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间关系概述

合集下载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原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原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原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利用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这种光谱中,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的过程是通过分子的电子能级跃迁来实现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分子的电子能级结构。

分子中的电子能级是分立的,分为基态和激发态。

当分子处于基态时,电子处于最低能级。

当分子受到激发能量的激发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的能级,这种跃迁所吸收的能量正好位于紫外可见光区。

紫外可见光谱的原理是基于分子在吸收紫外可见光时发生的电子跃迁。

当分子受到紫外可见光的照射时,如果光的能量正好等于分子的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那么光就会被分子吸收。

这种吸收过程会导致分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吸收光的波长和强度与分子的结构和电子能级有关。

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提供有关分子结构和浓度的信息。

吸收峰的位置与分子的电子能级跃迁有关,而吸收峰的强度与分子的浓度有关。

因此,通过测量样品在紫外可见光谱下的吸收特性,可以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紫外可见光谱在化学、生物、药物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化学分析中,可以用紫外可见光谱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浓度;在生物领域,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在药物研发中,可以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

总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它基于分子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样品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对分子的电子能级跃迁的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原理和应用。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故 =
hc E
4.136 10 15 eV s 2.998 1010 cm s-1 = 5eV
=2.48×10-5cm=248 nm
烟草化学 Tobacco Chemistry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可见,由于分子内部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主 要处于紫外可见光区(200~800nm),这种分子光谱称为电子光 谱或紫外-可见光谱。 在电子能级跃迁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振动能级的跃迁。 ΔEv大约比ΔEe小10倍,一般在0.05~1eV之间。如果是0.1eV,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仪器分析
郑州轻工业学院
程传玲
烟草化学 Tobacco Chemistry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第五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UV-VIS
烟草化学 Tobacco Chemistry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将不同波长的光透过某一物质,测量每一波长下物质对 光的吸收程度即吸光度,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
纵坐标作图,这种图谱称为该物质吸收曲线或吸收光谱。某
物质的吸收光谱反映了它在不同的光谱区域内吸收能力的分 布情况,可以从波形、波峰的强度、位置及其数目看出来,
区域内,不同波长的光引起人的视觉神经的感受不同,所以
我们看到了各种不同颜色的光。例如,400~450nm的光是紫 光,580~600nm的光是黄光等。

紫外吸收光谱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

紫外吸收光谱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

紫外吸收光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能够用于测定物质的结构、浓度和纯度,并且在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进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光谱峰位发生变化的情况,这种变化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本文将从分子结构、溶剂效应、溶质浓度、温度等多个方面探讨紫外吸收光谱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分子结构分子结构是影响紫外吸收光谱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分子的共振结构、双键位置、官能团等会对分子的吸收光谱产生影响。

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时,例如发生构象异构体的转变、官能团的改变等,都会导致紫外吸收光谱峰位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是因为分子的电子结构发生变化时,其能级结构也会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分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

二、溶剂效应溶剂对光谱峰位的影响是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溶剂的极性、氢键作用、酸碱性等因素都会对溶液中分子的电子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光谱峰位的变化。

常见的溶剂效应包括索瑞克效应、溶剂极性效应等。

在进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时,需注意选择适当的溶剂,并考虑溶质与溶剂之间相互作用对光谱峰位的影响。

三、溶质浓度溶质浓度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也是需要重视的因素之一。

当溶质浓度发生变化时,其在溶液中的吸收行为也会随之变化。

在溶质浓度较低时,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其吸收峰位可能较为尖锐;而在溶质浓度较高时,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增强,其吸收峰位可能会发生变宽或偏移。

在进行溶液浓度变化对光谱峰位的影响时,需注意考虑溶质自身吸收特性与溶质浓度之间的关系。

四、温度温度是影响光谱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内部的振动和旋转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分子的电子结构和能级分布,进而引起光谱峰位的变化。

另外,温度还会影响溶液中分子的相对浓度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进而影响光谱峰位的形状和位置。

以上所述,是对紫外吸收光谱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在进行光谱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分子结构、溶剂效应、溶质浓度、温度等多个因素对光谱峰位的影响,以获得准确而可靠的分析结果。

