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

合集下载

当前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为一所农村普通中学,从上学期开始,我们就把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素质教育的精神列为学校头等大事,并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思考和实践。

现就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问题一:如何处理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倾向:一种人坚持二元思维,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成绩”,就是“不要考试”了,学生就“没有负担”了,老师就轻松了,课可以不用再好好上了,整日蹦蹦跳跳、吹拉弹唱就行了……另一种人却是“以不变应万变”,不管你怎么提素质教育,我还是一门心思抓我的应试,“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就像一位老师说的那样,“应试教育是臭豆腐,闻着臭,吃起来香,上瘾的人更是非它不可,欲罢不能。

而素质教育仅是没有成熟的青苹果,看着希望无限,但是真正吃起来却苦涩难当”。

这两种思想在老师中比较普遍,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过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没有弄清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这些错误思想是必须要澄清的,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分数,更不是不要考试了。

也不能抱着旧思想,走以前的老路,从行动上抵制素质教育。

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弄得水火不相容。

要和老师们讲明白,这二者并不矛盾。

无论中国或国外,大学都是经过考试录取学生,尤其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考试是入学的必然途径。

考试虽然不是优的唯一方式,也不是最好的方式,但的确是最公平的方式。

人们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找到比考试更好或曰更公平的录取方法。

考试的制度显然有其自身存在的弊端,但许多人不得不承认,它仍然不失为一种弊端最少的方法。

如果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着司法的公正,同样可以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也最大限度地体现着升学资格的公正。

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都不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教育的方式未见得一受“应试”的导向,身处其中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一定会大大降低。

小学教育瓶颈及其改进措施清单

小学教育瓶颈及其改进措施清单

小学教育瓶颈及其改进措施清单简介小学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教育瓶颈,这些问题限制了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本文将探讨一些小学教育瓶颈,并提出改进措施的清单。

小学教育瓶颈1. 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小学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问题。

有些地区缺乏合格的小学教师,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2. 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地区的小学教育条件相对较好,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3. 教育体制僵化:小学教育体制存在一些僵化的问题,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需要更加灵活和创新。

4. 家庭教育支持不足:一些家庭对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与学校的有效沟通和配合,影响了学生的研究效果。

改进措施清单1. 提升师资水平:加大对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小学教育。

2. 平衡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设施和条件,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

同时,加强城乡教育资源的互通互享,缩小教育差距。

3. 推进教育改革:加强小学课程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推广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校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加强家校合作: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对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小学教育瓶颈的存在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改进。

通过提升师资力量、平衡教育资源、推进教育改革以及加强家校合作,我们可以逐步解决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升小学教育质量,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深化教育改革,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它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兴衰,关系到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实现科教兴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农村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对于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具有特殊价值。

但是教育发展却并不均衡,特别是基本具备或不大具备条件的地方农村教育机构所管辖的各级各类中小学,素质教育还存在着相当多的空白,与培养现代化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还相差较远。

我长期在农村小学工作,现根据工作实际和经验,对农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作肤浅的表述。

一、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专业教师不足。

在城市,专业化教学是理所当然之事,或许不值一提,而在许多农村小学,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像微机、音乐、美术、科学教学大多是兼职的,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几乎都是从别的学科转过来,难得有英语专业的师范生从事小学英语教学。

因此,小学英语教师知识面窄,发音不标准,教法不得当等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专业老师不足既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又有可能使部分有专长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引导。

2、教师素质不高。

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

我县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明显不足,很多地方形成了这样一种循环,即村里好教师往乡里调,乡里好教师往城里调,导致一些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学校,没有素质过硬的骨干教师,教师年龄偏大,自身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强,知识面狭窄,不积极创新,实际教学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不足,对教学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无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信息闭塞,几乎无科研能力可言。

另外,由于生活条件差、学校环境差、内外压力大、待遇不高、不良习惯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身心素质明显下降。

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4篇

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4篇

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4篇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4篇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篇1一、认清形式,提高认识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任务,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身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中的一员,只有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才能为人师表,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当前,有些教师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降低了教师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透过学习,我认识到,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端正校风、教风、学风,重塑教师良好形象,正我师德,铸我师魂,是当前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势在必行的一大举措。

