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一 糖的化学性质
糖类的化学性质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糖类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质及用途,了解糖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实训内容1. 糖类的分类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种。
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等。
2. 糖类的化学性质(1)还原性还原性是糖类的一个重要性质。
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加热或催化条件下,可以与某些氧化剂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糖醛或糖酮。
常见的还原性糖有葡萄糖、果糖、乳糖等。
(2)非还原性非还原性糖类在加热或催化条件下,不能与氧化剂发生反应。
常见的非还原性糖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
(3)糖苷键的形成与断裂糖苷键是糖类分子中糖基与糖基或糖基与非糖基之间的共价键。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糖苷键可以发生断裂,形成苷元和糖基。
(4)糖类的酸碱性质糖类具有酸碱性质,但一般较弱。
单糖具有酸性,双糖和多糖具有碱性。
3. 糖类的应用(1)食品工业糖类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如糖果、糕点、饮料等。
(2)医药工业糖类在医药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如葡萄糖用于输液、糖原用于糖尿病治疗等。
(3)纺织工业糖类在纺织工业中用于染料、助剂等。
(4)生物工程糖类在生物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利用糖类生产生物降解塑料、生物燃料等。
三、实训步骤1.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烧杯、玻璃棒、滴管、石棉网、加热器、蒸馏装置、显微镜等。
2. 实验药品: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纤维素、乳糖、氯化钠、碘液、银氨溶液、氢氧化钠、硫酸铜、无水乙醇等。
3. 实验步骤:(1)观察糖类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溶解性等。
(2)进行糖类的还原性实验,观察葡萄糖、果糖、乳糖与银氨溶液的反应。
(3)进行糖类的非还原性实验,观察蔗糖、淀粉、纤维素与碘液的反应。
(4)进行糖苷键的形成与断裂实验,观察淀粉在酸性、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5)进行糖类的酸碱性质实验,观察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酸碱反应。
糖的性质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糖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还原性、非还原性、与酸碱反应等。
2. 掌握糖类物质的鉴定方法,如银镜反应、费林试剂反应等。
3. 比较不同糖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差异。
二、实验原理糖类物质是一类多羟基醛或酮化合物,在水解后能变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
糖类物质在化学上具有醛的性质,可以与某些试剂发生特定的反应。
本实验主要研究糖类物质的还原性、非还原性、与酸碱反应等性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药品: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氯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等。
2. 实验仪器:试管、试管夹、胶头滴管、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等。
四、实验步骤1. 还原性实验(1)取少量葡萄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观察现象。
(2)重复步骤(1),分别用果糖、蔗糖、麦芽糖溶液进行实验。
2. 非还原性实验(1)取少量葡萄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2)重复步骤(1),分别用果糖、蔗糖、麦芽糖溶液进行实验。
3. 与酸碱反应实验(1)取少量葡萄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
(2)取少量葡萄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3)重复步骤(1)和(2),分别用果糖、蔗糖、麦芽糖溶液进行实验。
4. 银镜反应实验(1)取少量葡萄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银氨溶液,加热,观察现象。
(2)重复步骤(1),分别用果糖、蔗糖、麦芽糖溶液进行实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还原性实验: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红色沉淀;蔗糖溶液不发生反应。
2. 非还原性实验: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发生反应;蔗糖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发生反应。
3. 与酸碱反应实验:葡萄糖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葡萄糖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果糖、蔗糖、麦芽糖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现象与葡萄糖溶液相同。
4. 银镜反应实验: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溶液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蔗糖溶液与银氨溶液不发生反应。
糖类的性质实验报告
糖类的性质实验报告糖类是一类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糖类的性质进行观察和比较,加深对糖类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其化学性质和应用价值。
首先,我们选取了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作为实验对象。
这三种糖类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具有代表性。
我们将分别对它们的溶解性、还原性和甜度进行实验观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溶解性的比较实验。
将等量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加入不同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水并摇匀。
观察发现,葡萄糖和果糖能够完全溶解于水中,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
这说明蔗糖的溶解性较差,而葡萄糖和果糖的溶解性较好。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还原性的实验。
将等量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溶解于水中,然后加入约等量的硫酸铜溶液。
