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学生用)

合集下载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1)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1)

良言一语三冬暖, 恶言一句六月寒。
学会准确的称呼、注意避讳, 能娴熟地运用委婉语,世间 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情, 人事交往中自然也就多了一 分文明,多了一分和谐。
这是写在什么地方的提示语。
请不要吻我。 请您近距离投篮。 请微笑,摄像中。 昂首阔步时,我在你的脚下呻吟。 天黑时我关照你,天亮时你关照我。
初次见面说久仰 他人帮助说费心 托人办事说拜托 请人指点说赐教 需要考虑说斟酌 看望别人说拜访 问人姓氏说贵姓 送人礼品说笑纳 无法满足说抱歉 等候客人说恭候 陪伴朋友说奉陪 客人入座说请坐 送客出门说慢走
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帮忙说劳驾 求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 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 老人年龄说高寿 欢迎购买说惠顾 请人谅解说包涵 没能迎接说失迎 中途要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与客道别说再来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等 交际语言; 2、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了解中国传 统的文化,提高交际能力。
一个称呼
(简单)
交际顺利? 文化修养?
贾宝玉
贾母 贾敬 贾敏 贾蓉 林如海 王熙凤 薛宝钗 林黛玉
按职衔称: 主席 按职业称: 老师 按年龄称: 老王 泛称: 师傅
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 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 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 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称谓
“避讳”
禁 忌 语
本来是反对某种言行 -------
“对此感到遗憾”
实际上讨厌某人或某事-------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亲属称谓制不同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把所有的亲属制度分为描述制 (descriptive system)和分类制(classification system)两种。而莫德克又在此基础上把人类成千 种语言中所反映的全部亲属称谓制度分成六种类型: 爱斯基摩制(Eskimo kin terminology)、夏威夷 制(Hawaiian kin terminology)、易洛魁制 (Iroquois kin terminology)、奥马哈制(Omaha kin terminology)、克劳制(Grow kin terminology)和苏丹制(Sudanese kin terminology)。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属于描述制,即一个人的母亲的兄 弟与父亲的兄弟有区分,母亲的姐妹也与父亲的姐妹 有区分,每个堂亲互相都有区分,堂表亲与同胞兄弟 姐妹也有区分,这种亲属称谓制很少见。而英语亲属 称谓系统则属于爱斯基摩制,它强调核心家庭,特别 分出母亲、父亲、兄弟和姐妹,并把其他所有亲属, 姨母和姑母、叔伯、舅舅和堂(表)兄弟姐妹,合而 统称,即一个人父亲的称谓与父亲的兄弟的称谓(伯 叔)不同,而父亲的兄弟与母亲的兄弟在称谓上没有 区别;一个人也并不区分他的堂、表兄弟姐妹的性别 和属于他家庭的母方还是父方。
4、交际中要求别人做什么事,常用祈使表示商量的语气。 如向别人借笔,可以说:“请把笔借给我用一下,行吗?” 5、当别人要你干你所不愿意干的事时,你可以用别的理由婉言推辞。 如别人请你去看电影,你不想去,可以说:“对不起,我今天很忙,改天去吧。” 6、另外还要注意客套话的使用,也即所谓“寒暄语”、“致谢语”、“称颂语”、 “抚慰语”、“吉祥话”等。
禁忌语
大部分禁忌语都是和特定民族社会的发展阶段密切相 关的。甲民族视为禁忌的,乙民族不一定忌讳它。有 的时候,在同一个民族中,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集团 也可能有自己特殊的禁忌语。所以,我们若是到了异 乡、异邦,在入乡问俗的时候,也应该了解当地居民 有哪些禁忌语。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交际过程中失礼, 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另有一类禁忌词语是对某些人、事物特别崇拜,认为直说他或它的名称是大不 敬的行为,因此也必须用别的词语去代替。比如,在我国历史上,封建帝王和 孔子的名字全国人都不许说、不许写,这个叫国讳或公讳。如果在谈话或书写 中遇上这个字时,就要改换成另一个同义词。比如汉文帝名恒,汉代的人就把 恒山改称常山,连神话传说中的姮娥也被人改名为嫦娥。西汉吕后名雉,于是 山野中的飞禽──雉从此改称野鸡。隋文帝杨坚的父亲名忠,为了避讳这个忠字, 颜之推在他的《家训》中把凡是含有忠字的篇目一律改“忠”为“诚”。曹宪 所著《音释》为了避隋炀帝杨广的名字,把前人的《广雅》改称《博雅》。隋 唐时代,江苏郡有一个地名叫做义兴,到了宋代,为了避讳宋太宗赵匡义的名 字,改义兴为宜兴,一直沿用到现在。这种避讳之风发展到后来,士大夫及其 知识分子不许说和写自己父母的名字,叫做私讳。有的时候,实在找不到恰当 的同义词来代替避讳的词时,便只好不说这个词的音,书写时把这个字少写一 笔,叫做“敬缺一笔”以示尊崇。比如把“孔丘”写成“孔”,又比如苏轼祖 父名序,东坡先生为人写“序”时一律改写为“叙”。