二、自我剖析,不断完善。

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始终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和本职工作,热爱校园,热爱学生,注意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教书育人,关心群众,团结、尊重同事,恪尽职守,严谨治学,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文化业务素质及教育管理水平,自我认为是一名政治坚定、思想健康、品德优良、作风正派、业务过硬的教育工作者。

但细细想来,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需要改善的地方: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

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

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没有培养自己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只停留在表面,未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

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平时虽然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认识其思想的精髓,更没有掌握邓小平同志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

浅析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改革措施

浅析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改革措施

浅析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改革措施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业结构都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正在不断地引发和推进教育改革的强大浪潮。

当今教育发展变革呈现全民化、终身化、民主化、信息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大趋势。

在这种大趋势下,我国教育还存在着以下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

提到中国的教育,最大的特点可能就是应试教育了。

中国学生的应试能力是世界所有人公认的,但这个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显示出缺乏实践性和创造性等诸多弊端。

从80年代开始,中国提出素质教育,然而近三十年过去,中国的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任然是一句空话。

应试教育在很多地方根深蒂固,尤其是在高中阶段。

我们天天要求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看看我们的高中教育,无不是只重视升学率,每年一个学校能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整天学生是埋首于故纸堆之间,实行题海战术。

这不仅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脱离开来,而且每天重复同样的习题,很大限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尤其是一些高考大省,像山东,以及一些县立高中,只要高考资源不能在全国各地相对平均的分配,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

国家财政投入的问题。

我国总体教育水平落后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对教育的投入不足。

从国家公共教育预算来看,我国目前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2.5%。

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投入规模和教育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的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介于5%.7%之间,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大约在3%~4%。

尽管我国中央政府已指出,2010年将使这一比例达到4%,然而,经济结构的调整既要求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革与提高,又要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建设,方方面面的建设都急需大量资金。

而财政预算内的教育支出多少,不仅取决于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也取决于其他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及发展的轻重缓急。

2024年学校素质教育督导整改报告精选

2024年学校素质教育督导整改报告精选

2024年学校素质教育督导整改报告精选为全面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我校素质教育督导整改报告。

本报告针对我校在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推动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经过对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审视,发现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虽然我校在硬件设施上逐年有所改善,但与市区优质学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2. 课程设置不够丰富。

我校的课程设置较为传统,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课程设置几乎为空白。

3. 学生评价体系单一。

我校对学生成绩的重视程度较高,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够全面。

这种现象导致学生过于关注成绩,忽视了个性化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培养。

4. 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我校部分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

此外,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整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将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以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1.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

我校将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教育投入,重点提升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

同时,合理配置校内外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2. 丰富课程设置。

我校将结合学生兴趣和市场需求,逐步开设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课程。

同时,加强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我校将建立全面客观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业成绩、兴趣爱好、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此外,还将加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实践活动。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将加大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的力度,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素质教育工作总结存在问题

素质教育工作总结存在问题

素质教育工作总结存在问题素质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然而,素质教育工作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解决。

首先,素质教育工作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简陋,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

其次,素质教育工作中存在着教育内容单一化的问题。

一些学校过分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单一化的教育内容导致学生缺乏全面发展,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另外,素质教育工作中存在着教师教育水平不高的问题。

一些教师缺乏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工作。

这种教师教育水平不高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

最后,素质教育工作中存在着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的评价体系过分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这种不完善的评价体系无法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

另外,我们还需要改革评价体系,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

总之,素质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和解决,就能够推动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为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贡献。

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摘要]目前,素质教育不仅得到教育界的认同,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但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步伐,需要我们认真解决。

[关键词]素质教育;问题;解决;办法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正在稳步推进,势头很好,成果喜人,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待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才会使素质教育进入新的阶段,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1存在的主要问题1.1理解上的模糊性。

对什么是素质教育?其内容和途径是什么?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之间有一种什么样的联系?一些人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因此出现一些本末倒置的现象。

诸如:对素质教育的评价尚未入系统、有序阶段,就急干将“成绩报告单”改为“素质报告单”;测评手段的粗糙,致使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停留于表层。

