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产业概况
国产玉米数据分析报告(3篇)
![国产玉米数据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a5ee4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d.png)
第1篇一、引言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仅在国内消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国产玉米的市场分析,揭示其生产、消费、进出口等关键数据,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国产玉米生产概况1. 生产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9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为6.12亿亩,产量为2.58亿吨。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约为22%,位居世界第二。
2. 产区分布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黄淮海等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成为我国玉米产量最高的地区。
3. 品种结构国产玉米品种繁多,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饲料玉米、食用玉米等。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优质饲料玉米和食用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三、国产玉米消费市场分析1. 消费总量我国玉米消费总量逐年上升,2019年消费量为2.57亿吨。
其中,饲料消费占比最高,约为60%;食用消费占比约为25%;工业消费占比约为15%。
2. 消费结构(1)饲料消费: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玉米需求量不断增长。
其中,猪饲料对玉米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家禽饲料。
(2)食用消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玉米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玉米食品主要包括玉米粥、玉米饼、玉米面条等。
(3)工业消费:玉米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玉米淀粉、玉米酒精、玉米油等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
四、国产玉米进出口数据分析1. 出口情况近年来,我国玉米出口量逐年下降。
2019年,我国玉米出口量为254万吨,主要出口到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区。
2. 进口情况我国玉米进口量相对较小,主要进口国为美国、阿根廷、乌克兰等。
近年来,我国玉米进口量基本保持稳定。
五、国产玉米价格走势分析1. 价格波动国产玉米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产成本、供求关系、政策调控等。
近年来,国产玉米价格波动较大,2019年价格较2018年有所上涨。
2023年玉米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玉米行业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0eb7e3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6.png)
2023年玉米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主要的粮食和饲料原料之一。
由于其广泛的种植和多功能性,玉米在农业、食品、能源和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对玉米行业市场现状的1500字分析:1.全球玉米产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统计数据,全球玉米产量从2000年的659亿吨增加到2019年的1139亿吨,平均每年增长约2.7%。
同时,全球玉米消费量也在持续增长,主要受到人口增长和需求的推动。
2.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消费国和进口国。
中国的玉米消费量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30%左右。
由于人口增长、畜牧业发展和玉米加工需求的增加,中国对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中国玉米自给率较低,依赖进口玉米以弥补供应缺口,因此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之一。
3.玉米在农业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玉米是主要的饲料作物,被广泛用于畜牧业和家禽养殖业。
此外,玉米也是重要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泛。
玉米油、玉米淀粉和玉米醇等加工产品也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
另外,玉米是生物燃料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如玉米乙醇的生产。
4.玉米价格波动较大。
由于玉米产量受到气候、灾害、供需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玉米价格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国际市场上的玉米价格波动也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市场的玉米价格。
另外,玉米价格还受到政策调控、关税、汇率等因素的影响。
5.玉米行业竞争激烈。
全球范围内,玉米种植和产业化程度较高,多个国家都有玉米产业链。
中国玉米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来自进口玉米和国内玉米产地之间的竞争。
此外,由于价格波动性大,玉米产业也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
6.市场需求趋势多样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玉米产品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
玉米加工产品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玉米油、玉米淀粉和玉米醇等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扩大。
另外,由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生物燃料和生物塑料等领域对玉米的需求也在增加。
玉米行业发展报告
![玉米行业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9dac5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2.png)
玉米行业发展报告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都居于领先地位。
本报告将对玉米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玉米行业的现状目前,全球玉米种植面积超过2亿公顷,年产量超过10亿吨。
玉米主要用于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等方面。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其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于世界首位。
二、玉米行业的发展趋势1. 科技进步促进玉米产量提升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玉米的种植技术不断改良,耐病虫害的新品种不断推出,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也更加科学合理。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玉米产量的提升。
2. 玉米深加工技术不断提升玉米深加工是玉米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玉米加工成淀粉、葡萄糖、乳酸等多种产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玉米深加工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加。
3. 玉米产业链的完善随着玉米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从种植、生产到销售环节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优化和改进。
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增加,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得到了提升。
4. 玉米国际贸易的增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玉米国际贸易量逐年增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玉米消费国之一,对于进口玉米的需求也在增加。
