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家庭的记忆 (3)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说课)-第四单元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说课 人教部编版
《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三课,这一课是根据《品德与社会(2011年版)》课程标准“我的家庭生活”里的第1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而编写的,其核心主题是了解并熟悉家庭内部的各种关系和称呼,了解自己家庭的过去,与本单元其他两课都是针对三年级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而设计。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我和我的家》这节课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家庭称谓,而三年级教材在认识称谓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了解家庭构成、家庭历史、家庭文化,从了解家庭基因的角度自然地过渡到热爱家庭的情感教育上去。
本课的编写主要针对三年级小学生在家庭认知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家庭结构及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进行家庭传统与家庭价值观的教育,深化爱家的情感与家的归属感。
教材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家庭称呼抢答器”,教材呈现的是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
此图包含着教学活动的暗示:1.先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进行补充。
2. 通过介绍“全家福”中成员的方式熟悉不同称呼,然后寻找家庭中的不同关系,发现家庭规模不断缩小的趋势。
教学这部分时,要着重定位于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
第二部分:“家史”小调查。
教材呈现的是两个环节,分别是家庭大事的调查表、我和父母比童年。
本栏目引导学生了解家庭过去发生了那些大事,初步感受家庭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
第三部分:传统节日中的“家”。
教材呈现的是一幅吃“年夜饭”的图,通过观察图,让学生回忆自己家吃年夜饭的场景和心情,了解年夜饭的含义。
教学这个栏目时要定位于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感受不同的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家庭观念。
第四部分:语言中的“家”。
此页呈现“猜一猜”的活动是让学生体会字谜中隐藏的家庭观念。
教材以“阖家欢乐”“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和“家书抵万金”三个成语和谚语,引导学生感受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感受语言文字中蕴含的家庭观念。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 12 《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 优质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家是最温暖的地方”12 《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三课,也是本册最后一课。
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单位,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变迁,进而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本课为第一课时,由“家庭称呼抢答赛”、“‘家史’小调查”这二个板块的话题组成,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家庭的变迁,家庭的历史以及家庭带来的美好记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家庭的理解更多地体现在与身边家人的关系中,他们对“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了解很少。
现代社会中家庭形式以“核心家庭”为主,学生对于大家庭内部各种关系和称呼的感知与理解变得较为困难,对家庭历史及家庭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还需更进一步的了解。
课前了解班级同学大多数都是学校附近小区的孩子,对亲人的称呼大致相同。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呼。
2.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过去。
3.深化爱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教学重难点1.了解较为复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书面语进行称呼。
2.初步学习和掌握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1.希沃课件。
2.学生完成“家史”小调查、“童年不同样“问卷教学过程活动一、链接生活,忆美好师:上节课我们明白了爱父母,在行动,你们行动起来了吗?生:我帮爸爸洗脚。
生:我帮妈妈洗碗。
生:我帮妈妈扫地……师:这些美好的生活片段都属于我们家庭的记忆。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每个同学的家中,重温这些美好的记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链接生活,回忆“爱父母,在行动”的生活片段。
引出本课的话题“家庭的记忆。
”活动二、创设情境,忆关系(一)结合生活经验,熟悉亲人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呼。
1、全家福中的家庭称呼。
师:家庭的记忆就从这一张张幸福的全家福说起吧。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家庭的记忆 教案 (3)
家庭的记忆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谓。
2、能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过去。
3、通过游戏,体会父母儿时的艰辛与乐趣,深化爱家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家庭成员的关系和相应称谓。
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2、能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过去。
教学难点:通过游戏,体会父母儿时的艰辛与乐趣,深化爱家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课前准备:教师:1、课件。
2、玩具袋6个。
(每个里有毛线、杏仁、纸片)学生:1、了解家庭的重要事件,完成调查表“家庭大事记”2、了解父母小时候读过的书,学一个他们曾经玩过的游戏。
完成调查表“我和父母比童年”。
3、学习歌曲《称谓歌》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入课题。
1、课间播放《称谓歌》2、谈话:同学们,刚才咱们听到了一首歌,叫《称谓歌》,熟悉吗?好,我要考考你们,看是不是真的熟悉:妈妈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什么?那爸爸的兄弟的儿子叫什么?(齐说)3、引入主题。
师:不知道了吧,其实呀,家庭称谓不简单,属于《家庭的记忆》的一部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手指板书)《家庭的记忆》,学生齐读课题。
/真棒,你懂的还真多。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中国历来是一个注重传统文化的国家,讲究长幼尊卑和称呼的礼节。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都应该知晓家庭关系和各种称谓。
而家庭称谓就属于《家庭的记忆》的一部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手指板书)《家庭的记忆》,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师:要想找回家庭记忆,首先我们就得知道家庭有哪些成员,哪些称谓(板书:称谓),可这是一门学问,下面让我们跟随小老师去看一看,学一学吧。
请大家认真观看,一会我要提问哦!活动一:学习“家庭关系示意图”1、放微视频。
课件播放微课。
2、填写“家庭关系示意图”。
师: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那好,我们来现场考察一下。