1.2实施中的片面性,一提起素质教育就口不离第二课堂:一说起第二课堂,涉及的总是兴趣小组。

于是各种各样的少儿社团和兴趣活动应运而生。

当发现素质教育还没有占领主阵地时,又全力以赴地抓学科教学的改革,无形中又淡化了第二课堂,明显地违背了素质教育系统整体性原理。

1.3改革行为的短期性,导致了操作上的粗糙性。

由于急于求成的心理,在改革实践中往往缺少规范,既无明晰的目标,又无实施目标的缜密方案和具体的阶段性实施计划,往往只是一些临时性措施。

实施过程中却又缺乏资料的积累与分析、总结与回顾。

欲速则难达。

操作的粗糙,所得的只是浅显性成果。

1.4意识上的功利性,导致了改革中游移性。

功利意识是急于求成的根源、由于功利主义思想作怪,所以在改革中缺乏韧性,缺少“认准方向,就要全力以赴,坚持到底”的恒心。

2解决的主要办法。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大家都认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不能忽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在新时期的小学教育中,素质教育问题更加凸显。

本文将从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课程设置单一很多小学在进行素质教育时,仍然是按照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教学。

课程设置单一,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多样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的培养,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

2.评价方式偏重课外成果在小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往往更多地关注课外成果,忽略了学生在课内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对知识的兴趣,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3.教师素质不够全面部分小学教师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不够,只注重学科教学,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就造成了素质教育的局限性,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难以得到全面的提高。

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在素质教育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小学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这就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也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

二、对策1.课程设置多元化针对课程设置单一的问题,小学应该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不仅有学科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实践课程,比如手工课、音乐课、美术课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多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综合能力。

3.提高教师素质对于教师素质的不足,小学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培养教师的也要推动学校建立优秀教师的评选机制,提高教师的教育热情和专业水平。

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小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创新的空间。

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我们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快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从而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其中,教育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是人才的主要培养和输送的环节,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我们国家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并且在实践中推行,其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将我们的巨大人口变成资源和财富,是我们当前发展的趋势。

然而,实践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并非向人们所想象的那么顺利,在推行素质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素质教育在推行中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从提出到实践中,存在着执行不力、政策扭曲等问题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传统思想束缚、现实政策等各方面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思想观念、能力的问题1.长期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在教育观念上,应试教育对教师、学生、家长的影响都较为深,教师认为开展素质教育会影响对文化课程的时间、精力的投入。

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农村的中小学学生,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来说,只有努力提高文化课程的水平,才会有良好的竞争力,所以,学生也会抵触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发展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家长对素质教育也存在疑虑,从而对素质教育产生片面的想法。

2.教育者自身能力的问题。

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不高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都不是专业出身,有很多人没有接受所教科目系统的理论训练,这些都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政策的错误导向1.考核机制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相匹配。

当前,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仍然沿用传统的评价体制,这种考核机制的导向会使学校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去进行文化教学,也就是应试教育的导向。

2.政策与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不同步。

虽然提倡进行素质教育,但是升学政策、招生政策、教师的考核政策并没有得到改变,依然是以文化课程的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命运,因此,虽然有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倡导,但是在现实中执行不到位。

现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然而,今天的中国教育系统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探讨现如今中国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不彻底1. 问题描述: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过于注重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形成了应试导向型教育模式。

2. 评析:这种模式忽视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 对策建议:a)改革考试制度:减少升学考试压力;b)鼓励多样化评价方式:引入课程外活动、社区服务等非指标评价项目;c)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增加创新科目和实践性课程。

三、城乡差距日益突出1. 问题描述:由于资源不均衡分配,城市地区优质师资和高质量教学设施聚集在城市,导致城乡教育差距日益扩大。

2. 评析:这种现象造成了贫困地区学生缺乏平等的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3. 对策建议:a)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增加农村学校师资培训、购置先进设备;b)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将一些优秀师资和教育资源引入农村地区,提高乡村学校水平;c)建立补偿机制:为贫困地区学生提供奖助金、免费午餐等福利。

四、职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1. 问题描述:目前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与经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脱节现象。

2. 评析:这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率低、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3. 对策建议:a)改革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求来设计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b)加强与企业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并开展实习计划,提高学生就业技能;c)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五、教师队伍不稳定1. 问题描述:近年来,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素质、素养和实践经验不高等问题。

