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改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151两种电荷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知识点总结归纳要想取得好的物理学习成绩,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知识点总结第1节两种电荷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摩擦起电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4、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15.1两种电荷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15.1两种电荷说课稿

《两种电荷》说课稿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中的第一节两种电荷,本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学生对本章技能的掌握将直接影响到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两种电荷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陌生而神秘的电学,如何使同学们对电荷一见钟情是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同时本节课是第二节电流和电路学习的基础,本节中“摩擦起电”和元电荷中的“原子结构”主要为下节课引入“电流”做准备,演示实验“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是为下节“电流的形成”留下伏笔,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的顺利学习。

基于以上认识,按照大纲要求,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4、让学生在认识自然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并能从实验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5、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乐思、乐做,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和了解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及它们之间的作用规律。

这节课的难点呢,从我这几年的教学来看,应该是元电荷的认识与初步了解摩擦起电现象的原因。

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还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法学法:(1)学生分析我教的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归纳、判断、动手操作的能力,本节课在继续抓好这些训练的同时,加强推理判断能力及微观物体的想象能力。

(2)教法、学法为更好贯彻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多媒体演示法、模型法、实验法、探究教学法、讲授法。

采用的学法:类比法、阅读法、诱导法、提问法、讨论法、推理判断法、分析归纳法。

新人教版九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 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新人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1. 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

如果丙物体带正电,甲物体带哪种电?2. 如图15.1-6,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

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是否可以判断该物体已经带电?(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观察吸管运动的方向,并回答:吸管带的是哪种电?餐巾纸带哪种电?为什么?(3)吸管和餐巾纸摩擦起电时,哪个失去了电子?哪个得到了电子?3. 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 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它的原子核外有多少个电子?这些电子总共带多少库仑的电荷?为什么金属锡对外不显电性?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课后习题答案1.甲带负电解析:乙吸引丙,而且丙物体带正电,则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判断乙物体带负电;甲排斥乙,根据同种电荷相排斥,可知甲、乙一定带同种电荷。

由乙带负电可知甲也带负电。

2.(1)不能由此判断该物体已经带电,因为摩擦过的饮料吸管带电,既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也可以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

(2)吸管与玻璃棒相排斥,说明吸管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即吸管带正电。

那么餐巾纸一定带负电。

因为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由于得、失电子,带上的是等量异种电荷(3)吸管失去电子而带正电,餐巾纸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3.金属锡的原子核外有50个电子,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为 1.6×10-19C,则这些电子所带电荷量为8×10-18C,由于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体上对外不显电性。

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1. 图15.2-8 甲是把电池和玩具电风扇连接起来的电路图。

请在图15.2-8乙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相应的电路。

15.2-8 连接玩具电风扇2. 在图15.2-9 中有电子门铃、电源和开关,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它们连起来,使得门铃能够正常工作,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15.1两种电荷 (共16张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15.1两种电荷 (共16张PPT)

• 1.导体是 容易 导电的物体。常见的导体有: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溶液等

• 2.绝缘体是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的绝缘体有: 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二氧化碳等。
•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明显的 界种电荷 • 1.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 A.两个材料相同的物体互相摩擦时才会发生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配人教版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第1节 两种电荷
•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 的相互作用。
•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 单位。
• 3.知道导体和绝缘体。
第1节 两种电荷
• (课前自学完成,完成时间:3分钟)
• 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 正电荷 和 负电荷 。电 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 排斥 , 异种电荷互相 吸引 。
第1节 两种电荷
• 知识点三验电器 • 4.验电器的金属箔原来是张开的,当用与丝绸摩
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可观察到 验电器的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了,则能说明( A ) • A.两片金属箔原来均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 B.两片金属箔原来均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 C.两片金属箔在玻璃棒接触前后一直均带负电 • D.两片金属箔在玻璃棒接触前后一直均带正电
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第1节 两种电荷
• 5.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 的本领 不同 。当两个物体摩擦时,束缚电子 本领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带 负 电,束缚电子本领 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带 正 电。
• 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 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 物体叫做 绝缘体 。
第1节 两种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教案

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一、教材分析《两种电荷》是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

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2、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用具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二)进行新课:1、摩擦起电带电体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九年级物理全册15.1两种电荷教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15.1两种电荷教案

第15。

1节《两种电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知道验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3.了解原子结构;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

4.会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种电荷规定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导体和绝缘体。

2.难点:从实验现象推理得出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了解原子结构和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存在。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实验导入:教师拿气球在一个同学头发上摩擦后发现头发都被吸起来了,而且气球稍微移动时顺势吸到另一同学脸上。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新课讲授】(一)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1)动手实验:a。