紫外光谱

紫外光谱



◇ ◇

紫外光谱主要吸收带
吸收带(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 吸收带 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 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 ◆ R带: n→π 跃迁产生,处于长波 带 π*跃迁产生,处于长波250-500nm, , 强度较弱ε< , 强度较弱 <100,如C=O,N=O,-NO2,N=N。 , , 。

电磁波的基本性质与分类

电磁波的基本性质

粒子性( 粒子性(particle):光与原子、分子作用,光由不 ) 光与原子、分子作用, 连续的光子构成的能量子流。 连续的光子构成的能量子流。 E = hυ h—普朗克常数 6.63×10-34j.sec 普朗克常数 ×
光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E = hυ= hc/λ = hcυ

概念
分子轨道由组成分子的原子的轨道相互作用形成的。 分子轨道由组成分子的原子的轨道相互作用形成的。
分子的成键轨道 (bonging orbit):能量比原来的轨道低。 :能量比原来的轨道低。 分子的反键轨道 (antibonging orbit):能量比原来的轨道高 。 :

分子轨道种类
◇ ◇
σ轨道 轨道 n轨道 轨道

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 助色团 (auxochrome):含有 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能 :含有n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 使发色团吸收峰红移,强度增加-OH,-NR2,使发色团吸收峰红移,强度增加 , OR,-SH,-SR,-Cl,-Br,-I。 , , , , , 。 红移 (red shift):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亦称长移 :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bathochromic shift) 蓝(紫)移 (blue shift):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亦称短 :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 移(hypsochromic shift) 增色(浓色) 增色(浓色)效应 (hyperchromic effect):吸收强度增加。 :吸收强度增加。 减色(淡色) 减色(淡色)效应 (hypochromic effect):吸收强度减弱。 :吸收强度减弱。

紫外光谱图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紫外光谱图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6.2.3 紫外光谱图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Relationships of Ultraviolet Spectrogramsand Molecular Structures如表16.2所示,在共轭体系的分子,例如1,3-丁二烯中实现π2→π*跃迁所需的能量较乙烯的π→π*跃迁所需的能量小得多,所以1,3-丁二烯吸收峰(λmax 217nm )比乙烯吸收峰(λmax 165nm )的波长要长。

同样,乙烯基与羰基共轭时(即C=C-C=0)也会增加吸收峰的波长,并随着共轭体系的增长而迅速增长,同时吸收也加强,这种现象称为向红位移或称红移(red shift)。

所以可根据λmax 的大小及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化合物的共轭情况。

表16.2。

表16.2 共轭多烯化合物的光谱(π→π*跃迁)化合物 双键数 λmax /nm 颜色 乙烯 1 165 无1.3-丁二烯 2 217 无1.3.5-己三烯 3 258 无 二甲基辛四烯 4 296 浅黄 α-羟基-β-胡萝卜色素 8 415 橙黄 反式蕃茄色素 11 470 红色 顺式蕃茄色素 15 504 紫色 具有π电子的化合物(如烯、炔、醛、酮、羧酸、酯、腈、偶氮化合物、硝基化合物等),都能发生π→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K 吸收带)基本上都在近紫外区,它们是紫外光谱中产生吸收带的主要原因,统称发色团(chromophore),各发色团的λmax 都是特征性的,称基本吸收带。

在共轭键的一端引入含有未共用电子的基团,如-NH 2、-NR 2、-OH 、-OR 、-SR 、-Cl 、-Br 等,可以产生p-π共轭作用(形成多电子共轭体系),从而使化合物的颜色加深,这样的基团称助色团。

分子中助色团的存在会增加n →π*跃迁(产生R 吸收带),从而导致红移。

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谱带(B 吸收带),起因于π→π*跃迁与苯环振动的重叠,εmax 约为200,λmax 出现在230~270nm 的波长范围内。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例:
-C-C- 如:乙烷: max=135nm C-H 如: 甲烷: max= 125nm
2) n * 跃迁
分子中未共用n电子跃迁到* 轨道
化合物种类:凡含有n电子的杂原子的饱和化合物
特点:跃迁所需要的能量较高
位置:远紫外光区和近紫外光区