2. 评析:这给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

3. 对策建议:a)提高待遇和福利:提供合理薪酬、培训机会以及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b)改进选拔机制:注重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在招聘中引入多元评价系统;c)优化培训计划:为新任教师提供有效的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激励使其保持长期发展动力。

教育改革问题及应对措施

教育改革问题及应对措施

教育改革问题及应对措施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教育改革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然而,教育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审视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在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往往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则可能面临教学设施简陋、师资短缺、教学资源匮乏的困境。

这种不均衡不仅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也制约了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2、应试教育倾向严重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学生们为了应对考试,往往采取死记硬背、机械刷题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同时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3、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的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一些课程内容陈旧、枯燥,缺乏实用性和创新性。

此外,学科之间的融合不够紧密,难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但目前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缺乏专业发展的机会和动力。

同时,优秀教师的流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5、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过于注重量化指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评价。

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容易导致教育的功利化,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应对教育改革问题的措施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投入,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等方式,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教育整顿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教育整顿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教育整顿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系统积极推行教育整顿,旨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师生素质。

然而,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教育整顿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1. 学校间投入差异大:由于地域、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学校之间的资金和设施投入存在明显差异。

这导致了一些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著名学校,而基层学校缺乏资源。

2. 师资力量失衡:部分地区或学校难以吸引到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导致基础教育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同时,学科结构单一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评价体系单一化1. 仅以考试成绩评价为主:当前中国的考试制度过于侧重考试成绩,培养了许多应试机器式的学生。

这与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相悖。

2.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评价体系偏向一刀切的标准,无法准确反映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缺乏全面评价对学生发展的指导作用,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教育质量参差不齐1. 学校质量差异大:我国基础教育存在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

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落后,师资水平也较低,与城市学校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2. 教学方法陈旧:部分老师执教思路陈旧,缺乏新颖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这使得课堂效果受限,缺乏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四、家庭教育关注不够1. 家长角色转变困难: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在学校中取得好成绩,家庭教育关注不够全面。

他们需要适应新时代下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式。

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缺乏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导致两者无法形成良好的互补效应。

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不利。

解决方案:一、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1. 调整资源分配: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基层学校的投入,提高其教育资源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教育事业。

2. 提升师资水平:引导优秀教师到基层学校工作,并提供相应的发展机会和待遇。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他们专业水平和多元化的能力。

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级段落标题: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管理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当前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办法。

二级段落标题1:孩子过重负荷的学业压力现今社会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高度重视,这导致了很多学生承受着沉重的学业压力。

在教育管理上,许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竞争优势,普遍设置了大量繁重的功课和补习班。

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往往忍受巨大压力下去完成任务,并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由于缺乏充分休息时间和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培养机会,孩子们容易出现身心健康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应减轻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建立合理的学习和评价机制。

其次,学校应该鼓励孩子们参与多样化的活动,如体育锻炼、艺术创作等,并提供相应的资源和设施。

最后,政府部门需加大对教育管理政策的监督与引导,确保学校落实相关改革措施。

二级段落标题2:师资队伍建设不充分教育管理中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不充分。

许多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教师减员或者技能不足。

一些乡村地区甚至面临着无法招聘到足够数量合格教师的困境。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政府应该提高教师待遇,并给予更多职业发展空间和培训机会。

其次,鼓励毕业生选择从事教育工作,并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奖励政策。

此外,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以激励优秀教师,并推进专业知识更新、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计划。

二级段落标题3:缺乏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性在教育管理上,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差距。

发达地区的学校拥有更好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丰富的课外活动资源,而相对贫困的地区则往往面临着这方面的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和人才流动方面投入。

同时,建立公平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注重改善贫困地区学校条件,并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公平而优质的教育资源。

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当下的教育体制和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思考。

本文将探讨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二、教育过于功利化当下的教育注重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教育过于功利化导致学生只注重记忆知识和追求高分,而丧失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我们需要改变这种教育模式,将素质教育与知识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具备面对各种挑战和问题的能力。

三、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中,应试教育成为了主导,学生们被迫纷纷投入到备考的大军中。

这种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个性的展现。

学生只注重应试技巧和应付考试,而缺乏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团队合作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同时,教育部门也应该改革高考制度,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优质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城市和学校,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生却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他们的教育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

