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案修改稿

合集下载

石壕吏教案教学设计(优秀4篇)

石壕吏教案教学设计(优秀4篇)

石壕吏教案教学设计(优秀4篇)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朗读《龟虽寿》和《石壕吏》这两首诗。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目标1 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老骥(ji)伏枥(1i)逾墙走(yu)邺城戍(shu)老妪(yu)幽咽(ye)翁媪(ao)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3'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一学生背诵上一单元学的一首古诗,以次导入新课。

三、正课(-)龟虽寿1、听录音朗读这首诗。

(目标1)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本首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复门行》中最后一章。

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游县(今安徽省亳县)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步出夏门行》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龟虽寿》表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教师评点:(完成目标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意思是神灵的龟虽然是长寿的动物,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虽能兴云驾雾,最终也会死亡后化为灰尘。

这两句借神龟腾蛇起兴,说明作者明知人的寿命终有期限,而任何英雄也难免要死,但他丝毫不因此而颓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意思是千里马老了,伏在马槽里,但它仍旧有驰聘千里的雄心。

有雄心壮志的人虽到晚年,更应该老当益壮,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治之福,可得永年。

意思是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

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保持长寿。

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配乐时加上去的。

这首诗指出生命是有限而宝贵的,所以人们应当不断地发扬积极进取的朝气建立功业。

在结语中,作者还指出事在人为,命运可以改变。

这种积极奋发、老当益壮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4、学生齐读。

(二)石壕吏1.听录音,学生自由朗读。

《石壕吏》教案设计(汇编6篇)

《石壕吏》教案设计(汇编6篇)

《石壕吏》教案设计(汇编6篇)《石壕吏》教案设计(1)教学目的1.学习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2.学习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体会自然风光、名胜佳处各具独特美景。

教学设想1.《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引导学生体会诗篇叙述故事始末、记叙人物语言的表现力量,体会诗篇的社会意义和融合于叙述之中的诗人的感情。

2.其余四首诗都属抒情诗的范畴。

这四首诗分别以恰当写作方法写景、写物,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抒发了诗人特定的感情,引导学生体会各首诗具体描写的表现力量,体会诗人的感情。

本课安排三个课时进行教学。

《石壕吏》,一课时;《敕勒歌》、《秋浦歌》,一课时;《晓出净慈寺送田子方》、《钱塘湖春行》,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教学过程1.由教学过的赞美古代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2.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

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127;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

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

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4.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石壕吏》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石壕吏》全文;(2)了解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石壕吏》的韵律、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石壕吏》;(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培养爱国情怀;(2)学习杜甫忧国忧民、关注社会现实的精神品质;(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石壕吏》;(2)理解《石壕吏》的创作背景和意义;(3)分析《石壕吏》的韵律、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把握《石壕吏》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深入剖析杜甫的思想感情;(3)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分析《石壕吏》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杜甫及其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石壕吏》,理解诗意;(2)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石壕吏》的韵律、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深入剖析《石壕吏》;(2)欣赏杜甫的诗歌才华,体会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5. 情感体验:(1)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培养爱国情怀;(2)学习杜甫关注社会现实的精神品质。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石壕吏》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四、课后作业1. 背诵《石壕吏》;3. 调查了解现实生活中类似《石壕吏》主题的作品,分享给同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石壕吏》教案设计

《石壕吏》教案设计

《石壕吏》教案设计1.《石壕吏》教案设计篇1[设计说明]学生所处时代和生活环境与杜甫笔下《石壕吏》的生活世界有很大差距,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能够沉浸到文本里面,有所感受,有所触动?这是教读《石壕吏》的困难所在。

通常的做法有很多,比如可以让学生在疏通文字障碍之后编演课本剧。

但是据我看来,即使一些颇为流行的课本剧视频,学生的表演也大多与文本真实情感有很大的隔膜,结果演下来,即使好看,学生也往往还是浮于文本理解的表面。

因此,我觉得教读《石壕吏》应该紧紧围绕文本自身,通过背景资料的介绍与提示,以及反复的“文本接触”,包括诵读——实际上诵读的效果本身就很能看出诵读者对诗歌的理解程度,让学生渐次深入文本,深化其对诗歌的理解层次。

