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氮、磷、钾全量分析
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
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植物中氮、磷、钾的测定包括待测液的制备和氮磷钾的定量两大步骤。
植物全氮待测液的制备通常用开氏消煮法(参考有机肥料全氮的测定)。
植物全磷、钾可用干灰化或其他湿灰化法制备待测液。
本书介绍H2SO4—H2O2消煮法,可用同一份消煮液分别测定氮、磷、钾以及其它元素(如钙、镁、铁、锰等)。
一、植物样品的消煮(H2SO4—H2O2法)方法原理植物中的氮磷大多数以有机态存在,钾以离子态存在。
样品经浓H2SO4和氧化剂H2O2消煮,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有机氮和磷转化成铵盐和磷酸盐,钾也全部释出。
消煮液经定容后,可用于氮、磷、钾等元素的定量。
本法采用H2O2加速消煮剂,不仅操作手续简单快速,对氮磷钾的定量没有干扰,而且具有能满足一般生产和科研工作所要求的准确度,但要注意遵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防止有机氮被氧化成N2或氮的氧化物而损失。
试剂:(1)硫酸(化学纯、比重1.84)(2)30%H2O2(分析纯)操作步骤:(1)常规消煮法称取植物样品(0.5mm)0.3~0.5g(准确至0.0002g)装入100m l开氏瓶的底部,加浓硫酸5m l,摇匀(最好放置过夜),在电炉上先小火加热,待H2SO4发白烟后再升高温度,当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稍冷后加6滴H2O2,再加热至微沸,消煮约7—10 分钟,稍冷后重复加H2O2再消煮,如此重复数次,每次添加的H2O2应逐次减少,消煮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再加热约10分钟,除去剩余的H2O2,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无损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定容(V1)。
用无磷钾的干燥滤纸过滤,或放置澄清后吸取清液测定氮、磷、钾。
每批消煮的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和方法的误差。
(2)快速消煮法称取植物样品(0.5mm)0.3~0.5g(称准至0.0002g),放入100m l 开氏瓶中,加1ml水润湿,加入4ml浓H2SO4摇匀,分两次各加入H2O22ml,每次加入后均摇匀,待激烈反应结束后,置于电炉上加热消煮,使固体物消失成为溶液,待H2SO4发白烟,溶液成褐色时,停止加热,此过程约需10 分钟。
植物氮磷钾的含量
植物氮磷钾的含量
1. 氮(N):一般来说,植物中的氮含量在 1%至 5%之间。
不同植物种类和部位的氮含量可能会有所差异。
例如,豆科植物通常含有较高的氮,而禾本科植物的氮含量可能较低。
2. 磷(P):植物中的磷含量通常在 0.1%至 0.5%之间。
磷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参与光合作用、能量代谢和核酸合成等。
3. 钾(K):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含量通常在 1%至 5%之间。
钾在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平衡和抗逆性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含量范围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可能因植物种类、生长环境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此外,不同植物部位(如叶片、茎干、根系等)的氮、磷、钾含量也可能存在差异。
如果你对特定植物的氮、磷、钾含量有更详细的需求,建议查阅相关的植物营养数据库或参考专业的植物营养研究资料。
土壤中氮、磷、钾的测定
土壤中氮、磷、钾的测定摘要:土壤中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养分元素,要了解土壤基本性质和肥力状况,氮、磷、钾含量是重要指标,所以在土壤分析中全量氮、磷、钾是常测项目。
本实验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恰玛古土壤中的全钾,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采用扩散定氮法测定全氮。
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全量元素含量相互都存在显著的差异用湿法消化五种恰玛古土壤中钾含量的测定结果:莎车县0.852 mg/g,柯坪县0.835 mg/g,伊宁市0.845 mg/g,哈密市0.810 mg/g,拜城0.811 mg/g。
磷含量的测定结果:莎车县0.045mg/g,柯坪县0.042 mg/g,伊宁市0.073 mg/g,哈密市0.046 mg/g,拜城0.042 mg/g。
氮含量的测定结果:莎车县0.0261mg/g,柯坪县0.0383 mg/g,伊宁0.1030mg/g,哈密市0.0986 mg/g,拜城0.0474 mg/g 。
平均回收率107.02%。
关键词:土壤;氮;钾;磷;测定方法前言土壤中氮、磷、钾等大量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虽然作物对这些元素需要的量相差很大,但是它们对作物生长发育起的作用同等重要,而且不可相互代替。
过多地使用某种营养元素,不仅会对作物产生毒害,还会妨碍作物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引起缺素症 [1]。
钾作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对农作物的高产、优质和抗逆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常作物体内钾含量一般为干物质重的1%~5%,约占灰分重量的50%左右。
作物吸钾量大而钾矿资源有限,使得我国农田土壤钾素多年来一直处于亏缺状态。
只有土壤全钾量的变化在理论上能准确反应土壤钾素变化[2]。
土壤是作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氮素包括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两大类,其中95%以上为有机态氮,主要包括腐殖质、蛋白质、氨基酸等。
小分子的氨基酸可直接被植物吸收,有机态氮必须经过矿化作用转化为铵,才能被作物吸收,属于缓效氮。
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的具体标准
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的具体标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和养分来源之一,而全氮、有效磷、有效钾三者是农田土壤中的主要营养元素。