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优秀的教育资源向农村和偏远地区流动,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五、教育与就业不对接当下的教育与社会就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

许多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而许多人才缺口行业却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与社会、行业紧密对接,了解社会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让学生在学校时就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关于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关于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关于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教育存在的问题:偏重应试、缺乏足够的创新性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是偏重应试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教育体系普遍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学生过度追求分数,而忽略了对于实际问题的思考与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培养。

这种结果导致很多学生只擅长死记硬背,缺乏自主思考和创造力。

其次,与偏重应试有关联的问题是教材内容单一、过时。

很多教材仍然停留在概念层面的传统知识点讲解中,难以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现代社会亟需各种技能和专业知识,而现行教材并没有跟上时代步伐。

另外,在一些地区或家庭条件较差的地方,存在着质量不均衡的问题。

城市与农村之间,富裕家庭与贫穷家庭之间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差异明显,这使得教育机会不公平。

这种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富贫之间的教育差距,让一部分学生陷入无法追赶的境地。

二、教育存在的不足:缺乏综合素养和实用能力培养除了问题外,现有教育体系也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是对综合素养的培养缺乏关注。

课程设置主要偏重学科知识,忽视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孩子们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素养更为重要,在当前社会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其次,实用性培养层次较低。

理论知识虽然必要,但仅仅具备纸上谈兵而无法应用于实际场景是没有意义的。

实际需求调查发现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遇到困难,很大原因是他们对工作实际操作经验相对匮乏。

此外,在一些特定领域中专业技能培养不足也十分常见。

传统课堂模式难以应对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创新的要求,导致学生在某些具体行业或领域的就业竞争力下降。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国家人才的培养和社会进步。

三、改革措施:加大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为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应推动教育理念转变,将创新能力培养纳入教育系统整体规划中。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并提供专门的课程或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现状研究-最新作文

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现状研究-最新作文

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现状研究未来世界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提高和改善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基础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也是目前我国高教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给我国高校人文科学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精神,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师资培养,素质教育研究和探索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课题。

1 当前大学生素质存在的问题从思想道德素质来看,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淡漠、政治热情缺乏。

根据调查,有21%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政治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应付学校各级组织的要求;调查中发现,艰苦奋斗精神在一些大学生心中变得淡漠,16.11%的大学生认为在现阶段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享乐主义受到相当数量学生的推崇;部分大学生劳动观念弱,劳动习惯差,不珍惜劳动成果,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有一定比例的大学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就是唯利是图”,部分学生拜金思想比较严重;部分大学生道德水平和文明修养较低;学风不正,竟有35%的大学生否认“作弊行为是可耻的”,15%的大学生“赞同”考试作弊;一些大学生缺乏健康高尚的娱乐形式和业余爱好在大学生对国家现行政策的态度上,北京零点调查公司曾就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其中一项调查内容是:如果国家不包分配,大学生自主择业时的信心如何,结果只有9.4%的人很有信心,有28.2%的人比较有信心,有52.9%的人心中没底,有9.5%的人几乎完全没有信心。

这说明大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双向选择的人才就业市场,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还要有一段较长的适应期。

2 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状况概述进入21世纪,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在我国已广泛开展,研究者们对这一问题表示出了高度的热情,成果很多,分歧也不少。

大多数研究者大都在贯彻教育方针的层面,对国家政策认同的层面,现实需要的层面,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结构和培养方面的缺陷的层面,有一致的共识。

论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

论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

论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衡阳市与日本资贺县栗东市结为友好城市,衡阳市教育局从1999 年开始组织人员与日本进行互访,在访问中我们中了解到日本早在1990 年就已基本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做到了以下两点:一是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二是教师以培养能力为主,使学生自身触动的获取并创造性的运用知识。

日本的教育模式与我国目前的双基教育有很大区别,我国虽然早在本世纪80 年代中期就己提出了素质教育,但目前仍然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对素质教育的开展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克服,本文仅就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谈一些粗浅认识。

