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主要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产业集群:博弈、格局与趋势

产业集群:博弈、格局与趋势

产业集群:博弈、格局与趋势一、产业集群之博弈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经济学者发现在一些城镇,越来越多的企业呈现集聚发展的态势。

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区域,这种集聚发展的企业甚至支撑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半江山。

很多地区的企业并不是离散地、相互孤立地发展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簇拥紧密抱团,构成一个个专业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日益被人们所熟知。

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他的形成正是众多相关联企业竞争与合作博弈的结果。

产业集群一词首先出现于迈克·波特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此后,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根据国际经验,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并促使其升级,使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国际资源的外力有效结合起来,提高了区域竞争力。

不管是同类还是上下游的企业,他们之间首先是一种竞争关系。

企业之间的日趋激烈竞争,也使得企业考虑如何合作,正是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的博弈使得产业集群得以不断发展。

竞争使企业个体保持了足够的发展动力,合作使企业功能互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种相关企业在地理上的相互集中,不仅可以降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节约生产时间,还能减少能源和原料的消耗,减少库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还能有效提高专业化水平。

传统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通过产业集聚,能够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化生产,从而有效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

在集群成为时尚的今天,集群与其他概念缠在了一起,如专业化城市、特色产业部门、产业链、工业园区等以“集群”的称号出现在政府的红头文件和规划文本中,有的只强调了企业在地理上的邻近,如工业园区;有的只看到了企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如产业链;有的只停留在对产业特征的简单认识,如专业化城市和特色产业部门。

第六篇 产业集群(下)

第六篇 产业集群(下)
第六篇 产业集群(下)
一、产业集群的类型
马库、韩国、巴西等四 个国家新兴产业区的研究,从公司结构、对内对外的 经济联系以及治理结构的不同出发,提出四种典型的 产业集群类型:
马歇尔式产业区(Marshallian district),主要是中小企业的聚 集区,意大利式产业集群为其变体 轴-辐式产业区(hub-and-spoke district),其空间结构是以一 种或几种工业的一个或多个主要企业为中心 卫星平台式产业区(satellite platform district),主要由跨国公 司的分支机构组成,有些分支机构是高技术研发中心,也有 的是由低工资、低税、公众资助的机构组成 国家主导型产业区(state-centered district),即以国家公共利 益为导向型的企业与机构聚集形成的产业区
二、产业集群的行为主体及其功能
企业是产业集群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对于企业聚集过程的分析有古典模型、产业联合体模 型和社会网络模型等三种基本的过程模型 古典模型即马歇尔的企业聚集来自于“外部经济”的 思想(专业化供应商、专业化劳动力、信息传播) 产业联合体模型是以企业间基于销售和购买的交易为 视角。通过企业区位的接近来实现空间交易费用的最 小化,是企业集群化运行的主要动力 社会网络模型认为企业间的联系主要依赖于个体间的 信任,紧密的私人联系构成社会网络,这种基于信任 的联系优势被描述为社会网络的“嵌入性”水平
技术工艺 设备 人力
锻压、拉管、焊接、电镀、车、钳、铣、铇、烤漆、组装、检验 拉管机、组装线、幅条整拉机、烤漆设备、电镀设备、搬运设备、仓储设备 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研发人员、熟练工人、营销人员、修理人员
资料来源:调研所得。
六、天津王庆坨自行车企业集群的案 例分析

产业集群主要特征分析

产业集群主要特征分析

产业集群主要特征分析摘要: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而只有准确认识产业集群的特征,才能从产业集群自身的规律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的特征主要是弹性专精、地理集中、中小企业为主、根植性强和相关组织与机构密集。

关键词:产业集群;特征;分析人类社会现在已经进入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中化并存的时代,而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集中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理范围内,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大量企业、中间机构和组织等围绕同一产业形成的分工细致、联系紧密、社会关系网络发达、市场竞争力和区域产业形象突出的空间有机聚合体。

产业集群依靠其强劲的竞争优势,创造了大量财富,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创新,并且引导着国际资源的流向,因此世界各国对产业集群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纷纷出台政策与优惠措施,鼓励产业集群的发展。

只有准确认识产业集群的特征,才能从产业集群自身的规律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主要有以下特征:一、弹性专精产业集群表现为在相对狭小的地理空间内大量的企业和劳动力集中于某一特定产业。