土壤表层盐分含量也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的具体标准。
1.全氮的标准全氮是农田土壤中最重要的养分之一,对作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全氮的含量通常以重量比来衡量,单位为克/千克(g/kg)。
下面是一些常见作物土壤全氮含量的标准范围:-稻谷:1.5~2.5 g/kg-小麦:1.0~2.0 g/kg-玉米:1.2~2.0 g/kg-大豆:2.0~3.0 g/kg-蔬菜:2.0~3.0 g/kg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类型来确定实际的全氮含量标准。
2.有效磷的标准有效磷是植物所能吸收利用的磷的一部分,对植物的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具有重要影响。
有效磷的含量通常以毫克/千克(mg/kg)计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作物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标准范围:-稻谷:15~30 mg/kg-小麦:20~40 mg/kg-玉米:20~40 mg/kg-大豆:15~30 mg/kg-蔬菜:20~40 mg/kg同样,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类型,可以对有效磷含量进行适当调整。
3.有效钾的标准有效钾对植物的形成与发育也有着重要作用,需要适当的含量来维持作物的正常生长。
有效钾的含量通常以毫克/千克(mg/kg)计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作物土壤有效钾含量的标准范围:-稻谷:100~200 mg/kg-小麦:150~300 mg/kg-玉米:200~400 mg/kg-大豆:250~400 mg/kg-蔬菜:200~400 mg/kg同样,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类型,可以对有效钾的标准范围进行调整。
4.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的标准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通常以电导率(EC)来表示,单位为dS/m。
高盐分的土壤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控制土壤的盐分含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作物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的标准范围:-稻谷:小于2.0 dS/m-小麦:小于4.0 dS/m-玉米:小于4.0 dS/m-大豆:小于4.0 dS/m-蔬菜:小于4.0 dS/m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也可以对上述标准范围进行调整,以确保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在适宜范围内。
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的具体标准
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的具体标准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和土壤表层盐分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
合理的肥料管理和土壤改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下面将详细介绍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和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的具体标准。
1. 全氮含量:全氮是土壤中氮素的总含量,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
它是作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养分之一。
根据土壤全氮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高含量:全氮含量大于2.0%。
这种土壤肥力较高,适宜种植各类作物。
- 中等含量:全氮含量在1.0%~2.0%之间。
这种土壤肥力适中,适宜种植大部分作物。
- 低含量:全氮含量小于1.0%。
这种土壤肥力较低,适宜种植耐贫瘠作物或者需要额外施肥的作物。
2. 有效磷含量:有效磷是指土壤中能够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磷含量。
磷是作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养分之一。
根据土壤有效磷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高含量:有效磷含量大于50 mg/kg。
这种土壤肥力较高,适宜种植各类作物。
- 中等含量:有效磷含量在20 mg/kg~50 mg/kg之间。
这种土壤肥力适中,适宜种植大部分作物。
- 低含量:有效磷含量小于20 mg/kg。
这种土壤肥力较低,适宜种植耐贫瘠作物或者需要额外施肥的作物。
3. 有效钾含量:有效钾是指土壤中能够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钾含量。
钾是作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养分之一。
根据土壤有效钾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高含量:有效钾含量大于150 mg/kg。
这种土壤肥力较高,适宜种植各类作物。
- 中等含量:有效钾含量在50 mg/kg~150 mg/kg之间。
这种土壤肥力适中,适宜种植大部分作物。
- 低含量:有效钾含量小于50 mg/kg。
这种土壤肥力较低,适宜种植耐贫瘠作物或者需要额外施肥的作物。
4. 土壤表层盐分含量:土壤表层盐分含量是指土壤表层(一般为0~20 cm)中盐类的总含量。
高盐分会对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
- -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土壤学实验 指导老师: 倪吾钟 成绩:实验名称: 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 余慧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 八、讨论、心得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植物样品消煮液制备方法;2. 掌握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与结果分析。