150-250nm

ε=100 ~ 1000 L·cm-1 ·mol-1
Mn+-Lb- M(n+1)+-L(b+1)- (hν) [Fe3+-SCN-]2+ [Fe2+-SCN]2+ (这就是配合物λmax=490nm为血红色原因)
金属配合物的电荷转移吸收光谱,有三种类型:
1. 电子从配体到金属离子: 相当于金属的还原; 2. 电子从金属离子到配体; 产生这种跃迁的必要条件是金属离子容易被氧化
白炽光源: 热辐射光源:可见光区,340-2 500nm,影响因素:灯电压
如 钨丝灯和卤钨灯; 气体放电光源: 气体放电发光光源:紫外光
否相同。 在进行紫外光谱法分析时,必须正确选择溶剂。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光源 λ1、 λ2、 λ3、 …、 λn
分光系统
λmax
调制放大 记录系统→显示A
检测系统 光→电
I0→样品池→ It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组成部件
光源
分光系统
样品池
检测系统
记录系统
1、光源
1.光源:提供入射光的元件。
3.电子从金属到金属
配合物中含有两种不同氧化态的金属时,电子可在其间转移,
这类配合物有很深的颜色,如普鲁士蓝 (磷、砷)钼蓝 H8 [SiMo2O5(Mo2O7)5 ]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4、n→π* 跃迁:主要是既含有C=C双 键,又含有C=O、C=S、N=O、N=N等杂原子的 有机分子,由于n与π*这两种分子轨道的能量 间距较小,因此,产生这种跃迁需要吸收的光 子在石英紫外区,其波长范围较宽,能被普通 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所利用。这类跃迁的几率 更低,其摩尔吸光系数约101~102 。
出射狭缝:使分析所需波长的单色光通过。
准光镜 光源
棱镜
成像物镜
入射狭缝
出射狭缝



棱镜单色器的结构原理示意
狭缝大小的影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单色器中入射狭缝越窄,则光谱带上任 意一点的波长成分越纯,光谱的质量就越高; 出射狭缝越小,则产生单色光的带宽小、单色 性好、但能量小,影响仪器的信噪比。
第三章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分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 基本组成与结

第四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 性能
第五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
第一节 概 述: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简称UV-V IS。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物质对紫外~可 见光的吸光度和通过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 谱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含量,推断物质结构的 分析方法,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又称 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单色器的组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入射狭缝:只许光源分一束光进入。
准光镜:将光源产生的光转变为平行光束, 使其照射在色散元件上的入射角均相等。
色散元件:为棱镜或光栅,将复合光色散成 按一定波长顺序排列的单色光。
成像物镜:将色散原件产生的单色平行光, 在其焦平面的不同位置聚焦,成为出射狭缝对应波长 的单色光。

第五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第三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第五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第三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含取代基时,B带简化, 红移,增色。
1,3,5-三甲苯
六甲苯
23:09:45
266
272
305
300
共轭多烯的λmax的计算
Woodward-Fieser 规则
链状及环状共轭多烯的λmax的计算。 首先从母体得到一个最大吸收的基本值,然 后对连接在母体π电子体系上的不同取代基 以及其它结构因素加以修正。
H 3C
O
OH
CH3
六元环不饱和酮基本值 215 nm 烷基取代 β位2 + 2 × 12nm 羟基取代 α位1 + 35 nm λmax计算值 =274nm (λmax实测值=274nm)
23:09:45
小的现象分别称为增色效应 或减色效应,如图所示。
23:09:45
吸收带
R吸收带:这是由n→π* 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带,特点是强度 较弱,摩尔吸光系数小于100,吸收峰位于200400nm之间(德文Radikalartig )。 K吸收带:共轭非封闭体系中的π→π*跃迁吸收带,一般为 强吸收(ε在104以上)。应用较多。极性溶剂使 K带发生红移(德文Konjugierte) 。 B吸收带(苯吸收带):芳香族和杂芳香族化合物的π→π* 跃迁吸收带,为弱吸收带(230-270nm),摩尔吸光 系数约为102。多重峰,精细结构,芳环上有取代基 时,B带的精细结构消失(英文Benzenoid) 。 E吸收带:封闭共轭体系中π→π*跃迁吸收带。吸收较强。 分为E1(185nm)和E2(204nm)吸收带,可以分别看成 乙烯和共轭乙烯的吸收带。也是芳香结构化合物 的特征谱带(英文Ethylenic )。
23:09:45
(2) 含有孤立双键或三键化合物
典型化合物是乙烯 乙烯π→π*跃迁的λmax为162nm,εmax为: 1×104 L· -1· -1。 mol cm

