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8次
重大的课程改革。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
的更新,提升教育质量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新一代人才。
第一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8年,这一次改革的背景是伴随着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改革主要针对学科设
置进行调整,强调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以农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为特点。这一改革为当时农村地区的孩子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也存
在实施难度大、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85年,这一次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的产物。改革的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次改
革引入了通识教育,增加了体育、音乐、美术等非学科类课程,培养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此外,这次改革还提倡自主学习和实践
活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93年,这次改革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
需求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改革的重点是调整学科结构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改革以减负为主要目标,取消了一些繁重的
课程和考试内容,提倡课程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
第四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1年,这一次改革是出于教育质量的考虑。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
践和合作精神等。这次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强调学生的综
合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五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4年,这次改革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
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重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第一部分:理念的起源和背景
1.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最近几年,我国教育系统一直在进行改革,其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为引人注目。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教育制度、社会需求等多方面来考量。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
1.2 对改革的深入思考
在进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我们需要对改革的基本理念进行充分的梳理和深入的思考。这样可以确保我们的改革方向明确、目标明确,从而避免走弯路、提高改革的效果。
第二部分: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2.1 以学生为中心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课程设置更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我们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特点,设计更加贴近学生需求的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2 注重素质教育
除了学术知识的传授,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将更加注重学生
的全面素质发展。在培养学生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2.3 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
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更加注
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实践能力等,培养出更适应
当代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第三部分:个人观点和理解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我国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本文将对自建国以来的8次课程改革进行梳理和回顾。
第一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2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面的教育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以调整学科为核心,取消了原先的八年制小学和四年制中学教育模式,建立了新的“一二九”学制,即六年制的小学和三年制的初中,增加了数学、自然、物理、化学等实用学科的教学时间,这一改革为适应新国家的需要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8年至1962年,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在这次改革中,增加了政治、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时间,增加了手工劳动、劳动实践和科技活动的时间,提高了教育的实用性和综合性。
第三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78年,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这次改革提倡开展校本研究、学校特色课程和兴趣小组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93年,这是继续教育改革的一次重要举措。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力度。这次改革增加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开展
了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实践活动,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紧密结合。
第五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1年,这是迎接新世纪的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算起,至今已有9个年头。《决定》共分六大部分,40条。其中第三大部分标题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2年江苏省省级实验区启动,苏州也在同年进入新课改实验。整体进入。
⏹新课改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去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
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新课程:走向均衡
☐均衡设置课程门类,主要有“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类;根据儿童成长特点确定课程类型;均衡安排教育过程。
⏹2、新课程:走向综合
☐学科教学综合化的目标:从“知识本位”转为“发展本位”。新课改在课程综合方面采取了三种做法:第一,加强学科教学的综合化、如增设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体育与健康》、《历史与社会》等。第二,设置学科性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3、新课程:加强选择性
☐具体表现在:①区域和学校可以主动选择课程②学生可以主动选择课程③教师可以主动对教学内容、教材和方式做出选择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一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二是承担社会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
☐新课程的功能目标
☐1、新的知识观使课程目标走出了知识与技能取向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第一次:(1949——1952)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
第二次:(1953——1957)削减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发行了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对理论性有所加强,注意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1966——1976)文革,学校课程和教学历经了一场灾难。
第五次:(1977——1985)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1986——1991)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2000)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
根本任务: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第八次课程改革简介
第八次课程改革简介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过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简介(新课标)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改革对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目标和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有人说,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以后,还要不要素质教育呢?说明提这个问题的同志是没有完全领会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的。我们不要忘记我国的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们更不要忘记,中国教育的最大任务不是培养只会解题应试的人,也不是瞄准培养少数精英或一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狭窄目标,而是要在造就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新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近年来,新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备受关注。这些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这次改革主要关注课程的免费、普及和学科设置的合理性。通过对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学科设置的优化,基础教育开始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机构开始引入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如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践所学。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1世纪初。这次改革强调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课程设置也更加灵活多样。此外,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01年。这次改革主要针对初中阶段,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科水平。将重点放在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和特长。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09年。这次改革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新增了许多实
