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温州民间手工艺(ppt)

合集下载

温州习俗PPT

温州习俗PPT

掸新
• 每年农历十二月廿 四前后,沿袭腊月“掸 新”习俗,温州全城家 家户户扫尘驱垢,粉壁 饰室,涤具晒物,每户 人家趁此机会洗去家里 一年堆积下来的污垢, 准备干干净净迎春。
分岁酒
• 除夕夜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请好 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 。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 分岁酒,意即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因此 ,这餐饭不论贫富,都要尽量办得丰盛 些。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 “年夜饭”。
拦 街 福
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 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称“拦街福”,为地方性传统节 日。 拦街福举行之日通衢设红楼,扎花门,张布幔, 悬灯结彩。气氛热烈。街头还上演戏曲、弹词、木 偶,以及滚龙、踏高跷、猜灯谜集各种文娱活动之 大成、同时家家设祭台、摆盆景。陈花卉,称作 “花祭”、店铺以减价招徕顾客,各方游客云集份就开始晒 酱油肉和鳗鱼鲞。用生 瘦猪肉、生鸡鸭放在酱 油中泡浸,然后晒干食 用,别有风味。过去, 在晒这些腊货的那个月 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 麻麻地扎满铁钉,上面 挂着酱油肉、酱油鸭、 酱油鸡。
捣年糕
• 用糯米掺些籼米,加上 红糖或白糖,蒸熟,放 在石臼中捣韧,然后做 成长方形,瑞安叫“慢 食”。如放在不同花纹 的印版里,可压成如牡 丹、蟠桃、魁星、财神 爷、 • 状元,以及鲤鱼、麒麟 等图样的甜糕这也叫“ 做年糕”,即年年高升 的意思。
制作人 :黄国栋 信计1501
冬至吃汤圆
冬至称“至日”,俗称“冬节”。这天早晨,家家户户 都要吃汤圆或麻糍。汤圆的馅为甜糖或芝麻,也有咸肉 汤圆。而麻糍则要先把糯米炊熟,捣韧做成块形,然后 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滚动使之粘满豆粉,即为麻糍,麻糍 为冬至的点心,俗称“擂麻糍”。吃麻糍、汤圆,寓意 着团圆和喜庆,民间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长一岁”的 说法。

传统民间手工和工艺课件(PPT 118页)

传统民间手工和工艺课件(PPT 118页)

宋代刺绣
宋代是中国手工刺绣的巅峰时期,无论产品质量均属空前,特 别是在开创纯审美的艺术绣方面,更堪称绝后。宋代手工刺绣之发 达,由于当时朝廷奖励提倡之故。据《宋史.职官志》载,宫中文绣 院掌纂绣。徽宗年间又设绣画专科,使绣画分类为山水、楼阁,人 物、花鸟,因而名绣工相继辈出,使绘画发展至最高境界,并由实 用进而为艺术欣赏,将书画带入手工刺绣之中,形成独特之观赏性 绣作。
• 1958年,在中国长沙楚墓中出土了龙凤图案的刺 绣品,这是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刺绣 品,是现在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刺绣实物之一 。
23
刺绣的悠久历史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中国的
手工刺绣工艺,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据《
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
定“衣画而裳绣”。 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
46
47
48
中国结
49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
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
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东汉郑玄
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
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
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
为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如:如意结
汉代刺绣
• 汉代时刺绣开始展露艺术之美。因 为经济繁荣,百业兴盛,丝织造业尤称 发达;又当社会富豪崛起,形成新消费 阶层,刺绣供需应运而兴,不仅已成民 间崇尚广用的服饰,手工刺绣制作也迈 向专业化,尤其技艺突飞猛进。从出土 实物看,绣工精巧,图案多样,呈现繁 美缛丽的景象,堪称为这项民族工艺奠 定优秀的传统。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 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 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比如民间剪纸《鹿鹤同春》是民间传统的主题纹样。鹤即“玄鸟”,玄鸟是 “候鸟”总称。在民间文化中鹿称为“候兽”,鹤称为“候鸟”,鹿鹤同春 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民间鹿与 禄同音,鹤又被视为长寿的大鸟,因此鹿与 鹤在一起又有福禄长寿之意。民间剪纸以各种形式表达出对生命的渴望,袒 护生命,颂扬生命,表现生的欢乐,对生命的崇拜成为人们虔诚的信仰。又 如《鹰踏兔》是民间洞房的喜花之一,也是传统纹样,在民间流传极广。鹰 喻“阳”,同鸡、鸟、鸦一样。在民间神化中称太阳为“三足鸟”,民间称 太阳为“鸦”。兔寓意“阴”民间称月为兔。鹰踏兔暗喻男女情爱。民间剪 纸中常见的坐帐花、喜花都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出对生命繁衍生息的崇拜与追 求。《抓髻娃娃》、《鱼唆莲》等为主题的剪纸作品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温州特色产品ppt

