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小说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13第十六章_魏晋南北朝小说

古代文学13第十六章_魏晋南北朝小说
9

三、《世说新语》
共36门。其上卷为“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四门 。
是一部笔记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 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 是一 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 书”的作用。
10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
11

《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 :鲁迅概括为“记言则玄 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
异,宗教迷信色彩浓重,但也保存一些具有 积极意义的民间意义和传说。志人小说记述 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从中可以窥见 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面貌。
5
二、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按内容可分为三类:
1、地理博物。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 传》、张华的《博物志》。 2、鬼神怪异。如干宝的《搜神记》、 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 3、佛法灵异。如王琰的《冥祥记》、 颜之推的《冤魂志》

一、关于“小说”的概念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 子》杂篇《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 矣。” 是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小说家者 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二 、小说的起源
1、神话传说 、逸史,如《穆天子传》 2、寓言故事
3、史 传
3
三、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西晋)张华《博物志》 (东晋)干宝《搜神记》 (宋)刘义庆《幽明录》、《世说新语》 共约五十种。
4
第二节 志怪小说与《搜神记》
一、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分类 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大类: 志怪小说记述神鬼怪异、殊方异物、佛法灵
第十六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ppt课件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ppt课件
男女爱情 人神相爱如董永的故事。
《搜神记》《董永》叙董永家贫,父死后自卖为奴,以供丧事,天帝派
织女下凡为其妻,织缣百匹偿债,而后离去。
汉董永,千第乘二人。节少偏志孤怪,小与父说居。肆力田亩,
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 丧❖事一。、主志人怪知小其说贤兴,盛与的钱原一因万,遣之。 永行三 年 “ 与❖丧君愿二怪毕矣为、小, 。子《说欲”妻搜还永。神主曰”记人 :遂》, “与《供 蒙之幽其 君俱明奴 之。录职 惠主》。 ,人与道 父谓魏逢 葬永晋一收曰南妇藏:北人。“朝曰永以志:虽钱 小人干,宝必的欲《服搜勤神致记力》,以报厚德。”主曰:“妇 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 “必尔者, 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 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 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 而去,不知所在。
乃皆实东有汉,传故入其中叙国述的异佛事教,与记载人间常事,自 视固无诚妄之别矣。”这里指出魏晋南北朝志怪
小说兴盛的原因,是受了民间巫风、道教及佛教
的刺激,而作者的态度,是将怪异传说视为事实 来记载。
第二节 志怪小说
❖ 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
怪小说
干宝的《搜神记》 刘义庆的《幽明录》 王嘉的《拾遗记》 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 吴均的《续齐谐记》
文体的意义。它们只是道听途说的逸文趣事,不 受❖人一们、重“视小。说”的含义 魏事晋的南 附卑北庸琐朝。无时《价期文值,心的仍谐言视隐谈之》为:街“谈然巷文语辞,之是有史谐家隐记, 譬九流意之旨有无小关说宏,大盖、稗带官所采,以广视听。”小 说就像有文传辞闻之性有质谐的隐记,载能给人以启迪和娱乐。因 此,到这时,小说的娱乐功能、审美作用受到人 们重视。建安时期的曹植非常喜欢小说。当时有 个邯郸淳,就当场给他朗诵一些文学作品和一些 俳优小说,一是显示自己的学问,一是使对方感 到娱乐。因此,人们喜欢,当时渐流行。