紫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间关系

紫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间关系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π→π*跃迁
π电子跃迁到反键π*轨道所产生的跃迁,这类跃迁 所需能量比σ→σ*跃迁小,若无共轭,与n→σ*跃 迁差不多,200nm左右 吸收强度大, ε在104~105范围内,强吸收 若有共轭体系,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 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发生π→π*跃迁 例:C=O,C=C,C≡C
K带
– 共轭双键的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吸收强 度大,ε>10000 (lgε>4),吸收峰在210~250 nm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吸收带的种类
B带
– 苯环的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一般出现在 230~270 nm之间,吸收强度中等,在非极性溶 剂中呈现精细结构 (图1-9)
E带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二、光谱产生的条件 —由能级间的跃迁产生
分子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 跃迁:电子受激发,从低能级转移到高能级的过程
E总 = E平+ E转+ E振+ E电
ΔE电 = 1~20ev→λ=0.06~1.25μm→紫外-可见吸光光谱 ΔE振 = 0.05~1ev→λ=25~1.25μm →红外吸收光谱 ΔE转 = 0.005~0.05ev→λ=250~25μm →远红外吸收光谱
图1-1
E平«E转 «E振 « E电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能量跃迁和吸收光谱
• 能级跃迁: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一定能量电磁波 后,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级 (激发态)的过程 • 能级跃迁所吸收的光子的能量等于体系的能量增 加值 (ΔE) – ΔE = hv,v = ΔE / h,λ = hc/ ΔE – 也就是说,分子选择性地吸收一定波长的光, 使透过的光谱中这些波长光的强度减弱或不呈 现,这种光谱即为分子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与分子结构

紫外可见光谱与分子结构

紫外可见光谱与分子结构紫外可见光谱是指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范围内,物质对光的吸收情况。

紫外可见光谱与分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研究紫外可见光谱,我们可以了解分子的结构、电子排布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紫外光谱:紫外光谱是指在200-400纳米范围内,物质对光的吸收情况。

紫外光谱主要反映了分子的π-π和n-π电子跃迁。

π-π跃迁是指π电子从π轨道跃迁到π反键轨道,而n-π跃迁是指非键合电子从非键合轨道跃迁到π反键轨道。

2.可见光谱:可见光谱是指在400-700纳米范围内,物质对光的吸收情况。

可见光谱主要反映了分子的π-π和n-π电子跃迁。

在可见光谱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分子的吸收峰,这些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与分子的结构有关。

3.分子结构与光谱的关系:分子的结构对其紫外可见光谱有重要影响。

例如,共轭体系的存在可以导致π-π*跃迁的增强,使光谱出现明显的吸收峰。

此外,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因素也会影响光谱的形状和强度。

4.应用:紫外可见光谱在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紫外可见光谱,我们可以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研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等。

5.实验操作:在实验中,通常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来测定物质的紫外可见光谱。

实验时,需要将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注意样品的浓度和光程。

综上所述,紫外可见光谱与分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研究紫外可见光谱,我们可以了解分子的结构、电子排布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知识对于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习题及方法:1.习题:某有机物在250 nm和400 nm处有吸收峰,说明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点是什么?解题思路: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可以判断该有机物分子中存在共轭体系,且在250 nm处的吸收峰为π-π跃迁,而在400 nm处的吸收峰可能为n-π跃迁。

答案:该有机物分子中存在共轭体系,可能含有π电子。

第一章 紫外光谱

第一章 紫外光谱

精选2021版课件
18Eσ* Nhomakorabeaπ*
π
* 4
π
* 3
n
π
π2
π1
σ
C-C C=C C=O
C=C-C=C
能级跃迁图
精选2021版课件
19
三、 分子吸收光谱的表达(紫外光谱图)
UV:A~λ;IR:T~ v 有时仅记录吸收峰的相关参数:λmax和εmax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3. B吸收带(Benzenoid):苯环π→π*跃迁产生,
230-270nm , 中 心 在 256nm 处 , 宽 而 弱 , 有 精 细 结
构,是苯环的特征吸收ε约220
4. E吸收带(Ethylenic):芳环中碳碳双键π→π* 跃迁产生,在184(E1)( ε约60000)和204(E2)nm 处( ε约7900)。
精选2021版课件
10
二、分子能级图
1. 分子能级
分子的总能量:
E = Et + Ee + Ev + Er 其中:Et(平动动能)是连续的,分子光谱 主要取决于Ee(电子能量)、Ev(振动能量) 和Er(转动能量) 的变化,即:
E = Ee + Ev + Er 这些能量都是不连续的、量子化的
分子能级图:
吸收带: K带; R带 含硫化合物:类似于醇、醚和羰基化合物,
吸收带λmax较大。
精选2021版课件
52
二、共轭双键化合物
跃迁类型: σ→σ*;π→π*; (n →π*)
吸收谱带: K(、R)吸收带
Woodward等人提出了一套计算此类化 合物π→π*跃迁的λmax的方法,可用于确定 此类化合物的可能结构。