同时,中国的玉米出口也在逐渐增加,成为了全球重要的玉米出口国之一。
三、玉米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 病虫害防控问题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病虫害对于玉米种植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控技术研究,推广抗病虫害品种,提高农民的防控意识。
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也需要转型升级。
在玉米种植中,应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3. 市场竞争压力随着国内外玉米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能力也是关键。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454ee1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5.png)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丰产、高效、多用途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工业等领域。
本报告将对玉米行业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和消费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玉米总产量持续增加,2019年达到了2610万吨,较2018年增长了3.2%。
目前,我国玉米的总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市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需求旺盛。
二、玉米价格玉米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市场供需关系、政策因素、气候变化等。
近年来,玉米价格波动较大,主要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政府对玉米价格进行管理,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调整进口关税、补贴农户等。
这些政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使得玉米价格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三、市场需求玉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人类主要的粮食和饲料来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玉米的需求也在增加。
另外,玉米还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如玉米淀粉、玉米醇、玉米油等,这些产品在食品、饲料、燃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对玉米市场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产业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玉米产业呈现出以下趋势:1. 科技兴农:农业科技的发展将推动玉米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 产业升级: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玉米产业将逐渐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3. 多元化发展:玉米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其多元化应用,如玉米深加工、玉米生物质能源等,提高附加值。
4. 绿色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玉米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玉米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需求旺盛,产业发展趋势良好。
玉米农业科技的进步将推动玉米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玉米产业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甜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国内外甜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7439d56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4.png)
国内外甜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甜玉米产业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较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农业领域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对国内外甜玉米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详细分析。
一、国内甜玉米产业现状1.产量及面积:中国是世界上甜玉米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甜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球前列。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对营养需求的不断提高,甜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2.品种改良:国内甜玉米产业在品种改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的甜玉米品种,提高了产量和品质,满足了市场需求。
3.科学种植管理:近年来,国内甜玉米产业逐渐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通过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控等措施,提高了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4.加工及利用:国内甜玉米加工业也在逐步发展,目前主要以加工成玉米淀粉和玉米油为主,且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良好。
此外,甜玉米还可以加工成罐头、速冻食品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二、国际甜玉米产业现状1.主要生产国家:全球甜玉米主要生产国家有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等。
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甜玉米生产国,其产量占据全球产量的相当比例。
2.技术水平:国际上甜玉米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较高,尤其是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种植管理、品种改良、机械化作业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他们通过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提高了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3.产品质量及市场需求:国际上的甜玉米产品以质优价高著称,其高度美味和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生活方式,甜玉米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食材,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三、甜玉米产业发展前景1.内外市场需求增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消费能力的提高,甜玉米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食材,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未来,甜玉米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2.种植技术创新: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甜玉米种植技术将进一步创新,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玉米产业进展情况汇报
![玉米产业进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03747a8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5.png)
