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综合素质训练-诗经《国风·邶风·击鼓》阅读 精品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诗经》里最美的句子美到灵魂里! 精品
《诗经》里最美的句子,美到灵魂里!——《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在河滩。
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5、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译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译生死都与你在一起,和你一起立下誓言。
牵着你的手,和你白头偕老。
8、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
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9、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译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10、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诗经·唐风·绸缪》译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
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好人真欢欣。
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11、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译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又艳。
不期而遇真正巧,正好适合我心愿。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邶风击鼓译文
诗经邶风击鼓译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诗经邶风击鼓译文》的内容,具体内容:《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
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
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接下来由我给大家带来,希望大家喜欢!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
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南方。
跟从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
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
叫我何处去寻找? 原来马在树林下。
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
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
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
叹息相隔太遥远,不能实现那誓约。
诗经邶风击鼓的原文及注释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镗(tāng同嘡):鼓声。
其镗,即"镗镗"。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或役土功于国。
或者说在国内修筑土城.漕:地名。
孙子仲: 邶国.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
有忡:忡忡。
爰(yun元):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
契,合;阔,离。
成说(shuō):成言也犹言誓约,"说"不通"悦"。
于(xū)嗟(jiē):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击鼓》
注音:镗(tāng) 漕(cáo) 以(yǔ) 忡(chōng) 爰(yuán) 处(chǔ) 于嗟(xū jiē) 洵(xún)
写作背景
《毛诗正义》载:《击鼓》,怨州吁也。卫州 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 怨其勇而无礼也。将者,将兵以伐郑也。平, 成也。将伐郑,先告陈与宋,以成其伐事。 《春秋》传曰:“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 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 怨於郑,而求宠於诸侯,以和其民。使告於宋 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 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 於是陈、蔡方睦於卫,故宋公、陈侯、蔡人、 卫人伐郑。”是也。伐郑在鲁隐四年。
艺术特色
1. 情感表达坦率、真切 2. 叙述、描写、抒情兼用 3. 宏观描写与微观描写相结合
谢谢欣赏!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现在,请你原谅 我,无法做到了。生死的距离太遥远,你我的别离太久长,不是我不想 遵守你我之间的誓约。
主题
本诗通过对士兵军旅生活的描写,抒发了久役难 归痛苦和怨恨,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坚贞 不渝的爱情。
本诗描写兵士久戍不得回家的心情,表达渴望归家与亲 人团聚的强烈愿望。诗从出征南行写起,再写了战后未归的 痛苦,又写了当初与亲人执手别离相约的回忆,一直到最后 发出强烈的控拆,次第写来,脉络分明,而情感依次递进。 叙事中推进着情感的表达,抒情中又紧连着情节的发展,相 得益彰,而自然天成。
《国风·邶风·击鼓》原文译文鉴赏
《国风·邶风·击鼓》原文|译文|鉴赏《国风·邶风·击鼓》这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
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国风·邶风·击鼓》原文先秦:佚名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及注释译文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
(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