观察发现,只有葡萄糖在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发生了沉淀反应,生成了红棕色的沉淀物。
而果糖和蔗糖没有发生沉淀反应。
这表明葡萄糖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而果糖和蔗糖的还原性较弱。
最后,我们进行了甜度的实验。
通过尝试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溶液,我们发现葡萄糖的甜度较高,果糖次之,蔗糖的甜度最低。
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感受一致,也说明了不同糖类的甜度差异。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性质差异。
葡萄糖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较强的还原性,同时甜度也较高;果糖溶解性和甜度次之,还原性较弱;蔗糖的溶解性较差,还原性较弱,甜度最低。
这些性质差异决定了不同糖类在食品加工、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区别。
总之,本次实验通过对糖类的性质进行观察和比较,加深了我们对糖类的认识,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糖类的化学性质和应用价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希望本次实验结果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也为我们的科学研究和生活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糖的性质化学实验报告
糖的性质化学实验报告糖的性质化学实验报告引言:糖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品成分,它不仅为我们提供能量,还给食物带来了甜味。
然而,糖的性质并不仅限于这些表面的特征。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糖的化学性质,以及它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实验一:糖的溶解性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不同类型的糖在水中的溶解性。
我们选取了三种不同的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
首先,我们取等量的每种糖,加入三个不同的试管中,然后添加相同体积的水,摇匀。
结果显示,蔗糖和葡萄糖在水中迅速溶解,而果糖溶解较慢。
这是因为蔗糖和葡萄糖的分子结构较简单,易于水分子包围和溶解,而果糖的分子结构稍复杂,因此溶解速度较慢。
实验二:糖的还原性糖的还原性是指其分子中含有还原基团(如醛基或酮基),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我们以葡萄糖为例,进行了这个实验。
首先,我们将葡萄糖溶解在水中,并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
观察到葡萄糖溶液由蓝色变为橙色,这是因为葡萄糖的醛基与硫酸铜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还原了原本的蓝色铜离子。
实验三:糖的糖化反应糖的糖化反应是指糖与蛋白质或氨基酸发生反应,生成糖基化蛋白质。
这种反应在食品加工和烹饪中常常发生。
我们以葡萄糖和酵母蛋白为例,进行了这个实验。
首先,我们将葡萄糖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酵母蛋白。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观察到溶液变浑浊,并出现深黄色沉淀。
这是因为葡萄糖与酵母蛋白发生了糖化反应,生成了糖基化蛋白质。
实验四:糖的焦糖化反应糖的焦糖化反应是指糖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和氧化反应,生成焦糖。
我们选取了蔗糖进行这个实验。
首先,我们将蔗糖加热至高温,并观察到糖开始融化,然后变成深褐色,最终生成固体焦糖。
这是因为高温下,蔗糖分解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并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了焦糖。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糖的溶解性与其分子结构有关,分子结构较简单的糖溶解性较好。
2. 糖具有还原性,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 糖可以与蛋白质或氨基酸发生糖化反应,生成糖基化蛋白质。
糖类的化学性质-内蒙古民族大学
糖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实验目的1、验证糖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2、熟悉糖类物质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糖通常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又可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还原糖含有半缩醛(酮)的结构,能被托伦(T ollen)试剂、斐林试剂(Fehling)和本尼地(Benidict)试剂氧化,具有还原性。
非还原性糖不能被以上试剂氧化,没有还原性。
鉴别糖类物质的定性反应是Molish(莫利许)反应,即在浓硫酸作用下,糖与α-萘酚缩合生成紫色环。
酮糖能与间苯二酚/浓盐酸作用而很快显色,醛糖无此性质,故可用这一反应鉴别醛糖和酮糖。
淀粉的碘试验是鉴定淀粉的一个很灵敏的方法。
此外,用糖脎生成的时间、晶形以及糖类物质的比旋光度等鉴定糖类物质都具一定的意义。
多糖是由很多个单糖缩合而成的,它不具有单糖的性质,但经彻底水解后,就具有单糖的性质。
三、实验步骤1、Molish试验——α-萘酚试验检出糖试样:5%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溶液。
2、间苯二酚试验样品:5%果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
3、Fehling试剂、Benidict试剂和T ollen试剂检出还原糖试样:5%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蔗糖、淀粉溶液。
4、糖脎的生成、晶形的观察和生成时间试样:5%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蔗糖溶液。
5、糖类物质的水解(1)蔗糖的水解(2)淀粉的水解和碘试验6、纤维素的性质试验7、实验记录要求四、注意事项莫利许实验中,加浓硫酸时切勿摇动试管。
五、思考题(1)哪些糖具有还原性?为什么?(2)莫利许环生成的原因是什么?(3)在糖类的还原性试验中,蔗糖与Tollon试剂等长时间加热时,有时也得阳性反应,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糖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报告
糖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报告糖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报告引言: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成分之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能量,还赋予食物甜味。
然而,你是否好奇过糖的化学性质是如何影响它的味道和用途的呢?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糖的化学性质,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糖的特性提供一些实验数据和结论。