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生产集中于产品的某个零部件或者工艺的某一个环节,形成专业化分工。

专业化分工是与生产技术的可分性以及垂直分离的生产组织方式相关的,其实这也是产业集群形成所需要的必要条件之一。

精细的分工,以紧密的协作与联系为前提。

集群内企业通过分工与协作实现了生产的灵活性与多样化。

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企业扎堆,集群的重要特征是它有积极的渠道来促进商业交易、对话和交流。

这种生产特点适应了20世纪60、70年代以后生产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福特制生产方式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从而使产业集群成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生产方式。

传统的福特制生产模式是20世纪初期开始的资本主义制造业发展的象征,它以大批量、少品种、流水线生产为主要特征,适应于工业社会时代较低的消费水平与简单的消费结构。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当今世界经济中,产业集群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它既是产业组织方式的大提升,也是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

众多的产业集群构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财富的绝大部分都通过这些块状区域内制造出来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380个产业集群生产了全美接近60%的产值。

在意大利,形成了199个产业集群,每年200多亿美元的出口额主要由其中的66个产业集群生产。

印度在2000年就有350多个产业集群,产量占印度国内产量的75%-80%,创造了制造业出口额的60%。

法、英、德以及拉丁美洲等国都将产业集群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产业组织方式,列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战略。

2001年,美国商务部发表了一篇《基于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州长指南》,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要利用政策有力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在我国东南沿海(如浙江、广东及江苏省苏南等)不少发达地区,产业集群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绩效。

1产业集群的概念1.1.产业集群的概念1、波特给出的定义现在理论界对产业集群的公认的概念是由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

波特首先于1990年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集群”(Clusters)的概念,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1]。

在1998年发表的《集群于心经济竞争学》一文中,波特指出: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实体和其他组织;产业集群还经常向下延伸到销售渠道和客户,并向侧面拓展至辅助性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结构[2]。

在其后的著作《竞争论》(2003)中波特将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的定义加以扩展,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以某一个或几个相关产业为核心,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地方生产系统,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包含最终产品或服务厂商,专业元件、零部件、机器设备以及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产业的厂商)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3]。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分析其优势、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机构(如大学、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所组成的群体。

产业集群具有以下显著特征:1、地理集聚性:企业和相关机构在地理上相对集中,形成特定的产业区域。

2、产业关联性:集群内的企业从事相关或互补的产业活动,存在上下游的产业联系。

3、专业化分工:各企业在产业链中专注于特定的环节,实现高度的专业化分工。

4、创新协同性:企业之间能够便捷地交流与合作,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创新。

二、产业集群的优势1、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集聚效应,企业能够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2、促进创新集群内企业的密切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快速扩散,激发创新思维,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

3、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能够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4、形成品牌效应知名的产业集群往往能够形成独特的区域品牌,提升整个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挑战1、内部竞争过度集群内企业数量众多,可能导致过度竞争,降低企业利润,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产业集群缺乏高端人才和研发投入,创新能力有限,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3、产业链不完善一些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存在薄弱环节,如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影响产业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4、外部环境变化全球经济形势、政策法规的调整、技术变革等外部因素,可能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产业集群发展战略1、加强产业规划与引导政府应根据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产业集群认定标准

产业集群认定标准

产业集群认定标准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一群相关产业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形成的产业链,通过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了相互依赖、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创新和品牌建设。

为了鼓励和支持产业集群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产业集群认定标准。

产业集群认定标准是指根据一定的指标和规范,对产业集群进行评估和认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判断一个地区是否形成了产业集群,并为其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方向。

一、行业专业化程度产业集群认定的首要条件是相关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

这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估: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企业数量和规模、研发投入、技术水平等。

这些指标可以显示出一个地区特定产业是否在全国或全球居于领先地位,以及当地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二、企业间的合作与联盟产业集群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企业间的合作与联盟。

通过合作与联盟,产业集群的企业可以共享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合作共赢。

因此,产业集群认定标准中,应该包括企业间的合作密集程度和联盟的规模和质量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分析合作项目数量、资金投入、知识共享情况、产业链条内的协同关系等来评估。

三、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产业集群的成功离不开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支持。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电力供应、水源等,而配套服务包括金融服务、法律服务、技术支持等。

产业集群认定标准应该包括对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评估,以确保产业集群的顺利运行和发展。