23第三编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23第三编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三、虚构叙事的表现手法
▪ 值得注意的是,《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开始注意运用虚构的 手法。对比《搜神记》及其前后的志怪小说,我们可以看到 在情节构思、人物描写和细节刻画等方面,虚构叙事在魏晋 南北朝获得了较大进展。
第三节 《世说新语》 与志人小说
一、志人小说的时代背景
▪ 清议兴起于汉末,具有以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的特点。 ▪ 魏晋时期,清谈之风滋起,魏晋清谈‚指的是魏晋时代的贵族知识分子, 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
雕龙〃谐讔》)
第二节 《搜神记》 与志怪小说
一、志怪小说兴盛的背景
▪ “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 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 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中国小说史
略》第五篇)
▪ 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百姓时时濒临死亡的边缘,自然渴求 太平安宁的生活,于是太平道、五斗米道等大行其道,佛教也因
▪ 《世说新语》一书,是在刘义庆的主持之下,由他招聚的文学之 士共同编纂完成的。 ▪ 今存最早的刊本为南宋绍兴八年董弅刻本,分三卷,上卷列德行、 言语、政事、文学等‚孔门四科‛,此四科及中卷的方正、雅量 等九门主要是正面褒扬,下卷容止、自新等二十三门则褒贬不一。 此三十六门故事不少取于此前的裴启《语林》、郭澄之《郭子》 等,然而《世说新语》行世之后,《语林》《郭子》等皆散佚, 可见《世说新语》乃此类小说之集大成者。
题材
▪ 《搜神记》中记载了许多灭除鬼怪妖狐的故事,大多流露出 赞赏的倾向。如《张茂先》《宋大贤》《郅伯夷》《谢鲲》 《安阳亭书生》《汤应》等。 ▪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 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 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 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 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张助》)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搜神记》。

其中载有《李寄斩蛇》。

《李寄斩蛇》这篇文章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叫李寄的小姑娘,她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杀死了一条巨蟒,为村民除了害。

李寄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面对蟒蛇危害百姓,大人们迷信巫婆的谎言,每年选送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去祭蛇。

可是李寄却不相信这一套,她知道,蟒蛇还在继续危害百姓们的生命,只有彻底消灭蟒蛇才可以让百姓们过上幸福的日子。

于是她主动去县官那儿报名要求祭蛇,因为她想借助这个机会去把蟒蛇杀掉。

李寄是个聪明的孩子。

她知道蟒蛇最厉害的是毒牙,只要把它的毒牙堵住,那蟒蛇就如同纸老虎,杀死它就易如反掌了。

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粘粘的米粉团子去堵住它的牙齿,然后又用锋利的宝剑去杀死那条蟒蛇,这样才能为百姓们除害。

李寄按照她想的方法去做,果然成功了。

李寄的勇气和聪明才智,给了我许多的启示。

先不说以前的那些名人了,就近我们的马爸爸——马云,用他的才智创造了属于自己神奇的人生,从一个教师转变成为一个成功的电子商务总裁,这份勇气来得该多么坚定啊!是我们一般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呀!当然这其中,有他的艰辛是我们所不能知道的,但是他的成果确是我们亲眼目睹的,新一代的奇才,他为现当代社会所贡献的也是功不可没的,他的阿里集团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子产业的发展。

从他们的身上,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的一生究竟能不能靠自己的智慧来改变?如果能改变,那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这么辉煌,而有些人却输得一败涂地?就我23年的阅历来看,问题的答案还是模糊的,但是我想,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智慧来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而不是虚度年华,我们是有志向,有目标的有为青年!。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课件)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课件)

