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选材三原则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技巧:三性原则、四清方法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技巧:三性原则、四清方法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三性”为审题的原则,“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一、审题的原则----“三性”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1)服从材料的整体;(2)观点可能比较新颖;(3)自己有话可说。
二、审题的方法----“四清”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三、高考真题一只老鹰从山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选好材 写好文 —— 作文如何选材
选好材写好文——作文如何选材1、选材,是指写作时材料的选择。
我们说,写记叙文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文章的中心怎样才能表达出来呢?这就要谈到材料了。
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只有从丰富的材料中精选出最恰当的来表现中心,文章才能写得好。
一、选材要真实。
1、以“说说咱们班”为题进行选材。
材料一:咱们班老师优秀,个个都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咱们班的学生勤奋,人人都是刻苦学习的典型;咱们班班风良好,次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材料二:咱们班有“八大族”。
“睡仙一族”,每晚挑灯夜战,鏖战“题海”,白天却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神侃一族”,课间“猛侃”,饭后“神侃”,寝室熄灯后“瞎侃”;“追星一族”,将明星贴画贴在课桌上、书本上、笔记本上,对明星的轶闻趣闻津津乐道……“语文一族”,“数学一族”等也各有特点。
第一则材料存在着美化人物、编造故事的毛病,缺乏感染力;第二则材料原汁原味,真实可信,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量。
二、选材要小巧。
2、学生以“家乡的变化”为话题进行选材。
材料一:我所在的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修了一条公路,交通更便利了;兴建了一个大型农贸市场,生意更兴隆了;兴建了一个文化娱乐中心,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
材料二:十年来,我家搬了三次家。
第一次搬进“二室一长厅”,极差的居住条件带来了许多的不便;第二次搬进了真正的“二室一厅”,比原来的房子好多了,可时间一长,一连串的问题也相继涌来;第三次爸爸从单位买了“三室一厅”的住房,房子既宽敞又明亮……第一则材料是较大的事件,往往会因感受不深写得肤浅空洞;第二则材料由于视点集中,容易写出具体的内容和真实的感受。
三、选材要新颖。
3、学生以“幸福”为话题进行选材。
材料一:我不小心摔折了腿,不能去上学,心里十分烦闷。
后来很多亲戚轮流来看我,同学们也每天抽时间陪伴我,还给我补课,我感觉到很幸福。
材料二:班主任的晚自习上,大家都在抄黑板上的作业,我这个坐在最后一排的差生,眼睛近视没法抄,于是向前面的同学“借光”,被班主任发现了。
作文立意“三原则”
据, 是一篇 文章 的根本 和灵魂 , 是写 好 文章 的关键 。 意” “ 要
立 得好 , 要新 颖 、 刻 、 就 深 正确 。
关键词 : 意 新颖 深 刻 正确 立
“ 凡为 文 以意为 主, 以气为辅 , 以辞采 章句 为之 兵卫 。 ” 的确 ,意 犹 帅也 ” “ ,战 无不胜 的军 队少不 了出类拔 萃 的将 军. 赏心悦 目的文章 需要具 备高远 新颖 的立 意。 那么 , 么 什
够提 出别 人 悟不 到 的见解 , 胆 推理 ; 的体 验就 是题 材 大 新 上 的创 新 , 够选 取 别人 没有 想到 的材料 入 文 , 现 出不 能 表
一
感 悟 ; 论 , 要在 揭示 其规律 时要 具有 严 密、 力 的辩 证 议 则 有 逻 辑力 量 ; 情 , 要显 示 出心理体 验 的细腻 性和 独特 性 。 抒 则
再 深刻 也是枉 然 。一般 来说 , 我们 的立 意要 与社会 倡 导 的
叶纷 飞 , 而刘 禹锡 的《 词》 我 言秋 日胜 春朝 ”却 赞 颂 秋 秋 “ ,
高 气爽 , 意新颖 独特 , 造 了常人 所没有 的新 意境 , 入 立 创 使
作 文 立 意“ 原则 ” 三
郭献 方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镇宋二庄中学 河北 邯郸市 060 530
摘要: 立意是 文章选 材 、 局 、 布 表达 等 一 系列 问题 的依
们全 面 的 、 系地 、 展地 看 问题 , 联 发 文章 的 立意 , 只是 就 不 “ 什 么” “ 是 、有什 么” 回答 问题 , 要就 “ 还 为什 么”“ 么办” 、怎 发表 看 法。如《 谁是 最可 爱 的人 》作 者魏 巍 慧眼独 具地 把 , 许 多惊 天地 泣鬼神 的战 斗英雄 故事 都删 去 了, 却把 平 淡无
作文的选材原则 作文要怎么选材
作文的选材原则作文要怎么选材(一)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
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
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人民的勤务员》一文,记叙的是雷锋的事迹,六个平凡的小故事,都是紧紧围绕中心来写的。
这些故事虽各有特点,却共同表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二)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
要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材料。
这样的材料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
他写这篇文章的初稿题目是《自豪吧,祖国》,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帐”,所以效果不好。
于是作者对材料做了果断取舍,只选取了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这样,笔墨集中、主题突出。