玉米产业进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对我国玉米产业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玉米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技术不断提升,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和技术支持,玉米产量逐年稳步增长,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次,玉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玉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传统的种植、加工向多元化发展,涉及食品、饲料、深加工等多个领域。
同时,玉米产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为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次,玉米加工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我国玉米加工技术不断创新,玉米深加工产品不断丰富,涉及玉米油、玉米淀粉、玉米酒等多个领域。
这些加工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出口到国际市场,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最后,玉米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农业的全面开放和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我国玉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我国玉米品质不断提高,出口量不断增加,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信赖。
总的来看,我国玉米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玉米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玉米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玉米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21cc8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d.png)
玉米市场分析现状一、概述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各个地区。
本文将分析当前玉米市场的现状,包括产量、价格和需求等方面,为相关产业提供参考。
二、玉米产量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持续增长。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我国2019年玉米总产量达到2.9亿吨,比上年增长6%。
这主要得益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政府的支持政策。
而在种植区域上,东北地区的玉米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三、玉米价格玉米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供需关系、政策调控和国际市场情况等。
近年来,我国玉米价格整体上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玉米价格比前一年上涨了10%左右。
这一涨幅主要受到国内生猪养殖复苏和玉米用于制糖、酿酒等加工行业需求的增加影响。
另外,国内玉米市场也受到国际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玉米产量和出口情况。
四、玉米需求玉米是重要的饲料原料,同时在食品、饮料、淀粉和生物燃料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近年来,我国家禽养殖业逐渐恢复,使得玉米需求增加。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玉米在食品和饮料行业的需求也呈现增长趋势。
另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生物燃料领域对玉米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五、玉米市场前景基于当前的产量、价格和需求情况,可以预见,未来玉米市场前景广阔。
一方面,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种植技术的提高,玉米产量有望继续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玉米用于食品和饮料行业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此外,随着环保政策的推动,生物燃料领域对玉米的需求也将呈现增长趋势。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玉米市场在产量、价格和需求等方面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预计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相应的,相关产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整和投资,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趋势。
我国玉米的生产现状和发展目标
![我国玉米的生产现状和发展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1bfab15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e.png)
我国玉米的生产现状和发展目标【原创实用版】目录一、我国玉米生产现状1.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2.玉米品种和品质3.玉米生产技术水平4.影响玉米生产的因素二、我国玉米发展目标1.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2.优化玉米种植结构3.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水平4.应对挑战和问题正文一、我国玉米生产现状1.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所增加。
据统计,2021 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达到 5.38 亿亩,总产量为 2.65 亿吨。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新品种的推广,玉米亩产量逐年递增。
2.玉米品种和品质我国玉米品种繁多,涵盖了粮食、饲料、鲜食等多个类型。
在粮食用途方面,主要以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特性为主;在饲料用途方面,以高蛋白、高能量等特性为主;在鲜食方面,以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为特点。
总体来说,我国玉米品质不断提高。
3.玉米生产技术水平我国玉米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育种、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杂交育种技术的发展,使得玉米品种不断更新,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
种植技术的推广,如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等,使得玉米生产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4.影响玉米生产的因素尽管我国玉米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偏高,造成玉米生产成本上升,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其次,农户人均耕地面积少并且分散,农民自身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导致玉米栽培技术得不到很好的实施。
再次,玉米病虫害防治难度大,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
二、我国玉米发展目标1.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我国将继续推进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通过加大育种研发力度,推广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特性的品种,提高玉米单产水平。
2.优化玉米种植结构我国将进一步优化玉米种植结构,提高玉米产业的效益。
通过调整种植布局,发展绿色、生态、高效的玉米生产模式,提高玉米的产值。
3.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水平我国将继续加大玉米生产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水平。
玉米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
![玉米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41026f5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9.png)
