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第一课时教案
《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7186a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e.png)
《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军神》是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革命课文,写了刘伯承年轻时有一次眼睛负重伤后,来到沃克医生的诊所治疗,坚持不用麻醉剂,忍受巨大痛苦接受手术的故事。
课文着力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故在教学中笔者以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称赞的句子贯穿课堂始终,以三幕话剧的形式呈现课文内容,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关注刘伯承的动作、语言、神态,把握人物内心,感受军人特质,感悟军神形象。
一、课前谈话,揭示课题(一)课前谈话1.神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存在?2.我们班有没有男神、女神?为什么称他们是神?3.我们身边还有什么神?(二)揭示课题1.医术特别高超的医生,像钟南山,人们会尊称他为-医神。
__2.而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大名鼎鼎的军神。
(板书:军神)[设计意图]笔者通过课前谈话,让学生初步感受“神”的形象,拉近学生与“神”的距离,激发学生阅读和探究的兴趣,通过列举身边的“神”,自然引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预学反馈(一)初读感知1.“军神”是对谁的称赞?(板书:刘伯承)2.你能从文中找到这句话吗?(出示:“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3.引发疑惑:看到这些文字,有没有什么想问的?4.初读课文:要想弄清这些问题,咱们先得搞清楚这句话是沃克医生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那天在重庆临江门外,沃克医生的诊所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故事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默读果文,边读边思考。
(二)预学反馈1.出示第一组词语:愣住、审视、颤抖、由衷、汗珠、滚滚、肃然起敬。
重点关注“愣”“审”“肃”的读音。
2.出示第二组词语:一声不吭、青筋暴起、脸色苍白、勉力一笑。
重点关注“吭”“筋”的读音。
[设计意图]笔者抓住体现文章主要线索的关键语句,鼓励学生自主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对预学的字词进行集中反馈,对错误率较高的字词重点突破。
三、初识刘伯承(一)梳理课文,厘清脉络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完整版)《军神》第一课时教案
![(完整版)《军神》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663f9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6.png)
(完整版)《军神》第一课时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南京晓庄学院11小教文科一班陆静静(11150118)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初步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读懂重点段落,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读懂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问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课题是《军神》(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看到课题,大家肯定会想军神是指谁?通过预习,你知道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了吗?(生答:刘伯承,板书:20刘伯承,强调承字的写法,中间是三横)。
对啊,军神就是指的我们文章主人公刘伯承将军。
(预设一)(2分钟)那军神又是什么意思呢?“人”怎么会成为“神”呢?下面就带着这些疑问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课文吧,请把书打开到235页。
(预设二)(5分钟)(出示刘伯承照片)预习要求中让大家搜集了刘伯承的资料以及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有哪个小朋友愿意当大家的讲解员,给大家介绍一下呢?(学生回答完后,出示刘伯承资料以及故事发生背景)讲解员讲得都十分详细,看来大家的预习工作做得十分认真,现在大家一起读一下老师搜集的资料。
了解了这篇文章的背景,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发生的那天,看看刘伯承经历了什么?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生字、重点词语、难读句子(15分钟)(出示缠绷带、沃克、土匪、伤势、邮局、职员、不悦、麻醉药、担心、损伤、崭新、擦汗、晕过去、刀术、一共、钢板、刘伯承)同学们,这些字你们预习之后都认识了吗?我们请一位小老师来领读。
嗯,这个小老师当得真仔细,读得不但准确,而且声音也很好听很洪亮,老师很喜欢。
(强调绷、伤、术、承是后鼻音,伤势两个都是翘舌音,崭新两个都是前鼻音,醉、损、擦是平舌音)(去掉拼音)现在大家还认识它们吗?请这组同学开火车读。
军神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军神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26abaaddd3383c4bb4cd209.png)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并组词。
沃刘龄匪拒醉剂施哼晕勉堪承2、学生互相说说易错的字:容易少横的字:龄醉容易多横的字:哼注意字的笔顺:匪二、谈话导入新课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板书:手术前(1-10)手术经过(11?17)手术之后(18?26)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读划的相关的句子,简单说体会。
(2)解词:审视?仔细看。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附:板书设计17 军神沃克医生称刘伯承??军神手术前(1-10)手术经过(11?17)手术之后(18?26)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这是()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军神》教案
![《军神》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8d8d5d77232f60ddcca1f5.png)
《军神》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描写人物神态、语言的句子,初步感受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4.体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课文。
2.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5分钟)1.导入课题(3分钟)同学们,老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军人啊?全班齐答:当兵的人。