四、研发创新能力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能力。

通过研发创新,产业集群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等。

因此,产业集群认定标准中应该考虑到产业集群的研发投入、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科技成果转化等指标。

五、国际竞争力产业集群的认定还应考虑其国际竞争力。

这包括产业集群的出口规模和占比、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等。

评估国际竞争力可以帮助产业集群了解自身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和优势,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西部产业集群特征分析及发展对策

西部产业集群特征分析及发展对策
表 1
奶品产业集 群 、中药产业 集群 等 ,陕 西礼泉 果 品产业 集群 以及户县 纸箱 产业集 群等 )进 行调 查和研 究后 ,分析 概括
出有别于上述 特点 的独有 特 征 ,由于 具有这 些 特质 的集群 多集 中于 西 部地 区,与东 南部 的产业 群形 成 鲜 明 的对 比, 因而本文将 具有以下特征 的集群界定 为西部产业 集群 。
的特征和市场需求 。导致企业之 间竞 争合作 关 系发生改变 , 从而导致产业界 限的模糊 化甚 至 产业 界限 重划 。经 过这些 过程 。企业便演化 出新 的组 织 形式——产 业 集群 。在不 同 的产业领 域内 。产业 融合 以不 同的方式 演进 ,最终 促成整 个产 业结构的 高度化 、合 理化 ,并构架 出融合 型 的产业新 体 系 。西部产业集 群 的发展体 现 了产业 融合 的思 想。其表 现类 型见下表 :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5期
科技 管理研究 S ce c n e h oo y Ma a e n s a c in e a d T c n lg n g me t Re e r h
20 o5 06 N
” ‘

文章 编 号 :10 0 0—79 (06)O 05 — 3 65 20 5— 0 1 0
西 部 产 业 集 群 特 征 分 析 及 发 展 对 大 学 经济管理 学院,陕西杨凌 7 20 ) 110
摘要 :在对 西部 产业集群的特征进行分析 的基础上 ,提 出培育和发展 西部产 业集群的相关对策 ,从 而以加 快其 可持续发展 的步伐。
相关机构 的支撑。这些被称之 为产业集群 的普遍 特征。 笔者 在对 西部一 些 产 业集 群 ( 陕西 的鸵 鸟产 业 集 群 、

我国产业集聚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产业集聚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

25 0 .
.
13
6
2X( 犯
1o
61. 8
24 7 .
13 . 5
资料 来源 : 根据《 中国统 计年鉴》 (各年度 )计算。
.
2
初 步形成 了若 干 制造 业 带 的 雏 形。
有持 续 的市场竞 争 力 , 这 是 产业 集 群 走 向成 熟 的重 要标 志 之一 。
二 、 我 国产业 集聚的 基本 特 点及存在 问题
近 年来 , 随着经 济 全球 化 的加 快 和 中国经济 的
快 速发展 , 我 国的产业 集聚 现象不 断推进 , 并且 出现
了一 些新 的特点 。 这具 体表 现在 以 下几 个方 面 :
.
1
加 工 制 造 业 进 一 步 向 沿 海 地 区 集 中。
近年
来 , 尽管 国家采 取多方 面措施 加快 中西 部地 区 发展 ,
但 由于发 展条件 的差 异 以及 外商 在华投 资进 一步 向
沿海 地 区集 中 , 我 国地 区 工业 增 长 继续 保 持 “ 东 高 、
中中 、 西低 ” 的格 局 。 2 X( 犯 年 , 我 国东部 地 区 工业 增
(见 表

1)
由于 产业 集群延 伸 的 地 域 范围 差 别较
大 , 目前 各 国在产业集 群 的研究 中 , 实 际上存在着三
种类 型 : 一是 微 观 导 向 的集 群 分 析 ( 而 c 、 一 ior e n ted
c lus te r 翻园 y s i s ) , 一 般把集 群定 义 为生 产 相 同产 品且 具有 重要 的非正 式 和 正式 互 补 联 系 的企 业群 , 其重
加值增 长率 为 巧 . 7 % , 中部 地 区 为 14 . 5 % , 西 部 地 区只 有 13 . 3 % 。 这 种 不 平 衡 的增 长 格 局 导 致 工 业