把塑料梳子与自己头发摩擦,然后将梳子靠近小纸屑。

b。

将各种文具与自己的头发或丝绸摩擦,然后分别靠近小纸屑或碎头发。

(2)交流讨论:上述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总结:①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②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作摩擦起电。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PPT展示问题:(1)两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会怎样?两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会怎样?(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会怎样?(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种类相同吗?【分析总结】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反现: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体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带的电荷不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种类相同,就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种类相同,没有第三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教师:为了研究方便,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同学们知道是怎样规定的吗?学生: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可用“+”表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负电荷,可用“—”表示。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教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教案

教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电荷的定义:正电荷和负电荷。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 电荷的单位:库仑(C)。

4. 电荷的守恒定律:电荷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荷的定义、相互作用和单位,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电荷的定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荷的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气球,丝绸和毛皮。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闪电和静电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荷的存在和性质。

2. 知识讲解:讲解电荷的定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荷的单位。

3. 实验演示:用丝绸和毛皮分别摩擦气球,观察气球带的电荷性质;将带电的气球靠近其他气球,观察相互作用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笔记本记录实验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的电荷知识解释。

5. 知识巩固:讲解电荷守恒定律,并用实例进行解释。

六、板书设计1. 电荷的定义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 电荷的单位4. 电荷守恒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文字描述电荷的定义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解释电荷守恒定律的含义,并给出一个实例。

(3)完成实验报告单,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2. 答案:(1)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性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荷守恒定律的含义是:电荷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

本节课主要介绍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1. 电荷的定义和性质2. 两种电荷的产生和鉴别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4. 电荷守恒定律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荷的定义和性质,知道两种电荷的产生和鉴别方法。

2. 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运用相互作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3. 了解电荷守恒定律,能运用守恒定律分析电荷的转移和积累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电荷的定义和性质,两种电荷的产生和鉴别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室用具(如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头发时产生的静电,引发学生对电荷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吗?2. 电荷的定义和性质介绍电荷的定义,即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讲解电荷的性质,如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3. 两种电荷的产生和鉴别讲解两种电荷的产生方法,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介绍鉴别两种电荷的方法,如用实验室用具进行实验,观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讲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理解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

5. 电荷守恒定律介绍电荷守恒定律,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电荷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讲解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荷的转移和积累过程。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电荷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电荷的定义和性质2. 两种电荷的产生和鉴别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4. 电荷守恒定律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电荷的定义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15.1 两种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由实验可知,用丝绸摩 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 棒所带电荷种类不同。
探究新知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15.1 两种电荷
大量的实验事实表明: 无论用什么方法带电, 物体所带的电荷或者与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的电荷相同,或者与毛 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
人教版课九后年作级业物理 上册
15.1 两种电荷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导入新知
15.1 两种电荷
“怒发冲冠”
【思考】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素养目标
15.1 两种电荷
2. 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 相关现象;会用原子及其结构解释摩擦起 电的原因。
1.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 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 用及工作原理;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巩固练习
15.1 两种电荷
例 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物体a,a
被吸引过来,则a是(D )
因为带电体有吸引
A.带正电
轻小物体的性质,
B.带负电
因此该轻小物体可 能带异种电荷,也
C.不带电
可能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15.1 两种电荷
原子及其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
上带上负电荷。
巩固练习
15.1 两种电荷
连接中考
例 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
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用毛皮摩擦过
的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 A )
A.电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
B.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第1节 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第1节 两种电荷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 荷分开。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实验研究
实验1: 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 实验现象 A B
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
实验分析 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变化,验电器B仍 不带电。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举例: 金属 、人
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举例:橡胶、 玻璃 、塑料等.
3.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内有 自由移动的电荷.
金属内部自由移动的电荷是 自由电子 .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二、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 电子 组成. 2.摩擦起电的原因:束缚电子本领 弱 的
物体,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 强 束缚电子本领
负 余电子而带等量的
电;
的物体,得到电子,因多
电.
3.电子的电荷量:为 1.6×10-19 C.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做一做
视频:验电器
1.自制一个小球验电器 器材:细线、铝箔、玻璃杯、塑料笔 杆。
2.使这个验电器带上正电。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跟踪训练: 1、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 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则小球是 D (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新人教版
若三个小球都带电,那么其中一定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不能满足“其中任意两个通草
球靠近时相互吸引”的条件,所以B和D也不成立.根据异种
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C的情况
必然是任意两个小球靠近时都相互吸引,所以C是正确的.]
例1 [实际应用题]大家都十分喜爱魔术,其实魔术也蕴
〔解析〕从化纤衣服与人体摩擦,摩擦起电,再结合电荷间
的作用规律可以确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案〕人体与化纤衣服相互摩擦,摩擦起电后,人体与 衣服带有异种电荷,根据电荷间作用规律可知,异种电 [实际应用题]亚飞学习了“电是什么”一节的内
容后,知道了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 物体是否带电的检验等知识,她明白了以前所观察到的一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规律方法)
1.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因为任何带电体都具有吸引 轻小物体的性质. 2.看它是否会跟其他带电体相互排斥,因为只有该物体
带了电,它才有可能跟其他带电体相互排斥,这时可以
肯定该物体必定带有与另一带电体相同性质的电荷. 3.利用验电器,只要物体带电,则当它接触(或靠近)验 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都会张开一定的角度.
(2)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 机工作时,屏幕上带 电 ,而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
质.
〔解析〕由于静电感应使屏幕带电,吸引灰尘.
(3)加油站规定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不能穿化纤布 料做的衣服,这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摩擦 起电 ,
埋下火灾隐患.
〔解析〕加油站规定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不能 穿化纤布料做的衣服,这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
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有一个魔术是这样表演的:如图15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解析:151 两种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解析:151 两种电荷

