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初中生厌学心里辅导案例
一例初中生厌学心里辅导案例
一例初中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让爱掀起心灵的春潮一.个案介绍王小康是一名九年级的学生。
刚开学的几周,我发现他是一个不爱说话、很有心事的学生,并且经常请假,甚至有逃课现象发生。
平时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心不在焉,有时尽然以自己不喜欢某一门学科而去顶撞教师。
常爱独坐一个书桌,与别的同学很少有共同的语言。
让我感到严重的是,这个学生曾对我说他一进学校就感到心理很“急躁”,尤其在教室上课,心理更是烦躁难安,长时间的不良习惯促使他产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
并且害怕学习,对学生生活十分厌烦。
总想停学但又迫于家庭压力而无可奈何,总觉的自己的生活很乏味,对自己很失意,没有一点的上进心。
加上学习基础较差,科任教师百般教诲却怎么也调不起他学习的兴趣,他也始终改不了那种学习上逃避、生活上孤独的习惯和思想。
二.个案分析王小康的这种厌学行为基于他所生活的环境以及他的个人心理情绪。
他的厌学思想产生日久,不可能一下子改变过来,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
因为对于一个即将初中毕业而又自觉无望于学业的学生来讲,他觉得逃避学习就是他唯一的无奈选择。
通过几个星期的细心观察和探索思考,我发觉王小康的厌学思想主要来源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家庭环境因素。
王小康生活在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在外地务工,一两年才回家一次。
家中只有年迈的奶奶和上小学的妹妹,王小康每天回家后和奶奶一起忙于家务,家中与他交流的人很少,关心他的人也只有一个隔代的奶奶,缺乏一定的父爱和母爱。
他的家庭生活很是单调。
是学校典型的留守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特别需要照顾和协助。
王小康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十分的不利。
回家后没有父母的关心,加之忙碌的家务,还有周围务工青少年对他生活上的影响,使他感到与自己交流的人很少,自己觉得很是孤独,学习对他来说就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二是自卑心理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实行分析,该生的主要问题就是自卑,并由此防碍了他学习动机(附属的动机)的正常发展。
所谓自卑,就是自己感到各个方面都不如别的学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共4页
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治疗案例报告摘要:本校初中男学生小奇,语文课堂在全体学生面前受到教师的指责,内心受到伤害,产生了厌学心态。
我作为班主任经过收集小奇的基本资料,与小奇及家人商定了阶段性的治疗目标,我主要运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效果明显。
一、案例背景小奇,男,16岁,汉族,高一年级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与父母同住。
父亲经营一家农副产品加工厂,家庭美好和睦。
小奇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各方面表现都好,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是好学生、好孩子。
在1个月前的一次上课思想开小差,被语文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因答非所问惹得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被老师严厉批评,当时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脸涨红,心怦怦乱跳。
放学回家后收拾书包看到语文课本及作业本时,就感觉紧张害怕、心发慌,隔一日上语文课时,出现心慌胸闷,出虚汗,老师让同学送回家,父母看此情况十分不放心,带其到医院检查,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此后只要提起与上语文课有关的事就很不舒服,情绪低落,感觉气不够用,如果不去上语文课,则一切如常。
希望能够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学习,求助我帮助他克服对上语文课的厌烦心理。
班主任观察: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发现,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
从进入心理辅导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上语文课的事情时,情绪明显焦虑。
家长反映:小奇从小活泼外向,讨人喜欢,但自尊心比较强,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
自从被语文老师批评后,一提起上语文就不高兴,身体不舒服,能在家学习。
二、案例描述对小奇的心理辅导阶段大致分为:1、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第一次和第二次心理辅导:目的:收集资料,建立心理辅导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心理辅导目标。
方法:在心理辅导开始时,充分尊重学生,用开放性问题收集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让小奇尽情倾诉,与他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并完成心理测验。
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厌学心理辅导案例针对厌学心理的辅导案例如下:案例一:一名13岁初一的男孩,不愿意去学校。
在妈妈的生拉硬拽下才去。
后来经过辅导,孩子逐渐回到了学校,和妈妈达成了共识。
案例二:一名18岁的大一男孩,表现出叛逆、抑郁和休学的现象。
他在游戏和亲子关系方面都存在问题。
经过辅导,孩子主动调整作息、做家务,亲子关系也变得温暖顺畅。
案例三:一名15岁的初三女孩,遭遇校园冷暴力,感到抑郁并休学。
她与妈妈的关系疏离,妈妈感到焦虑无助。
经过辅导,妈妈放下了焦虑,孩子也开始敞开心扉,表达一些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母女关系逐渐亲密好转。
针对厌学心理的辅导方法可以包括:1. 找到厌学的原因: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厌学的原因。
可能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问题。
2. 建立信任关系: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和理解。
这有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 制定个性化方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
这可能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心理疏导、人际关系协调等方面。
4. 家庭支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庭背景和亲子关系,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5. 激发学习兴趣:尝试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
例如,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外活动等。