玉米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玉米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稳步增长,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玉米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在过去几年中,我国玉米产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2024年我国的玉米产量达到了2.93亿吨,比2024年增长了3.4%。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民的种植经验的积累。
同时,我国对玉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玉米已成为主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玉米加工业也在逐渐壮大。
玉米产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国的玉米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以小农户为主,农业规模效益不高。
其次,玉米生产的成本较高,主要在于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成本的上升。
同时,玉米产量在一些主产区呈现出连年增长的趋势,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波动较大。
二、玉米产业的发展展望1.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未来几年,我国玉米产量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通过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培育高产、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同时,应加大对玉米种植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补贴政策,鼓励农民扩大种植规模,推动玉米产业的发展。
2.优化玉米产业结构目前我国玉米产业的主要问题是结构不合理,小农户规模经营效益低。
未来应加大对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发展。
引导农民走集约化、规模化种植的道路,形成农业产业链的完善。
3.加强玉米市场监管和稳定近年来,玉米行业的价格波动较大,这不仅给农民带来了经济风险,也给市场稳定带来了不确定性。
未来应加强玉米市场的监管,提高市场透明度和预警机制,合理调节玉米价格。
同时,加强与玉米相关的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稳定。
4.发展玉米加工业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饲料,在玉米加工业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
玉米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玉米产业发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67bac55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7.png)
玉米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市
场需求持续增长,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下将从产量、质量、市场需求、产业链延伸等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从产量方面来看,我国玉米产量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去
年我国玉米总产量达到了1.2亿吨,较前一年增长了5%。
这主要得益于农业科技
的进步,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的扶持政策,使得玉米产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和增长。
其次,玉米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
玉米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更加注重科学种植,合理施肥,选用优质种子,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使得玉米的品质得到了有效保障。
再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制品的需求量不断
增加。
玉米不仅可以作为食品原料,还可以用于生物燃料、饲料、工业原料等多个领域,市场需求广泛而持续增长,为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最后,玉米产业链不断延伸。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玉米产
业链不断延伸,从传统的种植、加工到深加工、生物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为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综上所述,我国玉米产业在产量、质量、市场需求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都取得
了显著的进展,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产业合作,促进玉米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玉米产业体系
![国家玉米产业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4a9d0d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6.png)
国家玉米产业体系
中国玉米产业体系概述
玉米作为我国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及饲料基础方面扮演
着重要角色。
经过几十年的投入和发展,中国玉米产业体系不但在种植技术方面引领了国际先进水平,还在加工贸易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从种植技术的发展来看,中国玉米产业迅速推进了玉米良种更新和种植技术的
先进化,促进了育种水平的显著提升,产业的提质和效率的变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制造业及相关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玉米加工行业日趋成熟,其中以玉米
淀粉及玉米糖液行业为主导,发挥着基础类重要作用,伴随着化学制品的悬殊增长,这些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此外,玉米粗制材料的需求也相应升高,同时玉米深加工产品流行度也在增加,如玉米饲料、早熟玉米食品等。
与此同时,玉米农业综合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外贸玉米取
得了显著成效,参与国际商业竞争,加强了国家粮食安全在国际上的地位。
总之,经过中国政府和农民们全方位的投入及努力,中国玉米产业体系越来越
成熟,以及不断完善,能够为我国粮食及饲料行业发展和游资经济发展贡献出更多力量。
2024年玉米种植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玉米种植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80bbae2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d.png)
玉米种植市场分析现状引言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广泛的种植和应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的增加,玉米种植市场呈现出一定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对当前玉米种植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参考。
市场规模与产能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玉米种植规模逐年增加。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每年玉米种植面积约为XX万公顷,产量达到XX吨。
这一数字表明,玉米种植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与消费趋势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有广泛的应用市场。
首先,玉米作为粮食原料,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饲料生产等领域。
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玉米制品如玉米油、玉米面粉等在市场上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另外,玉米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玉米乙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对替代传统的石油燃料具有较大的潜力。