师:那么谁能说说你对军人的印象呢?(预设一)军人让我想到了《勇敢的锡兵》这个童话,他虽然少了一条腿,但是志气可不比别人少,他很坚强。
嗯,说得很好,你都会联想了!(预设二)军人很英俊,勇敢。
哦,军人是英俊的勇敢的。
(预设三)军人是“最可爱的人”。
你真棒呀,是的,军人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最可爱的人”的文章:《军神》。
来,抬起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要注意“神”的偏旁是“示字部”,一点,我们来齐读课题“军神”。
2.明确目标(2分钟)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预设一)我想知道军神是谁?(预设二)军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预设三)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师:嗯,同学们的疑问很多啊,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8分钟)1. 带着问题初读课文(6分钟)(大屏幕出示:初读要求:⑴轻声读课文,要求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⑵完成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____,这是____对他的敬称。
⑶用“——”划出沃克医生赞美刘伯承的话,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读课文,要注意做到正确、通顺哦!同学们初读完课文,完成填空。
(大屏幕出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刘伯承,这是沃克医生对他的敬称。
(大屏幕出示刘伯承课文插图,并板书:军神→刘伯承)对了,“军神”就是刘伯承,你知道他吗?谁能给我们介绍介绍这位“军神”呢?(预设一)他是十大元帅之一(预设二)他是川东支队的将领(预设三)他曾与邓小平千里跃进大别山……师:总结(大屏幕出示刘伯承元帅生前的一组照片)刘伯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杰出领导人之一。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3d1de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c.png)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沃、匪”等生字,会写“庆、诊”等生字,正确读写“诊所、年龄”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
教学过程板块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视频《关云长刮骨疗伤》。
内容为东汉末年“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故事,时长约1分钟。
2.教师引导:东汉末年,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题目为《军神》的课文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板块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回答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明确:26个自然段)(2)指名开火车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相互纠正读音。
教师指导。
(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开火车朗读。
①教师对易读错的字音进行警示。
“庆、龄、绷、吭”是后鼻音;“诊、审、堪”是前鼻音;“审、崭、衷”是翘舌音。
②学生小组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汇报展示。
同音字歌示例:施:古诗背不牢,赶快找老师。
采取措施后,失败变成功。
形近字歌示例:祥:知识的海洋,每天不一样。
读书看详细,吉祥又如意。
③全班齐读生字,强化记忆。
3.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易错字。
“崭”上面的“山”要写得扁一些。
“衷”中间的“中”,竖要写得短一些,以免和下面的部件交叉;下面的部件中,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一些,使整个字结构稳定。
“慈”注意不要漏写上半部分“兹”的两点;“心”要写得扁而宽。
4.课件出示词语表中本课的词语。
指名学生开火车认读,教师相机指导。
诊所年龄熟练审视一针见血施行清醒颤抖一声不吭崭新由衷苍白慈祥肃然起敬荣幸板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谁是军神?谁称他为军神?为什么称他为军神?(指名回答,学生互相补充)刘伯承是军神。
军神教案第一课时
![军神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412db2cbb68a98270fefa10.png)
军神教案第一课时【篇一:军神教案第一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感受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教学过程:一、图文对照,初读感知。
1.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27军神(板书课题,齐读)2.(屏显课文插图)看了这张图,你一定有许多的疑问,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据图质疑,师筛选问题:①图上画的是谁?②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3.放声朗读课文,然后图文对照,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4.学生交流,简介图中人物与他们之间发生的事。
二、直奔中心,理清脉络。
1.看图,请你用一句话说说画面的内容。
(手术后,沃克与刘伯承谈话的情景。
)2.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画面上沃克医生翘起大拇指时说的内容?听录音,在书上用直线画出。
(放课文第四节录音)3.交流并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4.这是沃克医生在手术后对刘伯承的赞叹,那么文章的其他几节又讲了什么内容呢?快速读读课文的其他几节。
(理清文章脉络:1、求治2、术前3、术后)5.过度: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出示问题)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疑问。
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寻找答案。
三、抓住关键,读中感悟。
2.生交流:为什么称刘伯承为“会说话的钢板”?3.理解“钢板”,钢板有什么特点?(说明刘伯承意志坚强)4.文中哪些词句具体反映了刘伯承有坚强的意志?请大家分四人小组学习2——4,并划出有关的词句。
5.大堂交流:出示第二节文字、交流☆重点体会:①“坚决不愿意”、“恳切”(感受刘伯承不怕疼痛的勇气)指导朗读第一、二句话,通过提示语读出人物的语气。
②“能!我一定能!”能!我一定能!能,我一定能。