干宝为什么会写《搜神记》 干宝为什么会写《搜神记》呢?据干宝自己说,有两件 据干宝自己说, 事对他影响最大。 事对他影响最大。 一是他还小的时候父亲去世,他父亲有一个小妾, 一是他还小的时候父亲去世,他父亲有一个小妾,很受 父亲宠爱,这让他的母亲很是嫉妒。等到父亲下葬时, 父亲宠爱,这让他的母亲很是嫉妒。等到父亲下葬时, 母亲把那个小妾活生生地推下墓穴埋了。过了十年, 母亲把那个小妾活生生地推下墓穴埋了。过了十年,他 的母亲也死了,需要和他父亲合葬。人们在开棺后发现, 的母亲也死了,需要和他父亲合葬。人们在开棺后发现, 他父亲的小妾就伏在他父亲的尸体上,身上还有体温, 他父亲的小妾就伏在他父亲的尸体上,身上还有体温, 面色容貌居然和活着没有什么两样, 面色容貌居然和活着没有什么两样,干宝把她救活后带 回家中,她对干宝说他父亲常常给她拿水和食物, 回家中,她对干宝说他父亲常常给她拿水和食物,恩情 和生前一样。从此她还能预言吉凶,都能验证, 和生前一样。从此她还能预言吉凶,都能验证,后来还 嫁人生子,又活了好多年。 嫁人生子,又活了好多年。 另一件是他的兄长经常生病,有一次病得厉害, 另一件是他的兄长经常生病,有一次病得厉害,就死过 去了。幸亏家人有经验,看他身有体温不见僵硬, 去了。幸亏家人有经验,看他身有体温不见僵硬,如同 长睡,就没有下葬。在已经断气好几天后, 长睡,就没有下葬。在已经断气好几天后,他的兄长竟 然又奇迹般活了过来。 然又奇迹般活了过来。醒来后对人诉说自己看到了天地 间许多的神仙,就好像是做了一场梦, 间许多的神仙,就好像是做了一场梦,不知道自己已经 死了。 死了。 这两件事发生在家庭中的奇事, 这两件事发生在家庭中的奇事,引起干宝对鬼神事的极 大兴趣,他就从古书上搜集资料,又采集民间传闻, 大兴趣,他就从古书上搜集资料,又采集民间传闻,写 了这部《搜神记》。 了这部《搜神记》

古代文学 魏晋南北朝小说

古代文学 魏晋南北朝小说
小说的起源:
1、神话传说(《穆天子传》《燕丹子》) 2、寓言故事(《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 3、史传文学(《左传》《战国策》)
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为两类: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三大类: 1.地理博物:旧题东方朔《神异经》、张华《博物志》等 2.鬼神怪异:曹丕《列异传》、干宝《搜神记》、陶渊明《搜神后记》、
小说概说
古代小说两大体系: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 笔记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传奇故事、人物的
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 “小说”始见于《庄子·外物》“饰小道以干县令”,意指琐屑的言谈、无
关政教的小道理。 《汉志》小说列为第十家,著录15家1380篇。
蛇除害)
《列异传》中《谈生》《宋定伯》(捉鬼) 《搜神后记》中《白水素女》《阿香推雷车》 人与异类爱情(人神恋、人鬼恋、人妖恋)
《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三类:1、笑话:邯郸淳《笑林》 2、野史:托名葛洪《西京杂记》(王昭君、毛延寿、司马相如、卓文君) 3、逸闻轶事:裴启《语林》、郭澄子《郭子》、沈约《俗说》、殷芸《小
特色:①通过细节及对比表现人物:华歆王朗、管宁华歆、 ②记言与记事结合:王蓝田吃鸡子、刘伶病酒 ③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
许多变为成语:一往情深、拾人牙慧、咄咄怪事 笔记小说先驱
王嘉《拾遗记》、吴均《续齐谐记》(阳羡书生)等 3.佛法灵异:王琰《冥祥记》颜之推《冤魂志》等 干宝(?一336)著《晋纪》等《搜神记》原三十卷,今存二十卷。
《序》:“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有以游心寓目而无尤焉”。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爱情故事、神话传说和反映现实的故事。 《三王墓》(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韩凭妻》(宋康王霸占韩凭妻何氏) 《董永》(董永与织女)《紫玉》(吴王女紫玉与韩重)《李寄》(李寄杀

魏晋南北朝小说之——《三王墓》赏析

魏晋南北朝小说之——《三王墓》赏析

魏晋南北朝小说之——《三王墓》赏析魏晋南北朝小说之——《三王墓》赏析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是文言小说。