实验一:糖的溶解性材料:砂糖、蜂蜜、盐、水杯、搅拌棒步骤:1. 在三个水杯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水。
2. 在第一个杯中加入砂糖,第二个杯中加入蜂蜜,第三个杯中加入盐。
3. 用搅拌棒搅拌每个杯中的溶液,观察糖、蜂蜜和盐是否溶解。
结果与讨论:我们发现砂糖和蜂蜜在水中溶解,而盐则完全溶解。
这是因为砂糖和蜂蜜都属于分子化合物,它们的分子间力较弱,可以在水中分散。
而盐则是离子化合物,其离子可以与水分子发生离解反应,使盐完全溶解。
实验二:糖的还原性材料:砂糖、酸性溶液(例如柠檬汁)、碘液、试管、试管架步骤:1. 将一小勺砂糖放入一个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的酸性溶液(柠檬汁)搅拌均匀。
3. 将试管放入试管架上。
4. 滴加碘液到试管中,观察是否发生颜色变化。
结果与讨论:我们发现砂糖溶液在加入碘液后会出现蓝黑色,这表明砂糖具有还原性。
糖的还原性是由于糖分子中含有可被氧化的羟基(-OH)官能团,它们可以与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糖在加热时会变色,因为加热使糖分子发生还原反应。
实验三:糖的燃烧性材料:砂糖、火柴、火焰安全设备步骤:1. 将一小勺砂糖放在一个不易燃烧的平底容器上。
2. 用火柴点燃砂糖。
结果与讨论:我们观察到砂糖在点燃后会燃烧,释放出火焰和黑烟。
这是因为糖分子中的碳元素可以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释放出能量。
糖的燃烧性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燃料来源,例如在制作糖果时,需要用到糖的燃烧能量。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糖的溶解性与其化学结构有关,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离子化合物则能完全溶解。
2. 糖具有还原性,可以与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糖类的性质实验-
糖类的性质实验-糖类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广泛存在于糖果、水果、蔬菜、甘蔗、甜菜等食物中。
糖类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都非常特殊,即使是极小的改变也会导致其性质的显著改变。
本实验将展示糖类的一些性质,让我们来探究一下。
实验一:糖类与酸的反应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糖类与酸的反应,以及该反应产生的化学变化。
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3个试管- 3个糖类: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盐酸(HCl)- 热水浴- 醇酚绿(用于检测还原糖)步骤:1.将每个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的盐酸(HCl)。
2.分别向三个试管中加入0.5克的不同糖类(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3.用热水浴将三个试管加热,使其加热至大约60℃左右。
4.观察三个试管中的反应,用醇酚绿检测还原糖的存在。
观察结果: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三种糖类都能够与盐酸(HCl)反应,形成羟甲基(–CH2OH)和其他副产物。
同时,这些反应也能够使糖类变成还原糖,伴随着胶状黄色的沉淀,这是醇酚绿检测还原糖的存在所产生的。
- 1个实验室烧杯- 30克白砂糖- 热水- 木棍1.将白砂糖倒入实验室烧杯中。
2.在低温的情况下,将热水慢慢加入烧杯中,同时轻轻搅拌。
3.慢慢增加烧杯中的温度,当出现发泡现象时,就停止加热。
4.不断搅拌,等到出现焦黄色的液体时(即可食用的焦糖),就可以停止了。
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白砂糖在高温下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最终形成了焦糖。
这是因为高温对糖类分子的结构产生了影响,导致其分解产生强烈的香味和颜色。
这种化学反应还是一种加成反应,即两种化学物质结合起来产生了新的结构。
1.取一个试管,向其中加入5毫升水。
3.添加一小撮酵母,然后用试管塞封住。
4.在温暖、容易发酵的环境中,等待反应发生。
反应通常在20-24小时内完成。
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糖类在酵母的作用下,通过发酵反应转化成了乙醇和CO2。
这一化学反应称为酵母对糖类的羧化作用,其中酵母是一种复杂的生物体,能够通过吸收和分解糖类来生长和繁殖,同时也可以在其代谢活动中产生能量。
糖定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糖的化学性质和反应原理。
2. 掌握糖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还原糖、非还原糖和多糖的检测。
3. 通过实验,加深对糖类物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糖类物质是一类具有多羟基的醛或多羟基酮,可分为还原糖、非还原糖和多糖。
还原糖具有游离的醛基或酮基,能够还原斐林试剂、本尼迪克特试剂等;非还原糖没有游离的醛基或酮基,不能还原上述试剂;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
本实验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糖的定性分析:1. 还原糖的检测:利用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检测还原糖。
2. 非还原糖的检测:利用硫酸铜试剂检测非还原糖。
3. 多糖的检测:利用碘液检测多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纯葡萄糖- 纯蔗糖- 纯淀粉- 纯果糖- 斐林试剂- 本尼迪克特试剂- 硫酸铜试剂- 碘液- 乙醇- 硫酸- 氢氧化钠- 水浴锅- 试管- 试管架- 移液器- 酒精灯- 滴定管- 玻璃棒2. 实验仪器:上述实验材料中所列仪器。
四、实验步骤1. 还原糖的检测:(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纯葡萄糖、纯蔗糖和纯淀粉溶液。
(2)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
(3)将试管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4)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纯葡萄糖、纯蔗糖和纯淀粉溶液。
(5)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本尼迪克特试剂。
(6)将试管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2. 非还原糖的检测:(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纯葡萄糖、纯蔗糖和纯淀粉溶液。
(2)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硫酸铜试剂。
(3)观察颜色变化。
3. 多糖的检测:(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纯葡萄糖、纯蔗糖和纯淀粉溶液。
(2)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
(3)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还原糖的检测:(1)纯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后,水浴加热,溶液呈现红棕色沉淀。
