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1
初二历史辛亥革命的影响与历史意义

初二历史辛亥革命的影响与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在许多方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个角度,探讨辛亥革命的影响与历史意义。
一、政治影响1. 推翻了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化的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
2. 倡导民主与科学:辛亥革命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倡导民主与科学,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了民主与科学的重要性,激发了对现代化政治制度的向往。
3. 开启了中国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以武昌起义为起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细小的武装反抗逐渐发展为全国覆盖的革命运动,为以后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影响1. 鼓舞了爱国情操:辛亥革命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抵抗外侮,唤起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人们重新认识到自身的民族身份和自主权力,展现出团结一心的决心。
2. 增强了社会活力: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了新的政治团体、学术机构、报纸杂志等,社会活力得到了大幅增强。
同时,由于革命的影响,封建等不合时宜的社会制度被逐渐推翻,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变革。
三、经济影响1. 打开了现代化的大门:辛亥革命使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为中国开启了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序幕。
开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为后来的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
2. 维护了国内经济秩序:辛亥革命后,国内的政治情况相对稳定,政府维持了一定程度的经济秩序,为社会各界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四、文化影响1. 激发了民族文化自信: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争得独立和自由,激发了民族文化自信。
让人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推动了现代化的文化建设。
2. 推动了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辛亥革命后,社会对现代教育的需求逐渐增加。
在此背景下,不少新的学校和大学得以兴办,现代教育体系开始发展,培养了更多知识分子,推动了科学文化的进步。
自备 第三章_辛亥革命[1]
![自备 第三章_辛亥革命[1]](https://img.taocdn.com/s3/m/23a5a5f9770bf78a65295481.png)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 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 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意义:(1)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有力地推动了历史前进。这在中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 (2)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为中国 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成为人们共识。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来 人民的爱国热情 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4)辛亥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也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 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于世界人民特别是亚 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个巨大的鼓舞。
1904/7/3
武昌
其他革命小团体: 安徽:岳王会(陈独秀)、知耻学会、强国会; 江苏:励志会; 江西:易知社; 四川:公德社、公强会、华阳图书报社 云南:誓死会; 福建:益闻社、文明社、汉族独立会; 陕西:励学斋; 广州:群智社 贵州:科学会;
(2)、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孙中山和黄兴等人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 本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宣布成立。这是近代
1905年各地人民自发的反抗斗争计90余次,1909年130余次, 1910年290多次。湖南长沙抢米风潮和山东莱阳抗捐斗争最 为激烈。
4、资产阶级领导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运动以及 收回利权和保路运动等。 说明:人民群众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
3、清政府内外交困,无法照旧统治下去 、清政府内外交困,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假如你是十九大的一名代表,请就如何“继承辛亥精神,早日实现中国梦”提一个简单的建议。
活动要求:拿出一张白纸,写上你的建议。
(针对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
【学生回答】……
(意图:通过与时事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政治,培养历史时空观)
小结提升: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掌握了:
板书设计:第9课辛亥革命
第一幕热血闹革命
第二幕首义换新天
第三幕功绩垂青史
第四幕光彩照万代
砸金蛋,试身手:
以下有3道选择题,需要三位同学当场解答,你准备好了吗?
