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的种质
大规格河蟹养殖技术
![大规格河蟹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ab9e0de4a7302768f993924.png)
大规格河蟹养殖技术提高成蟹的出塘规格,是获取养蟹经济效益的前提。
大规格蟹种培育、控制性早熟,饲养管理等几个技术环节是提高成蟹规格的关键。
一、大规格蟹种培育大规格蟹种是指年底规格在每千克100—200只的一令蟹种。
1、池塘条件选择水源条件好,水草资源丰富,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面积1-2亩,水深米的鱼池;或者选择低洼湿地、芦苇滩地面积10亩左右,开挖宽5—10米左右的环沟。
在培育池四周用钙型板、石棉瓦、玻璃钢瓦、聚乙烯网布缝贴塑料薄膜作为防逃设施。
为提高培育幼蟹的成活率,应在培育池的浅水处,用10目/厘米的聚乙烯网布围300平方米左右水面,内植水草,作为大眼幼体的早期培育场所。
2、清塘、栽种水草清塘时间一般在4月底。
清塘时主要选用生石灰、漂白粉等低毒高效药物,但以生石灰清塘为最佳。
先排干池水,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消毒,一星期后,放水移栽水草。
培育幼蟹的池塘,要移植蟹苗喜食的伊乐藻、菹草、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也可在浅水处种植水稻,放置满江红、浮萍、槐叶萍等漂浮植物。
3、蟹苗放养蟹苗放养时间不宜过早,蟹苗放得过早,生长期延长,幼蟹出塘规格不易控制,同时增大早熟蟹发生可能,一般在5月份购买人繁蟹苗即可。
每亩放养大眼幼体公斤,约4万只。
(1)选苗:蟹苗一定选择长江水系的苗种,苗种淡化5天以上,出池盐度%以下,颜色暗黄,抓一把在手中有硬壳感,翻爬有力,很快散开的大眼幼体。
(2)运输:一般采用蟹苗箱干运。
蟹苗箱材料为厘米厚木板,10目/厘米聚乙烯网布。
箱体规格60厘米×45厘米×10厘米,箱体四周各开一个长方形的通气孔,箱体底部钉上木条,箱体底部和四周通气孔用10目/厘米聚乙烯网布封闭起来,一般5个箱为一组,每一组加一个盖,箱体要湿透,每个箱铺一层新鲜水草,每箱可装运—1公斤大眼幼体。
运输途中要防止风吹日晒、雨淋、运输途中不时喷洒洁净水、防止大眼幼体被风吹干脱水死亡。
还要注意最下面箱体的底层不能积水,避免大眼幼体缺氧死亡。
蟹 种质标准
![蟹 种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c1af41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b.png)
蟹种质标准
蟹种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型特征:蟹种的体型特征是判断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优质的蟹种应该具有完整的甲壳,腹部紧凑,背部呈青灰色或铁灰色,有光泽。
2. 体重与规格:蟹种的体重和规格也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蟹种的规格越大,体重越重,肉质越饱满,口感越好。
3. 生长速度:生长速度是衡量蟹种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优质的蟹种应该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规格。
4. 抗病能力:蟹种的抗病能力也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优质的蟹种应该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能够抵御各种常见疾病。
5. 遗传性状:蟹种的遗传性状也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优质的蟹种应该具有稳定的遗传性状,能够保证其后代的品质和性状。
综上所述,蟹种质标准主要包括体型特征、体重与规格、生长速度、抗病能力和遗传性状等方面。
在选择蟹种时,应该选择符合这些标准的优质蟹种,以保证其后代的品质和生长速度。
同时,在养殖过程中,也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保证蟹的生长环境和品质。
河蟹养殖主要存在问题
![河蟹养殖主要存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e83c6267375a417866f8fc5.png)
河蟹养殖主要存在问题——江苏金康达集团河蟹,又称螃蟹、大闸蟹、毛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由于其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搞,已经成为了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水产珍品。
河蟹消费市场广阔,养殖河蟹可以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很多地区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的河蟹养殖,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近年来,河蟹养殖业纯在着回捕率低、商品蟹规格偏小、品质下降、病害发生率偏高、养殖效益不佳的美好现象,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困扰。
(1)苗种质量差随着河蟹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以及近年来自然资源的枯竭,河蟹人工育苗在江苏沿海地区、安徽的宣州地区、当涂县与上海市的崇明县得到了快速发展。
