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民族小学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组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组词

1、我们的民族小学坪(草坪)(坪坝)(停机坪)坝(坪坝)(堤坝)(水坝)戴(戴眼镜)(拥戴)(爱戴)招(招呼)(招生)(招手)蝴(蝴蝶)(蝴蝶结)(蝴蝶兰)蝶(彩蝶)(粉蝶)(蝶泳)孔(孔雀)(针孔)(鼻孔)雀(麻雀)(雀跃)(雀斑)舞(舞蹈)(跳舞)(舞弄)铜(青铜)(铜钟)(铜矿)粗(粗大)(粗壮)(粗鲁)尾(尾巴)(船尾)(尾部)近义词:穿戴~穿着打扮~装扮绚丽~华丽敬爱~爱戴飘扬~飘荡好听~悦耳安静~寂静招引~吸引粗壮~壮实反义词:许多~稀少敬爱~憎恶安静~喧闹有趣~乏味热闹~冷清古老~年轻粗壮~纤细洁白~乌黑2、金色的草地耍(玩耍)(耍猴)(戏耍)装(假装)(服装)(军装)劲(使劲)(没劲)(干劲儿)绒(绒毛)(羽绒)(绒衣)假(假发)(假借)(假设)朝(朝前)(上朝)(唐朝)些(一些)(好些)(这些)钓(钓鱼)(垂钓)(钓饵)察(察看)(观察)(考察)瓣(花瓣)(豆瓣儿)(蒜瓣儿)拢(合拢)(拢共)(拉拢)掌(掌心)(鼓掌)(掌嘴)趣(有趣)(兴趣)(志趣)近义词:盛开~开放玩耍~嬉戏使劲~用力假装~伪装快乐~欢乐仔细~认真观察~查看有趣~好玩喜爱~喜欢反义词:盛开~凋零快乐~悲伤仔细~马虎合拢~张开可爱~可恶有趣~乏味喜爱~讨厌引人注目~默默无闻3、爬天都峰爬(爬山)(爬树)(爬行)峰(山峰)(高峰)(峰顶)顶(头顶)(顶风)(顶天立地)似(似乎)(相似)(类似)苍(苍白)(白发苍苍)(苍天)仰(仰望)(久仰)(仰视)咱(咱们)(咱俩)(咱不懂)奋(奋斗)(奋力)(兴奋)辫(辫子)(麻花辫)(羊角辫)勇(勇气)(勇敢)(勇猛)居(居然)(邻居)(居住)近义词:笔陡~陡峭似乎~好像忽然~突然奋力~尽力纪念~怀念鼓舞~鼓励居然~竟然汲取~吸取终于~终究反义词:仰~俯笔陡~平坦背后~面前点头~摇头鼓舞~打击奋力~松懈4、槐乡的孩子Sai sai se lei lei塞(活塞)(要塞)(闭塞)累(积累)(劳累)近义词:清香~馨香甜蜜~甜美劳累~疲惫散发~弥漫勤劳~勤奋反义词:黎明~傍晚劳累~轻松甜蜜~苦涩火热~冰冷满载而归~空手而回修饰词语:敬爱的老师飘扬的国旗古老的铜钟粗壮的枝干洁白的粉墙陡峭的石级淡淡的清香丰富多彩的生活好奇地听着轻轻地飘动仔细地观察。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先读一遍课文,再填空:
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课文先写( ),
再写( 上课、下课的情景 ), 最后(赞美我们的民族小学)。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 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 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 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这一句突出了什么?) 突出这些小学生是来自多个民族的。
你们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为பைடு நூலகம்么?
综合性学习
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学习 生活,课余生活又是怎么安排的 呢?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把自己 的课余生活记录(lù )下来.可以用 文字叙述(shù ),可以填表格,可以 画图画……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 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孩子们
白 族 服 装
pō 景颇族
景颇族人民风纯朴、直爽,是一个晓勇的民族,他们 从小就和大人一起上山打猎,肩背挎包、腰挂长刀、 肩扛铜枪炮,十分威武。景颇族妇女善编织,能够织 出数百种彩色图案花纹,其中大多数是动植物的图形, 精美艳丽。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贫穷落后的景颇山已 经出现了繁荣兴旺的景象。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 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 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 也赶来看热闹。
小动物的出现突出了地处边疆的民族小学的特点, 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同时也突出了孩子们课上读 书认真,课下尽情玩耍的欢乐,把小动物们都吸引住 了。
这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就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就”强调了对民族小学的赞美。
ánɡ 德昂族
傣族
chānɡ
阿昌族
汉族
积累文中的优美句子
1.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 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 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 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 那样好奇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 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 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3.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 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团结:穿戴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
祥和
课堂生成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2.金色的草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1
教学
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对大自然的意识。
⑸完成“语文天地”我的发现中的同音异形字。
四、指导书写
a.默读田字格中的字,想想自己分别怎么记住它们,然后交流。教师着重提示以下几下字:
“耍”,上面是“而”,不要写成“西”下少一横的形状。
“绒”,左边是“纟”,右边是“戎”,“戎”字左下不是“廾”。
“钓”,右边是“勺”,不是“勾”。
“瓣”,中间是个“瓜”,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⑶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4)“听“在本句中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拟人)这样用有什么好处?(动物与学生的和谐相处,学生的读书声好听,吸引人)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 我们的民族小学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的自豪感与赞美之情,一个“情”字贯串全文。

