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课程改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高考评价形式应灵活多样 要综合运用质性与量化、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全面 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验形式外,同时增加面试、口试 、实验、展示等真实性评价方式。 由于我国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数目巨大,全国统一性地举办真 实性评价将会费时费力,成本太高,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可以将真实 性评价的权利下放到各高校。
五、互动交往要求教师自觉的抛弃师道尊严
六、教研员不是课堂教学评价的终结者
发展性学校评价
一、重视学校主体的自评作用 二、关注学校未来的发展 三、强调学生的“增值” 四、突出非指标评价方式 五、强化学校的专项评价
发展性学校: 个性化 发展性 开放性
改革对考试的要求:
小升初: 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 学毕业生 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 行组织毕业考试。 初升高: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 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 卷考试。 会考: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 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2.使用全国统一考试与各高校单独考核相结合的二次高考模式 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兴趣选择高校,高校也可以应用不同的方 法进行录取考核。全国统一考试与各高校单独考核相结合正是解决 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 其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次全国统一考试主要考测学生的基础 知识、基本能力和学术性向,可以仍采用先行的标准化考试试题;第 二次高校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主要考测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所需的基 本素质,应该综合使用体现自己专业特色的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
具体目标:
1
2 3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 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 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 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 的需求,体现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录取标准应多元化
在美国,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不十分看中分数,更 不把分数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人们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创 造精神、实际才能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很多高校的招生不 仅选拔智商高的学生,更看中情商高的学生,录取新生时将入学 成绩、平时成绩、社会服务表现及活动能力等结合起来综合考 评。考试成绩只是学校录取学生的众多条件之一,这种综合性选 拔制度对于美国基础教育起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教师自我反思的形式:教育叙事、反思随笔、教学日志、 案例研究、理论学习、互相观摩、对话研讨、微型教学、 教师成长记录袋
课堂教学评价新理念
一、教师是教学与课程整合新理念的体现者 二、《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圣经 三、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 四、教学过程的开放测验法、调查法、观察法、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谈 话、评语、评定量表等方法。 档案袋评价:是指通过对档案袋的制作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 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档案袋又称成长记录袋,是指用 于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 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它是一种将终结性 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评价的综合 性评价方式。
1、教师自评与学校领导、同事、 教师的素质评价、职 学生、家长共同参评相结合 责评价和绩效评价 2、长期发展评价和短期发展评价 相结合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4、单向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5、信息收集和评价面谈相结合
3、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4、强调评价方法的综合性
教师的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专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 己在专业所做出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的过程。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一种质性评价方法。 它重视充分发挥教师作为主体的作用,养成学习与反思的 习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 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美国高校的这种招生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谢谢观看!
第八次课程改革对评价的要求
主讲人:郑欣欣
目录
1 第八次课程改革
2
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3
课改对学生、教师、课堂和 学校评价的要求 课改对考试的要求
4
改革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共经历了 八次革新。前七次课程改革,虽然 均有成就,但课程教 材体系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依然存在教 育观念滞后、课程内容偏难偏繁、德育缺乏针对性和实 效性、 课程结构单一、课程评价过于强调 学业成绩和 甄别选拔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和人文学科比重过低 等问题。针对旧课程中一系列的问题, 国家于2001年正 式启动新一轮的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 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传统课程评价: 评价功能甄别化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 评价内容知识化 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 评价方法简单化 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评价主体单一化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 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 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档案袋里的主要内容:包括作业、测试卷、作品、书面结论、实 验报告、日记、研究计划、学习心得、教师建议等相关记录和资 料。 档案袋评价的优点:
1、完全个别化的评价方式,避免学生相互比较
2、学生可以利用这些作品自我评价,加强对自 己的了解
发展性教师评价特征
1、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2、注重教师主体地位的发挥
4
5 6
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1、在评价功能上强调从侧重甄别与选拔到发展 2、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 3、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 合考察 4、在评价对象上强调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5、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 化评价结合起来 6、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
高考: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 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 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 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 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注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 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 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如各门 以及信息技术使用等技能。 课程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价 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分为对问题的认知、 法则、典型事实等。 分析综合能力要求学生把学习材料由整 值观 发现和构思能力;知识原理的应用能力; 体到部分地分解或把整体中的个别特征 资料的解释能力。知识原理的应用能力 区分出来,找出各部分之间及部分与整 是用已有的知识对新信息进行分析、整 体之间的关系,以掌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要求以情感态度 理,作出判断,进行推理。可采用论述 然后综合于新的整体,融会贯通的解决 价值观为评价对象作出价值判断,从而 题、判断题来测试学生。 比较复杂的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 价值观。评价一般采用问卷法、问题情 境测验或检查日记、作文等方法。
六、课程评价
1 、建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 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 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 上的发展。 2 、建立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 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 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 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 、建立 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 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 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 的机制。
新课程学生评价的内容
一、知识与技能:重在感受、体验、理解与运用 (一)基础知识的评价 (二)基本技能的评价 基本知识:是基础教育范畴的概念,中 二、过程与方法:促进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各门课程标准规定的 基本技能:是人们适应日常生活、参加 (一)重视知识的运用,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基本经验, 社会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对学 是指一个人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社会实 (二)重视知识的建构过程,评价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生来说主要是听、写、读、计算、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