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考试试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期末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期末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期末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初一语文期末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初一的学生在考试方面是比较缺乏经验的,面对即将到来的语文期末考试,其实我们可以找些试题来练练手,尽快让自己适应考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一语文期末考模拟试题及答案篇1一、积累与运用(3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6分)xù()叨匿( )笑jiàn()赏脊( )椎贪婪()狭ài()拈()轻怕重páo()根问底大相jìng()庭骇( )人听闻jié()然不同滑jī()2.诗文积累,填空默写。

(10分,每空1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3)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4)不知何处吹芦管,。

(《夜上受降城闻笛》)(5)《天净沙秋思》中三个名词性短语连排,抓住毫无生气的景物,表现深秋傍晚典型特点的句子是:,。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 , _。

(7)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兄弟,予以教诲与勉励,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

《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该文中的“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两句,后来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蚊子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B.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C.小家伙开口就喊:“妈妈!”D.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看法,就化作凡人。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B.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山东省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 风华正茂,风声鹤唳C. 一诺千金,一言九鼎D. 举世闻名,举世瞩目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总是______。

”A. 一丝不苟B. 一视同仁C. 一诺千金D. 一举两得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成绩也很优秀。

C. 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不能掉以轻心。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活动。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

B.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工作。

C.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澈。

D. 他的心情像天空一样明朗。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B.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生机勃勃;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德高尚。

D. 我们要努力学习,要勤奋工作,要积极生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天涯若比邻。

”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孔子的教诲。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出自《论语·述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内容】(此处应有一篇短文,由于篇幅限制,省略具体内容)1. 短文中提到的主要人物是谁?2. 主要人物在短文中遇到了什么问题?3. 主要人物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4. 短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四、作文题(3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初一语文摸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摸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摸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B. 镌刻(juān)C. 迸溅(bèng)D. 锲而不舍(qiè)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安石D. 苏轼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因为学习刻苦,所以成绩优异。

C.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破坏学校纪律的行为。

D. 这个问题,我实在无法回答。

二、填空题1.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其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诗中的名句。

2.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论语》中的名句。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 范仲淹在文中提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的什么特点?2. 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大观”指的是什么?四、作文题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C二、填空题1. 孟浩然2. 孔子三、阅读理解1. 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发展。

2. “大观”指的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宏伟建筑。

四、作文题[作文答案略,根据学生个人理解和喜好自由发挥]。

七年级语文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语文试题带答案

2022-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共5页,包括四道大题,共26道小题,全卷总分值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 钟。

考试完毕后,将答题卡交回。

留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 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考生务必依据考试要求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 无效。

提示: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地书写汉字,做到端正、干净。

错字、别字每个要扣0.5分。

一、积存与运用〔20分〕〔一)选择与填空题〔15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1 )[2分)伫蓄(zhCi ) 精神抖擞(sou )• • 皱斜(qi )翻来覆去(捞〕• • 分岐[qi )咄咄逼人[dud )・♦ 决别(jue )淅淅沥沥⑴).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不全都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比方一一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 或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老舍《济南的冬天》)B.拟人一一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快活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动听的喉咙,唱 出动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朱自清《春》)C.比方一一空气里像有很多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刘湛秋《雨的四季》)D.排比——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刘湛秋《雨的四季》).下面各句用符号法标示朗读正确的选项是()(2分)A.风里带来些V 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V 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 •••• •••• •B.今年的春天V 来得太迟,人太迟了,有一些老人V 挺不住…… • • • • •C.坐着,A 躺着,人打两个滚,八踢几脚球,A 赛几趟跑,八捉几回迷藏。

• • ・ • • •D.但是V 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八变了方法:“还是走小路吧!” • ♦ • • •4 .朗读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时,宜承受的语调是〔)(2分)A.浅薄B.欢快C.激扬D.平淡.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测试试题1(含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测试试题1(含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试题姓名班级学号得分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基础题)和第Ⅱ卷(作文)两部分。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3.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基础题)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每空1分,共10分)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③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④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⑤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

(蒲松龄《狼》)⑥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⑦《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⑧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liànɡ)确凿.(záo)吝.啬(lìn)B. 静谧.(mì)盔.甲(kuī)怂.恿(sǒnɡ)C. 憔悴.(cuì)恍.惚(huǎnɡ)干涸.(ɡù)D. 匿.笑(nì)狭隘.(yì)缥.缈(piāo)3.(2 分)下面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第三局破釜沉舟....,调上全部精锐人马,拼力反击,终于反败为胜。

初一语文重点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重点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重点考试试题及答案初一语文考试通常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文学常识、作文等部分。