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这所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

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声,来看热闹,可见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令人羡慕。

课文层次清楚。

先写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第二、三自然段赞美了民族小学的学生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情景。

第三自然段在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小动物。

课文最后一段用“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点题,直接抒发了自豪之情。

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使人联想到钟声悠悠不绝和影子绵绵萦绕,自然就会对民族小学产生一种难忘和怀念的情感。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串全文的自豪感、赞美之情。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1 我们的民族小学一、多音字:1.好良好大好河山;好奇叶公好龙2.更更换;更加3.看看护;看见4.当当当当;上当5.晃摇晃;晃眼一晃而过6.校学校;校对7.鲜新鲜;鲜有8.教教室;教师二、近义词:穿戴—打扮好奇—惊奇飘扬—飘动、飞扬绚丽多彩—五彩缤纷安静—平静招引—吸引绚丽—绚烂敬爱—敬重鲜艳—艳丽招呼—问候安静—寂静三、反义词:洁白—乌黑安静—喧闹古老—年轻粗壮—纤弱(纤细)招引—驱散热闹—冷清绚丽多彩—暗淡无光安静—嘈杂四、词语解释:坪坝:平坦的场地。

穿戴: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饰等)。

打扮:使容貌、样子好看。

绚丽:灿烂美丽。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形容灿烂艳丽,色彩丰富。

敬爱:尊敬热爱。

招引: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热闹的景象。

安静:没有声音。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摇晃:摇摆,摇动。

五、词语辨析:1.飘扬飘动都有随风摆动的意思。

区别在于:飘扬强调指物体在空中飞扬,飘的幅度比较大;飘动强调指物体借助风波的力量而摆动。

例句: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运动赛场的上空。

一只小小的纸船随着波浪飘动着。

2.敬爱、敬重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尊敬”的意思。

敬爱常指对熟悉的人如师长、父母等,尊敬热爱。

敬重一般指恭敬尊重他人,对象多为较陌生的人。

例:敬爱的周总理终于赢得了会场所有人的敬重。

六、词语听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洁白摇晃孔雀舞凤尾竹绚丽多彩七、课文内容: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课文最后一段用“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点题,直接抒发了自豪之情,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使人联想到钟声悠悠不绝和影子绵绵萦绕,自然就会对民族小学产生一种难忘和怀念的情感。

八、本课要掌握的词语有: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说明】文章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文中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

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实行思考。

除对学校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外,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

作者把状语前置,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表现画面的水平也更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分析】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际!”为此,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信心,增加积累,持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以,我们在设计《我们的民族小学》这课的教案时,把字词的积累和阅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学情分析】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学生处于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学习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协助学生尽快适合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水平。

如何给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教学目标】1.理解“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准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

【原文】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

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

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只猴子。

這些山林裏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

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

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

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

【教案】教學目標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

會寫“坪、壩”等12個字。

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4、瞭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具有雲貴地區少數民族特色的音樂磁帶或CD碟片。

3、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舉行“民族風情”展示會,鍛煉學生搜集資訊、交流資訊的能力。

2、自學生字詞,試讀課文。

3、指導書寫生字新詞。

教學流程一、舉行“民族風情”展示會1、師談話導入。

輕聲播放音樂《愛我中華》,師: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民族
傣族
pō 景颇族
chānɡ
阿昌族
ánɡ 德昂族
汉族
坪坝(bà) 绒球花
绚丽多彩
蝴蝶
边疆
孔雀舞
凤尾竹
摔跤(jiāo)
山狸
摇晃(huàng)

雀 舞
杨 丽 萍
古 老 的 铜 钟
凤 尾 竹
我会读

dăi
chāng

áng

jiāo



我会写
坪 坝 孔 雀


招 蝴 蝶 铜 粗 尾
1、缩句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铜钟挂在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影子在摇晃。
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 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大家穿着不同、语言不同, 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 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 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 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 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 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 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 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 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 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 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上学路上
早晨,从……从……从……的路上,走来了许多的小 学生,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进入学校 来到学校,大家… … 学习生活 上课了,大家… … 下课了,大家… …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所(
)的学校。
1、缩句
巨大的树冠像一把张开的绿色的大伞。
树冠像大伞。 钟声敲响。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我们的民族小学