(2)纯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后,水浴加热,溶液无颜色变化。
《糖的化学性质》课件
糖的氧化性质
糖类化合物可以被氧化剂氧化,在反应中失去 氢原子或获得氧原子。
结论
糖是一类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的重要有机化合物,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
细胞信号的传递
糖类化合物参与了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和调节,对维持体内稳态至关重要。
糖的应用
食品工业
糖类化合物作为食物添加剂, 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提升食 品的味道和口感。
医药工业
糖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中被用 作药剂的配方和稳定剂,用于 制备各种药品。
燃料工业
糖类化合物可以经过发酵和转 化过程,生产生物燃料,为可 持续能源的发展做出贡献。
糖类化合物的检测
1 甘蔗糖的检测
通过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可以对甘蔗糖进行定量分析。
2 果糖的检测
利用逆转录酶和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可对果糖的含量进行测定。
3 葡萄糖的检测
使用光学活性检测法或电化学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葡萄糖的浓度。
糖类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
糖的还原性质
糖类化合物可以被还原剂还原,生成相应的醇 类化合物。
糖的分类
糖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 糖,不同类型的糖具有不 同的化学性质。
糖的性质
化学性质
• 氧化还原性 • 热稳定性 • 水解反应
生理性质
• 能量来源 • 营养价值
糖在人体中的作用
1
血糖的调节
糖类化合物在人体内通过调节胰岛素和葡萄糖的分泌来维持血糖的平衡。
2
能量的供应
糖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提供给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进行正常代谢。
《糖的化学性质》PPT课件
本课件详细介绍了糖的化学性质,包括糖的结构、性质和应用,以及糖在人 体中的作用和检测方法。
糖类的化学性质
糖类的化学性质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重要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糖包含羟基、醛基、酮基等官能团,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极易发生氧化、还原、酸碱水解、缩合等反应。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糖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还原反应糖具有重要的还原性质。
在存在比它们还原性更强的还原剂时,糖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同时还原剂被还原成较弱的物质。
对于单糖来说,它们可以在碱性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羧酸和醛。
例如,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可被氧化为葡萄糖酸,下面是反应式:C6H12O6 + O2 → C6H10O7 + H2O另一方面,糖还具有重要的还原性质,可以被强氧化剂还原为醇或糖醇。
例如,葡萄糖在浓硝酸的作用下可以被还原为甘露醇:C6H12O6 + 6 HNO3 → C6H14O6 + 6 NO2 + 3 H2O二、酸碱水解糖在弱酸或弱碱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这种水解反应被称为糖水解或糖分解。
在酸性条件下,糖分解产生分子量较小的产物,如果糖和葡萄糖。
在碱性条件下分解,产物主要是己糖和戊糖。
下面是葡萄糖的酸性水解反应:C6H12O6 + H2O → C5H10O5 + C6H12O6在碱性条件下,葡萄糖的水解反应的产物为:C6H12O6 + 2 NaOH → C6H10O5Na2 + 2 H2O三、缩合反应糖分子的羟基和醛基在缩合反应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缩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糖化学反应,它可以合成二糖、三糖、多糖等复杂化合物。
常见的缩合反应有糖醛基在酸性条件下与羟基缩合形成的糖苷键和异构糖在碱性条件下与羟基缩合形成的糖苷键等。
下面是葡萄糖和果糖缩合形成蔗糖的反应:C6H12O6 + C6H12O6 → C12H22O11 + H2O四、其他反应除以上三类反应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反应也体现了糖的化学性质。
例如,在存在酸催化剂下,葡萄糖和果糖可以发生环化反应,形成半乳糖、伊莫球碱、凝集素等化合物。
此外,还可以通过糖转移酶催化的反应,形成糖链分子,构成多种多样的糖蛋白和糖类化合物。
糖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总结
糖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总结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有许多不同的类型的糖,每种类型的糖都有自己的化学性质。
本文将重点介绍糖的化学性质,并且以最近完成的化学实验报告为依据,进行总结。
首先,糖的化学性质包括它的结构、形态和其他一些物理性质。
结构方面,糖是由若干糖原子组成的聚糖,它们是一种水溶性有机物,具有一定的特定形状。
该类物质形态不定,但多为粉末状或液体状。
此外,糖具有独特的味道,有时有甜味或涩味。
糖有一些物理性质,其中最显著的是溶解性。
糖在水中很容易溶解,但在其他溶剂中溶解性就不那么好了,比如油,乙醇等。
还有一些较弱的电性质,对化学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接下来介绍的是实验报告的内容。
首先,利用水溶液测定糖的溶解性,在水溶液中加入糖,测量溶解的数量。
结果表明,在1000ml的水中加入100g的糖,最终溶解的量为96g,溶解度达到96%。
其次,测定糖的形状,人们发现糖是粉末状,正常情况下,糖粒子形状是类圆柱体形,各个糖粒子大小不一,但概率分布在1-3毫米左右,还有少量长条状或纤维状的糖粒子。
最后进行的是酸碱反应的实验,结果表明,糖在弱酸性或弱碱性溶液中发生反应,并且溶液的pH值会相应增加或减少,说明糖具有一定程度的弱电性质,能与酸碱发生反应。
综上所述,糖及其各种类型都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其测试结果与前述性质一致。
糖具有较高的溶解性,呈现粉末形态,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具有若干弱电性质。
该结论可以作为制作食品、制药、工业生产等的参考。
本文对于糖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报告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糖具有较高的溶解性,呈现粉末形态,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具有若干弱电性质,可以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此外,由于实验结果的误差可能会影响最终的总结,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准确性,以获得最精确的结果。
糖类的化学性质及生物作用研究