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1. 植物样品消煮——H 2SO 4-H 2O 2消煮法在浓H 2SO 4溶液中,植物样品经过脱水、碳化、氧化等作用后,易分解的有机物则分解。
再加入H 2O 2 ,H 2O 2在热浓H 2SO 4溶液中会分解出新生态氧,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可继续分解没被H 2SO 4破坏的有机物,使有机态氮全部转化为无机铵盐。
同时,样品中的有机磷也转化为无机磷酸盐,植株中K 以离子态存在。
故可用同一消煮液分别测定N 、P 、K 。
2. 植株全氮的测定——靛酚蓝比色法经消煮待测液中氮主要以铵态氮存在,被测物浸提剂中的NH 4+,在强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盐和苯酚反应,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蓝,其深浅与溶液中的NH 4+-N 含量呈正比,线性范围为0.05-0.5mg/l 之间。
3. 植株全磷的测定——钒钼黄比色法经消煮待测液中磷主要以磷酸盐存在,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能与偏钒酸和钼酸发生反应,形成黄色的三元杂多酸—钒钼磷酸[1]。
溶液黄色稳定,黄色的深浅与磷的含量成正专业: 农资1202姓名: 平帆学号: 3120100152 日期: 2015.3.27地点: 农生环B249装订线相关。
4. 植株全钾的测定——火焰光度计法消煮待测液中难容硅酸盐分解,从而使矿物态钾转化为可溶性钾。
待测液中钾主要以钾离子形式存在,用酸溶解稀释后即可用火焰光度计测定。
三、 实验器材与仪器样品:三叶草,取于东七教学楼南侧,研磨过18目筛备用;试剂:浓硫酸、300g/l H 2O 2、6mol/l NaOH 溶液、0.2%二硝基酚指示剂、酚溶液、次氯酸钠溶液、铵标准溶液(准确称量0.3142g 经105℃干燥2h 的氯化铵(NH 4Cl ),用少量水溶解,移100mL容量瓶中,用吸收液稀释至刻度。
土壤氮磷钾含量标准
土壤氮磷钾含量标准土壤中的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它们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国家标准,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标准有一定的范围,合理的含量对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土壤中氮的含量标准。
国家标准规定,一般耕作土壤中全氮的含量在0.10%~0.20%之间为宜,低于0.10%的话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高于0.20%则会导致氮的积累过多,影响作物的品质。
而在水稻、小麦等作物的土壤中,全氮的含量应在0.20%~0.30%之间,这样才能满足这些作物的生长需求。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土壤中磷的含量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一般耕作土壤中全磷的含量在0.20%~0.40%之间为宜,低于0.20%的话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高于0.40%则会导致磷的积累过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而在果树、蔬菜等作物的土壤中,全磷的含量应在0.40%~0.60%之间,这样才能满足这些作物的生长需求。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土壤中钾的含量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一般耕作土壤中全钾的含量在1.50%~2.50%之间为宜,低于1.50%的话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高于2.50%则会导致钾的积累过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而在烟草、甜菜等作物的土壤中,全钾的含量应在2.50%~3.50%之间,这样才能满足这些作物的生长需求。
综上所述,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标准是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而定的,合理的含量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因此,农民在施肥的时候应该根据土壤的情况和作物的需求来科学施肥,避免因为施肥不当而导致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失衡,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N、P、K等的全分析
N、P、K等的全分析氮对植物的影响: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对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是与产量最密切的营养元素。
在第一穗果迅速膨大前,植株对氮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加。
以后在整个生育期中,特别是结果盛期,吸收量达到最高峰。
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果实小,坐果少或不结果,产量低,品质差。
氮素过多时,植株徒长,枝繁叶茂,容易造成大量落花,果实发育停滞,含糖量降低,植株抗病力减弱。
番茄对氮肥的需要,苗期不可缺少,适当控制,防止徒长;结果期应勤施多施,确保果实发育的需要。
氮的作用: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养分之一,它是每个活细胞的组成部分。
植物需要大量氮。
氮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叶绿素a和叶绿素ß都是含氮化合物。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葡萄糖)是借助于叶绿素的作用。
葡萄糖是植物体内合成各种有机物的原料,而叶绿素则是植物叶子制造“粮食”的工厂。
氮也是植物体内维生素和能量系统的组成部分。
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当氮素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因此植物叶面积增长炔,能有更多的叶面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此外,氮素的丰缺与叶子中叶绿素含量有密切的关系。
这就使得我们能从叶面积的大小和叶色深浅上来判断氮素营养的供应状况。
在苗期,一般植物缺氮往往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而小,叶色缺绿发黄。