1、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
2、“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对联歌颂的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在于: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B.推翻了封建制度
C.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9课辛亥革命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和研讨历史资料,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伟大历史意义。
重点:武昌起义。
难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的内在含义。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图片]作为国家级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
【内容探究】一、革命志士的奋斗师:阅读课文,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生:师: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
[多媒体展示《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图片]师: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生: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
与黄花岗起义有关。
师:1911年4月,黄兴等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提前举事,攻占两广总督衙门。
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
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师:阅读教材回答: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简述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生:有利条件: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
过程:发动起义——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多媒体展示《湖北军政府》《黎元洪》图片]师: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1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
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是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
【史料与解析】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

第13课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清廷颁谕宣布实行“新政”世有万祀①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穷变通久,见于《大易》②;损益可知,著于《论语》。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伊古以来,代有兴革,当我朝列祖列宗,因时立制,屡有异同。
入关以后,已殊沈阳之时;嘉庆、道光以来,渐变雍正、乾隆之旧。
大抵法积则敝,法敝则更。
惟归于强国利民而已。
自播迁③以来,皇太后宵旰④焦劳,朕尤痛自刻责。
深念近数十年积敝相仍⑤,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
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
懿训⑥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去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
自丁戊⑦以还,伪辩纵横,妄分新旧,康逆之祸,殆更胜于红巾⑧……康逆之讲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须议更张。
着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通限两个月内悉条议以闻,再行上禀慈谟⑨,斟酌尽善,切实施行。
──《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丁未(初十)条【解读】这是通常所谓清末“新政诏”中的话。
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也就是1901年1月29日,流亡于西安的慈禧太后主使,以光绪帝名义发布“变法”上谕(通常也称“新政诏”),宣布要进行变法,实施新政,并号召各有关大员发言参议。
而在此上谕中,清廷对变法的原因、范围、方针原则等进行了阐述。
有些话语颇显冠冕堂皇,似乎变法的用心极诚,新政的范围很宽。
但从其所定方针和基本原则看,仍不出“中体西用”的窠臼。
资料显示:①所谓“穷变通久”云云,仍不出中国传统的变易观。
这不失为此时清廷酝酿变法的思想基础的一个方面。
②变法是应急之举。
促使清廷进行此次变法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为时势所迫,清朝统治者面对现实,切实感到不变法就摆脱不了穷途末路。
高中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素材必修1

第13课辛亥革命一、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1.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觉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基础:清政府进行一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阶级基础: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成立。
(1)兴中会的创立:①时间: 1894年,创立人:孙中山,地点:美国檀香山②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③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
”(2)中国同盟会成立:6.武装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
7.有利条件/导火线:“保路运动”。
二、武昌起义(1911.10.10)1.导火线:清政府调动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
湖北革命党人乘湖北防务空虚策划起义,但消息泄露,湖广总督下令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异常严峻。
2.经过:武昌起义迅速进军的主要因素:革命党人的高度自主性。
三、辛亥革命的成果1. 中华民国的建立识记:时间;定都;国旗(五族共和,体现民族团结);纪年(民国纪元换算:加减1911);临时大总统;政权性质:资产阶级政权(1)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直接),维护共和制度(根本)(2)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1)袁世凯玩弄反革命两手策略;(2)帝国主义的支持;(3)立宪派、旧官僚等的破坏;(4)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软弱、缺乏实力。
2.表现:五、辛亥革命的评价1.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革命的功绩(进步性):(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3)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4)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5)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知识梳理

辛亥革命知识梳理大家在学习辛亥革命的时候有没有好好预习以及复习好这个历史事件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辛亥革命的复习资料的整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第19课辛亥革命【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理解辛亥革命结束帝制,建立中华民国的意义和局限性。
【本课立意】了解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辛亥革命。
【知识梳理】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辛亥革命背景【学习聚焦】近代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
在革命运动高涨之际,立宪运动也造成很大声势。
1.清政府“新政”失败——内容与戊戌变法时期的改革措施相似;政权掌握在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使人们认识到,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2.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同盟会3.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4.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5.立宪运动失败,支持革命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过程【学习聚焦】武昌起义成功,中华民国建立,但革命成果最终落入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手中。
1.保路运动失败——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为武装起义后,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起义;2.武昌首义(1911年10月10日)——成立湖北军政府;3.各省脱离清政府独立(10——12月);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5.清帝退位(1912年2月);6.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国民平等;国民自由;内阁制和分权制衡;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学习聚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但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1.意义: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传播了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发生新变化;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局限: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没有发动广大群众;没有严密的革命政党领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

响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 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鼓舞 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谋 划 起 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二、武昌起义
过程 计武三 划昌镇 泄首胜 露义利
地 点 湖北武昌
主 力 湖北新军
起 义 武昌起义
政 府 湖北军政府
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督 黎元洪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性质 辛亥革命是一次近代资产阶级 民族民主革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历史小结
安庆广西萍浏醴,锡麟秋瑾共就义。
各 省 响 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湖北军政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二、武昌起义
时 间 1911年10月10日
中山黄兴两广起,黄花烈士激斗志。
武昌起义较彻底,辛亥革命有意义。
推翻清朝众欢喜,君主终结无皇帝。
辛亥革命ppt(1)..