糖类的化学性质及生物作用研究糖类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不仅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生物体的代谢过程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糖类的化学性质及其在生物体中的生物作用。
一、糖的化学性质1. 分类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多糖三类。
单糖是指由一个具有五碳结构的单元组成的糖分子,如葡萄糖、果糖等;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缩合反应而形成的糖,如蔗糖、乳糖等;多糖则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缩合反应形成的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2. 结构糖类的基本结构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其中氢和氧的比例为2:1,分子式为Cm(H2O)n。
在单糖分子中,碳原子的数量为5个,因此也叫做“五碳糖”,如图1所示。
图1 糖类分子基本结构3. 化学性质糖类具有许多典型的化学性质,如还原性、缩合反应、水解反应等。
(1)还原性糖分子具有还原性,也就是说它们能够还原其他物质。
当单糖被氧化时,它们能够减少铜离子到铜离子的反应中,因此被称为“还原糖”。
而双糖、多糖由于分子中有非还原糖基团,因此不具有还原性。
(2)缩合反应糖类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缩合反应,使得两个单糖分子结合形成一种双糖。
双糖分子还能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多糖,如淀粉分子就是由不同长度的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的。
(3)水解反应糖类分子也能够发生水解反应,也就是通过加水来断裂它们之间的化学键。
酶是促进糖类水解反应的重要催化剂。
二、糖类在生物体内的生物作用1. 能量来源糖类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人体中通过食入食物而获得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糖解途径产生能量。
在糖酵解过程中,葡萄糖分子转化为乳酸或丙酮酸,同时产生能量。
也就是说,糖酵解是将葡萄糖转化为生物能量的过程。
2. 在细胞外出发免疫反应糖类还能够调节人体免疫系统。
在一些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表面上覆盖有一层多糖葡萄糖胞外多糖(LPS),可提供抗原性,通过免疫细胞与之结合,引发免疫反应,这种反应有效地清除或减轻感染。
糖的定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糖的化学性质,包括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性质。
2. 掌握糖的定性分析方法,如本尼迪克特试剂、费林试剂和硫酸铜试剂的使用。
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糖类的性质,区分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二、实验原理糖类是一类含有多个羟基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还原糖含有游离的醛基或酮基,能够还原费林试剂、本尼迪克特试剂和硫酸铜试剂等,产生红色或橙色的沉淀或颜色变化。
而非还原糖不含游离的醛基或酮基,不能还原上述试剂。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红糖- 白糖- 蔗糖- 淀粉- 葡萄糖- 果糖- 本尼迪克特试剂- 费林试剂- 硫酸铜试剂- 水浴锅- 试管- 移液器2. 实验仪器:- 烧杯- 滴定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还原糖的鉴定1.1 取少量红糖、白糖、蔗糖、淀粉、葡萄糖和果糖分别置于试管中。
1.2 向每个试管中加入2ml本尼迪克特试剂,振荡均匀。
1.3 将试管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2分钟。
1.4 观察各试管颜色的变化,记录结果。
1.5 取少量红糖、白糖、蔗糖、淀粉、葡萄糖和果糖分别置于试管中。
1.6 向每个试管中加入2ml费林试剂,振荡均匀。
1.7 将试管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2分钟。
1.8 观察各试管颜色的变化,记录结果。
1.9 取少量红糖、白糖、蔗糖、淀粉、葡萄糖和果糖分别置于试管中。
1.10 向每个试管中加入2ml硫酸铜试剂,振荡均匀。
1.11 观察各试管颜色的变化,记录结果。
2. 非还原糖的鉴定2.1 取少量淀粉和蔗糖分别置于试管中。
2.2 向每个试管中加入2ml本尼迪克特试剂,振荡均匀。
2.3 将试管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2分钟。
2.4 观察各试管颜色的变化,记录结果。
2.5 取少量淀粉和蔗糖分别置于试管中。
2.6 向每个试管中加入2ml费林试剂,振荡均匀。
2.7 将试管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2分钟。
糖的性质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糖的性质化学性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糖(以葡萄糖为例)的化学性质,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实验,观察和分析糖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现象,从而深入理解糖的化学特性。
二、实验原理1、糖的氧化反应: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被弱氧化剂如托伦试剂(银氨溶液)和斐林试剂(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2、糖的成酯反应:糖中的羟基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
3、糖的脱水反应:在浓硫酸等强酸作用下,糖会发生脱水反应。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试管、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滴管、药匙。
2、试剂:葡萄糖溶液、托伦试剂、斐林试剂、浓硫酸、乙酸、乙醇。
四、实验步骤1、葡萄糖的银镜反应(1)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 1mL 2%的硝酸银溶液,然后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边滴加边振荡,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得到银氨溶液(托伦试剂)。
(2)向上述银氨溶液中加入 1mL 10%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后,将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 3-5 分钟。
观察到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银镜。
2、葡萄糖与斐林试剂的反应(1)配制斐林试剂:将 36g 硫酸铜晶体溶解在 50mL 水中,得到硫酸铜溶液;将 173g 酒石酸钾钠和 5g 氢氧化钠溶解在 50mL 水中,得到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溶液。
将两种溶液混合均匀。
(2)在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mL 斐林试剂,然后分别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 1mL 10%的葡萄糖溶液,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1mL蒸馏水作为对照。
