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明治维新》学案
人民版选修1《明治维新的举措》word学案1
专题八第二节明治维新的举措【课前预习】1.1868年,日本新政府公布了__________,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改革封建制度,向西方学习。
2.1871年,日本新政府实行_________的改革,在全国废除__________,使日本在政治上向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体制迈出了重要一步。
另外,日本新政府还废除___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取消武士特权。
3.明治政府在经济上大力实行__________政策,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保护和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4.日本国内的自由民权运动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反对政府以__________为主的经济方针。
5.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主要领导人认为只有依靠强大的__________才能保证国家的独立与发展,为此实行了__________政策。
6.__________是明治政府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等,借以改造日本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运动,从而实现日本的资本主义近代化7.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__________,统辖全国的教育事业;1872年,颁布了教育改革的法令——__________。
8.明治维新运动没有彻底根除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日本竭力推行__________,从而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教学:三、施政纲领:《五条誓文》;1.《五条誓文》:。
2.《政体书》:。
四、维新内容;(一)政治上:破除旧政治体制。
1、目的:建立新体制,巩固新政权,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
2、主要内容:1)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
(1)剥夺各藩对土地和人民的,让他们担任藩知事,成为天皇的地方官。
(2)“”:1871年。
①原因:。
②措施:A.B.③意义A.削弱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初步加强天皇的中央集权。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8.2明治维新的举措(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我国近代史的启示,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如黑船事件、武士道精神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一系列深入浅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明治维新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本节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究明治维新的举措及其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技巧。
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了解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发展历程,拓宽知识视野;
3.提醒学生关注时事,结合现实,思考明治维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创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情感投入。
2.创设虚拟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日本明治政府官员、民间企业家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interactivePPT,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明治维新的必要性和意义,如“为什么日本需要进行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明治维新的经济举措,如殖产兴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养学生对经济改革的认知;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八《明治维新》教案
专题八:日本明治维新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⑴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基本史实。
⑵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
过程与方法:⑴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
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基本内容。
⑵探讨明治维新成功意义,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⑶认识到改革能够解放生产力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知道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
⑵了解1889年日本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和侵略亚洲邻国的史实。
⑶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⑷认同顺应世界潮流与追求和平发展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分析法、比较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引言导入新课:19世纪中期的日本面临着内忧外患,在这危机的时刻日本的开明之士开展了倒幕运动,进行了推动日本迅速发展的明治维新。
一、历史背景——幕府统治危机(明治维新物质基础)⑴表现:①城市: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发达,形成江户,大阪,京都三个中心,并开始参与藩政。
②农村:商品经济也渗透到农村,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A.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普遍发展起来。
B.有些商人组织资本主义性质家庭手工业或直接投资手工工场。
C.一小部分兼营手工业的农民,开始使用雇佣工人,扩大自己的作纺。
③这些人在经营商业、高利贷或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同时,还投资于土地,变成新兴地主。
⑵影响:①加速了日本社会分化,一部分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破产沦为工资劳动者。
②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部分大名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近。
③大批武士经济陷入困境,不满幕府统治。
农民起义,城市“米骚动”。
⑵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1837年,大阪,大盐平八郎起义:①原因:中下级武士经济状况恶化,对现实不满,②影响:充分显示幕府统治的危机。
高中历史选修一教学设计8.3明治维新人教版
3.鼓励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思考明治维新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启示。
4.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的明治维新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旨在检验学生对明治维新知识的掌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3.教师挑选部分典型题目,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等。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关注国家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对日本历史已有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学习过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对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有一定的认识。但在深入了解明治维新的具体措施、性质及其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等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明治维新时期的图片、史料,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日本历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学案