但在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 辛亥年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名目 繁多。民初的报章,如《申报》、《大公报》以及 政府公报中,“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 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而“辛 亥革命”极为罕见。即便是孙中山先生,在民初言 及辛亥革命时所用名词也没有一定之规。就任临时 大总统期间,以孙中山名义发布的公文中,有“武 汉首义”、“民国缔造”、“民国光复”、“革命” 等说法。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 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 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 仁而起。”不见直书“辛亥革命”,而“二次革命” 之说至今仍然沿用。
清朝末年,以八旗、绿营为主的旧式军队已
失去战斗力。平定太平天国时倚靠的主要是 地方团练武装。甲午战争后,因旧式军队已 落伍,加上为免兵权旁落,清政府于1901年 起决定对陆军进行全面改革,计划在全国练 新式陆军36镇,以取代八旗、绿营及地方的 防营。当中北洋新军6镇直属朝廷,由袁世凯 所编练的“武卫右军”扩编。其馀各省亦由 地方巡抚、总督负责编练新军。为了培养新 军的军官,各地开办了许多新军学堂。部分 地方的新军(如张之洞主持的湖北和湖南地区) 大量起用留学生为军官;相反,北洋新军中 留学生却极少。到辛亥革命前夕,组编好的 部队已达整编16镇和10余个协、营。
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 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除此以外,还有共进会,文学 社,同盟会中的丈夫团等。 兴中会主要在华南一带开展活动,光复会在江苏,浙江, 上海一带开展活动,华兴会主要在湖南开展活动,共进会在 长江流域开展活动,而后来成立的同盟会是全国革命力量的 一个松散同盟,同盟会会员还在各地建立了各种同盟会的外 围组织。 革命的领导者主要有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蔡元培、 赵声、章炳麟、陶成章等。 革命者的主要政治主张有推翻满清统治,建立共和体制 等。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八年级的同学们肯定学习过上册的历史知识,那么八年级的同学们有对历史知识点归纳吗?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辛亥革命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6.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7.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新文化运动1.开始时间:1915年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6.对象:封建专制的尊孔复古思想。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二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也是导火线)。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辛亥革命教案四篇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辛亥革命教案四篇导读:本文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辛亥革命教案四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一)学习内容特征分析:《辛亥革命》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内容。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进步革命人士在政治近代化上的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承接了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的社会变革的爆发力。
由经济技术变革到政治改良,再到政治革命,本节课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本节教材的安排特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深入讨论辛亥革命的必然性以及必要性。
(二)学情分析1、生理学习技能分析:初中八年级学生经历过小学与七年级的学习,在历史知识上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但是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调度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显得有些困难。
不能从历史时间的大环境下看问题。
2、心理学习能力探讨:革命史本身就带有丰富的激情色彩。
对于长期饱受强国凌弱的中国,辛亥革命的历史运动又显得极其振奋人心。
本节知识既有枯燥乏味的纲领文件,又有行色生动的革命运动背景。
将二者结合,恰到好处的牵动了学生的空间思维与发散思维。
(三)教学设计重点在教科书的设计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合理运用学习理论,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学习。
由生动的《辛亥革命》电影精彩片段引入课堂教学,以简便易行及形象的多媒体影音将历史事件变得生动化。
注重概念形成与发展的思维过程,即知识建构的动态过程。
(四)教学设计基本理念与思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创设丰富的情境,以历史事件中实例加以多媒体形象的呈现,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效果激发学生的眼到、心到、手到效应。
通过知识迁移、情景设问促进学生的协作与交流,最终实现意义建构。
二、教学设计方案课题辛亥革命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材目次人教版八年级历册第二章第8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孙中山救国革命思想路线的转变过程。
2、学会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探讨辛亥革命的爆发因素。
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辛亥革命》教案

