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练习题学生版
增强小学生写作想象力的诗歌创作练习题目

增强小学生写作想象力的诗歌创作练习题目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通过写作,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而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下面给出了一些增强小学生写作想象力的诗歌创作练习题目,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诗歌创作。
1. 春天的花朵描述春天的花朵,表达你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勇敢的小草以小草为主题,表达它们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来的勇气与坚强。
3. 快乐的彩虹描绘彩虹的美丽景象,表达你对彩虹的喜爱和希望。
4. 雨后的小溪描写雨后小溪的变化,表达你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佩。
5. 飞翔的小鸟以小鸟为主题,描述它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情景。
6. 神奇的星空描绘星空的美丽与神秘,展示你对宇宙的向往。
7. 夏日的冰淇淋借夏日冰淇淋的甜美与凉爽,表达你对夏季的向往和喜爱。
8. 梦想的翅膀描绘自己的梦想,比喻它们为你的翅膀,带你飞向未来。
9. 友谊的花朵以友谊为主题,表达你对朋友的感激和珍惜之情。
10. 小小的雨滴以雨滴为主题,描写它们从天空中飘落到大地的过程,表达对雨水的感恩。
通过以上的诗歌创作练习题目,小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友谊、梦想等主题的感受与思考。
同时,这些题目也能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创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小学生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精心选择题目: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考,选择一个题目作为创作的起点。
2. 思考和准备:在动笔之前,可以先思考一下题目所涉及的主题和要表达的感情,准备一些相关的素材和词汇。
3. 创作诗歌: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和句式,将思考到的素材表达出来,构成一首诗歌。
4. 朗读和修改:完成诗歌创作后,可以朗读给家人或朋友听,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通过这样的创作练习,小学生们能够激发自己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初级试题成稿 学生版1

科技部语文诗歌鉴赏初级练习题(一)1、品读唐朝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3)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的心情。
(4)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它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意象有。
(5)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的图景。
2、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周瑜。
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3)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判的句子是:。
3、阅读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回答下题。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默写名句表现作者怅然若失的句子是:。
词中被后人传唱引用来表达思人之情的千古名句是:。
文中被后人誉为天然奇遇的词句是:。
表现作者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又含蓄地表达作者感伤怀旧的词句:。
(1)“黄鸡”的本意是:,诗中是指:。
(2)把词上阕描绘了一幅溪边风光图。
4、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练习: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默写名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
五年级语文古诗鉴赏练习题

五年级语文古诗鉴赏练习题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鉴赏古诗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几道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古诗鉴赏练习题,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练习题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请解答以下问题: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 描述了什么场景?3. 为什么诗人望着月亮会让他想起故乡?练习题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请解答以下问题: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 诗人在哪里登楼?3. 为什么诗人想要再登上一层楼?练习题三:《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请解答以下问题: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 诗人怀念的是谁?3. 为什么诗人会夜不能寐?练习题四:《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请解答以下问题: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 描绘了什么景象?3. 诗人在最高层时有什么感受?练习题五:《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请解答以下问题:1.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谁?2. 描绘了什么鸟?3. 诗人给鹅赋予了什么样的形象?通过完成上述练习题,学生可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并进一步培养对语言和文学的感知能力。
老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学生参考诗中的细节、意境和修辞手法,帮助他们更好地领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主题。
总结:古诗鉴赏练习题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
通过对经典古诗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对诗歌情感的体验。
希望以上练习题能够帮助五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诗歌抒情方式鉴赏”练习题(学生版)

“诗歌抒情方式鉴赏”练习题(学生版)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①。
李蔡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击陈根,笕竹④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⑤,舍我其谁也?
【注】①据《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与匈奴战,敌众我寡,重伤被俘……广佯死,突然跃起夺得胡儿骏马,南驰以整残部。
②李蔡:李广之堂弟。
③芸:同“耘”。
④笕竹:剖开竹子。
⑤力田:汉代设“力田”(努力耕作),选拔人才的科目。
问题:请从表现手法、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对本词上阕加以赏析。
(6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问题: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问题: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古代诗歌阅读——2020-2022全国高考真题演练(学生版)