交际中的语言学习知识运用(学生用)

交际中的语言学习知识运用(学生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练习等不同途径掌握称谓语等交际语言。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提高交际能力,能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索法练习法【知识链接】一、称谓语“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非亲属称谓)两大类型。

除此之外还有反映中国独特的人际态度的敬辞和谦辞。

(1)亲属称谓(2)社交称谓(详见课本91页)(3)敬语和谦语。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

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

如称自己为“在下、鄙人、小弟、属下、老朽等”,称己方的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东、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

以上为谦称。

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

(要点:“家大舍小令外人”) 这类敬辞和谦辞反映了中国人比较独特的人际态度。

常用谦辞“拙”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小”“老”“薄”“贱”“敝”“鄙”“愚”“寒”(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小女、小可;老夫、老朽;薄技、薄酒、薄面;贱姓、贱内;敝人、敝处;鄙人、鄙见;愚兄、愚见;寒舍、寒门。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敢问、敢烦。

“劳”(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劳驾、劳步。

常用敬词“拜”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贺:指祝贺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叨”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叨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领教;叨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打扰“奉”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详解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详解

改换说法,寻找替代 入境问俗,入乡随俗 注意语言环境,以防产生反感
注意语言对象,以免出现误会
高二语文组 ZPIK
合作探究
讲求避讳的具体方法
1、老张长得胖,这是生得“富态”,老李长得瘦,这是长 得“精干”,受伤流血是“挂了花”,为终老准备的棺木 是“寿材”。
改换说法,寻找替代
2、最近股市行情震荡,一股友手中股票全线皆绿。收市 后闷闷不乐回到家 ,一进门儿子就喊他:“爹!”他勃然 大怒:“不许喊‘跌’,要喊‘家长(加涨)’!”吓得孩子 哭了起来,其弟赶紧过来安慰小侄子,对他哥说:“哥, 这是干啥呢?”他大喝:“不许喊‘割’,要喊‘兄长 (凶涨)’!”
高二语文组 ZPIK


亲属称谓

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
妹、堂弟)
父系或母系(姑、姨)
直系或傍系(孙、侄孙)
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
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
高二语文组 ZPIK


社交称谓

职衔:主席、经理
职业:老师、医生
年龄:老王、小张
泛称:同志、先生
以上这些都可以加上姓来称
呼别人
高二语文组 ZPIK
称谓语
小女 都这么 大了, 小女高 寿啊?
高二语文组 ZPIK
令 爱 今 年
3 岁。
称谓语
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严、家尊、家君
称自己的母亲:家母、家慈 称自己的妹弟:舍妹、舍弟
家大舍小令外人
称自己的儿女:犬子、小女 所谓“家大舍小令外人”,包括
称自己家庭:寒舍、舍下
“家”“舍”两个谦称和“令”
禁忌语
生老病死的禁忌语(避讳说“死”,西方人忌 称别人“老”) 节庆日的禁忌语(婚庆不说“分离”,喜庆不 说“死”、“病”) 职业的禁忌语(渔民忌“翻”,戏班忌“散”、 “伞”,商人忌“ 干 ”、“蚀”) 私隐的禁忌语(家庭情况、年龄、收入、感情 生活)

情境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情境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情境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进行情境交际的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掌握情境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语境的选择、语气的运用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三个方面,探讨情境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一、语境的选择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不同的语境需要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情境交际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首先,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词语。

在不同的情境中,我们需要使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比如,在正式场合中,我们应该使用正式的词语和措辞,以显得庄重和专业;而在亲密的朋友之间,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口语化的词语,以增加亲切感。

其次,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语法结构。

语法结构是语言表达的框架,不同的语法结构可以传达不同的意义。

在情境交际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语法结构。

比如,在描述过程或者事件发展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时间状语从句或者递进关系的连词,以使表达更加连贯和流畅。

二、语气的运用语气是指语言表达中所包含的情感色彩,不同的语气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在情境交际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来选择合适的语气。

首先,要注意使用礼貌的语气。

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应该使用礼貌的语气,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比如,在提出请求或者询问时,我们可以使用委婉的措辞,以显得更加礼貌和尊重。

其次,要注意使用积极的语气。

积极的语气可以传递出我们对事物的积极态度和乐观心态。

在情境交际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积极的形容词和副词,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魅力。

三、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使用一些特定的修辞技巧,以达到更加生动和形象的效果。

在情境交际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首先,可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比喻和拟人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其更加形象和生动。

比如,我们可以用“如鱼得水”来形容一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感到自在和舒适。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掌握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与他人交流的兴趣,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2. 教学重点: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3.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有效沟通。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交际用语。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课堂活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一段生活中的对话片段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如问候、介绍、邀请、求助等。