禾本科作物则表现为分孽少。
生长后期严重缺氮时,则表现为穗短小,籽粒不饱满。
在增施氮肥以后,对促进植物生长健壮有明显的作用。
往往施用后,叶色很快转绿,生长量增加。
但是氮肥用量不宜过多,过量施用氮素时,叶绿素数量增多,能使叶子更长久地保持绿色,以致有延长生育期、贪青晚熟的趋势。
对一些块根、块茎作物,如糖用甜菜,氮素过多时,有时表现为叶子的生长量显著增加,但具有经济价值的块根产量却少得使人失望。
N、P、K等的全分析
氮对植物的影响: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对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是与产量最密切的营养元素。
在第一穗果迅速膨大前,植株对氮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加。
以后在整个生育期中,特别是结果盛期,吸收量达到最高峰。
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果实小,坐果少或不结果,产量低,品质差。
氮素过多时,植株徒长,枝繁叶茂,容易造成大量落花,果实发育停滞,含糖量降低,植株抗病力减弱。
番茄对氮肥的需要,苗期不可缺少,适当控制,防止徒长;结果期应勤施多施,确保果实发育的需要。
氮的作用: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养分之一,它是每个活细胞的组成部分。
植物需要大量氮。
氮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叶绿素a和叶绿素ß都是含氮化合物。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葡萄糖)是借助于叶绿素的作用。
葡萄糖是植物体内合成各种有机物的原料,而叶绿素则是植物叶子制造“粮食”的工厂。
氮也是植物体内维生素和能量系统的组成部分。
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当氮素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因此植物叶面积增长炔,能有更多的叶面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此外,氮素的丰缺与叶子中叶绿素含量有密切的关系。
这就使得我们能从叶面积的大小和叶色深浅上来判断氮素营养的供应状况。
在苗期,一般植物缺氮往往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而小,叶色缺绿发黄。
禾本科作物则表现为分孽少。
生长后期严重缺氮时,则表现为穗短小,籽粒不饱满。
在增施氮肥以后,对促进植物生长健壮有明显的作用。
往往施用后,叶色很快转绿,生长量增加。
但是氮肥用量不宜过多,过量施用氮素时,叶绿素数量增多,能使叶子更长久地保持绿色,以致有延长生育期、贪青晚熟的趋势。
对一些块根、块茎作物,如糖用甜菜,氮素过多时,有时表现为叶子的生长量显著增加,但具有经济价值的块根产量却少得使人失望。
磷对植物的影响:磷肥能够促进番茄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
5种滨海沙生植物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5种滨海沙生植物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分析滨海沙生植物中氮磷钾(N、P、K)是重要的养分,它们维持植物健康生长和良好生态状态的关键。
因此,研究滨海沙生植物氮磷钾的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滨海沙生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元素含量,以及在缺乏元素情况下应采取的改良措施。
历史上,研究者们曾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5种滨海沙生植物的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其中包括种土壤氮磷钾、植物内植物内容和植物体量比三项指标。
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滨海沙生植物的N、P、K含量相对较低。
首先,根据对5种滨海沙生植物土壤氮磷钾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氮含量一般在11.6~13.3mg/kg之间,磷含量在7.8~10.2mg/kg,钾含量在7.5~11.7mg/kg之间。
这表明滨海沙生土壤氮磷钾十分匮乏,不能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其次,研究者通过对5种滨海沙生植物植物内氮磷钾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叶片、根部氮含量在17.1~22.3mg/kg,3.3~4.4mg/kg之间;叶片、根部磷含量分别在0.32~0.42mg/kg、0.33~0.49mg/kg;叶片钾含量在2.5~3.7mg/kg,根部钾含量在3.3~5.2mg/kg之间。
这些结果表明,叶片和根部氮、磷、钾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较低,说明滨海沙土壤对这些植物的养分吸收能力较弱。
最后,根据对五种滨海沙生植物的植物体量比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植物体量比以叶片氮含量最高,其次为根部氮含量,叶片磷含量更高,根部钾含量最低。
这表明,虽然滨海沙土壤贫瘠,但是植物体内仍然具有一定的氮磷和钾元素。
综上所述,研究5种滨海沙生植物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表明,滨海沙土壤氮磷钾资源匮乏的状况,植物体内氮磷钾含量也较低,但植物体内仍有一定的氮磷钾元素储量。
此外,今后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讨论植物的氮磷钾营养状况,分析不同植物体内氮磷钾的分布特征。
化肥中氮磷钾分析原理
化肥中氮磷钾分析原理化肥通常是由氮、磷、钾等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因此,分析化肥中氮、磷、钾的含量非常重要,以确保植物能够获得所需的养分。
下面将介绍化肥中氮、磷、钾分析的原理。
一、氮分析的原理: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其含量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氮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几种:1.氨水蒸发法:这种方法通过将化肥样品溶解在水中,然后蒸发水分,留下固体残渣。
该残渣中的氮会转化为氨气,然后被氨水吸收。
使用酸对吸收液进行中和,然后用酸进行滴定,测量氨水的消耗量,从而计算出氮的含量。
2.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将气体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然后通过不同的分离柱将样品中的氮化合物分离开来。
