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 近现代中国先进思想
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
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思想界涌现出了一批思想家和学者,他们积极探索中国的现实状况,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和观点,试图为中国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思想界出现了两种主要的思潮:维新思潮和革命思潮。
维新思潮是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一群思想家所倡导的。
他们试图通过吸收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来振兴中国,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应该实现近代化”等主张。
他们认为,要想摆脱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和文化,必须引进西方的现代文明,并进行改革。
革命思潮则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和革命家所倡导的。
他们认为中国的问题根源在于旧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体制,主张用武力推翻清朝政府,并建立一个民主的、现代的国家。
他们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要以人民为中心”等口号,试图动员广大民众参与到革命中来。
在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思潮和观点。
陈寅恪提出的“返回自然”、“还乡园”等主张,强调了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性;郭松坡提出的“中国农民社会主义”等理论,试图以农村为基础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这些思潮和观点都对中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中,思想家们对于中国的未来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设想。
有人主张全盘西化,希望中国完全摒弃传统文化,与西方国家接轨;也有人主张“中国道路”,认为中国应该根据自身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来发展自己的模式;还有人主张文化自觉,希望中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同时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
这些设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们对于中国发展的种种矛盾和困惑。
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既积极吸收了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先进成果,又保持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思索。
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对于中国现实的观察和思考,为中国的近代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启示,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阐述了近代与现代先进的中国人从向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再到自主创新的历程。
二.近代西学东渐的历程㈠时期: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1.特征:以地主阶级为主体,主张学习为主,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表现: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掀起。
㈡时期: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
1.特征:以资产阶级为主体,主张学习西方的为主,学习发展到制度层面上。
2.表现: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制,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发动了,建立起中华民国。
㈢时期:二十世纪初1.特征:以资产阶级激进派为主体,学习西方深入到文化层面。
2.表现:激进派提倡与,掀起新文化运动。
㈣时期:世界现代史开始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
1.特征:以无产阶级(工人阶级)为主体,经历了学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思想历程。
2.表现:无产阶级向俄国学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掀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胜利。
三.近代中国的两大时代主题:争取民族独立,走上近代化(即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社会生活的城市化)道路。
第20课西学东渐一.考查方向: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重要内容㈠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与师夷长技以制夷。
1.时代特征(中国与英国的对比):①政治方面:中国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社会矛盾激化;英国实行,社会稳定发展。
②经济方面:中国占主导,工商业发展落后;英国完成,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③文化方面: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占主导;英国近代科技革命成果丰硕,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广泛流行。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六讲: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一:基本线索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让人们埋头读经,不问政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
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康梁等人倡导维新变法、孙中山等人追求民主共和、陈独秀等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
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二:思维导图三:基础知识三:重点、难点知识(一)、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1.特点(1)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2)由理论到实践:戊戌变法将维新思想付诸实践。
(3)救亡图存:是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反映,蕴含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2.成因(1)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2)主观原因:康梁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思想认识具有局限性,幻想“中西结合”。
(3)历史原因: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康有为本身也是一位今文经学大师,对儒家学说有深刻的研究和深厚的感情,他深知儒学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借助儒家思想来宣传维新思想会减少变法的阻力。
(二)中国维新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的不同及原因(三)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比较(四)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总结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总结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是指中国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想解放、主张变革的过程。
这段时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也是中国思想解放的重要历史节点。