第15章电流和电路15.1 两种电荷1.正电荷与负电荷【知识点回顾】(1)两种电荷: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凡是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必定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由此人们得出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2)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负电荷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命题方向】电荷的流动方向及物体带什么样的电荷都是命题的方向,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例1:关于电荷的认识,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电流都是由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D.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分析:要求知道:(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2)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解: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排斥,故AB正确;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无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还是正负电荷同时发生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故C错误;物理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荷及其作用规律,电流的形成和方向,是一道基础题,应熟记相关的基础知识.例2:自然界中存在种电荷,它们间的作用力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解答.解:因自然界中有正、负电荷之分,即存在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力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答案为:两,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定义的掌握,这个内容只要多背诵、多理解,就可以熟练掌握.【解题方法点拨】(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2)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2.摩擦起电【知识点回顾】摩擦起电(electrification by friction)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命题方向】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的判断,已经摩擦起电在生活中的应用都是中考的命题方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例1:下列现象中,由于摩擦起电造成的是()A.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B.冬天感到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C.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D.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就能吸引铁屑分析: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是摩擦起电.解:A、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属于振动产生声音,不属于摩擦起电;B、冬天感到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是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不属于摩擦起电;C、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是因为毛衣和衬衣摩擦带电,放电产生的噼啪声,符合题意;D、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就能吸引铁屑,是磁化现象,不是摩擦起电.故选C.点评:摩擦现象生活中很常见,晚上衣服上有闪电,衣服上易沾有灰尘,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等.例2: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C.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分析:根据题中的现象结合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可作出选择.解:梳子梳头发,属于摩擦起电现象.被梳子摩擦过的头发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故选B.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题方法点拨】(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两个物体在摩擦过程中,电于发生了转移,它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识点回顾】(1)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两个物体(不涉及磁体)相互排斥,有两种可能:a.都带正电;b.都带负电.(3)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有三种可能:a.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带负电;b.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不带电;c.一物体带负电,另一物体不带电.【命题方向】判断物体带电情况是主要的命题方式,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例1: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分析: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③解题时,根据小球间的作用关系并结合A球带负电这个已知条件判断.解:已知A带负电,C和A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C带负电;又因为A和B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B可能带正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B也可能不带电.所以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故选:D.点评:异种电荷相吸引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的物体这两个知识点要考虑周全,考虑不全是此题选错答案的原因.例2: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A.大气压的作用B.静摩擦的作用C.分子间有斥力D.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分析:用手摩擦塑料绳时,由于摩擦生电而使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在塑料绳上捋几下,手与塑料绳反复摩擦,使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细丝会张开;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答题.【解题方法点拨】在根据物体间的作用规律判定物体带电情况时,要注意两者相互吸引有两种可能: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考虑问题要全面.4.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知识点回顾】(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3)e=1.60×10-19C;(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原子结构模型发展:从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开始,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道尔顿实心球模型: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汤姆生枣糕模型:1904年约瑟夫•约翰•汤姆逊模型,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里面,原子好似一块“葡萄干布丁”.