古代诗歌阅读——2020-2022全国高考真题演练【2022·新高考I卷】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
人情苦向南山觅。
村村箫鼓家家笛。
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
商行贾坐农耕织。
须知此意无今昔。
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
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2022·新高考II卷】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别李白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2.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2022·全国甲卷】三、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八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附答案强烈推荐学生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附答案强烈推荐一、诗歌鉴赏(共50题;共694分)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2)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
2.阅读下面【甲】【乙】两首诗歌。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1](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1]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
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时的景物。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拟人、表达效果: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把春天的美写活了。
(2)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__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__到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学生版)诗歌鉴赏改字改句训练题

(学生版)诗歌鉴赏改字改句训练题1. 改字训练
题目一:“夜泊左江旁”(改字训练)
原诗:
夜泊左江旁,船影浪花香。
闲敲棋子落,静听松风凉。
请将诗中红色汉字改为正确的字。
夜泊左江____,船影浪花香。
闲敲棋子____,静听松风凉。
题目二:“春思”(改字训练)
原诗:
花开富贵春,春生万物新。
百鸟争鸣处,长路没行人。
请将诗中红色汉字改为正确的字。
花开____春,春生万物新。
百鸟争鸣处,长_____没行人。
2. 改句训练
题目一:“登鹳雀楼”(改句训练)
原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请将句子翻译成“日落山_______,黄河流入______。
”的形式。
_______,黄河流入______。
题目二:“七步诗”(改句训练)
原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请将句子中的“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改为“一起成长,怎能如此残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______,怎能如此残忍。
以上是(学生版)诗歌鉴赏改字改句训练题的内容,希望对同学们的诗歌鉴赏和改字改句能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诗歌练习题

小学语文诗歌练习题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
通过学习诗歌,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对语言的感悟力。
下面是一些小学语文诗歌练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
练习一:填充诗歌请根据给出的提示词,填充完整下面这首诗歌:春风 _____ 着大地,花儿 _____ 开笑脸。
鸟儿 _____ 飞上树,满园 _____ 迎着我。
提示词:轻轻、纷纷、欢欢、春天完成后,鼓励学生朗读自己完成的诗歌,并发表自己的感想。
练习二:写诗歌请用自己的话语,写一首与“雨”有关的诗歌,可适当增加字数:提示词:雨滴、湿润、花朵、大地、清新学生可以根据提示词自由发挥,写出自己心中与雨相关的形象和感受,鼓励他们多用形容词和动词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练习三:改编诗歌请根据下面的诗歌创作素材,改编成自己的诗歌:荷叶 _____ 胜于花,绿是 _____ 红是痴。
落花 _____ 满天飞,春风 _____ 桃花肥。
提示词:世界、色彩、漫天、醉人学生可以根据诗歌创作素材,自由发挥,并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进行改编,以达到增强创造力和诗歌表现力的目的。
练习四:朗诵诗歌请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外诗歌进行朗诵,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以及节奏的掌握,同时也可以附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这些小学语文诗歌练习题,学生可以在创作、改编和朗诵中感受到诗歌的美妙,提高对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这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对文学的热爱。
以上练习只是起点,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自由发挥,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边塞诗练习题学生版

边塞诗鉴赏练习题1 塞下曲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⑦,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
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5分(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2 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合诗中词语,说明前两句描写一个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诗的后两句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试对其精妙之处作简要分析。
3 从军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分析诗中“碎”“独”的表达效果。
这首诗在选材上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的分析。
4 从军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设置了怎样的背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 从军行唐·杨炯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
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⑤,胜作一书生。
[注释]①西京:此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②牙璋:玉制的兵符;③凤阙:汉代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称凤阙。
④龙城:又称龙庭,匈奴的名城,此借指敌人的重要都城。
⑤百夫长:率领一百名兵卒的下级军官。
首诗的颈联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 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春风一夜满关山。
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1)两首诗都描写“雪”“月”,在诗中分别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这两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第11课 《古代诗歌三首》(分层练习)(学生版)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