近年来,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也为玉米乙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市场竞争与发展趋势由于玉米种植市场的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和农户投资。
当前,我国玉米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主体类型多样。
一方面,大型农业企业通过规模化经营、科技投入等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益;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也逐渐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玉米种植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也给玉米种植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
例如,近年来,一种名为XX的新品种玉米被广泛推广,其抗虫抗病能力、产量和品质都明显优于传统品种,为种植者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结论综上所述,玉米种植市场在我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逐年增加。
市场需求方面,玉米在食品加工、饲料生产以及能源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然而,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农户和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种植技术,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玉米种植市场仍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有望为相关从业者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e75c26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3.png)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1. 当前玉米生产的现状1.1 玉米的种植面积与产量说到玉米,大家都知道这可是咱们国家重要的粮食作物,真是家喻户晓。
你知道吗?在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大得让人吃惊,大约有四千多万公顷,产量也是个天文数字,每年能生产超过两亿吨的玉米,简直是金玉满堂!而且,很多地方的农民靠种玉米养家糊口,真是辛苦不易,活生生的“农民伯伯”呢!1.2 地区分布与主要产区尤其在东北、华北,甚至西南地区,玉米可就像春天的花儿,处处开放。
每到秋天,玉米成熟,那金黄的颜色,简直好看到爆。
像黑龙江、吉林、山东等地,真是玉米的“故乡”,收割时,田野里一片欢腾,那场景,真让人感动。
2. 玉米生产的技术与挑战2.1 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说到种植,现代技术可是大大的提升了玉米的产量。
无人机、精准农业、智能喷灌……这些词听着耳熟吧?它们纷纷登场,让农民们的腰包鼓鼓。
就像篮球场上的“战术”,农民们通过这些高科技手段,真是稳抓稳打,收成自然不会低。
2.2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不过,天上不会掉馅饼,想要丰收,挑战也不少。
气候变化、病虫害、市场波动,真是让人绞尽脑汁。
有时候,你明明照顾得好好的,结果却被一场意外的暴雨给打了个措手不及,心里那个酸啊,真是不言而喻啊!再说,市场价格也是有起有落的,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玉米,到了市场上,有时候连打个平手都难,真是让人心疼。
3. 玉米生产的发展趋势3.1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性然而,不能光着急,咱们也得放眼未来。
发展绿色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必然趋势。
比如说,采用轮作制度,合理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让土壤更健康。
就像人一样,饮食均衡,身体才好,对吧?而且,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支持也是越来越好,农民的积极性也是时刻高涨,大家伙儿都在琢磨如何能种得更好。
3.2 市场需求与产业链的拓展再者,市场需求变化也给玉米产业带来了不少机会。
你看看,玉米不仅是粮食,那些零食、饲料、甚至生物燃料,结构越来越丰富。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390b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7.png)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以下是对玉米行业的分析报告。
1. 全球玉米市场概况全球玉米产量持续增长,主要产区包括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
玉米主要用于人类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食品需求的提高,玉米需求量也在增加。
2. 中国玉米市场情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的玉米产量稳定增长,但供需矛盾突出。
中国玉米市场的现状是:供给过剩、生产分散、流通不畅,价格波动较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玉米市场,包括粮食收购政策、改良种植技术等。
3. 玉米行业竞争格局全球玉米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玩家包括美国的ADM、巴西的Bunge、阿根廷的Cargill等跨国公司。
这些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丰富的资源和销售网络,并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在中国市场,国内玉米加工企业如新希望集团、酒鬼酒等也积极布局,并与国外企业展开合作竞争。
4. 玉米行业发展趋势玉米行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政策调整、科技进步等。
未来玉米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投入品科技化:提高种植技术、改进品种选育、提高综合产量。
- 产品多样化:开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如淀粉、糖浆、生物质燃料等。
- 绿色环保: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 产业链整合:加强上下游合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国际市场开拓:加大对外贸易合作力度,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5. 玉米行业投资建议玉米行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和潜力,投资者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关注政策导向:关注政府对粮食产业的扶持政策和调控措施。
- 规避风险:密切关注气候因素、供需关系等可能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
- 多元化投资:在玉米种植、深加工、物流等多个环节进行投资,分散风险。
- 关注科技进步:关注种植技术、深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和进步。
以上是对玉米行业的分析报告。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玉米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玉米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70f300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9.png)
2024年玉米市场发展现状1. 简介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它不仅是人类主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饲料、食品加工和能源产业的重要原料之一。
玉米市场的发展对于农业生产、食品安全和农民收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当前玉米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2. 产量与需求玉米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玉米的产量不断增长。
根据国际粮农组织(FAO)的数据,全球玉米产量从2000年的6.88亿吨增长到2019年的11.41亿吨。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是当前市场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3. 种植结构与技术进步玉米的种植结构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差异。
在发达国家,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和能源产业,种植大面积的高产量品种。
