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目的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8次重大的课程改革。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提升教育质量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新一代人才。
第一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8年,这一次改革的背景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
改革主要针对学科设置进行调整,强调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以农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为特点。
这一改革为当时农村地区的孩子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也存在实施难度大、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85年,这一次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
改革的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次改革引入了通识教育,增加了体育、音乐、美术等非学科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此外,这次改革还提倡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93年,这次改革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改革的重点是调整学科结构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实践活动。
这次改革以减负为主要目标,取消了一些繁重的课程和考试内容,提倡课程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
第四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1年,这一次改革是出于教育质量的考虑。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和合作精神等。
这次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五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4年,这次改革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第六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这次改革是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改革的重点是推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次改革提出了创新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推动学校各个层次的改革和创新。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第一部分:理念的起源和背景1.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最近几年,我国教育系统一直在进行改革,其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为引人注目。
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教育制度、社会需求等多方面来考量。
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
1.2 对改革的深入思考在进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我们需要对改革的基本理念进行充分的梳理和深入的思考。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的改革方向明确、目标明确,从而避免走弯路、提高改革的效果。
第二部分: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2.1 以学生为中心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课程设置更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我们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特点,设计更加贴近学生需求的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2 注重素质教育除了学术知识的传授,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在培养学生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2.3 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实践能力等,培养出更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第三部分:个人观点和理解3.1 对于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我持支持态度。
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很多不足,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些不足,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需求,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3.2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素质教育和培养新型人才的理念,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主,更加积极主动,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其更具有竞争力。
请简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请简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优化学生素质结构,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解释:课程改革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课程改革的质量。
实施课程改革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要使教师真正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角色的转换,并通过这一过程带动学生的观念变革和行为变化,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课程改革的良好局面。
二、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改变单纯依靠学科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做法,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和制度。
”我认为,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将有助于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激励广大教师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革评价制度和考试方式,完善激励机制第八次课程改革坚持“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理念,实行“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评价原则,把评价的重点放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关注学生学习的进步和多样化发展。
综合各种因素,把学生的学业评价与多种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总体上看,“双基”仍然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但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由此决定自己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同时,学生评价体系也将发生很大变化,它由注重甄别转向综合评价,由注重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形成性评价。
因此,各校应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和文明礼仪教育,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纳入班级评比、年级评比之中,制定班级量化细则,如无故缺席、迟到、旷课等违纪行为,在扣分的同时还应当将其在量化表上的得分减去10分,按实际得分记载,这种动态的评价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浅谈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
浅谈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浅谈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改革春风吹满地,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意识形式,都在有形和无形中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课程改革的发展更是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它对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都发挥了健康而又积极的重要作用。
在第八次课程改革内容中有提到,要“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尤为重要的是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因为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每思及此,我感受到了课程改革的发展迅猛,以及它给我们社会素质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
在之前的教育中,教育者通常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无疑是压制了学生们的创新性与积极性: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忽视道德等品质的教育,这使一些学生不能正常约束自己,从而使自己成为危害社会的一份子。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教师能够使学生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不仅在知识上,还在品德与个人修养中,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从小学到大学,这一理念一直贯穿了教学活动。
无论是小学的实践活动课,还是初高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际动手操作,还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在于使学生突破课本,在自身的动手及亲身实践中获得知识,它使学生不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会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
这不仅克服了学生死记硬背无积极性的缺陷,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新性。
课程改革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传播。
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跟潮流,把教育理念努力使信息技术相结合。
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形象生动的教学工具,校内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以及校外的博物馆科技馆等,使学生能够更广阔地接受信息时代的洗礼。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首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1950年代末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教育部门开始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其目的是使课程更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强调实用性和现代化。