由于河蟹育苗业规模扩展较快,苗种大量过剩,销售过程中的恶性竞争导致很多育苗业主只图眼前利益,放纵育苗过程中的不规范、不科学、重产量、轻质量、轻饲养管理和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等不良现象的存在。
一些育苗户使用劣质饵料,苗种营养不良,质量无从保证。
另一方面,大多数成蟹养殖户没有建立可靠的原良种繁育及供苗基地,在不了解种源质量的情况下盲目购苗。
有的养殖户缺乏鉴别能力,往往不能正确选苗,所购苗种图便宜而忽视质量,良莠不齐,或受骗上当购入肢体不健全、营养不良、活力差、带病或性早熟的劣质苗种,从而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发生成活率低、规格偏小、品质差和养殖效益不理想等情况,苗种上市季节遇气温偏低,苗种难捕捞,不良育苗户用“敌杀死”“赶苗”(又称“药水苗”),造成苗种成活率非常低。
(2)生长环境恶化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水产养殖的外源性污染日趋加重,河蟹养殖的水源环境日臻恶化,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大量投喂小杂鱼、冰鱼、肉皮、玉米、南瓜、土豆等饵料,采食不完全,残饵易腐败,或食物本身即被污染,水体中蓝藻泛滥,水质恶化。
在水质较差的条件下进行养殖必定发生河蟹生长缓慢、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及河蟹疾病频发等问题。
河蟹健康养殖关键控制技术
![河蟹健康养殖关键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721ab6f783e0912a2162a16.png)
河蟹健康养殖关键控制技术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业规模的急剧扩大,生产的飞速发展,河蟹养殖中的种质资源退化、养殖环境恶化、病害日益严重及成蟹质量下降等深层次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
笔者在江苏、安徽、湖北、江西等地的河蟹养殖密集区深入塘头进行调查,意欲探讨其中的究竟。
在与养殖户交流时,发现大多数人对种苗、气候、环境、技术均有质疑,但却断不定问题出现在哪一个细节上。
种苗的问题?气候的原因?环境的影响?技术的漏洞?不可否认,这些问题对严峻的养殖形式有很大影响。
但也有许多成功的养殖户能够很有效地化解上述疑难,并获得很好的养殖效益。
那他们的秘诀又是什么呢?他们的感悟颇有见地:当技术对苗种、气候、环境等问题的处理,作用效果不佳的时候,说明我们的技术遭遇瓶颈,这时候最好在管理上特别是细节管理上寻求支持和突破。
在管理细节上找问题,堵漏洞,防止病害乘隙而入。
笔者从他们的感悟中也领悟到一个颇有内涵的道理—细节决定成败。
受此启发,想就如下几个关键控制环节和细节问题与大家交流探讨。
关键控制技术一: 消毒清塘与生物降解清塘的目的是为消除养殖隐患,是健康养殖的基础工作,对种苗的成活率和生长健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清塘必须把好三关:第一关,消毒灭菌除杂(杀死病原菌及杂鱼杂虾杂蟹等):可选用绿康露、保底安、漂白粉、生石灰等,在使用生石灰时必须根据池塘酸碱度掌握合适的用量;使用漂白粉要根据池塘排水多少决定用量,防止用量过大把塘内螺蛳杀死。
绿康露消毒杀菌作用强,使用方便,一瓶可用3~4亩,同时不会给螺蛳造成任何伤害。
第二关,解毒:降解消毒药品的残毒以及重金属、亚硝酸盐、硫化氢、氨氮、甲烷和其它有害物质的毒性,可在消毒除杂的五天后泼洒卓越净水王或解毒超爽。
第三关,生物净化:解毒3~5小时后,即可采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如卓越黑金神、水底双改、灵活100、粉剂活菌王任意选其中两种复配浸泡后全池泼洒,分解消毒杀死的各种生物尸体,避免二次污染,消除病原隐患。
池塘养殖大规格河蟹技术
![池塘养殖大规格河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1e09b5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1.png)
池塘养殖大规格河蟹技术所谓大规格河蟹,是指个体体重在150g以上、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成蟹。
目前,河蟹已成为各地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河蟹养殖已由追求产量的“大养蟹”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和“养生态蟹”转变,大规格河蟹不仅销售通畅而且价格也比小规格河蟹高3~4倍,如规格在个体体重150g以上的河蟹市场售价为120元/kg~160元/kg,而规格在个体体重75g左右的河蟹市场售价只有30元/kg~40元/kg,如何培育生产无公害大规格河蟹成为养殖生产者最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笔者开展以河蟹为主的生态养殖试验,养殖获得大规格河蟹,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池塘条件1.蟹池建造蟹池面积在8亩左右,池水水深1m~1.5m,池底淤泥厚10cm左右,池底平整且有一定的坡度,使池底向出水口一侧倾斜。
四周池埂土质,有较缓的坡度,坡上植草,以便河蟹蜕壳、栖息和觅食。
另外,蟹池设有进水口、排水口、牢固耐用的防逃设施以及水泵等设备。
2.清塘消毒蟹种放养前,先将池水排干,曝晒池底,并清除凶猛鱼类。
2月15日,蟹池进水5cm~10cm,用75kg/亩的生石灰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可杀灭残余的野杂鱼。
