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的经验做法
佛山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佛山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佛山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引言智能制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佛山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正积极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佛山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产业链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佛山智能制造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一、技术创新1.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生产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佛山制造业众多,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潜力巨大。
未来,佛山企业将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加强设备之间和人机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
2.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的生产,并提高产品质量和制造过程的稳定性。
佛山将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例如,在机器人领域,佛山将加大投入,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3.物联网物联网是连接智能制造设备和系统的基础,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佛山将进一步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实现智能设备和智能机械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产业链升级1.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佛山制造业以家电、家居用品、建材等为主,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将是未来佛山智能制造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佛山将推动供应链的数字化升级,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运营能力。
2.产品多元化和差异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佛山智能制造产业将朝着产品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佛山企业将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3.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佛山智能制造产业将积极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市场和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设计方向,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2024年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2024年,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制造的逐渐成熟,广东省决定积极响应国家“制造强国”战略部署,加快智能制造的推动和发展,提升广东制造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旨在通过示范、引导和推广智能制造的应用,实现制造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些项目着重关注制造业高附加值环节,发力核心机械、电子信息、汽车、船舶制造等行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升级转型。
首先,针对核心机械制造领域,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推动企业从传统的人工操作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转型。
例如,在数控机床制造领域,通过引进先进自动化设备和系统,提高生产的精度和效率,同时提供数字化的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
这些项目的成功示范将进一步吸引其他企业效仿,推动整个机械制造业的智能化。
其次,电子信息制造是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重点领域之一、广东省计划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实现从组装型向制造型转变,通过先进的自动化装备、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高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柔性化。
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的创新能力,推动广东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还注重汽车制造和船舶制造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提升。
在汽车制造领域,广东省计划引进智能装备和制造技术,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柔性化程度,提高汽车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在船舶制造领域,广东省计划推动船舶制造企业实现智能船舶的设计、制造和运营。
这将有助于提高广东省汽车和船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除了以上几个重点领域,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还将关注其他制造业领域的智能化改造,如纺织、印刷、食品加工等行业。
通过引进智能设备、智能制造系统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推动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
总之,2024年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推进将为广东省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提升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广东工业母机(机床)发展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广东工业母机(机床)发展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文/尚学峰机床,被誉为“工业母机”,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事关产业基础高级化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数控技术是战略性核心技术,五轴联动以上高档数控系统和机床装备被视作国际战略物资,受到西方国家严格的出口限制。
本文分析了广东数控机床产业发展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国内外发展情况1.传统工业强国继续领跑全球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德国、日本、美国、瑞士、意大利等是全球领先的高端机床生产国家(见表1),拥有强大的技术、规模和品牌优势,并占据全球主要市场。
2018年全球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107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达1310亿美元,主要机种包括车床、磨床、电火花、激光、超声波机床、综合加工机床等。
2.我国市场需求推动全球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快速增长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数控机床产生了巨大需求,推动了全球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机床市场最大工业母机(机床)是发展智能制造的基础,处于制造业价值链和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我国虽然是全球机床市场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存在机床大而不强的问题,许多高端机床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靠进口,面临断供风险。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机床产业发展情况,在分析广东机床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邍 㕂꣢곝㼺侨䱽劼䎯⟱⚌㕂㹻⟱⚌ぜ獦德国哈默、奥美特、巨浪、DMG、斯宾纳、斯塔玛、西门子、利勃海尔日本发那科、马扎克、森精机、大偎、捷太科特、牧野、丰田工机、沙迪克、精工瑞士米克朗、宝美、斯特拉格、利吉特、威力铭美国MAG、哈挺乔堡其他意大利菲迪亚、西班牙达诺巴特专家论道的生产国、消费国、进口国以及第三大出口国。
2018年,全国机床产业规模达3389亿元,同比增长10.7%,预计2024年或超5700亿元。
2018年,全国机床进口总额为94.6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5.8%,主要进口机种包括电火花、激光、超声波加工机床、磨床及车床等,进口值占消费比重为32.8%。
广东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广东省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培育建设实施方案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创新服务体系,实现将广东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的目标,根据《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印发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以及《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智能制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在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的地区,加快智能制造集聚化、规模化发展,促进智能制造产业链整合、配套分工和价值提升,利用智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建设一批支撑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具有公益性与开放性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将智能制造从点、线延伸到面,全面推动广东省制造业发展,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主要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根据各地市产业基础和优势,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突出地区发展重点与特色,规划建设各地市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市场主导,省市联动。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发挥省市(区)各方优势,省市联手在政策配套、资金扶持、项目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应用为先,示范带动。