这时的小说可以统称之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

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

作品的数量也已相当可观。

本文要讨论的《三王墓》,出自晋代干宝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卷十—。

《三王墓》版本众多,在《列士传》、《吴越春秋》、《越绝书》、《博物志》、《列异传》等书中均有记载,文字各异。

诸书记载中,以《搜神记》所记最详,文辞亦最佳。

《搜神记》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

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

其中《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暴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反抗者的斗争,常为后人称引。

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后有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10卷和宋代章炳文的《搜神秘览》上下卷,都是《搜神记》的仿制品。

《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传奇故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及后世的许多小说、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王墓》篇幅短小,少少五百多字,却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情感能量浓烈。

若以小说技巧的成熟度而言——诸如情节刻画,语言修辞及人物塑造等方面。

《三王墓》之类的小说是远远比不上唐传奇的。

但正是由于文中语焉未详的缺陷,而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文中有重重的疑云密布在自理行间,如干将明知献剑是自投罗网,为何还要冒死献剑?干将为何献上雌剑,隐藏雄剑?雌雄两件是否有特殊的涵义?干将为何以一个谜语来告知藏剑的地方?赤眉间广尺是否又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赤为何如此相信那个剑客,以头相托?剑士在杀了楚王之后,为何自刎而死?这个侠士又是什么人呢?正是这些文中的空白,让读者有更多的思考与想像的介入空间。

【古代文学】简述魏晋南北朝小说

【古代文学】简述魏晋南北朝小说

【古代文学】简述魏晋南北朝小说
志怪小说:鲁迅最早将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在魏晋南北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佛道方术思想盛行,由此发展而形成了以记述有关神仙鬼怪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为主的文学作品,称之为志怪小说,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沿着《山海经》专记绝域殊方的山川物产,一个沿着《穆天子传》专记神仙灵异之迹,并新增一些炼丹成仙普渡人间之作。

其构成复杂,糟粕部分纯属宣扬迷信思想,而其精华部分则曲折的反映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爱憎和要求,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以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幽冥录》为代表。

志怪小说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唐传奇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如沈既济的《枕中记》源于刘义庆《幽明录》的《焦湖庙视》。

在中国小说史上,说狐道鬼这一流派的形成,就肇造于这时的志怪小说。

《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

志人小说:或称轶事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内容主要记述了人物的轶闻锁事,言谈举止,从中可见当时社会清谈玄理,品藻人物,标榜名士的社会风气和面貌,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

志人小说在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

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

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

代表作是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南北朝小说(四)

南北朝小说(四)

3、其他

郭氏《玄中记》对狐妖的转化
狐五十岁,能变化为 妇人,百岁为美女, 为神巫,或为丈夫, 与女人交接。能知千 里外事,善蛊魅,使 人迷惑失智。千岁即 与天通,为天狐。
刘敬叔《异苑》

晋温峤至牛渚矶,闻水底有音乐之声, 水深不可测,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 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怪状, 或乘车马,著赤衣帻。其夜,梦人谓曰: ‚与君幽冥相隔,何意相照邪?‛峤甚 恶之,未几卒。
1、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 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 晋风流的故事集。
《世说》中的名篇(一)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 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曰: ‚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 ‚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如孤松之独立; 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容止》 《容止》篇王羲之的评价:‚飘若游云, 矫若惊龙。‛
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 而去,不知所在。
《韩凭夫妇》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 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
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
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哭于府而去。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
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 太守即时身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雨,岁大熟。长老传云: 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 “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 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标,又缘幡而下云。
悟,云见天地间鬼神事,如梦觉,不自知死。宝以此遂撰集古
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凡三十卷。

魏晋南北朝小说

魏晋南北朝小说

魏晋南北朝小说一、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分类及其兴起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成为一种颇有影响的文学体裁,出现了大批的作品。

这些作品按其内容可分为两类:“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前者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充斥着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后者记述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政治的一些面貌。

在艺术上,这个时期的小说虽然还不成熟,但开始有了较为完整的结构,也注意到人物性格的刻画,出现了一些比较精彩的篇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发展与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密切相关。