重点改革包括将语文、数学等科目内容进行修改,增加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0年代。
该时期的改革旨在排除“四旧”文化遗产对课程内容的负面影响,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进一步强调了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对科学、艺术等领域进行了全面的重新定义和调整。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80年代末期,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该次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课程内容上加入了更多的现代科技和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也得到革新,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和合作变得更加活跃。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1990年代初期开始,重点是与国际接轨。
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此教育部门推动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生开始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在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和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教育部门将课程改革的方向定为“素质教育”。
教育部门试图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潜能。
这次改革也强调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代中期。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门开始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程改革中,加入了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于2015年,该次改革被称为“新高考改革”。
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为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而必要的举措。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在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注重学科融合和综合素质培养是其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新的课程改革将不同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跨学科学习和思考。
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并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另外,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性学习和创新项目。
通过实践性学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中,并且通过创新项目,他们能够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这种培养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此外,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但在新时代,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综合能力,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新的课程改革将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包括项目化评价、综合评价和素质评价,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将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教育的主要推动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教育质量。
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素质,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
总之,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通过学科融合和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同时,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素质。
相信通过这轮课程改革,我国的基础教育将进一步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八次课程改革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
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
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
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
改革对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目标和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有人说,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以后,还要不要素质教育呢?说明提这个问题的同志是没有完全领会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的。
我们不要忘记我国的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我们更不要忘记,中国教育的最大任务不是培养只会解题应试的人,也不是瞄准培养少数精英或一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狭窄目标,而是要在造就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第八次课程改革必考知识点
第八次课程改革一、理念、任务、思想、目标、特点(一)理念1、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任务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思想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目标1、新课程改革总体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1)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2)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3)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5)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6)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7)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9)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的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片中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和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请简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请简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起步,已历经了八次。
八次课程改革的内容分别是:(1)增加新内容;(2)减少重复内容;(3)调整课程结构;(4)统一课程内容标准;(5)整体设计并逐步推行“三级课程管理”;(6)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7)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考试与评价制度。
第八次课程改革在保持原有各项改革基本精神的前提下,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突出强调了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要求。
(2)减少重复内容。
课程内容的重复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妨碍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障碍之一。
为了克服这种现象,需要将同一知识点不同载体,不同学科中的内容适当地组合、整合,减少相同内容的重复。
比如,在《语文》课程中就可以尝试进行大单元教学的试验,将汉字、词汇、句子、段落等内容按单元或整册书编排。
(3)调整课程结构。
调整课程结构,是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将某一学科内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几部分,形成不同的层次和序列。
课程结构的调整应坚持由“点”到“面”的原则,即先调整好主干课程,再扩大选修课范围,最后做好必修课的整合。
(4)统一课程内容标准。
课程内容标准,简称“课标”,是根据学科教学的要求而规定的某学科教学内容的目的和要求,它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根本依据。
制订课程内容标准的目的,就是要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使教学内容能够真正反映课程的基本理念,符合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5)整体设计并逐步推行“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是中小学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
它既可以解决因课程多样性带来的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6)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测,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诊断和反馈,同时还是对学校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性反馈。
(7)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考试与评价制度。
第八次课程改革必考知识点
第八次课程改革一、理念、任务、思想、目标、特点( 一)理念1、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 二)任务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
( 三)思想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四)目标1、新课程改革总体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1)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2)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3)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5)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6)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7)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9)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的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片中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和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算起,至今已有9个年头。