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在沸水浴中加热 2-3 分钟。
观察到加入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产生砖红色沉淀,而对照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3、葡萄糖的酯化反应(1)在一支干燥的试管中,加入 1g 葡萄糖,然后加入 2mL 乙酸和 2mL 浓硫酸,振荡均匀。
(2)将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回流 1-2 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
将反应混合物倒入盛有 10mL 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至 pH 约为 7,然后过滤。
得到的滤液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即为葡萄糖酯。
糖的化学性质
糖的化学性质糖的化学性质篇一:糖类的性质实验糖类的性质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糖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2.熟悉某些糖类物质的鉴定方法。
3.学习鉴定糖类及区分酮糖和醛糖的方法。
4.了解鉴定还原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还原糖含有半缩醛(酮)的结构,醇羟基,醛基,在化学性质上具有醛的性质和醇的性质。
能和菲林试剂,Benedict试剂和Tollen试剂发生反应;非还原糖不含有半缩醛(酮)的结构。
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还原性糖能与过量的苯肼作用生成脎,糖脎是不溶于水的黄色晶体。
三.实验试剂10%a-萘酚、间苯二酚、菲林试剂A和B、Benedict试剂、Tollen 试剂、5%硝酸银、稀氨水、苯肼、浓盐酸、10%氢氧化钠、碘-碘化钾溶液、硝酸、酒精-乙醚液(1:3体积比)、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纤维素六.实验过程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糖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2.熟悉某些糖类物质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还原糖含有半缩醛(酮)的结构,醇羟基,醛基,在化学性质上具有醛的性质和醇的性质。
能和菲林试剂,Benedict试剂和Tollen试剂发生反应;非还原糖不含有半缩醛(酮)的结构。
三.实验物理常数四.实验过程五.注意事项1.在Molish实验中,由于反应极为灵敏,如果操作不慎,甚至将滤纸毛或碎片落于试管中,都会得到正性结果。
但正性结果不一定都是糖,因此,不可在样品中混入纸屑等杂物。
2.添加Molish 试剂时切记充分摇匀3.加浓硫酸时用移液管沿管壁缓慢加入,切勿摇动4.注意观察各管紫色环出现时间的先后、环的宽度、颜色的深浅,并做好记录。
5.如果试验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话,则要注意药品量要准确,并要同步进行。
糖的化学性质篇二: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一) 糖类的颜色反应一、目的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实验十一 糖的化学性质
2.Fehling试验
(1)实验原理:费林试剂是含有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 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则生 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 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它不与酮和芳香醛 发生反应
(2)操作方法:取Fehling试剂A,B两种溶液各1.0mL 在试管中混匀,再加入4滴2%的样品溶液,在沸水 浴中加热2~3分钟,若有红色或黄绿色沉淀生成, 表明样品为还原性糖。 样品: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溶液、果糖
4.酮糖的Seliwanoff试验(间苯二酚试验)(补充)
(1)实验原理:酮糖在酸作用下失水生成5-羟甲基呋喃甲 醛,它与间苯二酚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反应一般在半 分钟内完成使溶液变为红色。醛糖形成羟甲基呋喃甲醛 较慢,只有在样品浓度较高或加热时间较长时才能出现 微弱的红色反应。双糖如能水解出酮糖,也会有正性反 应。
相关反应:
注意:苯肼有较高毒性。取用时慎勿触及皮肤。若已发生皮肤 沾染,先用稀醋酸洗,再用清水洗净。
(2)操作方法:在试管中加人1 mL 5%的样品溶液,再 加入0.5 mL 10%的苯肼盐酸盐溶液和0.5 mL 15%的乙 酸钠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并振摇,记录并比较形成 结晶所需要的时间。若20分钟仍无结晶析出,取出试 管慢慢冷到室温再观察。用显微镜观察脎的晶形状与 已知的糖脎作比较 样品: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果糖
相关反应:
5-羟甲基呋喃甲醛
果糖
红色
(2)操作方法:在试管中加入1滴2% (5滴5%)的样品溶 液,再加人10滴(1 mL)间苯二酚盐酸试剂,在沸水 浴中加热,记录溶液转变为红色所需要的时间。若 溶液在1~2分钟内变为红色,说明样品为酮糖。否 则为醛糖。 样品:葡萄糖、蔗糖、果糖、麦芽糖
糖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糖的化学性质,包括氧化、还原、缩合等反应;2. 掌握糖的鉴定方法,如银镜反应、斐林反应等;3. 熟悉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糖类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一般由碳、氢与氧三种元素所组成。
糖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氧化、还原、缩合等反应。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银镜反应、斐林反应等实验方法来验证糖的化学性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滴管、烧杯、石棉网、蒸发皿等;2. 试剂:10%NaOH溶液、CuSO4溶液、葡萄糖溶液、Fehling试剂、银氨溶液、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浓硫酸、-萘酚、3,5-二硝基水杨酸、氢氧化钠、苯酚、亚硫酸钠、酒石酸钾钠、葡萄糖、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银镜反应(1)取一支试管,加入2ml葡萄糖溶液;(2)加入2ml银氨溶液;(3)将试管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观察试管内壁是否出现银镜。
2. 斐林反应(1)取一支试管,加入2ml葡萄糖溶液;(2)加入2ml Fehling试剂;(3)将试管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观察试管内壁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3. 还原糖的鉴定(1)取一支试管,加入2ml葡萄糖溶液;(2)加入2ml 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3)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4)将试管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4. 糖的缩合反应(1)取一支试管,加入2ml葡萄糖溶液;(2)加入2ml浓硫酸;(3)将试管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银镜反应: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壁出现银镜,说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2. 斐林反应: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可以发生斐林反应。
