样,当这只猴子想吃香蕉的时候,不仅剩下的两只受过伤的“老”猴子制止它,连没被烫过的猴子也极力阻止它。
当原来四只猴子都被换走后,房间里没有一只被烫过的猴子,笼子外的热水笼头已被撤走,香蕉唾手可得,可没有一只猴子敢前去尝试取香蕉吃。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组织的习惯势力何等可怕,错误的习惯会使你习惯错误;过去的成功经验,也会使你固步不前,以至于妨碍组织的发展。
猴子不敢吃香蕉,表明了打破“组织惯性”的必要性。
许多曾经辉煌的企业之所以成为明日黄花,并非是它们面对环境无能为力,而是它们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迅速地做出调整,总是困囿在昨日的失败阴影中。
一味恪守前人的经验,不能敏锐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不敢突破、不敢创新,以至像故事中的那些猴子一样,被组织惯性束缚着,在昨日的教训上平白失掉了明天的机会,也丧失了自我成长的空间。
突破组织惯性,摆脱束缚,管理者必须改变心智模式,以一种权变、开放、积极的心态和系统全面的方式去思考,不排资论辈,以创新手段革新员工的价值观,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活员工的智力资源,惟才是举,才能真正成就企业的未来。
哲理故事-怎样让猴子不吃香蕉
哲理故事:怎样让猴子不吃香蕉
据说科学家们做了一个实验。
第一天,找四只猴子,在它们能看见的地方放一堆香蕉。
猴子爱吃香蕉,乐坏了,去抢,科学家立即过来一顿胖揍,揍得猴子吱吱乱叫。
第二天,还是这四只猴子,仍然在它们看得见的地方放一堆香蕉。
猴子记吃不记打,又去抢,又挨了一顿揍。
第三天,还是这四只猴子,还给它们备好香蕉,还不让吃,谁吃谁挨打。
如此这般过了半个月,四只猴子形成条件反射了,看见香蕉就怕,送到嘴里都不敢吃了。
这时候科学家又找来两只新猴子,让它俩跟四只老猴子生活在一起。
您猜怎么着?新猴子只要一吃香蕉,就会挨老猴子的打,打得新猴子也不敢吃香蕉了。
一个月以后,科学家撤走老猴子,留下那两只新猴子,它们不挨打了,可是仍然不敢吃香蕉。
科学家又送了一只新新猴子进去,每当新新猴子要吃香蕉的时候,那两只已经不新的新猴子就像过去老猴子打它们一样打新新猴子,直到新新猴子也不敢吃香蕉……
人不是猴子,但人跟猴子有两大共性:第一,都有条件反射;第二,都懒于思考。
上一代有了条件反射,会传给下一代,下一代再把它传给下下一代,传不了三代,就成规矩了,就成传统了,人人在传统面前都懒于思考,都不假思索地当它是天经地义。
据我推测,宋朝陕西吃面条不嚼,豫东农村吃拨鱼儿不嚼,极可能是因为某个或者某几个老祖先在饥饿时代生活了一辈子,天天跟人抢饭吃,终于总结归纳出了“不嚼才能比别人多吃”的妙诀,于是郑而重之地将其传给了后代,后代再将其传给更远的后代,传得越久,越没有人质疑。
后代们未必受饿,未须要跟人抢饭,可是老祖宗都说不嚼为好,那一定是有大道理的,咱就别叛逆了,也跟着愣吞吧。
猴子与香蕉的故事
科学家把5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
个自动装置,猴子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冷水喷向笼子,这5只猴子全会被淋湿。
一开始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水柱立即就喷了出来,每只猴子都淋得一身湿,所有的猴子都尝试过了,结果都是这样。
于是,猴子们再也没有去拿香蕉的企图,因为害怕水柱会喷出来。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抓出来,换了一只新猴子。
这只猴子看到香蕉,想去拿,结果其他4只旧猴子马上拦阻了它,因为它们认为新猴子会害得自己全
身淋湿,新猴子尝试了几次,结果被那几只猴子打得全身是伤。
后来实验人员又把一只旧猴子抓出来,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
和前一只猴子一样,它也想去拿那香蕉,结果其他4只猴子围上来把它揍了一顿,上次来的那只
猴子打得最有力。
新猴子试了几次,结果总是被惨揍一顿,只好作罢。
后来,所有的旧猴子都被陆续抓出来,换成了新猴子,但是没有哪一只猴子敢动那香蕉,因为只要拿香蕉就会被揍,至于为什么它们都不知道。
传统和习惯有时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不认真反省,我门只能陷入混乱和迷惑中。
在奉行一些礼仪和规矩时,我们必须认真了解其中的意义和目的,才不至于人云亦云或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不要被人为的习俗所约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猴子和香蕉的实验:猜测道德、阶级、信仰、宗教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 ^O^)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麽,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阶级的起源-
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一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
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
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别的孔武有力
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
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
不过他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