(比较两个的异同,体会语气的坚定并读好这句话)③“自个儿爬上手术台”(联系自己打针时的情景说说体会)④师小结,引读——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⑤分角色朗读2出示第三节文字、交流☆重点体会:①“一声不吭”、“紧紧抓住”(体会刘伯承强忍剧痛时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读好这句话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体会刘伯承当时所忍受的疼痛是何等剧烈)③分角色朗读3④师小结,齐读: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出示第四节文字、交流☆重点体会:①“笑着说”(在难以忍受的手术后竟还能笑着说——坚毅顽强)根据提示语读好这句话②“吓了一跳”、“不禁失声喊道”(在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过程中竟能清楚地数刀数,所以沃克医生会…)感情朗读,感受沃克医生的由衷敬佩③小结,引读——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④分角色朗读4⑤师小结、过度四、围绕重点,巩固练习。
《军神》教案 _1
![《军神》教案 _1](https://img.taocdn.com/s3/m/4cf8baa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8.png)
《军神》教案《军神》教案 1教学目标1.认识“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4.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5.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难点1.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2.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教师讲解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学生认真倾听,说说你从中感受到关羽怎样的特点。
(感受到关羽豪迈大胆、勇敢无畏、意志坚强的特点)2.出示课文题目。
(出示课件1)课件1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不用麻药,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七十二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他就是刘伯承。
为他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他为“军神”。
(板书:军神)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相类似的故事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既注重了故事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3.学生阅读,了解人物。
(出示课件2)课件2刘伯承(1892-198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
原名明昭,四川开县(今属重庆)人。
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
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
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1947年8月初,同邓小平率部千里挺进大别山,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巨大作用。
《军神》(1课时教案)
![《军神》(1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8364d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0.png)
《军神》(1课时教案)部编版⼩学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1.军神(第⼀课时)教学⽬标1.⾃主学习字词,会认“沃、匪”等5个⽣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能正确书写⽂中“庆、龄”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熟练、惊疑、审视”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分⾓⾊朗读课⽂。
3.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4.理解描写⼈物动作、语⾔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教学重点理解描写⼈物动作、语⾔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教学难点通过⼈物的细节描写,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作者及⼈物简介、词语解释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激情导⼊1.【出⽰课件2】关⽻刮⾻疗毒学⽣⾃由阅读,交流⾃⼰的阅读感悟。
(感受到关⽻豪迈的⼤丈夫的帅⽓、光彩风度、勇敢⽆畏、意志坚强。
)2.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云长不⽤⿇药刮⾻疗伤,全⽆痛苦之⾊,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中,刘伯承以当年关公刮⾻之⽓概,在不使⽤⿇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72⼑的⼑割之痛,却⼀声不吭,为其实施⼿术的沃克医⽣尊称其为“军神”。
(板书课题:军神)学⽣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学⽣熟悉的相类似的故事导⼊新课,既能吸引学⽣的注意⼒,⼜能很好地激发学⽣的阅读兴趣,既注意了故事之间的联系,⼜使学⽣对即将学习的课⽂有个⼤致了解。
2.【出⽰课件3】学⽣阅读了解⼈物刘伯承,中国⽆产阶级⾰命家、军事家,中国⼈民解放军创建⼈和领导⼈。
四川省开县⼈。
3.简介作者及故事背景【出⽰课件4】简介作者毕必成,中国著名电影编剧,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
代表剧本《庐⼭恋》。
【出⽰课件5】故事背景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理解课⽂,感受真情。
⼆、初读课⽂,解决字词1.学⽣⾃读课⽂,要求【出⽰课件6】:(1)⼤声流利地读课⽂,读准字⾳,读通句⼦。
(2)遇到⾃⼰喜欢的语句,多读⼏遍。
2.⾃学课⽂⽣字词,可以⽤笔在⽂中圈出来,然后⽤合适的⽅法来解决⽣字词。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军神》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军神》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a3ba7c2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5.png)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军神》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包括“年龄、土匪、拒绝、勉强”等词汇,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一声不吭、从容镇定”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描写人物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___的坚强和伟大。
3.体会研究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教学重点:感悟___的坚强和伟大。