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
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
让我无法(与你)相会。
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镗:鼓声。
其镗,即“镗镗”。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
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
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
一说誓约有信。
鉴赏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
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
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
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诗经邶风击鼓赏析
《诗经·邶风·击鼓》赏析一、《击鼓》原文击鼓其镗①,踊跃用兵②。
土国城漕③,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④,平陈与宋⑤。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⑥,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sǐ生契阔⑦,与子成说⑧。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⑨,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⑩,不我信兮。
二、《击鼓》注释①镗(tāng):击鼓的声音。
②踊跃:跳跃刺杀的样子。
兵:刀枪等武器。
③土、城:名词作动词,垒土砌墙和修筑城池的意思。
国、漕:“国”的本义是城邑,后来既指城市也指国家,这里指国都或大城市,指国家也说得通;“漕”是当时卫国的一个地名,小城邑,在今河南北边的滑县境内。
④从:跟随。
孙子仲:人名,统兵的主帅。
⑤平:和好。
⑥爰:“于何”的合音,在哪里的意思。
居:停留。
处:住宿。
丧:丢失。
⑦契阔:离散聚合。
契,聚合;阔,离散。
成说:订立誓约⑧成说:预先约定的话。
⑨于嗟:吁嗟,叹词。
不我活:不和我相聚。
活:通“佸”,相聚。
⑩洵:远,遥远。
信:守约,指不能自己信守“与子偕老”的誓言。
三、《击鼓》译文战鼓敲得咚咚响,奔腾跳跃练刀枪。
国人挑土修漕城,我独南行上沙场。
跟随将军孙子钟,联合陈国与宋国。
不许我们回家乡,忧愁痛苦满心伤。
哪里是我栖身处?哪里丢失我的马?让我哪里去寻找?在那山坡树林下。
生离sǐ别好凄苦,先前与你有誓言。
紧紧拉着你的手,与你偕老到白头。
可叹远隔千万里,想要生还难上难。
可叹生sǐ长别离,山盟海誓成空谈。
四、《击鼓》读解在家伺候公婆养育子女的妻子心有怨尤,在外从军打仗的征夫同样心怀幽怨。
原来无论男女,两情相依,两心相许,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在从军打仗不知为哪般之时,身上的铠甲刀枪便成了沉重的枷锁镣铐。
一旦身sǐ疆场,还不知魂儿变成了谁家的鬼。
对平民百姓而言,除非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之外,相见以兵刃,全都是肉食者谋之的神仙事。
肉食者偏偏把受苦受难卖命送死恩赐给小民百姓,能不有怨尤吗?看看中国古代的诗史,诉说征夫怨妇哀愁的歌诗如汗牛充栋,不可胜数,蔚成奇观。
《击鼓》诗经赏析
《击鼓》诗经赏析《击鼓》诗经赏析《国风·邶风·击鼓》是《诗经》中一篇典型的战争诗。
为先秦时代邶地华夏族民歌。
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
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已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
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
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镗(tāng同嘡):鼓声。
其镗,即"镗镗"。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或役土功于国。
或者说在国内修筑土城.漕:地名。
孙子仲: 邶国将军.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
有忡:忡忡。
爰(yuán元):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
契,合;阔,离。
成说(shuō):成言也犹言誓约,“说”不通“悦”。
于(xū)嗟(jiē):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xún):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
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
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南方。
跟从将军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
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
叫我何处去寻找? 原来马在树林下。
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
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赏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的国风部分承载着当时社会风貌和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
其中之一的《邶风·击鼓》,可谓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抒情诗歌,通过对击鼓的描写,展现出了古代战争时期的壮烈场景,同时也蕴含着人民智慧与勇气的讴歌。
下面将对《邶风·击鼓》进行赏析。
《邶风·击鼓》共分为三节,分别是上、中、下篇。
作品没有明确的引子,篇幅也较短,但通过简约的表达方式,使诗歌更加凝练,富有感染力。
上篇以“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为开头,直接点明了歌谣的中心内容。
诗歌以击鼓为引子,传达出威武雄壮的氛围。
通过“踊跃用兵”的描写,展示了当时战争氛围的热烈与残酷。
中篇以“车既载矣,马4 之集矣,弓既张矣”开始,逐步展现出战争的准备过程。
通过对车、马、弓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军队的整装待发。