通过推广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和产品,发挥公共技术支撑平台的推动作用,首先充分支持智能制造应用,树立各类、各层次的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充分带动智能制造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总体目标。
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培育建设一批支撑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具有公益性与开放性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到2020年,实现以下目标:——培育建设50个左右各类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做大智能制造相关产业规模,力争形成基本覆盖全省主要地市、产业特色明显、创新能力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广东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广东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广东省制定了《广东智能制造试点示茂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是其内容概要:一、总体目标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茂行动计划旨在通过三年时间的实施,建设10家国内先进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培育100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形成广东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新模式,提高广东省智能制造产业的整体水平。
二、主要任务1.建设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选择10家已有一定基础的制造企业,通过引进智能制造设备和技术,改造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智能化生产。
同时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控制和管理,为其他制造企业提供示范和借鉴。
2.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支持,选拔100家中小制造企业进行智能制造改造,推广智能化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小企业的智能化水平。
3.促进政府、产业界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政府加大对智能制造产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同时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发智能制造技术,推动产业创新。
4.建立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在广东省设立智能制造示范园区,集聚智能制造企业和资源,提供智能制造技术展示和交流平台,促进产业聚集和协同发展。
5.开展智能制造人才培训:建立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培养智能制造相关专业人才,满足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三、保障措施1.政府支持:加大对智能制造产业的支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投资智能制造,提供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
2.科技支持: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智能制造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3.人才培训:建立智能制造人才培训体系,培养智能化生产相关专业人才,提高产业发展的人才保障。
4.示范园区建设:设立智能制造示范园区,提供智能化生产技术展示和交流平台,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广东智能制造试点示茂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将推动广东省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广东省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发展目标。
《广东省新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全文及解读-V1

《广东省新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全文及解读-V1
广东省新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近日发布,该计划旨在将广东
打造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具体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
2.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高度融合产业发展。
3.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引进,促进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
4.加强人工智能产业规范化和推广标准化。
5.完善人工智能评价和监管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和数据安全。
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从多个方面出发,全面推进广东省的人工智能
产业发展。
在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计划提出建立研究平台,包括广东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深思云计算研究中心等。
从应用层面看,计划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突出发展壮大智能驱动的先
进制造业、智慧城市等领域。
对于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提出实施
“百名智变”、“千名青年英才培养”等计划,以人才为根本,推进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此外,加强人工智能产业规范和标准化,完善人
工智能评价和监管机制,保障数据安全等方面也体现出政府关注人民
群众利益的决心。
总体来看,广东省新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是一个全面、系
统的计划。
行动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广东省的人工智能产业发
展,推动广东省的数字经济发展,助力广东省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引领者和示范者。
推动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及经验做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指通过加强整体国民经济建设的质量监管,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行业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合自身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并积极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以供其他地区或企业借鉴。
1. 典型案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可以从不同行业和领域中找到,比如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
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1.1 制造业在制造业领域,广东省珠海市拥有一家知名的电子产品制造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了一批优质产品。
企业还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取得了显著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1.2 服务业在服务业领域,北京市的一家高端酒店通过提升服务水平,优化管理体系,不断改进服务流程,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和客户,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并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1.3 农业在农业领域,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家农业企业注重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改变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打造了一批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 经验做法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总结和借鉴其他地区或企业的成功经验,以下是一些经验做法:2.1 强化技术创新企业要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新产品和新工艺。
2.2 加强质量管理企业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监控和控制,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3 注重人才培养企业要注重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支撑。
2.4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企业要积极开展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装备,加强国际合作,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份额。
简述广东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主要做法

广东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主要做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广东作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成功做法。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广东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主要做法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广东着力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广东大力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新的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长期以来,广东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表现突出,不断加大对中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迈进。