教学难点:从文章的有关语段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悟人物的坚强和伟大。
教学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分析、体会。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幻灯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军神”这个词汇所代表的含义,并介绍了___元帅的生平和卓越的功勋。
2.教师播放___元帅的照片,让学生对他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掌握节奏。
2.教师出示生字词汇,让学生指名拼读生字,并进行朗读练。
3.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4.教师让学生理解生字词汇的含义。
二)学生十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包括“年龄、土匪、拒绝、勉强”等词汇,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一声不吭、从容镇定”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描写人物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___的坚强和伟大。
3.体会研究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教学重点:感悟___的坚强和伟大。
教学难点:从文章的有关语段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悟人物的坚强和伟大。
教学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分析、体会。
课前准备:制作幻灯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1.引导学生思考“军神”这个词汇所代表的含义,并介绍了___元帅的生平和卓越的功勋。
2.播放___元帅的照片,让学生对他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掌握节奏。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军神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军神第一课时》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c6f031e2bd960590c67742.png)
24、军神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
注意多音字“强”的读音。
2、理解刘伯承是“军神”的含义,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和遇事从容冷静的品质,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刘伯承是军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搜集刘伯承的故事。
第一课时一.引入教学通过以前的阅读,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如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刘胡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他们都是普通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
他,堪称“军神”。
二.初步感知1.课题让你想到什么?2.浏览课文,想一想,谁是“军神”,文中讲了他的什么事?三.讨论自学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用你聪明的头脑去分析,用你的心灵去感知,自学课文。
A.通过人物神态、情绪变化从整体把握事件脉络刘伯承:微笑平静一声不吭一笑沃克医生:惊疑冷冷柔和生气愣住颤抖由衷惊呆慈祥肃然起敬B.从每个细节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如:“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惊疑”反映出来人伤势严重。
“平静”说明这位军人此刻没有丝毫怯意。
“病人一声不吭……居然被抓破了”说明手术过程对病人来说是痛苦的,而他却一直坚持着,更反映出病人的钢铁意志。
“七十二刀”准确地数出刀数说明了军人的冷静,更衬托出他的惊人毅力。
“你堪称军神”充分流露出沃克医生发自内心的惊叹与赞赏。
“肃然起敬”表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由衷的敬佩。
C.体会感情的同时注意朗读语气四.全班交流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谈你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五.小结通过我们共同的讨论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教师小结:大家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理解了课文,并且,我们又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革命领导人——刘伯承。
同学们想不想对这位“军神”有更多的了解呢?请大家在课下多搜集一些有关刘伯承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1.军神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1.军神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ce3a6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d.png)
五下语文《11.军神》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和伟大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和伟大精神。
三、教学难点:深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和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的崇敬之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有关刘伯承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谈对刘伯承的了解,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非常有意义的课文,它的题目是《军神》。
在我们开始学习之前,我想先给大家播放一段有关刘伯承的视频片段,让大家对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播放视频片段)老师:看完这段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呢?你们觉得刘伯承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A:我觉得刘伯承非常勇敢,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学生B:我觉得刘伯承非常坚强,他在受伤后还能坚持战斗,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老师:大家说得很好,刘伯承确实是一个勇敢、坚强的人。
那么,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军神》,会进一步展现他的哪些品质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进入课文的学习吧。