基于上述考虑,我在《石壕吏》第二课时,设计了五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听读”意在通过学生倾听音频资料,对诗歌所叙故事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对诗歌中出现的人物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对诗歌的情感基调有一个初步的感觉。

——当学生在默听诵读时,头脑中应该能够浮现出一幅幅“电影画面”,即使他与画面中人物及其命运还有相当的距离,但配乐的诵读有助于带动他们入情入境。

“品读”是理解诗歌的主要环节,也可以逐句析解,但在这样的理解活动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理解的个性就难以展现。

所以,我设计了一个“主活动”(或“主问题”)——让学生“各用一组词语概括人物形象,或表达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与判断”,当学生在选择词语表述自己的感受和判断时,实际上他应该已对诗歌有了相当的理解,虽然这理解有可能会出现偏差,但偏差本身也能说明问题,而且可能是最需要解决的、生成性的课堂问题。

有关诗歌理解的重要问题,诸如背景资料,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及其相关作品,重要诗句、重要语词(如“一何苦”的“苦”,“独与老翁别”的“独”等)的理解等等,都可在这一环节一并解决。

“诵读”环节意在通过学生诵读来展现其对诗歌理解的状况——情感把握、人物理解以及语言感觉等是否准确、到位、敏锐。

石壕吏教案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优秀8篇】

石壕吏教案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优秀8篇】

石壕吏教案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创业计划、企划方案、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ployee manuals, entrepreneurial pla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石壕吏教案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石壕吏》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石壕吏》全文。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读《石壕吏》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

学生能够了解唐代战争背景下的人民生活状态。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百姓的同情,培养爱国情怀。

学生能够认识到和平的宝贵,学会珍惜和感恩。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石壕吏》的诗意、诗意及文学特色。

战争背景下的人民生活状态及诗人的同情心。

教学难点:诗中一些生僻词汇和古文句式的理解。

分析诗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景下的人民生活。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僻词汇和古文句式的问题。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

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的结构、韵律和艺术手法。

教师讲解诗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古文句式的含义。

5. 情感共鸣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战争和和平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百姓的同情。

四、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背诵《石壕吏》全文。

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战争和和平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石壕吏》杜甫战争背景下的人民生活诗人的同情心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背诵《石壕吏》全文。

评估学生是否能够分析并解读《石壕吏》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

考察学生是否能够了解唐代战争背景下的人民生活状态。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评估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上的运用情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感受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百姓的同情,培养爱国情怀。

八年级《石壕吏》教案设计(精选5篇)

八年级《石壕吏》教案设计(精选5篇)

八年级《石壕吏》教案设计(精选5篇)八年级《石壕吏》教案设计篇1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教学目标:1. 整体感知课文2. 揭露官吏的横暴3. 同情人民的苦难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纲1. 介绍背景资料2. 带领学生共同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的讲解。

(戍、戌、戊等)3. 分析文章的中心(1) 对文章第一句话的分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重点加点字的分析)(2) 对比分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3) 对话练习:把吏和妇人的对话补充完整,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 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提问:如果去掉后会有怎么的效果?)二.详案1.导入:陈老师在前面已经讲解了杜甫的两首写景抒情的诗,大家也了解到杜甫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称道的。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面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课文主要叙述了差人乘夜来捉人,连衰老的老妇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惨事。

首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可能同学们往往很难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古代诗人常写一些感物伤怀的作品,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深入了解诗作者的背景资料,去体会创作者当时的所感所想。

那么在这里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中晚期的诗集中体现了当时的现实,所以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可以提问:是否有同学在预习的过程中了解了写作背景?)参考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

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

石壕吏教案(6篇)

石壕吏教案(6篇)

石壕吏教案(6篇)作业篇一必做: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修改自己改写的《石壕吏》,让它更能贴近我们的理解。