温州特色产品ppt

|温 州 瓯 绣 文 化
艺术特色
温州地处瓯江之滨,故名,亦名“温绣”。
瓯绣产品
瓯绣产品
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者将毛竹刮去青皮,通
过分层开片,煮熟抽丝,编织成竹帘,然后用颜料或彩线在上
面制成花鸟、山水、人物等作品。瓯绣的最大特点是针法繁多,
做工精细。如《松鹰图》中一只鹰就采用了扇形针、切针、平
帝海温 力有州 少鱼好 人盐, 知无丰 。寇乐
盗太 ,平 民时 安。 耕 织 保 妻 儿 。
温 州 特 色 风 情
目录
CONTENTS
01 温 州 瓯 绣 文 化 走进瓯越文化|
02 温 州 藤 桥 熏 鸭




食爱|
PART ONE.
温州瓯绣文化
瓯绣,又称画帘,是浙江温州的地方传统艺术,产于瓯江地区;也是浙江 “三雕一绣”特种工艺品之一,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它与中国四大 名绣(湘绣、苏绣、蜀绣、粤绣)齐名。瓯绣是中国出口名绣之一,不仅 被国家珍藏,还被作为国礼赠送,有“发绣外交”之说
温州鼓词文化
介绍
温州鼓词按表演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平词”,指演唱历史传书、言情小 说、武侠小说的鼓词。凡逢红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因争端认错罚词,曲调文雅, 抒情达意,赏心悦目;还有一种叫“大词”,又称经词,也称“娘娘词”,都在庙 宇中演唱,其形式颇似一种祭祀仪式。唱大词时,用一鼓一拍,擂大鼓,敲大锣, 曲调高亢、粗犷,比较原始,可以连唱几昼夜。 温州鼓词的表演形式以一人演唱为主,称为单档。演唱时,艺人的右前安放扁鼓, 其下的発脚上系一抱月(梆),前围幔,正中平摆牛筋琴。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艺 人又在右前凳脚上挂堂锣或钗,以增加表演气氛。表演时,艺人端坐椅上,左手执 拍,右手持鼓签(竹签),敲奏琴、鼓、梆、锣。温州鼓词有其鲜明的说唱特点, 它完全依赖于嘴上快慢得当、轻重有序的“口劲”,要求表演者兼生、旦、净、末、 丑于一身,做到交代情节要分明,神态表情要逼真,讲究抑扬、顿、挫,辅之以动 作、手势,从而在嘴上幻化出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营造出纷繁复杂的各种氛围。

温州风俗传统节日PPT文档30页

温州风俗传统节日PPT文档30页
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 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 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
《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
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
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
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
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 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 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 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 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 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 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 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 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 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 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端午节(重五节)
• 端午节亦称端阳节温州称“重五节”。 裹粽 端午家家裹粽。种类有肉棕、豆砂棕、白糖莲子火腿棕、淮百 粽和蚕豆粽等。农村人以早稻秆灰取汁煮粽,粽香耐藏,称作 “灰汤粽”、端午前一两天,出嫁女儿必送粽给娘家。娘家回 赠纸扇、香囊等物。 划龙舟 温州东部平原,河道交错,几乎各村都置龙舟。南宋叶适诗 “一村一船遍一邦,处处旗鼓争飞扬。”划龙舟从五月初一开 始、至初十前后结束。 赛龙舟时,河道锣鼓喧天,数条或数十条龙舟展旗竞先。岸上 观客呐喊助威,场面壮观。解放前,常发生两舟斗殴与观众拥 挤坍桥落水事件。民国23年(1934)和建国前夕,永嘉藤桥、 梧诞因龙舟相撞引起斗殴,溺死41人、自南来至民因,历代政 府都曾多次禁划龙舟,效果甚微。

温州特色文化(课堂PPT)

温州特色文化(课堂PPT)