3.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练习交际用语。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交际中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练习,提高交际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观察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记录下自己觉得有趣的对话,下节课分享。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计划。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交际用语的准确性。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实践应用评价: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评估学生在实际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交际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交际能力。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交际中的礼仪和技巧。

论情境教学法在《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中的运用

论情境教学法在《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中的运用

可 以起 到 事 半功倍 的 效果 。教 师 可 以采取 以 下步骤 对情 境教 学法在 课 堂上 的 运 用加 以处 理和 丰 富 : 一 是 角 色扮 演 , 身临 其境 ; 二 是分
析案 例 , 营造情 境 ; 三是 借助 电教 , 渲 染情境 。
关键 词 : 情 境教 学 法 ; 交际语 言 ; 教学; 运用
自主创 设一 定 的教 学 环境 , 并 将情 绪 色 彩 融 入 其 中 , 从 而使 学 生 境 , 让生 2协 助其 改掉坏 习惯 。
在 情 感态度 价值 观方 面产 生一定 的感 染 和认 同 , 进而 帮助 学生 在 心理 机能等 方 面得 到 长 足 发展 。鉴 于这 种 方 法 抛弃 了过 去 填 鸭
记述 。所谓 “ 孟母 断机 教子 ” 的故 事就 是情 境 教学 法 的著 名事 例 。 同时也 可能 生 3长期 养成 了这个 习惯 , 一 时 改过 来 也 有 困难 。所
所谓情 境教 学法 , 指 的是 教 师 在整 个教 学 过 程 中 , 通 过 引入 或 者 以生 1 在 指 出生 3 存 在 的错 误 的 同时 , 也应 该 体 谅 生 3存 在 的 困
Hale Waihona Puke 起 身走 了。 主 人更 着 急 了 , 又说: “ 不 该 走 的 根 据 本节课 的特 点 和情 境教 学 法 的基 本运 用 步 骤 , 我 们可 以 了 心里很 不是 滋 味 ,
角 色扮 演 . 身 临其境

忙对 着最 后一 位 解 释说 : “ 我 又 没说 他 们 俩 ! ” 得, 最 后 一 位 也 走 生1 : 这个 主人 不分 情 况 就 语 出惊 人 , 没 有 照顾 到 客 人 的 感 语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1、下列例句中礼貌称谓正确的是( D ) A. 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 行了。 B. 令爱这次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 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时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 要清清白白做人。 D.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1、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 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 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A. 新开的超市大门上写着八个大字:“物美价廉,欢迎 惠顾。 B. 8月12日是贵校七十年校庆,作为市长我一定光临指 导。 C. 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我将不吝赐教。 D. 听说你新买了房子,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我一定 赏光拜访。
家大、舍小、令外人
自己亲属中 的长辈、年 长的平辈。 亲属中比自 己辈分低或 年纪小的 称对方的亲 属或有关系 的人。
名字称谓 亲昵称谓 戏谑称谓
古代称谓
欣赏《三国演义》片断,想一想,曹操 和刘备所用的称谓为什么不一样?他们分别 是如何来称呼别人的?
曹操
玄德/使君 操 刘表 刘璋 孙策 称字、称官职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教学目标
1、了解言语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情况,探究背后 隐藏的文化和心理现象。
2、了解不同类型的交际语言现象的使用场合、 适用范围,以指导日常交际
称谓语
在日常交际中,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所选 择的恰当的称呼,一般来说,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 社交称谓两大类。包括谦称、敬称、雅称、俗称、婉 称、绰号等。它并非一成一变,而是会随着社会的发 展不断地发生变化。
刘备 丞相
备 刘景升 刘季玉 孙伯符 称官职
称名
称名
称名
称字
称字 称号

敬辞谦辞——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敬辞谦辞——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懂得在交际中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语,委婉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提高交际能力,了解传统的一些文化。

学习重点:1、了解说话语言的多样性。

2、了解“婉言”说话的场合、作用、方法。

主要内容:一、称谓语(1).亲属称谓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傍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2)社交称谓(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汉语中的社会称谓,只要有衔头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

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

所有的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职称: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学位:博士;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3)敬语和谦语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

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

如称自己为“在下、鄙人、小弟、属下、老朽等”,称家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东、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

以上为谦称。

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

这类敬辞和谦辞反映了中国人比较独特的人际态度。

A。

“家大舍小令外人”a.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b.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

)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B。

另外还可用“犬子”、“小女”“足下”等表示谦逊。

例如:年龄称谓趣谈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幼年泛称——总角;男孩8岁——龆年; 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27 TM
二、请求、建议、批评、反对、拒绝等场合