思想解放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思想觉醒、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
首先,思想觉醒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
中国在19世纪末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的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这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有了反思和觉醒的意识。
他们开始意识到封建制度的束缚和自身的落后,以及对外国文化的依赖。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思想开始逐渐摆脱封建的束缚,开始以自我救亡的目标,探索新的思想和知识。
其次,思想启蒙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进一步发展。
在思想觉醒的基础上,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如何改变中国的现状。
他们积极学习西方的科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推崇科学、进步和民主的观念,主张改革和变革。
他们通过创办报刊、开办学校、翻译经典著作等方法,传播新思想,唤醒民众的觉悟。
最后,思想解放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顶点。
思想解放是指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彻底摒弃传统观念,开始从自身出发,呼唤个人的自由和人权的阶段。
这个阶段鼓励个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拥护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实现,主张权力制衡、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
这个阶段的中国知识分子主要寻求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解放,提出了各种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观点和主张。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是一个由思想觉醒、思想启蒙到思想解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不断摒弃传统束缚,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并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和宣传,推动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
思想解放的过程是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改变中国的落后现象,走向现代化而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一页。
思想解放为中国后来的思想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中国近代的先进思想总结
中国近代的先进思想总结中国近代的先进思想有许多值得总结的方面。
以下是我对中国近代先进思想的一些主要观点的总结。
一、民主思想中国近代的先进思想中,民主思想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晚清时期以后,中国人开始关注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念,认为中国的发展需要建立起民主政治制度。
他主张通过民主选举来选举领导人,建立民主的国家机构,实现政权的民主化。
二、科学思想中国近代的先进思想还包括了科学思想。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思想界开始兴起了一股科学思潮,倡导用科学方法来认识世界。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科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天演论”的概念,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
他还主张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倡导普及科学知识。
三、近代化思想中国近代的先进思想中,近代化思想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晚清时期以后,中国开始接受西方的近代化理念,认为近代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近代化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制度,通过近代化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四、社会主义思想中国近代的先进思想还包括了社会主义思想。
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出现了一股社会主义思潮,主张实现社会的公平和社会主义的理想。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倡导工人阶级革命,主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五、文化思想中国近代的先进思想还包括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思想。
在近代中国,许多思想家开始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他们主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化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腐败与封闭,主张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来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六、民族精神思想中国近代的先进思想中,还包括了强调民族精神的思想。
在近代中国,中国人民开始反思自己的民族状况,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
李大钊是中国近代民族精神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以民族复兴为目标的努力。
近现代中国思想政治变革的历程与启示
近现代中国思想政治变革的历程与启示伴随着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思想政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涵盖了各个领域,从传统思想到新文化运动,再到共产主义思潮,形成了中国思想政治的丰富面貌。
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近现代中国思想政治变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本文将探讨其中的历程和启示。
第一阶段:传统思想的危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弱势地位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
传统文化无法满足新的社会需要,而西方的现代化思想既来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也引入了诸多问题。
这时期,产生了“废除科举”、“变法维新”、“戊戌变法”等一系列大规模的革新运动。
细究这一时期的思想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主要的变革和思潮:1. translation: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在这个时期是一种既引人注目又屡遭抨击的思想。
自由主义试图通过自由市场和私有产权来实现公正和平等,这一理念为追求自由民主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契机。
国民党建立后,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民主和自由。
2. translation:民族主义随着中国遭受侵略和屈辱的时刻增加,民族主义开始在中国的响起。
革命者们认为,要想让中华民族在亚洲强大起来,必须借鉴国外经验,并同自己的文化相结合,这一思想方案也图过后来的共产主义者所採取的思路。
同时,党的后来也为推动一些激进的变革作出了努力。
第二阶段: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发生在20世纪初期,以袁申才、陈独秀、胡适等为代表。
为了与封建传统决裂,他们提出了自由、民主、科学、市场等要素,呼吁“革命和改革”,提倡与传统观念的决裂,领导思潮的推进,为思想解放和推进后来的革命和建设进行的呼吁。
新文化运动策源于思想的解放,赋予了中国社会变革新意。
但随着运动的深入,也引入了一些问题。
逐渐出现的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毁灭,以及一些过度渲染个人欲望的现象。
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平等。