6. 持续关注和调整方案:对学生的辅导过程进行持续关注和调整方案,以适应学生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也要注意跟进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厌学的孩子重新找回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成绩和自信心,建立积极的学习心态和行为习惯。
同时也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心理辅导案例分享对一例有厌学情绪学生的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案例分享对一例有厌学情绪学生的心理辅导背景介绍:小明(化名)是一名初三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下滑,父母对他加压很大,同时他自己也对学习感到厌倦和无助。
这种情绪导致他对上学变得抵触,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更加下滑。
开始阶段:建立信任和倾听在开始阶段的心理辅导中,我以建立信任和倾听为重点,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私密谈话。
我告诉他我是一个与他完全没有关系的人,可以保证绝对的保密性,他可以毫无顾虑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我还向他表示我会尊重他的意愿,不会强迫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小明一开始还保持着警惕和抵触的态度,但我通过温和的态度和耐心的倾听,逐渐赢得了他的信任。
我询问了他在学习方面的问题,帮助他识别他对学习的厌倦和无助情绪。
问题探索阶段:理解和分析问题在问题探索阶段,我的目标是帮助小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他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我通过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他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问他是否能描述出学习厌倦的原因。
小明表达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学习压力大、学习内容无趣和学习方法不当。
针对学习压力,我为他介绍了一些压力管理技巧。
我教给他如何设立合理的目标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教给他放松和调整情绪的方法,比如深呼吸和身体放松练习。
针对学习内容无趣,我帮他找寻学习的乐趣所在。
我鼓励他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如用图表来帮助记忆,与同学一起小组学习等。
我还为他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学习资源和视频,以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
针对学习方法不当,我进行了一对一的辅导。
我向他介绍了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掌握好学习的节奏和环节等。
我还帮助他制定了一个个人学习计划,以帮助他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决方案阶段:制定行动计划在解决方案阶段,我与小明一起制定了一个行动计划,以帮助他克服学习厌倦情绪。
该行动计划包括以下几点:1.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我鼓励小明思考他希望在学习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帮助他设立具体的目标。
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案例一:小明,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最近一段时间,小明对学习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不愿意去上学,每天早晨起床后都磨磨蹭蹭,拖延时间,甚至有时候会假装生病不去上学。
家长和老师多次劝说无效,感到非常无奈。
辅导过程:1. 建立信任关系:首先,心理辅导师与小明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倾听小明的心声,了解他的烦恼和困扰。
2. 分析原因:经过了解,发现小明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习压力大,课程繁重,作业多;二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常被老师和家长批评;三是与同学关系紧张,感到孤独无助。
3. 制定解决方案:针对小明的问题,心理辅导师制定了以下解决方案:(1)调整学习方法:帮助小明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提高自信心:鼓励小明多参加课外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自信心。
(3)改善人际关系:教导小明如何与同学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家庭支持:引导家长关注小明的心理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减轻学习压力。
4. 跟进辅导:在一段时间的辅导后,小明的学习态度有所改善,但仍需持续关注和辅导。
心理辅导师定期与小明沟通,了解他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调整辅导方案。
案例二:小红,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小红原本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但在升入高中后,由于课程难度加大,她开始感到学习压力巨大,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
她开始逃课、旷课,甚至考虑辍学。
辅导过程:1. 建立信任关系:心理辅导师与小红建立了信任关系,通过倾听她的心声,了解她的困扰。
2. 分析原因:经过了解,发现小红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课程难度加大,学习压力大;二是对未来的规划不明确,缺乏目标感;三是担心自己无法适应高中生活,害怕失败。
3. 制定解决方案:针对小红的问题,心理辅导师制定了以下解决方案:(1)调整心态:帮助小红正确看待学习压力,学会调整心态,面对挑战。
(2)明确目标:引导小红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方案个案分享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方案个案分享近年来,学生厌学现象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多学生对上学感到烦躁、无聊甚至抗拒,这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困扰。
为了帮助这些厌学的学生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享一个成功应用于一位厌学学生身上的心理辅导方案,并探讨其中取得的效果。
一、个案背景介绍该个案涉及一个初中二年级女生小莉(化名),她在刚进入初中时表现出明显的厌学情绪。
她经常逃课、不完成作业,并且对老师和同学态度冷漠。
她曾向班主任抱怨自己对某些科目毫无兴趣,陷入迷茫之中。
因此,我们制定了一份系统而全面的心理辅导方案。
二、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首先,在进行心理辅导前,我们需要与小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通过与她互动交流,并认真倾听她的问题和内心痛苦,我们让小莉感受到了被关心与尊重。