产业集群_PPT

产业集群_PPT
产业集群理论
1
产业集群的定义 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产业集群的特征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对区域发展的指导意义 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简评 实例分析
2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
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首先提出用产业 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区域的竞争 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 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 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
7
一些历史文化悠久社会资本雄厚的产业集群也不得 不向知识低头。意大利的艾米利亚一罗马格纳地区 以弹性专精见长的产业集群,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面对大企业也广泛采用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的挑战, 不得不在产品、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方面大量创新。 英国斯多克地区的瓷器集群面对国外大量标准化、 廉价的进口瓷器的冲击,不得不把其白坯生产转移 到印度尼西亚等国,从而把精力集中在知识含量较 高的后期生产上。
17
首次创新会比随后类似的创新要艰难得 多,一旦突破入门障碍,对后来者的启 迪,包括观念、认识、信心及行为都有 极大激励;创新是一个学习过程,首次 创新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都会给后 来者提供少走弯路,快速实现创新成功 幷较快获得超过社会平均赢利能力的机 会的借鉴。上述两点即是客观诱导后来 者蜂拥而至,即形成技术创新的群集现 象的原因
虽然辅助性机构有助于集群内的企业公平高效地开展合作 与竞争,并进一步促进企业进行创新,但它并不能对产业集群 的形成构成关键影响。大学及一些国有研究机构的目标同企业 是有根本差别的,它们很少涉足到高度依赖于市场需求的、从 上二游战到前下在游大的学完及整金的融技机术构创方新面过都程比,硅这谷也有就着是 绝为对什优么势却12还8公是路不在9 能同硅谷竞争的原因。

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业集群理论逐渐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

在中国,产业集群也成为了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些典型的中国产业集群,如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地区。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也受政策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探究中国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机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对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实证分析以及对策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二、研究内容1.中国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该部分将介绍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中国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2.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通过梳理中国产业集群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阐明其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3.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分析通过对现有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从中总结出影响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

4.促进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通过对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分析,提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政策、制度、企业和其他相关方面。

同时,对当前中国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文献综述、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以获取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四、预期结果和创新性本研究将系统探讨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实证和对策研究,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该研究具有创新性,在对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分析上,将分析其对经济发展带来的间接和直接贡献。

同时,本研究也将提出一些新的对策,以促进中国产业集群的规模和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产业集聚区方案

产业集聚区方案

产业集聚区方案摘要:产业集聚区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依托一定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在政府支持和企业参与下,聚集形成一定规模及具有较高集约度的产业经济区域。

本文将介绍产业集聚区的定义和重要性,分析产业集聚区的主要特征和发展模式,并提出建设产业集聚区的方案,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引言产业集聚区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聚集一定的产业要素和资源,形成产业链条和集群效应,能够提高效率,推动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产业集聚区的定义和重要性产业集聚区是一种地理上的聚集现象,通常指在某一地区范围内,同一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企业相互连接、良性互动的经济组织。

产业集聚区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有助于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企业竞争力。

产业集聚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区能够集中优势资源,形成产业链条和集群效应,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2. 提高产业效率:通过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和资源共享,能够提高产业的效率和生产力。

3. 创新驱动:在产业集聚区中,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4. 优化区域结构:通过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能够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产业集聚区的主要特征产业集聚区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 行业同质化: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通常属于同一行业或相关行业,具有一定的同质性。

2. 产业链条完整性: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通常从事同一行业的不同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3. 企业密集度高: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数量较多,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和合作。

4. 产业资源聚集: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能够共享优质的人才、技术和市场资源。

5. 政府支持和服务:产业集聚区通常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服务,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

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产业链条延伸:通过在产业集聚区内引入相邻环节的企业,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和补充,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产业集群演进路径、特征与动力分析——以温州低压电器集群为例