联系,对研究汉语语音史和语言史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留传的南戏作品都含有不
少温州话。由于南戏对元曲及元明小说的影响深远,
学者们在注释考证这些作品时都需要大量引用温州话。
2
南戏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成熟的文艺戏剧, 北宋末年至明朝初年(12世纪~14世纪) 流行于中国东南沿海,为区别同时代的 “北曲杂剧”,后人称之为南曲戏文、南 戏或戏文。南戏的存在,使中国的古代戏 曲与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戏剧并列为世界 三大古代戏剧体系。
南戏诞生于南北宋交接年间的浙江温州 (当时名永嘉),故称“温州杂剧”或 “永嘉戏曲”。元朝末年发展到巔峰, 取得当时剧坛的统治地位。明初时期逐 渐被新兴的崑山腔所替代,并演化为明 清的主要戏剧——“传奇”。 “南曲戏文”跟宋金“北曲杂剧”有很 大不同,它在表演的体制与结构上都要 比杂剧来得自由,可以根据剧情需要作 不同选择,已完全具备了戏剧的特征。
中国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主要有悬丝木偶、杖头木偶、 水木偶、药发木偶、肉木偶五大类,其中水木偶和药发木偶一度被 认为在国内早已失传。但据泰顺有关部门考证后认为长期以来存在 于泰顺民间的琼花木偶就是药发木偶。几百年承传不断的药发木偶 在泰顺发现,为我国木偶戏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例证。
6
平阳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温州市的汉族民 间艺术之一。作为以提线为主,集布袋、杖 头、人偶等四位一体的综合木偶艺术,民间 还传承着古老的药发木偶。平阳木偶戏,历 史悠久,早在南宋时期平阳当地汉族民间就 有木偶戏活动,另外平阳还是南戏的发祥地 之一,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平阳出戏子”之 说。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与研究价值。
元末明初流行的《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 亭记》和《杀狗记》合称“四大南戏”,是南戏在元末明 初的代表作品。《琵琶记》是南戏发展的顶峰,由温州瑞 安人高则诚于元朝至正年间,依南宋流传的《赵贞女蔡二 郎》戏文编撰而成。《琵琶记》在中国戏剧史上被称为 “词曲之祖”,是南戏时代与传奇时代间的桥梁,对明代 戏曲创作的影响非常深远。其余有完整留本的南戏:《东 窗记》、《破窑记》、《刘希必金钗记》。

温州特色小吃介绍 PPT

温州特色小吃介绍 PPT
温州的特色小吃
传统的街头小吃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 各种美味,让人向往。 鸡腿、鸡翅、鸭舌、排 骨,各种食物,人人爱。 在温州,有着许许多多 的各色小吃,有常人馄 饨,带鱼番薯粉,双炊 糕……啊哈,真是美味! 在中外都有美名。想必 各位流口水了吧,下面, 即将开始我们的美食之 旅!
温州著名的长人馄饨
常吃南瓜也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南瓜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 素、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腺嘌呤、精氨酸、瓜氨酸、 天门冬氨酸、葫芦巴碱、甘露醇等;南瓜是维生素A的优质来源;南 瓜经现代医学研究,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肝脏的 一些病变,被称为“防癌食物”之一;南瓜所含的甘露醇又有通便功 效,可减少粪便中毒素对人体危害,对防止结肠癌有其功用;南瓜子 对人体子宫颈癌细胞培养株JTC26在体外筛选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 90%以上,其它尚有抗血吸虫及驱虫作用,用以治疗血吸虫病。
接下来是准备馄饨的盖浇香料了:先要做好 一张鸡蛋皮,将锅烧得热热的,用纸擦油, 倒入打散的鸡蛋,提起炒锅转一圈,把鸡蛋 摊开形成蛋皮;边上翘起揭开烤另外一面。 最后切丝备用。
热锅放油,将猪肉糜、香菇丝、榨菜末放入锅一起炒熟。
市区解放北路五马街街口鼓楼街
这就是温州著名的灯盏糕
历史:灯盏糕是浙江温州的特色名点,
栽培历史约有二千四百年
• 瓯柑是瓯地(现温州等地)传统特产,栽 培历史已有二千四百多年。作为交际植物 上品,三国时即被孙权选为名珍馈赠曹操, 有“果中皇帝”之誉。唐宋元明清等朝瓯 柑均被朝廷列为贡品。《载敬堂集·江南靖 士诗稿·喜得瓯柑》诗云:“ 赖出东瓯好地 场,品尊号享果中皇。善藏留与明春啖, 胜似羚羊角片汤。”
长人伯正宗鮸鱼胶冻馆
• 鹿城区马鞍池西路45号

“百工之乡”温州的这些民间手工艺简直绝了!不看绝对后悔!