卢瑟福行星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按照一定轨道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玻尔量子化轨道:1913年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20世纪20年代以来现代模型(电子云模型)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云团,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的著名的测不准原理.【命题方向】此类问题多以考查原子组成和判断质子、中子、电子和原子核心的带电情况为主,主要以填空或者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例1:20XX年11月9日,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因不带电首先可以排除的是()A.电子B.原子核C.中子D.质子分析:根据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是由于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内各种微粒的电性,要记住.例2: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B.物体内部没有自由电子C.物体内部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相等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一个电子所带负电相等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而核外电子带负电,故如果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时,物体呈电中性,即不带电.解:平常物体不带电并非没有电荷,而是原子内部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相等,而带正电的质子与带负电的电子所带电量相等,故对外不显电性,即我们所说的不带电.故选C.点评: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也是物理考查中的热点,应熟记并理解.【解题方法点拨】(1)热传递是指能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给低温部分).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2)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或物体的不同部分间存在温度差.(3)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到低温部分.5.导体和绝缘体【知识点回顾】(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绝缘体中包括:玻璃、陶瓷、塑料、各种油等;(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各种金属、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溶液等.【命题方向】此考点较为基础,在中考中主要考查导体和绝缘的分类,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例1:在通常情况下,均属于导体的是()A.人体、海水、干木柴B.橡胶、铁钉、陶瓷C.硬币、石墨、铜块D.水银、塑料、盐酸分析: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解:人体、海水、铁钉、硬币、石墨、铜块、水银、盐酸是导体,干木柴、橡胶、陶瓷、塑料是绝缘体.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常用来制作用电器的外壳,以防止触电,它们都是绝缘体;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酸碱盐的水溶液是导体.例2:小青把以下物品分成两类:①铅笔芯、铜线、盐水;②塑料尺、橡皮擦、油.他分成两类后的物品分别属于()A.固体和液体B.导体和绝缘体C.金属和非金属D.晶体和非晶体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解:第一类物体:①铅笔芯、铜线、盐水中,其共同特点是都能导电,属于导体;而第二类物体②塑料尺、橡皮擦、油中,其共同特点是都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物体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此题明显看出物体在导电性上的差别,生活中哪些物体为导体,哪些物体为绝缘体,要有清晰的认识.例3:下列学习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铅笔芯B.塑料尺C.铁质铅笔盒D.金属小刀片分析:不容易导电物体是绝缘体,例如:橡胶、玻璃、陶瓷等.容易导电的叫导体,例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解:铅笔芯、铁、刀片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识别,属于识记内容,注意区分.例4:小东在安装如图所示的电路装置时,发现导线不够长.他用下列哪个物体将A、B两点连接后,按下开关,灯泡却始终无法发亮()A.塑料直尺B.石墨圆棒C.钢制刀叉D.银制筷子分析:(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绝缘体中包括:玻璃、陶瓷、塑料、各种油等;(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各种金属、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溶液等.解:由于石墨、钢、银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所以他用石墨圆棒、钢制刀叉、银质筷子将A、B两点连接后,按下开关,灯泡发亮;而接入塑料直尺,灯不亮.故选A.点评:记住绝缘体包括哪些物质、导体包括哪些物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因此可知记住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对于解决此类识记性的基础题非常重要.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也有可能导电,变为导体.例如: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而在高温达到红炽状态时,也就变成导体了.【解题方法点拨】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也有可能导电,变为导体.例如: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而在高温达到红炽状态时,也就变成导体了.。

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 两种电荷学习笔记(无答案)(新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 两种电荷学习笔记(无答案)(新版)

1.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相互靠近时,A排斥B,B吸引C。

已知A球带正电荷,试判断B、C两个小球的带电情况?
2.电风扇叶片上经常布满灰尘,是因为风叶转动时与空气_______而产生________,,带有_________的叶片会把空气中的灰尘吸着不放,以致叶片上特别容易脏
3.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这是因为桶内汽油会不断与桶璧摩擦,使塑料桶带了__________,造成火灾隐患
4.在编织某种地毯时,编织过程中夹杂一些不锈钢丝,这是因为( )
A便地毯更好看B使地毯更耐用
1.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干燥的手自上而下捋。

再多捋几次。

会看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
4.打开自来水龙头,放出一股细小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可以观察到水流___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荧光屏具有吸附灰尘的能力 B房间内灰尘的自然堆积
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 D 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

新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新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电荷1、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电,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1e=1.6×10-19C, e:元电荷最小的电荷单位,即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4、单位:单位:A常用单位:mA 、μA ,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5、导体和绝缘体:⑴、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⑵、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