课题:明治维新【学习目标】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客观评价其影响。
【重点难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影响。
【自主学习】一、基础梳理(一)历史背景(1)必要性——幕府封建统治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①内忧:幕府统治的危机经济:自然经济,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政治:统治阶层内部分化,社会矛盾尖锐,倒幕力量逐渐兴起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②外患:黑船来航的冲击(1853年)引发了民族危机(2)可能性——倒幕运动的胜利为明治维新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主要内容(1868年颁布施政纲领《五条誓文》)(三)结果:实现了富国强兵,实现了民族独立,实现了国家的近代化(四)性质:由明治政府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五)意义:1、积极:政治上:实现了由中央集权向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经济上: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文化上: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国际关系上:改变了东亚的国际格局,其近代化经验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
2、消极: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依然存在浓厚的封建残余——藩阀垄断政权、天皇崇拜思想根深蒂固;伴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扩张的道路,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
二、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同:①时代相同: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两国落后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②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③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④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异:①直接原因:俄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制的统治危机。
日本:民族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幕府统治被推翻。
②内容不同:俄国:以废除农奴制为核心,保留了沙皇专制政体。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明治维新》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明治维新》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双基梳理】●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1)幕府统治危机加剧,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深。
(2)幕府高压政策激化了社会的内部矛盾,有志之士通过幕府改革挽救民族危机的希望破灭。
(3)条件:武装倒幕和明治政府的建立,改革条件的成熟。
2、目的:巩固天皇新政权,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3、内容:(1)政治: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③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2)经济:①改革币制,以日元为唯一货币。
②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③实行地税改革,征收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④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⑤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重视科技和人才。
(3)文教:①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即“文明开化”。
②改革教育制度,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
③介绍西学,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④改变社会习俗,提倡衣食住行的西化。
(4)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一支常备军,进行武士道教育,创办军事院校。
4、结果: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5、影响:(1)积极:①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②政治: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
③经济: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④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⑤国际地位:日本完全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并逐渐成为强国。
(2)局限:①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②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3)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第八单元明治维新【课堂巩固】(09年山东卷)(10分)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扣操之过急。
高中历史选修1《明治维新》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明治维新》教案教材:《历史选修1》人教版教师:XXX课时:1课时课型:讲授教学目标:1. 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及其重要性。
2. 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3. 掌握明治维新的时代背景、社会经济及政治制度变化。
4.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探究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 明治维新的背景及其重要性。
2.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难点:1. 明治维新的时代背景、社会经济及政治制度变化。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问答、思维导图、小组讨论。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黑板报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探究。
二、讲授(35分钟)1. 明治维新的时代背景及其触发因素(10分钟)明治维新是日本的一次重大政治变革,发生在19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日本处于长达两个世纪的封闭状态,外国文化和思想没有进入日本,而时代的变革却已经在酝酿之中。
通过社会经济的变化,日本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发生剧烈变化,社会中不断涌现出一群充满活力和冒险精神的人,他们知道改变自身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的唯一出路就是学习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
这一时期的外国侵略和欺凌更是引发了人们的反抗情绪和求变心理,为日本改革提供了契机和支持。
2.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20分钟)明治维新就是以维新为命名的一次政治变革,它标志着日本政治制度的现代化。