第11课古代诗歌三首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九曲黄河(qǔ) 环绕(rào) 天涯B.花木成畦(qí) 南朝(cháo) 黄莺C.浪淘风簸(bǒ) 织女(zhī) 毛檐D.两山排闼(dá) 银河(yín) 酒旗2.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浪淘风簸自天涯 簸:颠簸。
B.水村山郭酒旗风 山郭:山城,山村。
C.茅檐长扫净无苔 苔:青苔。
D.千里莺啼绿映红 千里:一千里地。
3.“浪淘风簸自天涯”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边际B.范围C.限度4.《江南春》中“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楼台”在这里是指()A.寺庙B.凉台C.亭台D.阁楼5.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夸张C.拟人D.引用6.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7.对诗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
B.这句诗的意思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C.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诗人心底对神仙自由自在生活的憧憬。
8.下面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茅檐|长扫|静|无苔,B.花木|成畦|手自|栽,C.一小|护田|将绿|绕,D.两山|排闼|送|青来。
9.下列关于《浪淘沙》(其一)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黄河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汹涌气势。
B.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展开了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C.“如今直上银河去”说明诗人由黄河联想到了传说中的银河。
D.“同到牵牛织女家”表达了诗人要和家人一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
10.填空(1)《浪淘沙》描写了黄河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
诗歌阅读学生版

诗歌小测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注】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释】倩:请,央求。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出作者在伤老悲秋的凄凉中,借与友人游乐而力图自我宽慰的心境。
B.颔联写作者笑请友人代为“正冠”,却难掩因年老体衰而产生的羞愤心情。
C.颈联写出了水流奔泻、两峰并峙的宏大气势,意境开阔,又给人以萧瑟之感。
D.这首诗情感跌宕起伏,诗人满腹的忧情却以壮语写出,凄楚悲凉又慷慨旷放。
16.本诗颔联是“流水对”,即上下句结构相同,意义相承,顺序不能颠倒。
下列各联的对仗方式与此不同的一项是(3分)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17.本诗尾联有另一个版本:“明年此会知谁在?再把茱萸仔细看。
”请结合本诗内容,比较这两个尾联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
(6分)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在众多脍炙人口的古典诗文中,从来不乏借四时景物抒写情感的佳作。
“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写暮春时节“崇山峻岭,”,“天朗气清,”,友人相聚,“信可乐也”。
而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山间春日是“野芳发而幽香”,夏日是“”。
李清照笔下“,到黄昏、点点滴滴”的秋景透露出无法排遣的凄凉愁苦。
陆放翁则在《书愤》中借“,”回顾了自己于严冬寒秋时节抗敌卫国的峥嵘岁月。
小学生乌衣巷古诗练习题

小学生乌衣巷古诗练习题乌衣巷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之手。
这首诗描绘了乌衣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以下是一些关于乌衣巷古诗的练习题,适合小学生进行练习。
1. 填空题:- 乌衣巷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作之一。
请填写以下诗句中的空缺部分:“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______,______。
”2. 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刘禹锡的《乌衣巷》中的诗句?A. 朱雀桥边野草花B. 乌衣巷口夕阳斜C. 旧时王谢堂前燕D. 飞入寻常百姓家3. 解释题:- 请解释“旧时王谢堂前燕”这句诗的含义。
4. 翻译题:- 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翻译成现代汉语。
5. 连线题:- 将下列诗句与对应的诗人连线:A. 朱雀桥边野草花B. 乌衣巷口夕阳斜C. 旧时王谢堂前燕D. 飞入寻常百姓家1. 李白2. 杜甫3. 刘禹锡4. 白居易6. 简答题:- 刘禹锡的《乌衣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7. 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 乌衣巷是刘禹锡的故乡。
( )- 《乌衣巷》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
( )8. 改写题:- 将“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改写成现代汉语的散文形式。
9. 阅读理解题:- 阅读《乌衣巷》全诗,回答以下问题:- 诗中提到的“王谢”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这首诗想要传达什么主题?10. 创作题:- 以“乌衣巷”为背景,创作一首现代诗歌,表达你对这个地方的感受。
通过这些练习题,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乌衣巷》这首诗的意境和内涵,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语文能力和创造力。
高考诗歌鉴赏初级试题成稿 学生版3