(老师引导学生翻开课本,开始讲解《军神》的课文内容)老师:首先,请大家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
读完之后,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一下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和句子。
(学生默读课文)老师:好了,大家读完了课文,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
课文中有哪些段落或句子让你印象深刻?它们展现了刘伯承的哪些品质?学生C:我印象深刻的是刘伯承在做手术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那一段,他说:“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我觉得这体现了他的勇敢和坚强,他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宁愿忍受手术的痛苦。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军神》第一课时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军神》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d5073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9.png)
10 军神【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会认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6个词语。
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抓住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4.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抓住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要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感悟文中着重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来衬托刘伯承顽强意志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通过以前的学习,你们知道哪些英雄人物?预设:学生可能想到: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刘胡兰……2.他们虽为普通的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他堪称“军神”。
(板书:军神)3.由课题你想到什么?谁是“军神”,文中讲了关于他的什么事?设计意图:让学生由课题质疑,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求治(第1—10自然段)——术前(第11—15自然段)——术中(第16—17自然段)——术后(第18—26自然段)”来写的。
3.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刘伯承同志在重庆的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进行手术的时候,拒绝使用麻醉剂的故事。
手术过程中他的惊人表现使沃克医生称赞他为“军神”。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初步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正面描写:悟“军神”。
第11《军神》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11《军神》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956796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8.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文记叙了刘伯承将军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为了尽量减少对大脑的影响,拒绝使用麻醉剂,强忍巨大痛苦接受了手术,表现了刘伯承将军钢铁般的意志。
全文共26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叙述。
第1~11自然段写刘伯承问诊时,沃克医生在询问刘伯承的情况检查伤势时发现这个“邮局职员”其实是个军人;第12~15自然段写手术前,刘伯承为了避免麻醉对脑神经产生的影响而坚决拒绝使用麻醉剂;第16、17自然段写手术过程中,刘伯承承受着巨大的疼痛而一声不吭,体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第18~26自然段写手术后沃克医生十分敬佩刘伯承,由衷地称赞刘伯承为军神。
课文着力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比如,刘伯承被沃克医生识破军人身份时的神态、语言描写,说明刘伯承默认了沃克医生的判断,暗含着他对沃克医生从医经验的肯定;刘伯承手术过程中忍受剧痛时的动作描写,以及手术后他与沃克医生的对话,表现出他顽强坚持、乐观无畏的惊人毅力和强大内心。
课文对另一个人物沃克医生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
一开始,沃克医生是“冷冷的问”;当发现伤势严重,并判断出刘伯承其实是个军人时,沃克医生“目光柔和下来”;在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并说出理由时,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手术过程中,沃克医生忍不住对刘伯承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手术后,当刘伯承说出刀数时,沃克医生不仅“惊呆了”,而且还“大声嚷道”,接着“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最后,当知道病人的真实身份时,沃克医生则是“肃然起敬”。
这一系列的描写,表现出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由冷漠到赞许,再到关心、钦佩、敬仰的内心变化。
【学习目标】1.认识“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1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4.能根据对刘伯承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了解他的内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历史 军神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历史 军神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d1dc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a.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历史军神第一课时教
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军神的相关知识。
2. 掌握军神的名字和形象。
3. 培养学生对军神的敬重和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
1. 课文《军神》。
2. 板书:军神的名字和形象。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 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你们有听说过什么军神吗?