以下是一份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 谪:贬职。

- 属:嘱托。

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政事顺利,人心和睦,各种荒废的事务都重新兴盛起来。

3.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表达了对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4-6题。

《背影》节选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4. 这段文字中“祸不单行”是什么意思?- “祸不单行”意味着不幸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地发生。

5. 作者为什么会感到难过?- 作者感到难过是因为祖母去世了,同时父亲的工作也失去了。

6. 父亲的话“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表达了什么?- 父亲的话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乐观和希望,相信总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8.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看到明月时,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四、文学常识9.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按照音乐性质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请简述这三部分的区别。

- 风:是各地的民歌,大部分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

初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yīng)聘谆(zhūn)谆教诲B. 憧(chōng)憬憧(chōng)憬C. 缄(jiān)默缄(qiān)默不语D. 蹒(pán)跚蹒(mán)跚学步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天的公园里,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真是美不胜收。

B. 由于他刻苦学习,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D. 我们要勤奋学习,要积极思考,要勇于创新。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拂面,花儿笑开了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像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好得不得了。

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勤奋学习吗?B. 他的成绩好得不得了。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勤奋学习?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要勤奋学习,要积极思考,要勇于创新。

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一、(15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这首诗是他在征战乌桓胜利的归途中,登上碣石山,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看到如此宏伟的景象而写下的。

B.海面浩淼,水波澹澹,映入眼帘的是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盛繁茂;在萧瑟的秋风中,大海汹涌起伏;太阳和月亮不停运转,都好像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云河,星光灿烂,它们都好像出自于大海广阔的胸间。

C. 这首诗描写海水荡漾,山岛竦峙,是动态描写;描写百草树木丛生,是静态描写。

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和精神。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2—4题【甲】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非淡泊..无以明志。

湖北省襄阳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襄阳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一、古诗词默写(10分)1. 山际见来烟,。

2. ,凭君传语报平安。

3. 荷笠带斜阳,。

4. 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清朗秀美夜色的诗句是,。

5. 《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6.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7. 望黄河滾滾,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8. 《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残酷的对偶句是,。

9. 成语“扑朔迷离”与《木兰诗》中相对应的语句:,。

10. 现成曲谱与古诗“联姻”,便捷好用,饶有趣味。

弘一法师(李叔同)那首最有名的“长亭外,古道边,。

”用的就是一支外国曲子。

二、语言基础和表达(18分)11. 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2.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菜畦.(qǐ)污涩.(sè)讪.笑(shàn)瞬.息(shùn)B. 涉.足(shè)伫.立(zhù)吞噬.(shì)行.辈(háng)C. 澎.湃(pén)炽.痛(zhì)踌.躇(chóu)磐.石(pán)D. 环谒.(hè)蝉蜕.(tuì)鞯.马(jiān)船楫.(jí) 1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啊,谢谢老天爷!”小鸭子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B.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C.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D. 他们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初一语文人教版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人教版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人教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咿哑(yā)踉跄(liàng)迸溅(bèng)B. 确凿(zuó)徜徉(cháng)蹒跚(pán)踌躇(chóu)C. 矍铄(shuò)蹑手蹑脚(niè)锲而不舍(qiè)镌刻(juān)D. 踌躇(chú)踉跄(liàng)矍铄(jué)锲而不舍(qì)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不明确,需要进一步修改。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考试。

答案:A二、填空题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中的《》。

答案:《青青子衿》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唐代诗人写的《》中的名句。

答案: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初一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卷

初一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卷

初一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有(yīng)尽有B. 悄(qiāo)然C. 憧(chōng)憬D. 瞠(táng)目结舌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同学们都去春游了,只有小明没有去。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三遍都还觉得不够。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比赛。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从不持之以恒。

B. 他们俩是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目中无人。

D. 他总是不拘小节,做事大大咧咧。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B. 他像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C. 他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D. 他的心情像乌云密布的天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中的名句。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

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中的诗句。

9.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

1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

三、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秋天来了,天气渐渐凉了。

树叶变黄,一片片地从树上飘落下来。

我站在窗前,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怀念。

小时候,每到秋天,妈妈就会带我去公园。

我们走在铺满落叶的小路上,听着脚下沙沙作响。

妈妈会捡起一片片落叶,教我认识不同的树种。

那时候的我,总是觉得妈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00 分)一、默写(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8分)1.(8分)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 ,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4).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________,________。

”书写了诗人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壮志。

二、语言表达(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8分)2.(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轻轻地翻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tān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jué别时收获“好好儿活”的勇气;莫怀戚解决散步时的分岐,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百草园中的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追求让人拥有至高的境界……语文,你如婉转柔美的歌声;语文,你如精美隽永的书法;语文,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tān( )痪jué( )别贮.( )蓄(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婉转”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请仿照划线句再续写一句: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6分)3.(6分)2020年10月,教育部等部门再次发布了体育中考的信息。