一、课程标准:
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认识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意义。
二、课前分析:
【教材分析】 19 世纪末,孙中山成立兴中会,首倡民主革命,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20 世纪
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 1905 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断发 动武装起义,促使革命形势不断高涨,革命时机日益成熟。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各省纷 纷响应。在此基础上,中华民国成立。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利用革 命派和清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各自的弱点,逼迫清帝退位,并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 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 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打开了道路。尽管辛亥革命未能改 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但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成了中国社会各方 面的广泛变革,为中国踏上近代化路程和民主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是 20 世纪中国第一 次历史性巨变,极大地推动了 20 世纪中国历史的进步。
2.阅读课本、材
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采取什么
料提取信息、共同
措施挽救其统治危机?其措施结果与
探讨辛亥革命的背
洋务运动比较有何启示?
景。
3.出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资本
3.4.阅读材料、
主义发展的数据,问:数据说明什么?
概括归纳,得出这
辛
为辛亥革命准备了什么条件?
些资料说明辛亥革
清亥
4、展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成立简表》问: 命的经济基础、阶
民主、富强继续奋斗探索的史实。
辛亥革命

§4.15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概念:(1)广义:指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
(2)狭义:指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广义的辛亥革命的高潮。
一、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和维新派的改良思想实际上都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同时出现的,只不过维新派先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然而戊戌变法仅仅是昙花一现。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的农民再一次掀起了反抗侵略的高潮,然而最终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革命的接力棒传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手中。
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历史背景下,他们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1、民族危机的加深: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订立,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①经济上:帝国主义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掠夺通商、路矿权利。
1901―1903年间,外国商品输入中国达到47300万元,中国入超16200万元。
在投资方面,到1902年,各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额为15亿美元,是甲午战前各国在华投资总额的5~7倍半。
1895~1903年的18年间,各国在中国开设的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厂矿136家,投资总额达到10315.3万元,为甲午战前50多年间外国投资总额的13倍多。
这个时期,中国矿山、铁路利权是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外国对华矿山、铁路的投资较为突出。
铁路方面:到1911年中国自主的铁路仅仅665公里,只占中国全部铁路的6.9%。
帝国主义把持中国的铁路,且夺取铁路沿线的开矿、伐木,甚至驻军的权利。
矿山方面:到1912年,外国资本控制中国机煤总产量的91.9%。
日本、沙俄分占了东北的矿产;德国控制了山东、英国控制华北地区还和法国一起控制长江流域和西南各省。
开设银行:为了便于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外国在华开设的银行也越来越多。
继英国的麦加利和汇丰,法国的东方汇理,俄国的华俄道胜,德国的德华,日本的横滨正金,美国的花旗之后,1895年到1913年外国在中国设立的银行有13家,分支机构达85处。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资料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 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 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推翻了“洋人的朝 廷”,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经济:解放了生产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思想文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新文 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社会 习俗的进步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4、世界影响:它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 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成为这一时期亚 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
