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古代城市设计的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古代城市设计的对比
课程设计:XX
目录
1
城市的形成
2
工业革命以前的西方城市
3
中国古代的城市
4
总结
2
课程简介 一、城市的形成 “一部城市建设史,也可以从城市设计角度来写,即写成一部城 市设计史。” ----吴良镛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产生居民点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城市
12
古罗马城市设计
1、时代背景 ①古罗马时期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 ②罗马征服了大部分地中海地区,在被征服的地方建造了
大量的营寨城。 ③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建设进入了鼎盛时期。 2、城市设计的特点 ①享乐主义特征 ②实用主义特征 ③炫耀主义特征
13
古罗马城市设计
3、思想内核 伦理化倾向,人生的真谛不再是追求智慧,而是追求现实
理想城市模型
15
古罗马城市设计
• 营寨城 营寨城有一定的规划模式: 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十字形街 道,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 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营寨城 的规划思想深受军事控制目的的影响 。
• 典型城市:提姆加德城。提姆加得城 是罗马帝国设在北非的一个军事营塞 城,城市成方形,市中心有开阔的广 场和“T”形干道。
希波战争以前的希腊城市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在城市的自由发展中,希腊城 市中神与宗教的发展、自然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和谐 的伸展,并熔炼成全新的城市生活、城市人。正如亚里斯多德的名言:“人 们聚集到城市是为了生活,期望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好。”为了这个朴素的目 标.古希腊的许多思想家们持续探求着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国家(城市)形态,苏 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就是杰出的代表。苏格拉底认为,就人生幸 福而言,没有什么能比城邦和城市生活自然发展更好的了。他的学生柏拉图 在其著作《理想国》中试图将希腊社会引向一个永远也不能到达的理想彼岸。 《理想国》中所设计的城市是按照“社会几何学家”的理想设计出来的(圆形+ 放射)。在柏拉图看来,完整性和均衡性只存在于整体之中,为了城邦应不惜 牺牲市民的生活,甚至也可以牺牲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他的这个思想对希 腊后期的城市规划(包括希波丹姆斯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城市规划追求的不是精神上与自然、宇宙和谐、而是和现实生活 范围内的种种“现实”利益相关
• 凸显永恒的秩序思想
娴熟运用轴线对称、对比强调、透视手法等、建立起整体而壮观 的城市空间序列,从而体现出罗马城市规划中强烈的人工秩序思 想。
• 彰显繁荣与力量的大比例模数手法
世俗建筑的恢宏与奢华
•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的幸福 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快乐主义、功利主义、非理性主义
(理性、情绪、欲望) 从斯多葛派到宗教唯心主义,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真理就
是主观感觉,顺从命运、努力承担起命运赋予的职责。 超级国家的思想,Zero《理想国》--世界城邦、世界公

14
古罗马城市设计
古罗马的城市规划思想
• 强烈的使用主义态度
10
古希腊城市设计
• 希波丹姆斯模式:理性光芒的闪耀
普南城(Punan)位于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邻近梅恩德河原出海口处。始 建于公元前6世纪,在公元前约4世纪,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统治时进行重建; 改造了旧区,增筑了新城,公元前4~前1世纪为该城繁荣时期。普南城背山面 水,建在四个不同高程的宽阔台地上。城墙厚2.1米,上有塔楼,围护着岩顶及 其下面的城市。从岩顶至南麓竞技场、体育馆高差97.5米。中间两个台地上建 有剧院、雅典娜神庙、会堂、第二体育馆和中心广场。山坡上建有德米特神 庙。城内有7条7.5米宽的东西向街道,与之垂直相交的有15条宽3~4米的南北 向台阶式步行街。市中心广场居于显著位置,是商业、政治活动中心。广场 东、西、南三面都有敞廊,廊后为店铺和庙宇。广场北面是 125米长的主敞廊。 广场上设置雕塑群。位于西面与广场隔开的是鱼肉市场。全城约有80个街坊, 街坊面积很小,每个街坊约有4~5座住房。全城估计可供4000人居住。住房 以两层楼房为多,一般没有庭院。
米利都城(Miletus)平面
米利都城: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公共 建筑取代宫殿和市民集会场所成 为了城市的中心。
9
古希腊城市设计
• 希波丹姆斯模式:理性光芒的闪耀
希波丹姆斯的城市设计思想反映了古 希腊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和人本 主义。他所规划的米利都城和普南城 都是方格形道路网,城市中心区为竞 技场、集会广场、剧院、雅典娜神庙 等,中心广场是市民活动的中心,在 空间设计上追求几何形体的和谐、秩 序、不对称的均衡。这和中国封建都 城的轴线对称是完全不同的。
8
古希腊城市设计
• 希波丹姆斯模式:理性光芒的闪耀
希波丹姆莫斯模式:以方格网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充 分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的建筑模式,。城市结合地形形成了不 规则的形状,棋盘式的道路网,城市中心由一个广场及一些公共建筑物 组成,主要供市民们集合和商业用,广场周围有柱廊,供休息和交易用。 在空间设计上追求几何形体的和谐、秩序、不对称的均衡。
11
古希腊城市设计
古希腊时期,人本主义贯穿于城市设计中城市和建筑追 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设计中力求体现人的尺度,以视 觉感受的和谐为构图的基础,以视觉联系为群体设计的 手段。公元前5世纪,“城市规划之父”希波丹姆 (Hippodamus of Miletus)最早阐述了“网格式”街道, 并在规模的城市建设实践中予以实现。当代美国著名城 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家艾德蒙.培根(Edmund N.Bacon), 在《城市设计》一书中把这一时期城市设计方法总结为 “以空间、轴线、建筑实体、连锁空间、建立张拉力及 延伸等连接发展模式”
3
课程简介 城市设计的缘起 “城”—是防御性的概念,为社会的政治、军事目的而兴建,边 界鲜明,形态封闭、内向。 “市”---是贸易、交易的概念,为生产活动、商品交换的目的而 形成,边界模糊、形态开放、外向。
4
课程目标
5
课程内容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工业革命以前的西方城市
7
古希腊城市设计
古希腊的城市形态和规划思想
16
古罗马城市设计
城市社会、政治、经济 活动的中心 建筑彼此在形式上与整 体不协调,规模更大 广场封闭、轴线对称 有丰富的雕像装饰,从 战争中掠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