《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传世佳作。
(三)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
要选用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
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果写学生学习刻苦都以“开夜车”作材料,写老师的奉献精神总是写“带病上课”,那就未免太俗,没有新意。
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决不鹦鹉学舌;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
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要选用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材料,而不能选用空洞的、“有影无形”的材料。
比如:要写一个人不辨是非,只讲哥们义气,选用朋友说他“够哥们”、“真讲义气”做材料,就比较空洞;而选用一件能反映他这个特点的具体的事件(如帮人打仗被拘留)就比较具体。
要记住:具体的小事胜于空洞的大事。
高考作文选材的四项基本原则
高考作文选材的四项基本原则1、现实生活性原则“文章合为时而著”。
时代的进步一日千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因此,选材也应立足于现实、关注生活、与时俱进,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感受时代前进的最强音,发现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气象。
只有这样,作文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震撼力。
例如:2003年河南省满分作文《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文章选取房东大娘在“非典”的日子里,对“我”一片关爱,为“我”开窗这一材料,就有很强生活性、时代感。
当然,遵循现实生活性原则并不是意味着不可以使用历史材料。
使用历史材料关键在于给它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从现实的意义来重新解读。
例如:2005年广东满分作文《不能忘记的过去》。
选取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苏联斯大林格勒、中国东北某个村庄三个历史画面作为材料,其意义就在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2、准确典型性原则作文的选材需要的是慧眼识珠,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
所选取的材料应该紧扣文章中心,准确无误的表现主题,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不能搞同类材料的堆砌,坚决去除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从而使之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表现力、感染力、震撼力,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给阅卷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2004年江苏满分作文《稳中求胜》。
作者选取宋江和刘备的“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来论述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可说是选材准确典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独特新颖性原则“文贵于新”,这“新”不仅指立意,也指选材。
这里,新颖的材料并不是仅就时间而言,它有三层含义:①当今时代刚刚出现的材料;②一些鲜为人知的旧材料;③溶进自己独到见解的人所共知的材料。
选取新颖的材料能使文章增色、引人入胜。
例如:2005年福建一考生的作文《人生的斗士》。
选取当代科学界的泰斗史蒂芬·霍金与命运抗争的材料,就显得非常新颖独特。
4、文体特征性原则不同的文体对选用材料有不同的要求。
记叙文选材的三原则
记叙文选材的三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就是要紧紧围绕文章中心选材。
这是选材的最基本要求。
材料不在多,而贵在精。
一节课的“点”很多,想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面面不到。
必须从中心需要出发,认真筛选,尽量向中心靠拢,为主旨服务。
2.真实性原则。
真实的材料能令人信服,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选材要真实,首先要选那些写真人真事、科学原理的材料。
一般来说,没有直接经历过的事情不能作为写作材料来用。
只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材料才具有真实性。
当然,除真人真事外,古今中外书籍、报纸、杂志上经过作者加工的材料也可采用。
3.典型性原则。
典型材料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具表现力。
在同样的条件下,要注意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材料。
典型材料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具有广泛的概括意义和深刻的揭示意义。
中学语文作文选材的三大原则共4页word资料
中学语文作文选材的三大原则如果说一篇优秀作文是一道美味佳肴的话,那么首先要挑选好恰当、新鲜的食材。
作文选材是为中心服务的,所以选择合适的、典型的、富有表现力的材料更需要功夫。
茅盾提出选材要“像关卡的税吏似的百般挑剔”。
那么,选材究竟要遵循哪些原则呢?一、真实性与创造性兼容作文的材料真实不是指材料的原始再现,而是指经过提炼甚至必要的创造性加工,使材料既符合实际、符合生活逻辑,又更加鲜明强烈地表现中心。
我们可将几个人的事情加在一个人身上,几个人的品质加在一个人身上,使得事件和人物更具代表性,从而深化中心。
以“清洁工”这个材料为例。
有的学生写小区中的清洁工在打扫路面,很真实,但是缺乏表现力。
可以借鉴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在烈日和暴雨下》,这是《骆驼祥子》的节选部分,为了表现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特地选择了恶劣的天气下祥子的工作,更能突出人物的悲惨。