选做:课下阅读“三吏”、“三别”。

共3页,当前第3页123《石壕吏》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本文特点和地位,我把本文教学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体会本文的精炼语言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准确流畅地背诵本文,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二、教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导入新课: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由盛转衰的一场大叛乱,历史上叫安史之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请看影片(背景音乐)同学们,“安史之乱”这四个字一定会刺痛你的眼睛因为那是一场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乱,那是一个浸泡眼泪、铺满鲜血的时代在这个苦难的时代里,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记录历史的真实笔录,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我们今天要来学习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流传最广的一篇——《石壕吏》请看三幅对联:(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二)走进作家、了解背景(3分钟)请问:这三幅对联所指的人物是谁?(杜甫)大家都说是杜甫,请围绕对联说说理由(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围绕对联介绍作者)附: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瑰丽精确,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历来被誉为“诗史”请问: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石壕吏》?(生答)杜甫就在安史之乱的年代里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郭子仪等率领的六十万大军被包围于安庆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候,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经过此处,就其所见所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写成了著名的《石壕吏》(三)整体感知全诗(8分钟)1、请听一听:配乐朗读《石壕吏》2、请看一看;下列汉字的正确读音:吏:lì 邺:yè 戍:shù 咽:yè 妪:yù 泣:qì3、请读一读:配乐朗读《石壕吏》4、请理一理:故事情节:时间顺序:(暮、夜、夜久、天明)事件:(开端:有吏夜捉人、发展:听妇前致词、高潮:请从吏夜归、结局:独与老翁别)诗人的行踪:(投宿、住宿、告辞)5、请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主要叙述了官吏夜晚来捉人,连衰老的老妇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惨事(四)语文实践:戏剧表演(理解课文、培养想象)(20分钟)请演一演:根据内容,结合体会,加以想像,展示你的才能!这是我的舞台,秀出我的风采!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至少两人以上(1)组内全员参与(2)想象丰富,有创意,合情合理(3)补充一些事实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4)表演符合人物身份(5)配合默契表演时,一组表演,另外三组的每一个同学根据文意和要求评分,满分是五分三组的评分结果相加为该组表演的总得分2、疏通文意,组织表演各组准备,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排练首先,疏通文意,理解诗歌内容(1)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疏通理解文意,提出疑难,共同解决(四人小组合作,提出疑难,共同解决)(2)齐读诗歌,其次,当好编导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两个人物,给文中人物设计一份出场简历导:历史,就是一串串真实的故事杜甫是编剧,我们也可以作导演如果你是导演,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两个人物设计一份出场简历表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编排人物出场简历表文中人物出场时间出场道具主要事件或关键动作杜甫暮天明投登别老妇夜拐杖看、啼、致词老翁夜、天明/ 逾、走吏夜佩刀、棍棒等捉、呼同学们编好剧是演好剧的前提,课文是诗歌的形式,要编出来,得好好地领会文学的留白艺术点拨: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画画需要留白,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写诗也是如此,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阅读时要仔细体会请想一想:(1)“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夜的景色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合理想象同样,“暮”、“夜久”、“天明”都可以合理想象出来(2)老妇的“致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吗?据此想象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运用藏问于答的手法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使用于答明确: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从“致词”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u”,“i”。

《石壕吏》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石壕吏》的主题思想和背景。

(2)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形象和表现手法。

(3)能够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运用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解读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3)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战争、民生疾苦的关爱和忧虑。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

2. 诗中意象、形象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3.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历史背景的了解。

2. 诗歌意象和表现手法的解读。

3. 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文、译文、相关背景资料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杜甫及其作品《石壕吏》。

(2)引导学生关注诗文,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理解大意。

(2)鼓励学生查阅注释,了解诗文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形象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战争对民生的影响。

(2)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强调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6. 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中的意象、形象和表现手法。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4. 运用情感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诗文,激发学习兴趣。

《石壕吏》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石壕吏》全文;(2)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石壕吏》的韵律、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石壕吏》;(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2)体会作者忧国忧民、同情弱小的思想感情;(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石壕吏》;(2)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石壕吏》的韵律、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把握《石壕吏》的意境和情感;(2)深入理解战争背景下人民的生活困境;(3)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杜甫及其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石壕吏》,理解诗意;(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2)分享学习心得,体会诗歌情感。

4. 课堂讲解(1)解析《石壕吏》的韵律、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2)分析战争背景下人民的生活困境;(3)讲解诗歌中所体现的作者思想感情。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诗歌默写;(2)选取相关题目,进行课堂练习。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2)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景下的人民生活,培养爱国情怀;(3)推荐相关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石壕吏》;2. 深入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 分析《石壕吏》的韵律、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诗歌背诵、作者了解、诗歌分析等方面;3. 课后心得: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4. 定期进行测验,检验学生对《石壕吏》及杜甫其他作品的掌握程度。