而在发展中国家,玉米多用于人类食用,种植面积较小,使用的是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农民种植技术的品种。
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通过种植适应气候和病虫害抗性更好的技术品种,以及科学施肥、合理的灌溉等,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推动玉米市场的发展。
4. 市场价格与波动玉米市场价格受供需关系和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波动性。
供需关系是玉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供大于求时,玉米价格下跌;当需大于供时,玉米价格上涨。
此外,宏观经济因素如通胀、利率和汇率的变化也会对玉米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农民和相关企业需要关注市场价格波动,灵活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5. 行业政策与市场竞争玉米市场的发展还受到行业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对于玉米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一些国家,政府通过补贴、关税或贷款等方式支持农民种植玉米,提高市场供应。
同时,市场竞争也是玉米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和农业自由化的推进,玉米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农民和相关企业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份额。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161b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5.png)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玉米种植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玉米种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和对策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稳步增长的种植规模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球的20%和25%,成为全球第一大玉米生产国。
这得益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使得玉米种植产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技术水平逐步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玉米种植领域也不例外,种植技术、育种技术和机械化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这为提高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
玉米在畜牧业、食品加工等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对策分析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量和品质当前,虽然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虽然居于全球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还有较大差距。
需要加大对玉米种植技术和育种技术的投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加强对玉米种植领域的科研力量支持,培育出更适合我国条件的新品种,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2. 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玉米的种植结构以粮食玉米为主,饲料玉米和工业玉米的比重相对较小。
随着畜牧业和工业的发展,对饲料玉米和工业玉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需要优化玉米的种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种植比例,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
3. 加强市场营销,拓展销售渠道目前,我国玉米种植产业面临着销售难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供大于求,导致玉米价格波动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玉米销售渠道单一,市场竞争激烈。
2024年玉米种植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玉米种植市场规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6edc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b.png)
2024年玉米种植市场规模分析一、市场概述玉米(学名:Zea mays)是一种重要的谷物作物,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玉米种植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关注不断增加,玉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本文将对玉米种植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并探讨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二、市场规模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全球玉米种植面积约为XXX万公顷,产量约为XXX万吨。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种植国家,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球前列。
除中国外,美国、巴西、墨西哥等国家也是重要的玉米种植国家。
玉米种植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饮食结构转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转变,对谷物类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玉米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谷类食品,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使其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随着人们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玉米种植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 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生物燃料产业发展迅速,玉米成为了生物燃料的重要原料之一。
玉米乙醇燃料在汽车燃料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为玉米种植市场的增长提供了新的机遇。
3. 动物饲料需求的增加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动物饲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玉米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原料,其高能量、高蛋白质的特点使其成为了畜牧业的主要饲料之一。
因此,畜牧业的发展对玉米种植市场的规模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市场前景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未来几年玉米种植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
主要原因包括:1.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玉米的需求量增加;2.科技创新的推动,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3.生物燃料产业的不断发展,将为玉米种植市场带来新的需求;4.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对玉米的需求提供更多机会。
综上所述,玉米种植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各利益相关方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我国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484f2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3.png)
我国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玉米种植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我国玉米种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及时提出对策和措施进行解决。