1.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教育现状是国家重视教育,大力投资于教育部门,在农村兴办了许多所希望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超越于外国许多国家,并重视全民素质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重视学习,爱学习,有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组织纪律性强,教师组织教学比较轻松,但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高分低能的情况,也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这是由于相当一部分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以至于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1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框架纵观中国当今中小学的教育状况,由于衡量——所学校,一个班级的优劣,是看其升入高一级学校,特别是升入重点学校人数的多少,所以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实际上都是以应试为教学目的的,有的学校仍然依靠单纯的课堂教学去完成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任务,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过多的强化升学应试学科,即便是有的学校想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可是有的家庭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缺乏应有的理解,仍然自己请家教,强化应试学科,将学生局限于教材的范围之内。

比较起来,日本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比中国学生强,例如:在英语的学习上,日本学生的口语,听力能力较中国学生差,但他们拥有的词汇量大,能够看懂大量的外文资料,学习的主动性强,自己想要了解的,自己会主动进行查阅和翻译,中国学生大多数局限于教材的范围之内,对教材钻研得很深,阅读面却不广。

创新素质教育改革

创新素质教育改革

创新素质教育改革一、中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中学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素质,就必须对中学生进行有利于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

而笔者在查阅相关的文献及资料后发现,现行中学教育在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方面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落后现行中学教育在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集中体现在教育思想与观念落后上。

从学校行政管理者、教师到学生本人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表现为在中学培养目标、学生观等方面,与教育创新要求相去甚远,甚至有些是相背离的。

2、教育途径单一从教育途径方面来说,只重学校教育,忽视家庭和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又只重视课堂教学这一途径,对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极不重视。

目前中学教育中只重视课堂教学,从学生出勤到教师讲授严格把关,而其他途径则流于形式,既无任务,也无要求,中学没有有意识地开辟更多的教育途径来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潜力。

3、教育内容xx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中。

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是否完善。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形成学生综合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前提条件。

然而,“单纯应试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只重视升学竞争要考的学科,忽视非考学科,尤其忽视劳动、体育、音乐、美术、思想品德等学科;只重视学科教学,忽视课外活动。

4、教育方法呆板教育方法方面,从指导思想到具体实施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成为影响中学生创造素质培养的最重要方面。

教学方法上只重讲授法,轻讨论法、谈话法等其他方法的使用。

单一的教学方法极易在中学生心目中形成教学等同于讲授的错误印象,以致会影响中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对工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而且单一的讲授法,学生没有太多参与学习与活动的机会,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中学生教育创新素质的发展。

5、教学过程失衡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调控着整个教学过程,片面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进行得死板、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
衡阳市与日本资贺县栗东市结为友好城市,衡阳市教育局从1999年开始组织人员与日本进行互访,在访问中我们中了解到日本早在1990年就已基本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做到了以下两点:一是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二是教师以培养能力为主,使学生自身触动的获取并创造性的运用知识。

日本的教育模式与我国目前的双基教育有很大区别,我国虽然早在本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己提出了素质教育,但目前仍然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对素质教育的开展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克服,本文仅就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谈一些粗浅认识。

1.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现状是国家重视教育,大力投资于教育部门,在农村兴办了许多所希望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超越于外国许多国家,并重视全民素质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重视学习,爱学习,有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组织纪律性强,教师组织教学比较轻松,但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高分低能的情况,也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这是由于相当一部分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以至于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1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框架
纵观中国当今中小学的教育状况,由于衡量——·所学校,一个班级的优劣,是看其升入高一级学校,特别是升入重点学校人数的多少,所以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实际上都是以应试为教学目的的,有的学校仍然依靠单纯的课堂教学去完成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任务,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过多的强化升学应试学科,即便是有的学校想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可是有的家庭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缺乏应有的理解,仍然自己请家教,强化应试学科,将学生局限于教材的范围之内。

比较起来,日本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比中国学生强,例如:在英语的学习上,日本学生的口语,听力能力较中国学生差,但他们拥有的词汇量大,能够看懂大量的外文资料,学习的主动性强,自己想要了解的,自己会主动进行查阅和翻译,中国学生大多数局限于教材的范围之内,对教材钻研得很深,阅读面却不广。

因此,尽管素质教育已提倡了近20年,却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框架。

1.2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
有部分人认为抓素质教育就要废除考试,他们说,只要有考试,就有应试教育,并过分强调减轻学生精神压力,对学生的分数实行保密;但是我们都知道考试是培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和高质量的国民的一种手段,素质教育不是不需要知识教育,也不是不要考试,而是可以改变考试制度,不能用考试这一种模式去束缚学生,如果简单的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反而会造成学生对学业的忽视,甚至会造成教师在具体操作时无所适从,以往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受到排斥和否定。