第三阶段: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思想迎来了中国的早期学习,随着毛泽东的到来,这件事情成为了生动的事实。
近代中国先进思想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世纪之交
三个代表
江泽民
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017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
解放后20世纪50年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建国后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及实践
时间
理论
重要人物
实践
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革命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产物 指导完成民主革命 建立新中国
1978年以后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
意义
是辛亥革命指导思想 指导建立中华民国 指导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成为国民革命指导思想 国共统一战线政治基础
毛泽东思想发展历程
毛泽东各个时期的作品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十年对峙时期《井冈山的斗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全民族抗战时期 《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论》
思想
文化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1905-1912)
新三民主义(1924-1927)
内容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民族革命)
明确反帝 (与旧三民主义最大区别)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推翻帝制(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革命)
民权授予范围扩大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涨价归公)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
近代中国先进思想 (西学东渐)
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知识专题(七)·中国近现代思想潮流的演变
中国近现代思想潮流的演变发展在中国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的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强国御侮,实现国家的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表现在思想领域,就是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洋务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先后成为主流思想。
特别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把它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的了重大的胜利。
一、中国近现代史上思想潮流的演变发展鸦片战争以前,在思想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是被封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程朱理学,加上清朝统治者的文化专制政策,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死气沉沉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思想界开始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从而揭开了近代中国向西方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序幕。
导致新思潮萌发的原因主要有:①随着清朝末年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为代表的一部分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开始主动面对社会现实,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这就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②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这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到“中体西用”,到自由平等博爱,再到民主和科学,最后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最终找到了一条真正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1、19世纪四五十年代思想领域的探索主要活动或主张认识地主阶级抵抗派,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总结:近现代东西方的思想解放与科教文艺
专题总结提升八近现代东西方的思想解放与科教文艺(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近现代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二)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一、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1.第一种道路:走资本主义的路。
(1)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通过改良,建立日本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失败。
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美国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以美国为榜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2.第二种道路:走俄国人的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传入中国。
之后,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学习俄国的城市中心道路来夺取政权。
为此,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结果,第一次工人运动从高潮走向低潮。
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全部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结果都失败了。
事实证明,俄国的城市中心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
3.第三种道路:走自己的路。
1927年的文家市决策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在实践基础上,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考题例证1】[2018·湖南长郡中学一模]1930年2月,中共中央在向全党发出的通知中指出:“一切分散红军,逃避敌人进剿,向偏僻地区发展的观念,在现时局势下便成为极端错误的……观念。
”这说明()A.中共迫切需要统一军事领导权B.党内存在严重的逃避主义倾向C.国共两党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D.革命道路中国化尚未达成共识二、20世纪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比较【考题例证2】 [2018·河南豫南豫北名校联考] 萧功秦指出,极“左”思潮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了绝境,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现成的施工蓝图,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不断进行的政策调整。
专题六:中国近代化问题
专题六:中国近代化问题盐城市第一中学 高三历史组一、专题特征:1、中国的近代化是指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2、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态下进行的,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任务。
3、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的组织下进行的。
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一直没有能实现近代化。
4、中国的近代化有一个渐变的历程。