吉林大学《波谱分析》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二)

吉林大学《波谱分析》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二)

吉大《波谱分析》(二)
第一章紫外光谱2
一、紫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间关系
1、非共轭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二、共轭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λmax如何计算?
1)共轭烯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当共轭二烯碳上氢原子被取代时,λmax作规律性的改变,其计算方法为:
应用Woodward-Fleser计算规则时应注意:
i.只适用于共轭二烯、三烯、四烯;
ii.选择较长共轭体系为母体;
iii.交叉共轭体系中,只能选取一个共轭建,分叉上的双键不算延长双键,并且选择吸收带较长的共轭体系;
iv.不适用于芳香系统;
v.共轭体系中所有取代基及所有的环外双键均应考虑在内。

2)共轭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Woodward规则:
(2)环上羰基不作为环外双键看待。

(3)有两个共轭不饱和羰基时,应优先选择波长较大的。

(4)对计算结果进行溶剂校正。

三、芳香化合物的紫外光谱有何特征?
1)单取代苯
2)双取代苯
①两个吸电子基团或者两个供电子基团,λmax相近,小于单取代时较大者。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 常用溶剂的截止波长见课本 表3-2
(二)含有孤立>C=C<双键的不饱合化合物
➢产生*和*两种跃迁。 ➢吸收峰在170nm附近,ε约104 ➢有取代基,形成-或n-共轭时,吸收带红移
例如 RHC=CH2 R2C=CH2 R2C=CR2 λmax(nm) 175~185 185~205 215~232
Woodward 计算规则
化合物母体及取代基
环外双键是指共 轭体系上的C=C 有一个在五元上 或六元环上
环内双键是同环 二烯
(无环多烯或异环二烯)
环内双键 增加一个共轭双键 环外双键 烷基取代基 —O— —O—R —S—R —Cl, —Br —NR2
波长/nm
基 数 : 217 nm 36 30 5 5 0 6 30 5 60
第五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分子 结构的关系
一、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一)饱和烃及其取代衍生物
① 饱和烃(只含键):*
λmax<150nm ② 含有杂原子的取代烃(含n电子): n*
例: CH3Cl CH3Br
CH3I
λmax(nm ) 173
204
258
显示了助色团的助色作用。
➢ 它们是测定紫外和(或)可见吸收光谱的良好溶剂
(三)具有共轭体系的不饱和化合物
➢>C=C-C=C<共轭,产生*和 *两种跃 迁 K带 共轭体系,形成大键,△E↓,吸收峰红移, 强度增加。
➢当>C=O与>C=C<共轭时(例如α,β-不饱和醛 酮), K带红移,原因同上
化合物
1,3-丁二烯 1,3,5-己二烯 1,3,5,7-辛四烯
1,3,5,7,9-癸四烯 1,3,5,7,9,11-十二烷基六烯

第3章-紫外吸收光谱基本原理

第3章-紫外吸收光谱基本原理
2019/6/17
表3.5 常用紫外—可见测定的溶剂
溶剂 水 乙醇 甲醇 异丙醇 正丁醇 96%硫酸 乙醚 二氧六环 二氯甲烷 己烷 环己烷
使用波长范围/nm >210 > 210 > 210 > 210 > 210 > 210 > 220 > 230 > 235 > 200 > 200
溶剂 甘油 氯仿 四氯化碳 乙酸甲酯 乙酸乙酯 乙酸正丁酯 苯 甲苯 吡啶 丙酮 二硫化碳
使用波长范围/nm > 230 > 245 > 265 > 260 > 260 > 260 > 280 > 285 > 303 > 330 > 375
2019/6/17
二、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产生无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 电子跃迁形式,一般分为两大类:电荷迁移 跃迁和配位场跃迁。
(一)电荷迁移跃迁
2019/6/17
一、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一)电子跃迁类型
*
反键*轨道
*
反键*轨道
E
n→ * → * n→ * → *
n
N非键轨道