思考下列场合表达是否委婉得体? 不得体处应如何修改? A.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学做错了某件事,建议他 去道歉,你说:“这事你确实做错了,赶快去认 错!” 把可能造成的失望和不快控制在最 小限度之内,使对方乐于接受。 B.当别人提出周末可以去露营的建议,但是你反 对,你说:“我觉得这太不现实了”。 C.当新朋友邀你参加聚会,你说:“都快半期考 了,没空参加!” D.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 们一起研究研究。”

那么如何委婉些,我不是他的粉丝,虽然他很受 欢迎,但我更喜欢
梳理课本中表示“敬谦”的 称谓语


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敬谦”称谓语。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4、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5、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6、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7、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8、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一、古代称谓语 (敬称、谦称、雅称、绰号等)

中华民族文化素有敬人谦己 的习惯和 传统, 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
2
梳理课本中表示“敬谦”的 称谓语


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敬谦”称谓语。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4、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5、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6、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7、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8、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2、注意语言对象,以防产生反感 、注意语言对象,
化学老师买五斤肉被少了五两,很气愤 化学老师买五斤肉被少了五两 很气愤, 于是前去理 很气愤 师傅,或许你今天多喝了几杯乙醇 没认清秤杆吧!肉是 论:“师傅 或许你今天多喝了几杯乙醇 没认清秤杆吧 肉是 师傅 或许你今天多喝了几杯乙醇,没认清秤杆吧 碳三种元素的结合体, 氢、氧、碳三种元素的结合体,难道这肉里氢和氧结合 得太多了?照理说肉是脂肪,不是汽油煤油这些烃一类物 得太多了?照理说肉是脂肪 不是汽油煤油这些烃一类物 ,怎么这么快就挥发了 怎么这么快就挥发了250克呢 克呢?” 质,怎么这么快就挥发了250克呢?” 语文老师帮忙说: 你是树上黄叶,我是冷峻秋风; 语文老师帮忙说:“你是树上黄叶,我是冷峻秋风; 你是脸上污点,我是明亮镜子;你是偷偷摸摸的老鼠, 你是脸上污点,我是明亮镜子;你是偷偷摸摸的老鼠, 我是紧紧跟踪的摄象机。神圣而庄严的道德法庭, 我是紧紧跟踪的摄象机。神圣而庄严的道德法庭,不需 要程式化、平庸化的证明, 要程式化、平庸化的证明,良心就是最公正最伟大的法 顾客是上帝,顾客是……” 官。啊,顾客是上帝,顾客是 结果:杀猪匠操起了刀 结果:杀猪匠操起了刀……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称谓语、禁忌语、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称谓语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懂得在交际中如何正确 通过学习, 使用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使用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提高 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能力,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 交际能力,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
4、注意语言环境 、
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气冲冲跑来对母亲 冲天的大火! 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 说:“火! 冲天的大火 它吞噬了太阳 它遮住了 大地!” 描述性语句,在此要用口语) 大地 (描述性语句,在此要用口语) 如你家人做错了事, 如你家人做错了事,关起门来怎么批评也不 要紧,当着外人,你把他( 数落了一通, 要紧,当着外人,你把他(她)数落了一通,这 面子往哪儿放?有几个不避讳的! 面子往哪儿放?有几个不避讳的!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简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懂得在交际中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语、禁忌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提高交际能力,了解一些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区分并运用称谓语中的谦称和敬称,探究中华民族称谓语的文化内涵。

2、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禁忌语,探究语言的发展变化,恰当运用语言。

教学方法:交流学习,梳理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梳理探究1、称谓语(谦称和敬称)(1)学生举出事例,教师补充说明,引导学生梳理谦称与敬称。

(2)寻找规律,总结便于记忆的方法。

(3)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在生活中的运用。

(4)引导学生探究中国称谓语产生较多的原因。

2、禁忌语(1)学生自读语文教材《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中有关禁忌语的内容。

(2)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生活中的禁忌语,教师补充说明。

(3)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开禁忌语。

(4)练习三、总结归纳1、方法小结:(1)称谓语:称谓有敬谦,一叫乐开怀。

(2)禁忌语:说话分轻重,好事连连看。

(3)委婉语:妙语巧逆转,觅得天地宽。

2、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勿践踏,违者罚款”等这些警示牌看了之后让人望而却步,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这样硬邦邦的词语少了,草地上的标语换成了“小草含羞笑,请君勿打扰”,“芳草如茵,脚底留青”等,这样极具人性化的委婉语为小草赋予了更丰富的生命色彩,你还能想到哪些委婉的警示语呢?试举两例。

2、课下交流: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委婉含蓄地表情达意呢?一、现代汉语称谓系统(崔希亮)现代汉语称谓系统首先可以分为面称和背称。