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
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
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
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
A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
B、D、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
这下子阶级也随着道德的起源了
-道德的沦丧-
天变热了,笼子里的猴子们想冲凉却找不到地方。
终于出现了一位反潮流英雄,猴子HERO。
HERO在无意中碰到了香蕉,理所当然的引来
了一顿饱打。
但在挨打的过程中,猴们享受到了冲凉的乐趣。
等身上的水干了之后,猴子A在无意中碰撞了HERO,使HERO又一次接触到
了香蕉,于是,猴子们享受了第二次冲凉,HERO遭到了第二次痛殴。
在此之后,只要大家有冲凉的需要,就会有一只猴子X挺身而出,对HERO进行合理冲撞。
大家对HERO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不同,在平时大家会对HERO异常温和,以弥补在冲凉时为维护规则而不得不对它进行的暴力举动。
一天,在大家冲凉时,饱受折磨的HERO闻到了香蕉的清香,生物本能使它在别的猴子心有旁鹜时将香蕉吃了。
而且此后没有了新的香蕉
来填补空缺。
猴子们陷入了另一个尴尬境地:没有冲凉的水,也没有香蕉,只有HERO。
于是,另一个规则形成了。
猴子在烦躁的时候会痛打HERO出气,HERO不得反抗。
当笼子里的旧猴子被新猴子换掉时,新猴子会在最
快的时间内学会殴打HERO。
终于有一天,老天有眼,历尽沧桑的HERO被另一只猴子代替了。
猴子们失去了发泄的对象,只
能任意选取一个目标进行攻击。
从此以后,笼子里的猴子们不吃不喝不冲凉,
唯一的举动就是打架。
这就是道德的沦丧。
-道德的重建-
实验人员对猴子们的争斗不休感到不安。
为了重建道德秩序,他们决定继续供应香蕉。
一天,正在混战的猴子们发现头顶多了一串香蕉,它们其中的一个A不顾身上的剧痛,把香蕉摘了下来。
于是久违的甘露出现了,未曾尝过甜头
的猴子们先是茫然失措,继而争先恐后的加入冲凉的行列。
香蕉反而被遗忘了。
当猴子B、C、D、E发现A在享受淋浴的同时还
吃着美味的香蕉,嫉妒心使它们暂时团结起来,共同K了A一顿,将A吃剩的香蕉夺过来,但是,此刻的香蕉成了匹夫怀里的宝玉,得到
它的猴子虽然可以享受美味,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实验人员不断放入香蕉,却发现战斗比以前更激烈了。
分析清楚原因后,他们用木头做了一个假香蕉扔进了笼子。
此时猴子们已经学聪
明了,它们知道触摸香蕉可以享淋浴,而试图独占香蕉则会遭到痛扁。
于是,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当猴子们有冲凉的需要时,会有一
只猴子将香蕉拿起来,而当它发现有遭到攻击的可能时,它会马上放下香蕉逃到一边去。
这样,猴子们都能冲凉,但是又不至于再象以
前那样N败俱伤。
没有猴子发现那个香蕉是假的。
-信仰的起源-
五只猴子A、B、C、D、E三个阶级快乐地生活了很久
他们精确的给出了三个阶级的定义,即吃香阶级、拿香阶级和干看着阶级
可惜猴子A由于长期的水中作业无可避免地引发了它肺部功能的衰竭一天他在例行的拿香蕉作业中跌倒了就再也没有爬起来
于是实验人员又送进了一只同样孔武有力的猴F当然他还是对屋顶的香蕉很有兴趣不幸的是他最终以微弱的劣势被以C为首的群猴再
次海K
第二天,又到了拿香蕉的时候
猴子C很无所谓,反正他还要吃香蕉,反正他不会被水淋到
真正恐慌的是B、D、E三猴
F是那么的健壮,他们这些媳妇是熬不成婆了
他们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谁该去步A的后尘?
猴子B、D、E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讨论谁最应该做下一个拿香阶级
猴子F很奇怪也很好奇,什么叫“拿香阶级”呢?
猴子B、D、E解释道:所谓“拿香阶级”就是猴子界勇敢者的阶级
需具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方能得此殊荣猴子F闻听不禁有些神往,有些跃跃欲试当然他最终达到了目的,作了唯
一的拿香阶级
再后来,B、D、E三猴陆续被换出局,换来的猴子个个健壮如C
他们继续大大出手,不过目标不是香蕉,而是那个唯一的拿香阶级
于是信仰也出现了。
-宗教的起源-
宗教的起源
后来A终于被好心的实验人员拉出了苦海。
新来了猴子F
C觉得有必要维护自己的阶级地位,B、D、E则生怕自己顶了A的缸……在各种复杂心情的作用下,B、D、E在C的带领下爆扁了
F一顿,然后强令F做拿香蕉阶级。
F开始不乐意,后来慢慢在B等的劝说下等“待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一宿命。
慢慢的老资格的B、D、E猴子渐渐被淘汰,C发现自己在体力上不再占有优势,很难再通过武力让这一游戏规则继续下去,觉得十分
苦恼。
这时,一只最有希望升级为吃香蕉阶级(暨C的理所当然接班人)也是C谋臣的H向C进言。
于是君臣定计。
H开始依靠自己多懂几种猴语而在其他若干猴面前树立的权威形象向其他猴鼓吹:“每一只新来笼子的猴子都是有罪的,这种罪责来自
血统。
……只有摘香蕉的猴子才能被(实验人员)送到天堂。
”
事实上,因为被水冲很容易得肺炎病倒而被实验人员淘汰掉,猴子们不知道反而以为被淘汰的猴子真的进了天堂。
渐渐,猴子都相信了这套理论,并且讲给每一只新猴子听。
然后就这么流传下去越传越神奇。
以至于后来摘香蕉阶级的猴子都为了能摘香蕉而大打出手。
……
这些都是C没有想到,H没有看到的,那时他们都已经死了。
然而宗教就这么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