进水70cm~80cm后备用。
3.设置生态环境一是种植水草,即在养殖河蟹的水域中种植水生植物,既可作为河蟹天然的植物性饲料,又可为河蟹提供栖息、蜕壳、隐蔽的场所,并减少个体间的相互残杀,同时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能增加池水的溶解氧含量,吸收池水中的有机质,防止水质富营养化,起到净化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改善水环境的作用。
池底可栽植苦草、轮叶黑藻,水面可移植水花生、浮萍,使水面的覆盖率占蟹池总水面的50%左右。
二是投放鲜活螺蛳,螺蛳是河蟹最喜食的鲜活动物性饲料,螺蛳底栖,行动缓慢,净水能力强,投放活螺蛳数量为150kg/亩~250kg/亩,使螺蛳自然繁殖,在整个生长期内可为河蟹提供源源不断的适口、鲜活的食物。
活河蟹养殖中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估研究
![活河蟹养殖中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8ecda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7.png)
活河蟹养殖中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估研究活河蟹是一种名贵的水产品,以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确定活河蟹的营养价值,并提供科学指导和参考依据,进行活河蟹养殖中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估研究成为了必要的工作。
一、活河蟹的主要营养成分1. 蛋白质:蟹肉中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其含量较高,约为15%左右。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2. 脂肪:活河蟹的脂肪含量适中,约为3%左右。
蟹肉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对人体健康有益。
3. 碳水化合物:虽然活河蟹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但其中富含类似胆固醇的物质,这些物质对身体能量供给、维持细胞功能和调节胆固醇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4. 矿物质:活河蟹富含多种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硒等。
这些矿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骨骼健康、血红素合成和免疫系统功能都起着重要作用。
5. 维生素:活河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
维生素B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维持神经系统健康等作用。
维生素E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二、活河蟹营养价值评估活河蟹作为一种水产品,在营养价值方面具有很高的评估和开发潜力。
下面从几个关键方面对活河蟹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估:1. 蛋白质营养:活河蟹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而且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较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
适当摄入活河蟹可以满足身体日常的蛋白质需要,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身体健康。
2. 脂肪酸结构:活河蟹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
这些脂肪酸有助于维持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
同时,适量的脂肪摄入还有助于维持皮肤的健康和发挥维生素的溶解作用。
3. 矿物质供应:活河蟹是一种富含矿物质的食物,特别是钙、磷、铁、锌和硒等重要矿质元素。
这些矿物质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维持整个身体系统的正常运转。
河蟹健康养殖技术
![河蟹健康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0c8b072783e0912a2162af2.png)
河蟹健康养殖技术摘要总结了河蟹的健康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准备、蟹苗选择与消毒、科学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养殖户健康养殖大规格河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蟹;健康;养殖技术江苏里下河地区水产养殖水平较高,其养殖单产位于江苏省的前列,长期以来一直以传统的养殖品种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通过大力推进渔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特水养殖的产量和产值逐年提高,极大地丰富了市场经济,促进了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河蟹的养殖也逐渐发展起来。