成键轨道

成键轨道
图3.2 分子的电子能级和跃迁
2019/6/17
分子轨道理论:成键轨道—反键轨道。 当外层电子吸收紫外或可见辐射后,就从基态向 激发态(反键轨道)跃迁。
2019/6/17
图3.1 电子跃迁图
2019/6/17
• 其中б→б* 跃迁所需能量最大,n→π* 及配位场跃迁所需能量最小,因此,它 们的吸收带分别落在远紫外和可见光区。

紫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间关系解读

紫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间关系解读
– 含多组分的溶液,其吸收度为溶液中各组分吸收度之和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第二节 紫外吸收光谱 的基本知识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原子轨道
原子和分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用“轨道”来描述, 用波函数Φ来表示
– 此轨道表示电子运动的几率分布,与经典物理中“轨 道”概念不同
原子轨道:原子中电子的运动“轨道”称原子轨 道。有机化合物中构成化学键的原子轨道有s、p 及各种杂化轨道。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分子轨道电子跃迁能级图
分子轨道有 σ、σ*、π、π*、n 能量高低 σ<π< n <π*< σ* 跃迁所需能量的大小次序为: σ→σ*>n→σ*≧π→π*>n→π* 其中σ→σ*及n→σ*的跃迁能量大, E 吸收的光的波长落在远紫外区域, 而n→π*和π→π*>跃迁能量较小, 落在紫外可见光的范围内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能级差 E hv h
c

若用一连续的电磁辐射照射样品分子,将照射 前后的光强度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记录下来,就可 得到光强度变化对波长的关系曲线,即分子吸收光 谱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三 UV产生
紫外光 可见光
价电子(最外层电子)
跃迁
UV
能级差
E hv h
c

*带状光谱
图1-1
E平«E转 «E振 « E电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能量跃迁和吸收光谱
• 能级跃迁: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一定能量电磁波 后,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级 (激发态)的过程 • 能级跃迁所吸收的光子的能量等于体系的能量增 加值 (ΔE) – ΔE = hv,v = ΔE / h,λ = hc/ ΔE – 也就是说,分子选择性地吸收一定波长的光, 使透过的光谱中这些波长光的强度减弱或不呈 现,这种光谱即为分子吸收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基本原理

紫外吸收光谱基本原理

同环共轭双键
39
每增一个共轭双键
30
环外双键, 五(七)元环内双键(酸或酯)
5
取代基
α
β
γ
δ
溶剂校正
-R(烷或环)
10
12
18
18

-8
-OH -OR -OCOR -Cl
35
30
50
50
甲醇
0
35
30
17
31
氯仿
1
6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6
15
12
二氧六环 5
-Br
25
30
乙醚
7
-SR
85
乙烷 11
-NRR’
95
环己烷 11
1
4
e2
3 250 300 350
λ 400nm
可用于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电子跃迁的同时,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带状光谱。
01:07:04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由能级间的跃迁引起 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 跃迁:电子受激发,从低能级转移到高能级的过程
E分 E电 E振 E转
p*
p*
p*
③不饱和醛酮 K带红移:165250nm R 带红移:290310nm
165nm n p
n
p
p
p
cc
cO
cO
01:07:04
α ,β -不饱和醛、酮K吸收带计算规则(乙醇溶剂)
δγ β α