课件出示“家庭关系示意图”,师生口述完成表格。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谓。
2.能通过采访、调查、查阅史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过去。
3.产生对家庭爱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重难点1.了解较为复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书面语进行称呼。
2.初步学习和掌握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
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PPT,其中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称呼抢答题目(在教材基础上,补充部分家庭成员关系题目)以及儿歌《家庭称呼歌》。
2.学生填写《“家史”小调查》的表格。
教学过程活动一、家庭生活掠影(一)上节课最后我们说到要把关爱带给爸爸妈妈,那么他们在收到我们关爱后有什么反应?请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的互动。
(二)听了同学们的讲述,老师心里暖暖的,这些都属于我们的家庭记忆。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下一课《家庭的记忆》。
(板书课题。
)活动二、家庭辈分称呼(一)家庭关系示意图1.认识家庭单元。
教师:家庭的记忆中除了家人之间美好的相处之外,还包括很多内容。
比如:家族的历史、大家庭里不同辈分的长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完成的《家庭关系示意图》,是否能让你明白这些关系呢?教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填写的示意图。
(学生展示)教师:孩子们,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像这样拥有夫妻关系的两个人和自己的孩子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家庭形式。
2.认识不同辈分。
教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说一说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教师:“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外婆是妈妈的长辈,她比妈妈长一辈。
妈妈是你的长辈,妈妈比你长一辈。
外婆比你长几辈呢?对,长两辈。
3.了解“四世同堂”。
教师:请再看看“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还能找到哪些关系?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的同学的爷爷的父亲还健在,那么这样的同学和他的曾爷爷之间差了四辈,如果他们聚集在一起,这样的大家庭就叫“四世同堂”。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讲授新课教学环节一:家庭称呼抢答赛1.文本学习:下面是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能结合生活经验,把它补充完整吗?2.图片+文本学习:家庭关系示意图3.素材:家庭礼貌称呼歌4.图片+文本学习:你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5.图片+文本学习:你知道爷爷和爸爸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6.图片+文本学习:你知道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独立填写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思考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文本直接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让学生补充完整。
四个问题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家庭中的不同关系,如夫妻关系、母女关系等。
教学出示教材第78 页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补充完整。
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先以介绍“全家福”中成员的方式来熟悉不同的称呼,然后再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由于各地关于亲戚之间的称呼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本地的常用叫法说起。
7.图片+文本学习: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8.图片+文本学习: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9.图片+文本学习:家庭辈分和称呼(1)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2)还有兄弟姐妹的关系。
妈妈和舅舅是姐弟或者兄妹关系。
10.素材:表和堂11.文本学习:抢答竞赛爸爸的爸爸,我称呼他();妈妈的妈妈,我称呼她();妈妈的兄弟,我称呼他();爸爸的姐妹,我称呼她();爸爸的弟弟,我称呼他();爸爸的哥哥,我称呼他();……12.文本学习:抢答竞赛我是爷爷奶奶的( );我是姨妈的( );爸爸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交流回答观看视频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抢答文本游戏抢答诵读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抢答文本游戏抢答诵读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姐妹关系的人有哪些。
三年级上册品德道德与法治教案《家庭的记忆》人教(新版)
此外,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家庭故事和传统,这是一个很好的互动过程。但我发现有些学生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主动分享。为了鼓励这些学生,我应该在课堂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4.增强学生对家庭文化的认识,传承家庭传统,弘扬优良家风。
5.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与表达能力,学会分享家庭美好时光,促进情感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家庭的组成:明确家庭成员及其关系,理解不同家庭结构的多样性。
-举例:区分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了解单亲家庭、大家庭等不同家庭类型。
-家庭的温暖:体会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支持,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意。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家庭的结构、家庭温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家庭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和家人的相处时光。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家庭的记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整体来看,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参与度较高,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反思。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家庭的基本概念。家庭是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它是我们生活的港湾,给予我们关爱和支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家庭成员如何相互关爱,共同度过快乐时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家庭的结构、家庭温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互动提问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增强对家庭的认识。
2.情感与态度: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3.行为与习惯:增进对长辈的了解,养成关心家庭,关爱家人的习惯,逐步树立家庭责任感。