“百工之乡”温州的这些民间手工艺简直绝了!不看绝对后悔!

“百工之乡”温州的这些民间手工艺简直绝了!不看绝对后悔!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温州的先人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其时的玉器、陶器,以及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西晋的缥瓷等闻名于世;宋漆器工艺精美,店号遍布全国,更是饮誉海内外,蠲纸、竹丝灯等被列为贡品;明镶嵌与清瓯绸、瓯绣、龙须席、雨伞等最负盛名。

这些手工艺人们,看似平凡无奇,却总能技惊四座。

那是在一榫一卯间透露的智慧与情怀,更是在一捏一拿中掌握的分寸与艺术,最终凝结成一件件独具匠心的作品,在流年中始终散发光彩。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工匠”,他们还有一份独特的职业内涵,叫做“工匠精神”,而温州更以“百工之乡”著称。

雕塑类黄杨木雕叶润周作品吴尧辉作品黄杨木雕是温州传统工艺美术主要产品之一,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

它是以黄杨木为创作材料,采用圆雕、镂雕、浮雕等技法,属立体造型艺术品。

黄杨木雕因所雕刻木材是黄杨木而得名。

这种材料质地坚韧光洁,纹理细密,色黄似象牙,年久色渐深,古朴美观,硬度适中,是一种雕刻小型圆雕的最佳材料。

温州是全国黄杨木雕创作的重点区域之一,主要集中在温州城区(今鹿城区)、乐清、永嘉等地。

其中乐清从业者最多,创作最具特色。

2001年,乐清黄杨木雕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品种,2006年5月20日,乐清黄杨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彩石镶嵌谢炳华作品刘时梁作品在温州诸多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中,彩石镶嵌可以称得上是一颗璀灿的明珠。

历史悠久,驰誉中外。

其以叶腊石为制作原料,釆用浮雕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既体现出石料的自然本色,又创作出工艺的美感,为室内陈设、摆挂的理想工艺品。

彩石镶嵌过去一直是温州出口的重要工艺品之一,1920年就已远销到南洋群岛一带,好多作品被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

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竹丝镶嵌张锦达作品竹丝镶嵌是温州竹制品中最为突出的艺种,它是将毛竹拉丝锯凹,用特殊的手法拼搭成“方胜”纹样,并以此为底版,然后将白桃木或其他材料锯成花鸟、虫鱼、人物等图形,粘嵌在竹丝平面,再施以浮雕技艺,成为一种独特民间艺术品。