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甲午战争后到辛亥革命时期,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
5、中国的近代化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它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变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二、知识要素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派与维新派区别与联系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表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特点民族资本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由洋务到维新转变的原因维新变法 维新思想的形成、传播政治制度 维新变法与外国资本主义改革运动的比较新思潮的背景、内容、评价 新思潮萌发思想文化: 新思潮与洋务运动的关系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评价 中国近代史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经济、技术 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化 辛亥革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三、重点难点问题分析1、中国近代化的历程鸦片战争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中国近化代历程的起点。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一些爱国志士和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关心时事,注重研究现实,接受外来知识。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是向西方学习的最早的提倡者和实践者。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洪仁玕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发展商品经济,并制定了资本主义性质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
这是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目的洋务运动,其核心是引进和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装备、军事技术。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一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单元主题:西学东渐(林则徐、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孙中山“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背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统治者愚昧无知;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加剧和中西联系的扩大;先进中国人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向西方学习。
2、代表人物: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3、特点:没有具体实践,但是具有启迪作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1、背景:19世纪60年代,西学更加广泛的传入中国;内忧外患;2、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巩固清政府统治)4、论战:顽固派vs洋务派5、实践:洋务运动6、结果:19世纪90年代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中体西用”思想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三、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19世纪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3、主张:最初持“中体西用”的思想,中法战争后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特点:尚未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实践四、维新思想1、出现背景:①19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②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西学的进一步传播;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3、共同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倡西学,废八股;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梁启超:《变法通议》变法图存,伸民权,设议院谭嗣同:《仁学》批判君主专制和纲常礼教,倡导自由、平等;严复:译著《天演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4、与顽固派论战焦点: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5、实践:戊戌变法6、影响: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们的觉醒。
五、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1、背景: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②袁世凯加强专制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③中国民资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新文化运动概况:①标志:1915.9 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②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刘半农③思想阵地:《新青年》④活动基地:北大(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⑤旗帜:“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⑥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思想解放+文学革命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影响:①性质: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抵抗派(改良派)(40—60年代):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未付诸实践1、地主阶级(40—60年代)(根本目的:维护封建清王朝统治)洋务派(60—90年代):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实践:洋务运动(军用民用)最大贡献:引进西方先进科技生产力,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最大失败:只引进先进生产力,不变革封建制度,说明了双半社会中国,时代阶级局限,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2、农民阶级太平天国(1851—1864)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由于农民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理论纲领义和团(1900—1901)盲目排外维新派⑴早期维新派:(60年代产生,脱胎于洋务派)代表:王韬、郑观应《盛世危言》政治上:反封建专制,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核心)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外人“商战”思想上:创办新式学校⑵90年代康梁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政治上:主张维新变法,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核心)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思想上: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校,废科举最大特点: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实质、内容、影响)失败原因(教训):说明双半社会中国,改良资本主义君主立宪的道路行不通3、民族资本主义(根本目的:资产阶级掌权,发展资本主义)革命派:孙中山为代表三民主义(1905—1924)民族民权: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核心)理论上回答了夺权建权问题民生新三民主义(1924—1927)新在哪?为什么成为国共合作共同政治基础?蕴含了“三大政策”最大历史功绩:推翻建立了促进了使失败局限及教训:双半中国,时代阶级局限性,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行不通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内容(提倡,反对)。