科技部语文诗歌鉴赏初级练习题(三)1、欣赏下列诗歌,完成下列试题。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默写名句表现边地荒凉的句子是: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词句是:(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描绘了,下阕抒发了,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试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连赞大陆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了民意,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这可以用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来表示,他们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哪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用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想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古诗练习题

小学生古诗练习题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既可以增长知识,又能培养审美情趣。
作为小学生,通过练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还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练习的古诗,并提供相应的解析和练习题。
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这是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以简洁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在月下思乡的情景。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练习题:1. 诗中所描述的明月是什么样子的?2. 诗人为什么会想念故乡?3. 请你写一下你最思念的地方,可以是家乡,也可以是其他你特别喜欢的地方。
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析:这是王之涣的作品,通过描绘鹳雀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人们对不断追求进步的渴望和追求。
练习题:1. 诗中的鹳雀楼有怎样的景色?2. 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3. 请你写一下你的梦想,以及你想通过怎样的努力来实现它。
三、《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析:这是骆宾王的作品,通过对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赞美。
练习题:1. 诗中的鹅有怎样的特点?2. 诗中的“红掌拨清波”是什么意思?3. 请你写一下对动物的保护有什么看法,以及你认为应该如何保护动物的想法。
四、《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这是孟浩然的作品,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欣赏自然的美丽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练习题:1. 诗中的春天有怎样的景色?2. 诗中的“花落知多少”是什么意思?3. 请你写一下你最喜欢的季节,以及你喜欢的季节的原因。
通过以上古诗练习题的答题,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希望大家在练习中能够体会到古诗的美妙,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0高考备考诗歌综合练习题目【学生版】【刘希国】

2020年高考备考古代诗歌阅读综合练习A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①燕支②北,秦城太白东③。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骢(cōng):指黑色的骏马。
②虏障:指防御工事。
③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
④太门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⑤离魂:指离别时的心情。
⑥惆怅:失意、难过。
⑦宝刀雄:指在边地作战建立军功的雄心壮志。
【参考译文一】你这即将远行的人对着我这个行踪不定的人,可是,我却在为你送行,一会儿你就要骑上披着铁甲的战马转战边疆了。
你要到万里外的安西去建功立业,临别时,我有千言万语要对你说,然而我这惜别的情怀只能用举杯对饮来表示。
你就要到阻挡敌人的燕支山以外,我却留在太白山东面的长安。
尽管你将要去的地方有万里之遥,朋友之间的离别之苦也的确令人难过,但是要把心放宽些,不要因别离而心情惆怅,应该为捍卫国家的安全而贡献力量。
【译文二】作为行客面对着飞蓬,手持金鞭指挥着铁骢。
功名在万里之外,心声在一杯之中。
虏障在燕支之北,长安在太白之东。
离别时不要难过,看取宝刀称雄。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二句以以“金”“铁”饰"鞭”“骢”,平添力度,“行子"意气昂扬的英姿如在眼前。
B.颔联紧承送别。
“万里外”展现出巨大的空间,“一杯中”回到别筵,极富捭阖之力。
C.颈联对比,连用地名尽显意境之广阔,使人联想到安西与长安万里之遥,归乡无望。
D.末句以看宝刀的动作,表现豪壮气概,鼓励友人昂扬奋发地踏上征途,尽扫别离愁绪。
15.此诗作为边塞诗,有哪些典型特征?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6分)15.①意象:“金鞭”“铁骢”“虏障”是赴边关途中或是边塞特有的景物。
②意境:“对飞蓬”“万里外”“燕支北”,空旷辽远,雄浑阔大。
③情感:“看取宝刀雄”表达了激昂壮别、激励友人立功异域的壮志豪情。
B.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酬李端校书见赠司空曙绿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
九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附答案强烈推荐学生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附答案强烈推荐一、诗歌鉴赏(共50题;共562分)1.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采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歌用________和________作喻,说明自己的仕进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2)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
(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题目。
(1)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
(3)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流露出诗人压抑已久的愤激心情,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颔联用典故抒写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作者用王质烂柯的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表示悼念而已。
C.颈联景、情、理相结合,对举“舟”“帆”与“树”“木”,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
D.尾联点明馈赠原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达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3.诗词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作者是,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
(2)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首联续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与朋友一来一往之间显示出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古代诗歌语言风格专项练习(学生版)-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语言风格专项练习(学生版)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二、【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三、【2018·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 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
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②绣衣:官服。
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6分)四、【2013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小学生诗歌竞赛题目(精美版)