1.3变相的理解素质教育
没有把素质教育当作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而是将其具体的内容肢解,有些学校把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和少数学生的文艺表演看成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认为活动数量越多,素质教育就抓得越紧,有点类似于美国70年代,教学方法过于强调学习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占用了太多的课时,而学生探索活动的结果又往往不太理想,还有些地区过于强调减负,认为教材越浅越好,负担越轻越好,随意降低教材的深度和减少作业的数量,导致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降低,最终阻碍其他素质的发展。

2.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措施
在新旧教育体制转变的紧要关头,学校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应主张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吸收国外好的经验,使自身确实具有实施素质教育应有的教育力,从而使素质教育的改革措施从根本上落实,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又能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的教育理论,从而使素质教育永久高效的坚持下去。

2.1建设一支确实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
2.1.1在一个学校里必须具有一个高素质的校长,只有校长素质高,才能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为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他的思想、行为、作风将影响学校的全局工作,他们必须具有政治家的远见,思想家的睿智和教育家的素养,才能在我国教育实行两个转变中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2.1.2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教师自身素质问题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己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2.1教师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质修养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它包括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教师个人的好恶或学生的优劣而影响自己对全体学生的关怀和爱护,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以完美的形象去做素质教育的使者。

2.1.2.2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教师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负有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更高的业务水平,提倡教师再学习,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除了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时时关注新信息,不断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以防知识老化或跟不上时代要求,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素质教育实施者。

2.2深化课程改革,建立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中小学应构建和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改革课程教材,改变以往学科必修课课程铁板一块,教学内容多,难度大的局面,从社会的持续发展,学科的体系建设,学生的身心和谐出发,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构建起系统的三板快课程体系: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

首先优化学科课程,增强课程整和能力,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新课
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给教师留出了可选择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自身的特长,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自己编写教材,教科书只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材料,无论教师选择哪些教学内容,必须最终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这实际上是对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增强课程的整和能力,才能“编”出既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有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科书”,从而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

其次,强化活动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建立多种多样的兴趣小组,使学生的身心在活动中得到和谐,人格在活动中得到陶冶,素质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开放式课程的构建,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学生已不满足于单单依靠听教师在教室里讲这种方式获取知识,可能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多方面的学习信息,拥有多种生活体验和实践经验,甚至有时他们得到的信息和经验是教师尚未接触到的,这就使得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权威地位,自然也无居高临下的感觉,必须转换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

再次,开发环境课程,美化校园,使育人的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2.3狠抓课堂教学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师生和谐,学生互学;增加情感,信息交流与反馈的渠道,重视合作与竞争,
积极与学生合作。

其次,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施新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授学习方法。

在过去的以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的教学,大多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新的课程标准为此专门把“改变学习方式”作为六大理念之一,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通过“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发现新问题”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再次,应扎扎实实地做好教科研活动,听课评课活动,说课备课活动,后进生转化活动,有计划的组织学校领导,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有计划有系统地在“三类课程的相互渗透”的大课题下,有重点的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使课程教学最优化。

听好“三课”,一是有较高教学艺术的高级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起到辐射和帮带作用:二是“一周一课”,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备课,这一课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三是每人每期上一堂公开课,校内开展公开课比赛,并开展集体备课说课活动,这样可以及时推广先进的教改经验,推广适用高效的课堂教学经验,变过去的“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为“带领教材走向学生”,课堂教学的流程和工艺逐步优化,教学质量和效益便会得到明显提高。

要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做好后进生转化这项艰巨的工作,
教师应主动接近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指点,千方百计的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提高自信心,使学生将来都能成人。

2.4构建全新的素质教育评价模式
评价机制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应试教育以单一的文化课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以考试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从而导致基础教育走向了误区,新的课程标准把“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作为一个基本概念,着重强调在学习评价时,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评价目标要多元化,手段要多样化,即全面评价+分项评价+等级评定,这种评价模式客观、公正,三者相辅相成,构成学生素质评价模式的有机整体,是素质教育中全新的评价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