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罗尔政策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罗尔的政策科学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德罗尔是世界上著名的政策科学理论专家,尤其是他的逆境中政策制定原则对我国的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要理性认识制定政策所要应对的逆境,加强决策机构的权威,提高政府应对逆境的能力,适当采取有选择的激进主义模式,坚持政策的产出价值优先等原则,提高政府应对逆境的能力,增强政府公信力。
关键词:政策科学逆境中政策制定启示
一、政策科学的概念及产生的背景
(一)政策科学的概念
拉斯韦尔认为政策科学是以制订政策规划和政策备选方案为焦点,运用新的方法对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的学问。
那格尔认为“政策研究可以总的定义为:为解决各种具体社会问题而对不同的公共政策的性质、原因及效果的研究。
克朗认为,政策科学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探求对人类系统的了解与改进,它的研究焦点之一是政策制定系统。
我国的政策科学学者给政策科学或政策学下过一些定义,可以概括为这样四种基本看法:一是认为政策科学主要研究政策制定的理论和方法,是研究如何制定优化政策、避免错误政策的学科领域;二是认为政策科学是关于制定政策方案、规定政策的实施、评价政策的结果、预测政策的方向的一门学科;三是认为政策科学是研究政策的属性及特点、政策制定和执行规律的科学;四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界定政策科学,认为广义的政策科学是对不同的公共政策的性质、原因和结果进行的研究,狭义的政策研究可以界定为对目标、方案及社会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德罗尔认为政策科学或政策研究的核心是把政策制定作为研究和改革的对象,包括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以及具体的政策问题和领域;政策研究的性质、范围、内容和任务是:理解政策如何演变,在总体上特别是在具体政策上改进政策制订过程。【1】
(二)政策科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
1、政策科学产生的背景
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世界格局和大量新的社会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社会公
众对政府提出了强烈的实现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诉求。
现代西方思想库或“脑库”的产生和他们对政策的研究、参与活动,为政策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诸多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为政策科学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用
技术。
2、政策科学的发展
拉斯韦尔在50 年代初就指明了社会科学中的政策研究方向,但是此后的十几年里,除了在政策分析的定量方法及技术方面,特别是运筹学、系统分析、线性规划和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及技术上取得成就之外,政策科学的学科建设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60 年代中期以后,情况发生了改变,政策科学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代表人物有托马斯及德罗尔。
60 年代末, 当政策科学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刚趋向成熟时,一些著名高等学府的学者就迫不及待地把研究生教育的眼光紧紧地盯住了这个充满希望和
诱惑的新领域。从1967 年到1971 年短短的几年里, 出现了第一批公共政策或公共事务学院或研究所, 开始了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生教育。这些著名学府不约而同地兴办政策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项目, 充分说明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生命力, 说明它在培养政府决策、管理和政策分析人才方面的优越性, 有力地推动了政策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在整个70—80 年代,政策科学研究获得了新的进展,在政策系统与政策过程的研究上取得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在政策评估、政策执行和政策终结方面形成了各种理论。首先, 政策评估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次, 政策执行也成为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最后, 70年代渐露头角的公共选择理论也可以视为政策科学在这一时期取得的一个成就,因为这种理论实质上是用经济学的途径来研究非市场决策即公共决策问题。
进入80 年代中后期, 政策科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新趋向:一是加强了政策价
值观或公共政策与伦理关系问题的研究, 政策科学的研究者从政治哲学、案例分析、职业道德等角度或方面去研究政策价值观问题。二是政策科学与公共行政学日益相互融合,并出现了用公共事务来统治这两个领域的新趋向。三是政策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拓宽,一些学者认为过去的政策科学片面强调经济理性和技术理性, 无法解释丰富多彩的政策现象,因此,这些学者主张用社会、政治和法律的理性取代经济和技术的理性。
二、德罗尔的政策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德罗尔的政策科学理论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政策科学研究思
想、逆境中政策制定的思想和宏观政策分析的思想。本文主要研究了德罗尔的逆境中政策制定的思想和宏观政策分析的思想
(一)逆境中政策制定的思想
社会改造原则。社会改造原则是代表中央政府或者在中央政府协助下进行的社会改造原则。它主要强调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广泛和综合的干预,要进行长远的规划,确定积极并且合理的奋斗目标,采用能够使政策达到临界质量的政策手段,在其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决策模式以适应急剧变化的形式以及使现实得到超渐进变化的能力等。【2】
临界质量原则。逆境的特征都有变化阈限,其阈值取决于这些特征的原动力、规模与复杂程度、社会状态是稳定还是动乱、各个具体领域以及其他因素。政策若要取得效果,必须达到一个适当的临界质量,足以对其对象产生预期的影响。
有选择激进主义原则。所谓“有选择”,是指认真分析逆境的特征,挑选那些足以改变逆境的主要社会变量,而这些变量也是造成逆境的主要社会因素;所谓“激进”,是指对造成逆境的主要社会变量集中政策资源,采用强化干预手段,促使其朝着良性转化,从而对逆境产生重大影响。这条原则与社会改造是两条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政策原则,在逆境不十分严重,能通过社会改良得以纠正的条件下,无需触动社会改造那么多方面,而集中改造少数几个变量,进行有选择的激进政策也许就能奏效;反之则必须进行整个社会改造时,有选择的激进主义也不失为一种较为稳妥而有效的策略。
准备承担风险同时避免万一原则。制定一种政策,有可能会是失败的,因此政策本身具有风险性。如果逆境的情景十分危急,而不进行果断的干预,采取以往的政策模式,按照正常的程序行事,结果常常误了良机,造成更大的风险,后果更加严重,所以政策主体抓住良机,敢于决策,勇于承担风险。准备承担风险并不是鼓励冒险,更不是主张轻举妄动,而是要求决策者保持清醒,善于打破那种认为可望推行诸如渐进主义方案这种没有风险的对策就可以走出逆境的幻觉,正视现实,采取自觉承担风险且更为有效的积极政策方案。
产出价值优先原则。在社会呈现承平、稳定的顺境时,应给形式价值较大权重; 而在逆境中,则要赋予产出价值较大权重。这就是逆境中应遵循的产出价值优先的政策原则。
能动乃至强制原则。社会改造和临界质量这两条政策原则已暗含了这样一种需要,即应对逆境的政策需要具有能动性,必要时甚至需要强制性。社会改造和临界质量这两条政策原则已暗含了这样一种需要,即应对逆境的政策需要具有能动性,必要时甚至需要强制性,能动的政策能够克服惰性、战胜那些抵制集体做出的正式抉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