这一时期,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建立中央政府、制定宪法、设立议会、废除旧的一系列制度和封建的等级体制、建设现代化的产业和军队,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树立了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思想,从而使日本在世界范围比较快地崛起。
3. 明治维新的启示(5分钟)通过对明治维新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可以得出明治维新的启示:政治制度改革是现代化进程中最根本的动力,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要顺应时代变迁和潮流,尊重人权、民主和法制,为人民福利和国家利益服务。
人教版选修1 历史:第八单元 第3课 明治维新 学案
明治维新【学习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运用废除旧体制废藩置县四民平等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发展新经济币制改革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倡导文明开化文明开化教育改革生活西化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建立新军队改革军制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学习重难点】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的内容、特点以及影响。
【学习过程】一、废除旧体制1.加强中央集权(1)内容①取消幕府的,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②1871年,政府宣布“”,由中央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2)作用:开始建立起统一的。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1)内容①取消大名和公卿的名称,确立皇族、华族、士族和等四种身份。
②宣布“”,废除武士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
③以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
(2)作用:建立起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
二、发展新经济1.措施(1)币制改革:1871年,以金本位的纸币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2)土地改革①措施:废除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②影响:经营农业的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并以货币支付。
(4)殖产兴业①引进先进的、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企效的。
②建设近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2.特点: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的发展。
三、倡导“文明开化”1.含义: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
2.表现(1)派遣学生到国家留学,翻译西方著作。
(2)依照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1871年成立,统一管理全国教育。
(3)生活习俗方面,大力推进。
四、建立新军队1.措施(1)1873年,开始实行,建立常备军。
(2)建立,仿制先进武器,改进军事装备。
(3)设立,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2.结果:建立起一支。
3.特点(1)日本军队称为“”。
(2)军人接受教育,必须效忠天皇。
(3)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干预。
人民版高中选修一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注意维新派从学习资本主义向发展资本主义的转变。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可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及自己对教科书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认识社会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理解先进的社会制度必然会战胜落后的、腐朽的制度,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对明治维新改革内容及意义的分析,知道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
知道同样面临着被动挨打、被侵略局面的中国的改革却遭到失败,理解改革充满了复杂性和多样性。
进一步理解近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道路具有多样性。
逐步形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问题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梳理线索――知识回顾――基础知识掌握――重难点突破――学以致用――巩固练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大国崛起》片段,提出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明治维新的?改革的情况内容和进程如何?改革对日本历史发展的作用?然后明确明治维新的含义,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理清线索。
(一)时代背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二)幕府统治出现危机——改革的必要性内忧:(1)政治:幕藩体制,激化社会矛盾。
(2)经济: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外患:(黑船来航)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三)日本社会的新变化——改革的可能性(1)政治:下级武士成为领导者;推翻了暮府统治,建立了新政府。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8.2《明治维新的举措》学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8.2《明治维新的举措》学案第二节明治维新的举措备学究案【备学案】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依备学案整体感知本课学习所应具备要素。
2、熟记知识链接,并准备学习3、运用本课问题提示,初步形成本课知识框架。
4、独立默读。
导入新课:通过对第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尽管当年佩里率领舰队粗暴地踢开了日本的国门,但客观上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日本的有识之士“彻夜不能眠”,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同时,武士阶层违反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以暴力的方式推翻了幕府统治,在军事上建立了新政权,但新政权在政治上还未得到进一步巩固,那么,明治时代的日本是如何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如何摆脱民族危机?之后如何成为崛起的大国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二节明治维新的举措(明确目标)1、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2、理解日本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温馨提示:请熟记呦,后面要用)方法指导:如何学习改革?(1)改革的背景(为什么要改革?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直接原因)(2)改革的内容(怎样改革的?时间、人物或机构(代表阶级、性质)内容或措施)(3)改革的影响(改革得怎么样?(积极影响和局限),即评价)近代化:又译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
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因此常与西方化的内涵相近。
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
殖产兴业: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提出的三大政策之一。
高中历史8.3明治维新同步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一、取销旧体系1.目的成立新的制度,促使资本主义的发展。
2.增强中央集权(1)撤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渐回收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2)1871 年,政府宣告“废藩置县”,由中央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3)大名获得优厚的赔偿,迁到东京定都。