只有在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她的厌学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三、寻找根源和制定目标在详细倾听小莉对学习抵触情绪的陈述后,我们发现她曾遭遇过一次差异较大的重要考试失败经历,这导致了她对学习的消极情绪。
为了帮助她克服这种消极影响,我们设定了明确而可行的目标:提高自信、培养学习兴趣,并激发她在学习中展现潜力。
四、提供多元化教育资源为了使小莉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我们为她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通过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拓宽她视野,引导她感受不同领域知识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同时,在教育资源选择上注重个性化需求,根据小莉的兴趣和特长,让她参与适合她的活动,激发她对学习的热情。
五、引导积极思考与行为在辅导过程中,我们强调积极思考与行为的重要性。
通过鼓励小莉在学习中出现困难时运用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认识到自己取得进步所带来的快乐感,增强她对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在遇到挫折时,我们也教给小莉如何应对情绪波动,并寻求支持和帮助。
六、建立合理时间管理厌学常常伴随着学生对学业负责任感的缺失。
专家型心理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张,男,16岁,是一名初二学生。
近期,小张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与同学关系紧张,情绪低落,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
家长和老师发现小张的问题后,非常担心,希望通过心理辅导帮助他走出困境。
二、案例描述1. 初步了解通过与小张的家长沟通,了解到小张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感情好,家庭氛围和谐。
小张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进入初二后,小张开始出现学习问题,家长和老师都感到困惑。
2. 心理测评对小张进行心理测评,结果显示他在学习动机、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3. 深入访谈通过与小张的深入访谈,了解到以下情况:(1)学习压力:小张在学习上追求完美,害怕失败,导致在学习过程中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2)情绪问题:小张在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难以自我调节。
(3)人际关系:小张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导致与同学关系紧张。
三、案例分析1. 学习压力小张在学习上追求完美,害怕失败,导致在学习过程中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使他无法专注于学习,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
2. 情绪问题小张在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难以自我调节。
这些情绪问题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状态。
3. 人际关系小张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导致与同学关系紧张。
这种人际关系问题使他无法在学校中找到归属感,进一步加剧了学习压力和情绪问题。
四、心理辅导方案1. 学习压力缓解(1)调整心态:帮助小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他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
(2)时间管理:指导小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学习方法:教授小张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他的学习兴趣。
2. 情绪问题调节(1)情绪认知:帮助小张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识别和表达情绪。
(2)情绪调节:教授小张一些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3)心理辅导: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小张解决内心困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初中生校园心理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名14岁的初中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压力增大,人际交往相对复杂,小明开始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
在校园生活中,他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学习成绩也有所下滑。
为了帮助小明走出心理困境,学校开展了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以下是小明的成长之路。
二、案例分析1. 问题表现(1)情绪问题:小明在校园中经常表现出焦虑、抑郁的情绪,有时甚至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2)人际关系问题:小明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较少,缺乏信任感,导致他在班级中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3)学习问题:由于心理压力,小明在学习上缺乏动力,成绩逐渐下滑,导致他对自己产生怀疑。
2. 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陪伴他,导致他在家庭中缺乏关爱和支持。
(2)学校因素:初中阶段的学习压力增大,人际交往复杂,小明难以适应。
(3)自身因素: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导致他在面对困境时无法寻求帮助。
三、心理教育措施1. 开展心理辅导课程(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邀请心理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2. 个别心理辅导(1)针对小明的具体情况,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帮助他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
(2)引导小明学会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3. 团体心理辅导(1)组织学生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通过团队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心理压力。
4. 家校合作(1)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2)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四、效果评估1. 情绪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教育,小明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提高。
