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2013山东人民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案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34aa0b52d380eb62946d7d.png)
投影
十八盘图片
教后
反思
课时备课(教案)
大吾联小2012年2月9日
课题
站在泰山顶峰
课型
新授课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泰山的壮美经管和文化内涵及其相关的古老文明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
并逐步形成专题研究能力
教法
学法
资料展示,解释
教具学具
泰山图片
教
学
过
程
教材处理
学生了解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含义。对一水的理解会有不同的解释。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知道此句来历。一山一水一圣人 多山多水多才子
旭日东升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
云海玉盘云海玉盘是岱顶的又一奇观。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1认真阅读老师搜集的资料
《品德和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科技是把双刃剑》课题教学设计.doc
![《品德和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科技是把双刃剑》课题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15a1571b941ea76e59fa0439.png)
山东教育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第1分题第1课)(总第1课)《科技是把双刃剑》课题教学设计(教学参考)1.课题分析本课题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教育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向文明》中第一分题中的教学内容,位于教材2—5页。
所在的单元主题系《走向文明》,该单元以文明为主线,依照“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走向文明一一文明社会需要文明生活一一文明生活应是科学的、健康的、幸福的一一我们应向高质量的生活目标努力” 这一基本思路设计了《科学技术带给我们什么》、《社会文明大家谈》、《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学会拒绝》四个分题。
旨在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到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时候,必须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
《科学技术带给我们什么》是本单元的第一个分题,从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入手,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知道社会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一步步走向文明。
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 而人类滥用科学技术,也会带來许多危害,因此要讲究科学伦理。
我们应当尊重科学,反对封建迷信。
本分题共设计三个色块课题《科技给我们生活带來的变化》、《科技是把双刃剑》、《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邪教》。
本课题《科技是把双刃剑》是第一个分题中的第一、第二两个色块课题《科技带给我们什么》《科技是把双刃剑》,它们构成第一课时课题。
本课题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耍为人类造福。
课本中,本课题通过生活中科技成果带来的好处和方便、电脑等科技成果的利与聲的讨论等内容,意在为学生提示一些范例或信息资源,给学生留出了探究、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通过体验、比较、讨论等方式达成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科技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学生(尤其是男生)对此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所以引导学生感受并体会科学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6fd178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14.png)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人与自然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 教学内容2.1 人与自然的关系2.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3 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3. 教学方法3.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4.2 讲解: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热爱大自然和珍惜自然资源。
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4.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第二章:家庭与社区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社区的品质。
2. 教学内容2.1 家庭和社区的关系2.2 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3 热爱家庭,关心社区3. 教学方法3.1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家庭和社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和社区的感悟。
3.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和社区居民相处的场景。
4. 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4.2 讲解:讲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以及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3 故事讲述:讲述家庭和社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家庭和社区的温暖。
4.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和社区的感悟。
4.5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和社区居民相处的场景。
泰山版五年级品社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备课
![泰山版五年级品社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6f19c91f59eef8c75fbfb37b.png)
教学重Βιβλιοθήκη 点重点:(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2)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个人进步。(3)懂得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既不利于个人进步,还会影响团结。难点:(1)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2)不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小学教师电子备课
科目
品德与社会
年级
五年级
主备人
执教时间
2011.9
单元
课题
一、成长中的苦与乐
课时
1
课时主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课教师
教学
目标
1.情感目标:愿意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2.能力目标:(1)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2)不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3.认知目标:(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
①请家长或社区里的人评价自己的长处和短处。②观察周围的人,看他们有哪些长处,把他们的长处记录下来。
板书
设计
三人行,必有我师
教学
反思
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好处大
(1)出示二:《过河》
(2)出示三:《周防的故事》
(3)讨论交流:①听了这两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②周防的壁画为什么能成为一幅佳作?
(4)正是因为船工会游泳,才挽回了哲学家的生命;也正是因为周唠听取了路人的意见,才画出了绝世佳作。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呢?