接下来,使用气相色谱仪中的探测器来检测和定量各个组分的含量。
这种方法可以分析多种氮化合物,如氨气、硝酸、亚硝酸和氮酸等。
二、磷分析的原理: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另一主要营养元素,它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磷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1.浸出法:该方法通过将样品浸泡在酸中,使得样品中的磷溶解出来。
之后,使用酒石酸与样品中的磷反应生成磷酸盐的沉淀物,并通过酒石酸的滴定来测定磷酸盐的含量。
2.氨钼蓝法:氨钼蓝法是一种常用的颜色反应法,在这种方法中,磷会与加入样品中的铵钼酸反应生成磷酸盐。
磷酸盐与钻酸结合产生氨钼蓝的蓝色产物,可以使用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从而计算磷含量。
三、钾分析的原理: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第三个主要营养元素,它对植物的水分调节、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钾分析方法如下:1.火焰光度法:火焰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钾分析方法,它通过将样品中的钾转化为钾原子,并利用火焰光度计测量钾原子的发射光强度来定量分析钾的含量。
2.热释带光度法:热释带光度法是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它基于磷化叔丁基钾和反硫酸两者的反应来分析钾含量。
该方法通过在高温下将样品中的钾转化为磷化叔丁基钾,然后在特定条件下测量产生的磷化叔丁基钾蒸汽的吸光度,从而计算钾的含量。
最全植物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
最全植物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本文旨在介绍最全的植物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
通过研究和评估植物的养分含量,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1. 植物养分分级评价指标1.1. 氮(N)- 高含量:表示植物充足的氮素供应,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发育。
- 适量含量:表示植物氮素供应适中,有利于维持健康的生长状态。
- 低含量:表示植物氮素供应不足,可能导致生长落后、叶片黄化等问题。
1.2. 磷(P)- 高含量:表示植物充足的磷供应,有利于植物的根系发育和花果的形成。
- 适量含量:表示植物磷供应适中,有利于植物整体的生长和发育。
- 低含量:表示植物磷供应不足,可能导致植物发育不良、叶片变小等问题。
1.3. 钾(K)- 高含量:表示植物充足的钾供应,有利于植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 适量含量:表示植物钾供应适中,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 低含量:表示植物钾供应不足,可能导致植物易受病虫害侵害、果实变小等问题。
2. 植物养分分级评价体系根据植物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可以建立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用于评估植物的养分状况和健康程度。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体系示例:2.1. 养分得分计算根据植物的氮、磷、钾含量测试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养分的得分,并综合计算出植物的养分得分。
2.2. 养分得分等级划分根据植物的养分得分,可以将植物的养分状况分为以下等级:- 优秀:表示植物养分得分很高,养分状况良好。
- 良好:表示植物养分得分适中,养分状况正常。
- 一般:表示植物养分得分偏低,需要适当的养分调节。
- 较差:表示植物养分得分很低,需要采取紧急的养分补充措施。
2.3. 养分调节措施根据植物的养分得分等级,可以采取相应的养分调节措施,包括增加或减少施肥量、调整施肥时机等。
结论通过使用最全的植物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植物的养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以上是关于最全植物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的简要介绍。
5种滨海沙生植物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5种滨海沙生植物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滨海沙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沙滩、滩涂等沙质土壤环境中的植物,这类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耐盐碱性。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对滨海沙生植物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滨海沙生植物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些植物在氮、磷、钾元素的摄取和利用方面的特点。
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滨海沙生植物在氮、磷、钾元素的含量和比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了解滨海沙生植物的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些植物的生态功能,提高沙地生态系统的管理水平,保护滨海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滨海沙生植物的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植物类型在这方面的差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滨海沙生植物的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了解不同植物类型在氮磷钾元素比例上的差异。
通过对滨海沙生植物样地的选择与调查,结合氮磷钾含量分析,比较各种植物的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探讨影响因素,从而揭示滨海沙生植物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及利用策略。
