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8次重大的课程改革。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提升教育质量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新一代人才。
第一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8年,这一次改革的背景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
改革主要针对学科设置进行调整,强调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以农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为特点。
这一改革为当时农村地区的孩子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也存在实施难度大、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85年,这一次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
改革的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次改革引入了通识教育,增加了体育、音乐、美术等非学科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此外,这次改革还提倡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93年,这次改革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改革的重点是调整学科结构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实践活动。
这次改革以减负为主要目标,取消了一些繁重的课程和考试内容,提倡课程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
第四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1年,这一次改革是出于教育质量的考虑。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和合作精神等。
这次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五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4年,这次改革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第六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这次改革是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改革的重点是推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次改革提出了创新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推动学校各个层次的改革和创新。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教研部唐水明整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在进行的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国教育进入又一个新纪元。
课程改革的历程主要是:第一次:建国后,新中国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制定颁发了两套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第二次:195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主要学习苏联经验,基本上是参照苏联大纲的模式。
第三次:1958年,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标记,中小学课程改革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四次: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品德课、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工作都作了统一安排,该计划一直沿用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第五次: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强调教学要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提出教材编写原则: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训练,注重智力培养。
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新教材,1980年这套(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
第六次: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经过简政放权,分级管理的改革探索,1988年,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包括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同时对小学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基本能力、良好习惯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改革了课程结构,调整了各学科比例,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成为当时编写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依据。
第七次:1992--1998年。
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
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我国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
本文将对自建国以来的8次课程改革进行梳理和回顾。
第一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2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面的教育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是以调整学科为核心,取消了原先的八年制小学和四年制中学教育模式,建立了新的“一二九”学制,即六年制的小学和三年制的初中,增加了数学、自然、物理、化学等实用学科的教学时间,这一改革为适应新国家的需要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8年至1962年,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在这次改革中,增加了政治、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时间,增加了手工劳动、劳动实践和科技活动的时间,提高了教育的实用性和综合性。
第三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78年,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次重要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
这次改革提倡开展校本研究、学校特色课程和兴趣小组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93年,这是继续教育改革的一次重要举措。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力度。
这次改革增加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开展了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实践活动,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紧密结合。
第五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1年,这是迎接新世纪的一次重要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次改革着重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增加了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实施。
第六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9年,这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一次重要调整。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这次改革进行了课程研讨和教材编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首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1950年代末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教育部门开始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其目的是使课程更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强调实用性和现代化。
重点改革包括将语文、数学等科目内容进行修改,增加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0年代。
该时期的改革旨在排除“四旧”文化遗产对课程内容的负面影响,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进一步强调了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对科学、艺术等领域进行了全面的重新定义和调整。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80年代末期,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该次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课程内容上加入了更多的现代科技和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也得到革新,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和合作变得更加活跃。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1990年代初期开始,重点是与国际接轨。
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此教育部门推动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生开始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在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和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教育部门将课程改革的方向定为“素质教育”。
教育部门试图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潜能。
这次改革也强调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代中期。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门开始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程改革中,加入了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于2015年,该次改革被称为“新高考改革”。
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三、第三次课程改革(1959~1962)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 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教育部决定重新编写中小通用教材。
1960年下半年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缩短学制、提高程度的指示 精神,编写10年制中小教材。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八、来自八次课程改革(2001~)57.4 60
50
44.6
百分比%
40 32.932.4
30
校长
19.7
教师
20
8.4
10
0.6 2.5 0.6 0.8
0 太重 比较重 尚可 不太重 不重
图1:校长和教师对高中生学习负担的看法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八、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
了安排,并确立了以“双基”为重点的课程模式。
1964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可 以缩短”,“课程可以砍掉一半”。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五、第五次课程改革(1978~1980)
1978年,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 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十年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这个实 行草案突出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
1954年,根据颁布的学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有关规定,人民教 育出版社开始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1956年完成,并于同年秋季发行。
1957年,根据教育部指示,对这套教材内容作了精简。 1953~1958年,教育部每年都要颁发一个新学年的教学计划,根据 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课程做一些调整,变动最多的是政治和外 语。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