所以在写“清洁工”这个材料时,不妨给她也“创造”一些特殊的场景:烈日下、雨雪中,或者大量难以打扫的垃圾。
这虽然不是自己亲眼所?的,属于这个清洁工的事情,但是在别的清洁工身上肯定发生过,是符合生活逻辑的,这样的创造加工是合理的,对于增强文章表现力而言,也是必需的。
二、大小兼顾这里的“小”指的是能够低下头、静下心,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于细微处、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挖掘出生动的材料。
“曾经有一次在无意中,我问妈妈:‘每天太阳落山的时候,在我们家楼下叫的是什么鸟?’她茫然,反倒问我:‘什么鸟?’我汗颜,她并不是也疑惑着那鸟的种类,而是她没有注意过每天傍晚的鸟叫,这让我奇怪得很,这鸟叫日日都有,声音也不小,为什么她没有注意过呢?后来我也问过很多人,但有趣的是,似乎只有我一个人留意过鸟叫。
终于我在一个人的口中得到了他们对鸟鸣声充耳不闻的原因:‘这样的小事,谁会在意呢?’漆黑的天空中渺远的星光,穿街走巷的匠人小贩自编的小调,檐角雨打梧桐的声音,中药在木头柜子里陈旧的香气,粉绿色的虫子在草间的沉思,麻雀收敛翅膀追逐的样子,碎片的阳光像盐粒一样闪亮,那些忽略了细节的美的人,如何能感受这些出尘的美好呢?大面积的泼墨色彩,这是生活的大框架,是生活的形,小笔触的精心描绘,则是生动的小碎片,用这些闪闪发光的碎片填满大框架中的空白,这是生活的魂,在生活窘迫的压力下,太多人因为柴米油盐而丢失生活中的点睛之笔。
中学生作文选材五原则
中学生作文选材五原则作者:佚名写文章也好比做衣裳,有个选取材料的问题。
如果选择上好的面料做衣裳,做出来的衣裳就美观、挺括。
如果面料质地低劣,即使工艺高超,也制不出好服装。
所以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
选材如何,决定作文的高低、成败。
那么我们中学生到底应该如何选材才能写出自己的锦绣华章呢?1.熟悉材料我选它,生僻材料决不拿这是我们每位同学必须要遵守的第一条写作原则。
选择自己熟悉材料来写,即使不能创造佳作,至少也会写出象样的作品。
材料熟悉,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很多同学会误以为材料越奇特越好,放弃自己熟悉的东西不写而去写不熟悉的材料,结果往往吃力不讨好。
所以,在生活中选取熟悉的材料,比较容易写出感人出色的作品。
同时我们都知道,越是熟悉的材料在我们心目中脉络就越清楚,这样我们就可以驾轻就熟地运用它并能用流畅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有一位同学写想握李白的手,但由于自己对李白的了解只停留在几首学过的诗歌上,因而文章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所以要求我们同学写作时要学会先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
2.真实材料我选它,选材决不选虚这是要遵守的第二条写作原则。
材料的真实一是指严格意义上的“生活真实”,也即指文章中的事实性材料要严格地符合客观事物的原貌或实际情况。
二是指本质意义上反映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
这是指文章中的事实性材料要能从本质上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允许对于作为生活素材的事件、细节、环境、人物特征进行某种组合、改造,也即艺术加工或艺术虚构。
我们都知道,真实的材料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
唯“真”才可情感充沛饱满,才可激情洋溢,才可感人肺腑,才可荡人心魄。
情感是在“真”中孕育,情感更是在“真”中升华。
而虚假的材料就由于编造而容易出现明显的破绽,文章也因虚假而大打折扣。
所以请同学们一定要抒真实情感,写真情文章。
3.选材有意义,主题就积极这是我们要遵循的第三条写作原则。
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应该是时代的产物;一切优秀的创作者,也都应该用自己的文章深刻地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时代精神。
(完整版)作文选材的三个原则
作文选材的三个原则很多同学怕写作文,总觉得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要么虚构故事,浅吟低唱;要么总是那么几个老掉牙的事例,千篇一律。
其实,他们不是没有积累,也不是没有生活感悟,而是没有正确的选材方法。
那么,作文选材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要注意链接课文,充实文章内容。
语文课本是个庞大的素材库,这些素材涵盖了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又极具典范性,几乎所有的话题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相应的素材。
如果对课本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写作时就能对号入座,不愁无话可说。
如身处逆境自强不息的就有“就极刑而无愠色”发愤著书的司马迁,有走出残疾的阴影用笔闯出一条生路的史铁生,有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光明的海伦?凯勒,有“即使被关在果壳里,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的霍金……又如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有“往矣,吾愿曳尾于涂中”的庄子,有“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陶渊明,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又比如忧国忧民公而忘私的有“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蔺相如,有告诫统治者“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贾谊,有劝谏皇帝“怨不在大,可畏惟人”的魏征,有“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杜甫……还可以就课本人物建“人物画廊”:贵有自知之明的河伯,雄辩成大业的烛之武,豪放洒脱的苏轼,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套中人”别里科夫……其实,每年有很多高考优秀作文就成功地选用了课本素材。