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 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民改变 3、局限性: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辛亥革命的结果: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历史意义
1、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推翻了两千多
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教案

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教案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教案1辛亥革命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武昌起义的历史影响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观察想象通过观察想象当年加入同盟会的仪式、武昌起义的紧张情景等插图,体会三民主义的实际影响以及辛亥革命在民众中产生的巨大震撼力探究思考提取信息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比较联系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联系与区别,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历史联系与本质区别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的发扬光大进取意识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挠革命精神的张扬。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将鼓舞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维新变法时期,社会上有哪些人赞成?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等人赞成;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广大的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
)2、造成什么后果?(由于力量对比悬殊,手中握有实权的顽固派很轻松地扼杀了这场维新变法运动。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运动也失败了,但是,一些从维新派转化而成的革命派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把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最终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新学案94页材料解析题所介绍的情况,就记载了孙中山起初上书李鸿章请求维新变法的历史。
当年孙中山的请求遭到拒绝,认识到了清政府卖国苟存的实质,就毅然转向革命立场,坚决从事反清斗争,终于迎来了武昌起义的胜利。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知识点1 革命志士的奋斗1.萍浏醴起义(1)概况: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
三万余人参加起义。
(2)结果: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
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
(3)地位: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4)影响: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安庆、绍兴起义(1)概况: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
(2)结果: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
秋瑾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1)概况: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
(2)结果: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4.“黄花岗起义”(1)背景: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
会后,孙中山赴欧美各国募集起义经费,黄兴到香港设立统筹部,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
(2)概况: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
他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逃走。
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
(3)结果: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4)影响:历史上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2 武昌起义1.背景: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2.直接原因:1911年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
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