(5)结合班上实际,说说同学们之间互相取长补短获得进步的具体事例。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指出教师的缺点)
山东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备课第一单元【草堂原创】
![山东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备课第一单元【草堂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7d4f9814b7360b4c2e3f64c0.png)
集体备课记录间课时教案教学过程活动一:诵读古诗,引出探究话题1.教师谈话::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在语文课上学过一首古诗《锄禾》吗?2.师生一起来背诵。
3.师:谁知道这首诗的含义是什么?4.学生自由发言。
5.教师总结,引出探究话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民是怎样辛苦劳动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麦是怎么来的,真正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板书课题:小麦的来历)。
活动二:种植小麦不容易1.老师引导:小麦是怎样种出来的呢?课前同学们采访了身边的农民,肯定收获很大。
把你们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吧!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小麦种植要经过翻地、播种、管理、收获的过程。
在播种之前,农民还要选种,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3.教师启发: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是怎样劳动的呢?谁能说给大家听?4.学生自由发言。
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
例如:浇水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农民最常做的工作。
在农田里给小麦浇水,走路非常艰难,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动,弄得满身泥水,还要保护好每一棵小麦苗。
特别是入冬前的浇水,天气寒冷,井水冰凉;在小麦抽穗、开花、灌浆的时候,农民们顶着烈日,在齐腰的麦田间浇水,麦穗上的刺儿扎在脸上,非常难受。
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体验农民弯腰给小麦浇水的情境,还可以组织学生体验农民背着沉重的药水桶给小麦喷药,或者体验收割小麦时在麦田里拾麦穗。
5.说说体验活动后的感受和感想。
6.总结: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农民确实付出了辛苦的劳动,遇到干旱和大风等自然灾害,农民的劳动更辛苦。
单靠农民的劳动,小麦就能收获吗?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呢?活动三: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3.总结:光有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也不会让小麦获得丰收,看来,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一粒米,包含了这么多人的辛苦劳动,来得真不容易呀。
活动四:写下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引导:在探究小麦来历的过程中,大家有什么感受?赶紧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得记录下来吧。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第1课《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学设计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第1课《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e97e3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3.png)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第1课《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学会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汲取智慧,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要善于发现和学习他人的优点,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自我认知能力,但他们在尊重他人、发现和学习他人优点方面仍有待提高。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发现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往往注重自己的表现,较少关注和学习他人的优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学习他人的优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学会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汲取智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和学习他人优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要善于发现和学习他人的优点,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学会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汲取智慧。
2.难点:培养学生发现和学习他人优点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学习尊重他人。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发现和学习他人的优点。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3.准备教学PPT,包括教材内容、案例分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发现和学习他人的优点。
4.巩固(5分钟)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提炼,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山东版)1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山东版)1](https://img.taocdn.com/s3/m/c1ae662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5.png)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山东版)1全册教材分析【教材说明】本册教材包括个3单元、9个板块主题、19个活动主题,主要综合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我是中国人”和“走近世界”中的相关内容。
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方式来组织学习内容,充分考虑到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点面结合、由近及远的编写原则,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三方面内容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材料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材体系结构及课时安排】单元主题板块主题活动主题课时安排方便面的来历粒粒皆辛苦小麦的来历1-2课时身边的农业1-2课时走进食品加工厂参观食品加工厂1-2课时生活离不开工业1课时珍惜劳动成果浪费现象调查1-2课时节约从我做起1课时天涯若比邻便捷的通信电话连着你我他2-3课时信件传真情2课时多彩的现代传媒电视里看世界2课时读报纸、看杂志1-2课时走进网络时代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2课时警惕网络陷阱1-2课时科技改变生活身边的科技我家买了洗衣机1-2课时寻找身边的科技1-2课时科技推动社会发展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1-2课时三次技术革命2-3课时科技的今天和明天1-2课时锋利的双刃剑科技的双刃2-3课时趋利避害1-2课时【教材设计思路及特点】1.以单元为主题来构建学习内容。