鲁迅先生指出:“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

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

”(《中国小说史略》)志怪小说中有一些是宗教徒所作,如道士王浮的《神异记》,北齐佛教徒王琰的《冥祥记》,他们大量搜集编造神怪故事,以“自神其教”,进行宗教宣传。

也有一些是出自文人之手的,如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它们虽不同于赤裸裸的宗教宣传,但也相信“人鬼乃皆实有”,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至于志人小说的发展,则是魏晋以来门阀世族崇尚清谈的结果。

早在汉末,世族中就有品藻人物的风气。

如郭泰被称为“人伦之鉴”,许劭有“汝南胆评”之称。

他们的一毁一誉,往往决定着别人终生的成败。

而品评的依据,不过是人物的言谈举止、逸闻琐事而已。

魏晋以后,世族中间除品评人物之外,又盛行虚谈,形成玄学,他们标榜超脱,崇尚虚无,高谈“不为物累”,“以无为本”,把儒家提倡的“名教”同老庄提倡的“自然”结合起来,制造出一套适应当时统治者需要的思想武器。

东晋以后,玄风更盛,而志人小说就是世族人物玄虚的清谈和奇特的举动的记录。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

魏晋以来,乃弥以标格语言相尚,惟吐属则流于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放,……世之所尚,因有撰集,或者掇拾旧闻,或者记述近事,虽不过残丛小语,而俱为人间言动,遂脱志怪之牢笼也。

《魏晋南北朝小说》课件

《魏晋南北朝小说》课件
发展
魏晋南北朝小说经历了从简单记 述到复杂叙事的发展过程,逐渐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点
01
02
03
内容广泛
魏晋南北朝小说涉及神仙 鬼怪、历史传奇、人物故 事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 多样。
语言简练
魏晋南北朝小说语言简练 明快,注重文采和修辞,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叙事技巧
魏晋南北朝小说在叙事技 巧上有所创新,采用了倒 叙、插叙等手法,使得故 事更加曲折离奇。
《世说新语》
总结词
以人物为中心的轶事小说,展现了魏晋名士的风采。
详细描述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所著,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轶事小说。该书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至魏 晋时期的名士逸事,尤其展现了魏晋名士的风采和言行。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社会 的风貌和文化氛围,领略到名士们的智慧和风度。
《幽明录》
《神仙传》
总结词
记载神仙事迹的志怪小说,具有浓厚的 道教色彩。
VS
详细描述
《神仙传》是东晋葛洪所著,是一部记载 神仙事迹的志怪小说。该书具有浓厚的道 教色彩,描述了众多神仙的神奇事迹和修 行过程。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信仰和风俗,也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神仙世 界的向往和追求。通过阅读《神仙传》, 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古代道教文化和神仙信 仰。
入。
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方 法和视角,如文学与历史、文化
、社会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
对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传播和影 响,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其
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未来研究方向
对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作者、版本和流传过程等方面,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挖掘和 梳理。
对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主题、叙事技巧和文学风格等方面,未来研究可以更加深入 地探讨和比较。

第三编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三编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三编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提要中国古代小说的两个传统: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魏晋南北朝小说只有文言笔记体小说。

此时的小说在基本要素方面初具规模,因缺少艺术虚构,还不是小说的成熟形态。

第一节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一、小说名称来源与含义最早见于《庄子·外物》:指无关政教的小道理。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最后,指街谈巷语。

对认识小说的起源有重要意义。

现代小说的含义:以语言为媒介,具有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的文学体裁。

二、中国小说的起源1。

神话传说2.寓言故事3.史传三、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今存题为汉人所著的小说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伪托汉人的作品。

题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很多。

第二节志怪与志人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种类志怪小说志人小说二、志怪小说兴盛的背景宗教迷信思想盛行是其兴盛的土壤。