3.取销封建等级制度(1)撤消大名和公卿的名称,改称“华族”;武士改称“士族”;其余从事农工商职业的人和贱民被称为“老百姓”。
(2)宣告“四民同等”,取销武士特权。
(3)政府经过以公债赔偿的形式,逐渐回收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
二、发展新经济1.举措(1)改革币制: 1871 年,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独一的钱币。
(2)土地改革:①举措:取销封建领主土地全部制,确认土地私有,同意土地买卖。
②影响:土地全部者经营农业的踊跃性提升,促使了农业的发展。
(3)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 3%向土地全部人征收土地税,以钱币支付。
(4)殖产兴业:①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施和人材,成立“样板”公司,供个人公司效仿。
②建设近代交统统讯事业,为工业发展确立基础。
2.特色政府鼎力培植和保护个人资本主义发展。
日本明治政府1873 年公布条例:“兹为更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方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成后,按土地价钱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该条例表示了明治政府在土地方面做了如何的改革?有何意义?[ 我的思虑 ]推行按田亩征收地税的新的赋税制度,取销原有的田地进贡方法。
该规定等于认可了乡村中出现的土地私有制,有益于乡村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倡议“文明开化”1.含义明治政府鼎力倡议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即所谓“文明开化”。
2.举措(1)派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天自己认识和认识西方文明。
(2) 依照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成立了近代教育体系。
1871 年景立文部省,一致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成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系。
(3)在生活风俗方面,鼎力推动西化。
高中历史 8《日本明治维新》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8《日本明治维新》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单元高考聚焦本单元主要是考查日本明治维新,与当今国内的改革热点问题联系密切,在高考中占有非重要的地位。
从内容上看,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主要过程和内容、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是本单元的主体知识,也是高考的重要知识点。
从命题的角度来看,把日本的明治维新同中国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做纵向比较,或者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进行横向比较;联系时政热点,分析民主政治建设、教育体制改革、中日关系的发展等都是高考可能采用的基本命题角度。
单元专题归纳一、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日本的认识1.使日本社会危机加剧。
日本开国后,欧美国家向日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套购黄金,使日本传统工业遭到沉重打击,物价暴涨,经济混乱。
人民生活困苦,农民和贫困市民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
2.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⑴在生丝和茶叶等生产部门,出口的大量增加刺激了生产的发展,生产技术和经营形式不断得到改进,一些生产和经营相关产品的富裕农民、工场主和商人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增长。
⑵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工业文明的优势,他们开始从国外购进机器,建立工厂。
3.促进了西南诸藩的发展。
在长期受幕府排挤的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无能,开始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上这些,为日后日本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二、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的变化1.政治上: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
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资本主义国家。
幕府统治被推翻,天皇掌握了政权,大名、武士对地方的统治权被剥夺,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中下级武士掌握了领导权。
2.经济上:明治维新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得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深入农村,工场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发展工商业,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高二历史学案 第3课 明治维新 (人教版选修1)
第3课明治维新学案(人教版选修1)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
二、预习内容:“史实”——知识整合(知识梳理,基础理解,内容整合,宏观构建)1、第一:废除旧体制废除旧体制的主要背景是什么?内容有哪些?有什么影响?2、第二:发展新经济主要的措施有哪些方面?积极影响?3、第三:倡导“文明开化”文明开化的含义?具体措施有哪些?产生什么影响?4、第四:建立新军队建立新军队的措施?特点?影响?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重点: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难点: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而这样的道路具有明显的日本特色。
二、学习过程“史识”——理解认识(设疑诱思,论从史出,加深理解,形成认识)⒈“废藩置县”及宣布“四民平等”分别是针对幕府统治时期的什么问题的?从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上述措施各自产生何积极意义?⒉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教材P116第一段的内容,回答明治维新时期有关土地改革的问题: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3%,作为地税。
——日本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请回答:⑴地税改革的前提是什么改革?有何规定?产生了何影响?⑵地税改革后,地税征收的依据和标准分别是什么?向谁征收?征收的形式如何?这一政策产生何影响?⑶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为何首先进行土地改革?⒊阅读教材P117—118思考:明治维新展开后,日本经济的近代化表现为工业化,在“殖产兴业”政策的推动下,日本的工业化迅速展开,试从主导力量、推进的步骤、企业的归属等方面概括日本工业化的特点。
⒋结合教材P118的知识思考:明治维新展开后,日本文化的近代化,实质表现为用西方资本主义新文化来改造日本的封建旧文化,这一趋势主要是通过倡导“文明开化”来推进的。
请问这一推进的核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有何影响?⒌结合第2课的知识及教材P119的内容思考:“皇军”的称谓反映了日本军事近代化进程中什么特点?这一进程又是在怎样的内、外压力或动力下展开的?对日本和亚洲的历史产生何影响?三、反思总结“史感”——感悟历史(走进历史、走出历史,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联系,历史与现实联系,感悟历史。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学案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课标要求】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根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梳理】一、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1. 德川幕府腐朽的封建统治〔1〕政治: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①实行幕藩体制。
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权在幕府将军手中,地方设“藩〞。