2. 人际关系改善:小明逐渐融入班级,与同学、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厌学心理咨询案例
厌学心理咨询案例学生小明,15岁,是一名初三学生。
最近,他的学校老师和家长发现他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成绩也在下降。
他的父母开始担心他的学习状态,于是带他来到心理咨询师处进行咨询。
在咨询中,小明透露出了他对学习的厌恶和抵触情绪。
他表示自己觉得学习很枯燥,对学校的课程和考试感到压力很大,没有学习的动力。
他还表示,自己觉得学习没有意义,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谈,心理咨询师发现小明的厌学情绪并非来自于对知识本身的厌恶,而是源自于对学习方式和目标的困惑。
小明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主要是因为学校的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让他产生了学习疲劳感。
另外,小明对未来的迷茫也让他对学习失去了动力,他觉得学习没有方向和目标,所以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明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开始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
咨询师建议小明可以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比如通过参加兴趣班、阅读书籍、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学习体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同时,咨询师也鼓励小明多和家长、老师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困惑和需求,寻求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和调整,小明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
他开始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参加了一些兴趣班和社会实践活动,发现学习也可以很有趣。
他和家长、老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小明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逐渐恢复,成绩也开始有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心理咨询,小明逐渐走出了厌学的困境,重新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他学会了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学习体验,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未来规划。
同时,他也学会了和家长、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咨询在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提醒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厌学案例
学生厌学案例学生厌学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对学习产生不良情绪,表现出对学习的厌恶和抵触。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和发展,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些学生厌学的案例,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学生厌学案例。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习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厌学情绪。
他经常逃课,作业不完成,成绩下滑。
在和他沟通后,我们了解到,小明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习压力过大,他感到无法承受;二是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觉得学习枯燥无味。
其次,还有一个案例是小红,一个小学生。
她在学习上也表现出了厌学的迹象。
她经常缺乏学习动力,不愿意完成作业,经常和家长发生矛盾。
通过和她的家长交流,我们发现,小红对学习的厌恶主要是因为她觉得学习没有意义,不知道学习的用处,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以上两个案例反映了学生厌学的一些常见原因,主要包括学习压力大、学习内容无趣、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等。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首先,学校和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减轻学习压力。
其次,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总之,学生厌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目标,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真对待学生厌学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尽一份力量。
心理辅导教案例范文初中
心理辅导教案例范文初中一、案例介绍学生小王,男,14岁,初二级学生。
自小聪明好学,成绩优异,但在初一第二学期开始,学习成绩突然下滑,情绪低落,与同学关系紧张,对学习失去兴趣。
经过观察和交流,发现小王存在学习压力大、自我要求过高、情绪管理能力差等问题。
二、案例分析1. 学习压力大:小王自小成绩优异,家长和老师对他的期望很高,导致他自身压力越来越大,恐惧考试,害怕失败。
2. 自我要求过高:小王对自己要求过高,不允许自己犯错误,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极度自责,影响情绪。
3. 情绪管理能力差:小王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缺乏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导致情绪低落,影响学习和生活。
三、心理辅导方法1.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王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调整思维方式,学会正确评价自己,降低自我要求。
2. 情绪管理训练:教授小王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情绪宣泄等,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3. 家庭治疗:与家长沟通,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减轻小王的学习压力,给予关爱和支持。
4. 团体辅导:组织小王参加团体辅导活动,增进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改善人际关系。
5. 学习策略指导:针对小王的学习问题,给予学习策略指导,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四、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小王的学习成绩逐渐上升,情绪稳定,与同学关系融洽,重新找回了学习的兴趣。
五、启示1.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 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
