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搭积木》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第3课时 搭积木》教案(公开课)

最新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第3课时 搭积木》教案(公开课)
1计算
师:新课学习完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书上的练习题!先请你安静快速地把书翻开第78页,开始!生:翻书
师:给大家2到3分钟的时间完成第4题,看谁写的又对又快!生:计算。
师:找几位同学订正,请你拿出铅笔,在写对的题目旁边轻轻的打个对勾。
(4位同学)
师:谁都做对了,请起立!(分析错因)你们计算的真准!
教学策略
本课根据本年段学生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标的要求来设计活动,注重直观、形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经验作为基础,通过小组合作等活动,利用积木这一学具贯穿课堂始终,习题设置也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新知。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75页
生:能,14-2=12.
师:大家掌握的都不错。观察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左边的图,数越加越大,右边的图,数越减越小。
(补充毛毛虫题)
小结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搭积木的问题和毛毛虫图,这些题都是什么样的计算?
生:都是十几加(或减)几的题,而且都是在个位加或减的。(板书十几加(或减)几)
三、生活交流
等公式。最后指出”C”表示的是什么长度?
(书面描、涂,只要选择其中一个圆。)
3.思考: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4.揭示课题。
二、展开
1.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间的关系的强化练习
2.利用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练习
P16练一练1——3
在练习中必须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所得到的数据基本上不是准确的,
2课外拓展:碰碰车
师:请你安静快速的把书合上放在桌子角上。(出示碰碰车)这是什么?
生:碰碰车。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0课时《搭积木》说课稿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0课时《搭积木》说课稿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0课时《搭积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搭积木》这一课时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十课时。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搭积木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积木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感受平面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几何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搭积木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几何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搭积木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平面图形的特点进行搭积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时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实物展示、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学生熟悉的积木为载体,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发现平面图形的性质,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

3.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搭积木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巩固对平面图形特征的理解。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归纳平面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几何观念。

2024年秋季学期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五单元 有趣的立体图形 第3课时 怎样搭得高

2024年秋季学期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五单元 有趣的立体图形 第3课时 怎样搭得高
五 有趣的立体图形
• 第3课时 怎样搭得高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
• 学习目标
1. 根据立体图形的特征,围绕“怎样搭得高”这一主题,会选择比较稳 的物品从下往上依次搭,在具体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2. 能够在“搭一搭”的活动中,遇到搭得不稳的现象时,发现并及时调 整,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稳定性的特征。
(×) ( ○) (√)
5.搭一搭,填序号。
①② ③



(1)选2个物体,能搭得很稳又很低的是(② )和(③ )。
(2)选2个物体,能搭得最高又较稳的是( )和( )。 (3)不选( ),可以把其他5个物体搭得又稳又高。
5.搭一搭,填序号。
①② ③



(1)选2个物体,能搭得很稳又很低的是(② )和(③ )。 (2)选2个物体,能搭得最高又较稳的是(⑤ )和(⑥ )。
教 师要 放下 架子 ,把学 生放 在心 上。 “蹲 下身 子和学 生说 话, 走下 讲台给 学生 讲课”;关 心学生 情感体 验,让 学生感 受到被 关怀的 温暖;自 觉接受 学生的 评价, 努力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 师要 学会 宽容 ,宽容 学生 的错 误和 过失 ,宽 容学生 一时 没有 取得很 大的 进步。 苏霍姆 林斯 基说 过: 有时宽 容引 起的 道德 震动 ,比 惩罚更 强烈 。每 当想 起叶圣 陶先 生的话 :你 这糊 涂的 先生, 在你 教鞭 下有 瓦特 ,在 你的冷 眼里 有牛 顿, 在你的 讥笑 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 到自己 职责的 神圣和 一言一 行的重 要。
新。
所以这 次新 标准 的实 施,首 先是 对老 课标 的一 次升 级完善 。另 外, 在双 减的大 背景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ppt课件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ppt课件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8 — 2 = 16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8 — 2 = 16
10 + 8 8﹣2=6 6+10=16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7 — 6 =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7 — 6 = 11
10 + 7
7﹣6=1 1+10=11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搭积木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精品资料
10 3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3 + 2 = 10
2 3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ຫໍສະໝຸດ 101514
3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3 + 2 = 15
10 2 3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3 + 2 =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0+3= 13 13– 3 = 10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7
17
5 12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哪两个数加起来是18?填在 算式中。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9﹣7= 12 13+ 5= 18 12+ 6= 18 16﹣4= 12
16﹣3= 13 15+ 3= 18 5+ 13=18 15+ 4= 19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相碰的做加法
12 + 3 =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相碰的做加法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2_搭积木》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2_搭积木》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校的XX老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2搭积木》。

在这个课时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掌握7以内的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7.2搭积木》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单的加减法(一)》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7以内的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解决问题。

但是对于7以内的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含义,突破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7以内的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7以内的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列出不同的算式,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课前,我准备了一些积木,让学生自由搭建,引发学生对搭积木的兴趣。

课堂上,我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搭积木的过程,为后续学习加减法奠定基础。

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搭积木逐字稿

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搭积木逐字稿

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搭积木逐字稿搭积木是一项很有趣的游戏,它能够锻炼孩子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课本中,也有一节课是关于搭积木的。

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如何用积木搭建一些简单的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首先,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积木。