《决定》共分六大部分,40条。
其中第三大部分标题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2年江苏省省级实验区启动,苏州也在同年进入新课改实验。
整体进入。
⏹新课改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去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新课程:走向均衡☐均衡设置课程门类,主要有“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类;根据儿童成长特点确定课程类型;均衡安排教育过程。
⏹2、新课程:走向综合☐学科教学综合化的目标:从“知识本位”转为“发展本位”。
新课改在课程综合方面采取了三种做法:第一,加强学科教学的综合化、如增设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体育与健康》、《历史与社会》等。
第二,设置学科性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3、新课程:加强选择性☐具体表现在:①区域和学校可以主动选择课程②学生可以主动选择课程③教师可以主动对教学内容、教材和方式做出选择☐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一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二是承担社会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新课程的功能目标☐1、新的知识观使课程目标走出了知识与技能取向☐新课程各科课程标准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即对知识与技能的反思与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真正统一起来,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产生了质的飞跃。
☐2、新的学生观使课程的根本目标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新的学生观更加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
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3、新的课程观使新课程回归生活世界☐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惟一的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8次重大的课程改革,这些改革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也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8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
第一次课程改革(1950年代-1960年代)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重建,因此教育改革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这个时期,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推行社会主义教育并推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课程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次课程改革(1970年代-1980年代)这个时期,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课程改革旨在贯彻毛泽东思想,将政治教育置于核心位置。
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政治、语文和数学。
政治课程被强调为“红旗下的一代”,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理念。
第三次课程改革(1990年代)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国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旨在提高高中阶段的教育质量。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课程内容的改革包括减少课程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四次课程改革(2001年)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教育公平性。
改革的重点是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此外,教育部还鼓励学校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兴趣爱好。
第五次课程改革(2004年)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标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兴趣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的改革主要包括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和种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第六次课程改革(2010年)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
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课程内容方面,增加了创新创业课和社会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七次课程改革(2014年)这次课程改革是在“育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介绍每次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51年至1952年间。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期,基础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标准,使全国各地的学生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
改革的重点在于推动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61年至1965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迎接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重点是加强劳动教育和生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
同时也加强了科学、文化和技术的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85年至1993年间。
这次改革是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改革的重点在于调整课程结构,减轻课业负担,推动素质教育。
此外,改革还加强了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99年至2001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改革还强调了信息技术的教育,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04年至2008年间。
这次改革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改革还注重了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至2013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
改革的目标是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改革还加强了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4年至2017年间。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 8 次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多次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反映了时代的需求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促进教育公平。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 8 次课程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 1952 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整顿和重建。
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造旧教育,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
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同时,对旧教材进行了修订和改编,删除了封建、买办、法西斯等内容,增加了反映新中国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新内容。
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 1957 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教育也需要适应新的形势。
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学习了苏联的教育经验,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和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的比重,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
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生搬硬套的问题。
第三次课程改革(1958 1965 年)“大跃进”时期,教育也受到了影响。
这次课程改革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但由于过于强调劳动实践,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导致教育质量有所下降。
1961 年以后,进行了调整,重新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第四次课程改革(1966 1976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受到了严重破坏,课程改革陷入混乱。
学校停课,教材被废弃,教学秩序被打乱,教育质量大幅下降。
第五次课程改革(1978 1980 年)“文革”结束后,教育开始拨乱反正。
这次课程改革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重新制定了教学大纲,增加了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 1985 年)这一时期,课程改革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
第八次课程改革必考知识点
第八次课程改革一、理念、任务、思想、目标、特点(一)理念1、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任务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思想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目标1、新课程改革总体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1)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2)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3)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5)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6)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7)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9)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的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片中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和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八次课程改革简介