其次,要注意联系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白居易)写文章应有感而发,情感是联结作者和读者的桥梁。
只有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才能产生“使人心动”的魅力效果。
但很多同学写作文时是为他人立言,文中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自己的态度,也鲜有自己的声音,他们在写作时似乎忘了自己的存在。
其实,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挫折的悲伤;与同学相处,有相知相交的愉悦也有碰撞隔阂的苦恼。
考场作文立意“三原则”
考场作文立意“三原则”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21年第08期技法点拨考场作文立意有“三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即审题立意时必须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所给材料的意旨,切忌“断章取义”。
二是筛选性原则,即当材料有几个不同的审题立意角度时,考生要进行筛选,选取自己占有材料丰富、见解新颖深刻的立意角度。
三是创新性原则,即立意要有独到新颖之处,要避开“大众化”,选取新视角,开拓新思維,发表新见解。
范例展示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年轻人常听到的一句劝诫是:现实一点。
对此,我们或默然点头,或坚决摇头……试题分析本题核心在于“现实一点”,而“现实一点”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指生活得脚踏实地,是相对于不切实际、耽于幻想而言的(与其对立的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急于求成”等);另一种指安于现状、不敢越雷池一步,或者只考虑一己之私,而丧失了公德心。
前一种“现实一点”,可以让人活得真实而坦然;后一种“现实一点”,则会让人消磨激情与创造力,泯灭理想和斗志,使人生变得了无趣味——这样的“现实一点”,不是很可悲吗?这两个角度写作时最好只选其一,窄化范围,聚焦发力。
1.从否定、批评的角度思考,参考立意可以是:(1)父母教育子女“现实一点”,其实是陷入了实用主义的泥潭。
(2)长辈常常告诫下一代“现实一点,放弃一个事物前,先要找到另一个事物代替”,殊不知这样的教导,抹杀了年轻人的勇气和闯劲。
正确的态度是,不要让“现实一点”束缚了自由奔跑的双腿,要勇敢地为实现梦想而奋斗。
2.进一步细化,参考立意可以是:(1)“现实一点”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2)“现实一点”扭曲了人的价值观。
如此“聚焦”,容易写得集中、紧凑而有深度。
当然,另外还有一种立意角度,就是扣住“现实一点”中的“一点”来做文章,辩证地分析“可以现实‘一点’,但不能现实过度”。
小学作文选材的原则和方法
小学作文选材的原则和方法《小学作文选材的原则和方法》嗨,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小学作文选材的那些事儿。
作文就像盖房子,选材呢就好比是找盖房子的材料。
要是材料选得不好,这房子盖出来肯定歪歪扭扭,不结实也不好看。
那在小学作文里,选材到底有啥原则呢?一、真实。
这是超级重要的一点。
就像我们每天吃的饭一样,真实的材料才有营养。
比如说,我写我和爸爸妈妈去爬山。
如果我没爬过山,就胡编乱造,那写出来的东西肯定干巴巴的,像没浇水的花。
我有一次写作文,本来想写我在公园里看到了孔雀开屏。
可实际上我没看到,就自己瞎编了孔雀开屏有多美多美。
结果老师一看就知道我在撒谎,还把我叫到办公室问呢。
我当时脸可红了,就像个熟透的大苹果。
所以啊,一定要选真实发生过的事儿。
只有真实的事儿,我们写的时候才能有真情实感,才能让读的人也觉得可信。
二、有趣。
谁愿意看那些无聊的事儿呢?作文选材得像从一堆宝藏里挑宝贝一样,挑那些闪闪发光、特别有趣的事儿。
我有个同学叫小明,他写作文就特别会选材。
他写他有一次给小狗狗洗澡,那小狗狗可调皮了,在盆子里扑腾来扑腾去,把水溅得到处都是,最后小明自己也变成了落汤鸡。
这个事儿多有趣啊,我看的时候笑得肚子都疼了。
大家想想,如果他写他每天早上起床刷牙洗脸,这多没意思呀。
就像看一部电影,如果全是平平淡淡的画面,没有一点刺激或者搞笑的情节,谁还想看下去呢?三、独特。
要是大家都写一样的事儿,那多没劲儿啊。
选材就得像在森林里找独一无二的花一样。
比如说,大家都写春天花开了,我就可以写我在春天发现了一棵很特别的树,树上有个小鸟窝,小鸟窝里还有几只刚孵出来的小鸟,它们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等着鸟妈妈喂食呢。
这就比光写花开要有新意多了。
我记得有一次作文比赛,题目是《我的假期》。
好多同学都写去旅游了,可我的好朋友小花写她在假期里跟着奶奶学做刺绣。
她把怎么穿针引线,怎么绣出漂亮的图案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多独特呀,最后她还得了奖呢。
那我们知道了选材的原则,又有哪些好的方法呢?首先呢,要学会观察。
写作立意与选材的适用原则
写作立意与选材的适用原则写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能。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商业文案,都需要立意明确、选材合适才能产生良好的作品。
写作立意与选材的适用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一下写作立意与选材的适用原则,希望能为广大写作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关于写作立意。
写作立意是写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文章的主题和观点,也影响着文章的整体风格和情感。
在确定写作立意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真实性原则。
写作立意首先应该有真实性,即与实际相符合。
无论是虚构作品还是实事求是的文章,都需要有一定的真实性。
读者喜欢真实的故事和观点,因此写作立意要贴近实际,坚持真实可靠的原则。
2. 新颖性原则。
写作立意要有新颖性,即有独特的思想和观点。
如果写作立意陈旧,观点平庸,很难吸引读者的注意。
因此要有新颖的写作立意,有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3. 观点明确原则。
写作立意要有明确的观点,即作者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和主张。