目前河蟹已成为各地的水产养殖品种,河蟹养殖业已由追求产量的“大养蟹”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和健康蟹转变。
所谓健康养蟹,就是把保持造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科学饲养管理全过程,按照生态平衡的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养出肥大健康的蟹。
1池塘准备池塘一般以0.67~1.33 hm2为宜,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土质以黄壤土为好,尽可能选择高位池,坡比1.0∶(2.5~3.0),深水区比例20%左右[1]。
清塘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养殖隐患,是健康养殖的基础工作,对种苗成活率和生长健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清塘必须把好三关:消毒灭菌除杂、解毒、生物净化。
放苗前的肥水培藻(施基肥)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使用量一般为发酵的有机肥3 t/hm2。
该环节不仅关系到蟹苗的成活率、健康状况,还关系到养殖过程中河蟹的抗应激和抗病害的能力及河蟹回捕率的高低,更关系到养殖产量乃至养殖成败。
近年来,许多成功的养殖户普遍认为,施足基肥是肥水的关键,基肥不施足,肥力就不够,营养供不上,藻相活力弱,新陈代谢的功能低下,水质容易清瘦,不利于蟹苗健康生长。
水草种类一般以轮叶黑藻、伊乐藻、黄丝草等沉水植物为主,在清明前种植。
根据各种水草特点,搞好池中水草茬口安排,使其覆盖面始终保持在60%左右。
2—3月水温低时,在环沟种植轮叶黑藻和伊乐藻旺发;3月底水温升高时,在中间浅水平台种植的苦草旺发。
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的种质要求
![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的种质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e87db65a98271fe910ef99e.png)
选 择 优 质 蟹 种 优质蟹 种是养成 大规格河蟹 的种质
一
、
保证, 其标准是 : 种 质优 良和体质健康 。 目前我国的河蟹 亲本 和苗种 主要来 自三 大水系 , 即长 江 水 系 , 辽河水 系 、 瓯 江 水 系 。实践结果表明 , 不 同水系 的河蟹 , 只 有在各 自水 系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其 区域生长优 势 , 取得 良好的经济效益。
的关键 , 步足 毛金黄色 , 第二 、 三步足上 无 刚毛。 长江蟹 的优点很多 , 最大优点是 生长速度快 ,成蟹个体 明显大于其它水
系 的 品种 。
( 2 ) 辽 河 水 系 蟹 种 的 特 点 体呈椭 圆形 , 步足与背均为黄色 , 腹
部灰黄色 , 步足不透明 , 第 四侧齿对径与 第 三步 足之 比为 A = 1 : 1 . 8 。 步足 比长江蟹 种短 , 但 比瓯江水系蟹种 长 , 步足刚毛稀 少, 背部疣状突出不明显 , 前额齿 中间二
是大规格河蟹健 康养殖成 功的关键 因素
之一。
性早熟蟹 种是指 当年繁育 的蟹苗 , 培育成 2 0 g 左右 的蟹种后 ,性腺 已发育 成熟 。 放养性成熟蟹种进行商品蟹养殖 , 绝大部分将在养殖中途死亡 ,从而给河 蟹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 失。正确识别 性早熟蟹的方法主要有 以下几种 。 ( 1 ) 看 蟹 种 的腹 部 如雌蟹腹部已变为近似 圆形 ,即已 呈 团脐 , 脐周 围长有绒 毛 , 腹 甲第 四 、 五 节变宽 , 则表 明该雌蟹 已性早熟 ; 雄蟹腹 甲内的交接器若 已发育成 白色骨质化的 管状物 , 则表 明该雄蟹 已性成熟 。 ( 2 ) 看蟹种 的螯足与步足 通 常 蟹 种螯 足 、步 足 内侧 掌 节 部 没 有 绒 毛 ,若 有 ,也 为 不连 续 细 而 短 的绒 毛 ;性早熟的蟹 种螯 足或步足绒毛稠而 密长 , 颜色较深 。 ( 3 ) 看头胸 甲的颜色及蟹纹 正 常 蟹 种 头 胸 甲 背 部 颜 色 为 淡 黄 色, 而性成熟 的蟹种背为墨绿色或青 色 ; 正常蟹背部 比较平坦 , 起伏 不明显 , 而性 成熟个体背部常为凹凸不平状 。 ( 4 ) 看蟹种的性腺发 育状况 打开头胸甲 ,若 能看到两条紫色条 状物 , 甚至有 卵粒 , 则为性成熟 卵巢 ; 有 两条 白色的条状物 , 则 为成熟 的精巢 。 若 只看到桔黄色的肝脏 , 则表明性腺未成熟。 二、 优 质蟹 种 来 源 自蟹生产的发展 ,河蟹养殖技 术 日趋成熟 ,生产大规格无公 害河蟹是
池塘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
![池塘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e41224ba8956bec0975e3c7.png)
、
选 择优 质 蟹 种
优质蟹种是指蟹 种品种要纯正 , 规格整齐 , 体质健壮 , 附肢完整 , 活动灵活 , 手抓松开后立即四散逃逸 。 优质蟹 种成活率高 , 抗病力强 , 生长速度快 , 养殖效益佳 , 目前我省还没有蟹苗供应场 点 , 所需苗种均到辽 宁购买辽河蟹 。 购买蟹种一定要选择有养殖资质的苗种场 , 买优质扣蟹 , 避免购买残次品。扣蟹 规格 以 10 2 0只 /g为宜 , 0—0 k 如果 规格太小 , 我市无霜期短 , 生长期有 限 , 商品规格也小 , 为此必须放养大规格优质蟹种 , 养殖效果 才会好 。 要特别注 意 的是 , 不能购买 已经性成熟 的蟹种 , 小老蟹” 这种蟹虽然规格稍 大 , 即“ , 但生长缓 慢 , 长不大 , 养殖效益低 , 我们 在选购蟹种 时 , 要坚持做到五不要 : 杂蟹不要 , 受伤蟹不要 ,僵蟹 ” 绿蟹 ” “ 与“ 不要 , 病蟹 不要 , 体残缺蟹不要 , 肢 保