教科书贯彻儿童的学习“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理念,力求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他们熟悉、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作为教科书的素材,来构建开放的学习主题。
“方便面的来历”、“天涯若比邻”、“科技改变生活”是本册教材的三个学习主题,都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指导学生展开开放的学习活动。
教材设置的情境贴近生活,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2.重视学生实践性学习的指导。
教科书根据不同学习主题的需要,设计了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从而能自主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山东版)1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山东版)1](https://img.taocdn.com/s3/m/481fc825e87101f69e319578.png)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山东版)1全册教材分析【教材说明】本册教材包括个3单元、9个板块主题、19个活动主题,主要综合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我是中国人”和“走近世界”中的相关内容。
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方式来组织学习内容,充分考虑到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点面结合、由近及远的编写原则,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三方面内容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材料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材体系结构及课时安排】单元主题板块主题活动主题课时安排方便面的来历粒粒皆辛苦小麦的来历1-2课时身边的农业1-2课时走进食品加工厂参观食品加工厂1-2课时生活离不开工业1课时珍惜劳动成果浪费现象调查1-2课时节约从我做起1课时天涯若比邻便捷的通信电话连着你我他2-3课时信件传真情2课时多彩的现代传媒电视里看世界2课时读报纸、看杂志1-2课时走进网络时代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2课时警惕网络陷阱1-2课时科技改变生活身边的科技我家买了洗衣机1-2课时寻找身边的科技1-2课时科技推动社会发展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1-2课时三次技术革命2-3课时科技的今天和明天1-2课时锋利的双刃剑科技的双刃2-3课时趋利避害1-2课时【教材设计思路及特点】1.以单元为主题来构建学习内容。
教科书贯彻儿童的学习“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理念,力求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他们熟悉、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作为教科书的素材,来构建开放的学习主题。
“方便面的来历”、“天涯若比邻”、“科技改变生活”是本册教材的三个学习主题,都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指导学生展开开放的学习活动。
教材设置的情境贴近生活,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2.重视学生实践性学习的指导。
教科书根据不同学习主题的需要,设计了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从而能自主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f7813c63a98271fe910ef992.png)
第一单元成长中的苦与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概括为《成长中的苦与乐》,旨在引导学生用辨证的观点去考察自己的成长过程,并通过主题一《三人行必有我师》,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从而增强取长补短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通过主题二《学会宽容》,理解什么是宽容和宽容所形成的价值,从而培养宽容的品性;通过主题三《笑对成长中的烦恼》,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要学会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这一单元要求“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人各有所长,补己之短要取人之长,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2、感受宽容的力量,知道宽容的意义和作用,学会宽以待人。
3、知道人人都会有烦恼,勇敢面对困难,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知道人各有所长,补己之短要取人之长;知道宽容的意义和作用,学会宽以待人;知道人人都会有烦恼,勇敢面对困难。
单元教学难点:学会宽以待人;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教学方法:案例引导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
单元实践活动:收集成长中的故事,把它们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单元课时划分:第一课三人行,必有我师 2课时第二课学会宽容 2课时第三课笑对成长中的烦恼 2课时考查 2课时第一课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课时活动主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活动目标:1、通过开展找优点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
2、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不足。
活动准备:课前预习设计: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猜猜身边的同学:1、活动要求:一名同学说说身边同学的优点,其他同学猜猜受到表扬的这位同学的名字。
2、猜5例。
3、学生评价:你为什么能够猜到是他(她)?4、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bc6ddf4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8.png)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区1.1 学习目标: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认识到社区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教学内容:引入社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包括社区的设施、人口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社区的不同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社区。
1.3 教学活动:观看社区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社区的环境和设施,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社区的看法和感受。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社区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何为社区做出贡献。