我们用它们搭积木,可以搭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和结构。

老师告诉我们,当我们搭积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积木的颜色、形状和尺寸。

这样才能搭出我们想要的图形。

我们首先学习了如何搭建一个三角形。

老师说,一个三角形有三个边和三个角。

我们需要用三个相等的边和三个相等的角来搭建一个完整的三角形。

我们可以选择三个形状相同的积木来搭建三角形,也可以选择三个不同形状的积木,只要它们的边长度和角度相等就可以。

在搭建三角形时,我们需要把每一个边都正确地连接起来,确保它们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图形。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如何搭建一个正方形。

老师告诉我们,正方形有四个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90度。

我们需要用四个相等的边和四个相等的角来搭建一个完整的正方形。

和搭建三角形一样,我们可以选择四个形状相同的积木来搭建正方形,也可以选择四个不同形状的积木,只要它们的边长度和角度相等就可以。

在搭建正方形时,我们也需要确保每一个边都正确地连接起来,确保它们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图形。

最后,我们学习了如何搭建一个长方形。

老师告诉我们,长方形有四个边和四个角。

和正方形不同的是,长方形的角度可以是90度,也可以不是。

我们需要用四个不同长度的边和四个不同角度的角来搭建一个完整的长方形。

在搭建长方形时,我们需要确保每一个边都正确地连接起来,确保它们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图形。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如何用积木搭建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这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我们的空间想象力。

下次,我还想学习更多关于搭积木的知识,让我可以搭出更多形状和结构的图案。

搭积木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搭建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2_搭积木》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2_搭积木》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2_搭积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7.2 搭积木》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材以搭积木为主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认识长度单位,通过观察、比较、思考、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长度有了初步的认识,如知道物体有长有短,能用“长”、“短”等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但是,他们还不能准确地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何进行测量,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思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认识长度单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何进行测量,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操作、学具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总结提升、巩固练习。

1.情境导入:教师出示一些积木,让学生观察,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尝试用尺子测量积木的长度,感知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7、《搭积木》课件(25张ppt)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7、《搭积木》课件(25张ppt)
2
5
10
3
3
2
15
10
不进位加法:
十位上的数字不变,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5
15
12 + 4 =
14 + 1 =
15 + 2 =
13 + 2 =
பைடு நூலகம்
18

2
16
8-2=6
18-2=16
5. 说一说,你能得到哪些结果?
13
3
10
10
3
17
12
5
17
5
12
12
15 + 3 = 18
15 - 3 = 15
12
4
16
+

13
3
16
+

17
-
5
12

12
+
3
15

16
-
5
11

还剩多少块积木?
求还剩用什么方法?
用减法
-
大数减小数。
16
18
一共有多少
拿走 块
2
2
从原来的 18 块积木中去掉拿走的 2 块,还剩多少块积木?
看图
6
10
8
8
16
10
6
16
18 - 2 =
2
不退位减法:
十位上的数字不变,把个位上的数相减。
15 - 2 =
15 - 3 =
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 加与减( 二 )搭 积 木
第七单元 加与减( 二 ) 搭积木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2搭积木》说课稿(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2搭积木》说课稿(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2 搭积木》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7.2 搭积木》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搭积木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搭积木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认识长度单位,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可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但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操作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为主线,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搭积木的活动,感知和理解长度单位,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搭积木的活动,感知和理解长度单位。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为主线,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积木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搭积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进行搭积木的活动,观察和体验长度单位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度单位的概念和作用。

3.巩固新知: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实际操作,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4.应用拓展:学生独立进行长度单位的测量和比较任务,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例外的算示.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图片等.教学过程: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板书:10+5=15 16-2=14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二)课堂小结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惠.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一)动手操作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10+1=1111-1=1011-10=110+6=1616-6=1016-10=610+7=1717-7=1017-10=7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二)教师小结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三、活动三:整理归类.(一)找规律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2.小组合作交流.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二)教师小结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四、活动四:结合实际巩固练习(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三)教师小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学反思:《搭积木》这节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基础上,让学生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来了解它们的特征。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3搭积木-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3搭积木-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3搭积木-北师大版一、教材及教学目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7.3 搭积木”是本节课的主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1.给学生提供积木搭建的机会,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2.让学生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学习计数和拼凑等数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此次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积木搭建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而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在体验和知识之间做好平衡,以及如何让学生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逐渐体会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教具:积木、直尺、图形卡片。

2.教学环境:课堂中心放置大量的积木供学生实际操作。

3.教学计划:将课堂分成三个环节,即操练、拓展和归纳。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操练(1)引入在课前预备好一张图形卡片,并随机放置一些积木,然后让学生观察图形卡片,并根据其尺寸和轮廓形状用积木搭建一个和图形卡片一样的图形。

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在积木拼凑过程中提供一个开始。

(2)实际操作学生根据引入环节的提示,利用手中的积木搭建出一个完整的图案。

老师可以在旁边观察学生的搭建过程,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指导他们正确搭建。

环节二:拓展(1)引入在完成操练环节之后,老师可以张贴一些既有模式的图形卡片。

让学生看这些图形,然后让他们使用相应的积木进行搭建。

(2)实际操作让学生按要求完成拼图,同时老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规则,例如如何计数,如何判断长短、宽窄、高低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适时加大难度。

环节三:归纳(1)引入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

(2)实际操作学生将自己在拓展环节中完成的不同形状图案进行汇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在拼图的过程中有哪些奥妙。

老师则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规律,例如同一种积木可以拼出多少种图案,每一张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等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效果良好,学生们都玩得很开心,参与度也比较高。

其中一个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木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