自学成果巩固
5.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 疆的民族小学。【自豪、赞美】古老的 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 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美丽、和谐、民族特色】
知识拓展
景颇族人民风纯朴、直爽,是一个晓勇的 民族,他们从小就和大人一起上山打猎,肩背 挎包、腰挂长刀、肩扛铜枪炮,十分威武。景 颇族妇女善编织,能够织出数百种彩色图案花 纹,其中大多数是动植物的图形,精美艳丽。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贫穷落后的景颇山已经出 现了繁荣兴旺的景象。

傣族的舞蹈丰富多彩,其中,象脚鼓舞 和孔雀舞最著名。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 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大理。 • 大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大理白族 酷爱花,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 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自学成果巩固
2.同学们向在园里欢唱的小鸟打
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 的国旗敬礼。 【同学们天真、可爱、
有礼貌 、热爱祖国。】
自学成果巩固
3.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
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 好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窗外安静
突出孩子们读书认真。】
自学成果巩固
4.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 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 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从侧面 衬托孩子们生活得很幸福。】
自学重点:
1.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力争 有感情。 2.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词。 3.用横线划出排比句和描写窗外安 静的句子,并把它们背下来。
小组交流:
1.小老师范读课文。 2. 交流所圈词语,不会的做记号。 3.小老师督促组员完成生字练习 (1音2字1词)。
自学指导: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锻炼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2、自学生字词,试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师谈话导入。

轻声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补充资料。

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 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 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 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 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 许多小学生, 许多小学生, 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 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 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 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 把学校打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把学校打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 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 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 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 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 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 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 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 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 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 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 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 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 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 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 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 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那个句子描写窗外十分安静? 那个句子描写窗外十分安静?
造句: 造句:有……有……有…… 有 有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 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 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 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造句: 造句:向……向……向…… 向 向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原文】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锻炼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2、自学生字词,试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师谈话导入。

轻声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中 国东北的吉林、辽宁和黑 龙江三省,少数散居在内 蒙古和内地一些城市。 朝鲜族有自已的语言 文字,以能歌善舞而著称 于世。男子喜欢摔跤、踢 足球,女子喜欢压跳板和 荡秋千。朝鲜舞蹈包括长 鼓舞、刀舞、扇舞、巫舞 等。
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穿长袍,俗称蒙古袍。男袍一般比 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蒙古 袍的特点是袖长而宽大,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摆不开衩。袍子 的边缘、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 图案或虎、 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
2、民族小学的同学们有( ) 族的,有( )族的,有( )族 和( )族的,还有( )的。 大家( )不同,( )不同。 而我们学校的同学们大多数 都是( )族的,我们( )相 同,( )也相同。
2、民族小学的同学们有(傣) 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 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 (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而我们学校的同学们大多数 都是( 汉 )族的,我们(穿戴) 相同,( 语言 )也相同。
通过预习,你能正确地读出下列句子吗?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 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 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2、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 朋友。 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 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4、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 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5、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 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6、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 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1.积累文章中运用恰当的短语。(如: 鲜艳的民族服装) 2.抄写文章中的优美句子、段落。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我们的民族小学

你能按下面的提示语说说自己的 学校吗? 上学路上: 早晨,从 ,从 , 从 ,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 穿着 ,佩戴着 。
进入学校:
来到学校,大家 。
学习生活: 上课了,大家 下课了,大家
点题抒情: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所 的学校。
。 。
综合性学习
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学 习生活,课余生活又是怎么安 排的呢?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 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lù )下 来.可以用文字叙述(shù ),可以 填表格,可以画图画……注意 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 学交流.
我们的民族小学
民族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 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 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 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 的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傣族
德昂族
景颇族
阿昌族
汉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 傣族人民爱好歌舞,极为 流行的有“孔雀舞”、 “象脚鼓舞”。泼水节是 傣族的传统节日。
凤尾竹 洁白 摇晃 绚丽多彩 高高飘扬
绚丽多彩 五彩斑斓 五光十色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想一想: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 篇课文的?
自豪、赞美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中心句,点明了题目
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 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 艳的民族服装,把校园打扮得 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 园里欢畅的小鸟打招呼,向敬 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 国旗敬礼。
课文写得很美,我要好好读一读, 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我很喜欢这所民族小学,让我们交流 一下读后的感受. 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 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这是一所充满欢乐、祥和的学校:
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了, 你抄了哪些?