步骤二:呈现
1. 出示军神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军神的好奇心。
2. 介绍军神的名字和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军神的重要性。
步骤三:研究
1. 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军神》,理解课文中所描写的军神
形象和事迹。
2. 分组讨论,分享学生对军神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四:巩固
1. 通过游戏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军神的名字和形象。
2. 分组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对军神的理解和表达。
步骤五:拓展
1.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军神的事迹和故事。
2. 带领学生思考: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向军神研究,为国
家做出贡献?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并感受到了军神的伟大和对国家
的贡献。
学生通过互动和讨论,增强了对军神的敬重和爱国情感。
同时,通过游戏和展示的活动形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11《军神》第一课时教案
![11《军神》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d5447cd0d233d4b04e6930.png)
11、军神教学目标:1、会认“沃、匪、绷”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沃”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熟练、惊疑、审视”等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正确划分课文的层次。
教学重、难点:1、理清思路,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把握课文内容,划分层次,明确重点。
2、刘伯承为什么被沃克医生称赞为“军神”呢?他的“军神”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写“军神”呢?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展示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的图片引出课题《军神》,再介绍刘伯承元帅的相关情况,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导语: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
他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令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惊胆寒;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狮下江南的一幕;之后,主动请缨,席卷大西南。
他创办的国防大学是我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
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他就是刘伯承,堪称中国的——“军神”。
2.板书课题,引发思考。
(1)学生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谁是军神?他为什么被称作“军神”?“军神”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课文为什么要以“军神”为题?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简单介绍刘伯承的生平。
刘伯承(1892—1986)原名刘明昭,四川开县(今属重庆)人。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时参军,从而开始了长达七十多年的军事生涯。
1955年,他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
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2.教师讲解学习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1)给自然段标序号。
(2)边听朗读边将生字新词做上记号。
(3)分角色朗读后,小组内自学生字,交流学习生字的方式方法。
(4)运用联系上下文推断或查字典、词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做好笔记,举例运用。
(5)把好句、不理解的句子做上记号,小组内探讨交流。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军神第1课时精品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军神第1课时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11226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0.png)
《军神》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15个词语。
2.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梳理文章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3.快速默读课文,抓住刘伯承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
【教学重点】1.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15个词语。
2.按事情发展顺序梳理文章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抓住刘伯承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出示“军神”两个字。
请你读读,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军神”是谁?为什么叫他“军神”?2.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军神)3.作者简介。
毕必成 (1941—1993),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人。
他勤于学习观察,善于构思情节,捕捉细节,刻画人物。
代表作有电影文学剧本《路》《庐山恋》《赛虎》等。
设计意图:带着对课题的疑问切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拉近学生与文章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了解作者和他的成就,为课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明确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熟悉的词语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2.初读反馈(1)随文识字沃.克(wò)土匪.(fěi)绷.带(bēn g)由衷.(zhōn g)堪.称(kān)(2)集中识字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wòfěi bēn g zhōn g kān沃匪绷衷堪点拨:①“沃”“匪”“绷”都是形声字,可以结合字形特点来记忆。
②“衷”可以结合词语理解,“由衷”指发自内心,“衷”就是内心的意思。
③“堪”可以联系“堪称”来理解记忆,“堪称”的意思是可以称得上,“堪”就是可以的意思。
(3)开火车:检查重点词语的认读。
诊所年龄熟练审视一针见血施行清醒颤抖一声不吭崭新由衷苍白慈祥肃然起敬荣幸3.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1《军神》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1《军神》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a6598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6.png)