3. 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说明葡萄糖是还原糖。
4. 糖的缩合反应:实验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棕色,说明葡萄糖可以发生缩合反应。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糖的化学性质,包括氧化、还原、缩合等反应。
糖的化学性质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糖的基本化学性质,掌握糖的鉴定方法,并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糖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实训原理糖是一类含有多个羟基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糖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氧化还原性:糖分子中的羟基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2. 缩合反应:糖分子中的羟基可以与其他分子发生缩合反应,形成糖苷键。
3. 酸碱性质:糖分子中的羟基可以表现出弱酸性或弱碱性。
4. 溶解性:糖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三、实训材料与仪器材料:1. 白糖、红糖、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等。
2. 酒精、硫酸、氢氧化钠、碘液、氯化钠等。
3. 烧杯、试管、滴管、酒精灯、试管架等。
仪器:1. 分析天平2. 热水浴3. 显微镜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糖的氧化还原性(1)取少量葡萄糖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加热至溶液呈深棕色。
(2)将溶液滴入少量碘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2. 糖的缩合反应(1)取少量蔗糖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溶液呈深棕色。
(2)将溶液滴入少量氯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3. 糖的酸碱性质(1)取少量葡萄糖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的pH值变化。
(2)取少量葡萄糖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观察溶液的pH值变化。
4. 糖的溶解性(1)取少量白糖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至溶解。
(2)取少量红糖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至溶解。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糖的氧化还原性实验结果显示,葡萄糖在硫酸存在下加热,颜色变为深棕色,说明葡萄糖具有氧化还原性。
碘液与葡萄糖反应后,溶液颜色变为蓝色,说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2. 糖的缩合反应实验结果显示,蔗糖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加热,颜色变为深棕色,说明蔗糖具有缩合反应。
氯化钠溶液与蔗糖反应后,溶液颜色变为红色,说明蔗糖具有缩合反应。
3. 糖的酸碱性质实验结果显示,葡萄糖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的pH值升高,说明葡萄糖具有弱酸性。
糖类性质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糖类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掌握糖类性质的实验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糖类的溶解性、还原性、脱水性等性质。
二、实验原理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糖类具有多种性质,如溶解性、还原性、脱水性等。
本实验通过观察糖类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验证糖类的相关性质。
三、实验器材1. 试剂:葡萄糖、蔗糖、淀粉、氢氧化钠、硫酸铜、酒石酸钾钠、硫酸、浓硫酸、-萘酚、间苯酚、碘液等。
2. 仪器:试管、试管架、烧杯、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溶解性实验(1)取一定量的葡萄糖、蔗糖和淀粉分别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溶解情况。
(2)记录不同糖类的溶解速度,分析溶解性。
2. 还原性实验(1)取一定量的葡萄糖和蔗糖分别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2)将混合溶液煮沸,观察颜色变化。
3. 脱水性实验(1)取一定量的葡萄糖和蔗糖分别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浓硫酸,观察颜色变化。
(2)将混合溶液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4. 颜色反应实验(1)取一定量的葡萄糖、蔗糖和淀粉分别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萘酚和浓硫酸,观察颜色变化。
(2)取一定量的葡萄糖、蔗糖和淀粉分别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间苯酚和浓硫酸,观察颜色变化。
(3)取一定量的葡萄糖、蔗糖和淀粉分别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现象及结果1. 溶解性实验葡萄糖、蔗糖和淀粉均能溶解于水,其中葡萄糖溶解速度最快,蔗糖次之,淀粉溶解速度最慢。
2. 还原性实验葡萄糖和蔗糖与氢氧化钠、硫酸铜混合后,溶液呈现蓝色。
煮沸后,溶液变为红色。
3. 脱水性实验葡萄糖和蔗糖与浓硫酸混合后,溶液呈现黑色。
加热后,溶液变为红色。
4. 颜色反应实验葡萄糖、蔗糖和淀粉与-萘酚、浓硫酸混合后,溶液呈现紫色。
葡萄糖、蔗糖与间苯酚、浓硫酸混合后,溶液呈现红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验原理:酮糖在酸作用下失水生成 在酸作用下失水生成5 (1)实验原理:酮糖在酸作用下失水生成5-羟甲基呋喃甲 实验原理 它与间苯二酚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 反应一般在半 间苯二酚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 醛,它与间苯二酚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反应一般在半 分钟内完成使溶液变为红色。 内完成使溶液变为红色 分钟内完成使溶液变为红色。醛糖形成羟甲基呋喃甲醛 较慢, 较慢,只有在样品浓度较高或加热时间较长时才能出现 微弱的红色反应。双糖如能水解出酮糖, 微弱的红色反应。双糖如能水解出酮糖,也会有正性反 应。