δ-C=C-C=C-C=O
本 值
215

酸(酯) 五元环酮
209

紫外光谱详解

紫外光谱详解
有机化合物有三种电子:σ电子、p电子 和 n电子
精选版课件ppt
12
电子能级和跃迁示意图
返回
各种跃迁所所需能量(ΔE)的大小次序为:
ss spp p * n * * n *
精选版课件ppt
13
紫外光谱的谱带类型
K带(共轭带):共轭系统pp*跃迁产生,特征是吸 收强度大,log > 4
5个烷基取代
+5×5
3个环外双键
+5×3
延长一个双键
+30×2
计算值
353 nm(355 精nm选版)课件ppt
AcO
42
共轭双烯
共轭双烯基本值
4个环残基取代 1个环外双键 计算值
214
+5×3 +5
234 nm(235 nm)
返回
精选版课件ppt
43
Some examples that illustrate these rules
-NO2, -CO等。 产生p电子的永久性转移,lmax红移。p电子流动性增 加,吸收强度增加。
给电子基与吸电子基同时存在:产生分子内电荷转移
吸收,lmax红移, 增加。 max 精选版课件ppt
返回
26
仪器装置 组成主要包括光源、分光系统、吸收池、 检测系统和记录系统等五个部分
返回
精选版课件ppt
C 2H 5
t C4H 9
CH3 CH3
K带εmax 8900
6070
5300
640
精选版课件ppt
22
跨环效应
λmax εmax
O
300.5nm 292
O
280nm ~150

2紫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紫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使相应的吸收波长发生了红移,助色
基的助色作用,还说明随着杂原子原子半
径的增加, n σ*的跃迁移向近紫外光区。
c非共轭烯烃、炔烃化合物
它们均含有生色基团,电子跃迁存在σ→σ*、 π→π*,虽然π→π*电子跃迁较σ→σ*要求的 能量低,若无助色基团仍然需要200nm以下 的紫外光才能进行。
例: CH4 ,CH3 CH3 , CH3Cl, CH3Br
125
135
173
204
以上说明:
1,上面物质不可用紫外进行结构鉴定
2,溴代烷烃一般不作为紫外测定的溶剂
卤代烃吸收波长变化规律
例: CH4 , CH3Cl , CH3Br , CH3I
125
173
204
258
这些数据说明了甲烷中引入氯,溴和碘
有一些含有n电子的基团(如—OH、—
OR、—NH2、—NHR、—X等饱和杂原 子基团),它们本身没有生色功能(不能吸收
λ>200 nm的光),当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 就会发生n—π共轭作用,增强生色团的生
色能力(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吸收 强度增加),这样的基团称为助色团。
c. 红移 蓝移 增色 减色
2、 紫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1.基本术语
a.生色团: 最有用的紫外光谱是由π→π*和n→π*跃
迁产生的。这两种跃迁均要求有机物分子中 含有不饱和基团。这类含有π键的不饱和基团 称为生色团。简单的生色团由双键或叁键体 系组成,如乙烯基、羰基、亚硝基、偶氮基 —N=N—、乙炔基、腈基—C≡N等。
b.助色团:
不饱和组

c非共轭烯烃、炔烃化合物

d不饱和杂原子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键σ电子跃迁到反键轨道σ*所产生的跃迁 σ→σ*跃迁所需能量很大,相当于远紫外的辐射能,<200 nm
饱和烃只能发生σ→σ*跃迁
• 光子的波粒二象性
– E = hv = hc/λ
注:λ↓,E↑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电磁波的分类
波长
• 高能辐射区
– γ射线和X-射线 (X-ray)
• 光学光谱区
– 紫外 (ultraviolet) – 可见光 (visible) – 红外 (infrared)
• 波谱区
– 微波 (microwave) – 无线电波 (radiowave) 长
– 在分子轨道中,未与另一原子相互作用的原子轨道称 为n轨道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分子轨道电子跃迁能级图
分子轨道有 σ、σ*、π、π*、n 能量高低 σ<π< n <π*< σ* 跃迁所需能量的大小次序为: σ→σ*>n→σ*≧π→π*>n→π* 其中σ→σ*及n→σ*的跃迁能量大, E 吸收的光的波长落在远紫外区域, 而n→π*和π→π*>跃迁能量较小, 落在紫外可见光的范围内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ε > 104 ε = 5000~104 ε = 200~5000 ε < 200
强吸收 较强吸收 中吸收 弱吸收
ε:Epsilon 伊普西隆 (希腊)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百分吸光系数