产业集群演进路径、特征与动力分析——以温州低压电器集群为例

要素特征的变化和动力机制的匹配关 系。
关 键词 :产 业集群 ;集群 演进 ;演进 动 力 ;演进路 径 ;温k , l 1 低 压 电器 集群
中图分 类 号 :F 1 2 9 . 9 文 献标 识码 :A
Th e Ev o l ut i o na r y Pa t h , C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d Dy na mi c s o f I n du s t r i a l
外主体的竞合竞争激烈内部矛盾不断部同行合作国际化合作关系企业与外界技术引进技术转让委托联合开发联合创新机构的合作开发自身人才和管理营销技企业拥有资源数量少水平低术等有一定的积累自身研发技术管理营销等比较成熟网络中流动高层次的各种专门人才创新信息营产品工艺流程人才技术信息的资源销信息政府及代理整顿引导形成内部有序竞合提供创新支持文化创业文化竞争文化信任文化合作文化开放文化创新文化生产管理技术能力提管理技术能力全面加强企业品牌有较集群整体竞争主要停留在模仿性生产阶升打造自身销售网络企能力段掌握一定营销渠道大的附加值开始向高端产品迈进业的品牌效应开始形成价值链环节进行简单的模仿生产处于技术改进实现流程升级
t i o n . Th r o u g h a n a l y s i s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d y n a mi c s i n d i f e r e n t s t a g e s o f c l u s t e r ’ S d e v e l o p me n t ,S O a s t o k e e p c l u s t e r mo v i n g t o t h e h i g h e r l e v e l a n d i n r i g h t d i r e c t i o n b y ma k i n g ma t c h o f d i f f e r e n t d y n a mi c s i n e a c h s t a g e s o f c l u s t e r . B a s e d o n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 t h i s p a p e r c o n s t r u c t s a n e v o l u t i o n a r y mo d e l o f c l u s t e r a n d t e s t i i f e s t h e mo d e l b y d o i n g a l o n g i t u d i n l a c a s e s t u d y o f We n z h o u l o w— ・ v o l t a g e a p p a ・ ・

产业集群动态特征

产业集群动态特征

1882012年第27卷 第10期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其它收稿日期:2012-09-04作者简介:秦启炜(1991-),男,江西南昌人,从事数学建模方向的研究。

一、引言进入21世纪,全球的技术、资源和分工在不同层次上迅速变化,并越来越聚集于有个性的、创新能力强的地区,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1]。

选择产业集群的路径战略来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成了越来越多的政府决策者和学者的共识[2]。

众多学者发明了一整套新的术语来捕获或描述地方产业集聚的空间形式和本质,这些术语包括“产业区”、“新的产业空间”、“地方生产联合体”、“新马歇尔节点”、“区域创新环境”、“网络区域”和“学习型区域”等。

目前大多把成功的或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来揭示产业集群的特征、运行机制、形态及与环境的互动规律。

如,对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仅从地理接近和相互关联两方面表述,提供的是截面信息,是静态特征,是产业集群持续演化不同阶段的“快照”,没有说清产业集群为什么是一个工业化的动态过程以及它的动态特征等核心问题[3]。

本文依据一般动力学方程的推导,试图揭示产业集群的动态特征。

二、产业集群分析模型的建立迈克. E.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4]。

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

根据上述对产业集群内涵的界定,产业集群可以选取一组联立微分方程式定义。

表示要素的某个量,这个量是产业集群系统中的每个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

对于有限数目的要素,处于最简单的情况,就有如下形式[5]:(1)因而,任何一个量的变化,是所有(从到)的函数;反之,任一的变化,承担着所有其他量以及整个方程组的变化。

引入这样的方程,有明确的意义:产业集群系统不仅要被看做空间的整体,而且要被看做时间的整体。

当然,“产业集群”的这样一个定义,决不是普遍的。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特征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特征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特征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特征分析盛建国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发展进行了讨论,套路的理论基础虽然是基于一般的产业集群理论,但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普通的产业集群的相同点与特殊的地方做了总结。

从纵向上,对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也作了论述。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迅速兴起,己经初步形成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江三角洲三大文化创意产业带,服务业集群高度依赖于城市经济发展所缔造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网络、人才积聚等基础条件。

在充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和创意环境会主动与市场相结合,促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增强集群的根植性。

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和地区都在进行着有关如何使其快速、高质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讨。

由于产业集群易于产生外部经济效应、获取竞争优势以及形成独特区域经济,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产业生态系统表现形态,从该角度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选择。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分析从本质上来说是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具体产业化,所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对于本文来说同样适用。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驱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

创意产业把抽象的、无形的创意作为产业链的源头,改变了以往只有资本以及劳动力等实体才能生产的观念。

它的兴起,刷新了传统的产业发展的演变趋势,在其各个环节都表现出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特点。