《石壕吏》教案(详案)

《石壕吏》教案(详案)

《石壕吏》教案(详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石壕吏》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能够分析并欣赏《石壕吏》的艺术特色。

能够解读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战争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培养爱国情怀。

学会尊重历史,珍惜和平,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石壕吏》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和课文分析。

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作品的社会意义。

2.2 教学难点分析《石壕吏》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理解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和作者的反战立场。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石壕吏》的插图或相关历史背景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简要介绍作者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学生自主查找字词的解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3.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逐句讲解,解释生僻字词和难点句子。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寓意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3.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5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技巧,进行相关的写作或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四、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课堂讲解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6.2 终结性评价课后作业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期末考试中关于《石壕吏》的相关题目,评估学生的长期记忆和理解能力。

七、教学资源7.1 教材选用权威的语文教材,确保课文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石壕吏》教案【优秀5篇】-最新

《石壕吏》教案【优秀5篇】-最新

《石壕吏》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这次为您整理了5篇《《石壕吏》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在诗歌赏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理解课文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老妇人的凄苦之情。

把握诗人的矛盾心情。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与鉴赏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师:上一节课,大家刚学习了《春望》,今天我们共同来背诵这首诗,好吗?(检查背诵)师:我们知道《春望》这首诗抒发是作者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国破”的担忧和伤感,安史之乱共8年,其中第四、五是战争最为激烈,人民生活最为艰难时刻,这时杜甫恰好目睹了这一切,于是他怀着一颗忧民之心创造了大量的现实主义组诗,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其中的一首。

(师板书《石壕吏》)二、师生共同解题师:请大家大声读出标题生齐读师:大家想一想吏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师:那石壕又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师:同学怎样知道石壕是地名的?生课文注释1有介绍。

师:同学阅读非常仔细,认后我们在阅读中要充分利用注释,其实注释1还有别的作用啊!师:那这个标题的意思应该怎么说?生齐答三、整体感知:师:很显然,杜甫是在写关于石壕吏的事情,那石壕的官吏们做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大声诵读第一段,并从中找出答案来?生齐声朗读!师:发现答案了吗?生有吏夜捉人师:板书吏夜捉师:吏为何要捉人啊!生要“急应河阳役”。

师:不错,河阳发生战役了,可是有战役未必一定要捉人,更不必夜里捉人啊?生因为当时战事紧张,回找抽丁补充兵力。

师:你怎样知道这个背景!生课文注释1有介绍!师:那就请聪明的你,读给同学听一听吧!师:的确如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因为读诗要“知人论世”,我们读诗一定要在“知世”的基础把握主题!师:那第一段中,吏找到人吗?师:那官吏会善罢甘休吗?师:哦,原来“吏呼一何怒”,那老妇人有何反应?师:第三段是老妇人哭诉痛苦的内容,我先范读一回,然后同学自由朗读。

石壕吏教案范本杜甫石壕吏教案设计

石壕吏教案范本杜甫石壕吏教案设计

杜甫《石壕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石壕吏》全文。

(2)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

(3)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主题。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战争和百姓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2.1 诗歌全文的理解与背诵。

2.2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3.1 诗歌中历史背景的理解。

3.2 诗歌主题的深入探讨。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2)提问学生对战争的看法,引出诗歌主题。

4.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

4.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的历史背景。

(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主题。

(3)解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4 实践环节(1)让学生进行诗歌背诵。

(2)分组讨论,探讨诗歌主题的现实意义。

五、课后作业5.1 背诵《石壕吏》全文。

5.2 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作文。

5.3 推荐阅读其他杜甫的诗歌,下节课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石壕吏》这首诗歌。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爱国情怀,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战争和百姓疾苦的关心。

在课后作业的设置上,既有背诵任务,又有写作练习,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在的教学中,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杜甫的诗歌,感受其深厚的思想内涵。

六、教学评价6.1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石壕吏》全文,对诗歌内容有深入理解。

6.2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对诗歌结构有清晰的认识。

6.3 学生能够结合诗歌主题,讨论战争与和平的现实意义,展现出一定的思辨能力。

杜甫《石壕吏》教案设计(通用11篇)

杜甫《石壕吏》教案设计(通用11篇)