二、着力打造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圈在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广东注重打造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圈,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广东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
广东积极构建创新生态圈,鼓励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创新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
三、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广东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技术熟练型人才,推动制造业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
广东积极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和科技团队,加强人才引进政策和项目支持,打造人才强省。
通过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广东不断提升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结回顾通过对广东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主要做法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广东在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打造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圈、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些做法为广东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支撑,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未来,广东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
广东思谷智能制造成就华丽蜕变

61广东思谷:智能制造成就华丽蜕变十载发展 蜕变之路广东思谷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由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孵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高校-研究院-产业化公司”的发展转型,是切实落地政府支持、院校协作、企业成果转化、市场反哺这一完整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的典型企业。
广东思谷始终肩负着将智能制造产业化的使命。
经过近10年的发展,广东思谷主营业务营收实现快速增长,成为国内智能感知产品第一品牌。
公司入选首批省工业互联网资源池企业和首批东莞市协同倍增企业,并成为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首批理事单位。
未来几年,广东思谷将以RFID 为中心,继续围绕多行业发力智能装备,着力打造智能制造业务扩展、柔性电子制造装备和新型传感产品三大业务板块,努力实现跨越发展。
权威专家 行业引领为了引领行业的发展,广东思谷非常重视人才梯队的建设。
作为广东省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感知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国际创新团队的产业化基地,广东思谷的研发团队以李国民教授为带头人,汇集了包括院士、“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等40多名高层次人才。
公司的核心团队带头人李国民教授更是长期致力于新型传感器与驱动器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工作,是国际上机电一体化研究领域的权威之一。
此外,公司董事长王瑜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物联网技术、机器视觉、电子制造、数字制造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他主持开发了中国第一条RFID 倒装键合封装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
王瑜辉教授参与完成的“高性能无线射频识别(RFID )标签制造核心装备”项目获得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7年荣获东莞市科学技术荣誉类市长奖,2019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广东思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思谷或公司)是一家为电子、通信、电器、航空、航天、机械、汽车、电力、新能源等各行业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感知产品、装备和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厚积薄发广东人工智能产业乘势而上

厚积薄发广东人工智能产业乘势而上乘势而上 抢占人工智能技术战略高地《广东科技》:首先,请您给我们简要描述一下广东人工智能产业的现状。
王佳胜:广东是国内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产业的主要优势区域,具备较强的产业和技术基础,这些优势给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市场基础。
据统计,在全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分布中,42.9%位于北京,16.7%位于上海,深圳以15.5%位列第三,广州则是7.7%,排在第四。
这意味着,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第一梯队的战略格局中,珠三角城市已占据两席。
围绕以创新驱动作为“第一动力”的粤港澳大湾区,各地都争相在人工智能领域“跑马圈地”,其不断释放出的产业技术红利正成为广东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目前,广东已初步形成了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在基础技术支撑、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应用3个层次的产业链中凸显广东优势。
《广东科技》:我省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上的主要优势有哪些?王佳胜:刚刚讲到,广东是国内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移动互联产业、智能机器人产业、无人智能技术产业的主要优势区域,具备较强的产业和技术基础,具备良好的创业环境,在人工智能三大核心“数据、算力、算法”方面具有相应优势,因此,广东能够给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和市场基础。
首先,广东的数据开放程度高、质量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沃土。
在全国政府数据开放排名中,广东有广州、佛山、东莞以及佛山南海4个数据开放平台入选前十。
“数字广东”建设稳步推进。
广东从省一级到地市级,再到一些重点区县,均在尝试做数据开放,已形成中国最密集的数据开放区域。
在数据更新频率与数据覆盖面上,广东的数广东是国内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产业的主要优势区域,具备较强的产业和技术基础,这些优势给广东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市场基础。
目前,在全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集聚城市的分布中,广东占据了TOP4中的两席,并初步形成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广东省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广东省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2024年)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满是文件的办公桌上,我的思绪像这光线一样,逐渐清晰起来。
智能制造,这个充满未来感的词汇,已经成为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下面,我就来谈谈广东省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2024年)。
1.智能制造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2.智能制造产业链不断完善,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3.智能制造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全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我们来看看具体措施:一、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突破1.组织实施一批智能制造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2.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3.建立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联盟,整合资源,共同推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和应用。
二、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1.引导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发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等高附加值业务。
2.加强与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的合作,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企业。
3.建立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打造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三、提升智能制造服务水平,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1.建立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人才培训、市场推广等一站式服务。
2.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水平。
3.推动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
四、加强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1.制定一系列支持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融资支持、人才引进等。
2.加强对智能制造企业的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
3.开展智能制造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智能制造的认识和认同。