4. 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降低过高的自我要求。
5.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之厌学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之厌学引言在青少年时期,许多孩子会经历厌学的情况。
厌学是指对学校和学习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和厌恶感,表现为不愿意上学或逃避学习。
这种行为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
本文将通过一个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案例分析,探讨厌学问题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案例分析小明,一个十四岁的初中生,最近开始表现出对学校和学习的极度厌恶。
他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对老师的话不予理睬,作业也拖延不做。
父母和老师对他进行了多次谈话,试图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帮助他改变,但小明总是回避谈话或者敷衍了事,没有实质性的改进。
他的成绩也在不断下滑,之前优秀的成绩也变得一塌糊涂。
原因分析1. 家庭环境小明的家庭环境可能是导致他厌学的一个原因。
可能是家中存在矛盾,家庭氛围不和谐,或者家庭成员对他的期望过高。
这些因素都会给他带来心理压力,影响他的学习情绪和能力。
2. 学习动力不足小明对学习可能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力,他对未来可能没有清晰的规划,并缺乏对学习的自觉性。
他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对知识的渴望。
3. 学业压力可能是小明面对学业上的困难和挑战时,感到无法承受。
他可能不知道如何应对学业的困难,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对学习的厌恶。
4. 社交问题小明可能在同学中处于孤立状态,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也会导致他对学校和学习的厌恶情绪,觉得学校是一个不愉快的地方。
应对方法1. 家庭支持家长需要给予小明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与小明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帮助他缓解心理压力。
避免对他的要求过于苛刻,尊重他的选择和个性。
2. 建立学习目标学校和家长可以帮助小明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他了解知识的重要性,培养他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让他对学习充满热情。
3. 提供学业支持学校老师和家长需要给予小明足够的学业支持和帮助,让他感受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厌学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厌学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第一篇:厌学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厌学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一、个案的基本数据姓名:小X 性别:男出生日期:年龄:15岁外貌特征:身体发育正常,身材瘦小,皮肤偏黑,头发遮住眼睛,平时不太讲话,也没有特别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
二、研究目的1、我校高中生都是踏着最低录取分数线进校的,所以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学习习惯都不是很好,甚至学习态度也不端正。
因此如何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我们老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帮助个案找到奋斗的目标,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三、个案背景资料1、家庭情况:父亲46岁,经营服装小店;母亲46岁,协助父亲开店。
父母因为做生意,家庭环境不错,所以薛小X从小衣食无忧,觉得生活没有目标,想要什么东西父母都可以满足他,所以学习对他来说既没兴趣又没有用处,因此有种“读书无用论”的想法。
加上父母也没有一定让他考上大学的想法,觉得只要高中毕业就好,然后继承家业,也是能养活自己的。
由此无论是孩子自己还是家长都没有重视学习,导致学生更没有上进心。
2、受教育情况:小X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属班级中等水平,在中考时以404分的成绩考入我校,当时录取分数线是400分。
据他自己所描述是发挥正常,所以入校成绩在班中排名也是中等,由于他性格内向不太喜欢与其他同学交流,所以从小学到高中都没有担任班干部的职务。
3、家长的期望:顺顺利利拿到高中毕业证书,找份工作养活他自己。
四、教师观察1、小X自进校以来,一直处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无论是班级活动还是同学间的聚会,他都很少参加,久而久之同学们和他的交流越来越少,他也越发的孤僻,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平日下课时见他不是发呆就是睡觉。
2、该生的个人自理能力较强。
我校是寄宿制高中,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个人卫生情况要求特别高,作息时间控制也是相当严格,而他对于这些都能完成的较快较好,从不拖班级或寝室的后腿。
3、小X上课的表现就差强人意了,虽然不和别人讲话,但是一上课他就没精神,眼神迷离,不一会就梦周公了。
厌学心理咨询案例
厌学心理咨询案例小明,一名初中生,最近在学校表现出了明显的厌学情绪。
他的父母发现他越来越不愿意去学校,经常找各种理由请假。
他的成绩也在下降,原本优秀的成绩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滑坡。
父母非常担心,于是决定带他去心理咨询。
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明逐渐敞开心扉,表达了自己的烦恼。
原来,小明在学校遇到了一些人际关系的问题,他觉得自己和同学之间存在隔阂,感到孤独和无助。
同时,学习压力也让他感到焦虑和沮丧,他觉得自己已经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细致倾听和分析,发现小明的厌学情绪并非来自于对学习内容的厌恶,而是因为他在学校遇到了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上的困扰。
心理咨询师通过与小明进行深入沟通,引导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心理咨询师帮助小明建立了自信心,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他们一起分析了小明在人际关系上的困扰,并给予了有效的建议和指导,让小明学会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增强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其次,心理咨询师针对小明的学习压力问题,通过心理疏导和认知重建,帮助他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应对压力的方法。
他们一起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小明在学习上能够更加有条理和有效率,减轻了他的学习压力。