面称就是称呼性称谓,背称就是指称性称谓,如亲属称谓的“爸爸、妈妈”是面称,“父亲、母亲”是背称。

有些称谓面称和背称同形,如“舅舅、老王”等。

称谓词从它们的交际功能上看,可以分为以下九个层次:代词称谓、亲属称谓、社交称谓、关系称谓、职衔称谓、谦敬称谓、姓名称谓、亲昵称谓和戏谑称谓。

每一类称谓形式都有自己的交际功能和适用范围,它们在使用上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说话者要根据彼此的关系、说话的场合、各自的人文背景选择一个恰当的称谓。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禁忌语· 现代禁忌语
(2)生老病死及家庭不幸。
如亲属死亡,父母离异,婆媳不和, 父子关系紧张,子女品德不端,身有难言 之隐,患上不治之症等,若当事人不主动 提及,则不宜贸然询问。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禁忌语
死亡称谓
自古以来,人类对“死”总有太多的忌讳,因此,“死” 这一词语也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①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薨、崩、百岁、千秋、晏 驾、山陵崩等。 ②父母之死:见背、孤露、弃养等。 ③佛道徒之死:涅檠、圆寂、升天、坐化、羽化、仙游等。 ④尊长之死:仙逝、长眠、长逝、西去、寿终等。 ⑤一般人之死:亡故、过世、谢世、殒命、捐生、就木、 溘逝、老、故、逝、终等。 ⑥其他特定讳称: 英雄之死称牺牲;烈士之死称就义;为国之死称捐躯; 救人之死称献身;遇险之死称罹难;公务之死称殉职; 罪犯之死称毙命;突然病死称暴亡;病榻之死称断气; 师长之死称千古;他乡老死称客死;短命之死称夭亡。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称谓语
汉英称谓语系统的比较研究
1.这些称为的汉语和英语有什么不同: 祖父、外祖父 伯父、叔父、舅舅、姑父、姨父 堂兄、堂弟、表哥、表姐 2.在西方,父亲怎样向孩子介绍自己的 朋友? 3.面对夸奖,外国人与中国人反应有什 么不同?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称谓语
汉英称谓语差异的根源: 历史、文化差异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称谓语· 谦称与敬称
奉: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奉达: (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 奉复: (多用于书信)回复 奉告: 告诉 奉还: 归还 奉陪: 陪伴 奉劝: 劝告 奉送、奉赠: 赠送 奉迎: 迎接 奉托: 拜托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称谓语· 谦称与敬称
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禁忌语· 避讳的方法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例如:当被当事人问及作品、演出是否喜 欢,即使不喜欢也不正面表示,说:这方面我 是外行;或挑出细节说:我看这一部分还不错。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勿践踏,违者罚款”
等这些警示牌看了之后让人望而却步,但在提倡构建和
谐社会的今天,这样硬邦邦的词语少了,草地上的标语 换成了“小草含羞笑,请君勿打扰”“芳草如茵,脚底 留青 ”等,这样极具人性化的委婉语将小草的生命赋予 了不同的色彩,它同样在生长,它一样需要自己的天地,
(三)一般是双音节词,前一个为形容词,后一 个为与人物有关的名词。常见的有: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令: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贤:贤弟、贤妻; 仁:仁兄、仁弟; 贵:贵体、贵姓、贵庚; 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
二、谦称 谦称,表示谦虚的称呼。用来表示谦称的 词叫做谦辞。可以分两种情况: (一)用某些名词来代替代词“我”,又 可分以下四类:
禁忌语
任何一个语言 社会都会有一些在 语言系统中实际存 在的语言不允许人 们在日常交际中加 以使用,这部分禁 止使用的词语叫禁 忌语。
一、避讳
在古代,对于帝王和尊亲的名讳 绝对不能称说,要回避,要用别的字 眼代替,否则就被视为“大不敬”或 有所冒犯,而要受到惩处,这就是所 谓的“避讳”。
例如:
需要大家的爱护,每个热爱生命的人都会被这样的语言
感动,不会再走近伤害了它。
如:根据具体情景,按照要求分别拟出让人们关 闭手机的告示。 ⑴.发言者台上讲,手机下面响,很好的会场气氛, 被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破坏了。(要求:委婉地 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加油站和燃气库,手机信号会引起火灾和爆 炸,使灾害从天而降。(要求:表达既要委婉, 又要有警示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1、今天是王芳的好朋友罗红儿子满月的 好日子,王芳因有要事不能出席宴席,她想向 罗红表达自己的歉意和祝福,王芳该说什么? 2、李磊的舅舅生病住院,李磊到医院探 望,他见到舅舅,连忙走上前,恭恭敬敬地 说—— 3、李工程师夫妇为他们的日本国好朋友 举办家宴。席间,日本太太非常客气地说: “李太太这样文雅,和我们日本女人一样,不 像是中国人。”李太太该怎么回答? 4、学校近期搞校园绿化,为了避免有人 践踏草坪,请你写一条提示语(要求:语句优 美且能委婉地表达不准践踏草坪的意思)
2、社交称谓 1、亲属称谓 人家 咱 大家 各位 诸位 称谓语,就是对别人的称呼语。 1)代词称谓:咱们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 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 2)社交称谓:先生 小姐 女士 夫人 殿下等 3)职衔称谓 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如:伯、舅;哥、 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 职务:部长等;军衔:上将等;职称:讲师等; 妹、堂弟姑、姨,直系孙、侄孙叔、 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职业:医生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4)关系称谓: 同志 老师 师傅 老板 朋友 伯、哥、弟哥、嫂子、姐、姐夫。 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 5)名字称谓,用于平辈间:小名 大名 绰号 社交称谓两大类型。 6)亲昵称谓 A 小﹢名或小﹢姓:小明;B 姓或名﹢儿:张儿 C姓或名﹢子或大:李子;D叠名:明明 花花 E亲爱的 乖乖 甜心 宝贝儿;F 哥们儿 姐们儿 G小伙子 小姑娘 闺女 小朋友 7)戏谑称谓:小妞儿 老外 大兵 侃爷 小子
礼貌称谓正确的是 D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 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 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时常告戒我 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 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是指人们在交流、沟通及表达观点时使用的方式和技巧。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使用语言来与他人进行交流,无论是在工作场所、学校、社交场合还是家庭中,语言的运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首先,在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中,正确、准确地使用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如果使用不正确的词汇、语法错误或发音模糊,就会引发误解或造成交流障碍。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避免语言上的错误。