五、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智能制造国际影响力1.积极参与国际智能制造合作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我国智能制造国际话语权。
《广东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广东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广东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制造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广东省应积极推进智能制造,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本方案旨在推动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以促进广东省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
二、目标设定1.建设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在广东省选取若干个具备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制造企业,建设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
2.构建智能制造创新体系鼓励广东省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搭建智能制造创新平台,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和成果转化。
3.培养智能制造人才加强广东省高等院校对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满足智能制造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4.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鼓励广东省各级政府对智能制造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经济支持,培育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
三、重点任务1.建设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选取一批具备条件的制造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基地内部搭建智能制造生产线,推广智能制造技术,在企业中积极推动智能制造的应用。
2.搭建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广东省各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合作,建立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共享智能制造技术成果。
平台提供技术研发和转化支持,加速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3.加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广东省各高等院校根据智能制造行业的需求,调整和优化相关专业设置,加强智能制造技术的教育培养。
同时,开展智能制造人才培训班,提升企业员工的智能制造技能。
4.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智能制造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为智能制造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扶持措施,培育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推动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
智能制造的技术和方法

智能制造的技术和方法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篇文章将对智能制造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工业物联网工业物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将传感器、机器人、物联网等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形成了从工厂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智能化管理。
通过工业物联网,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追踪和预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是智能制造的基础。
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从生产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从数据中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从而进行优化;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出产品的质量和维护的时间点等。
这些分析结果能够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三、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为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提供了支撑。
通过云计算技术,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地利用计算资源,实现快速部署、高可用性和强安全性。
四、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机器人相比,智能机器人具有处理能力、自主感知、决策和行动等能力。
通过智能机器人,企业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工人的身体负担和危险。
五、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智能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企业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仿真,模拟生产环境、产品设计等,节省了产品的研发成本和时间,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六、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制造的又一关键技术。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分析和优化,加强产品的自主诊断和维护。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发掘数据的潜在价值,实现数据驱动决策。
七、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通过区块链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溯源,加强质量安全和防伪意识。
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处理产品质量问题,提高消费者的保障。
八、智能制造的未来智能制造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工厂将变得更加智能化,机器人将会取代人类工作的大部分工作内容。
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的经验做法

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的经验做法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的经验做法一、立标杆,实施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及专项一是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在机械、家用电器、家居、石化化工、电子信息、医药等优势行业遴选培育四批290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并分行业进行示范应用推广,其中25个项目入选国家试点示范,34个项目获得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与综合标准化项目支持。
二是深化试点示范项目新工艺、新模式的推广及应用。
梳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效果好、示范性强的案例编印成册,联合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工业互联网服务商、金融机构等深入各地产业集群,加快智能制造新工艺、新模式等在传统产业的推广应用。
鼓励企业应用新工艺、新模式,不断提升研发设计、生产装备、流程管理、物流配送、能源管理等关键环节智能化水平,重点行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85%。
二、强支撑,打造智能制造全产业链生态一是精准发力推动智能化技术改造。
针对全省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传统产业精准发力,以设备更新、提质增效、智能改造、绿色发展等为主要任务,以产业链整体提升、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绿色工厂为主要方向,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在原来安排28.44亿元技术改造资金基础上,新增逾10亿元,对珠三角地区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按新设备购置额20%,以及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按新设备购置额30%予以事后奖励,去年1-9月共推动6792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二是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以未来关键技术、产业应用技术攻关为重点,依托省市共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和智能装备研究院,加快试验验证环境建设、仿真与测试工具开发,提供技术及产品测试验证服务。
推动多领域覆盖,聚焦创新资源集中、发展潜力大的新一代显示、人工智能、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先后组织成立印刷及柔性显示、机器人、CPS离散制造数字化、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电、轻量化高分子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等创新中心。
三、搭平台,构建智能制造优质服务体系一是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广东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广东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第一篇:广东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附件1 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结合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切实做好我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相关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实施、重点突破、示范引领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结合我省产业发展情况,聚集制造业关键核心环节,分类、分步推进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同时为推荐申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奠定基础。