宗教迷信活动盛行提供丰富的素材。

宗教宣传和闲谈的需要使其得以流传。

三、志怪小说的种类地理博物类鬼神怪异类佛法灵异类四、志怪小说中有价值的部分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爱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响往的作品。

五、志人小说兴盛的原因品评人物和崇尚清谈风气盛行结出的文化果实。

六、志人小说的种类笑话类野史类逸闻轶事类七、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篇幅短小、叙事简单;粗陈梗概,直录传闻。

初具小说的规模,尚非小说成熟形态。

2.影响为唐传奇的写作积累了经验,对以后的小说影响深远。

第三节《世说新语》一、作者及成书编撰者:刘义庆思想倾向:既有崇儒一面,又有谈玄论佛以及蔑视礼教的内容,较为复杂。

二、主要内容魏晋风流的故事集;名士风流的教科书。

对当时崇奉的人格的正面褒扬;对当时否定的品质的反面贬责;对特立独行品格的妙赏;对名人文士逸闻轶事的生动记录。

三、艺术成就1。

特色鲁迅评价:“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人物刻画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种种机智和幽默。

南北朝时候的小说

南北朝时候的小说

南北朝时候的小说南北朝时候的小说1.《兰亭笺纸桃花色》魏晋时期,女主晋陵公主司马君羽,男主谢氏公子谢混2.《千面风华》魏晋时期,女主绝代佳人楚思,男主风神秀彻谢安3.《竹林第八闲》魏晋时期,女主永嘉郡主司马雯夏,男主清傲高华嵇康4.《广陵散》魏晋时期,女主才色双绝曹璺,男主清傲高华嵇康5.《淮上月》魏晋时期,女主王家媳妇郗道茂,男主绝色小圣王献之6.《春莺啭》魏晋时期,女主妙手医仙姚馥之,男主沉稳内敛顾昀7.《魏晋美男狂想曲:乱世太子妃》魏晋时期,女主庶族少女蓝熙之,男主水果公子8.《媚惑无疆》魏晋时期,女主乌龙千金杨玥菁,男主第一美男潘安9.《绝色传之乱世桃花潘安》魏晋时期,第一美男潘安的故事10.《晋美无双》魏晋时期,女主平凡乞女张敏敏,男主芝兰玉树谢玄11.《春芳歇》魏晋时期,女主王家媳妇郗道茂,男主绝色小圣王献之12.《清秋南北》五胡十六国时期,女主高雅聪慧井镜黎,男主腹黑王爷宇文含13.《避世记》五胡十六国时期,女主聪慧乞儿张丰,男主好人游侠朱挽14.《兰陵缭乱》五胡十六国时期,女主天真明媚高长恭,男主不离不弃斛律恒迦15.《兰陵王妃》此文我没看到全本不知道谁是男主16.《不负如来不负卿》五胡十六国时期,女主智慧不凡艾晴,男主千古奇僧鸠摩罗什17.《慕容冲之凤凰于飞》五胡十六国时期,女主温柔专情郑心竹,男主倾国倾城慕容冲18.《凤囚凰》南北朝时期,女主山阴公主刘楚玉,男主绝世公子容19.《兰陵相思赋》南北朝时期,女主绝色狐仙紫萱,男主昭明太子萧统20.《倾城别传》南北朝时期,女主穿越少女谢芳菲,男主乱世枭雄秋开雨21.《晋朝的荒唐喜事》南北朝时期,女主天真小尼顾朱朱,男主风华绝代拓跋公子22《太监情人》(《迷情两晋十年》)我没看,据说很不错23.《晋显风流》很好看24.《桃醉魏晋》很好看25.《红颜情殇》飞鱼惜晴:据说很好看26.《穿越乱点鸳鸯谱之情错潘安》特殊文,女主十三次穿越。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哪些类?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哪些类?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哪些类?
志怪小说:鲁迅最早将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在魏晋南北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佛道方术思想盛行,由此发展而形成了以记述有关神仙鬼怪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为主的文学作品,称之为志怪小说,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沿着《山海经》专记绝域殊方的山川物产,一个沿着《穆天子传》专记神仙灵异之迹,并新增一些炼丹成仙普渡人间之作。