观点明确的作品往往更有说服力,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因此在确定写作立意时要明确自己的观点,不模糊不含糊。
关于选材。
选材是写作的基础工作,选好了材料才能写好文章。
选材时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 真实性原则。
选材首先要有真实性,即材料来源可靠,内容真实可信。
如果选材虚构、捏造,容易引起读者的质疑和反感。
因此在选材时要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
2. 准确性原则。
选材要有准确性,即选择与写作主题相关的材料。
如果选材离题,容易使文章内容散乱,影响阅读效果。
因此在选材时要根据写作的主题和立意选择相关的材料。
写作立意与选材的适用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在写作立意时要坚持真实新颖观点明确的原则,在选材时要选择真实准确多样的材料。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希望广大写作爱好者能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这些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作文选材原则及技巧(1)
作文选材原则及技巧作文,如同绘画的素描,选材便是其底色,决定了作品的基本色调和深度。
立意则是这素描的灵魂,赋予了作品生命和深度。
那么,如何在选材时确保立意明确、新颖、深刻呢?一、立意的重要性立意,即作文的中心思想或主题。
它是文章的灵魂,贯穿全文,引导着读者进入你的思维世界。
一个明确的立意,可以使文章有方向、有深度;而一个新颖、深刻的立意,则能使文章脱颖而出,引人深思。
二、立意明确立意明确意味着你在写作之前,已经清晰地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要传递什么信息或情感。
这需要你在选材时,紧紧围绕主题,选择与主题紧密相关的素材。
例如,如果你想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那么你选择的素材就应该与环保相关,如环境污染的现状、环保的重要性、环保的措施等。
三、立意新颖在立意时,我们要避免俗套和陈旧的观点,努力寻求新的角度和观点。
新颖的立意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例如,你可以从环保的角度探讨科技发展的利与弊,或者从个人生活出发,分享自己在环保方面的实际行动和心得体会。
四、立意深刻深刻的立意需要我们对所选素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价值。
这需要我们在选材时,注重素材的广度和深度,选择那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和讨论的话题。
例如,你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件或现象,探讨环保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或者分析环保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法。
五、选材与立意的结合选材和立意是相辅相成的。
明确的立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材,而新颖、深刻的选材又可以丰富和深化我们的立意。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不断调整和优化选材与立意的关系,使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总之,选材时确保立意明确、新颖、深刻是写作成功的关键。
我们要在选材时紧紧围绕主题、注重素材的广度和深度、寻求新的角度和观点,并深入分析和思考所选素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一篇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感染力的好文章。
(完整版)作文选材的三个原则
作文选材的三个原则好多同学怕写作文,总感觉无言以对,只能七拼八凑――要么虚假故事,浅吟低唱;要么老是那么几个老掉牙的案例,一模一样。
其实,他们不是没有累积,也不是没有生活感悟,而是没有正确的选材方法。
那么,作文选材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第一,要注意链接课文,充分文章内容。
语文课本是个宏大的素材库,这些素材涵盖了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又极具模范性,几乎全部的话题都能够在课本中找到相应的素材。
假如对课本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写作时就能对号入坐,不愁无言以对。
如身处窘境发奋图强的就有“就极刑而无愠色”发奋著书的司马迁,有走出残疾的暗影用笔闯出一条活路的史铁生,有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光明的海伦 ? 凯勒,有“即便被关在果壳里,仍自认为是无穷空间之王”的霍金又如高洁傲岸不与世俗狼狈为奸的有“往矣,吾愿曳尾于涂中”的庄子,有“举世污浊而我独清,大家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陶渊明,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显贵,使我不得高兴颜” 的李白又比方伤时感事大公无私的有“以先国家之急尔后私仇也”的蔺相如,有劝告统治者“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贾谊,有劝谏皇帝“怨不在大,可畏惟人”的魏征,有“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杜甫还能够就课自己物建“人物画廊”:贵有自知之明的河伯,雄辩成大业的烛之武,豪放洒脱的苏轼,因循保守反对改革的“套中人” 别里科夫其实,每年有好多高考优异作文就成功地采用了课本素材。
其次,要注意联系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
”(白居易)写文章应有感而发,感情是联络作者和读者的桥梁。
只有联合自己的生活感觉,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才能产生“令人心动”的魅力成效。
但好多同学写作文时是为别人立言,文中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自己的态度,也鲜有自己的声音,他们在写作时仿佛忘了自己的存在。