2016-2018年,以提高装备智能化率、成果转化率、劳动生产率、产品优等率、节能减排率、生产安全率为主攻方向,每年在全省范围内遴选30个左右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并以此为基础做好推荐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条件准备。
结合试点示范项目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推广应用,通过试点示范,推进生产装备数字化,提升我省关键智能部件、装备和系统自主化水平,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提高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水平。
二、重点任务(一)制定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省制造业发展情况,参照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1 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试点示范要素条件调研,研究制定符合我省产业发展情况的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指标体系。
(二)组织实施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流程型制造行业试点示范项目以石化、化工、冶金、建材、纺织、食品、医药等流程型制造领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实时在线优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科学化水平。
2.离散型制造行业试点示范项目在机械、汽车、船舶、家电、电子信息等离散型制造领域,组织开展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进装备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升级,实现工艺流程改造、生产与管理数据互联共享。
智能制造措施

智能制造措施智能制造是一种新兴的制造模式,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系统集成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智能制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自动化生产线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
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减少人为错误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自动化生产线还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和数据化管理。
2. 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和信息共享。
通过将设备连接到云平台,我们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
物联网技术还可以用于设备故障预测和维护管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利用率。
3. 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优化。
通过分析生产数据,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预测与干预。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生产计划优化和协调,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 增强现场安全与环保在智能制造环境下,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强现场安全和环保。
例如,通过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风险。
同时,利用能源管理系统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5. 人机协同在智能制造中,人机协同是一个重要的策略。
通过让人和机器人共同参与生产过程,可以发挥双方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人机协同还可以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并为员工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
综上所述,智能制造措施包括自动化生产线、物联网技术应用、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现场安全与环保增强以及人机协同。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广东智能制造政策分析

推进广东智能制造发展的作用
(五)实现生产透明化 工业智能制造通过实时采集生产信息,全面了解生产进度,消除生产管理“黑 箱”,实现生产的全透明化管理 (六)提高生产执行能力 工业智能制造采用先进的制造物联技术,规范管理、将车间生产的“黑箱”透 明化,提高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广东智能制造政策措施
智能制造
无人驾驶汽车,汽车行驶时无需人为操控,车辆传感器结合专门定制的软件 ,可以让汽车同时检测道路上数百个不同的对象,包括行人、路标、骑行者 、其他车辆等。系统将分析这些数据,并促使汽车采取相应行动
智能制造发展的状况
1、国内状况
(一)2016—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称,大 部分中国企业处于研发阶段,仅16%的企业进入智能制造应用阶段;从智能制造 的经济效益来看,52% 的企业智能制造收入贡献率低于10%,60%的企业智能制 造利润贡献率低于10% (二)2015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现状调研结果显示:我国近九成制造企业信息化 处于初、中级水平,信息化覆盖业务较窄,而且各系统信息处于割裂状态,集 成度低。2015年,我国制造业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仅三分之一,大中型制造企 业也刚超过50%。而美德日等国制造业数控化率已达80%~90% (三)工业软件也是我国智能制造的制约之一。以智能制造的核心环节——嵌 入式软件为例,2016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4.9万亿元,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为 7997亿元,仅占六分之一
智能制造
广东智能制造示范中心内展示的可以与人对打乒乓球的机器人
智能制造
东莞“无人工厂” 向智能制造蜕变,排列整齐的机器方阵间,蓝色工业机器人繁忙 地劳作着,AGV小车(自动物流小车)送来各式材料,蓝色工业机器人都能准确识别 ,迅速放在相应的工序上……这是劲胜精密东城厂区的一幕,厂房中忙碌的只有机 器人的身影,工人只需在控制中心或者手机上对机器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操控,是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首批智能制造专项项目,也是3C领域唯一的智能制造示范 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的经验做法
一、立标杆,实施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及专项
一是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在机械、家用电器、家居、石化化工、电子信息、医药等优势行业遴选培育四批290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并分行业进行示范应用推广,其中25个项目入选国家试点示范,34个项目获得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与综合标准化项目支持。
二是深化试点示范项目新工艺、新模式的推广及应用。
梳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效果好、示范性强的案例编印成册,联合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工业互联网服务商、金融机构等深入各地产业集群,加快智能制造新工艺、新模式等在传统产业的推广应用。
鼓励企业应用新工艺、新模式,不断提升研发设计、生产装备、流程管理、物流配送、能源管理等关键环节智能化水平,重点行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85%。
二、强支撑,打造智能制造全产业链生态
一是精准发力推动智能化技术改造。
针对全省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传统产业精准发力,以设备更新、提质增效、智能改造、绿色发展等为主要任务,以产业链整体提升、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绿色工厂为主要方向,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在原来安排28.44亿元技术改造资金基础上,新增逾10亿元,对珠三角地区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按新设备购置额20%,以及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按新设备购置额30%予以事后奖励,去年1-9月共推动6792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二是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以未来关键技术、产业应用技术攻关为重点,依托省市共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和智能装备研究院,加快试验验证环境建设、仿真与测试工具开发,提供技术及产品测试验证服务。
推动多领域覆盖,聚焦创新资源集中、发展潜力大的新一代显示、人工智能、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先后组织成立印刷及柔性显示、机器人、CPS离散制造数字化、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电、轻量化高分子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等创新中心。
三、搭平台,构建智能制造优质服务体系
一是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培育建设2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遴选36家产业特色明显、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省级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服务。
每年举办平台与企业对接活动,推广平台服务案例,推动一批试点示范企业向系统集成商转型。
二是推进实施“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行动。
在全国率先出台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以及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若干扶持政策,在9个地市建设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标杆。
与华为、腾讯等7家国内主要的公有云平台商、电信运营商签署并启动了“云网降费”合作协议,支持广大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培育工业互联网创新资源,推动华为、富士康、美的等公司在广东落地建设了FusionPlant、BEACON、美云智
数等一批“双跨”和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企业数量达250家。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