接着,“牵马悠悠,策服4 弓5”,作者用词简单明了,将士兵在战场上已经准备就绪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胡为乎漆其货?胡为乎曰之将之?”这两句话给人以冷峻的感觉,表达出人民对战事决战的渴望。
下篇以“策勉强矣,胡为乎其来善兮?”为本篇开头,通过“策勉强”的描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
接着,“胡为乎其来偁⑵“”一句,更加突出了人们对于胜利的向往。
最后两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揭示了古代民族精神中的忠诚与崇高,赞美了英雄豪杰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决绝与悲壮。
通过诗人对战争场景的真实刻画,传达了古代人民对于保家卫国的热忱与追求。
《邶风·击鼓》以其简短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威武氛围。
诗人通过对鼓击、战马、弓箭等元素的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古代战场的狼烟四起。
同时,通过对士兵意志、女性情感的颂扬,彰显出英雄与爱情在古代社会的特殊地位。
《邶风·击鼓》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节奏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成为了古代社会风貌的一面镜子。
通过对古代战争氛围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忠诚、勇气和顽强精神,无疑是一首展示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
诗经《击鼓》原文译文鉴赏
诗经《击鼓》原文|译文|鉴赏关于这首《击鼓》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但不管是哪种背景,可以肯定的是:此诗反映了一个久戍不归的征夫的怨恨和思念。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诗经《击鼓》原文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及注释译文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
(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
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
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
让我无法(与你)相会。
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⑴镗:鼓声。
其镗,即“镗镗”。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在国都服役。
漕:地名。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
⑻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⑼于以:于何。
⑽契阔:聚散。
契,合;阔,离。
⑾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⑿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远。
⒂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
一说誓约有信。
鉴赏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
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
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
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诗经邶风击鼓译文
诗经邶风击鼓译文《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
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接下来由店铺给大家带来诗经邶风击鼓译文,希望大家喜欢!诗经邶风击鼓译文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
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南方。
跟从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
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
叫我何处去寻找? 原来马在树林下。
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
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
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
叹息相隔太遥远,不能实现那誓约。
诗经邶风击鼓的原文及注释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镗(tāng同嘡):鼓声。
其镗,即"镗镗"。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或役土功于国。
或者说在国内修筑土城.漕:地名。
孙子仲: 邶国.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
有忡:忡忡。
爰(yuán元):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
契,合;阔,离。
成说(shuō):成言也犹言誓约,“说”不通“悦”。
于(xū)嗟(jiē):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xún):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
一说誓约有信。
诗经邶风击鼓的鉴赏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传》认为是指鲁隐公四年(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许政伯认为是指同年秋,卫国再度伐郑,抢了郑国的庄稼.这两次战争间有兵士在陈,宋戍守(《诗探》)、姚际恒则认为是说鲁宣公十二年,宋伐陈,卫穆公为救陈而被晋所伐一事(《踌经通论》)。
《击鼓》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击鼓《诗经·邶风》击鼓其镗①,踊跃用兵②。