第二章:我们国家的象征2.1 学习目标:了解国家的象征,包括国旗、国歌、国徽等,认识到国家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2.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的象征,包括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由来。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国家象征的庄严和美丽。
2.3 教学活动:观看国家象征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由来。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家象征的认识和感受,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国家象征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
第三章:遵守交通规则3.1 学习目标: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2 教学内容:介绍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包括行人、车辆的通行规则等。
通过案例、视频等方式展示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
3.3 教学活动:观看交通规则案例、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遵守交通规则的场景,培养学生的交通意识。
第四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4.1 学习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保护环境的责任。
4.2 教学内容:介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从自己做起,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4.3 教学活动:观看环境问题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环境保护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制定个人保护环境的行动计划。
第五章:尊重他人,和谐相处5.1 学习目标:5.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包括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等。
鲁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鲁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533cbb84868762caaed55b.png)
鲁人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方便面的来历
本单元由三个主题组成
主题一:粒粒皆辛苦
主题二:走进食品加工厂
主题三:珍惜劳动成果
一、本单元设计思路及特点:
1、注重内容选择的生活性
2、重视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3、体现课程资源的综合性
4、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具有开放性
(一)注重内容选择的生活性。
本单元题目为“方便面的来历”,意图是以“方便面”这一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的食品作为活动的切入点,设计了“粒粒皆辛苦”“走进食品加工厂”“珍惜劳动成果”三个主题活动。
以方便面的由来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方便面的原料生产、加工过程等,来探究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懂得在方便面的原料生产、成品加工、包装设计、商品流通等方面有许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从而养成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好习惯,由此扩展到认识身边的农业和工业。
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同时也……。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2db50c580216fc700afde6.png)
(2)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3)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要友好交往、相互尊重;通过学校和班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单元考查时间
第八周
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
课题:生我养我的土地
第页至第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五篇课文组成,是本册教材中较大的一个单元,集中反映了“我是中国人”中的重要内容,构成了国情教育和人文地理内容为主的特色。五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祖国、了解祖国统一大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篇章。在设计教案时,应该投入足够的热情及时间。
从学习方式看,适当增加了辩论、辨析、选择、二难情景讨论的活动方式,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加以内化。品德课的学习,一定要始于情感态度,依托于活动与实践,形成于观念及价值判断。
另外,增加一定篇幅的阅读材料,以补充不同孩子的学习需要;教材本身留给老师的空间,也有所拓展。
4、主题十三——1课时
5、主题十四——1课时
单元考查时间
第十三周
课时备课
第1周
第1课时
课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
教案目标
1.情感目标:愿意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2.能力目标:(1)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2)不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3.认知目标:(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1—3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1—3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0a3ac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e.png)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一课父母对我的希望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来自第一单元《我在希望中长大》的第一课。
本单元由“父母对我的希望”“希望带来的苦与乐”“架起沟通的桥梁”三部分组成,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从让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父母对他们的爱入手,理解父母为子女的期望做出的各种贡献,启发学生通过父母的行为,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协助学生准确理解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准确对待由此带来的快乐与苦恼,协助学生学会与父母实行积极的、有效的沟通。
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总体来说,都很清楚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和要求,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表达的水平,理解父母为子女的期望做出的各种贡献。