1.创意产业以文化为源。

创意产业是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

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

这里文化才是创意产生的本源,只有将文化知识转化为创意,然后再附加到产品上去,这样才能体现文化的价值。

也只有文化才能赋予产品创意,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一、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概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湖北形成了以武钢为中心的冶金工业区,武重和武锅为中心的机械制造工业区,武船为中心的船舶制造工业区, 武汉纺织工业为基础的轻纺工业区,青山石化为中心的石化工业区等产业集群。

改革开放后,湖北一方面继续享受国家投资兴建新的产业集群, 如武汉沌口汽车城的兴建;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扶持和政策引导,也兴建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葛店开发区、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等。

全省县域已有80多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产业集群。

其中,有一部分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如仙桃己成为中国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基地,大冶成为全国最大的保健酒生产基地,通城成为国内最大的涂附磨具生产基地和第二大云母生产基地,随州市三里岗香姑产业集群是“中国香姑出口第一镇”。

应城长江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是中国最大的有机氟、有机硅生产基地。

武穴市花桥木螺钉(小五金)产业集群是全国螺钉生产的三大产业集群之一。

二、湖北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湖北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区域的重要产业区。

其基本特征如下:(一)发展速度快特色产业集群在我省部分地区发展速度较快。

如武穴市除形成了医药化工主导产业外,有梅川食品、龙坪塑革、花桥五金三个产业集群。

潜江市有泽口化工、张金铝业、周矶建材三个产业集群。

在一些发展较好的乡镇,一个乡镇就有2个产业集群。

如蔡甸索河镇有劳保手套和五金制锅两个产业集群,分别聚集企业103家和48家,生产的劳保手套和铁锅分别占全国市场的40%和汉正街市场的200%。

(二)支柱性产业己经形成汽车及零配件、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这三大行业是湖北的经济主体,也体现出武汉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的特色。

此外,相关特色产业如电子、化工、纺织、建材、食品等行业,在湖北产业集群里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其中,光电子产业和生物及新医药产业代表湖北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

(三)集群优势初步显现彭场无纺布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由制品加工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外商和外地企业纷至沓来的发展局面。

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和促进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产业集群不仅促进了相应产业的发展,还能在聚集经济规模和资源的同时,提高产业效率和竞争力。

然而,每个产业集群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路径,只有深入分析其特征和规律,才能找到适合这个特定集群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概念解析华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洛阳市的制瓷产业集群等,都是比较著名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企业集中的区域,以特定产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诸多企业在物流、资金、转移、人才方面资源共享和优化利用,集体提高了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根据学者的定义,产业集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产业集中。

众多同质性或互补性企业在特定的区域内高度集中,形成特定的产业群体。

2. 近在咫尺。

这些企业聚集在一起,企业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近,方便人员、物资流动。

3. 产业导向。

这些企业围绕某一特定领域或专业领域,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运作机制和关系。

4. 产业联盟。

这些企业之间形成了产业联盟或协会,加强了交流和协作,共同推进产业发展。

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对于一个产业集群来说,其发展路径和模式取决于产业集群的起源,其背景、历史和现状。

一般而言,产业集群的发展包括三个阶段: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战略和发展方式。

(一)萌芽期在产业集群的萌芽期,主要是一些原始的、单一的企业集中于某一地区,建立了初始的产业基础。

这些企业的特色在于小、散、乱,资金较为紧缺,无法完成想要的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大。

但是,这个阶段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政府加码扶持,形成一定规模,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萌芽期的发展模式:1.政府引导。

政府给予相应扶持,包括资金、税收、补贴等,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

2.招商引资。

政府引进一些大户企业,通过压缩其生产成本,给本地企业创造合作机会。

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是由一群具有相关产业链或某类产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企业所组成的群体。

它具有独特的组织特征和经济效益,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验和成功,为其他地区或国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案例和启示。

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模式和路径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从产业集群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路径和模式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点产业集群是一种以某种行业或产业为核心的经济组织形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大企业集团、单一企业等传统经济组织形式,而是由大量小企业和中小企业组成。

产业集群在经济活动中其作用的独特性在于,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地理聚集、同质性、互补性和共享性。

地理聚集是指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具有相互接近的空间分布特征,这种空间上的接近在彼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同质性是指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存在同样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产生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互补性是指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不同的环节和方面互补而形成的合作关系和包容性。

共享性是指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共享一些共同的资源,如技术、市场和品牌等,从而形成了一种方便和互惠互利的关系。