本研究旨在为深入理解滨海沙生植物生态适应策略提供参考,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文的核心所在,通过对滨海沙生植物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沿海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和生态平衡。
了解不同植物在含氮、磷、钾等关键营养元素方面的特征对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至关重要。
本研究可以为探讨滨海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提供重要依据,包括植物生长状况、生态位竞争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
深入探究氮磷钾比例对滨海植被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于合理开发利用海岸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以及保护生态系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植物营养需求分析
植物营养需求分析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分为主要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两大类。
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钙、镁和硫,微量营养元素包括铁、锰、锌、铜、钼、镍等。
这些营养元素对植物的正常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植物各种营养需求及其特点。
一、氮素氮素是植物最重要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
它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物质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能量代谢过程中的必需元素。
氮素的吸收和利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缺乏氮素会导致植物叶片变黄,生长发育不良。
二、磷素磷素是植物的第二大主要营养元素。
它参与植物体内的能量转化和物质运输,对促进根系发育和花果生长起到关键作用。
缺乏磷素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花果发育不良。
三、钾素钾素是植物体内的活性元素,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它对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具有重要作用。
缺乏钾素会导致植物叶缘枯黄、叶片变脆。
四、钙素钙素是植物体内的结构元素,参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和维持。
它对植物的根部和嫩梢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缺乏钙素会导致植物的根系发育不良。
钙是植物体内唯一以阳离子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液体中的矿质元素。
五、镁素镁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镁也是植物体内的活性元素,对促进植物的糖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缺乏镁素会导致植物叶片的黄化。
六、硫素硫素是植物体内的键合元素,参与植物细胞壁和蛋白质的合成。
同时,硫素还参与植物体内氮素的代谢和固定。
缺乏硫素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叶片发黄。
七、微量营养元素除了主要营养元素,植物还需要一定量的微量营养元素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这些微量元素虽然需求量较少,但是却不可忽视。
铁素参与植物的叶绿素合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锰素主要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维持叶片正常绿色,锌素对促进植物生长和花果发育具有重要作用,铜素对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维持叶片的正常绿色起到关键作用,钼素参与植物氮代谢和氮固定,镍素是植物体内少数的微量元素之一。
植物氮、磷、钾全量分析
植物氮、磷、钾全量分析作者:土肥大观网 | 发布时间:2009/11/27 8:59:50 | 人气:302植物中氮、磷、钾测定包括待测液制备和氮、磷、钾定量2大步骤。
1植物全氮、磷、钾含量测定—待测液制备(H2SO4+H2O2消煮法)1.1适用范围:本方法不包括硝态氮的植物全氮测定,适合于含硝态氮低的植物样品的测定。
1.2方法提要植物中的氮、磷大多数以有机态存在,钾以离子态存在。
样品经浓H2SO4和氧化剂H2O2消煮,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有机氮和磷转化成铵盐和磷酸盐,钾也全部释出。
消煮液经定容后,可用于氮、磷、钾等元素的定量。
采用H2O2为加速消煮的氧化剂,不仅操作手续简单快速,对氮、磷、钾的定量没有于扰,而且具有能满足一般生产和科研工作所要求的准确度。
但要注意遵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防止有机氮被氧化成N2气或氮的氧化物而损失。
1.3试剂1.3.1硫酸(化学钝,比重1.84);+1.3.2 30%H2O2(分析纯)。
1.4主要仪器设备1.4.1消煮炉1.5 操作步骤称取植物样品(0.5mm)0.3 g ~0.5g(称准至0.0002g)装入100mL开氏瓶或消煮管的底部,加浓H2SO45mL,摇匀,放置过夜。
第二天在电炉或消煮炉上先小火加热,待H2SO4发白烟后再升高温度,当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
稍冷后加10滴H2O2,再加热至微沸,消煮约7~10min,稍冷后重复加H2O2,再消煮。
如此重复数次,每次添加的H2O2应逐次减少,消煮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再加热约10min,除去剩余的H2O2。
取下冷却。
用水将消煮液无损地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定容(V1)。
用无磷钾的干滤纸过滤,或放置澄清后吸取清液测定氮、磷、钾。
每批消煮的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和方法的误差。
1.6注意事项1.6.1所用的H2O2应不含氮和磷。
H2O2在保存中可能自动分解,加热和光照能促使其分解,故应保存于阴凉处。