《话说温州》课件

《话说温州》课件

黄杨木雕是一种圆雕艺术。它利用黄杨木的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 彩庄重的自然形态取材。黄杨木雕呈乳黄色,时间愈久,其颜色由浅而深, 给人以古朴典雅的美感。缕雕技法是木雕中最精巧的一门技艺,它能使作 品空灵剔透,玲珑精巧,雅致美观,并产生动态。 过去木雕大多用于雕刻佛像、建筑庙宇、雕刻龙灯、刻匾、制作屏风 和家具等。经过历代艺人的努力,现在已成为专供人们欣赏的工艺品。黄 杨木雕呈乳黄色,时间愈久,其颜色由浅而深,给人以古朴典雅的美感。 黄杨木雕产地除浙江的温州、乐清外,还有福建、上海等地。上海的黄杨 木雕是在我国传统雕刻技法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雕塑的解剖、比例、结 构、重心、线条等处理手法,作品大多取材于儿童生活和民俗风情,富有 浓厚的生活气息,风趣幽默,生动自然。 木雕的工具有泥锤、雕塑架和泥塑盒,以及卡钳、刮刀和各种形式的 塑刀等。用于打粗坯的工具,有锯、木敲锤、铁敲锤等。用于雕刻的主要 工具是凿,它的种类很多,功能齐全,又分斜凿、三角凿、平凿、圆凿、 中钢凿、反口凿、翘头凿、针凿和手锯、竹簪、拖钻等。其操作比较细致, 分为构思草图、塑制泥稿、选用木料、操作粗坯、镂雕实坯、精心修细、 擦砂磨光、细刻发纹,打腊上光、配合脚盆等十多道工序。 黄杨木雕的工艺特点主要表现在善于利用木料,因材施艺,它虽然是 立体小型圆雕和镂雕两种,但以单人圆雕见长。黄杨木雕工序复杂,每道 工序都严格把关。一般产品分流水操作,特色作品由能雕善画者独立完成。 技艺娴熟、修养高深的艺人往往可以不塑泥稿,因材施艺,直接雕刻。有 时为了使作品丰富舒展,又往往采用拼装、组合的办法。黄杨木雕不愧是 我国民间工艺方面的一朵奇葩。
这一作品的起因是在一次业务过程中,跟自己的客 户的一个朋友认识过程中产生的。 那次,看见那位朋友手中把玩着一件小摆件,像紫 铜件。我就问:“您为何拿件铜件把玩”?哈哈!我被 人笑了,因为那不是铜件,而是黄杨木雕,清早期作品。 价值不底哦!这使我想起我前两年的黄杨木盆景,由于 经常出差,没时间养护,结果死了。后来就把大拇指大 小的黄杨扔在一边(我曾经听说过黄杨木的价值,所以 没扔到垃圾桶),没想道会这么值钱,而且会随着岁月 的流逝还会由黄变紫。这些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就这样, 我产生了学木雕的念头。 我那次出差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黄杨木桩,哈哈! 还在,尽管两年已过去,可它还是那样。我把它那回家 收好。 我凭以前的美术基础,大胆的开始了木雕工作。图 书馆、上网这些是我了解与学习的源泉,没几天我的木 雕工作开始了,经过一周多的工作日,我的仕女木雕诞 生了。现在看来有些生硬,可当时还是很满意的。

话说温州_民间美术工艺之细纹剪纸、黄杨木雕ppt课件

话说温州_民间美术工艺之细纹剪纸、黄杨木雕ppt课件

黄杨木雕
乐清黄杨木雕的主要材料黄杨,是一种矮 小的常绿灌木,生长缓慢。俗话说:“千 年难长黄杨木”,据《本草纲目》记载: “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遇闰则反 退”。
黄杨木一般要生长四、五十年才能用于雕 刻。这种木材大部分直径只 3~5寸左右, 适宜于雕刻小型人物,供案头欣赏。 黄杨木质地坚韧,表面光洁,纹理细腻, 硬度适中,色彩黄亮,经精雕细刻磨光后 能同象牙雕相媲美。特别是随着年代的久 远,颜色由浅而深,给人以古朴美观、别 具特色。
瓯塑,又称“油泥塑”。它将绘画、浮雕 和泥塑融为一体,用富于可塑性的五彩油 泥堆塑成人物、山水、风景、花卉、兽禽 等,色彩缤纷,瑰丽夺目。建国后,瓯塑 从单色发展为彩色,并创作出诸如挂屏、 屏风、台屏、壁塑、案头摆设等新产品。 代表作品《韶山》、《西湖天下景》、 《飞天》以及《国外庄园》等享誉国内外。
林邦栋
乐清人,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 性传承人,中国工艺 美术大师。 林邦栋是细纹刻纸的第四代传人。在家庭氛 围的熏陶下,他自幼就喜欢油漆画和剪纸,13 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油漆、纸扎和剪纸艺术。在 20岁时,已能独立设计制作细纹刻纸,还能在 一方寸的纸面上刻出50条线条仍游刃有余。
林邦栋作品
⑥斛,又称大寿桃,用于祝寿或地方贺礼,插以百余个戏剧
⑦祭礼用品,用于佛前供奉,内容包括八蛮(“八蛮”是指在温州一 带流传的八种瑞兽,各地略有不同,多指:狮子、麒麟、大象、四不 象、独角兽、老虎、金钱豹、梅花鹿)、海味、戏剧实景。
彩石镶嵌
彩石镶嵌是一种采用石雕、浮雕与花板雕 刻相结合的技法,根据题材内容和色彩要 求,配石成图,精制而成的汉族传统工艺 美术品。先后创创造了平嵌、高嵌、满地 嵌等多种技法,内容扩展到汉族神话故事、 民俗风情和现代生活。彩嵌用料除叶腊石 外,还采用鸡血石、珊瑚、玛瑙、珍珠和 黄金等。彩石镶嵌是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之一。

温州民间工艺美术25页PPT

温州民间工艺美术25页PPT
温州民间工艺美术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பைடு நூலகம்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温州民俗文化概要 ppt课件