其次,语言运用中需要适应不同的语境和对话对象。

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流时,使用的语言风格和用词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在正式的场合,人们通常会使用正式的语言,而在亲密的朋友之间,可以使用比较随意或口头的表达方式。

此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影响交际中语言运用的方式,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避免因为语言上的偏见或歧视而造成不必要的冲突。

另外,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还需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要关注对方的情感状态和需求,尽量使用积极的语言来鼓励和支持对方。

比如,当对方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们可以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来帮助他们恢复信心和勇气。

而当对方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或观点时,我们应该尊重并倾听他们的声音,避免使用冲突性的言辞。

此外,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还需要注意非语言的因素。

在交流中,非语言的因素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的音调等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统计,非语言因素占了人际交流的大部分比例,比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所以,在交际中,我们应该注重自己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与语言相辅相成,使我们的交流更加清晰和有效。

最后,为了提高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能力,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有效的练习和培训。

通过参加口语训练班、朗读练习、语音纠正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发音和语调,提升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实践等多种途径,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称谓语。

2、了解禁忌语。

3、学会使用委婉语。

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要求,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

2、教学通过课内探索延伸至课外,积累关于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的一些知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练习法课时: 1课时一、导入二、放映幻灯片:1、准确理解称谓语。

2、了解禁忌语。

3、学会使用委婉语。

三、通过三个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一)、1、情境一:解释下面红颜色词语的意思,并理解下面这段对话。

(小明在青少年画展上获得一等奖,小明带他的父亲前去拜访他的老师。

见面后,小明向老师介绍他的父亲。

)小明:这是令尊。

老师:哦,原来是家父。

你好。

父亲:您好。

小明啊,还不快拜见老师。

小明:这次我在画展上获了奖,多亏家师教导有方。

父亲:令郎这次在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你。

老师:哪里,哪里,还是您家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啊。

2、提问并总结:家大:自己亲属中的长辈、年长的平辈。

如家父、家慈、家兄等。

舍小:亲属中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如舍妹、舍侄等。

令外人:称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堂、令嫒等。

3、总结“称谓语”概念:“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幻灯片放映)4、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二)、1、情境二:(小强和小明是同学,他们好久不见,约好一起吃饭。

小强先到某饭店点好了菜,正等小明来,等了一会儿小明来了。

)小强:小明,你来了啊,怎么这么慢啊。

来,开饭。

小明:哦,其实我来了,刚才去厕所了。

小强:最近干么去了,怎么不见人影?小明:去晋江的一个渔民家做客了。

他是我舅舅。

小强:都吃什么了,肯定都是海鲜吧?小明:没错。

其中有一道清蒸鱼,我最爱吃的。

吃完鱼的一面,我迫不及待地把鱼翻过来了。

没想到被我老爸骂了一顿。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你知道吗?小强:不清楚。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准确理解称谓语,探究其蕴含的文化心理。

2.点燃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了解谦辞和敬辞。

3.学会恰当运用称谓语,营造良好人际环境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得体的称谓语进行交际教学难点掌握常见谦辞敬辞教学方法:交流学习,梳理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前有个知县好巴结上司。

在一次宴会上,知县一边劝酒,一边套近乎。

“大人几位公子呀?”知府伸出两个指头回答,“有两个犬子。

”说完反问知县:“大人有令郎几位呀?”知县心想:知府大人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我该怎么称呼我的儿子呢?他想了好半天,才毕恭毕敬的回答说:“回禀大人,卑职只有一个5岁的王八羔子!”知县因为不了解语言常识闹了笑话,可见在交际中选择恰当得体的语言非常重要。