最后,心理咨询师还鼓励小明多参加学校的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让他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的集体生活中,增强了他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小明的情绪逐渐得到了缓解,他重新找回了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他的父母也看到了他的变化,对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厌学心理咨询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重新对学习产生兴趣,而是要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出发,找到问题的根源,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重建学习动力和信心。
这需要心理咨询师具备丰富的心理知识和临床经验,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成长支持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茁壮成长。
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享
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享大多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一定程度的艰难和挫折,其中之一就是对学习产生厌恶甚至抗拒的情绪。
这种厌学现象不仅给学生自身带来困扰,也给教师和家长们带来了不小的头疼。
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厌学的学生走出困境,心理辅导在这个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
背景介绍李明(化名)是一位初中二年级的男孩,他平时表现积极活泼、善于交流,在班级中也颇受同学和老师们的喜欢。
然而,在过去几个月里,李明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并且对上课提问不愿搭理。
他对于完成作业也漠不关心,甚至经常忽略老师的纪律要求。
由于这样的变化引起了教师和家长们的关注,李明被推荐进行了心理辅导。
问题分析在与李明进行初步接触后,心理辅导师发现他并没有认真思考自己良好表现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而是寄希望于象征性地改变一下自己的学习环境来解决问题。
这种不负责任、消极的态度表明李明已经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需要辅导者通过与他沟通找到根源。
案例分享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心理辅导师通过与李明的多次交流得知,他平时学习基础一直很扎实,并且在班级竞赛中也有过出色的表现。
但是,在最近几个月里,由于班级成绩逐渐提高和其他同学夸奖所带来的不断压力,让李明产生了彷徨和迷茫。
情感支持针对李明的情感困扰,心理辅导师首先给予了他有效的情感支持。
辅导师鼓励李明相信自己并放下必须立刻取得成就的强迫想法。
同时,在适当引导下,让他向教师和家长们倾诉内心真实感受,并积极寻求帮助和支持。
认知重构紧接着,在有效地增加理解和信任之后,心理辅导师引导李明开启了认知重构的过程。
首先,辅导师与他一起回顾过去取得的成功经历,并提醒他这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小部分挫折,不应该否定整个学习历程。
其次,辅导师让李明意识到完美主义思维模式对于自身学习产生的压力和焦虑。
目标设定为了帮助李明走出厌学困境,心理辅导师和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
目标包括:1.调整自己对于学习成绩和竞争的期望;2.积极寻求家长和老师们的支持与沟通;3.培养合理科学的时间管理和学习计划。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最近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问题,成绩下降,情绪低落,甚至出现了逃学的情况。
学校教师意识到了小明的情况,并将他介绍给心理辅导师进行帮助。
初步了解在初步了解小明的情况时,心理辅导师发现小明是一个内向、孤独的学生,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他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感觉自己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这导致了他逃避学习的行为。
辅导师还了解到小明在班级中没有真正的朋友,这对于他的成长和心理健康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设定目标在初步了解小明的情况后,心理辅导师跟小明制订了一些心理辅导的目标:1.帮助小明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2.帮助小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朋友圈。
3.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方式,不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评价自己。
实施步骤1.建立信任关系:心理辅导师与小明进行了多次会谈,在尊重小明的基础上,与他建立了信任关系。
辅导师通过倾听、理解和共情,让小明感受到他是被接纳和理解的。
2.情绪管理:心理辅导师帮助小明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掌握一些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
他鼓励小明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指导他如何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动力。
3.思维改变:辅导师帮助小明认识到负面思维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引导他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思维方式。
通过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小明开始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4.培养兴趣:心理辅导师与小明一起探索他的兴趣爱好,并鼓励他参加相应的活动。
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小明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对学习产生了更大的动力。
5.人际关系培养:辅导师与小明一起分析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探讨他的交往方式并进行改进。
同时,辅导师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帮助小明与同班同学建立更深厚的友谊和互信。
6.家庭支持:心理辅导师与小明的父母进行了交流,告知他们小明的情况并提供家庭支持建议。
通过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小明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得到了积极的改变。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享会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享会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竞争的加剧,许多学生感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出现了严重的厌学心理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针对学生厌学心理进行辅导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分享会来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