11《军神》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感受刘伯承的坚韧不拔和军人气概,培养学生对军人的敬仰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难点:感受刘伯承的坚韧不拔和军人气概。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新词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刘伯承的相关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刘伯承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人,被誉为“军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课文——《军神》。
师:你们知道“军神”是什么意思吗?生1:我认为“军神"就是军队中的神仙,非常厉害。
师:你的想象力很丰富。
在课文中,“军神”其实是对一位军人的赞誉,他拥有超乎寻常的毅力和勇气。
那么,这位“军神"究竟是谁呢?他又有哪些令人敬佩的事迹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检查预习情况教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来读一读这些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学生朗读生字新词,教师纠正发音,并解释词义。
2.教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师:读完课文后,哪位同学能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生2:课文主要讲了刘伯承将军在做眼部手术时,拒绝使用麻醉剂,强忍剧痛,最终手术成功的故事。
师:概括得很准确。
那么,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伯承将军具有哪些品质呢?生3:我觉得刘伯承将军非常勇敢,他在做眼部手术时,即使疼痛难忍,也坚决不使用麻醉剂。
生4:我还觉得刘伯承将军很有毅力,他能够忍受剧痛,坚持完成手术。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a426f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0.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军神》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家、家周恩来的事迹。
本课通过讲述周恩来在少年时期的一次受伤经历,展示了他的勇敢、智慧、坚强和爱国情怀。
课文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和爱国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历史背景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同时,学生对周总理的敬仰之情较高,对学习本课有较强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恩来勇敢、智慧、坚强、爱国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周恩来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意志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恩来的品质。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历史背景的理解;感受周恩来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标准的课文朗读,便于学生模仿和跟读。
2.相关图片资料:展示周恩来的事迹和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周恩来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跟读。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周恩来为什么被称为‘军神’?”“课文中的周恩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回答问题,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军神》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玉溪市新平县平甸乡桃孔小学李子拥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初步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读懂重点段落,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读懂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尝试朗读,自主释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课题是《军神》(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看到课题,大家肯定会想军神是指谁?通过预习,你知道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了吗?(生答:刘伯承,板书:20刘伯承,强调承字的写法,中间是三横)。
对啊,军神就是指的我们文章主人公刘伯承将军。
(预设一)(2分钟)
那军神又是什么意思呢?“人”怎么会成为“神”呢?下面就带着这些疑问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课文吧,请把书打开到235页。
(预设二)(5分钟)
(出示刘伯承照片)预习要求中让大家搜集了刘伯承的资料以及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有哪个小朋友愿意当大家的讲解员,给大家介绍一下呢?
(学生回答完后,出示刘伯承资料以及故事发生背景)讲解员讲得都十分详细,看来大家的预习工作做得十分认真,现在大家一起读一下老师搜集的资料。
了解了这篇文章的背景,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发生的那天,看看刘伯承经历了什么?
二、熟练朗读,大胆质疑
(一)学习生字、重点词语、难读句子(15分钟)
(出示缠绷带、沃克、土匪、伤势、邮局、职员、不悦、麻醉药、担心、损伤、崭新、擦汗、晕过去、刀术、一共、钢板、刘伯承)同学们,这些字你们预习之后都认识了吗?我们请一位小老师来领读。
嗯,这个小老师当得真仔细,读得不但准确,而且声音也很好听很洪亮,老师很喜欢。
(强调绷、伤、术、承是后鼻音,伤势两个都是翘舌音,崭新两个都是前鼻音,醉、损、擦是平舌音)
(去掉拼音)现在大家还认识它们吗?请这组同学开火车读。
全班再一起读一遍。
那除了这些字词,有没有其他有疑惑的词呢?(学生提问,老师回答。
)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6分钟)
请大家轻轻地朗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读完了课文,请一位小朋友看着这张图片,用两三句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注意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两位同学)
这位同学概括得清楚明了,我们知道故事发生在1916年(板书:时间:1916),主要讲的是刘伯承将军(板书人物:刘伯承)年轻时一次眼睛负重伤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
学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指名汇报)
师整理:
1、什么叫“军神”?为什么我们要把刘伯承将军称为“军神”呢?
2、刘伯承将军受伤这么严重,他为什么要去德国人开的诊所,而不去我们中国人开的大医院治病呢?从这里我们看出刘伯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3、当过军医的他照道理说什么大世面没见过,他为什么愣住了呢?
4、沃克医生与刘将军感情发生什么变化?
(四)结束语(2分钟)
从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刘伯承将军钢铁般的坚强毅力,大家在课后带着以上四个问题再细细阅读,体会当时主人公的心
情。
三、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