杜甫《石壕吏》教案设计(通用11篇)杜甫《石壕吏》教案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石壕吏》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杜甫《石壕吏》教案设计篇1教学内容:《石壕吏》杜甫生平教学目标:(情节如何生动)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

4、根据情节提示能复述故事甚至进行背诵。

教学步骤一、导入:1、回顾所学: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杜甫的两首诗,初步了解了杜甫这位诗人。

他早期的作品风格热情奔放,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深沉含蓄,抑扬顿挫。

这节课我们将会学习的这首诗,与《春望》是同一个时期的,都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写的,不同的是《春望》是借景抒情诗,而《石壕吏》是叙事诗。

那么诗人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抒发他怎样的感情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出示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

2、出示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

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

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

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

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二、解决生字词和重要注释壕逾邺戍惟妪衰应泣咽【逾】越过【一何】多么【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老妪】老妇【犹得】还能够【泣幽咽】(有人)低声地哭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三、复述故事:根据同学们所理解的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这首诗的大意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出来。

《石壕吏》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石壕吏》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石壕吏》的基本内容,掌握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2)能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石壕吏》的阅读与理解。

2. 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难点:1. 诗中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诗中历史背景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简介诗人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石壕吏”,提问:“吏”指的是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小组内合作解决。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的背景,揭示课文主题。

(2)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练习巩固(1)让学生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中的名句。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提问:课文中描绘了哪些战争场景?2. 深入探讨(1)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

(2)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战争对人民的影响。

3. 课堂拓展(1)介绍类似题材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

(2)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分享自己的作品。

4. 总结反馈(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鼓励优点,指出不足。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 写一篇关于《石壕吏》的读后感。

3. 收集类似题材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背诵、默写和读后感写作,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能力。

石壕吏教案范本杜甫石壕吏教案设计

石壕吏教案范本杜甫石壕吏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石壕吏》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石壕吏》全文。

2. 分析并理解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3.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诗文的背诵与理解。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主题。

教学难点:1. 诗中难懂词语的解释。

2. 诗歌情感的深入理解。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文背景、意象分析、主题解读。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法:模仿诗文创作,提高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石壕吏》原文。

2. 参考资料:有关《石壕吏》的解析、评论等。

3. 投影仪:用于展示诗文、图片等。

4. 纸笔:用于学生练习。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简介诗人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回顾《春望》等之前学过的杜甫诗作,体会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展示《石壕吏》原文,让学生自读。

2. 讲解诗文中的难懂词语。

三、意象分析(20分钟)1.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石壕”、“吏”等。

2. 引导学生体会意象背后的情感。

四、主题解读(15分钟)1. 讲解诗文的主题,即杜甫对战争的批判和对百姓的同情。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题,联系现实生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引导学生分享对诗文的感悟。

二、分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三、诗歌欣赏与模仿创作(20分钟)1. 引导学生欣赏《石壕吏》的韵律美、意境美。

2. 学生模仿杜甫的创作风格,进行诗歌创作。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背诵与理解。

2. 推荐学生阅读杜甫的其他诗作,提高文学素养。

五、课后作业1. 背诵《石壕吏》。

2. 写一篇关于《石壕吏》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石壕吏》简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石壕吏》简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石壕吏》简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石壕吏》全文;(2)了解作者杜甫及其生平事迹;(3)分析并掌握《石壕吏》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石壕吏》;(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树立和平观念;(2)理解作者关爱民生、反对战争的爱国情怀;(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石壕吏》全文的背诵与理解;2. 杜甫生平事迹的了解;3. 《石壕吏》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分析。

难点:1. 《石壕吏》中历史背景的理解;2. 诗歌中深层次的情感把握;3. 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杜甫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石壕吏》,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石壕吏》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讲解《石壕吏》的历史背景、诗歌结构、意象运用等。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关爱民生、反对战争的爱国情怀,树立和平观念。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背诵《石壕吏》;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践行爱国情怀。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战争场景,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引发学生对和平的渴望。

2. 对比分析:将《石壕吏》与其他战争题材的诗歌进行对比,让学生深刻理解战争对人民的伤害。

《石壕吏》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石壕吏》教案(教师中心稿)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能够理解并背诵《石壕吏》全文。

b. 分析并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句式的含义和用法。

c. 了解唐代诗人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b.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c.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培养爱国情怀。

b. 学会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c.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熟读并背诵《石壕吏》。