4
黑龙江水产
2 1 年第 2 02 期
无污染 , 个体大 , 黄满膏肥 , 质量上乘 。要进行无害化的管理 , 确保河蟹养 殖从 池塘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而让人 们吃上放心的优质蟹。只有 这样 , 产品才能畅销无阻 , 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 养殖河蟹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
2 1 年第 2期 02
黑龙江水产
巴胺排除剂(E )多巴胺拮抗物(o ) 同亲鱼对催产剂敏感度有所差别 , 青鱼常用 P R S、 D m 。不 草、 G+L H— , R A鲢鱼则用 P G+H G为好。 C 常用剂量 :G - mg g H G 0 — 0 0国际单位 瓜gL H A1— 0 g g剂量要严格按要求使用 , P 3 4 / , C 8 0 10 k ,R — 0 3  ̄ / 。 k 不要盲 目加大或减少剂量 , 以免造成对亲鱼的危害或影响催 产效果 。 () 2催产剂 的注射 亲鱼从池塘 中捕获经选择后抬到产卵池时 , 需编好号码并逐尾秤重 、 做好记 录 , 配制催产剂药量要严 格按亲 鱼体重计算 , 用生理盐水配成药液 , 现配现用 , 不能放置太久 。一般雌亲鱼采取 二次 注射法 , 雄鱼则一次注射且剂 量是雌鱼的一半 即可 。注射时间应根据工作方便 、 天气和水温情况及 催产剂的效应 时间灵活掌握 , 原则上要求注 射后让亲鱼在第二天清早产卵较好 。 注射动作要轻 、 、 、 , 量不损伤亲鱼。 稳 准 快 尽 雌雄亲鱼注射催产剂后经过一定 的效应时间则会发情产卵 , 将产 出的鱼卵通过一定方法收集到产卵池中进 行孵 化 , 而亲鱼则放 回池塘进行 产后 培
高品质河蟹绿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高品质河蟹绿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243a44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e.png)
392020.24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 种养结合增效,产品丰富增收。
河蟹销售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波动较大,养殖效益随之浮动。
从近年来的行情看,高品质河蟹价格较为稳定,因此需要在大规格河蟹亲本苗种推广应用、池塘环境技术、养殖调控关键技术和现代化养殖装备技术等养殖关键技术方面加以改进,在河蟹规格提升的基础上提高内在品质,同时提升标准化养殖管理效率和产量,促进河蟹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两年,通过在江苏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部分推广示范基地,及示范点推广应用高品质河蟹绿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每亩河蟹可增产15公斤左右。
一、核心技术1.科学选种技术 选择品种纯正、体质健壮、规格适宜的优良品种(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 “长江2号”)进行科学放养,是养蟹成败和效益高低的关键技术之一。
蟹种挑选除参考池塘主养河蟹技术中蟹种鉴别与选择外,重点考虑种质因素,了解蟹苗及亲本来源,要求亲本个体规格大,雌蟹每只200克以上、雄蟹每只300克以上。
2.种草移螺技术 (1)水草种植。
采取伊乐藻为主,轮叶黑藻、黄丝草和苦草为辅的复合型水草种植管理模式。
池塘消毒后7~10天种植水草,1月下旬至2月初为伊乐藻最佳种植时间,黄草种植高品质河蟹绿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充足的食盐和饮水。
注意断奶后的羔羊应先留在原来的羊舍内饲养数日,以减少应激反应。
七、做好疫病防控初生羔羊体质弱,抗病力差,发病率高,应保持圈舍卫生,定期消毒,以减少羔羊接触病原菌的机会。
此外,羔羊出生后应立即注射抗破伤风毒素,1周龄内注射“三联四防”疫苗,断奶时注射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痘等疫苗,2月龄前后进行驱虫。
饲养员每日应仔细观察羊只的采食、饮水、排便等是否正常,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江苏省高邮市周山镇农业农村局(225612)王 震宝应县泾河镇农业农村局陈中明·重大技术推广·40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 编辑:邓婧(dengjing_************)农牧循环经营效益增,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优。
培育大规格河蟹的生态养殖技术
![培育大规格河蟹的生态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7cbf7e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7.png)
培育大规格河蟹的生态养殖技术目前河蟹已成为各地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河蟹养殖业已由追求产量向以质量为中心的养大蟹和养“生态蟹”转变,许多地方都开始引进大规格河蟹进行养殖了。
培育大规格河蟹的生态养殖技术主要是:一、选用良种,把好放养蟹种质量关大规格河蟹必须有优质蟹种作基础。
通常可从三个方面来选择优质蟹种:1、从外观、体型、步足、前额齿等几个生理特征来鉴别长江水系的蟹种。