E1% 1cm
来表示

E1% 1cm
=
ε×10/溶质分子量
✓ 此时溶液的浓度单位为g/100 ml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
主编 姚新生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四大光谱
• 紫外光谱-UV • 红外光谱-IR • 核磁共振谱-NMR • 质谱-MS
一个复杂新化合物的鉴定 一般需要多种手段的综合解析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第一章 紫外光谱 第一节 吸收光谱的基础知识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紫外光谱
• 分子吸收波长范围在200nm~400nm区间的电磁波产生的吸 收光谱称为紫外吸收光谱,简称紫外光谱,英文缩写为UV
道。有机化合物中构成化学键的原子轨道有s、p
及各种杂化轨道。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分子轨道
• 分子中电子的运动“轨道”成分子轨道,用波函
数Ψ来表示
– 成键轨道:波函数位相相同者 (同号)重叠形成的分子轨 道称成键轨道,用Ψ来表示,其能量低于组成它的原子 轨道
– 反健轨道:波函数位相相反者 (异号)重叠形成的分子轨 道称反键轨道,用Ψ*来表示,其能量高于组成它的原 子轨道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光的波动性
• c = vλ
v 1
• λ:波长,常用纳米 (nm)为单位
• ν:频率,单位为秒-1或赫兹 (Hz)
• c :光速,其值为3×1010cm/sec
• v :每1厘米长度内电磁波的数目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光的粒子性
• E = hv
• h:普朗克常数,为6.63×10-34J/sec-1
✓ 吸收具有加和性
– 含多组分的溶液,其吸收度为溶液中各组分吸收度之和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第二节 紫外吸收光谱 的基本知识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原子轨道
➢ 原子和分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用“轨道”来描述, 用波函数Φ来表示
– 此轨道表示电子运动的几率分布,与经典物理中“轨 道”概念不同
➢ 原子轨道:原子中电子的运动“轨道”称原子轨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能级差 E hv h c
若用一连续的电磁辐射照射样品分子,将照射 前后的光强度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记录下来,就可 得到光强度变化对波长的关系曲线,即分子吸收光 谱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三 UV产生
紫外光
价电子(最外层电子) 可见光 跃迁
UV
能级差 E hv h c
*带状光谱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图1-1 E平«E转 «E振 «E电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能量跃迁和吸收光谱
• 能级跃迁: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一定能量电磁波 后,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级 (激发态)的过程
• 能级跃迁所吸收的光子的能量等于体系的能量增 加值 (ΔE) – ΔE = hv,v = ΔE / h,λ = hc/ ΔE – 也就是说,分子选择性地吸收一定波长的光, 使透过的光谱中这些波长光的强度减弱或不呈 现,这种光谱即为分子吸收光谱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σ*
n σ* π*
n π*
n
π
π*
π
σ σ* σ
电子跃迁类型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中价电子能级跃迁 产生的—这种吸收光谱取决于价电子的性质
电子类型
形成单键的σ电子
C-H、C-C
形成双键的π电子
C=C、C=O
.. 未成对的孤对电子n电子 C=O:
例O
C HH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σ→σ*跃迁
朗伯-比尔定律
➢ 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 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 度c及吸收层厚度l成正比
➢ 数学表达式:
A lg( I0 ) lg( 1 ) cl
I
T
A为吸光度;
T为透光率;
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l为吸收层厚度;
ε为摩尔吸光系数; I0为入射光强度 I为投射光强度
• 紫外光谱是讨论分子中价电子在不同的分子轨道之间跃迁 的能量关系
• UV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中,主要提供分子的芳香结构 和共轭体系信息。为什么?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紫外吸收的产生
一 电磁辐射基础
1. 光 (电磁波、电磁辐射):以巨大速度通过空间, 不需要任何物质作为传播媒介的 = vλ – 粒子性: E hv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分子轨道的类型
不同类型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可得到不同种类的分 子轨道
– 原子A和B的s轨道相互作用得到成键分子轨道σs和反健 分子轨道σs*
– 原子A和B的p轨道通过重叠可以得到σp、σp*、πp、πp* 四种分子轨道
– 原子A的s轨道和原子B的p轨道相互作用得到σsp和σsp*两 种分子轨道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二、光谱产生的条件 —由能级间的跃迁产生
✓ 分子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 ✓ 跃迁:电子受激发,从低能级转移到高能级的过程
E总 = E平+ E转+ E振+ E电
ΔE电 = 1~20ev→λ=0.06~1.25μm→紫外-可见吸光光谱 ΔE振 = 0.05~1ev→λ=25~1.25μm →红外吸收光谱 ΔE转 = 0.005~0.05ev→λ=250~25μm →远红外吸收光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