2. 分析文中重要词语、句式的含义和用法。

3. 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

2.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词句,解答学生疑问。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总结观点,分享心得。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提高鉴赏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介杜甫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石壕吏》的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理解关键词语。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词句,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提高鉴赏能力。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在探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深入剖析课文。

4. 欣赏与拓展让学生欣赏其他杜甫的诗作,提高审美情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石壕吏》。

2. 分析并总结其他杜甫的诗作,体会其创作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壕吏》教学设计
一、课文分析准备阶段
1、导入、(见注释)(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2、释题
“石壕吏”,“吏”,这里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

古代“官”比“吏”级别高,“官”是决策者,“吏”是当差的。

今天习惯于把两个字合为一个又音节词,词义是二者的并集。

这是古今异义的词义扩大现象。

二、分析文章的中心
1、观看《石壕吏》卡通片
2、学生朗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师过渡:好,刚刚我们大家一起仔细阅读了这首诗,那么有同学能告诉大家,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

“有吏夜捉人
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呢?(参考:以老妇人给吏致词为重点,也就是本文的第二、三段),那让我们抓住重点,往前看。

(一)、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为什么老翁逃走,而让老妇出门和差役周旋?
明确:抓丁只抓男的,妇女可以免除免除徭役。

《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云:“凡民五十为兵,六十而免。

”这里“民”不是“人民”的意思,而是专指“男子”。

(二)、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为什么“怒”?为什么“苦”?
1、问:“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如何理解?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
2、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更,再。

惟,只。

裙,古今异义,今专指下衣,古义泛指衣服。

3、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学生思考:老妪为什么请从吏夜归?前面讲了征兵只征男,为什么老妇也被征走了?
(小组讨论设想每一层中官吏是怎么说的?老妇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来应答的?)细心品位一番就会发现,老妇人的话句句都是差役逼出来的。

课本剧:差役进门就问“家中有男人否”老妇人答“家里已经没有男人了”
差役怒吼:“你家男人都到哪里去了?你要说实话!”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拿信给差役看)
“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人哭吗?”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哭着说)
差役会如何反应?(差役进逼:“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

”)
老妇人会如何应对“出入无完裙”
差役仍逼要人,老妇人只好“请从吏夜归”
4、为什么诗中不写差役的话?
(明确:这是一种“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问可以推测出来,
5、藏问于答、明暗结合写作手法的妙处?举例(明确:留白、语言精炼。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贾岛《寻隐者不遇》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三)、第四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绝,停止。

如,仿佛,依稀。

前途,古今异义。

古指前方的路途,今喻示来的处境或特指好的未来。

1、问:谁在哭?(儿媳)
2、幽咽声很低,杜甫还能听着,说明什么?(作者一夜未眠、关心人民疾苦实在的体现)
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他一方面希望官军尽快打败叛军,这样征丁拉夫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他默认了差役的行为,写作语言平缓只叙事不发议论,只是觉得他们的方式太粗暴了。

而另一方面,他又深深同情人民疾苦。

既爱国又怜民,左右为难。

3、补充问题(1)、老翁为什么逾墙走?是因为没有爱国之心而特意逃避军役吗?
(参考:“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老妇已年老力衰,儿媳衣不蔽体没有出门,家中需要劳动力来把锄犁,来养家糊口。


(2)、差役为什么不抓杜甫?
明确:杜甫的母亲是唐代士族门第最高的清河崔氏,所以他生下来就有不纳租不服兵役的特权。

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也说,“生常不免租,名不隶征伐”。


13、归纳主题
这首诗是书写民间疾苦的叙事诗。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他的诗广泛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称为“诗圣”。

三、课外延伸
(一)、课外延伸: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选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幼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

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

——《彭衙行》
(二)、结合课外延伸及《石壕吏》联系现实生活谈谈感想,写上一段话交流。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在杜甫的诗中,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他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现今,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

九一八的炮声、七七卢沟桥的枪声和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死难同胞的呼告声告诫我们: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年轻的我们将励志学习报效祖国,铸剑为犁让和平永驻。

六、布置作业
1.把诗歌《石壕吏》改写叙事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