交际双方是融合还是神离在很的程度上取决于言语艺术。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学习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用语言交际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们在这里仅探究学习其中的称谓语。

二、展示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准确理解称谓语,探究其蕴含的文化心理。

2.点燃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了解谦辞和敬辞。

3.学会恰当运用称谓语,营造良好人际环境三、梳理探究1。

正确理解称谓语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2给下列谦辞和敬辞分类,你从中能否发现什么规律?①鄙人乃山东人也②请问您尊姓大名③欢迎您到寒舍来④借您宝地一用⑤臣实不才,又谁敢怨⑥仁兄高见⑦晚生这厢有礼了⑧荷蓧丈人总结: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有着尊人卑己的文化观念,谦和礼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

现代称谓语分为两大类: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四、称谓语的选择1、对象性别、身份、年龄、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职业、价值观念等2、心理世界个性、情绪、愿望、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3、场合、环境4、书面语与口语五、回归课本下面这些称谓语你理解吗?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练习等不同途径掌握称谓语等交际语言。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提高交际能力,能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索法练习法【知识链接】一、称谓语“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非亲属称谓)两大类型。

除此之外还有反映中国独特的人际态度的敬辞和谦辞。

(1)亲属称谓(2)社交称谓(详见课本91页)(3)敬语和谦语。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

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

如称自己为“在下、鄙人、小弟、属下、老朽等”,称己方的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东、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

以上为谦称。

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

(要点:“家大舍小令外人”) 这类敬辞和谦辞反映了中国人比较独特的人际态度。

根据上面的解说完成下表常用谦辞“拙”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小”“老”“薄”“贱”“敝”“鄙”“愚”“寒”(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小女、小可;老夫、老朽;薄技、薄酒、薄面;贱姓、贱内;敝人、敝处;鄙人、鄙见;愚兄、愚见;寒舍、寒门。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敢问、敢烦。

“劳”(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劳驾、劳步。

常用敬词“拜”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贺:指祝贺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叨”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叨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领教;叨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打扰“奉”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

如:特此奉达。

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

如:当另函奉复。

贵(如贵庚、贵恙、贵干、贵姓、贵国、贵校)大(如大作、大驾、大名)高(如高见、高论、高就)玉(如玉成、玉体)垂(如垂询、垂爱)雅(如雅正,雅意)辨一辨:请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敬辞或谦辞: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敬辞,称对方到来。

:敬辞,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敬辞,称宾客来到。

: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请人改文章。

:(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之改正。

: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写一写:你还知道哪些敬辞和谦辞呢写下来和大家一起积累二、禁忌语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一)避讳情况1.中国古代的避讳:避皇帝讳,避父母讳等2.现代社会中的禁忌语(1)生理上的缺陷(2)生老病死及家庭不幸(3)职业的禁忌语:渔民忌“翻”,戏班忌“散”、“伞”(4)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短处,学业能力上的不足,种种不够体面的经历和现状,这些也都是不希望他人碰撞的敏感神经。

(5)特定的风俗习惯回族人忌食猪肉,当然不喜欢人家说猪。

西方人一般不高兴别人打听自己的年龄、工资收入。

不少农村忌讳逢年过节时有人上门讨债,遇有喜庆怕人家说不吉利的话。

“死亡”称谓自古以来,人类对“死”总有太多的忌讳,因此,“死”这一词语也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①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②父母之死:见背、孤露、弃养等。

③佛道徒之死:涅槃、圆寂、升天、坐化、羽化、仙游等。

④尊长之死:仙逝、长眠、长逝、西去、寿终等。

⑤一般人之死:亡故、过世、谢世、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⑥其他特定讳称:英雄之死称牺牲;烈士之死称就义;为国之死称捐躯;救人之死称献身;遇险之死称罹难;公务之死称殉职;罪犯之死称毙命;突然病死称暴亡;病榻之死称断气;师长之死称千古;他乡老死称客死;短命之死称夭亡。

(二)讲求避讳的具体方法1、改换说法,需找替代对跛子讲客气,要说“你腿不方便,请先走!”老张长得胖,这是生得“富态”,老李长得瘦,这是长得“精干”。

2、注意语言对象,以防产生反感化学老师买五斤肉被少了五两,很气愤, 于是前去理论:“师傅,或许你今天多喝了几杯乙醇,没认清秤杆吧!肉是氢、氧、碳三种元素的结合体,难道这肉里氢和氧结合得太多了照理说肉是脂肪,不是汽油煤油这些烃一类物质,怎么这么快就挥发了250克呢”语文老师帮忙说:“你是树上黄叶,我是冷峻秋风;你是脸上污点,我是明亮镜子。