2、剔除无饲养价值的性早熟的“小呆蟹”。
所谓“小呆蟹”就是指当年的一龄幼蟹,体重10~35g就达到性成熟,生长停滞,陆续死亡。
3、从步足残缺程度,苗种活动情况,体表有无寄牛虫等来挑选健康优质蟹种。
二、种植水生植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养殖成蟹水域中种植水生植物,有利于改善蟹池水质,否则易发生黑鳃、水肿等疾病。
水生植物的主要作用是:1、可作为蟹天然优质的植物性饲料,同时为河蟹提供栖息和蜕壳的隐蔽场所,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减少相互残杀。
2、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增加水中溶氧量,并吸收水体中的有机质,防止水质营养化,可起到净化水质作用,保持水质清新,改善水体养殖环境。
3、在高温季节,水生植物能起到遮荫降温作用,有利河蟹生长。
三、控制放养密度,注意合理混养一般5月底6月初购进蟹苗,第2年春再把这些扣蟹投放到池场,通常蟹种放养规格为100-200只/千克。
每亩水面放养300-500只,适当释放,可提高河蟹出池规格和质量。
以河蟹为主的成蟹池,不能混养草食性鱼类(草鱼、团头鲂等)、肉食性鱼类(乌鳢、鲶鱼、鲈鱼等),而只能混养一些滤食性负类(鲢、鳙鱼等)。
此外,养蟹池也不能混养鳖,有条件的话,可采取养蟹池混养适量青虾的养殖模式,用生态养殖管理的措施,获得高产、优质、高效。
四、投放螺蛳,满足河蟹需要螺蛳是河蟹最喜食的鲜活动物性饵料,在成蟹养殖池中,每亩水面投放活螺蛳150~250千克,可提供源源不断的适口、活性蛋白饵料。
在各种螺类中可选择淡水螺类中养殖个体最大的优良品种--苹果螺。
河蟹塘的水质-底质管理
![河蟹塘的水质-底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d43580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a.png)
河蟹塘的水质-底质管理河蟹俗称“螃蟹、毛蟹、大闸蟹、清水蟹”,学名称中华绒螯蟹。
肉质鲜美,风味独特,在我国500多种淡水蟹中经济价值最高,2012年至2015年全国养殖河蟹分布主要在江苏、湖北、安徽、辽宁、山东、江西、浙江等地区。
河蟹是江苏省第一个产值过百亿的水产养殖品种,在水产养殖中受到较高的重视。
中华绒螯蟹分别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方蟹科、绒螯蟹属。
中华绒螯蟹属于绒螯蟹属中的一个种,分布广,在渤海、南海、辽阔的海滩、河口均有分布,特别生产于长江流域。
河蟹的生活习性河蟹的栖息习性:喜欢水质清澈、水草丰富、底栖饵料丰富的淡水水域(江河、湖、沟渠、稻田等);底栖穴居。
食性:偏爱动物性食物,如小鱼、虾、螺、蚌、蚬、蠕虫等,也摄食腐烂的动物尸体。
天然水体中,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可得性)。
繁殖:河蟹的生活史历经蚤状幼体、大眼幼体、豆蟹、扣蟹和成蟹。
河蟹一生总蜕壳18次。
蚤状幼体5次蜕壳—大眼幼体5次蜕壳—豆蟹3次蜕壳—扣蟹5次蜕壳—成蟹。
成蟹雄性:150-250克,雌蟹:100-180克。
河蟹的生存水温、适宜水温和死亡水温:幼蟹适宜水温为19-25℃,当水温降至4℃以下或超过36℃时,幼蟹容易死亡。
成蟹最适温度为19-25℃,冬季一般潜伏在洞穴中越冬,可耐零下8℃的低温。
春季水温较低时,河蟹摄食量少,水温渐高,河蟹活动频繁,摄食量增大。
7-10月河蟹的摄食量活动最高,11月以后水温渐降,摄食活动又减弱。
河蟹具有攀爬习性,在天气闷热、雷阵雨或水质变坏时,水中的溶解氧降低,常导致河蟹呼吸困难,甚至死亡,这时最容易逃逸。
科学肥水“肥水”是指有益藻的生物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并且水质保持一定的活性和稳定性。
重点强调有益藻、生物量、活性及稳定性。
肥水的基本条件:1.藻种:藻种来自池塘本身或外界补充;2.适合藻种的营养:池塘本身的营养物质、外界补充的营养物质;3.适合藻种生活的环境条件:满足藻种所需要的生长、或者根据条件选择藻种(温度、光照、碱度等)。
如何挑选优质河蟹苗种
![如何挑选优质河蟹苗种](https://img.taocdn.com/s3/m/c065cd1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8.png)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河蟹苗种投放季节,优质蟹苗是成蟹养殖的关键,如何选出优质蟹苗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将选择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一、看蟹苗原塘生长环境养殖户购买蟹苗时尽量自己到蟹苗塘口察看,河蟹苗种质量的优劣从蟹苗塘的水质能够体现出来。
优质的苗种池水质应该清爽、不肥不瘦,水不能太清,太清说明苗种的产量比较低。
如果水质发黑、发红或者老绿,培育的苗种也不提倡购买。
除了种植水花生外再搭配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的苗种池塘水质比较优良,苗种的成活率相对更高。
在这种环境下生长出来的河蟹鳃丝比较干净,规格大且整齐,“老头蟹”数量少,说明苗种在生长过程中比较健康。
进一步了解亲本种质是否优良。
大眼幼体繁育苗场以挑选的长江水系优质蟹种作为亲本,不仅要求个大而且外观性状明显:甲壳外形略呈椭圆形,背面稍平,额齿和侧齿尖锐,步足较长,第五步足趾节细长且较窄,步足刚毛短而稀,第二步足长节齿超过或接近第一前侧齿。
此亲本繁殖的后代生长快、个体大、性成熟晚,再通过来源不同水系的母本、父本进行远缘杂交繁育。