温州民俗文化概要  ppt课件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 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 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 (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 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风俗习惯: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
打马球、插柳
ppt课件
21
端午节
日期:农历五月初五
民俗习惯:吃粽子——在五月 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 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 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 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ppt课件
7
瓯绣
• “瓯绣”是我国名绣之一,至今已有800多年悠久历 史。。瓯绣技艺精湛,集绣、塑、雕、刻、嵌等工艺 于一体,并吸收中国画和油画色彩的表现形式,具有 较强的观赏性。小可精致细腻,大可气势磅礴,是浙 江省优秀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种类之一。2001年被列为 浙江省工艺美术重点保护品种。近年来在温州市政府 的重视下,瓯绣艺人进行了瓯绣传统工艺精品创作, 搜集、挖掘和整理即将失传的传统针法技艺。在上世 纪八十年代,一向以人物见长的传统艺术瓯绣,又发 展创新一种极有艺术价值的新品,即瓯绣人像绣、人 像发绣艺术,丰富了这项古老的传统工艺。
属浙江省。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行政督
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
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1948年4月,改称第五
行政督察 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8
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建国后,改称为温州区专员公
ppt课件
5
泰顺药发木偶
• 泰顺药发木偶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烟花与木偶相 结合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在泰顺称之为琼花木偶。艺 人将戏曲人物、神话人物等木偶造型混于烟花之中燃放, 在烟花的带动下,焰光中木偶凌空飞舞、五彩纷呈、栩 栩如生。其表演场合往往被用于庙会、祭祀、民间节日 等庆典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矾塑起源 ——一名童工的意外发现
矾塑的发现,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 必然。1925年冬,这是矾矿再平常不过的 一个日子。13岁的矾矿童工刘肇宝偶然看 到明矾结晶池里的一棵小草凝结上细微的 矾珠,晶莹可爱。这纯粹是个偶然。可这 名童工却是个有心人,13岁的刘肇宝是苦 孩子出身,7岁开始到矿山靠捡边角料贴 补家用。他有一双巧手,平时就喜欢用竹 子折动物、花篮。 发现漂亮的结晶明矾后,刘宝肇突发 奇想,用竹片折成青蛙、蜻蜓、鱼虾等动 物放入结晶池,过几天后拿出来一看,明 矾小珠子沾在竹片上,珍珠般熠熠生辉。 心灵手巧的小肇宝接着在铁丝上均匀地扎 上各种彩色丝线,再折成宝塔模型放在结 晶池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拿出来,整个模 型缀满了无数晶莹剔透的矾珠,经过彩色 丝线的映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冰雕更加瑰丽多姿。 尽管有此发现,但他只是当作 一种业余爱好。他一边在矿厂 上班,一边兴致勃勃地琢磨新 的设计。花篮、果木、亭阁、 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矾塑作 品就这样相继诞生。
(资料、ppt)
米 蛋 矾
塑:郑伊茹
(资料、ppt)
画:陈奕霖
(资料、ppt)
塑:张

(资料、ppt)
米塑多用于寿庆、喜庆、贺礼、祭礼场合,主要包括: ①金杏子,用于庆祝小孩四个月,内容包括花鸟鱼虫、 蔬果禽珍; ②对周桃,用于庆祝小孩周岁,内容同上; ③生日寿桃,用于祝寿,内容同上; ④龙凤桃,用于祝寿,内容包括龙和凤,可以搭配到 生日寿桃里; ⑤茶盘斛,用于祝寿,将桃和瑞兽头堆成塔状,插以 戏剧人物; ⑥斛,又称大寿桃,用于祝寿或地方贺礼,插以百余 个戏剧人物,组成各种戏剧实景,并配以纸扎艺术。 ⑦祭礼用品,用于佛前供奉,内容包括八蛮(“八蛮” 是指在温州一带流传的八种瑞兽,各地略有不同, 多指:狮子、麒麟、大象、四不象、独角兽、老虎、 金钱豹、梅花鹿)、海味、戏剧实景。
矾 塑 制 作 过 程
第一步是绕线。将各色 丝线绕在经过特殊处理 的铜丝或者铁丝上
第二步是定型。将手中 绕好线的铁丝折叠成所 需的物品模型
第三步是结晶。将已经 被折叠完成的矾塑模型 放入矾池中
经过一段时间让明矾晶体附在上面。 一般浸泡1.5个小时左右,一件精美 的矾塑艺术品就大功告成了
笋壳雕:鲍俐颖
竹壳雕有着材质自然古朴,造型精致优美,工
艺科学合理等特点。竹壳雕的材料很有讲究,只 有成熟后自然剥落的竹壳才行,而且只能选取离地面1米以上、3米
以下的那段做材料,那部分竹壳的厚度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花纹
也最好看。竹壳雕的工艺比较复杂,光是一个人物造型就要花费一周 左右的时间,一层一层的竹壳贴在毛胚上,按照艺术构思仔细进行雕