一、现状分析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玉米种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玉米产量稳步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玉米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2亿吨以上,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2.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国玉米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由传统品种向优良品种转变。
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玉米良种繁育和推广的投入力度,推动玉米品种结构不断升级,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3.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为我国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应用,推动了玉米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
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机械化作业手段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玉米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4.市场需求日益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玉米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还是饲料、食品加工原料等多种用途的原料,市场潜力巨大。
二、存在的问题1.种植结构不合理我国玉米种植结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单一化和重复化现象,品种单一、表观品质差异小,市场对不同种类玉米的需求难以满足。
2.生产成本偏高目前,我国玉米种植产业的生产成本偏高,主要是因为劳动力成本、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导致玉米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3.品牌建设较弱我国玉米产品的品牌意识薄弱,缺乏知名品牌和高端产品。
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差,影响了我国玉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4.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由于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导致玉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质量安全隐患,不利于玉米产品的市场竞争和出口贸易。
三、对策建议加大新品种的引进、研发和种植力度,促进玉米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024年玉米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玉米市场规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7b63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9.png)
2024年玉米市场规模分析1. 引言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经济和农业价值。
本文旨在对玉米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包括全球和国内市场的概况、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规模对经济的影响。
2. 全球玉米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数据,全球玉米生产量持续增长,同时全球对玉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行业研究报告,在过去十年中,全球玉米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3%。
预计到2025年,全球玉米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3. 国内玉米市场规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和消费国家之一。
据统计,中国玉米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态势。
在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下,中国玉米产量稳步增加,国内市场对玉米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预计到2030年,中国玉米市场规模将超过X亿元。
4. 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分析4.1 全球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全球玉米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增加了对玉米及其副产品的需求。
- 玉米在生物能源、饲料和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增长。
- 新技术和种植方法的推广,提高了玉米产量,满足了市场需求。
4.2 国内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中国玉米市场规模的增长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 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和政策鼓励,促进了玉米产业的发展。
- 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提高了玉米产量。
- 玉米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玉米市场规模的扩大。
5. 市场规模对经济的影响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在全球、国内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玉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玉米加工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增长。
- 玉米的产量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助于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6. 结论玉米市场规模的发展对全球和国内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玉米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国玉米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玉米市场概况一、玉米生产1.玉米产量增长,消费相对平稳,供求关系由紧转松2014/15年度全国粮食总产量60,709.9万吨,较上年增长0.9%,实现连续十一年增长。
谷物产量为54,836.2万吨,其中玉米为21,564.6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5.52%;稻谷为20,650.7万吨,占34.01%;小麦为12,620.8万吨,占20.79%。
玉米自2012年产量首次超过稻谷后,连续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
2014/15年度世界玉米产量为100,747.3万吨,其中中国玉米产量仅次于美国的36,109万吨,排第二位,占世界总产量的21%。
玉米35%稻谷34%小麦21%其他10%2014/15年中国粮食品种产量占比2015/16年度,预估我国玉米产量为2.615亿吨(市场口径,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为2.28亿吨,种植面积为3788万公顷,单产为6.1吨/公顷),产量较上年度增1.4%。
中国玉米产量增长图表格1: 国内玉米产量 单位:万公顷、万吨、吨/公顷年 度播种面积产 量单 产2004/20052,54514,754 5.802005/20062,63614,998 5.692006/20072,69716,210 6.012007/20082,79116,032 5.742008/20093,02717,113 5.652009/20103,14815,771 5.012010/20113,19917,060 5.332011/20123,27217,579 5.372012/20133,52520,561 5.832013/20143,61621,849 6.042014/20153,70125,790 6.972015/20163,78826,150 6.90数据来源:市场调研说明:因市场口径对播种面积数据资料缺乏,2015/16年玉米单产按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推算则为6.9吨/公顷。