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是一个复杂系统性问题,需要结合产业特点、地域条件、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但是,有一些共性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可供参考。

在初期的发展阶段,产业集群的成长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

政府可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必要的金融和技术支持等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通过垂直和横向的政策支持,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产业集群能够快速形成。

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企业在竞争中愈加激烈,需要依托自身的创新和提高,构建竞争优势。

因此,产业集群需要在比较成熟的阶段,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和差异化发展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并且面向全球市场积极拓展。

产业集群调研报告

产业集群调研报告

产业集群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及目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中国,产业集群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同时也是实现区域竞争力提升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为了了解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全面了解产业集群,掌握集群发展的成果、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相关决策参考。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本次调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产业集群的定义、基本特征和类型;2. 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4. 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资料的查找、实地考察和深度采访等。

针对不同的产业集群,我们还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座谈和访问,详细了解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瓶颈,收集信息并撰写调研报告。

三、调研结果及问题分析经过多个月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 产业集群是由一系列相关的企业、供应商、服务机构、政府机构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形成一个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中心的区域聚集。

2. 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包括:产业密集度高、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共同研发和资源共享、成本竞争力强。

3. 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许多产业集群,且不断发展壮大。

4. 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是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同时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5. 针对目前的问题,存在着产业链重复和链条不完整、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困难、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未来,需要加强对产业集群的资源整合和管理,以推动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

四、建议与总结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对产业集群资源的整合与管理,形成更为完备的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英文名称:industrial cluster 定义: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

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

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种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在一定意义讲,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产业群实际上是在一定区域内某个企业或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纵向一体化的发展。

如果将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二者结合起来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指产业成群、围成一圈集聚发展的意思。

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地区内或地区间形成的某种产业链或某些产业链。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集群主要特征分析
摘要: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而只有准确认识产业集群的特征,才能从产业集群自身的规律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的特征主要是弹性专精、地理集中、中小企业为主、根植性强和相关组织与机构密集。

关键词:产业集群;特征;分析
人类社会现在已经进入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中化并存的时代,而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集中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理范围内,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大量企业、中间机构和组织等围绕同一产业形成的分工细致、联系紧密、社会关系网络发达、市场竞争力和区域产业形象突出的空间有机聚合体。

产业集群依靠其强劲的竞争优势,创造了大量财富,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创新,并且引导着国际资源的流向,因此世界各国对产业集群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纷纷出台政策与优惠措施,鼓励产业集群的发展。

只有准确认识产业集群的特征,才能从产业集群自身的规律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弹性专精
产业集群表现为在相对狭小的地理空间内大量的企业和劳动力集中于某一特定产业。

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生产集中于产品的某个零部件或者工艺的某一个环节,形成专业化分工。

专业化分工是与生产技术的可分性以及垂直分离的生产组织方式相关的,其实这也是产业集群形成所需要的必要条件之一。

精细的分工,以紧密的协作与联系为前提。

集群内企业通过分工与协作实现了生产的灵活性与多样化。

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企业扎堆,集群的重要特征是它有积极的渠道来促进商业交易、对话和交流。

这种生产特点适应了20世纪60、70年代以后生产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福特制生产方式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从而使产业集群成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生产方式。

传统的福特制生产模式是20世纪初期开始的资本主义制造业发展的象征,它以大批量、少品种、流水线生产为主要特征,适应于工业社会时代较低的消费水平与简单的消费结构。

福特制辉煌了半个多世纪以后,进入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石油危机过后,世界经济陷入了长期的衰退。

皮奥里和萨贝尔(1984)认为,这种衰退是以大批量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福特制生产方式走到尽头的表现,而弹性专精的生产表明这种生产可以随时根据消费需求和竞争的变化而
加以调整,同时又可以避免生产频繁调整带来的高成本,实现了产品的小批量、多样化,因而它符合新的需求观念,适应了现代化的消费结构、复杂的消费心理和高层次的消费水平的要求。

二、地理集中
产业集群带有非常明显的地理特征,它是一种生产组织在地理上的集中,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是产生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也是集群作为一种地域经济现象存在的基础。