践性的课程,例如手工课、音乐课、体育课等,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和艺术修养。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4年。这是一次全面的课程改革,旨在推动学校自主办学和因材施教。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
学生的需要,自主选择和开发课程。此外,还引入了主题教育和综合
请简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请简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起步,已历经了八次。
八次课程改革的内容分别是:(1)增加新内容;(2)减少重复内容;
(3)调整课程结构;(4)统一课程内容标准;(5)整体设计并逐步推行“三级课程管理”;(6)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7)建立与新课程相配
套的考试与评价制度。第八次课程改革在保持原有各项改革基本精神的前提下,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突出强调了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要求。
(2)减少重复内容。课程内容的重复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之一,也是妨碍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障碍之一。为了克服这种现象,需要将同一知识点不同载体,不同学科中的内容适当地组合、整合,减少相同内容的重复。比如,在《语文》课程中就可以尝试进行大单元教学的试验,将汉字、词汇、句子、段落等内容按单元或整册书编排。(3)调整课程结构。调整课程结构,是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将某
一学科内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几部分,形成不同的层次和序列。课程结构的调整应坚持由“点”到“面”的原则,即先调整好主干课程,再扩大选修课范围,最后做好必修课的整合。
(4)统一课程内容标准。课程内容标准,简称“课标”,是根据学科教学的要求而规定的某学科教学内容的目的和要求,它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根本依据。制订课程内容标准的目的,就是要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使教学内容能够真正反映课程的基本理念,
符合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5)整体设计并逐步推行“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是中小学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它既可以解决因课程多样性带来的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6)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测,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诊断和反馈,同时还是对学校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性反馈。
第八次课程改革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既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使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确定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八次课程改革必考知识点
第八次课程改革一、理念、任务、思想、目标、特点
( 一)理念
1、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 二)任务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
( 三)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四)目标
1、新课程改革总体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1)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2)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3)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5)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6)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7)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9)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
2第八次课程改革
6
在双基落实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以下5个方面的基 本素养:
健全的价值观 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具有创造意识和能力 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善于与他人共同生活
7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三个问题 新课改的社会背景 新课改的基本思路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与策略
1
一、新课改的社会背景
我们概括出四个名词:全球化;信息时代;可持续发 展;知识经济。
(一)全球化
全球视野和国际视野 合作、交往、赞美、分享、沟通便成为现代公民的一 些基本素质,只有如此,才能适应这一竞争日益激烈的 全球化背景。 我们的基础教育适应吗?放在这样一个全球化、多元 文化的背景下,我们的基础教育缺少这样一种开放的心 态和视野。 资本主义世界课改,一个基本任务:国际理解教育。
14
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几个转变: 1、教学观的转变 2、确立整体的知识观 3、多元的学习活动方式
15
(六)课程权力的重新分配,课程资源的重 新整合
1、三级管理 最大的问题:学校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师的课程开 发意识。 2、课程资源的重新整合 (1)超越单一的课程资源观 (2)各类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
共同价值追求,那么,可持续发展对社会个体有什么要求?
8次课程改革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
课改历程
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
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12
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
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
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
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8次重大的课程改革,这些改
革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也对教育体制进行了
深刻的改革和创新。本文将依次介绍这8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和
实施情况。
第一次课程改革(1950年代-1960年代)
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重建,因此教育改革是迫
在眉睫的任务。在这个时期,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推行社会主义教
育并推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次课程改革(1970年代-1980年代)
这个时期,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课程改革旨在贯彻毛泽东
思想,将政治教育置于核心位置。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政治、语文
和数学。政治课程被强调为“红旗下的一代”,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和
社会主义理念。
第三次课程改革(1990年代)
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国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旨在提高高中阶
段的教育质量。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课程内容的改革包括减少课程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
素质。
第四次课程改革(2001年)
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缩小城乡之间、
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教育公平性。改革的重点是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此外,教育部还鼓励学校开展多元
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兴趣爱好。
第五次课程改革(2004年)
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的目
标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兴趣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的改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改革对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目标和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有人说,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以后,还要不要素质教育呢说明提这个问题的同志是没有完全领会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的.我们不要忘记我国的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们更不要忘记,中国教育的最大任务不是培养只会解题应试的人,也不是瞄准培养少数精英或一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狭窄目标,而是要在造就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精选5篇)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精选5篇)
第一篇: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课程标准与课程结构的重构
1.课程标准的重构
在我国,课程标准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在“废科举,兴学校”的近代普及教育运动初期,清政府在颁布的各级学堂章程中,就有“功课教法”或“学科程度及编制”章,虽然它没有明确地称为课程标准,但已有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了。民国时期,中国的教育和课程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颁布了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但后来教育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一样全面学习和采用苏联模式,课程标准逐步被教学大纲所取代。至l952年,国家把原来采用的“课程标准”全部改为“教学大纲”。改革开放以后,课程研究在中国进入了新的阶段,尤其是20世纪最后的10年,经历了异常迅速的进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课程标准又被重新提了出来。国家在21世纪初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文件中,正式采用课程标准一词,以代替教学大纲。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使用的“课程标准”一般被称做“新课程标准”。
我国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标准”分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从《纲要》的规定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包含以下内容:
8次课程改革
8次课程改革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
课改历程
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
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12
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
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