影响:实际上是封建分裂割据,不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②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天皇、士〔将军、大名、中下级武士〕,农、工、商、贱民。
影响: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外交:幕府推行“锁国政策〞。
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西方列强的殖民侵入,日本陷入半殖民地危机之中。
〔1〕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市场和掠夺原料。
〔2〕概况: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黑船事件〞,翻开日本大门,英、俄、法等国也效仿美国。
〔3〕影响:①使之陷入半殖民地危机中,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起义剧增,社会危机的加剧。
②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开展,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根底。
③更加暴露了幕府统治的腐朽,使之成为众矢之。
④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开场向西方学习。
4、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1〕原因:①外国权力的入侵,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②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和对内镇压。
〔2〕口号:“尊王攘夷〞就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攘夷〞是核心。
〔3〕主要参与者:尊攘派——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4〕结果:失败。
5、倒幕运动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政治前提〔1〕必要性:要克制民族危机,建立富强国家,必须推翻幕府的统治。
〔2〕时间:1866—1869〔3〕过程:〔知道即可〕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上奏要求把政权“奉还〞给天皇,这就是所谓的“大政奉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选修1《明治维新》学案
泰州中学2011届高三历史摸底考试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材料二(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
25答:(1)主动学习、学习领域广、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3分)
(2)经济:国家大力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分)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
(2分)
(3)启示:要主动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外来文明应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3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
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推行变法。
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这一时期日本“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了什么而超越了别国?据此指出日本“眼观八方”的特点。
(7分)
(2)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你认为当时与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最
1大不同是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3分)
26.
(1) 传统::天皇制度(专制主义)、武士道精神。
(2分)
消化: 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建立新军队。
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4分)
特点: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借鉴。
(1分)
(2)不同: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西方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末,维新变法时期,西方处于帝国主义阶段,正加紧侵略,面临的国际环境更为险恶。
(1分)
要义: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向西方学习,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
行的变法措施。
(
2分) 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25.选做题:本题包括A 、B 、C 、D 四小题,请选定其
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成功;19世纪晚期,的戊戌变法失败。
材料一 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
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
……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不如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
于两国之态度,不必因邻国之故而予以特别理喻,且以西洋之道,待之可也。
亲恶友者共其恶名,务必矢志谢绝亚细亚之东方恶友。
——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二 惟泰西国数极多,情势各异,文字政俗,与我迥殊。
虽欲采法之,译书既难,事势不合,且其富强精巧,皆逾我百倍,骤欲致之,下手实难。
惟日本文字、政俗,皆与我同,取泰西五百年《新法,以三十年追摹之,始则亦步亦趋,继则出新振奇,一切新法,惟妙惟肖,遂以南灭琉球,北开北海,左抚高丽,右取台湾,治效之速,盖地球诸国所未有一也。
吾地大人众,皆十倍日本,若能采鉴变法,三年之内,治具毕张,十年之内,治化大成矣。
——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等书乞采鉴变法以御侮图存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
(3分)
(2)依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主张“脱亚人欧”的主要理由和消极影响。
(3分)
(3)依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这次上书中主张效法日本的主要理由。
康有为多次上
教w
书光绪帝要求变法,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行为?(4分)
答案要点(10分)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封建统治面临危机;民族危机加剧。
(3分)
(2)理由:亚洲野蛮落后,欧洲文明先进。
(1分)消极影响:日本不断对亚洲其他国家进行侵略。
(2分,答侵略朝鲜、发动侵华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亦可得分)
(3)理由:日本文字、政俗,与相似;日本改革已取得巨大成功。
(2分)看待:有利于争取光绪帝对维新变法的支持;扩大维新运动的影响;为救亡图强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赞扬;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不发动广大群众,维新变法不会成功。
(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
苏、锡、常、镇四市2010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 ”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材料二(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分)
(2)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3分)
24. A(1)特点:主动学习;学习领域广;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
(3分)(2)经济:国家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
(2分)
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
(2分)
(3)启示:要主动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外来文明应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