3.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下列选项中,属于催化裂化反应的是()。A、烷烃脱氢生成烯烃B、烃类分解为甲烷和碳C、烯烃加氢D、烯烃叠合 [单选,A1型题]应提倡的医患关系模式是()。A.主动-被动型B.指导-合作型C.共同参与型D.根据具体情况确定E.以上都不是 [单选]容量因子是指()A.分配平衡时,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与在固定相中的浓度比值B.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与在流动相中的浓度比值C.K=C固/C流D.k=V固/V流E.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与在流动相中的质量比值 [单选]以下疾病中不可用维A酸类外用制剂治疗的有()A.鱼鳞病B.毛周角化病C.寻常型银屑病D.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单选]在研究胃癌与饮食习惯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不可用作对照的人群是()A.病例的邻居B.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C.社区中的健康人D.同一医院的其他病例E.胃癌患者的亲属、同事、朋友 [填空题]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物重力荷载代表值为()之和。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29岁女性,7年前和3年前分别足月顺产一女孩和一男孩,1年前有一次宫外孕手术史,经咨询指导选择使用复方长效口服药避孕。服用复方长效口服避孕药1年后要求停用,为避免月经失调应的处理是()A.服最后一次药后,加服炔雌醇0.005mg/日,至下次月经前B.服最 [单选]甲烷化催化剂的设计装填量是()m3。A.10B.12C.20D.6 [单选]当船底部或甲板分段分为左、中、右三段时,代表右段的符号是()。A.LB.SC.P [名词解释]输沙量 [单选]有一复视患者的复视图表现为:同侧垂直复视,右像高,左像低,右下方向复像距离最大,周边物像属左眼,则其麻痹肌可能为()A.左眼外直肌B.右眼上斜肌C.左眼下直肌D.左眼上斜肌E.右眼下直肌 [单选]肾盂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A.鳞状上皮癌B.移行上皮细胞癌C.透明细胞癌D.腺癌E.恶性淋巴瘤 [单选]若要画出一条完整的突风过载飞行包线,所需的基本参数有()。A.发动机推力和飞机重量B.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C.临界攻角和过载D.过载、速压和升力系数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癌症疼痛器质性原因不包括()A.肿瘤刺激骨膜、破坏骨质引起疼痛B.颅内肿瘤长大、颅内压增高时头痛剧烈C.肿瘤直接浸润,侵犯神经,引起神经走行区疼痛D.手术、放疗、化疗直接损伤神经,引起医源性疼痛E.肿瘤长大、膨胀,压迫器官,引起缺血、坏死而致疼痛 [单选]下面可以作为知识产权投资入股的是()A、专利许可使用权B、专利权C、著作改编权D、连锁经营权 [单选]女性,56岁。发热2个月,T37.9~38.8℃,伴头痛、呕吐1周入院。体检:T38℃,神清,消瘦,皮肤未见出血点,颈抵抗(+),布氏、克氏征(+)。血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300mmH2O,WBC360×106/L,多核细胞23%,单核细胞77%,蛋白2.9 [单选]公孙穴位于()。A.第1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B.第1跖骨小头前缘,赤白肉际处C.第1跖骨趾关节部,赤白肉际处D.第1跖骨基底部前下缘,赤白肉际处E.第1跖骨基底部后下缘,赤白肉际处 [判断题]检验检疫机构对获得《出口玩具质量许可证》企业出口的玩具实行抽查检验。()A.正确B.错误 [单选,A1型题]关于干酪性肺炎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继发性肺结核常见的类型B.易发生在免疫力过强或变态反应过低的病人C.病变性质为渗出性炎D.常由浸润型肺结核恶化进展产生E.由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经血行播散所致 [问答题,简答题]什么叫屏蔽效应、钻穿效应? [填空题]钢轨探伤探头内加装的调谐线圈其主要作用是使探头的谐振频率与仪器电脉冲激励频率相()。 [单选]如图:ABCD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人巨噬细胞的获取来源一般不包括()A.外周血B.斑蝥敷贴形成的皮泡液C.肺泡漂洗液D.患者腹膜透析液E.肝组织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哪项不是郁证的临床特点()A.失眠多梦B.情绪不宁C.烦急易怒D.胁肋胀痛E.四肢厥冷 [单选]经方差分析,若P<a,则结论是()A.各样本均数全相等B.各样本均数不全相等C.至少有两个样本均数不等D.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E.各总体均数全相等 [问答题]普通混凝土的主要特性有如下四点,分别是? [判断题]接地装置引下线的导通检测应5年进行一次。A.正确B.错误 [单选]《物品申领表》上由()签字后,秘书才可以发放办公用品。A.发放人、使用人、批准人B.领取人、购买人、批准人C.批准人、使用人、领取人D.发放人、领取人、批准人 [名词解释]气调养护(气调贮藏) [填空题]2005版ISO9000标准提出的质量管理八原则构成了质量文化的基本内容。它们分别是()、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单选]300MW机组的火力发电厂,每台机组直流系统采用控制和动力负荷合并供电方式,设两组220kV阀控蓄电池。蓄电池容量为1800Ah,103只。每组蓄电池供电的经常负荷为60A。均衡充电时不与母线相连。在充电设备参数选择计算中下列哪组数据是不正确的()?A.充电装置额定电流满足浮充 [单选,A1型题]有尿意即迫不及待地要排尿且难以自控,是()A.尿失禁B.尿潴留C.尿频D.尿急E.尿痛 [填空题]无空气喷枪由()、()、()、()、()、()、()等构成。 [单选]滑坡裂缝出现在堤顶或堤坡上、顺堤方向、两端()延伸。A.直线B.无限C.向坡上D.向坡下弯曲 [单选]女,21岁,2周前感冒,持续发热37.8~38.5℃,10天前出现情绪不稳定,打人毁物,胡言乱语,自语自笑。曾抽搐一次,大小便失禁。入院体检:T38℃,P100次/分,BP140/90mmHg,下肢肌张力增高,可疑病理征,CSF:潘氏阳性。EEG:弥漫性e波以额颞为主,伴阵发尖波。最不应当忽 [单选,A1型题]我国规定儿童维生素D的每日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为()A.10μgB.15μgC.20μgD.25μgE.30μg [填空题]抢险人员进入漏氨事故现场之前必须带好()! [单选,A1型题]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mRNA而不存在于DNA中()A.腺嘌呤B.胞嘧啶C.鸟嘌呤D.尿嘧啶E.胸腺嘧啶 [单选]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会掩盖或改造人的()特征A.情绪B.意志C.气质D.理智 [单选]铁路平面无线调车A型号调车长台,调车长按下绿键松开再按下红键,信令显示绿、红灯交替后绿灯长亮,其显示意义是()A.连结B.溜放C.三车D.解锁紧急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