一、案例一:缺乏自信心的小明小明是一个初中生,他在各个科目上表现平平,但并不表示他没有能力。
在辅导过程中,我们发现小明是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孩子。
他总是觉得自己做不好某些事情,对于难题不敢迈出第一步。
针对小明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1. 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我们鼓励小明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成功的方面,并从中获得积极反馈。
比如,在一次数学测试中,他完成了大部分题目并且正确无误。
我们强调他所取得的进步,并提醒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2. 设置合理目标:我们与小明商定了一系列逐渐提高的学习目标,并为每个目标设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通过分步骤地解决问题,小明渐渐恢复了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3. 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统:我们鼓励小明与家长、老师以及同学进行积极沟通。
这样,他能够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从而更有信心面对厌学心理的挑战。
二、案例二:压力过大导致缺乏动力的小红小红是一位高中生,她总是感到压力巨大,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
在辅导中,我们注意到她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来减轻压力并重新点燃内心的激情。
以下是针对小红问题所采取的策略:1. 帮助她认识并管理压力:我们首先让小红意识到她感受到的压力,并教导她如何适当地应对和管理这些负面情绪。
通过帮助她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技巧和放松方法,小红能够更好地平衡学习与休息。
2. 培养兴趣爱好:我们鼓励小红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不仅可以分散她过度关注学习所带来的压力,还能够为她提供一种放松和享受的方式。
3.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我们推荐小红寻找一个安静且舒适的学习环境,避开与学习无关的干扰因素。
同时,我们也建议她调整学习方式和方法,采取更加高效和有趣的学习方法。
厌学心理辅导个案
中学生厌学心理辅导个案案例:才让,15周岁,我校初三(3)班学生。
该生上初三后,各科成绩一般,上课总是无精打采,毫无精神,经常看着窗外发呆。
针对他的表现,各科老师严肃地批评了他。
老师的批评引起他强烈的不满,以后再也不愿听课,不愿记笔记,拿起课本就烦,总体成绩下降很快,与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也越来越远。
这属于一个典型的学生厌学案例。
一、原因分析1.我校的学生进入初三后,重新分班,同学之间基本上都是新面孔。
另外加上大部分的老师都是新老师,更加使得才让感到恐惧和不安等负面情绪。
2.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不能有效学习课堂文化知识。
进入初三后,学习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程的门类增多,学习任务加大。
如果学生自学能力不提高就不能适应教师教学的快节奏,必然在激烈的初三学习竞争中慢慢落后。
另外才让的学习行为不佳,又有不良的心理暗示,导致学习效果非常不佳。
3.亲生父母离异,与继母生活在一块,逐渐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
才让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他的父母因感情问题离异后,他母亲把他留在了父亲的身边,但是他父亲并不是一个负责的父亲,他又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逆反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厌学表现。
4.才让现在处于青春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青春期闭锁心理,这个不良心理使得他没有真心朋友,这更让他在班级中显得自卑和孤僻。
5.社会环境对中学生厌学的影响是巨大而不可忽视的。
长期以来,我们教育学生的方式一直坚持道德和目标认知教育。
号召学生学习这个人物,学习那个榜样等,潜移默化中将一种固态思维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只会想“我应该如何”,而不去想“我能如何”。
进入难度较大的学习阶段后,很多学生由于缺乏主观能动性和自我约束力,对学习和生活感到迷茫,导致主体能力、价值观和客观现实的错位,进而导致厌学。
二、厌学心理影响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青少年时代是形成个人智力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能力如何将是今后智力发展关键。
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成绩很有可能将不好,因而导致个人智力和能力滞后发展。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3)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案例介绍多杰,男,九年级学生学生。
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
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
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
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
经受不起老师的批评。
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上课故意讲话,做小动作,不交作业。
班主任找他谈话,他也是听过算了,有时也会和班主任顶撞,回到教室一如往常,是个让老师十分头疼的学生。
做事很情绪化,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
案例分析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
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老师不是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过程和辅导策略首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在心理咨询室单独交谈,了解他的情况,让他充分地发泄内心关于学校与老师的不愉快记忆。
刚开始他闭口不语,我就避开主题,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谈起,并多次强调会为他所说的话保密,后来他终于开口了。
在交谈中,我还了解到他爱好打篮球。
坚持疏导教育: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其他人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这样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