答对得10分,答错倒扣10分,违反答题规
则取消本题答题权。
诗句接龙 孤云独去闲 。” • 1“众鸟高飞尽,
才了蚕桑又插田 • 2“乡村四月闲人少, 。”
唯见长江天际流。 ” • 3“孤帆远影碧空尽,
斜风细雨不须归 。 ” • 4“青箬笠,绿蓑衣,
• 5、“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 6、“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
风险题
• 答题规则:本环节共有12道题,每道题按 难易程度有不同分值,分别为20分(4题)、 30分(4题)、40分(4题),小组协商确 定自选不同分值的题目。每小组有三次选 题机会,放弃机会的小组可以把机会转让 给其他小组。答题时同小组的人可以协商 确定答案,但只有一次提交答案的机会。 答对得相应分值,答错要倒扣相应分值。
春来江水绿如蓝 • 7、“日出江花红胜火, 。” • 8、“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 ”
看图猜诗
• 根据画面内容,猜一首诗,说出 相应的诗句(至少两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清 •高鼎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第三套
• 1、请背诵柳宗元的《江雪》。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2、“应怜屐齿映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的作者是( )代诗人 ( )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唐 •胡令能
小学生诗歌创作作品练习题

小学生诗歌创作作品练习题# 小学生诗歌创作练习题## 一、诗歌创作基础1.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2. 诗歌的特点- 语言精炼- 节奏韵律- 形象生动- 情感真挚3. 诗歌的形式- 古体诗- 近体诗- 自由诗## 二、诗歌创作技巧1. 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它们的特点。
2. 运用比喻和拟人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3. 注意押韵押韵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4. 精炼语言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
5. 情感真挚诗歌要表达真挚的情感,触动读者的心弦。
## 三、诗歌创作练习题1. 练习一:写一首关于四季的诗- 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夏:烈日炎炎,绿意盎然- 秋:金黄满地,硕果累累- 冬:白雪皑皑,静谧安详2. 练习二:以“家”为主题创作一首诗- 描述家的温馨、安全和舒适- 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感激3. 练习三:写一首关于自然景观的诗- 选择一处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星空等 - 描述其美丽和壮观,表达对自然的敬畏4. 练习四:以“成长”为主题创作一首诗- 描述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5. 练习五:写一首关于友情的诗- 描述朋友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理解- 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四、诗歌创作示例《四季之歌》春日暖阳照,万物复苏笑。
夏夜星河转,绿意盈心潮。
秋风送爽意,金黄铺满地。
冬雪覆盖山,静谧又安详。
## 五、诗歌创作小贴士- 创作时不要拘泥于形式,要敢于创新。
- 诗歌创作是一个不断练习和积累的过程,要有耐心。
- 多读经典诗歌,学习大师们的创作技巧和思想。
通过这些练习题,小学生可以逐步培养自己的诗歌创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诗歌创作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古代诗歌四首(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