其实,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有成功的欢乐也有挫折的伤心;与同学相处,有相知订交的欢乐也有碰撞隔膜的烦恼。
作文选材的三大原则
作文选材的三大原则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教育体育局基础教研室 田慧敏【摘 要】 对教师来说,作文难教,对学生而言,作文难写。
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
那么作文应该怎样选材呢?作文选材应遵循三大原则。
【关键词】 作文教学;作文选材;作文选材原则一提起作文教学,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感到犯难。
对教师来说,作文难教,对学生而言,作文难写。
因而,作文课恐怕是我们最不喜欢上的一节课。
究其原因,我认为问题出在作文的选材上。
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
诚然,作文的选材范围是广泛的,可以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形容。
但正因为选材的范围太广,学生反而迷失了方向,结果所选的材料要么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写成了跑题作文,要么材料陈旧,没有个性,没有新意,没有吸引力,从而不能打动阅卷老师,导致作文得不了高分。
那么作文应该怎样选材呢?我认为作文选材应遵循三大原则:一、选材要有真实性我们所说的材料的真实性是指文章中的事实性材料既符合客观实际,又能从本质意义上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我们都知道,真实的材料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我敢以人格保证,我所写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如果是虚假的,再好的文字我一个也不写。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
比如,一次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学习中表现好被老师表扬,自己做了一件错事,事后感到后悔,自己不经意间帮助了别人而感到高兴。
再比如,自己第一次做饭,第一次登台演讲,第一次独自一人在家,第一次走亲戚等,都可以写进作文里。
但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大都害怕写作文,有时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要么把作文选中的材料进行改头换面,要么是不着边际的胡编乱造。
在一次作文中,我给学生布置了《我的家乡》这样一篇作文,结果有的写的是家乡在东北,有的写的家乡一年四季如春,有的写的家乡的泼水节等。
有的明明生活在农村,却去写城市生活,有的明明生活在平原,却去写大海高山。
作文选材的原则主要
作文选材的原则主要
作文选材啊,得讲真实。
你得挑那些你亲身经历过的,或者亲
眼看到的,让人一读就觉得,“哇,这是真的!”别瞎编乱造,读
者又不是傻子,一看就知道真假。
然后呢,选材得有点代表性。
别光写你自己那点小事儿,得能
反映出一些社会现象啊,人生哲理啊之类的。
这样读者读了之后,
还能有点收获,觉得你这篇文章有点深度。
当然啦,新颖也很重要。
你得挑那些别人没写过的,或者写得
少的题材。
这样一读下来,读者就觉得,“诶,这个角度我没想过!”这样才能吸引人啊。
还有啊,别忘了紧扣主题。
你选的材料得跟你的主题搭得上,
别东拉西扯的。
这样读者读起来才有条理,才能明白你到底想说什么。
最后啊,选材也得精简点。
别啥都往上写,得挑那些最关键的、最能体现主题的。
这样文章才能紧凑有力,读起来也过瘾。
作文选材三原则
作文选材三原则第一篇:作文选材三原则作文选材三原则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是缺少必需的前提条件,就办不好或办不成事。
写文章也是这样,没有好的材料,写作技艺再高超的人也难以写出好文章。
可以说,材料得当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作文的成败。
只有选材新颖、切题、典型,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
作文材料的重要性似乎已深入人心,考生平时也会通过各种方式积累作文材料。
但是,在实际写作中有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考生在文章里堆砌了大量的作文材料,却没有相应地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当然也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由此看来,有“米”还需善“炊”,能从繁杂的材料中选择最佳的作文材料才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以一次作文为例,谈谈作文材料的选择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这是清代郑板桥题书斋的一副对联。
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胜多;下联主张要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
“删繁就简”“领异标新”是艺术创作的规律。
但何尝不是人生格言?何尝不是我们认识社会的途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1.选择新颖的材料新颖的材料也就意味着,材料本身既要新鲜不俗气,又要反映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风貌。
新颖的材料,生动有趣,本身就是有吸引力的。
不少考生选材落入俗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择那些人所共有、人所共知甚至是用得俗滥的材料。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阅读视野不同,所见所闻也不同,积累的材料当然不尽相同。
因此,如果能把自己独一无二的理解和积累当作选材的对象,那么你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而且肯定富有新意。
有位考生以“丰富的单纯”为题作文,其中有下面两段文字。
周国平曾说:“丰富的单纯……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人生就是一场“删繁就简”的旅行,由丰富的人生经历,返璞归真到简单的心灵世界。
有哪些写作选材的原则呢?