神圣而庄严的道德法庭,不需要程式化、平庸化的证明,良心就是最公正最伟大的法官。

啊,顾客是上帝,顾客是……”结果:杀猪匠操起了刀……3、入境问俗,入乡随俗南京人结婚时忌讳人家送伞作礼物,“伞”和“散”是同音,太不吉利,送不得也说不得。

上海人看望病人忌带苹果,因为上海话“苹果”和“病故”一个念法。

4、注意语言环境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气冲冲跑来对母亲说:“火! 冲天的大火! 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大地!”(描述性语句用于书面语,在此要用口语)三、委婉语委婉语是在语境的制约和作用下、体现交际主体心理需要而产生的,表达者不直说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说法来替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课文示例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望舅母容谅。

”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

”——《林黛玉进贾府》委婉语,应该怎么使用1、向别人发出请求时,可使用委婉语。

2、拒绝别人的时候,你可以用别的理由婉言推辞。

3、批评别人时要尽量用委婉语,缓和语气,以免对方产生抵触情绪。

4、有些事物或现象,人们不愿直说,必须使用委婉语。

5、公益广告类,这些广告通过委婉的语言表达给人一种和谐、友善、温馨的感觉。

【合作探究】1、阅读小故事,想一想,他们的结局为何不同一天, 一位穷朋友从乡下来到京城皇宫门前求见明太祖。

朱元璋非常高兴, 马上传他进殿。

谁知这位穷朋友见朱元璋昔日的容颜似乎没有多大变化, 便忘乎所以地直通通地说:“我主万岁! 您还记得我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放牛, 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

还没等煮熟, 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 撒了一地的豆子, 汤也都泼在泥地上。

你只顾满地抓豆子吃, 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 叶子梗在喉咙里,还是我出的主意, 叫你用青菜叶子吞下去, 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里去......”还没等说完, 朱元璋早就听得不耐烦了, 嫌这个孩提时的朋友太不顾体面, 於是大怒道:“推出去斩了! ”后来, 这件事让另外一个穷朋友知道了, 心想这个老兄也太莽撞了, 于是, 他心生一计, 信心十足地去见他小时候的朋友, 当今的皇帝。

这个穷朋友来到京城求见朱元璋。

行过大礼, 这个人便说:“我皇万岁万万岁! 当年微臣随驾扫荡沪州府, 打破罐州城, 汤元帅在逃, 拿住了豆将军, 红孩儿挡关, 多亏了菜将军。

”朱元璋一听, 不禁大笑, 他认出了眼前的这个是孩提时的朋友, 心中更为此人巧妙地暗示他们小时候在一起玩耍的事而高兴, 於是让他做了御林军总管, 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他们结局不同的原因是:由此可知,语言表达要得体应当:2、李秀才为什么会挨打有个年过半百的财主老年得子,大摆宴席庆祝。

酒过三巡,小孩抓周,众宾朋上前道好。

张秀才说:“令郎定会大富大贵。

”财主大喜。

王秀才说:“令郎定会金榜题名。

”财主又喜。

李秀才见状,摇头晃脑的说:“令郎将来定会一命呜呼。

”满座愕然。

老财主大怒,令众家丁痛打李秀才。

李秀才挨打的原因是:由此可知,语言表达要得体应当:3、从前有个知县好巴结上司。

一天,知府到他这儿巡视,在宴会上,知县一边劝酒,一边套近乎。

“大人几位公子呀”知府伸出两个指头回答,“有两个犬子。

”说完反问知县:“大人有令郎几位呀”不问则已,一问把知县问傻眼了。

知县心想:知府大人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我该怎么称呼我的儿子呢他想了好半天,才毕恭毕敬的回答说:“回禀大人,卑职只有一个5岁的王八羔子!”知县的回答得体吗为什么由此可知,语言表达要得体应当:4、从前有个秀才到集市上去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荷薪者过来。

”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个字,就过去了。

秀才又问:“价钱几何”挑夫只听懂“价钱”二个字,就开了个价。

秀才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这回挑夫怎么也听不懂,于是挑起柴走了。

挑夫为什么听不懂由此可知,语言表达要得体应当:5、下面是一个口语交际的情景,阅读后作答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

别人批评他:“不要挤,讲一点社会公德。

”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是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我听后回答他“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我”的回答得体吗我是否应该用更委婉的语言由此可知,语言表达要得体还应当:【课堂练习】1、下例选项中,礼貌称谓正确的是()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时常告戒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词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词谦语。

(1)请求别人不要再送了,可以说“您不必相送”,也可以说“请您()()”。

(2)感谢别人的帮助,可以说“谢谢您帮了我的忙”,也可以说“谢谢您()()相助”。

(3)自己走上舞台表演,可以说“不好意思,让大家见笑”,也可以说“我只好()()了”。

(4)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您的()()”。

(5)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人,可以在书上写“请您多提意见”,也可以写“xx先生()()”。

(6)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您了”。

3、依照示例,改写下面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改写为:(阅览室里)图书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高考真题】1、(2012湖南卷)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