核心: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1915年前期:最大贡献:动摇了封建儒家传统礼教统治地位。
61必修3 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先进思想与理论成果 第3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多种史观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认 知
(1)从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 深
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化
(2)从现代化史观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
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
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 内忧外患 的形势
代表
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主张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 封建纲常伦理 作为国家安身立命 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师夷长技以自强”
实践
(1)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 迈出了中国 近代化 历程的第一步。 (2)清末新政初期也以“中体西用”为主旨
三、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 1.早期维新思想 (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 资本主义 的产生。 (2)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3)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 商战 ;文化上,兴办学校,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 君主立宪 制度。 (4)局限: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它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2.康梁维新思想 (1)背景: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严重;经济上,中国民族 工业的初步发展;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自身反思: 洋务运动破产的反思。
必修3
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先进思想与理论成果
单元概览
近代百年中,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救 亡图存,不断探索独立、富强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又不断探 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主旨解读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提倡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探索中国的富强之路则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则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中相继创立了重要思想理论成果。
线索一:开明地主阶级的救亡图存思想。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线索二: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变革。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维新派提出“维新变法”思想,并进行了戊戌变法。
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线索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实践。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
在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使无产阶级有了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线索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线索1西学东渐——在继承中发展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发展线索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侵略;中国闭关落后;程朱理学的束缚(2)代表:林则徐、魏源(3)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4)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5)影响:引导中国人关注世界形势19世纪60~90年代中体西用(1)背景:清朝面临内忧外患(2)代表:奕 、曾国藩、李鸿章(3)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4)主张:自强、求富(5)作为: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6)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9世纪60~90年代维新思潮(1)背景:洋务运动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初步发展(2)代表:王韬、康有为、梁启超(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4)主张:倡导君主立宪(5)影响:是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初民主、科学(1)背景:袁世凯尊孔复古(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激进派(4)主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1)背景: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胜利(2)代表:李大钊(3)阶级: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4)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5)影响: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深化历史理解1.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特点(1)学习目的: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2020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专题六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前归纳提升
专题六 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前
解析:选 D。材料中未提及官员关系,故 A 项错误;鸦片走私 与英国相关,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地方大员对鸦片的态度, 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官员不重视英国与禁烟的关系,反映出官 员们根深蒂固的“夷夏之辨”,故 D 项正确。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前
一、鸦片战争前夕(19 世纪上半期)中英两国国情差异
国别 项目
中国
英国
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基础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
占治地位
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前
国别 项目
军事力量 外交政策
中英贸易
综合国力 政治体制
中国
英国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前