NYT2017-2011植物中氮、磷、钾的测定
植物中氮、磷、钾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物样品中用硫酸—过氧化氢消煮、全自动定氮仪测氮、分光光度法测磷、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钾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植物样品中氮、磷、钾的测定。
本标准方法线性范围。
磷:钼锑抗吸光光度法为0.001 mg/1~1.0 mg/L,钒钼黄吸光光度法为0.01 mg/L~10.0 mg/L;钾为0.01 mg/L~1.0 mg/L。
本标准方法检出限。
氮为0.01 g/100 g;磷:钼锑抗吸光光度法为0.000 5 g/100 g,钒钼黄吸光光度法为0.002 g/100 g;钾为0.002 g/100 g。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 原理植物中的氮、磷大多数以有机态存在,钾以离子态存在。
样品经硫酸和过氧化氢消煮,有机物被氧化分解,使样品中的有机氮化物转化成无机铵盐,有机磷转化成无机磷酸盐,用同一消解液分别测定氮(N)、磷(P)、钾(K)的含量。
氮的测定:消解液经碱化,加热蒸馏出氨,经硼酸吸收,用标准酸滴定其含量。
磷的测定:在一定酸度下,消解液中的正磷酸与偏钒酸和钼酸生成黄色的三元杂多酸,用比色法测定磷含量,即钒钼黄吸光光度法。
或在一定酸度下,消解液在三价锑离子存在下,其中的正磷酸与钼酸铵生成三元杂多酸,被抗坏血酸还原为磷钼蓝,用比色法测定磷含量,即钼锑抗吸光光度法。
钾的测定:将处理过的样品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火焰原子化系统中,使钾离子原子化,钾的基态原子吸收钾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共振线,在共振线766.5 nm处测定吸光度,其吸光度值与钾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进行比较定量。
4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所用水应达到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要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
5种滨海沙生植物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5种滨海沙生植物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分析滨海沙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沙质土壤中、能够适应盐碱环境的植物。
这些植物种类繁多,生长环境苛刻,因此对于营养元素的需求和利用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必需的营养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5种滨海沙生植物的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这些植物的养分需求和利用特点进行深入了解。
我们选取了常见的5种滨海沙生植物:碱蓬、碱蓬草、银背藜、碱蓬荠、碱地梅,进行了相关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和分析。
我们从植物氮、磷、钾含量和比值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在研究氮、磷、钾含量方面,我们发现这5种植物的氮、磷、钾含量普遍偏低,与常见的陆生植物相比有明显差异。
这种现象可能与滨海沙生植物所处的特殊环境有关,沙质土壤中养分含量较低,因此植物在这种环境下生长,需要控制养分的利用,以适应这种环境的生长条件。
在研究氮、磷、钾比值方面,我们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规律。
银背藜的氮、磷、钾比值较低,而碱蓬的氮、磷、钾比值较高。
这说明不同种类的滨海沙生植物在氮、磷、钾的利用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关。
我们还对这5种滨海沙生植物的氮、磷、钾含量和比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发现,这些植物的氮、磷、钾含量和比值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表明它们在养分利用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
5种滨海沙生植物的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各有不同,但都表现出了适应沙质土壤环境的特殊性。
通过这些研究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植物在养分利用方面的特点和适应能力,为它们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这些研究成果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滨海沙生植物资源。
植物生长的三大要素——氮磷钾
植物生长的三大要素——氮磷钾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包括养分供应量和供应过程两个方面,大多数情况下,前者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方面。
土壤养分供应能力被认为是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一个实际而综合的评估,是生产实践中进行科学施肥指导首要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
氮磷钾称为肥料的三要素,是植物需要量最大营养元素,主要从土壤中吸收。
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磷在植物体内的含量除碳、氢、氧以外,仅次于氮、钾,一般在种子中含量最高;钾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三要素之一,能消除使用过量氮磷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平衡氮、磷营养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研究土壤中这三种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进行科学施肥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尤为重要。
一、氮元素元素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
氮还是植物体内维生素和能量系统的组成部分。
由于氮素的丰缺与叶子中叶绿素含量有密切的关系,这就使得我们能从叶面积的大小和叶色深浅上来判断氮素营养的供应状况。