对他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以及意识到自己还是有学习的潜力。
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尤其是减轻他的心理压力,然后逐步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初中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让爱掀起心灵的春潮
一.个案介绍
王小康是一名九年级的学生。
刚开学的几周,我发现他是一个不爱说话、很有心事的学生,并且经常请假,甚至有逃课现象发生。
平时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心不在焉,有时尽然以自己不喜欢某一门学科而去顶撞教师。
常爱独坐一个书桌,与别的同学很少有共同的语言。
让我感到严重的是,这个学生曾对我说他一进学校就感到心理很“急躁”,尤其在教室上课,心理更是烦躁难安,长时间的不良习惯促使他产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
并且害怕学习,对学生生活十分厌烦。
总想停学但又迫于家庭压力而无可奈何,总觉的自己的生活很乏味,对自己很失意,没有一点的上进心。
加上学习基础较差,科任教师百般教诲却怎么也调不起他学习的兴趣,他也始终改不了那种学习上逃避、生活上孤独的习惯和思想。
二.个案分析
王小康的这种厌学行为基于他所生活的环境以及他的个人心理情绪。
他的厌学思想产生日久,不可能一下子改变过来,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
因为对于一个即将初中毕业而又自觉无望于学业的学生来讲,他觉得逃避学习就是他唯一的无奈
选择。
通过几个星期的细心观察和探索思考,我发觉王小康的厌学思想主要来源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家庭环境因素。
王小康生活在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在外地务工,一两年才回家一次。
家中只有年迈的奶奶和上小学的妹妹,王小康每天回家后和奶奶一起忙于家务,家中与他交流的人很少,关心他的人也只有一个隔代的奶奶,缺乏一定的父爱和母爱。
他的家庭生活很是单调。
是学校典型的留守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特别需要照顾和帮助。
王小康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十分的不利。
回家后没有父母的关心,加之忙碌的家务,还有周围务工青少年对他生活上的影响,使他感到与自己交流的人很少,自己觉得很是孤独,学习对他来说就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二是自卑心理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该生的主要问题就是自卑,并由此阻碍了他学习动机(附属的动机)的正常发展。
所谓自卑,就是自己感到各个方面都不如别的学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所谓学习动机(附属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得教师、家长的赞许或认可而好好学习的动机。
具体说,就是王小康受社会动机(交往性动机)的影响,学习动机(附属的动机)发展十分缓慢,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典型的厌学思想。
在学校学习不好,不敢面对老师,学习过程中又觉的自己是班级的累赘,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自卑感,自暴自弃,自觉学习无任何希望,就失去了应有的学习动机。
这样,王小康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没有
了丝毫的兴趣,就经常以请假逃课来躲避这种生活。
总之,缺少爱心的诃护,缺少帮助,导致王小康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辅导过程
针对王小康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辅导措施应该是行为上的调节和心理上的调节相结合,教师的单独谈话、生活帮助和班集体的融合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综合辅导方式。
这样才能激活他的上进心,使他在温暖的集体中健康成长。
1.以爱感化,心理疏通。
对于王小康,我首先耐心的找他谈话,很热诚的与他谈心。
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和他单独说一些心理话,询问他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尤其谈问他怎样看待停学去打工;关切他家里的生活情况,并在多方面给予帮助。
学习方面仅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并对他讲“解学习只是掌握生活的技能,并不是非要考上大学”的道理。
这样他就对学习有了一个正确的理解,从而懂得学习生活中更多的是和老师、同学交往的乐趣,并非单一乏味的求知过程,使他懂得珍惜学生时代的美好生活。
慢慢的我逐渐走进了他的内心,以真诚的爱心帮助他克服了心理上的层层障碍。
师生关系也拉近了,他也开始喜欢老师和各门学科了。
2. 温情相融,集体帮助。
在班级中,我经常动员集体力量来帮助他学习,帮助他的生活。
组织他参加班级、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他劳动积极,我就推荐他当劳动组长。
经提议以前和他有过矛盾的同学,约我和他一同畅谈心扉,相互致谦,这样解
除了王小康心理的隔阂,他逐渐走进了集体的怀抱,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在分配座位时,我有意分配他和学习好的同学坐在一起,激发了他学习的动力。
3.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
在他表现刚有好转时,我就紧接着多次对他进行了家访,并与他的父母进行了交谈,讲明了他们的责任,希望他们能正确认识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迫切需要家长在学习方面的认可和关爱。
所以我告诉说服家长,让他们也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发展,并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多给孩子一份关怀,多给自己一份责任。
如此加强了与家长间的沟通交流,使王小康感到老师和家长对他的学习都关注备至。
对于我的家访,王小康起初很不想让我看到他家的情况,可是去了几次后,他反而更加欢迎我了,并且还时不时的邀请我去他家。
一个多学期后,王小康竟然主动来找我谈心了。
最好的一点,就是他变得爱说话了,爱学习了,以前的一些不良习惯和思想都减少了。
我乘机在各方面进行激励,并更亲近于他,关怀于他,让他继续得到不断的进步。
四.成效及对问题的思考
现在王小康不逃课也不请假了,能及时完成各科作业,与之并肩行走的学生也多了,上课很认真。
尤其是对班级的事特别上心,由于他在体育方面的特长,被班级推选为文体委员。
自卑感消失了,自信心增强了,学习动机得以正常的发展了,所以在学习格外上进。
中考在即,他也和其他同学一样更是倍加努力,并
且对我说了他很多的愿望,比如争取考上高中、毕业后的打算等。
有了很多的人生理想。
看到王小康充满自信、学习上进的现象,我非常欣慰。
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一定得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研究教学,更要研究学生,而研究学生的最好方法就是心理辅导教育。
尤其对于青少年复杂的心理变化,教师更应以爱心去感化学生,以热心去帮助学生,以耐心去引导学生,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健康成长,才是科学的教育。
教育学生还不仅在学校,也不能全依靠教师,也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让家长和教师共同携手来完成对孩子心灵的洗涤,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