有哪些写作选材的原则呢?本人常年从事语文和作文教学,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对于作文选材我有一套实用的教法。
一,分清写作的文体,按文体特点选材。
初中,小学常考的是记叙文,高中常考的是议论文。
两种文体因体裁不同选材截然不同。
记叙文多要求以情动人,而议论文则要求以理服人。
你。
二,写记叙文时要审清写作内容再选材。
记叙文又分为写人的记叙文,写事的记叙文,写景的记叙文,状物的记叙文。
中小学生考试当中,常考的是写人的记叙文和写事的记叙文。
对于写人的记叙文又分为写熟悉的人和写陌生的人记叙文。
1,写熟悉的人记叙文的选材规则。
写熟悉的人要爆一些最不为外人所知的材料,显示你和此人的亲密关系,以及亲密的感情,有细节有感情交流的材料。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通过写父亲过月台为他买橘子时的背影,从这一细节来抒写父亲对自己的爱,以及突然被触动的对父亲的深情。
我有一个学生写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爱,选择的是母亲背着她去捡破烂卖钱的事,在自己躲在角落里看着弓着腰在垃圾堆里翻捡纸盒的母亲的背影,看风吹乱她的头发,小作者回想起自己的母亲从年轻时的干净漂亮清高,到现在成为弯腰驼背,满脸皱纹的黄脸婆,写她禁不住泪如雨下…像这样以小见大的具有独特生活体验的事例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2,写陌生人的记叙文。
一般要选择让你重新认识这个陌生人的事例来写。
比如有一个同学写路边卖煎饼的小贩,一开始你对他的印象是斤斤计较,唯利是图,后来一件他常年给一个无儿无女拾荒的老太太送煎饼的事儿,那小贩还说“老太太,你看今天的煎饼又剩下了,卖不了了,您不嫌弃的话就拿走吧,不然也是糟蹋了。
”——通过这件事,写平凡的人身上不平凡的事,写出了普通人的善良,改变了他对小商小贩的不良印象。
选择这样的事例,可以使文章情节曲折,打动人心。
3,写事的记叙文选材原则。
A ,选材要新颖,不宜落入俗套。
B ,选材要具有真情实感,能打动人心。
C ,选材要以小见大,不宜空洞无物。
无论是情感感悟类的作文还是思想感悟类的作文,选择的事例首先是应该有真情实感,要先打动自己的心,才有可能打动读者的心。
作文选材的三个诀窍作文要选好材料
作文选材的三个诀窍作文要选好材料选材要着眼于新选材新而立意深,着眼于新鲜材料,对深化中心效果明显。
以“20年后的我”为题,全班60名同学,除了少数学生选择当教师等职业外,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当县长、市长、经理、老板,为的是“自己拥有高档小汽车,住高级别墅,把父母接到城里好好享受,把兄弟姐妹的工作安排好等等。
这显然落入了选材俗的窠臼。
有一位同学则以一位水利专家为人们寻找淡水四处奔波,从而唤起人们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危机意识。
这样写就深刻多了。
选材要新,材料选得好,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这里的“选得好”,除了指有意义以外,很大程度上是指新颖。
可是,有的同学选材,老是步人后尘,把别人写了又写的陈旧材料拿来写。
比如给别人让座,帮人家推车,把拾到的钱包还给失主,扶盲人过马路,为同学补课等等。
试想这种材料怎么会给人以新的感受?选材要兼顾细节细节对表现人物思想往往有独特效果。
俗语云“细节决定成败”,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选材时选择那些突出中心的细节,着意刻画会使人物思想性格更加明显。
如一篇中考作文《那一声声宝贝》,反映的内容是师生之间的真诚的相待。
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师生深情,从而深深打动了阅卷教师。
该文制胜之处就是选用典型细节表现人物。
一是教师对小作者那一声声“宝贝”亲切呼唤,表现出调皮学生的真诚;二是老师端上“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面”的细节温暖了学生的心房,从而立起了一个理解尊重学生的良师形象。
选材要挖掘深度我们在校园、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中,必然会看到和听到许许多多的事,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作文素材是很多的。
我们要从中发现那些新颖的材料。
有些现象或变化可能很不起眼,但如果能抓住关键深究下去,就会发掘出新颖的材料来。
如以“变化”为题,同学们多以自己家住房的改变,餐桌上美味的增加,交通工具的升级等来反映“变化”这就不够新。
一位同学留意了爷爷的烟斗的变化:爷爷最先用的是又粗糙又难看的竹蔸做成的烟斗,接着换成了漆得乌黑发亮、看上去很有“派头”的木制烟斗,最后爷爷抽起了“过滤嘴”,烟斗“退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选材三原则
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是缺少必需的前
提条件,就办不好或办不成事。
写文章也是这样,没有好的材料,写作技艺再高超的人也难以写出好文章。
可以说,材料得当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作文的成败。
只有选材新颖、切题、典型,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
作文材料的重要性似乎已深入人心,考生平时也会通过各种方式积累作文材料。
但是,在实际写作中有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考生在文章里堆砌了大量的作文材料,却没有相应地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当然也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由此看来,有“米”还需善“炊”,能从繁杂的材料中选择最佳的
作文材料才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以一次作文为例,谈谈作文材料的选择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这是清代郑板
桥题书斋的一副对联。