其构成复杂,糟粕部分纯属宣扬迷信思想,而其精华部分则曲折的反映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爱憎和要求,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以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幽冥录》为代表。

志怪小说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唐传奇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如沈既济的《枕中记》源于刘义庆《幽明录》的《焦湖庙视》。

在中国小说史上,说狐道鬼这一流派的形成,就肇造于这时的志怪小说。

《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

志人小说:或称轶事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内容主要记述了人物的轶闻锁事,言谈举止,从中可见当时社会清谈玄理,品藻人物,标榜名士的社会风气和面貌,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

志人小说在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

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

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

代表作是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小说起源及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

小说起源及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
• 志人小说分为三类:一、笑话类,二、野史类,三、 逸闻轶事类。
返回
•《世说新语》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 虚清淡,反映名士风流。
• 全书分36门,生动描述魏晋名士来自各种活动, 对研究魏晋风流很有价值。
• 艺术成就是“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 奇”。人物描写以外貌为主,形象鲜明,气韵生 动传神。语言简约含蓄,机制幽默。
小说起源及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
•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 中国小说的源头有: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史传文学。 • 魏晋南北朝出现很多小说,著名的有干宝 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
返回
• 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 志怪小说兴盛原因:一、中国宗教巫术及方士活 动和神仙信仰,二、道教和佛教的流行,三、社会 黑暗使人们只能用志怪小说曲折表达。
返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部分魏晋南北朝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系统分为文言小说(成熟形态是唐传奇)和白话小说(成熟形态是宋元话本)。

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有文言小说,此时小说可以统称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上流社会的奇异故事、人物逸闻轶事或者其只言片语。

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作品的数量也相当可观。

但作者的创作意图仅仅是当成真实的事情来写,缺少艺术的虚构,还不是成熟的小说形态。

一、小说的起源与在魏晋南北朝的兴盛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最初指琐屑的言说,无关政教的小道理。

东汉班固据《七略》撰《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的最后,是小说家见于史家著录的开始。

——“小说者流,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七略)
1、神话传说。

(尽管记载十分简略,但从中可以看到故事情节和
人物性格这两种重要因素)神话传说一部分被采入正史,逐渐凝固;
一部分不断发展丰富并且被记录下来成为具有浓厚小说意味的逸史。

——《穆天子传》《燕丹子》
2、寓言故事。

(不少人物性格鲜明,已经带有小说的意味。

小说源头
——《庄子》《韩非子》
3、史传。

(写人叙事为小说提供了素材和经验)
——《战国策》《三国志》
《汉书·艺文志》著录的15家小说,均已亡佚。

今存题为汉人所著的小说,其实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伪托汉人的作品。

——托名东方朔之《神异论》托名班固之《汉武帝故事》
二、志怪与志人
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志怪小说记载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很多作品表现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但不可否认的是志怪小说的兴盛与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有很大关系。

1、地理博物。

——张华《博物志》
2、鬼神怪异。

——干宝《搜神记》曹丕《列异传》分类
3、佛法灵异。

——王琰《冥祥记》颜之推《冤魂志》
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的社会生活的一些面貌。

志人小说的兴盛和士族文人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谈的风气有很大关系。

1、笑话——(魏)邯郸淳《笑林》
2、野史——(东晋)葛洪伪托刘歆所作的《西京杂记》
3、逸闻轶事——(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梁)沈约《俗说》
魏晋南北朝小说篇幅短小,叙事简单,只是粗陈故事梗概,且多据传闻加以直录,没有艺术想象和细致详尽的细节描写,虽然人物刻画但不能展开。

但却在各方面为唐传奇积累了经验。

三、《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

编撰的刘义庆(403至444)是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

《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

“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鲁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