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课件讲解

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课件讲解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所( )的学校。
(美丽的、团结的、欢乐的、祥和的 学校)
这篇文章教会了我们什么呢? 你有想说的话吗?
• 本课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 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 了祖国各个民族间和睦相处,团结友 爱的美好景象。
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 家庭。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 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 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 举行一个“民族展示 会”,请你展示自己找 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 己了解的少数民族情况。
3.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 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 族的。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的小鸟打招呼, 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 国旗敬礼。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 得更加绚丽多彩。
请把这句话改成被字句。
造句: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 更加绚丽多彩。
闪亮的霓虹灯把节日的大街打 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 摔跤、做游戏。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 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 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 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 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 赶来看热闹。
下课了,我们——————
——————————————。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 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 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 粉墙上摇晃……
用小动物衬托出同学们上课时的安静认真。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 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 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 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 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 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 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孔雀舞
吴然
傣族小姑娘喊凤养了两只小孔雀。小孔雀的脖子又细又长,蓝绿蓝绿的 绒毛,又细又尖的嘴巴,真可爱! 小孔雀慢慢地长大了,越来越漂亮了。喊凤带它们到小河边饮水、洗澡; 到竹林里捉虫;到草滩上吃嫩草做游戏。 孔雀喜欢跳舞,动作优美。喊凤跟着学还唱着好听的歌:“孔雀啊,孔 雀,你的羽毛像金子一样闪亮,你住在太阳的家乡„„” 喊凤七岁了,要到民族小学去读书。两只小孔雀咬住她的小筒裙,不让 她走。喊风轻轻拍拍小孔雀的身子,说:“听话,我要去读书,我要学会识 字,学会算术,学会了就来教你们!”两只两只小孔雀还是紧紧地跟在喊凤 身后。喊凤的妈妈只好把它们轰开。 民族小学在一棵大榕树旁边,周围都是凤尾竹。 喊凤来到学校,老师问她:会不会数数?会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喊凤只 会数数,不会写名字。她怕老师不发给她新书,忙说:“我会跳孔雀舞!” “真的?”老师摸摸喊凤的辫子,微笑着说,“跳一个看看!”
喊凤提起裙边,扬起手臂,唱着歌,轻快地跳了起来。就像一只小孔雀在 溪边觅食、饮水、洗澡、开屏呢!不知怎的,两只小孔雀听到了喊凤的歌声, “科科科”地叫着,也跑来了。它们亮开美丽的屏扇,在喊凤身边旋转,鸣叫。 老师和小朋友们都拍起手来。 喊凤领到新课本,带着两只小孔雀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辛勤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喜欢做一些“自己和自己玩”的游戏,比如, 从校门口开始,专心踢一粒石子回家了;或是计算火车进站的时间,听到汽 笛声从远处传来,便开始从家门口开始“起跑”,看自己在火车进站前赶上 火车啦。 闭着眼睛走路,就是一种“自己和自己玩”的游戏。通常,我选择的是 一条没有车也没有人的乡间小路,除了两旁的稻田,“会动”的东西可能只 有草丛里近视的大青蛙和一碰就跳的蚱蜢,所以,绝对可以大胆的“瞎走”。 夏天,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把脚伸进学校附近 的小溪里“荡一荡”,等进过路边的那口井,再用冰凉的的井水冲一冲脚, 或者,干脆把自己弄得一头一脸一手的湿。 这时候,走在阳光里——你一定可以想象的出,那有多舒服!暖洋洋的阳 光晒在湿湿的皮肤上 ,就像熨斗熨着一件皱皱的衣服。慢慢的,你可以感觉 到毛孔畅快的舒张了起来,水汽微微的蒸发了,身上散发着一种新鲜的味道。 我仰着脸,闭着眼,沐浴在这暖烘烘的阳光里。这时候,眼前是一片猩 红。这一片红里,又出现了一个会跑的黑点。我闭着眼睛,“看”着这个小 黑点。小黑点开始逃跑,我追着它,一会儿追到上面,一会儿追到下面,脚 步也开始加快。我觉得自己快要跌到了,赶快睁开眼睛。哈!直直的一条路 被我走歪了。阳光使人像发酵的面包,身体逐渐膨胀,光裸的手臂也微微发 烫,我甚至觉得像过年喝了妈妈酿的葡萄酒,脑子晕晕的。

1__我们的民族小学

1__我们的民族小学

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准确书写文中词语。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

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并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是怎样表现民族小学的特点的。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以及其它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自读自悟法、朗读法。

教具准备:1、课前上网搜集相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学生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3、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4、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

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相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这样的小学,我们叫他民族小学,大家到民族小学去参观一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

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5、请大家读题。

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这所民族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就一起走进这所民族小学,去理解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民族小学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
1、认识5个生字,学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9个词语。

2、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课前准备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并且黑板上田字
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

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
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1、我们的民族小学
美丽安静喜欢
教学反思: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本课的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比较多。

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记。

比如,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有3个是形声字,“蝴、蝶、铜”,就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这些字的字音、字形。

“傣”读dǎi,不要读成tǎi;“昌”是翘舌音,不要读成cāng;有些字的笔画较多,比如,“戴、舞”,要引导学生注意笔画、笔顺,避免写错。

教学中,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