[对点训练] 2.(2019·南昌模拟)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 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 幅漫画作者意图的是( )
A.中西结合 C.科技救国
B.“中体西用” D.内外兼治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前
栏目 导引
专题六 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前
3.特点: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 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人文 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各领域都 产生了重大影响。 4.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前期主要局限于“器物”层面,在洋务运动后期,出现了倡导 政治体制变革的早期维新思想及康梁维新思想,中国近代化出 现了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过渡的迹象。
历史教案: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思潮
历史教案: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思潮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思潮概述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思潮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各种新兴思想在社会中出现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现象。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战乱和外国列强侵略,人们开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是否适应时代的需求。
这些现代化思潮涉及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维新派与洋务派:两种不同路径的现代化思潮1. 维新派:改革自身,接收西方文明维新派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进行内外修法以振中华之策的知识分子。
魏源、康有为等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主张借鉴西方科技与制度以推动国家现代化。
他们积极翻译西方重要著作,并提倡实用主义、实业救国等观念,试图摒弃封建礼教束缚,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 洋务派:依靠欧洲列强赢得现代化洋务运动是太平天国后借鉴英法等西方列强思想发动的一次国家整体性的改革尝试。
洋务派提出学习西方兵器装备,发展实业、修筑船坞等举措,试图通过赶超外国列强的武力和科技,达到成功现代化的目标。
三、中国近代化思潮对社会变革的影响1. 科技教育:推进现代产业与科技发展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思潮重视科学教育,在培养人才和推动现代产业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维新派主张有机结合中西文化,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推动中国教育向科学化方向转变,并引入了许多新型教育机构和制度。
2. 思想解放:启蒙民智与儒家传统冲击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思潮引领了一系列社会思潮的兴起。
维新派主张反对封建礼教束缚,提倡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以及舶来观念如宪政民主、法制等。
他们还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使中国社会思想观念起了重大变革。
3. 社会变革:推动农业、工商业现代化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思潮影响到了农业、工商业的发展。
维新派提出实业救国,倡导新型经济体系的建立。
同时,洋务派的努力引进了西方科技和工业机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农工商业的现代化。
四、近代中国现代化思潮发展面临的挑战1. 外部挑战:列强侵略与压迫尽管近代中国有许多进步思想在发展,但面对列强侵略者的压迫,这些现代化思潮受到很大阻碍。
近现代中国人的先进思想
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西学输入主体的变化。 晚清西学东 渐的主体,在1895年以前主要是外国传教士。 1895以后,随着洋务运动中派遣的留学生陆
续学成归国,他们为了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 的真理,积极传播西学,逐渐取代传教士成 了西学东渐的主体。
第二,西学东渐的途径以译书为主。晚清时 期的西学东渐,主要途径是翻译西书(包括来自 日文的西书)。据统计,从1811年马礼逊在中国 出版第一本中译西书,到1911年清朝被推翻的 100年间,中国共翻译、出版西学书籍2291种。
材料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 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也是一 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 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 途。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始终以国家主义为核心。 ——许倬云《五四运动:未完成的启蒙》
察看晚清的西学东渐,西学由西徂东,经 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被动到较为主动的过程。从 一般的了解“夷情”(主要是外国地理,风土人情 和军事等)到引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从总体看,西学东渐打破了封建士大夫的蒙 昧和麻木,中国人经过西学的洗礼,对历史、政治 、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看法,都有了根本的改变。 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许多成分,则被以西方的标准 重新估定其价值,尤其是儒家思想及一些民俗、文 化,则受到强烈的批判。
思潮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
维护固有的封建制度 代表地主阶级利益;顽固势力强大,维护封建统 和纲常礼教 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维新思潮
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 儒家思想影响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 产阶级政治学说 阶级力量弱小;减少维新思想传播的阻力。 “尊孔复古”逆流;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 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
2023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CATALOGUE目录•晚清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与展望01晚清时期早期维新思想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思潮,标志着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迈出的关键一步。
总结词代表人物主要思想郑观应、王韬、冯桂芬等。
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改革政治、法律制度,发展工商业等。
03早期维新思想0201洋务运动是一次由清政府推动的现代化运动,旨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装备,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洋务运动总结词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等。
代表人物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发展海军,推进洋务教育等。
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总结词早期改良主义思想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思潮,主张在保留中国传统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先进文化。
主要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等。