这里的地理集中是指其生产布局在空间上的有限性,而不是指对其生产经营活动仅仅局限与狭小的范围。

产业集群的产品可能销往任何一个集群外的地方,而且其生产要素也有可能来自于任何一个集群外区域,但其生产系统(由各个独立企业的生产运作所构成)必然在这个空间内集聚。

有些产业是可以远距离供应,当技术固化到产品中形成标准化产品或零部件时就可以远距离供应。

但是有些产品或零部件要尽快地供应,即时生产,及时地反馈信息,及时地更换产品,这时产业的近距离联系就非常重要。

从各地产业集群的具体情况来看,集群的地理范围可大可小,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乡村、镇,或者是城市内部的一个区,也可以是整个城市,还可以是一个更大范围的地区。

事实上有些集群可能只坐落在一个镇上;也可能在一个县内,如绍兴县的纺织产业集群;有的甚至可以突破行政边界,比如山东临清的轴承集群与河北临西的轴承集群连成一体,美国一个药业集群横跨新泽西州和宾西法尼亚州,德国的一个化工集群就延伸到了德语区的瑞士。

因此,集群的空间边界很少是由自然地理和行政区划所限定的。

在产业集群中由于地理接近,企业间的密切合作与经常的面对面交流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由此形成的知识溢出效应将增强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三、中小企业为主
这里强调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并不意味着没有大企业,也不是说以中小企业为核心,只是说明产业集群中大型企业的数量相对较少,这也是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事实上,处在大量中小企业之中的大企业往往是该集群的核心。

日本的丰田汽车城,就是围绕丰田公司形成的由紧密层、半紧密层、相对松散层外围企业组成的汽车产业集群,在每个层圈中都有几个规模较大的发挥重要作用的大企业,但这也改变不了丰田汽车城中90%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事实。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一些集群中的中小企业通过优势积累也可能发展成大企业甚至是跨国企业,例如在浙江的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中,就出现了德力西、正泰等几个大型龙头企业。

因为一方面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其
生产的柔性专精,强调分工协作的组织方式,而中小企业正好适合这种方式;另一方面,集群中大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生产各种零部件是集群可以低成本生产的重要条件,而过多大企业的存在会导致过度竞争并削弱集群内的协作。

四、根植性强
“根植性”(embeddedness)一词由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于1985年提出,用来描述那些使经济行为偏离效用最大化目标的非经济因素的社会影响。

根植性是产业地方化的重要标志。

它表明经济行为嵌入到区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关系中。

一个区域内各种文化、制度、历史习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和各种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资本。

这种社会资本既是联系各种生产要素的纽带,也是降低企业交易费用的重要途径。

同时根植性与社会资本具有一种循环积累因果关系,从而强化产业集群的路径依赖,使得产业集群之后的发展与本地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文化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根植性决定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难以模仿。

事实上,任何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都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中的。

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是各不相同,而嵌入在其中的产业集群也必然各具特点。

以浙江中小企业集群为例,宁波“奉帮裁缝”的传统技艺,绍兴“日出华舍万丈绸”的传统经济,永康“百工之乡”的传统优势,义乌“鸡毛换糖”的货郎担精神等,为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由于集群成员地理上的邻近,使得传统文化进一步强化了成员之间不断重复的互动和信任,维持并促进了各方面的合作。

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带来的人们的信任、共识等社会关系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具有明显的当地特征。

因此可以认为产业集群是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制度安排,它离不开培育其的土壤,是不可移植的。

集群运行机制的基础是“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这种人文因素是维持集群内企业所形成的长期关系的纽带,使集群在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网络中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在信任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上,网络成员之间的合作充分程度与信任、信息共享的程度呈正相关性。

五、相关组织与机构密集
集群内包括一系列相关联产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相关的实体,如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专用性基础设施的供应商等;有时候集群还向下游拓展到销售渠道和客户,横向扩展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和在技术、技能上相关或有着
共同投入品的企业;当然很多集群内还包括政府和相关机构,如研究开发机构、咨询培训机构、金融机构、政府规制部门和行业协会等。

这些组织共同构成了一个集群生态系统,集群中的成员企业形成了共生体。

集群本身可以看成是具有相对完整的部门结构的生产体系,包括生产部门、相关产业部门、辅助性部门、支持机构等。

这些机构和组织可以共享信息、知识和技术,一个环节的创新可以很快地传递到其他环节,一个领域的突破也可以为其他领域带来启示,它们是一个围绕主业而共生的生态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