为提高全体师生的重视程度,南陵县各中学开展“加强体育锻炼,拥有健康身体”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甲】我们都需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身体素质,因此,在学生时代树立积极锻炼身体的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初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不要慨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若把人一生的情感藏起来,也是一壶香醇的酒。

开拓怎样的路,装订怎样的书,酿造怎样的酒,是一个人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人生课题。

2.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我们真不知道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哪里去?B。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XXX1996年版)。

C。

XXX的这间陋室,真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

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家先进。

B。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C。

诚信缺失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是传统的诚信理念受冲击的结果。

D。

这位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6分)1) “吾将上下而求索。

”(《论语》)2)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唐代XXX《春夜喜雨》)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唐代龙标《将进酒》)4) “众人拾柴火焰高。

”(《红楼梦》)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

”(唐代文学家XXX 《滕王阁序》)5.名著阅读(4分)1) 《西游记》XXX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齐天大圣”,为他取姓为“XXX”。

2) XXX的顽皮、机智、勇敢、聪明令人赞赏。

例如,他能用筷子变出一座桥,用毫毛变出无数个XXX来迷惑敌人。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4分)1) 标语: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

2) 发送倡议书的方式: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

3) 参加活动的收获:了解了野生动物的珍贵性和保护的必要性;认识到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可打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请用正楷将下面一句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

(2分)“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2.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

(4分)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 )亮地响着。

3.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 )(2)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 )(3)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穷人。

( )(4)高高举步,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自从来到这世界上,人类就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B.考试失败了,李玲伤心极了,她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她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的等待着。

5.仿照下列句中画线的部分,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分)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 ? 。

6.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同学,那么你向他(她)真诚地道歉,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对不起,就算我错了,好不好?B.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我,好吗?C.对不起,是我错了,但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好不好?D.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是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

7、按照课文或根据意思用课文中原句填空(12分)(1)海内存知己,。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导语:通过试题,大家可以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日后学习提供指导。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供各位参考。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抛下(pōu)豌豆(wān)凝视(níng)枯竭(hé)B、屏息(píng)卖弄(lòng)玷污(diàn)头晕目眩(xuàn)C、洗耳恭听(gōng)澄清(chéng)应和(hè)雏形(chú)D、贮蓄(zhù)刹那间(shà)忍俊不禁(jīn)栖息(xī)2.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 行影不离昂然挺立爱慕虚荣头晕目眩B. 无可奈何极力挣扎独具慧眼忘乎其形C. 宽洪大量走投无路一模一样廋骨嶙峋D. 秋风潇瑟哄堂大笑思前想后盘虬卧龙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2分)①我决定___________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②月亮出来了,冷冷地,我不禁打了个__________ 。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_________ 地铺着。

A.委屈寒颤随意 B.委曲冷颤随便C.委屈寒颤随便 D.委曲冷颤随意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尽管遭遇厄运是坏事,因为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B、今天班干部都来参加劳动了,只有文艺委员请假了。

C、她的家乡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D、只有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B、刚满十二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

C、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6、填空。

(10分)(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2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计9小题,总分18分)1.(2分)A.酷.热(kù)耸.立(sŏng)突兀.(wù)参差.不齐(chā)B.厌倦.(juàn)怦.怦(pēng)晕眩.(xuán)哄.然大笑(hōng)C.抽噎.(yē)呻吟.(yīn)恍.惚(huăng)惊慌失措.(cuò)D.安慰.(wèi)凌.乱(líng)滑稽.(jī)小心翼.翼(yì)2.(2分)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取诀亭亭徘徊人声鼎沸B.轻捷云霄倘若翻来复去C.遮蔽心绪流转水波鳞鳞D.鉴赏和蔼恭敬人迹罕至3.(2分)下列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保持不败战绩的队员们神采奕奕....地走进赛场,准备进行最后的决战。

B.这里原是不毛之地....,现已一片葱茏,俨然成为绿洲。

C.只要充分做好准备,就不怕对手的突然袭击,何必杞人忧天....呢?D.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绵长,就像长江、黄河,历经千年风雨,滔滔不绝....。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知识。

B.他看见大病初愈的朋友,脸上露出了笑容。

C.绍兴黄酒是全国最大的黄酒产地。

D.思想内容是否健康,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5.(2分)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文章是《琐记》。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C.《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