但对于父母的一些行为,有的让子女不理解,还有的让子女反感,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在学习中要协助学生准确理解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准确对待由此带来的快乐与苦恼,协助学生学会与父母实行有效的沟通。
三、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感人小事有条理、生动地描绘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积累、筛选素材的水平。
2、培养学生使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的水平。
3、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
领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希望”的习作真谛。
4、培养学生评价他任何修改作文的水平。
四、重点难点:重点:选择典型的材料实行习作。
难点:表达出真情实感。
五、教学过程:(一)积蓄情感,在享受中动情。
教师播放《懂你》,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1)教师与学生交谈,有人说:“父母啊,无论走到哪里,我眼前总有你慈祥的面容,慈爱的目光。
”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2)俄国有句俗话:“父母之恩,水不能溺,或不能灭。
”看到这句俗语,你有什么话想要对大家说?今天,我们就一起回顾一下几年来父母与我们共同走过的日子,诉说父母与我们之间无尽的爱。
板书:父母对我的希望(二)在交流中叙情1、老师让大家课前搜集相关父母对儿女深情的文章、诗词或者词语,把你搜集到地读给大家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2013山东人民出版社)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集体备课记录年级五科目社会时间2013、10、10单元序号二单元内容天涯若比邻备课小组成员全体五年级社会老师中心发言人孙淑云教学目标1、了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初步懂得通信礼仪和法规。
2、懂得利用现代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知识。
3、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的态度。
重难点重点:懂得利用现代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知识。
难点:能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单元练习1、课后思考题。
2、《同步基础训练》中的题。
检测时间2013年10月8日课时分配123复习、测试3323共计11课时单元授课时间从第6周至第11周10月11日至11月22日课时教案课题电话连着你我他教案序号7—2—1授课时间2013年10月15日课型新授教目标1、了解电话的种类和发展过程,感受发明创造在人类进步中的巨大作用,培养儿童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品质。
2、学会正确使用电话的方法,认识到特殊电话号码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点学难重点重点:学会正确使用电话的方法,认识到特殊电话号码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具等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电话连着你我他1876年英国贝尔电话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话主要有两大类: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
固定电话包括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普通电子按键电话、无绳电话、录音电话等,移动电话又包括手机、小灵通等。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师:没嘴它会说话,没耳它能听话,细细一条线,连着千万家。
同学们猜猜看,它是什么?(师板书“电话连着你我他”)二、各抒己见,充分讨论。
师:哪些同学家有电话?是什么样的电话?(生讨论)师小结: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话主要有两大类: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
固定电话包括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普通电子按键电话、无绳电话、录音电话等,移动电话又包括手机、小灵通等。
师:想一想你都用电话干过什么?生活中爸爸妈妈还利用电话做过哪些事呢?教师根据学生所说适时进行板书(交流信息、报警、查询、服务、娱乐等)三、交流资料,资源共享。
师:是啊,电话有这么多用途,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可是1922年8月7日这一天,美国的电话机一下子都变成了哑巴,谁也不打电话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天,人们要为电话的发明者贝尔举行葬礼,停电话是为了对他表示纪念。
(板书:贝尔)师:你知道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吗?(指名读教材资料:电话的发明)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四、编拟情景,生活再现。
师:同学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某一天,全世界所有的电话都停了(也没有其他通讯设备),世界将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请每小组以“电话停了”为主题,用小品、哑剧或故事的形式表演出来,大家发挥聪明才智,自编自导自演。
看哪个小组编得最有创意。
注意:语言要文明。
(小组准备,教师参与其中一小组的编排。
)师:请各小组上台表演。
(表演完后让小组成员谈感想,观众进行评议)五、大胆设想,创造未来。
师:自从贝尔发明电话以后,电话的种类越来越多。
随着人类社会不停地发展,通信方式也越来越多,同学们知道我们现代社会还有哪些信息传递的方式吗?师:这么多通信手段已经问世,那么电话作为目前最普及的一种,如果不改进,必将被淘汰。
同学们不妨设想一下未来电话应当怎样改进才能更加适应人们的需要呢?(小组讨论、绘制设计图)(每小组派代表展示说明本小组的设想)六、教师小结,激励践行。
师:你们的设想真出乎我的预料,都很有创意,而且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敢于发明创造,说不定某一天我们也会发明创造出伟大成果呢!课时教案课题我会打电话教案序号7—2—2授课时间2013年10月17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儿童了解电话的种类和现代通信工具的发展。
认识到电话给人类带来的方便,感受到发明创造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培养儿童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品质。
2通过探讨电话的使用情况,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话的方法,认识到特殊电话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点学难重点重点:学会正确使用Ic卡式电话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具等准备多媒体课件书设计我会打电话摘机、插卡、拨号、通话、挂机、取卡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公用电话主要是Ic卡式电话,并且学会了如何打这种电话,步骤都熟悉了。
效果较好。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
师:课前让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调查我市公用电话的设置和使用情况,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学生小组汇报)二、模拟体验师:通过课前调查的情况发现,我们这儿使用的公用电话主要是Ic 卡式电话。
那么你们会打Ic卡电话吗?谁能说一说它的使用方法?(出示一部Ic卡电话机和一张Ic卡)(先请一名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使用方法。