土国城漕③,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④,平⑤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⑥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死生契阔⑦,与子成说⑧。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⑨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⑩兮,不我信兮。
注:①镗(tānɡ):击鼓的声音。
②兵:刀枪等武器。
③土国城漕:卫国大兴土木修筑漕城。
④孙子仲:人名,统兵的主帅。
⑤平:和好。
⑥爰(yuán):于何。
⑦契阔:契合疏阔。
⑧成说:预先约定的话。
⑨于嗟(xū jiē):感叹词。
⑩洵(xún):久远。
5.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先用一阵阵镗镗的击鼓声造成一种紧张急迫的气氛,然后再交代“击鼓”的原因,国家要有战事。
B.“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两句,诗人把自己的遭遇与众人作对比,突出自己的英勇,不再筑城,将独去南征。
C.“不我以归”即“不让我归家”,“忧心有忡”即“内心忧伤”,这两句直接表达诗人对战争造成的长期分离的不满。
D.诗歌写出了一个被迫南征的兵士在出征前、出征时和出征后的复杂心理和行为,其中又插叙忆人,悲恻感人。
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其流传千古的原因。
(6分)答案分析:5.B解析:B项,“土国城漕,我独南行”,突出自己的不幸,众人筑城,唯独我南征。
6.答案:“与子偕老”是美好的誓愿,谁料到归期难望,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战争的残酷与征人的无奈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表达了征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解析:这是征人与妻子的誓言,生死不相离,但残酷的战争无情地粉碎了这誓言,造成了生死不相见。
滞留在边陲的征人想到与妻子的誓言,看到战争的残酷,其悲伤之情在这四句诗中体现得十分鲜明。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诗经《国风·邶风·凯风》阅读 精品
诗经:《国风·邶风·凯风》阅读关于《邶风·凯风》的背景,说法不一。
《毛诗序》认为是赞美孝子的诗。
闻一多认为这是一首名为慰母,实为谏父的诗。
还有人说这是悼念亡母的诗。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并自责的诗。
我们就一起欣赏下这首诗,体会下这首诗的意境,欢迎阅读!国风·邶风·凯风先秦佚名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译文和风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
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
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长。
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
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
黄雀婉转在鸣唱,悦耳动听真嘹亮。
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亲不应当。
注释邶è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凯风和风。
一说南风,夏天的风。
这里喻母爱。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凯之义本为大,故《广雅》云‘凯,大也。
’秋为敛而主愁,夏为大而主乐,大与乐义正相因。
棘心酸枣树初发的嫩芽。
这里喻子女。
棘,落叶灌木,即酸枣。
枝上多刺,开黄绿色小花,实小,味酸。
心,指纤小尖刺。
夭夭树木嫩壮貌。
劬ú劳操劳。
劬,辛苦。
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
这里比喻子女已长大。
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令善,好。
爰á何处。
一说发语词,无义。
寒泉卫地水名,冬夏常冷。
浚ù卫国地名。
睍à睆ǎ犹间关,鸟儿宛转的鸣叫声。
一说美丽,好看。
黄鸟黄雀。
载传载,载送。
鉴赏此诗以凯风吹彼棘心开篇,把母亲的抚育比作温暖的南风,把自己弟兄们小时候比作酸枣树的嫩芽,丛生的小嫩芽之所以能够健康成长,全是母亲大人辛勤哺育的功劳。
七个儿子一个一个长大成人材了,母亲的大恩大德,堪称圣善,儿子却是不。
5--邶风·击鼓
邶风·击鼓《诗经》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首诗是写一个被征调到远方打仗的士兵思归不得的怨恨。
首章叙述出征时的情景。
第一句“击鼓其镗”,显示了出征之时威武庄严的气氛。
我国古代,出发进行重大的战斗,一般总要擂鼓,以壮其势。
接下“踊跃用兵,土国城漕”二句,是出征者所见的两组镜头。
前一组镜头是官兵们在练刀练枪,后一组镜头是民工们在修路筑墙。
于是这个士兵就生发出了“我独南行”的悲伤。
因为,尽管官兵们的操练是那么的激烈,尽管民工们的劳役是那么的疲惫,但他们毕竟不用冒锋镝死亡之危,受长途跋涉之苦,怀去国离乡之悲啊,诗人通过两种处境的对比,造成情境上的嘲弄,以衬托出士兵的征戍之苦。
第二章的前两句“从孙子仲,平陈与宋”是交代到南方打仗的原因。
“平”是调解的意思。
他们是为调停陈国与宋国的纠纷才跟随孙子仲将军远征南方。
实际上这两句才应该是全诗真正的开端,诗人却以“击鼓其镗”作起调,这就是诗歌创作中的“劈空而起”法。
如果以“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为全诗开头,则就平淡得很,抓不住读者。
现在的开端有一种突兀之感,令读者醒觉。
诗人没有对“平陈与宋”展开任何描述,因为这不是全诗的重点,一笔带过后就转到这个士兵身上:“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纠纷已经调解平息,却还得留守南方,这种留守究竟何时才能了呢?他的心中不禁涌上一阵酸楚。
当一个人处于极为苦闷抑郁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神思恍惚的情形。
诗的第三章就描写了这个士兵因思家而产生的迷离的心态。
“爱”即“在何处”。
已经搞不清自己正住在哪里,正歇在何方,甚至把自己的战马都丢失了。
这些描写,看似无理,但却深刻地传达了一个戍边思家者的凄苦之情。
第四章是这个士兵追叙临行时与妻子分别的情景。
“死生契阔”是他们共同的约誓之言。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拼音诵读版(带注释),快快收藏了~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拼音诵读版(带注释),快快收藏了~【F-031】击鼓(必读)击J ī鼓ɡǔ其qí镗tánɡ,踊yǒnɡ跃yuè用yònɡ兵bīnɡ。