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胜多;下联主张要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
“删繁就简”“领异标新”是艺术创作的规律。
但何尝不是人生
格言?何尝不是我们认识社会的途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1.选择新颖的材料
新颖的材料也就意味着,材料本身既要新鲜不俗气,又要反映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风貌。
新颖的材料,生动有趣,本身就是有吸引力的。
不少考生选材落入俗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择那些人所共有、人所共知甚至是用得俗滥的材料。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阅读视野不同,所见所闻也不同,积累的材料当然不尽相同。
因此,如果能把自己独一无二的理解和积累当作选材的对象,那么你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而且肯定富有新意。
有位考生以“丰富的单纯”为题作文,其中有下面两段文字。
周国平曾说:“丰富的单纯……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人生就是一场“删繁就简”的旅行,由丰富的人生经历,返璞归真到简单的心灵世界。
王安石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正如杜甫和他的诗。
《叶嘉莹说杜甫诗》中评价杜甫:“幼时便读书万卷,自然有书卷气。
年轻时的诗便不免有机杼堆砌之感,但经历颠沛流离之后他便成熟了。
”正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没有刻意雕琢,但又蕴含深切
情感。
杜甫在晚年终于明晓了丰富的单纯,于最简练的笔墨中涵盖最丰富的内容。
选择新颖的材料就是要尽量选择那些别人没有写过或
很少写过的材料。
《丰富的单纯》一文中,作者选取了《叶嘉莹说杜甫诗》中的评论来表现作文的主题,新鲜、活泼、独特,使人耳目一新。
这就是“文贵出新”的道理。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中到处都有新颖的材料,只待考生平时耐心观察,在生活中去寻找、发现和积累。
2.选择切题的材料
很多作文题,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称、内容、角度等进行了限制。
当一个题目出现在考生面前的时候,考生既要考虑它属于哪种命题,又要分析题目的内涵和外延,深入思考题目的隐含条件与限制。
而且,考生必须严格地在规定的范围内作文,才能不离题,不偏题,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由此看来,那些只注重语言与形式,立意和材料却不能切题的做法,相当危险。
要做到材料切题,一是要明确作文主旨的内涵和外延,紧扣其本质意义筛选材料;二是要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中心意义的细微差别,准确选择与论点意义一致的材料。
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为例,考生可以单独以“删繁就简”或“领异标新”立意,也可以综合分
析两者的内涵,更可以辩证地分析两者的关系。
有个考生以“胜在极简”为题作文,引用一段切题的名言材料开头,就体现了选材的切题性。
加缪写道:“每当我似乎感受到世界的深刻意义时,正是它的简单使我震惊。
我需要的一切都是简单的,是人自己使事物变复杂了。
”
郑板桥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不知这位杰出的艺术家在谈艺术创作时有没有想到,在“人生”这个话题中,“删繁就简”就是“领异标新”。
怎么讲?面对日益丰富的世界,很多人想让自己更丰富些:懂了文学,又想在科技领域有所成就;有了钱财,还想弄个名誉头衔。
在这样一个很多人争当“圆满”的“全才”的时代。
一个追求极简的人,可不是“领异标新”吗?
“切合题意”是高考作文重要的评分标准之一。
在立意上,“在这样一个很多人争当‘圆满’的‘全才’的时代,一个追求极简的人,可不是‘领异标新’吗”就非常切合题意。
而且,开头的材料引用加缪的名言,也切合题意,发人深省。
可见,在作文的开头引用一个非常切题的材料,往往能先声夺人,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
3.选择典型的材料
典型的材料,是指那些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
最能打动人心,最能表现中心或主旨的材料。
这样的材料能
以一当十,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
典型的材料,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该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有位考生以“在简约中活出新意”为题,写了下面的文字。
从古到今,人们都忙于应付世间各种各样的事务。
复杂,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
然而,“删繁就简”不也正是“领异标新”的一种形式吗?秉着一颗简单质朴的心来生活,方能创造自己的新天地。
在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历史里,“仕”一直是时代的主流。
读书人忙于科举,官员忙于处理官场上一系列复杂多变的明争暗斗。
活得不易,也活得老套。
然而,还有另外一些人,干脆抛弃了世俗的羁绊,简约生活。
陶潜的想法很简单,便是能一生与田园相伴,闲看花开花落,漫观云卷云舒;竹林七贤的想法也很简单,便是能在纷繁乱世中守得一方宁静,逍遥人生……他们都删去了复杂的欲望,持着清淡简约的理想生活。
于是,陶潜等人让“隐”成了读书人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选择陶潜和竹林七贤的材料,表现“秉着一颗简单质朴的心来生活,方能创造自己的新天地”这一主题。
这种简单生活的事例很多,但作者经过筛选、浓缩,只选取了最能代表“隐”这一生活方式的两个典型材料。
因为其典型,
也就起到了以点带面、以一当十的效果。
(责任编校/曾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