4.过程与方法:通过标出特殊的日子和编写“家庭大事年表”,追溯家庭的历史,勾起对家庭的记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体会家人之间的关爱,懂得人的生活离不开家。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家,犹如一潭清水,平淡而温馨在高兴时,家与你共享快乐,是一方乐土;在伤心时,家给予你安慰,是一个倾听者;在受挫时,家给予你鼓励,是一个避风港湾,无论你身处何种境遇,家中总是充满关爱与幸福,令人魂牵梦绕家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也收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取家庭的记忆。
二、家庭称呼教材第78页“家庭关系示意图”。
师:同学们,这是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能结合生活经验把它补充完整吗?生1:空白一: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生2:空白二:叔叔、婶婶。
生3:空白三:姥姥、姥爷(外婆、外公)。
生4:空白四: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生5:空白五:姨妈、姨夫。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那么,你们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生1:爸爸和妈妈是夫妻关系。
生2: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是夫妻关系。
师:你们知道妈妈和姥姥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生1:母女关系。
生2:奶奶和姑姑、姥姥和姨妈、妹妹和妈妈也是母女关系。
师:你们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呢?哪些人又是这种关系呢?生1:兄妹关系,是我和哥哥的关系。
生2:姐弟关系,是妈妈和舅舅的关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优秀教案
《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家庭是i个人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
本课以对家庭的记忆为主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了解自己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亲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家庭成员及关系更加熟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和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形成对家庭的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
2.教学难点: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家庭称呼知多少教师小结:这些和我们最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大家都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家庭还不够熟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们的家庭,学习第十一课:家庭的记忆(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兴趣)一、家庭称呼抢答赛活动一:抢答竞赛(课本第79页)完成后校对答案,看看哪些人是我们不知道的?【设计意图】(通过此游戏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家庭观)二、“家史”小调查活动二:“家史”调查表(课本第80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互动。
1、哪些问题是我能填出来的,哪些需要询问父母?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童年,我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家庭的形成和经历的变化)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活动三:春节回忆1、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和谁一起过的呢?2、春节的氛围和别的节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春节的回忆,了解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关系)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活动四:“家”思在诗中学习古人思家的古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课堂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家庭也是为我们的成长遮风避雨的港湾。
【部编】人教版 道德与法制 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精品教案
《家庭的记忆》精品教案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
本课以对家庭的记忆为主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了解自己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亲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家庭成员及关系更加熟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和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形成对家庭的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
2、教学难点: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家庭称呼知多少教师小结:这些和我们最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大家都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家庭还不够熟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们的家庭,学习第十一课:家庭的记忆(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家庭称呼抢答赛活动一:抢答竞赛(课本第79页)完成后校对答案,看看哪些人是我们不知道的?【设计意图】(通过此游戏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家庭观)二、“家史”小调查活动二:“家史”调查表(课本第80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互动。
1、哪些问题是我能填出来的,哪些需要询问父母?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童年,我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家庭的形成和经历的变化)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活动三:春节回忆1、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和谁一起过的呢?2、春节的氛围和别的节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春节的回忆,了解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关系)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活动四:“家”思在诗中学习古人思家的古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课堂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家庭也是为我们的成长遮风避雨的港湾。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记忆》
第 45 页
课堂小结
家庭记忆 第二课时
1、传统节日中的“家” 2、语言文字中的“家”
班级大擂台
你还能再提出什么问题考考你的同学呢?请你小组为单位,我们 一起打擂台吧。 1、请你思考一下,你还能再提出什么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2、答出来的小组成为新的擂主,看看最后谁是赢家!
我的全家福
全家福是指全家人的合影,全家福是 一个家庭团聚的纪念。你家有全家福 吗?你家的全家福上有多少口人?
选一选:你的家庭是以下的哪一种家庭?