学生判断,补充。
)师出示课件:Ic卡的使用方法三、讨论交流师:电话的使用非常简单,聪明的你们一学就会,但看似简单的打电话,其实里面还有许多的学问呢。
比如,打电话时的礼貌问题,打电话应注意的事项,有些电话不能随意拨打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就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一下吧。
(学生讨论、交流、表演)师:打电话时还要注意要有关心他人的思想,如果对方需要帮助,即使是陌生人也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播放录像:相声“打电话”)师:可以看出,如果不能正确使用电话,就会影响我们的正活。
师:除了刚才同学们讲的不能随便拨打的电话以外,还有两种电话不能打,一种是声讯电台,一种是为成人服务的信息台。
(播放相关内容录像,学生谈感受)四、师小结:可见有些专门为成人服务的信息服务电话不适合我们少年儿童拨打。
如果随意打,就有可能给家庭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对我们的成长造成危害。
课时教案课题信件传真情教案序号8—2—3授课时间2013年10月22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道电话是一种现代的通信方式,体会电话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
2.使儿童了解电话的种类和现代通信工具的发展。
认识到电话给人类带来的方便,感受到发明创造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
3.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话的方法,认识到特殊电话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点学难重点重点:关于通信所涉及的相关法律知识。
难点:写信的格式。
教具等准备课件、有关电话的资料。
板书设计写信的注意事项信封的左上角收件人的邮政编码和详细地地址中间收件人的姓名右下角寄信人的地址、邮政编码一对‘手拉手“小伙伴通过信件进行交流的故事,寓意深远。
交朋友是学生的感情需要,也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一封手拉手小伙伴的来信,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渗透了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今天我们班的XX同学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他想读给大家听一听。
(请XX学生读偏远山村手拉手小朋友的来信)师:听完这个小朋友的来信你们想说点什么?二、讨论交流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我们还经常使用信件传递信息呢?(小组讨论、汇报)师:可见,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寄信这种通信方式仍在我们的工作生产中广泛运用着。
师:我们在寄信时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要使用标准信封并写清邮政编码呢?新寄信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请来了邮政局的李叔叔,请他来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李叔叔上台讲解寄信时注意事项)李叔叔:你们在寄信的过程中还遇到过什么问题?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学生提问题,李叔叔一一给予解答)(投影出示课本上的三幅情景图)师:对于他们的这种做法你有什么看法呢?师:看到同学们如此懂得维护自己和别人的权益,老师感到很高兴,你们真的长大了。
(投影出示相关法律条文)师:因此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通信自由,又不要侵犯别人通信自由的权利。
三、拓展延伸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现代人们怎样传递信件了,那你知道古代信件是怎样传递的吗?课下同学们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查阅资料,然后将你找到的资料和图片贴到“粘贴卡”上和同学们交流。
四、课后小记:课时教案课题电视里看世界教案序号8—2—4授课时间2013年10月24日课型新授教目标1.认识电视是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体,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能开阔人们的视野。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看电视的习惯。
3.通过了解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和自己编排节目,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实践能力。
教点学难重点重点:认识电视是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体。
难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实践能力。
教具等准备1.课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好《我的电视节目时间表》表格。
2.请学生搜集信息了解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板书计养成看电视的好习惯:科学、合理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原来看电视也应该有个好习惯,并且通过分析自己平时看电视的情况,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良的看电视的习惯,相信大家今后定会改正不足,养成良好看电视的习惯。
教学过程活动一:你说我说话电视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家里都有很多电器,其中电视就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电器之一,你喜欢看电视吗?为什么喜欢?2.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看电视。
3.教师小结:看电视不仅让我们欣赏到自己喜欢的文艺节目,给我们带来欢乐,还能使我们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开阔我们的视野,及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情,可以说通过电视我们能了解整个世界。
(板书:电视里看世界)活动二:小小电视作用大1.教师引导:通过看电视节目,我们能获得很多信息,比如通过看“今日说法”节目我们可以懂得一些法律知识,我们从电视里还可以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作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大家的讨论结果。
教师巡视并加以指导。
3.全班讨论交流,学生在书上填写。
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把自己小组讨论填写内容读给大家听。
(读时注意指导学生别的小组说了的内容就不要重复了。
)活动三:养成看电视的好习惯1.教师引导:不同的电视节目能向我们传递不同的信息,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呢?为什么喜欢看?2.学生自由讨论并完成“我的电视节目时间表”。
指导学生认真书写,写完可以互相看看说说。
3.教师引导: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特别青睐的电视节目,那么是不是只要有我们喜欢的电视节目我们就可以尽情地欣赏呢?我们看电视应该注意什么?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看电视应该注意的问题,应遵守什么规则。
4.学生分小组再次交流“我的电视节目时间表”,评价一下自己或伙伴看电视的习惯。
5.教师小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原来看电视也应该有个好习惯,并且通过分析自己平时看电视的情况,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良的看电视的习惯,相信大家今后定会改正不足,养成良好看电视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