第八次课程改革简介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过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简介(新课标)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
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
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
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
改革对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目标和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有人说,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以后,还要不要素质教育呢?说明提这个问题的同志是没有完全领会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的。
我们不要忘记我国的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我们更不要忘记,中国教育的最大任务不是培养只会解题应试的人,也不是瞄准培养少数精英或一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狭窄目标,而是要在造就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请简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请简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生命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综合素养。
高中新课程在高中课程中应占重要地位,并有适当的比例,为大学和高一级专业教育打下必要的基础;积极发展学生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自发探索”向“自主探索”过渡,培养和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思想和理论,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中新课程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应考虑到我国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对公民科学素质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趋势,反映世界文化发展的新成果。
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的过程,因此,师生双方都要认真参与教学活动,共同提高。
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识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新课程要特别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高中新课程应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基础,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加强辅导,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高中新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他们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达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的落实程度,将作为衡量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必须获得必要的、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为学习后继课程和终身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请简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请简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的现代教育理念,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请简述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获得普遍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终身受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在达到总目标的同时,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
具体地说,这次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课程目标包括基本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三维教学目标。
“普遍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终身受用的”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性质,表明这些要求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新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功能;“基础的”、“基本的”、“终身的”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特点,说明新课程并不试图取代、压抑或削弱义务教育阶段原来就存在的课程,而是对它们的补充、提高和发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则体现了新课程追求的最终目标,它们是对素质教育根本要求的直接回应,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在每一个学段(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之前称为“起始年级”)中,都应该有这样的基本要求。
其一,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所需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目标是不同的。
如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学习一些初步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读、写、算等方面的兴趣,积累有关学习的兴趣、态度、情感等方面的经验;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当在这些基础上逐步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基本的学习能力;在中学低年级,学生应当着重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同时逐步加深对知识和方法的认识;在中学高年级,学生应当着重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
( 1)基本要求:强调三维教学目标的融合性。
三维教学目标既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又体现了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
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
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1.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
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
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
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
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
20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
在社会发生如此急剧变革的时期,各国的教育必将随之而发生相应的改革,其中,涉及面甚广,可以被称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次。
在这三次世界性的课程改革期间,为了使改革达到预期目的,各国在教育方面所作的其规模或大或小的调整、完善更是难以胜数。
20世纪中国的教育也始终处于不断变革的历史进程之中。
清朝末年学堂的兴办,癸卯学制的颁布,辛亥革命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期间的教育改革姑且不论,仅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十多年的时间而言,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崭新的思想理念。
它是一种政府行为,具体可以用“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市县管理、学校实施”加以概括。
据此,围绕高中化学新课程开展工作自然成为我工作的重中之重。
调研采取实地听课、听取介绍、召开座谈会等方法,了解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现状市政府、市教育局和我院领导对高中新课程的实施都非常重视,进入前都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上岗教师都做了认真的培训。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长期不尽合理,目前学校办学软件高度统一,而硬件却千差万别,因此不同学校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反响不一,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1.过早关注高考方案,不符合化学必修模块设置目的由于我国特殊国情,近二十多年来,高考备受关注,几乎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主旋律,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仍然停留在高考成绩上,化学教师深感无奈,导致他们总是希望高考方案越早出台越好,这样就可以以考定教,考什么、教什么;考多少,教多少。
而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是选择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它要对全体学生提供进一步的素养教育。
这两者显然是相互矛盾的。
2.课堂教学涛声依旧高一年段的教师绝大部分是老教师,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熟悉,要转变他们的教学方式,要有一个过程,现在他们基本上还是以满堂灌为主,深怕学生没有听明白。
他们有丰富的应试教育的经验,对于旧大纲中的知识点应该教到什么程度,可以说是胸有成竹,而现在面对新课程,为了防止学生将来高考吃亏,教学中一步到位的现象比比皆是,作业多多益善,考试此起彼伏,这是造成课时不足的原因之一。
另外,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很难与新课程相适应,学生还是被教师牵着走的居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得不到落实。
3.教辅质量差或与教材不配套,影响了教学效度教学中教科书和教辅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调研中教师们普遍反映他们使用的教辅与教科书不配套,内容陈旧,题目严重偏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要求,造成学生解题困难和时间精力的浪费,严重影响了教学效度,造成个别高一学生过早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