小讨论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过春节 一定要回“老家”呢?
爸爸说老家里有爷爷奶奶, 有着我们一家人深深切切牵 挂着的人。
爷爷说,老家是我们的根 ,无论去到哪里,都不能 忘记我们来的地方。
老家
老家,是我们的故乡,是指父母长期居住的地方,儿女或许 从小在此地成长;或许是过年过节时能回去聚会的场所。
老家,记载着一个家族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一个家族最浓 厚的亲情。
小讨论
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你家发生了哪些大 事? 2、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 3、在家庭的历史当中,你能感受到不断传 承的家庭美德吗?
在我们家的相册里,保留着许多 家庭聚餐的照片。每到传统节日, 我们家族总是会聚在一起庆祝, 无论多远都会回来。爷爷常说, 家就是我们的根。
从我们家的家史当中可以明显感受到 家境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 好,离不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努 力奋斗,我也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 当家里的顶梁柱。
12、家庭记忆 第2课时
有话大家聊:
1、你喜欢过春节吗?过春节你 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你知道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 ,意味着什么吗?
春节的重要节目——年夜饭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团圆。吃“年夜饭”的习俗由来已久,每当春节来临 ,中国人都要于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优质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节奏拍手读儿歌。
《称谓歌》教师: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教师: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在过去的几十年,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活动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教师: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活动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教师: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家庭是i个人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
本课以对家庭的记忆为主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了解自己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亲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家庭成员及关系更加熟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和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形成对家庭的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
2.教学难点: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家庭称呼知多少教师小结:这些和我们最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大家都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家庭还不够熟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们的家庭,学习第十一课:家庭的记忆(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兴趣)一、家庭称呼抢答赛活动一:抢答竞赛(课本第79页)完成后校对答案,看看哪些人是我们不知道的?【设计意图】(通过此游戏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家庭观)二、“家史”小调查活动二:“家史”调查表(课本第80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互动。
1、哪些问题是我能填出来的,哪些需要询问父母?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童年,我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家庭的形成和经历的变化)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活动三:春节回忆1、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和谁一起过的呢?2、春节的氛围和别的节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春节的回忆,了解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关系)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活动四:“家”思在诗中学习古人思家的古诗。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6.总结反思,升华情感:在课程结束时,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表现,升华情感。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学习心得,引导他们认识到家庭和谐对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7.跟进评价,持续关注:课后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提升。
3.举例说明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和感悟。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案例进行分析。
2.学生围绕案例,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家庭法治小贴士:结合所学知识,为家庭制定一条法治小贴士,如“不顶撞父母,尊重长辈”、“关心家人的感受,学会倾听”等。将小贴士贴在家中显眼位置,提醒家人共同遵守。
4.家庭责任清单:与家人共同制定一份家庭责任清单,明确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责任。如:父母负责家务,孩子负责学习等。在日常生活中,互相监督、共同履行责任。
5.学生对家庭责任的认知不足,需要通过教学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培养家庭责任感。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家庭的深层含义和道德法治要求,把握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家庭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分享和评价。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优质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三课《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呼,在遇到长辈、亲人时能够恰当称呼。
(政治认同)2.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知道弘扬优秀家风的意义。
(道德修养)3.初步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养成关心家庭变化、关爱家人的习惯,逐步树立家庭责任感。
(健全人格及责任意识)教学重难点:1.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呼,在遇到长辈、亲人时能够恰当称呼。
2.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知道弘扬优秀家风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情境体验法、调查研究法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收集学生的全家福照片,准备头饰、道具,发放“家史小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链接生活,忆美好导入: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家,家里有爱我们的亲人,每天也会发生很多故事。
这些家庭中的人和事就形成了我们家庭的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打开家庭的记忆。
(板书课题)师:家庭的记忆就从这一张张幸福的全家福说起吧。
(播放全家福照片)师:这一张张幸福的照片勾起了我们美好的回忆,上面有你的照片吗?你能给我们介绍照片中都有谁吗?生回答。
师:我们今天一起欣赏了同学们带来的一张张幸福的全家福,感受到了他们美好的生活片段,重温了这些美好的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的全家福照片,唤起学生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回忆。
】活动二创设情境,明关系1.完成“家庭关系示意图”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出示的是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能结合生活经验,把它补充完整吗?(教材 P78内容)邀请两名学生上台补充。
师:同学答的都非常正确,老师要考考你,伯父和叔叔有什么区别?生 1:伯父比爸爸大,叔叔比爸爸小。
生 2:伯父是爸爸的哥哥,叔叔是爸爸的弟弟。
师:伯父你平常是怎么叫的?生 1:大大。
生 2:大爷。
生 3:大爹。
三年级上道德与法治 家庭的记忆 人教部编版 (3)(17页PPT)【推荐】
三年级上道德与法治 家庭的记忆 人教部编版 (3)(17页PPT)【推荐】
活动:家庭称呼抢答赛
下面是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 你能结合生活经验,把它补充完整吗?