早期改良主义思想02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主张推翻清王朝,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追求民主自由。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们倡导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实现民族独立。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批判传统文化激进民主主义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认为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提倡西方文化激进民主主义者积极倡导西方文化,希望通过引进西方文化来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激进民主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呼吁中国人民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
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宣传无产阶级革命,倡导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社会主义思想03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思想解放潮流,主张以民主、科学、自由等新思潮取代封建主义旧文化。
总结词陈独秀、李大钊等人。
发起者提倡民主、科学、自由等理念,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汇报(5篇材料)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汇报(5篇材料)第一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汇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汇报初入大学,最震撼我的一课应该是中学从未接触过的中国近现代史,在这一课上,我们触摸到中国是怎样从满清的闭关锁国走向屈辱与压迫,又惊叹于我们的民族是如何在一群青年的带领下走向血性勃发,走向改革与复兴。
最使我惊叹的,是陈独秀、李大钊等青年人以自己的学识与一腔年轻的热血将马克思的理想介绍给古老的中国,使腐朽与愚昧一步步走向终结,使中国的所有青年觉醒然后奋进,使中国共产党成长而后壮大,最终成为历史必然的选择。
掩卷沉思,同样的年轻岁月,相仿的受教育水平与成长环境,相似的热血,为什么我们没有做出如此惊天地的事?想当年的中国,列强侵袭,军阀主义蹂躏着四万万中国同胞的精神与灵魂,那时的时局无疑是困难的多的。
然而,正是在那个时代,青年的灵魂获得了觉醒,一次次搭上前途的请命、游行,一次次秘密的会谈、筹资,青年的热血酿成了旧中国的灵丹妙药,一剂马列主义救了一头震天撼地的东方雄狮。
想今天,为什么自己没有如此的豪迈霸气勇于实现自己的大理想呢?是自身的觉悟不够;是自己思考的过于狭隘;是自己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即中国的命运,自己的理想就决定了民族的未来;是自己从未将自我与中国联系紧密;是自己的发展从未与大众紧密相连。
而,这一切未做之事,都是从小党所教育过我的,只有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自己的成长才能与世界休戚相关,只有让党的光辉存在心间,才能永恒的提醒自己:不被世界抛弃,做有大作为的中国人,做有理想的永远的青年。
毛主席曾经告诉过我们,最伟大的变革应当是思想领域的变革。
党的建设最应当做的,就是给予青年精神上的顾问与鼓舞。
九十年的岁月变迁,党员们的面庞可能由青春转向沧桑,但其思想却永远有着不老的活力。
一代代的老党员,以其几十年的奋斗给我们以指导,一代代的新党员也同样应该奋发向前。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启明灯与引路牌,是一句涵盖所有的宣言,是一个庄严与伟大的承诺,是一种期盼,是一种气魄,是一种所有青年的品德与热血,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伟大工作。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19世纪四、五十年代——19世纪末
物质层面(器物阶段)
李鸿章 、曾国藩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C、附和西方基督教义
地
抵:新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洋务思想:中体西用
器 物
认识: 1、中国人向西方
思 学习由浅入深,由
维:变法维新、君主立宪
资 革:三民主义、民主共和
激:民主、科学思想
制 度
想 近 代 化
表及里。 2、是近代中国人 思想不断解放的过 程。 3、近现代中国文
毛泽东思想(革命与建设) 思
无 邓小平理论(社建)
《孔子改制考》
为变法提供合乎 传统文化价值的 理论依据
梁启超
《变法通议》
谭嗣同
《仁学》
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 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 性,强调变科举
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观念 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 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 等
维新派的宣传 家
冲决纲常礼教 网罗的维新勇 士。
严复 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维新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1课 西学东渐 22课 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23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24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
25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义在中国 的发展
单元总结:
近现代的 一个主题 救亡图存,自强求富
先进思想
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学不学?学什么?怎么学? 三个阶段 器物——制度——思想向西方学习历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离婚率整体不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的因素有哪些?( ?(8分 的因素有哪些?( 分) 因素: 因素: 小农经济在农村占据主导地位; ①小农经济在农村占据主导地位; 传统道德观念浓厚; ②传统道德观念浓厚; 民主思想在农村的传播有限; ③民主思想在农村的传播有限; 妇女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 ④妇女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 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对比较低下。 ⑤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对比较低下。
一、近代先进思想的演变历程
1840
1860
1895
1901
1911
1915 1919
两次 太平 甲午 戊戌 八国 清末 辛亥 打倒 五四 政治: 政治:鸦战 天国 战争 变法 联军 新政 革命 军阀 运动 自然经 洋务 资本 资本主 资本主义的黄金 经济: 经济: 济开始 工业 主义 义初步 时代 瓦解 产生 发展 师夷 思想: 思想:思想 (抵抗 抵抗 派) 体用 思想 (洋 务派) 务派) 维新 思想 (资’ 改良 派) 共和 思想 (资’ 革命 派) 民主 马克思 主义中 科学 国化 (激 进派) 进派) (共产 党)
请回答: 请回答: ?(6分 (1)材料一、二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分) )材料一、二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 分 不矛盾。(2分) 。( 材料一中的离婚群体主要是接受了新思想的知识 分子;( ;(2分 分子;( 分) 材料二中则包括全体国民尤其是农民阶层。( 。(2分 材料二中则包括全体国民尤其是农民阶层。( 分)
• 6.《新青年》杂志的封面上印着“La 《新青年》杂志的封面上印着“ Jeunesse”,就是法语“青年”的意思。选择这 ,就是法语“青年”的意思。 个副题最合理的解释是: 个副题最合理的解释是: • A.陈独秀曾留学法国喜欢法语 . • B.这本杂志是和法国人合编的 . • C.杂志出版时在上海法租界,必须附上法语 .杂志出版时在上海法租界, D.当时中国思想界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
• 8. 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 近代某思想家说: 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 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 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可见 这位思想家主张 •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 . •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 .