中国特色的的八次课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课改历程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 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 。
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四、拨乱反正恢复期(1977—1985)第五次课改: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颁布,秋季,编订了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首次将外语列为小学科目——第五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六次课改: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方案)》颁布,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历史课、地理课,增设劳动课。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8次重大的课程改革,这些改革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也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8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
第一次课程改革(1950年代-1960年代)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重建,因此教育改革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这个时期,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推行社会主义教育并推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课程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次课程改革(1970年代-1980年代)这个时期,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课程改革旨在贯彻毛泽东思想,将政治教育置于核心位置。
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政治、语文和数学。
政治课程被强调为“红旗下的一代”,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理念。
第三次课程改革(1990年代)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国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旨在提高高中阶段的教育质量。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课程内容的改革包括减少课程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四次课程改革(2001年)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教育公平性。
改革的重点是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此外,教育部还鼓励学校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兴趣爱好。
第五次课程改革(2004年)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标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兴趣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的改革主要包括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和种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第六次课程改革(2010年)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
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课程内容方面,增加了创新创业课和社会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七次课程改革(2014年)这次课程改革是在“育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介绍每次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51年至1952年间。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期,基础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标准,使全国各地的学生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
改革的重点在于推动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61年至1965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迎接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重点是加强劳动教育和生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
同时也加强了科学、文化和技术的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85年至1993年间。
这次改革是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改革的重点在于调整课程结构,减轻课业负担,推动素质教育。
此外,改革还加强了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99年至2001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改革还强调了信息技术的教育,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04年至2008年间。
这次改革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改革还注重了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至2013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
改革的目标是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改革还加强了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4年至2017年间。
新中国的八次课改
新中国八次课程改革“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年启动,1952年结束。
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课程改革”,初步建立起了新中国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制度和传统,内容包括:(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中学新的教材。
1952,这“有计划年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在这次课程改革期间,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计划每年都有调整,课程设置变动频繁。
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各学科专家编辑出版了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各科教材。
第二次课程改革因为课程变动频繁,教材难以满足需要,致使教学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执行;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第二套教材只使用了一年,因为以苏联教材为蓝本,内容偏深过难,被教育部要求精简。
“第三次课程改革”: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58—1965),前一阶段是1958—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据此,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
在基础教育课程领域进行如下改革:下放课程管理权力;缩短学制,自编教材,自请教师;组织参加生产劳动,建设生产劳动课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对教师的思想改造。
后一阶段是1961—1965年的课程调整时期。
在1961年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党中央确立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以纠正“教育革命”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基础教育课程作如下调整。
(1)统一管理基础教育课程。
1963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中小学课程实施统一管理,首次提出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
8次课程改革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课改历程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
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四、拨乱反正恢复期(1977—1985)第五次课改: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颁布,秋季,编订了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首次将外语列为小学科目——第五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六次课改: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方案)》颁布,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历史课、地理课,增设劳动课。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 1949年至1952年: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初创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解放战争胜利后的教育重建上。
1949年,中央教育部正式成立,开始调查全国教育资源的分布和状况。
1950年底,中央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基础教育规划纲要(修订草案)》。
这个规划纲要是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奠基性文件,主要包括普及义务教育、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2. 1953年至1957年: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确立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渐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方向。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同时注重发展合作、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1952年到1953年,中央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会议,明确了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的基本框架。
3. 1958年至1960年:大跃进时期的全面改革这个时期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在大跃进政策的背景下进行的。
教育体制改革、课程内容和教材改革成为主要议题,在实施中农学习社训(农村教育合作社)和大规模农村学校建设,以满足农村基础教育需要。
此外,也注重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培养农村干部教师。
4. 1962年至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完善和实施在这个时期,中国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
重点在于加强科学教育,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水平。
1962年,中央教育部发布了《中等教育改革纲要》和《普通高级中学总目程序》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5. 1978年至1985年:改革开放时期的课程变革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教育体制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决定全面深化中等教育改革的决议》和《普通高中培养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加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
6. 1993年至1999年:加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这个时期的课程改革主要围绕素质教育展开。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振兴中等教育的决定》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外语教学大纲》等文件,并进一步完善了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方向。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 8 次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多次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反映了时代的需求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促进教育公平。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 8 次课程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 1952 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整顿和重建。