爷爷 奶奶
外公 外婆
姑父 姑姑 伯父 伯母 爸爸 妈妈 舅舅 舅妈 姨妈 姨父
表哥、表弟 表姐、表妹
堂哥、堂弟 堂姐、堂妹
我 哥哥、弟弟 姐姐、妹妹
三年级上道德与法治 家庭的记忆 人教部编版 (3)(17页PPT)【推荐】
1.你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什么 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 是这种关系? 2.你知道妈妈和外婆是什么 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 是这种关系?
三年级上道德与法治 家庭的记忆 人教部编版 (3)(17页PPT)【推荐】
三年级上道德与法治 家庭的记忆 人教部编版 (3)(17页PPT)【推荐】
我 哥哥、弟弟 姐姐、妹妹
表哥、表弟 表姐、表妹
三年级上道德与法治 家庭的记忆 人教部编版 (3)(17页PPT)【推荐】
三年级上道德与法治 家庭的记忆 人教部编版 (3)(17页PPT)【推荐】
互学: 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内容。
要求: 小组展开讨论,并将你们小
组的答案工整地写在表格里。
三年级上道德与法治 家庭的记忆 人教部编版 (3)(17页PPT)【推荐】
12.家庭的记忆
请同学们打开书,看 78-79页的内容,说说你 知道了什么?
自学要求: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导学单上 面的知识问答题,将答案填写 在括号里。
三年级上道德与法治 家庭的记忆 人教部编版 (3)(17页PPT)【推荐】
知识问答:
爸爸的爸爸,我称呼他( 爷爷 ); 妈妈的妈妈,我称呼她( 外婆/姥姥 ); 妈妈的兄弟,我称呼他( 舅舅 ); 爸爸的姐妹,我称呼她( 姑姑 ); 爸爸的弟弟,我称呼他( 叔叔 ); 爸爸的哥哥,我称呼他( 伯父 );
12家庭的记忆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12 家庭的记忆》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为第三课时。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感悟家庭的重要性,探究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与责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家庭成员的良好品质,强化家庭观念,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体现家庭记忆中的美好传统和价值观。本章节内容紧密联系课本,强调家庭记忆对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影响,实用性强,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家庭记忆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家庭记忆的认识和理解。
- 测试:在课堂结束时,进行一个小测试,检查学生对家庭记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试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
2. 作业评价:
- 批改:对学生撰写的家庭记忆短文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观点阐述。
- 点评:针对学生的作业,给出具体的点评意见,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学会了如何从具体实例中提炼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提升了信息处理和批判性思维。
-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中,学会了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生对家庭记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增强了热爱家庭、尊重家庭成员的情感。
12 家庭的记忆+第三课时(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语言文字中的“家”
小组抢答,看谁速度快
家 合
吉 喜
语言文字中的“家”
语言文字中的“家”
你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词语?
语言文字中的“家”
你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谚语?
家中有三样,人旺家更旺。 和睦家庭风光好,恩爱夫妻幸福长。
阴阳和,万物生长,父母安,家庭兴旺。
家和万事兴,要想夫贵子贤,就要教敬公婆,日子准能 发达。否则富贵花间露,荣华草头霜,皆不能长久。 一个温馨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港湾。
语言文字中的“家”
通过这些谚语和成语,你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团圆,和睦。家庭 和睦,是一家人幸福的根本。所以,有古语说: 家和万事兴!人以和为贵! 不难理解,一个和睦 的家庭,妻贤子孝,父慈子仿。后辈们在这样 的家庭环境里长大,肯定比在整天吵吵闹闹的 家庭长大的孩子各方面都优秀。中华民族自 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 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 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
家庭的
在中国,不仅很多的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很多 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
女儿出嫁了。 一个小家庭,仅仅一口人。 一家十一口。 一家十一口,一家二十口,两家合一起, 万事都不愁。
你知道这些 谜语的谜底 吗?