现在有实力的蟹苗专业合作社采取与江苏省射阳、南通沿海蟹苗场合作,委托培育大亲本蟹苗,取得双赢的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二、察看蟹苗外观优质蟹苗4对附肢加1对螯足健全,没有残缺,附肢末端的尖爪没有磨损断爪,磨损太大会导致蟹苗第一壳的蜕壳率降低,影响下半年的产量。
好的蟹苗背甲疣凸明显,额角突出也明显,将蟹苗平放从后往前看,背甲扁平度好,厚实为佳。
蟹苗体表无纤毛虫等寄生虫附着。
看蟹苗是否有缺足少腿、甲壳受伤和各种病态现象,甲壳外形呈椭圆形,外观青色、色泽鲜艳有光泽,劣质蟹苗种甲壳暗淡无光泽;如果是失水时间太长,反复浸水的蟹苗,背甲则成枯黄灰色。
体表干净,腹脐及附肢无伤口,无霉菌或寄生虫寄生;无性早熟症状;腿长,第二附肢弯曲时超过眼眶,即第二附肢又宽又长为佳。
好的蟹苗腹甲锃亮瓷白,蟹苗的食线一定要清晰,鳃丝及腹脐无寄生虫和伤口。
剥开背甲看鳃丝和肝胰脏:白鳃优于黄鳃和黑鳃,需要强调的是黑鳃不一定是病,有可能是苗塘水质浑浊,导致蟹苗鳃丝颜色发暗,判断是否为疾病导致的黑鳃,只需用水冲洗便可判断,可以冲掉说明不是病害;重点观察河蟹的肝胰脏,要求颜色鲜明呈黄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的种质研究陈卫境(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政府滨江新区办事处,江苏靖江214519)摘要河蟹苗种的质量是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选择蟹种前,必须掌握不同水系蟹种的特点,要善于从不同水系的蟹种中选择优质亲本和苗种。
另外,既要能识别性早熟的蟹种,也要尽可能自行培育优质蟹种。
在合理放养时,要注意河蟹种的优先选择顺序,同时要掌握放养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河蟹;健康养殖;苗种;质量;研究中图分类号S96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7-873-02Research on River Crab to Large Size in Healthy Breeding Germplasm CHEN Wei-jing (Jingjiang City People's Government of Binjiang District Office ,Jingjiang ,Jiangsu 214519)Abstract River crab seedling quality ,is the river crab to large size in healthy breeding success one of crucial factors.In the choice of crab ,must grasp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river crab kind ,should be good at from different water crab species select excellent parents and off-spring.In addition ,it can identify the precocious crab ,also as far as possible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crabs.In the rational stocking ,crab kin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hoose the order of priority ,at the same time to grasp the stocking techniques.Key words River crab ;Healthy breeding ;Fry ;Quality ;Research作者简介陈卫境(1977-),男,江苏靖江人,硕士,工程师,从事水产养殖研究。
收稿日期2012-06-16随着河蟹生产的发展,河蟹养殖技术日趋成熟,生产大规格无公害河蟹是市场所需。
江苏的河蟹养殖已经从传统的“大养蟹”向“养大蟹”、“养好蟹”转变。
种质,即对河蟹亲本、苗种的质量要求,是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1选择优质蟹种优质蟹种是养成大规格河蟹的种质保证,其标准:种质优良和体质健康。
目前我国的河蟹亲本和苗种主要来自三大水系,即长江水系蟹种、辽河水系蟹种和瓯江水系蟹种。
实践结果表明,不同水系的河蟹,只有在各自水系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其区域生长优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1不同水系蟹种的鉴别1.1.1长江水系蟹种的特点。
背甲为浅黄色、椭圆形、侧齿尖锐,其中第四侧齿明显,额齿中间凹陷明显;第二步足与第三步足等长,第四侧齿对径与第三步足长之比为A =1ʒ2.0,这个比例是长江水系蟹种与其它水系蟹种区别的关键,步足毛金黄色,第二、三步足上无刚毛。
长江蟹的优点很多,最大优点是生长速度快,成蟹个体明显大于其它水系的品种。
1.1.2辽河水系蟹种的特点。
体呈椭圆形,步足与背均为黄色,腹部灰黄色,步足不透明,第四侧齿对径与第三步足之比为1ʒ1.8。
步足比长江蟹种短,但比瓯江水系蟹种长,步足刚毛稀少,背部疣状突出不明显,前额齿中间二个不尖锐。
1.1.3瓯江水系蟹种的特点。
体呈正方形,背甲深黑色,但背甲约1/4处为淡黄色,腹甲灰黄色且常有水锈,称之“黑蟹”。
第四步足短而宽,刚毛稀少,额齿两边尖锐,中间二齿钝圆,侧第四齿不明显。
发育快,体内水分少,第四侧足对径与第三步足之比为1ʒ(1.6 1.7)。
1.2性早熟蟹种识别性早熟蟹种是指当年繁育的蟹苗,培育成20g 左右的蟹种后,性腺已发育成熟。
放养性成熟蟹种进行商品蟹养殖,绝大部分将在养殖中途死亡,从而给河蟹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正确识别性早熟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2.1看蟹种的腹部。