4.古代诗歌四首积累与运用——字词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碣.石(jié)澹.澹(dàn)B.竦.峙(sǒng)幸甚至哉.(zāi)C.子规啼.(tí)一帆悬.(xuán)D.枯藤.(téng)瘦.马(sòu)积累与运用——文学常识2.文学常识填空。
(1)《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其诗以见称。
(2)李白(701—762),字太白,号,唐朝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是的意思。
(3)《次北固山下》“次”意为,这首诗作者是王湾,代诗人。
(4)《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家。
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
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
(5)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
如本课的《》。
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句、律诗叫近体诗。
如本课的《》。
积累与运用——诗句默写3.古诗文填空。
(1),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2)杨花落尽子规啼,。
(3),风正一帆悬。
(4)《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借大雁捎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明月寄托愁思的句子是:,。
(7)《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
(8)[2023台州改编]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通过直抒胸臆的词语把握情感。
如“不知何处吹芦管,①”(《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望”流露出“征人”对故乡的不尽思念;“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愁”道出了李白对友人的同情与担忧。
(9)面是同学们研学时所说的诗句,请你补充完整。
看到东钱湖,同学们不禁说出许多与水有关的诗句:“①,风正一帆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题(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2017东城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9题。
摸鱼儿·海棠刘克庄①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
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
霜点鬓。
潘令②老,年年不带看花分。
才情减尽。
怅玉局③飞仙,石湖④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
墙头岑寂谁问。
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
君细认。
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
年光去迅。
漫⑤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注:①刘克庄:南宋后期词人,为人耿介,不为当政者所容。
本词作于词人罢职十年期间。
②潘令:指导西晋文学家潘岳,曾任河阳令,其人以“叹老”著称,亦有“爱花”美誉。
③玉局:指北宋文学家苏轼。
苏轼晚年曾挂名主管玉局观,有咏海棠诗作多篇。
④石湖:指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乃其自号,有咏海棠诗作传世。
⑤漫:莫,不要。
15.下列对词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中“霜点鬓”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鬓微霜”都写出词人两鬓已白的老态。
B.“怅玉局飞仙”三句,词人怅恨苏轼、范成大已逝,无人再有佳句歌咏海棠的神韵气质。
C.词中“无聊赖”与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中的“无赖”一词语义相近。
D.本词写海棠初开、盛开、行将凋零的过程,想象花落叶茂之景,写尽作者对海棠的深情。
16.本词运用了把事物人格化的手法,以“娇困”一词写出海棠仿佛美人慵懒欲睡,赋予海棠花以人的情态。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A.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B.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柳宗元《溪居》)C.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刘攽《新晴》)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17.《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也曾吟咏过海棠,其中一位才女的海棠诗作被评为“含蓄浑厚”。
“珍重芳姿昼掩门”可以看出她恪守封建妇德,对自己豪门千金的身份十分矜持的态度。
“洗出胭脂影”“招来冰雪魂”,都与她的结局有关:前者通常是丈夫不归,妇女不再修饰容貌的话;后者则说冷落孤寂。
这位才女是(2分)A.史湘云B.林黛玉C.薛宝钗D.贾探春18.结合词作内容,归纳《摸鱼儿·海棠》中刘克庄描绘的海棠花的形象特点,并说说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6分)花草树木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蜀相》中杜甫借“①,②”描写武侯祠春意盎然的景色;《琵琶行》开篇白居易借“③”烘托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钗头凤》中陆游借“④”回忆往昔与妻子同游沈园时所见的美好景致。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2017海淀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8题。
鹭鸶来鹄袅丝翘足傍澄澜,消尽年光伫思间。
若使见鱼无羡意,向人姿态更应闲。
鹭鸶刘象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①清软冷摇风。
窥鱼翘立荷香里,慕侣低翻柳影中。
几日下巢辞紫阁②,多时凝目向晴空。
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鸾③凰别苇丛。
【注释】①顶丝:头顶上细长的羽毛。
②紫阁:指鹭鸶居所。
③鸾: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15.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诗均在吟咏鹭鸶中寄寓情怀,来诗聚焦于一幅画面,刘诗则描绘了多个情景。
B.来诗一二句描写鹭鸶依傍清波、翘足独立、凝神静思的神态,引出后面的议论C.刘诗开篇赞美鹭鸶的品质,中间两联运用拟人、烘托等手法来塑造鹭鸶的形象。
D.刘诗以“摩霄”“苇丛”表现鹭鸶的生存环境,用“会”字强调其实现愿望的信心。
16.刘诗颔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A.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C.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唐庚《春日郊外》)D.万壑有声含晚簌,数峰无语立斜阳。