土Tǔ国ɡuó城chénɡ漕cáo ,我wǒ独dú南nán 行xínɡ。
从Cónɡ孙sūn 子z i 仲zhònɡ,平pínɡ陈chén 与yǔ宋sònɡ。
不Bù我wǒ以y ǐ归ɡuī,忧yōu 心xīn 有yǒu 忡chōnɡ。
爰Yuán 居j ū爰yuán 处chǔ?爰Yuán 丧sàn ɡ其qí马mǎ?于Yú以y ǐ求qiú之zhī?于Yú林lín 之zhī下xià。
“死s ǐ生shēnɡ契qì阔kuò”,与yǔ子z ǐ成chénɡ说shuō。
执Zhí子z ǐ之zhī手shǒu ,与yǔ子z ǐ偕xié老lǎo 。
于Yú嗟jiē阔kuò兮x ī!不Bù我wǒ活huó兮x ī!于Yú嗟jiē洵xún 兮x ī!不Bù我wǒ信xìn 兮x ī!【注释】1、镗(汤tāng):鼓声。
2、踊跃:操练武术时的动作。
兵:武器。
3、“土”、“国”同义。
城漕:在漕邑筑城。
漕邑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
4、南行:指出兵往陈、宋。
这两国在卫国之南。
三四句表示宁愿参加国内城漕的劳役,不愿从军南征。
5、孙子仲:当时卫国领兵南征的统帅。
“孙”是氏,“子仲”是字。
孙氏是卫国的世卿。
6、陈国国都在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
宋国国都在睢(虽suī)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南。
“平陈与宋”是说平定这两国的纠纷。
《国风·邶风.击鼓》全文解释及赏析
《国风·邶风.击鼓》全文解释及赏析《国风·邶风·击鼓》是《诗经》中一篇典型的战争诗。
为先秦时代邶地华夏族民歌。
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
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已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
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
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击鼓题解:征夫的内心情怀【原文】击鼓其镗①,踊跃用兵②。
土国城漕③,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④,平陈与宋⑤。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⑥,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⑦,与子成说⑧。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⑨,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⑩,不我信兮。
【注释】①镗:击鼓的声音。
②兵:刀枪等武器。
③土国:国中挑填混土的工作。
④孙子仲:人名,统兵的主帅。
⑤平:和好。
⑥爱:语气助同,没有实义。
⑦契阔:离散聚合。
⑧成说:预先约定的话。
⑨于嗟:感叹词。
阔:远离、⑩洵:远。
【译文】战鼓敲得咚咚响,奔腾跳跃练刀枪。
国人挑土修漕城,我独南行上沙场。
跟随将军孙子钟,联合陈国与宋国。
不许我们回家乡,忧愁痛苦满心伤。
哪里是我栖身处?哪里丢失我的马?让我哪里去寻找?在那山坡树林下。
生离死别好凄苦,先前与你有誓言。
紧紧拉着你的手,与你偕老到白头。
可叹远隔千万里,想要生还难上难。
可叹生死长别离,山盟海誓成空谈。
【赏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诗经中可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媲美。
一个是庶民对妻子的誓言,一个是庶民对心仪女子的求爱,一个忧伤一个愉悦,都是非常朴直的表达。
先秦的人活得更亲近自然,更天性,高兴了唱不高兴也唱。
中国最早的诗歌不是写在纸上四平八稳的,都是唱出来的。
飞流直下的跌宕起伏,珠玉落银盘的清脆响亮。
但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怎及“死生契阔”苍凉沉郁?在那首诗里,与伊人即使对面相隔,也只是凡尘的一条河,只要有勇气,还是可以渡过河洲去试着亲近心上人的。
《击鼓》译文《击鼓》赏析及鉴赏
《击鼓》译文《击鼓》赏析及鉴赏《击鼓》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
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击鼓》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击鼓》先秦:佚名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击鼓》译文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
(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
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
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
让我无法(与你)相会。
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击鼓》注释镗:鼓声。
其镗,即“镗镗”。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
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
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
一说誓约有信。
《击鼓》译文及注释二《击鼓》译文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
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
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
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有关《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
《有关《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doc》诗人哀叹与爱人远隔不能相聚,实际上表达的是对兵役的怨恨。
《击鼓》这首诗非常著名,...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shijing/938231.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有关《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限时特价:9.99元/篇原价20元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战争诗·击鼓》原文翻译古诗鉴赏