4.初高中教学缺乏衔接,导致学习困难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忽略了对初高中教学衔接的调查和研究,因而授课过程未能有机建立起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这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衔接,二是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方面的衔接。
学习初中课程养成的慢、细、少、重复次数多等学习习惯,将难于适应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5.化学实验室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被重视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
省级达标校实验室建设情况尚好,但由于高一年段一般有十几个班极,平时教学进度又基本统一,同时上某节课,一是没有那么多实验室,二是上课教师和实验教师辅导五十多位学生做探究实验,感觉有点力不从心,而对于非达标校,由于受到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让学生动手进行探究实验目前条件尚不具备。
三、解决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存在问题的方法和措施1.建立能促进新课程实施的有效评价方法高考制度的恢复在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中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伴随着近二十几年的高考实践,我国的高中教育全面异化。
反而愈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 的现象非但没有随着高考升学率的提高而缓解,演愈烈,究其原因,就是功利主义的评价方法出了问题。
面对新课程,若还是采用“一切为了高考” 的课程评价方法,那么高中化学新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根本目的就不可能实现。
这里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高考,仍以高考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二是反对抓高考,这不符合我市的市情。
我们应努力找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显然,建立能促进新课程实施的有效评价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一问题有待于教育专家的进一步研究。
2.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作用课标》与旧的《教学大纲》明显不同,一是有些旧高考中很重要的知识点现在《课标》里没有了,教材里也没有了,或只是简单的一带而过;二是难于把握《课标》中的内容标准,如“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等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但没有明确给出和限定要学习这些元素的哪些具体化合物,这给课程实施带来困难。
要克服这一困难,我想非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不可。
课标》是活的灵魂,通过集体研读《课标》、分析把握《课标》,结合具有很强指导性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制订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具体目标要求。
建议将内容目标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基本要求(全体学生在本节学习时达成),弹性要求(有条件的班级可在本节延伸),发展要求(要求学生在必修2 学完时融会贯通,全面掌握),不宜拓展(留待选修课学习或不作要求)。
有了具体的内容目标要求之后,具体实施时,还要打破传统的用教材教学生的习惯,活用教材,用好教材,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最主要采用讲授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听讲、模仿、记忆、练习、应付考试。
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记住书本知识,应付升学、应付考试,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这种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使学生缺乏从生活经验中进行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机会,虽能博闻强记,从容应付考试,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低下,不利于学生终身发展。
二百多年前,卢梭曾把只为将来做准备的教育愤怒地斥为“野蛮的教育”。
面对新课程,学习任务重、课时少,要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现状,帮助学生扭转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样学习化学、要他们预习、做读书笔记、主动提问题等等,争取在短时间内培养起来。
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开始,应该给学生讲明怎4 . 抓好初中与高中、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衔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
有此可见,必须研究初中化学教材与必修模块的衔接,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衔接。
由于高中化学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与初中化学有很大的差别,应而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注意对这几方面的变化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在初高中衔接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诊断出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帮助学生重建知识网络,打好高中学习的基础。
同样,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衔接也十分重要,若不加以研究,一味加以补充灌输,高一就是给你再多的课时也无济于事。
一般认为,由于选修模块中不再专门介绍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这部分知识,高一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加以拓展学习,其他部分要按照《课标》要求进行教学,以免加重学生负担。
总之,如何做好上述两方面的衔接,是提高必修模块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应作为备课组或片区教研活动的重点课题进行研究。
5. 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离不开个人的自我反思, 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和 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除了利用备课组、 片区教研小组互 相学习外,另一种就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
利用网络资源, 能够打破时 空限制,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题讨论提供空间和时间,使得很 多用传统教研方式和手段难于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平台上都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中国化学课程网》、 《福建高中新课程网》等网站是专门为实施高中新课程而 建立的专业网站, 里面有很多课件、 教学案例设计等内容, 可以直接下裁加以借 鉴使用 ,也可以利用网站与有关专家进行对话交流。
新课程的实施对中学教师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 有的机遇。
改革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只有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 务实求真的态度, 认真实践和研究, 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 不断地增强驾 驭新课程的能力。
必修模块几乎包括了以往高中三年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但由于必修模块 中具体的知识点作了精简,教学要求作了调整,大多数只是形成一般的 概念,了解基本的研究方法,相关内容在选修模块中将进一步深化。
必修模块是为全体高中学生开设的课程,一方面要促进全体学生进 提高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要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
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些亮点整合三维目标,重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思想方法。
突出实验探究等学科特点,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注重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和化学史,渗透人文教育化学新课程教学的改进方向知识结构由单一向综合化发展教学方式由单向传授向合作互动式发展教师角色由任务执行者向实践研究者发展 化学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
突出化学学科特征,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高中化学新教材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统 领;将以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研 究方法和学习策略;反映化学与个人、社会、环境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广泛联系、 相互作用和影响的STS 内容,作为三条内容线索贯穿全套教材的始终,。
对于每个模块,课程标准都规定了内容标准和核心的模块课程目标。
不同版本的 教材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了具体演绎和诠释,对于实验区提供了教学和执行标准 的范例。
在此以课标为依据,以北师大 新世纪”高中化学教材(山东科技版)为 例,简明概括每个模块的核心内容,以期使大家对新课程拥有一个整体性而又鲜 活的认识。
《化学1》和《化学2》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必修 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建筑新的平台, 在知识内容方面 为学生学习相th. 步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必要基础。
《化学1》和《化学2》将上述三条内容线索并列作为教材的主要组织线索。
《化学1》和《化学2》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质上是一个整体。
它从认识化学科学”元素与物质” 自然界中的元素”元素与材料世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等方面为全体高中生发展基本的化学科学素养奠定良好基础;采用元素与物质分类”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转化和循环”元素与材料世界”等多条线索向学生介绍氮、硫、硅、铁、铝、铜等典型的非金属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综合考虑有机物的类型和官能团体系的需要,选择在生产生活、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的代表性物质,烃、烃的衍生物、饮食中的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编排在《化学2》中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中;从自然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社会生活”,将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对社会生活实际的了解与化学实验室的科学探究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开阔学生认识元素与物质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