(王禹偁《村行》)17.来诗和刘诗笔下的鹭鸶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6分)飞鸟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诗文中,是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怀抱的载体。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①,②”,借鸟鸣渲染离情;又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③,锦鳞游泳”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④,⑤”以鸟鱼对举,赞颂生命的蓬勃自由;再如庄子《逍遥游》用“水击三千里,⑥”的大鹏来寄托高远的人生理想。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7题。
2017朝阳一模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①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②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③。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①快哉亭:在黄州长江边,张偓佺于住处西南所建,苏轼起名为“快哉亭”。
张偓佺,字怀民,时亦谪居黄州。
②平山堂:位于江苏扬州,欧阳修在扬州任地方官时所建。
③兰台公子:指宋玉,宋玉曾任楚兰台令。
雌雄,宋玉《风赋》谓风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的区别。
14.下面对词作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君”两句是说快哉亭刚建好,油漆未干,一个“湿”字很传神。
B.“认得”两句巧妙借用欧阳修的诗句,来写诗人在亭中见到的景致。
C.“堪笑”三句批评宋玉竟不知道庄子著作里有关于“天籁”的说法。
D.“一点”两句暗用孟子“养吾浩然之气”的典故,来抒写豪放之情。
15.上阕“长记平山堂上”一句是虚写,回忆在平山堂上看到的情景。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虚写的一项是(3分)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6.《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两首词。
请简要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情感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17.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8分)中国古代文人有山水情怀。
《归去来兮辞》中,在春天农事之余,陶渊明“寻壑”“经丘”,看到“①,②”,感受着万物复苏的春天之美;《滕王阁序》中,在深秋时节,面对“③,④”的景象,王勃深感水色山光的变幻之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由梦境返回现实,失意感慨,认为徜徉山水,“⑤,⑥”,才是正确的人生选择;杜甫《登高》一诗中,面对西风高天、沙白鸟飞,诗人看到了“⑦,⑧”秋天开阔苍茫的山水景象。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2017丰台一模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6~19题。
(18分)木兰花慢游三台①元好问②拥岧岧双阙,龙虎气,郁峥嵘。
想暮雨珠帘,秋香桂树,指顾台城。
台城,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
只道江山如画,争教天地无情。
风云奔走十年兵,惨淡入经营。
问对酒当歌,曹侯墓上何用虚名。
青青,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安得参军③健笔,为君重赋芜城。
【注释】①三台:为曹操所建,三国魏邺都胜迹。
下文的“台城”即邺城故都,南北朝时邺都毁于战火。
下文的“曹侯墓”“西陵”即曹操陵墓,在古邺城西北。
②元好问:金宋元初人,金亡不仕。
以金朝遗民身份凭吊魏都,触目兴感,写下这首词。
③参军:诗人鲍照,曾作《芜城赋》,凭吊广陵,讽刺竟陵王叛乱导致亡国之事。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拥岧岧”三句着力描绘了三国魏邺都的雄壮之景,极力渲染了王都之气象。
B.“只道”两句描写了眼前“江山如画”之景,为下文抒发怀古幽思设下伏笔。
C.“问对酒”两句,作者想到怀有建功抱负的曹操,如今已成一抔黄土,不胜感慨。
D.“青青”两句描绘故都杂草丛生的荒凉,与上阕邺都的繁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17.本词先写昔盛之景,后写今衰之景,在强烈的对比中抒发感慨。
下列怀古诗运用了这种写法的一项是(3分)A.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宮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B.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D.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金陵图》)18.这首词下阕写到曹操,苏轼在《赤壁赋》第三段中也写到了曹操,二者借写曹操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6分)1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①本词有“但哀弦凄断似平生”句,由此可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词有“只道江山如画”句,古代诗人面对如画江山时,往往会生发感慨。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句。
③本词作者感叹“争教天地无情”。
《窦娥冤》中窦娥以“地也,_____________!天也,_____________!”句控诉了天地的无情。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2017石景山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①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②,海色明徂徕③。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①杜二甫:即诗人杜甫。
②泗水:水名。
③徂徕:山名。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描写了李白在秋日于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的情形,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B.颔联中的“何时”“重”两词表达了李白渴望来日能够再与好友相逢畅饮的心情。
C.尾联以“且尽手中杯”来结束全诗,干脆有力,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
D.全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
16.“蓬”作为意象,常用作游子的代称。
古诗中还有其他形容游子的意象,下列诗中加点词不是用来指代游子的是(3分)A.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B.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李白《赠裴十四》)C.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白居易《答微之》)D.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王维《伊州歌》)17.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是表达豁达情感的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
(5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中写到的“水”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描摹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