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 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大约从第一次工业革命 开始,婚姻家庭就受到越来越激烈的挑战。 开始,婚姻家庭就受到越来越激烈的挑战。这种挑战首 先发生在西方国家, 先发生在西方国家,而后逐步扩大到婚姻家庭价值观念 很强的东方社会。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很强的东方社会。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 材料一 :中华民国成立后 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 中华民国成立后 了重大变化,青年知识分子高呼婚姻自由, 了重大变化,青年知识分子高呼婚姻自由,在结婚自由 成为社会风气的同时,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 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 成为社会风气的同时 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 ——摘自贾秀堂《民国时期离婚现象再探讨》 摘自贾秀堂《民国时期离婚现象再探讨》 摘自贾秀堂 辛亥革命之后至建国之前, 材料二 : 辛亥革命之后至建国之前,据一些地区的不 完全估计,我国粗离婚率大约在0.6‰左右,处于相对比 左右, 完全估计,我国粗离婚率大约在 左右 较低的水平。 较低的水平。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 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 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 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 我中国学界之光明, 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 我中国学界之光明 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 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 呜呼, 呜呼 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 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 以已乎! 以已乎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梁启超: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梁启超 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840 师夷 思想 顽固 派 以中 抗西 抵抗 派
1860 体用 思想 洋务 派
1895 维新 思想 维新 派
1901 共和 思想 革命 派
1911
1915 1919 民主 科学 新文化 人士 取西 弃中 马~中 国化 中共 以中 化西 无产 阶级取Biblioteka 固中以西 改中 民族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
1840 师夷 思想: 思想:思想
1860 体用 思想
1895 维新 思想
1901 共和 思想
1911
1915 1919 民主 科学 马~中 国化
二、演变趋势
1、内容: 、内容: 技术 2、趋势: 、趋势: 广泛 制度 深入 文化
3、原因: 、原因: 阶级立场 时代 见识
三、影响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因素
政治: 专制主义 政治: 经济: 小农经济 1、中国的传统 经济: 、 文化: 儒家思想(纲常名教) 文化: 儒家思想(纲常名教) 全球化: 全球化:世界市场 2、世界的潮流 、 政治:民主、 政治:民主、法治 现代化 经济:工业化 经济: 文化:理性、 文化:理性、科学 政治: 主权破坏 政治: 民主革命 工业化
(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2分) 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 梁启超文中的欧洲 分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 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 战国的 样的变化?(6分) 样的变化 分 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黜百家, 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学盛行, 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 想。
• 7.下列关于 世纪末到 世纪头 年先进中国人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 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 下列关于 世纪末到20世纪头 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 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 .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 再到“以俄为师” 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 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 .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 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 . 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 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 梁启超所说的 体表现?(4分) 分 体表现 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国真 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 欧洲的十四五世纪、 欧洲的十四五世纪 中国的战国时期、 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 分 都处于社会变革时期; 都处于社会变革时期; 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 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 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 2.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 .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 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 整个中国近代史, 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 话题可能是 • A.政治的民主化 B.救亡图存 . . • C.经济的工业化 . D.思想的自由化 .
• 3.下图是“共和”、“民主”在1833—1915年的 下图是“共和” 下图是 民主” 年的 出现频度统计表,图中可见1893年—1898年“民 出现频度统计表,图中可见 年 年 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 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 现象反映了 • A.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 • B.清政府要民主但不同意放弃帝制 . • C.宣传君主立宪的维新思潮成为新思想主流 . • D.孙中山在海外领导同盟会,忽视国内的宣传 .孙中山在海外领导同盟会,
练习
• 1.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 .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 历史都是思想史。 在这里, 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 调的是 • 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 . • 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 • 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 • 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
• 5.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 .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 一个由理论到实践、 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 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 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体现这 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 D.洋务运动、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洋务运动、
单元六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高考考点 (1)维新思想 ) (2)新文化运动 )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回顾: 古代、近代) 回顾: 中外思想解放史(古代、近代)
中 国 欧 洲 古代 近代 古代 近代 百家争鸣: 民本、法治、 百家争鸣: 民本、法治、入世
?
哲学起源: 理性、 哲学起源: 理性、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人性解放、信仰自由、 人性解放、信仰自由、民主法治
3、近代中国的 、 变革 经济: 自然经济瓦解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