如雌蟹腹部已变为近似圆形,即已呈团脐,脐周围长有绒毛,腹甲第四、五节变宽,则表明该雌蟹已性早熟;雄蟹腹甲内的交接器若已发育成白色骨质化的管状物,则表明该雄蟹已性成熟。
1.2.2看蟹种的螯足与步足。
通常蟹种螯足、步足内侧掌节部没有绒毛,若有,也不为连续细而短的绒毛;性早熟的蟹种螯足或步足绒毛稠而密长,颜色较深。
1.2.3看头胸甲的颜色及蟹纹。
正常蟹种头胸甲背部颜色为淡黄色,而性成熟的蟹种背为墨绿色或青色;正常蟹背部比较平坦,起伏不明显,而性成熟个体背部常为凹凸不平状。
1.2.4看蟹种的性腺发育状况。
打开头胸甲,若能看到两条紫色条状物,甚至有卵粒,则为性成熟卵巢;有2条白色的条状物,则为成熟的精巢。
若只看到桔黄色的肝脏,则表明性腺未成熟。
2优质蟹种来源自育的蟹种成活率高、抗病力强和生长速率明显好于外购蟹种。
因此,养殖所需蟹种应尽可能自行培育和养殖。
选购时必须做到:不要杂蟹、受伤蟹、“僵蟹”、“绿蟹”、病蟹和肢体残缺蟹。
而且最好选购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种,要求体质健壮,附肢完整,爬行速度快和无伤病,此外还应剔除“早熟蟹”和“僵蟹”。
3合理放养3.1河蟹种的优先选择顺序种质是生产大规格商品蟹的第一要素。
亲本的优先选择顺序:长江水系蟹种辽河水系蟹种瓯江水系蟹种,而长江水系蟹种的优先选择顺序:长江湖泊池塘。
苗种的优先选择顺序:天然(捕捞的)长江水系河蟹苗种人工培育的天然长江水系河蟹后代以大规格亲蟹为亲本的、人工培育的长江水系河蟹苗种。
3.2河蟹放养的技术要点河蟹放养要注意设置蟹种暂养区,用网围一块养殖区域,占大塘面积的1/10 1/5,将挑选的优质蟹种放入其中强化培育,待大塘的水草生长至占整个农技服务,2012,29(7):873-874责任编辑胡先祥责任校对胡先祥塘面的50%以上,螺蛳繁殖已达一定数量时,再将暂养的蟹种放入大塘饲养。
蟹种“暂养”可以使放养到新水体饲养的蟹种能够得到一个适应期,并确保池塘中水草及饵料生物的前期生长。
蟹种放养时用8mg/L高锰酸钾浸泡10 15min 后再放入暂养区饲养,同时应注意改冬放为春放,改小规格为大规格,改外购蟹种为自育蟹种。
冬季气候寒冷,蟹种处于越冬休眠状态,活动能力差,捕捞和放养时易受冻或受伤,从而影响成活率和回捕率。
放养小规格蟹种影响年终商品的养成规格,而自育蟹种的成活率、抗病力以及长成规格,都明显优于外地购买的蟹种。
蟹种放养时应注意控制放养密度和规格,适时放养。
蟹种放养密度控制在7500只/hm2左右为宜,密度过高,则养成的商品蟹规格偏小,密度过低,则养殖产量难以提高。
长江流域蟹种的放养时间一般以每年的2月底至3月初为宜,也可因地制宜酌情调整放养时间。
蟹种放养规格,一般以100 200只/kg为宜。
规格过大,第一次蜕壳困难,损伤较重;规格过小,则长成的规格小,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
在蟹种放养的同时,搭配放养花白鲢900 1020尾/hm2(规格20 30尾/kg),也可套养花白鲢夏花鱼种3000尾/hm2左右,且以就近选购为佳,其中花鲢占20%,白鲢占80%,用于防止藻类蔓延和调节水质。
5 6月,可套放规格5cm以上的鳜鱼225尾/hm2左右,以控制池中野杂鱼的大量繁衍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上接第872页)表2试验池和对照池的收获情况分类面积hm2鱼类名称重量kg规格kg/尾尾数尾成率%平均产量kg/667m2产值元/667m2毛利元/667m2饲料投入产出比试验池0.33浦江一号2820.00.0604700094.00564.003994.60---异育银鲫202.00.070282894.2740.40403.75---鲢鱼425.00.170255085.0085.00306.001934.61.831ʒ1.6-鳙鱼450.00.20090.0090.00540.00---小计3897.0---779.405244.35--对照池0.3浦江一号1413.00.05078.50314.002229.40---异育银鲫160.60.05588.4835.69285.56---鲢鱼332.10.15082.0073.80265.68883.52.061ʒ1.4-鳙鱼313.20.18087.0069.60417.60---小计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2218.9---493.093198.20--(上接第864页)上生黄褐色斑点和不规则斑块,后逐渐扩大呈红褐色条状,自叶尖向下变红褐色干枯,并自下叶向上叶依次出现;病株出叶速度慢,新叶短而窄,叶色褪绿,特别是基部中脉附近褪成黄白色,根系呈褐色。
解决办法:水育秧的要立即排水晒田,增氧通气,促发新根。
并在移栽前7 10d用细潮土225kg/hm2拌蔸都发3kg/hm2,均匀撒施苗床。
3.2缺钾秧苗矮小、瘦弱、呈暗绿色,有时叶片呈淡紫色,基部叶片尖端和叶缘发生红褐色小斑点。
严重时叶片自尖端向下逐渐变赤褐色枯死。
调治方法:可用诺普丰或果美丰或富万稼有机复合液肥600g/hm2叶面喷雾,隔7d 喷1次,连喷2 3次。
参考文献[1]姚国新,王文,李长春,等.湖北省旱直播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1(4):17-18,103.[2]薛建国,王金林,秦淑芳,等.宁夏水稻育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宁夏农林科技,2009,50(2):85.[3]黄晓璇,马泽松,陈映发,等.30%爱苗EC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1(3):69-70,123.[4]卢亭君,覃燕光,郭志强,等.300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1(3):114-115,123.478农技服务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