(2)操作方法 在试管中加入 滴1% 淀粉溶液和 滴 操作方法:在试管中加入 淀粉溶液和1滴 操作方法 在试管中加入10滴 0.1%的碘溶液,溶液立即出现蓝色,将试管放在沸水 的碘溶液, 的碘溶液 溶液立即出现蓝色, 中加热5~ 中加热 ~10min,观察有和现象发生,然后取出试管, ,观察有和现象发生,然后取出试管, 静止冷却,又有和变化? 静止冷却,又有和变化?并解释原因
相关反应: 相关反应:
注意:苯肼有较高毒性。取用时慎勿触及皮肤。 注意:苯肼有较高毒性。取用时慎勿触及皮肤。若已发生皮肤 沾染,先用稀醋酸洗,再用清水洗净。 沾染,先用稀醋酸洗,再用清水洗净。
(2)操作方法 在试管中加人 mL 5%的样品溶液,再 操作方法:在试管中加人 操作方法 在试管中加人1 的样品溶液, 加入0.5 mL 10%的苯肼盐酸盐溶液和0.5 mL 15%的乙 的苯肼盐酸盐溶液和 的 加入 酸钠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并振摇 并振摇, 酸钠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并振摇,记录并比较形成 结晶所需要的时间。 分钟仍无结晶析出, 结晶所需要的时间。若20分钟仍无结晶析出,取出试 分钟仍无结晶析出 管慢慢冷到室温再观察。 管慢慢冷到室温再观察。用显微镜观察脎的晶形状与 已知的糖脎作比较 样品: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 样品: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果糖
2.Fehling试验 试验
(1)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费林试剂是含有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 实验原理 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 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则生 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 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 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它不与酮 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它不与酮和芳香醛 发生反应
(2)操作方法: Fehling试剂A,B两种溶液各 试剂A,B两种溶液各1.0mL (2)操作方法:取Fehling试剂A,B两种溶液各1.0mL 操作方法 在试管中混匀,再加入4滴2%的样品溶液,在沸水 在试管中混匀,再加入4 2%的样品溶液, 的样品溶液 浴中加热2 分钟,若有红色或黄绿色沉淀生成, 红色或黄绿色沉淀生成 浴中加热2~3分钟,若有红色或黄绿色沉淀生成, 表明样品为还原性糖。 表明样品为还原性糖。 样品: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溶液、果糖 样品: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溶液、 注: 试剂A:称取3.5g五水合硫酸铜溶于 五水合硫酸铜溶于 试剂 :称取 五水合硫酸铜溶于100mL蒸馏水 蒸馏水 中。 试剂B:称取17g五结晶水酒石酸钾钠溶于 五结晶水酒石酸钾钠溶于 试剂 :称取 五结晶水酒石酸钾钠溶于20mL热 热 水中,然后加入20mL含5g NaOH 水溶液,稀释 水溶液, 水中,然后加入 含 到100mL
实验十一 实验十一 糖的化学性质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鉴定糖类及区分酮糖和醛糖的 方法。 方法。 (2) 了解鉴定还原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了解鉴定还原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抽查预习报告:学号个位数分别是2或 的同学 的同学,把预习报 抽查预习报告 学号个位数分别是 或8的同学 把预习报 学号个位数分别是 告放签到处检查
5.淀粉与碘的作用 淀粉与碘的作用
(1)实验原理 淀粉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前者有遇 实验原理:淀粉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实验原理 淀粉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前者有遇 碘变蓝的性质,因溶于水的淀粉借助分子内的氢键卷 碘变蓝的性质 因溶于水的淀粉借助分子内的氢键卷 曲成螺旋状, 加入碘液,碘分子能嵌入到空隙处 碘分子能嵌入到空隙处,并借 曲成螺旋状 加入碘液 碘分子能嵌入到空隙处 并借 助范德华力与直链淀粉连接在一起形成复杂的淀粉 复杂的淀粉助范德华力与直链淀粉连接在一起形成复杂的淀粉 碘复( 合物,此复合物能吸收除蓝光以外的的可 此复合物能吸收除蓝光 碘复(络)合物 此复合物能吸收除蓝光以外的的可 见光( ),故呈现出 见光(400-750nm),故呈现出蓝色 。而支链淀粉 ),故呈现出蓝色 与碘接触时则变为红棕色 与碘接触时则变为红棕色
相关反应: 相关反应:
5-羟甲基呋喃甲醛 羟甲基呋喃甲醛
果糖
红色
(2)操作方法 在试管中加入 滴2% (5滴5%)的样品溶 操作方法:在试管中加入 操作方法 在试管中加入1滴 滴 的样品溶 再加人10滴 间苯二酚盐酸试剂, 液,再加人 滴(1 mL)间苯二酚盐酸试剂,在沸水 间苯二酚盐酸试剂 红色所需要的时间 浴中加热,记录溶液转变为红色所需要的时间。 浴中加热,记录溶液转变为红色所需要的时间。若 分钟内变为红色 酮糖。 溶液在1~ 分钟内变为红色,说明样品为酮糖 溶液在 ~2分钟内变为红色,说明样品为酮糖。否 则为醛糖。 则为醛糖。 样品:葡萄糖、蔗糖、果糖、 样品:葡萄糖、蔗糖、果糖、麦芽糖
5-羟甲基呋喃甲醛 羟甲基呋喃甲醛
葡萄糖
紫色
(2)操作方法: (2)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在试管中加入1 mL 2%的样品水溶液,滴入4 在试管中加入1 2%的样品水溶液,滴入4 的样品水溶液 10%的 萘酚乙醇溶液,混合均匀后将试管倾斜 滴10%的α-萘酚乙醇溶液,混合均匀后将试管倾斜 45度 沿管壁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 勿摇动) 浓硫酸( 约45度,沿管壁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勿摇动)。此 时样品在上层,硫酸在下层、若在两层交界处 两层交界处出现 时样品在上层,硫酸在下层、若在两层交界处出现 紫色的环 表明样品中含有糖类化合物 的环, 糖类化合物。 紫色的环,表明样品中含有糖类化合物。 样品: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溶液、麦芽糖 样品: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溶液、
二、实验内容
1. Molish反应 萘酚反应 反应(α-萘酚反应 反应 萘酚反应) (1)实验原理 本试验是糖类鉴定的通用试验。 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本试验是糖类鉴定的通用试验。试验的 原理一般认为是糖被浓硫酸脱水生成糠醛或糠醛衍生 物,再进一步与α-萘酚缩合成有色物质,举例如下: 再进一步与α 萘酚缩合成有色物质,举例如下:
3.成脎试验 成脎试验
(1)实验原理 还原性糖能与过量的苯肼作用生成脎, 实验原理:还原性糖能与过量的苯肼作用生成 实验原理 还原性糖能与过量的苯肼作用生成脎 糖脎是不溶于水的黄色晶体。不同的糖脎,其晶形、 是不溶于水的黄色晶体。不同的糖 其晶形、 黄色晶体 熔点及生成速度大都不同,所以可通过成 试验区别 熔点及生成速度大都不同,所以可通过成脎试验区别 不同的还原性糖。由于成脎反应是发生在C1和C2上 不同的还原性糖。由于成脎反应是发生在C1和C2上, 不涉及糖分子的其他部分,所以葡萄塘、 不涉及糖分子的其他部分,所以葡萄塘、果糖都能生 成相同的脎 但由于成脎的速度不同, 成相同的脎。但由于成脎的速度不同,仍然是可以区 别的。 别的。
三、思考题
列表总结和比较本实验五种颜色反应的原理和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