蛋画俗称画蛋,源于我国古 老的蛋俗文化,是绘制在禽蛋外 壳上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平阳画 蛋以其肖物纤细逼真、生动传神 而名闻遐迩,以其饱含独特的传 统手工艺术的精妙而令人叹为观 止。画种分山水、花鸟、人物三 类,形式有吊蛋、卧蛋、图案蛋、 彩蛋、脸谱蛋等。
制作方法
1.挑选一个纯白色的合适蛋壳。 2.待洗净蛋壳表面后,用砂纸轻揉之。 3.再用兽医粗针筒插进蛋壳一端,压进空气, 将蛋清、蛋黄倾倒干净。 4.将福尔马林溶液注入蛋壳进行内部清洗, 洗净后须充分晾干蛋壳的内外水分以防霉 变。 5.画师根据设计师要求,开始画蛋。 最早的平阳画蛋仅限平面一种,后 来 又有了树脂堆蛋雕刻画,即利用软橡皮模 型贴在蛋壳上成形后,堆上树脂,用修刀 修成画胚,画上各种色彩,使画作具有浮 雕式的立体感。
现 状
可好景不长。因厂内人事变更,尤 葆枢、唐唯逸等一批老画师逝世,产品 更新换代不够,花样形式滞后等多种原 因,1976年至1980年间的收益高潮过后, 画蛋厂便逐渐走向了没落。上世纪90年 代初期,平阳画蛋厂被迫停办,人去厂 空。 现在,这门技术又被重新拾起。 2009年,平阳蛋画正式入选温州市第三 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市级非遗 保护项目,也成为平阳一张重要的文化 名片。
刻,再贴,再雕刻……如此反复4至5遍,以保证雕刻时拿捏出最符合
要求的外型。再给竹壳雕涂上彩漆、喷上无色的虫胶漆后,竹壳雕作 品才算是真正完成了。
吴涛林,乐清市陶林竹艺研究所所长,现系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浙江省民间美术家协会
会员。自幼师承父亲学艺,潜心钻研竹壳雕刻艺 术。他的作品造型精致优美,工艺科学合理,竹 壳雕于1993年通过了浙江省级新产品鉴定,并得到了专家,教授的 高度评价。吴涛林的竹壳雕作品现已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关注。 他创作的《关羽》荣获浙江省首届乡镇工艺美术精品展二等奖。《三 国人物》系列作品在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获得天工奖 (最高奖)。《五虎上将》获得首届中国竹工艺品创作大赛银奖。 《戏剧人物》系列作品荣获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金奖。他的作品曾多 次获大奖,不少作品被国内外艺术爱好者收藏,其中《五虎上将》作
姓名:王锦荣 经历:王锦荣出身于温州米塑世家,受其祖父和父亲 的熏陶,7岁开始学艺。有着几分米塑天赋的王锦荣通 过几年的刻苦学艺,14岁就能独当一面,捏出来的米 塑受人好评。后来,他做过裁缝、弹过棉、打过铁、 剃过头、补过缸等等,这些丰富的生活阅历,加上又 王锦荣 不断从国画和现代雕塑中汲取营养,使王锦荣的米塑 技艺突飞猛进,先后创造了多个米塑的“全国之最”, 其中立体花色冷盘为国内首创。 作品:大型米塑《江南风光》(高1.85米,长6.5米); 《水浒108将》(面积5平方米),条条好汉神态生动; 《孙悟空大闹天宫》(高4米)等等,都让人们记忆犹 新。最难得的是,他独创的“三防”技术可以使米塑 作品长久保存。1976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王 锦荣怀着无比悲痛和崇敬的心情,用“三防”技术制 作了《周恩来总理立体像》,迄今已28年仍保存完好。 王锦荣的米塑年夜饭
笋壳雕又称竹壳雕,是以毛竹笋壳为原料, 通过绘画、雕刻、剪贴、上光等工艺制作而成的新颖工艺
品。首创者是乐清民间艺术家吴贞山,现在他的儿子吴涛
林在传承父辈手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 笋壳雕集竹雕 (浅雕)、脱俗、竹编于一身,体现了笋壳自然本色、花
纹及质地轻巧的特点,别具一格。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故问世后甚受青睐,远销美、英、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矾塑构图法