下课时间到啦!
这首诗描述了宦游在 外的诗人写信前后的 心情,表达了作者思 念家乡,思念亲人的 感情。
语言文字中的“家”
收集有关“家”的 成语、谚语、格言、 诗篇或者故事,制 作一份简报吧!
请同学们想一想 你还知道哪些表 达思乡之情的诗 句呢。
语言文字中的“家”
语言文字中的“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畅所欲言
除了成语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 “家”的古诗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想一想
通过这些成语和古诗词,你发现中 国人最重视什么呢? 家乡和亲人。
板书设计
家庭称呼
“家史”小调查
家庭的记忆 传统节日中的“家”
语言文字中的“家”
二、家庭称呼抢答赛
请你把“家庭关系示意图” 补充完整。
爷爷 奶奶
外公 外婆
姑父 姑姑 叔叔 婶婶 爸爸 妈妈 舅舅 舅妈 姨妈 姨父
我 表 哥 、 表 弟 表哥、表弟 堂哥、堂弟 表 哥 、 表 弟 哥 哥 、 弟 弟 表 姐 、 表 妹 表姐、表妹 表 姐 、 表 妹 堂姐、堂妹 姐 姐 、 妹 妹
三、“家史”小调查
学生活动
小组分享你的全家福照片,并 相互交流各自家庭照片背后的故事。
“家史”小调查
调查自己的家庭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的 一些大事,完成下表“家庭大事记”。 家庭大事记
1._______年,爸爸和妈妈结婚了! 2._______年,我在______________出生了! 3._______年,我家住进新房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传统节日中的“家”
你知道春节指的是我国农历什么时候吗?
农历正月初一。
除夕之夜指的是哪一天呢?
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每年的除夕夜我们都要做些什么呢?
穿新衣服、吃年夜饭、贴春联……
画一画
吃“年夜饭” 1.请你拿出纸和笔,回想自己每年吃年夜 饭的场景,然后画在纸上。 2.分组讨论、分工合作。 (小提示:吃年夜饭时,餐桌上都有哪些 食物;大人们的表情、动作;家里的装饰,如 贴的春联、窗花,挂的灯笼等。)
抢答赛
爸爸的爸爸,我称呼他( 爷爷 ); 妈妈的妈妈,我称呼她( 外婆/姥姥 );
妈妈的兄弟,我称呼他(
爸爸的姐妹,我称呼她(
舅舅 姑姑 叔叔 伯父
);
);
爸爸的弟弟,我称呼他(
爸爸的哥哥,我称呼他(
);
);
我是爷爷奶奶的(
孙子/孙女 );
我是姨妈的( 姨甥/姨甥女 ); 爸爸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堂兄弟/堂姐妹 ); 爸爸的姐妹的孩子是我的( 表兄弟/表姐妹 ); 妈妈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表兄弟/表姐妹 ); „„
“家史”小调查
采访一下父母的童年,和自己的童年进 行对比,完成下表“我和父母比童年”。 我和父母比童年
小时候喜欢读的书:父母_______ 我_______ 小时候常玩的游戏:父母_______ 我_______ 小时候会做的家务:父母_______ 我_______ …………
通过和父母比童年,你发现了什么?
五、语言文字中的“家”
猜一猜
1.女儿出嫁了。(猜一个字)
家
2.一个小家庭,仅仅一口人。(猜一个字) 合 3.一家十一口。(猜一个字)吉 4.一家十一口,一家十二口。 两家合一起,万事都不愁。(猜一个字。) 喜
Hale Waihona Puke 畅所欲言你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成语吗?说 出来和同学分享一下。 欢聚一堂
天伦之乐
举案齐眉
……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家庭的记忆
一、诗歌导入
家
家是依靠的翅膀, 借助它的力度, 你可以飞翔到蓝天。 家是停泊的港湾, 早晨出发即一个弧度, 将晚的幕布里回到终点。
出发点与归宿, 都是一个同一个点上。 家是一个去处, 一个人永远的留恋, 一生恋着雪霜暴雨的地方, 又是一个人恋着菜蔬米面的地方, 靠火蒸煮饭菜靠心与手生活的地方。 你喜欢自己的家吗?在自 己家里生活,你有何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