《战争诗·击鼓》原文|翻译|古诗鉴赏《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
这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战争诗·击鼓的原文译文及古诗句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击鼓》原文先秦:佚名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击鼓》译文及注释译文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
(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
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
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
让我无法(与你)相会。
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⑴镗:鼓声。
其镗,即“镗镗”。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在国都服役。
漕:地名。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
⑻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⑼于以:于何。
⑽契阔:聚散。
契,合;阔,离。
⑾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⑿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⒀活:借为“佸”,相会。
《击鼓》赏析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
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
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
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国风·邶风·击鼓(1)(1)
译文
击鼓声镗镗(在耳旁震), (将士们)奋勇演练着刀枪。 土墙和漕城修筑正忙的时候, 只有我随军远征到南方。 跟随着孙子仲(行旅奔波), 平定(作乱的)陈、宋二 国, 回家的心愿得不到许可, 心中郁郁忧愁不快乐, (我)身在何方,身处何地? 我的马儿丢失在哪里?到 哪里(才能)吧它寻觅? 到那(山间的)林泉之地。 生生死死离离合合, (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 与你的双 手交相执握, 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可叹如今散落天涯, 怕是有生之年难以回家。 可叹如今天 各一方, 令我的信约竟成了空话。
•
第二节,“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从将领到
士兵,所有人都是受害人,需要背井离乡,告别家人,将自己放逐到 千里之外。交待出征带目的,抒发有家不能归的忧愁。跟随将军孙子 仲,将要联合陈与宋,不让我们回家乡想起亲人心上痛。 • 第三节,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不知居住在和 何方不知战马丧何处?哪里去觅征人骨,山林之下树深处,这让我想 起一首王翰的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 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到了战场,生命如浮萍了,说不好就落得个马 革裹尸,生死难测的下场,能有多少幸运之人安然无恙回归呢。军旅 生活苦不堪言那,居无定所,思乡之情更上一层楼,连老马都跟着主 人公一起思念起家乡,却又感叹无济于事苦闷。用三个问句,表达出 了征人内心的担忧。 • 第四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生离死别各一 方,当初誓言在心里,曾望紧握你的手,与你到老情不移。这成为千 古名句,“上穷碧落下黄泉”对爱情的歌颂与坚贞,对那种天长地久 的爱情的期盼,与“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决”都表达了相同的 含义,对爱是一种忠贞不渝,无怨无悔的坚持,海枯石烂情缘在,天 崩地裂爱意存,多么伟大的爱情!这是丈夫对妻子允诺,因为战争, 让爱情成为了奢侈品,但也正是如此,爱情变得弥足珍贵,那时人们 对于一段感情是真心地经营,放在今天,爱情只是一种生活的附属品 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阅读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
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认为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
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
下面就让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
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
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
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
让我无法与你相会。
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
镗鼓声。
其镗,即镗镗。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
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á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
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
一说誓约有信。
鉴赏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
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
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
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