D.唐僧师徒四人在取得真经后,孙悟空就被封为斗战胜佛,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

6.(2分)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美丽中国的壮丽画卷正在华夏大地徐徐展开。

初一语文上册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狭隘(ài)倔强(jué)迸溅(bèng)B. 矗立(chù)眺望(tiào)踌躇(chóu)蹒跚(pán)C. 蹑手蹑脚(niè)锲而不舍(qiè)哽咽(yè)踌躇(chú)D. 黝黑(yǒu)踌躇(chú)蹑手蹑脚(niè)锲而不舍(qiè)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他因为迟到了,所以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答案:B二、填空题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论语》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孔子的一句著名教诲。

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背影》节选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转道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1.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背影”,这个“背影”指的是谁的背影?答案:指的是作者父亲的背影。

2. 作者为什么会感到难过?答案:作者感到难过是因为祖母去世了,同时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家庭遭遇了不幸。

3. 父亲在文中说了什么话来安慰作者?答案: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四、作文题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初一语文北京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北京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北京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箴言(zhēn)蹒跚(pán)蓦然回首(mò)B. 徜徉(cháng)峥嵘(zhēng)恣意妄为(zì)C. 叱咤风云(zhà)踽踽独行(jǔ)踌躇满志(chóu)D. 倜傥(tì)旖旎(yǐ)咫尺天涯(zhǐ)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我完全同意。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在课堂上插科打诨,让老师很头疼。

B. 这次考试,我们班的成绩斐然,老师感到很欣慰。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自高自大。

D. 这部电影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精神矍铄。

B. 这次比赛,他的表现真是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相看。

C. 他做事总是敷衍了事,从不认真对待。

D.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真是妙笔生花。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一起去图书馆。

”B. 他对我说:“你明天有空吗,一起去图书馆?”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一起去图书馆?”D. 他对我说:“你明天有空吗?一起去图书馆。

”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

C.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响彻云霄。

D. 他像一只狮子,勇猛地冲向敌人。

7.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考试试题带答案【导语】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初一语文考试试题带答案,仅供大家查阅。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戏谑(xuè)嘈杂(cáo)寂寥(liào)煞费苦心(shà)B.簪子(zān)揶揄(yé)黄晕(yùn)乳臭未干(xiù)C.抽噎(yē)虔诚(qián)蓦地(mò)猝不及防(chù)D.隧道(suì)偌大(nuò)濡湿(rú)憨态可掬(jū)2.下列成语中有两个书写有错误,请把这两个词语的正确写法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格里。

(2分)心有余悸言简意赅暂露头角萍水相逢苦心孤诣人情世故司空见贯销声匿迹盛气凌人趾高气扬3.找出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2分)A.我想在电脑上看电视,可是没有声卡,也只能对着耳机望洋兴叹了。

B.大众小说乡土化,乡土小说大众化,合二而一,出奇制胜。

C.看他六神无主的样子,我觉得他很无助,决定去帮助他。

D.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我经常心情_________,可是从来不_________。

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和浪漫,并且将艰辛匮乏当成我日记更_________的材料。

A、沮丧绝望丰富B、沮丧失望丰厚C、懊恼绝望丰厚D、懊恼失望丰富5.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

(2分)(1)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2)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国之重宝”。

①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全器的重量②壶颈两恻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③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④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

A.④②③⑤①B.⑤②③①④C.③⑤④②①D.①⑤③②④7.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的排比句。

(2分)生命是那园圃中的花,在争奇斗艳中绽放光彩;生命是那草原上的马,在纵横驰骋中彰显英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填空。

(3分)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1)以上文段出自高尔基的小说,文中被称为“小强盗”的是小说主人公(2分)(2)小说中的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13分)(1)水何澹澹,。

(2)曲径通幽处,。

(3),自缘身在层。

(4),随风直到夜郎西。

(5)故渔者歌曰:“,!”(6),寒光照铁衣。

(7)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8)《〈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9)《望岳》中表现作者勇于登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一)阅读文言文《卖油翁》,完成10~14题。

(9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划四处)。

(2分)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但微颔之()(2)睨之,久而不去()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以我酌油知之宁可以急相弃邪? B.康肃笑而遣之卒辇而致之C.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自三峡七百里中D.康肃笑而遣之有寄千金而无券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用一个成语概括)(1分)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8分)刘氏善举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

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

乡里咸称其善。

然儿不解,心有怨言。

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

”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dài)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

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释:遗(wèi):赠送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了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①昼则耕于田间()②竟年如是()1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17.“乡里咸称其善”的原因是(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18.选文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19--20题。

(3分)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9.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的特点(1分)20.“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2分)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0分)(一)阅读《母亲的心》,回答21~25题(15分)母亲的心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

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

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

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

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

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

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

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2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3分)22.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3.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5.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仙人掌花》,回答26~32题(15分)仙人掌花曹乾石⑴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了我养花的兴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