独体表现法:此法主要用于创作独体作品,通 过对一座建筑物或一种动植物的素描式构建, 表现单一物体的风采。代表作品有《七巧宝塔》 《迎客松》等。 组群式构图法:此法是矾塑早期的创作法,一 般用于篇幅较大、可平面布局的作品。主要通 过多个平面单体或文字等便于平面布局的形象, 组合在同一个平面上构成画面。代表作品有刘 朝宝创作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九龙壁》 《双龙戏珠》《咏梅》《大海航行靠舵手》等。 盆景式构图法:是矾塑最常用的构图法,主要 以山水风光、建筑物、动植物、花鸟虫鱼、日 常生活用品等素材的巧妙组合形成画面,构建 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协调匀称的优美造型。 代表作品有《松鹤延年》《龙凤呈祥》《七 鹤同春》《松鹤朝阳》等。作品造型精巧,能 够充分展示矾塑诱人的艺术魅力。
品被中国竹子博览馆永久收藏。
名称:米塑 别名:“粉塑” 产地:浙江温州 特性:惟妙惟肖,形象逼真,色彩纷呈。 简介:米塑又称“粉塑”,是用煮熟的米粉 团为原料,通过揉、捏、掐、刻等多种手法, 制成各种人物、走兽、花鸟的民俗工艺。其 作品大小不一,大的高达数米,小的只有二 三厘米,大都用于喜庆节日和庆祝寿辰等。 旧时,每逢夏历二月十五日举行拦街福,都 要制作米塑大寿桃,寿桃面上除装饰花鸟虫 鱼形象外,其正背两面,还塑有《三国志》、 《封神榜》、《西游记》以及《水浒传》的 戏曲人物,形象逼真,色彩纷呈。
温州米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素称“百工 之乡”——温州民间工艺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温州 民间有个习俗,每逢喜庆节日、婚丧嫁娶或庆祝寿辰, 都要捏制米塑。据传,这一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出现。 经过千余年的传承,米塑工艺流程日臻完善,与北方 的“面塑”并称为中国食品塑作工艺上的双绝。与北 方的面塑不同,温州米塑大小不限,有的高达数米, 防蛀和保存的难度极大。传说孙武用米做成蟠桃状充 寿桃为母亲做寿是米塑工艺的开始。温州米塑历史悠 久,而据记载,温州捏制米塑的民间习俗早在宋朝时 就已出现,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多用于寿庆、婚嫁、 筵席、礼佛等场合。重阳糕上更不可少。尤其在农历 三月“拦街福”寿桃山上,众多米塑戏剧人物风姿各 异,情韵生动。米塑《济公斗蟋蟀》,神形兼备,妙 趣横生,展出时轰动鹿城。温州米塑艺术家邵永桂还 应邀赴日本作现场艺术表演,颇受赞赏。 邵永桂作品
林朝瑜作品欣赏
矾塑 ——精美的矾石会唱歌
简介:苍南矾塑,俗称“矾塔”。系用金属丝扎成 各种模型,辅以彩线再浸入矾水池中结晶而成的 立体造型工艺品。具有晶莹剔透、五彩缤纷的特 点,主要流行于温州 苍南县,是当地独有 的工艺美术品种。06 年,苍南矾塑被温州 市人民政府首批认定 为传统工艺美术品种 和技艺之一,07年, 又被列入省、市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 史
温州蛋画,起于民国时期,有80 多年历史,乃平阳人尤葆枢首创。尤 葆枢是画家吴昌硕的得意弟子,在平 阳一中任美术教员时,开始研究画蛋 技艺,并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召集唐 唯逸、林朝瑜等10多位画师在平阳创 办画蛋厂。工厂成立后,一幅幅平阳 蛋画作品通过上海一家外贸公司远销 欧美各国。70年代初期,平阳蛋画靠 着质量上乘、工艺精湛从民间逐渐走 向国际市场。一个仅有10名职工的小 厂一下子扩充成50多人的庞大画坊, 这种规模生产曾让平阳蛋画盛极一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