2.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的分布2015/16年度,东北三省一区玉米产量预计为12,537万吨(以下均市场口径),占全国总产量的48%;其中黑龙江省5600万吨,吉林省2900万吨,辽宁省1200万吨,内蒙古2800万吨。
2015/16年度,华北地区玉米产量为8,34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2%,其中山东省2700万吨,河北省2000万吨,河南省2300万吨,山西省1000万吨。
表格2:东北、华北地区玉米产量 单位:万公顷、千克/公顷、万吨3.东北地区农民种植成本及效益分析受与大豆等作物的比较效益拉动,近年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增长。
2015年按照临储价格2000元/吨(三等)价格测算,则东北地区农民自种地亩均收益在840-900元左右。
尽管临储玉米价格降低220-260元/吨,下调约12%,但本年度种植玉米仍然较大豆的600元/亩收益高。
影响种植成本存在三个变量:1)种植的基本费用投入,主要是种子、化肥投入。
原油价格下跌将带动化肥等农资成本下降;2)租地费用成本,本年租地农民的收益大幅下降,将导致下年度土地租金和土地流转成本的降低;3)粮食综合补贴的收入。
政府对价格直补措施的推进,间接增加了种植收益。
表格3:2015年东北四省玉米种植成本收益明细从上表可以看出,从成本角度测算,虽然玉米种植收益出现减少,但随着农资、包地费用等成本的下降,预计下年度玉米市场价格仍将有继续下降空间。
4.玉米市场需求低迷饲用需求和工业需求构成玉米需求的主要部分,二者占到了总需求量的85%以上。
因为饲用需求增速的放缓和工业需求的低迷,使得玉米需求整体进入了相对平稳期。
深加工方面,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玉米深加工产品下游需求不足,加上在国家托市政策作用下,玉米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经营困难,导致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不足,限产、停产现象较为普遍。
玉米酒精加工企业和淀粉加工企业开工率长期分别徘徊在40%和50%左右。
从饲料消费来看,三公消费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禽业养殖整体处于小幅亏损状态,生产尚未得到有效恢复,下半年以来虽有好转,但远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与此同时,由于生猪价格偏低,猪粮比价持续处于盈亏平衡点以下,生猪养殖也陷入低谷,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同比连续31个月出现了下降。
养殖业的低迷导致玉米饲用消费受到较大影响。
国际环境方面,全球谷物近几年也连年丰产进入过剩周期,国际谷物价格大幅下降给出了非常好的进口利润,大量的替代谷物进口进一步冲击了国内玉米的需求。
产量不断快速增长,而需求增速陷入停滞,国内玉米产能过剩问题愈演愈烈。
从平衡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玉米结余量(产量减去总消费量),2009/2010年度,由于产量增长赶不上需求的大幅增长,中国玉米供求一度出现缺口,2011/2012年度开始国内玉米出现盈余,2012/2013年度至2013/2014年度玉米盈余数量不断扩大,在2014-15年度已经达到7590万吨。
库存消费比也在逐年上升。
二、临储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我国从2008年开始执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收储价格连续提高的影响下,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下游企业运营受到较大影响;农产品库存积压,库销比普遍大幅高于全球水平。
2014年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棉花、大豆价格直补,揭开了粮食收储政策改革的序幕。
10月1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到: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玉米收储制度”。
意味着玉米价格管制出现松动,更贴近市场,改革更进一步,影响深远。
玉米临储价格从2008年的1500元/吨,在2014年2220元/吨(黑龙江,三等粮价),六年时间涨了720元/吨,或67.5%。
价格的连续拉升使得玉米相对大豆等品种的比较效益突出,带动种植面积、产量等快速提高,继而又深化了供大于求的矛盾。
收储政策使得国内玉米市场价格长期高于高外,自2012年国际玉米见顶,而国内玉米却一直横盘在2300元/吨附近的区间小幅振荡多年。
因为国家大力托市,目前政策玉米库存在1.5亿吨以上,市场预计15/16年临储托市仍将收购6000万吨以上,届时政策库存将攀升至2亿吨以上。
年度2008/09年度2009/10年度2010/11年度2011/12年度2012/13年度2013/14年度2014/15年度2015/16年度价格15001500180019802100222022202000幅度03001801201200-220表4:玉米收储价格表 单位:黑龙江三等粮、元/吨从上图可以看出,上年收储数量已经占到国内玉米产量的近40%,而拍卖需求成交低迷。
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粮食供求进入新常态,玉米供大于求的局面恐将长期化,玉米价格面临长期下跌压力。
而国家在解决庞大玉米库存时是快刀斩乱麻还是采取“市场化”分步走的策略,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目前“市场化”转型分步走的策略可有限度的平衡不同利益,但将面临政府财政、库存政策玉米品质、进口谷物压力等多方面的考验。
1)财政压力。
今年五月,财政部长楼继伟有关“减少粮食全方位补贴,鼓励农产品出口”的言论,表明在财政收入增幅放缓的大背景下,政府继续收储大量粮食的财政负担已经难以为继。
2015年,财政部用于储备粮食、食用油等投入1546亿元,较上年增33%。
如继续进行天量收储,财政怕要补不起了。
2)从仓容和玉米品质来看。
目前,2013年入库的5800万吨,2014年入储的8300万吨玉米均未进行拍卖,按照玉米仓储期为三年推算,在未来一至二年内必须进行消化,否则将成为陈化粮,况且,这两年还收储了大量霉变超过2%的玉米,保管压力可见一斑。
3)从进口成本来看,全球农产品熊市背景下,进口大麦、DDGS、高粱等谷物价格给国内玉米价格形成的压力将持续存在。
三、玉米贸易市场现状玉米贸易作为连接玉米产与需之间的桥梁,存在三种类型,分为产区贸易、跨区贸易和进出口贸易,三种贸易类型参与主体差异明显、且不断分化。
贸易规模以产区贸易最大,跨区贸易次之,进出口贸易量受到影响变量较多。
通过对当前粮食流通行业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粮贸业务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种方式:1.面向市场和政府宏观调控需求,大力发展代收代储、代中转和政策性业务等基于资产的服务;2.跨时间套利、跨空间套利和质量套利等基于资产的贸易;3.物流基差套利、期现货结合和单边交易业务等基于信息的贸易。
粮贸企业进行玉米市场贸易的模式基本围绕以上方式展开。
1.产地贸易主要以围绕临储进行最近几年华北玉米市场格局相对稳定,政策干预少,大部分满足当地需求,部分粮源流入南方销区市场。
而东北产区由于最近几年临储收购成为市场主导,玉米贸易格局回归政策主导,收购交临储业务成为东北玉米市场贸易商的主要业务模式,所谓收购交临储,是指贸易商替临储收购玉米。
收购交临储业务的盈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赚取烘干加工费,临储玉米需要烘干加工后才能入库,有烘干加工设备的贸易商可以赚取这部分利润;二是赚取贸易商收购价格与临储价格的价差,贸易商在基层收购的价格一般要低于临储价格,再将收购的玉米按临储价格交给临储,这样就可以赚取两者的价差。
在收购交临储业务模式下,对市场价格的判断意义已经不大,因为赚取的不是贸易利润,而是临储政策的钱。
2.政策导致产地与港口、港口与南方价格倒挂成为常态中国玉米的产区集中于东北、华北地区,而主要缺口地区却在长江以南地区,东北地区年外运玉米量约3000万吨(2014年),华北地区玉米消费供求略有结余(山东缺口,河北和河南有余),全国跨区流通量约4500万吨,占总产量20%。
主要是从东北流向南方,即北粮南运,形成三大北粮南运通道。
东北产地临储收购政策支撑了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在保护售粮农民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贸易商的采购成本,同时进口谷物的价格优势也大幅拉低了贸易价差,使得产地与港口价格、港口与南方价格倒挂,跨区贸易亏损成为常事。
3.进口玉米及谷物数量增长较快由于近几年国际玉米价格呈现下降走势,因此,自12年底以来,进口玉米相比国产玉米的价格优势逐渐开始显现,13年底开始进口玉米开始比国产玉米便宜600多元/吨,价差拉大直接导致了最近几年玉米及谷物的进口量的大幅增加。
表5:进口谷物数量 单位:万吨说明:14/15年数据截至8月末 数据来源:海关公布4.市场贸易主体变化在玉米南北贸易中,目前大体有五种市场主体。
一是大型央企及地方国有企业包括中粮、中纺、京粮、象屿等,这些企业融资渠道广,资金成本低。
上游以委托代收为主,自收为辅,下游以自建销售渠道或代理销售为辅,以服务大型优质饲料企业为主要客户;二是大型民营企业,包括北方物流、福州平安、锦州天利等,依靠长期的合作客户及精细化管理及对市场机会的捕捉获得利润;三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包括大连金信、大连天昌、九江粮贸等,这部分企业寻找细分市场,以集装箱或是偏港发运为主;四是外企,主要是嘉吉、邦吉、益海等企业,以信息及市场分析优势,铺垫渠道为主;五是大型饲料企业,如双胞胎、大北农、海大等在北方产地及港口自行平仓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