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造旧教育,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
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同时,对旧教材进行了修订和改编,删除了封建、买办、法西斯等内容,增加了反映新中国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新内容。
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 1957 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教育也需要适应新的形势。
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学习了苏联的教育经验,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和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的比重,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
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生搬硬套的问题。
第三次课程改革(1958 1965 年)“大跃进”时期,教育也受到了影响。
这次课程改革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但由于过于强调劳动实践,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导致教育质量有所下降。
1961 年以后,进行了调整,重新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第四次课程改革(1966 1976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受到了严重破坏,课程改革陷入混乱。
学校停课,教材被废弃,教学秩序被打乱,教育质量大幅下降。
第五次课程改革(1978 1980 年)“文革”结束后,教育开始拨乱反正。
这次课程改革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重新制定了教学大纲,增加了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 1985 年)这一时期,课程改革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建国八次课程改革简述第一次1949-1952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
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第二次1953-1957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
1956年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比较齐全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
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小学五年一贯制,中学五年一贯制,中小学十年贯制,中小学九年一贯制,高中文理分科的初步实验)第四次1966-1976“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难。
停吵闹革命全国只有一种教材,就是毛泽东著作和报刊社论。
68年复课之后,搞工农兵教育,严重破坏了学科体系和教材结构。
第五次1977-1985“文革”结束,拨乱反正。
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1986-1991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
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
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 1986-1991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
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
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
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
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
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
前七次改革的简评: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
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
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
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中国特色的的八次课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课改历程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 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 。
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四、拨乱反正恢复期(1977—1985)第五次课改: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颁布,秋季,编订了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首次将外语列为小学科目——第五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六次课改: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方案)》颁布,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历史课、地理课,增设劳动课。
建国后八次教育改革
建国后八次教育改革(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对这一时期的课程母锲鸬搅酥苯拥闹傅甲饔茫哟丝剂宋夜谝淮慰纬谈母铩?br> 这次改革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具体过程如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
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
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二)1953—1957年的第二次课程改革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划,教育势必紧跟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动。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
改革时间
第一次 1949-1952
第二次 1953-1957
第三次 1958-1965
第四次 1966-1976
相关举措
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 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 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 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 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封面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建国后八次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目录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1.八次课程改革的时间脉络及关键词
2.前七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举措 3.关于新课改(重点) 4.从不同视角看课程改革 5.新课改问题何在
1.内容 提要
目录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2.时间 脉络及 关键词
价值取向 入手 “文革”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为应试而教育、
为专业而教育、 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第一次:(1949——1952)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
第二次:(1953——1957)削减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发行了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对理论性有所加强,注意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1966——1976)文革,学校课程和教学历经了一场灾难。
第五次:(1977——1985)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1986——1991)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
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2000)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
根本任务: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
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主要目标:
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一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二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三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五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六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七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八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九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以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
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确定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确定这一培养目标,正是基础教育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
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6项具体目标。
主要内容:
课程功能的改革
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尤为重要的是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因为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课程结构的改革
强调的是课程的综合性,也就是课程设置既要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也要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
同时,在课程结构的改革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必修课,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结构的改革还强调了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课程内容的改革
强调“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的实施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教育教学评价的改革
将主要在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方式上有所突破,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而不能仅仅把评价作为筛选与甄别的工具。
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
强调了课程管理的权限应根据各级不同的责任与需要作科学合理的划分,各地要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
随着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提高,学校课程的发展将有更加多样和广阔的前景。
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
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项由课程改革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应该说,这些项目的改革是相辅相成和互为制约的。
因此,我们在改革中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为改革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