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
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袋里的主要内容:包括作业、测试卷、作品、书面结论、实 验报告、日记、研究计划、学习心得、教师建议等相关记录和资 料。 档案袋评价的优点:
1、完全个别化的评价方式,避免学生相互比较
2、学生可以利用这些作品自我评价,加强对自 己的了解
发展性教师评价特征
1、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2、注重教师主体地位的发挥
1、教师自评与学校领导、同事、 教师的素质评价、职 学生、家长共同参评相结合 责评价和绩效评价 2、长期发展评价和短期发展评价 相结合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4、单向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5、信息收集和评价面谈相结合
3、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4、强调评价方法的综合性
教师的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专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 己在专业所做出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的过程。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一种质性评价方法。 它重视充分发挥教师作为主体的作用,养成学习与反思的 习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 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第八次课程改革对评价的要求
主讲人:郑欣欣
目录
1 第八次课程改革
2
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3
课改对学生、教师、课堂和 学校评价的要求 课改对考试的要求
4
改革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共经历了 八次革新。前七次课程改革,虽然 均有成就,但课程教 材体系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依然存在教 育观念滞后、课程内容偏难偏繁、德育缺乏针对性和实 效性、 课程结构单一、课程评价过于强调 学业成绩和 甄别选拔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和人文学科比重过低 等问题。针对旧课程中一系列的问题, 国家于2001年正 式启动新一轮的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自我反思的形式:教育叙事、反思随笔、教学日志、 案例研究、理论学习、互相观摩、对话研讨、微型教学、 教师成长记录袋
Fra Baidu bibliotek
课堂教学评价新理念
一、教师是教学与课程整合新理念的体现者 二、《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圣经 三、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 四、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 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传统课程评价: 评价功能甄别化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 评价内容知识化 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 评价方法简单化 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评价主体单一化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 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 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五、互动交往要求教师自觉的抛弃师道尊严
六、教研员不是课堂教学评价的终结者
发展性学校评价
一、重视学校主体的自评作用 二、关注学校未来的发展 三、强调学生的“增值” 四、突出非指标评价方式 五、强化学校的专项评价
发展性学校: 个性化 发展性 开放性
改革对考试的要求:
小升初: 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 学毕业生 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 行组织毕业考试。 初升高: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 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 卷考试。 会考: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 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六、课程评价
1 、建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 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 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 上的发展。 2 、建立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 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 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 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 、建立 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 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 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 的机制。
新课程学生评价的方法
测验法、调查法、观察法、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谈 话、评语、评定量表等方法。 档案袋评价:是指通过对档案袋的制作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 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档案袋又称成长记录袋,是指用 于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 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它是一种将终结性 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评价的综合 性评价方式。
新课程学生评价的内容
一、知识与技能:重在感受、体验、理解与运用 (一)基础知识的评价 (二)基本技能的评价 基本知识:是基础教育范畴的概念,中 二、过程与方法:促进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各门课程标准规定的 基本技能:是人们适应日常生活、参加 (一)重视知识的运用,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基本经验, 社会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对学 是指一个人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社会实 (二)重视知识的建构过程,评价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生来说主要是听、写、读、计算、实验
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如各门 以及信息技术使用等技能。 课程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价 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分为对问题的认知、 法则、典型事实等。 分析综合能力要求学生把学习材料由整 值观 发现和构思能力;知识原理的应用能力; 体到部分地分解或把整体中的个别特征 资料的解释能力。知识原理的应用能力 区分出来,找出各部分之间及部分与整 是用已有的知识对新信息进行分析、整 体之间的关系,以掌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要求以情感态度 理,作出判断,进行推理。可采用论述 然后综合于新的整体,融会贯通的解决 价值观为评价对象作出价值判断,从而 题、判断题来测试学生。 比较复杂的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 价值观。评价一般采用问卷法、问题情 境测验或检查日记、作文等方法。
4
5 6
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1、在评价功能上强调从侧重甄别与选拔到发展 2、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 3、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 合考察 4、在评价对象上强调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5、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 化评价结合起来 6、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
具体目标:
1
2 3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 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 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 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 的需求,体现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2.使用全国统一考试与各高校单独考核相结合的二次高考模式 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兴趣选择高校,高校也可以应用不同的方 法进行录取考核。全国统一考试与各高校单独考核相结合正是解决 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 其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次全国统一考试主要考测学生的基础 知识、基本能力和学术性向,可以仍采用先行的标准化考试试题;第 二次高校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主要考测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所需的基 本素质,应该综合使用体现自己专业特色的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
3.录取标准应多元化
在美国,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不十分看中分数,更 不把分数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人们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创 造精神、实际才能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很多高校的招生不 仅选拔智商高的学生,更看中情商高的学生,录取新生时将入学 成绩、平时成绩、社会服务表现及活动能力等结合起来综合考 评。考试成绩只是学校录取学生的众多条件之一,这种综合性选 拔制度对于美国基础教育起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1.高考评价形式应灵活多样 要综合运用质性与量化、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全面 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验形式外,同时增加面试、口试 、实验、展示等真实性评价方式。 由于我国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数目巨大,全国统一性地举办真 实性评价将会费时费力,成本太高,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可以将真实 性评价的权利下放到各高校。
高考: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 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 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 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 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注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 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 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美国高校的这种招生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