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⒈氮元素的营养作用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氮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
当氮素充足时,叶色深绿,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因此植物叶面积增长快,能有更多的叶面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⒉作物缺氮的一般表现在实际生产中,氮营养不足的一般表现是:作物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小,细弱;叶片薄而小,整个叶片呈黄绿色,严重时下部老叶几乎呈黄色,逐渐干燥枯萎;根受抑制,较细小,根系分枝少;禾谷类作物的分蘖显著减少,甚至不分蘖;双子叶植物分枝少,穗形小,发育迟缓。
⒊氮营养过量的一般表现作物氮营养过量的一般表现是:生长过于繁茂,腋芽不断出生,分蘖往往过多,妨碍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以至推迟成熟;叶呈浓绿色,茎叶柔嫩多汁,体内可溶性非蛋白态氮含量过高,易遭病虫为害,容易倒伏;禾谷类作物的谷粒不饱满(千粒重低),秕粒多;棉花烂铃增加,铃壳厚,棉纤维品质降低;甘遮含糖率降低;薯类薯块变小,豆科作物枝叶繁茂,结荚少,作物产量降低。
葡萄大量元素氮磷钾总结
葡萄大量元素氮磷钾总结1、氮磷钾于葡萄植株的分布情况:氮的含量以叶片最高其次为新根,新梢;磷的含量以新根最高,叶片和新梢次之;钾的含量以果实最高,其次是叶片,旧梢。
氮的积累量以叶片最多,果实次之;磷的积累量以果实最多,叶片次之;钾的积累量以果实最多;所以就有我们常规说的氮长叶,磷长根,钾长果。
2、氮磷钾不同吸收时期:葡萄对氮素的吸收,从萌芽时即开始,从展叶至开花期前后对氮素的需求量最大;在新梢旺盛生长和浆果膨大期吸收磷最多,在浆果成熟期间,茎叶中的磷向果实中大量转移,采收后,茎叶和根系中磷的含量又有所增加;在整个生长季节中都吸收钾,但随着浆果的膨大,钾的吸收量明显地增加;所以有了我们常说的前期用高氮,中期用平衡,后期用高钾。
3、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膨果前期即转色前,有经验的种植户会发现,在这个时期适量增加氮肥的使用,特别是速效氮肥膨果效果更加显著。
另外根据建水地区去年部分种植户的探索,在底肥时期施用一些速效氮肥,特别是对于采取二次结果的葡萄园,树势恢复较佳,且来年萌芽,花穗等环节表现良好。
这一点也得到了理论的支持,详见葡萄营养元素氮肥篇4、氮磷钾吸收量比较:就吸收量而言,其顺序是:K20>N>P2055、值得注意的问题:磷、钾是葡萄植株体内最易转移的元素,可以再利用,在浆果生长期转移供浆果生长需要,采果后由于生长中心转移,根部吸收的磷、钾等养分在叶片中积累,提高叶片磷、钾的含量.葡萄前、中、后三期叶片的磷、钾绝对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前高中低、又升高’,即变化图形呈‘凹’字形.采收后,养分在叶片中相对积累,但增加趋势不同,氮的增加趋势最明显,同时养分也开始向根、茎转移,但由于建水地区采果后仍然光热条件充足,叶片继续生长,不断制造养分。
因此,采果后仍需要重视氮素的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氮、磷、钾全量分析作者:土肥大观网 | 发布时间:2009/11/27 8:59:50 | 人气:302植物中氮、磷、钾测定包括待测液制备和氮、磷、钾定量2大步骤。
1植物全氮、磷、钾含量测定—待测液制备(H2SO4+H2O2消煮法)1.1适用范围:本方法不包括硝态氮的植物全氮测定,适合于含硝态氮低的植物样品的测定。
1.2方法提要植物中的氮、磷大多数以有机态存在,钾以离子态存在。
样品经浓H2SO4和氧化剂H2O2消煮,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有机氮和磷转化成铵盐和磷酸盐,钾也全部释出。
消煮液经定容后,可用于氮、磷、钾等元素的定量。
采用H2O2为加速消煮的氧化剂,不仅操作手续简单快速,对氮、磷、钾的定量没有于扰,而且具有能满足一般生产和科研工作所要求的准确度。
但要注意遵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防止有机氮被氧化成N2气或氮的氧化物而损失。
1.3试剂1.3.1硫酸(化学钝,比重1.84);+1.3.2 30%H2O2(分析纯)。
1.4主要仪器设备1.4.1消煮炉1.5 操作步骤称取植物样品(0.5mm)0.3 g ~0.5g(称准至0.0002g)装入100mL开氏瓶或消煮管的底部,加浓H2SO45mL,摇匀,放置过夜。
第二天在电炉或消煮炉上先小火加热,待H2SO4发白烟后再升高温度,当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
稍冷后加10滴H2O2,再加热至微沸,消煮约7~10min,稍冷后重复加H2O2,再消煮。
如此重复数次,每次添加的H2O2应逐次减少,消煮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再加热约10min,除去剩余的H2O2。
取下冷却。
用水将消煮液无损地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定容(V1)。
用无磷钾的干滤纸过滤,或放置澄清后吸取清液测定氮、磷、钾。
每批消煮的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和方法的误差。
1.6注意事项1.6.1所用的H2O2应不含氮和磷。
H2O2在保存中可能自动分解,加热和光照能促使其分解,故应保存于阴凉处。
在H2O2中加入少量H2SO4酸化,可防止H2O2分解。
1.6.2 称样量决定于NPK含量,健状茎叶称0.5g,种子0.3g,老熟茎叫可称1g,若新鲜茎叶样,可按干样的5倍称样。
称样量大时,可适当增加浓H2SO4用量。
1.6.3 加H2O2时应直接滴入瓶底液中,如滴在瓶颈内壁上,将不起氧化作用,若遗留下来还会影响磷的显色。
2 植物全氮测定——半微量蒸馏法2.1 适用范围:适合于各种植物样品消煮液中氮的定量。
2.2 方法原理:植物样品经开氏消煮、定容后,吸取部分消煮液碱化,使铵盐转变成氨,经蒸馏,用H3 BO3吸收,硼酸中吸收的氨可直接用标准酸滴定,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
2.3试剂2.3.1 NaOH溶液:400g/L。
2.3.2 H3BO3—指示剂溶液:20g L/。
2.3.3酸标准溶液(c(HCI或1/2 H2SO4):0.01mol/L。
标定见HG/T 2843.2.4仪器设备2.4.1蒸馏装置或半自动蒸馏仪。
2.5蒸馏: 检查蒸馏装置是否漏气和管道是否洁净后,打开蒸馏仪开关,空蒸30分钟。
准确吸取定容后的消煮液5.00—10.00mL(V2,含NH4-N约1mg),注入半微量蒸馏器的消化管内。
另取150mL三角瓶,内加5mL 2%H3BO3,指示剂溶液,放在冷凝管下端,管口置于H3BO3液面以上3~4cm处,然后向蒸馏器内慢慢加入约3mL 400g/LNaOH溶液,通入蒸气蒸馏(注意开放冷凝水,勿使馏出液的温度超过4 0'C)。
待馏出液体积约达50—60mL时,停止蒸馏,用少量已调节至PH4.5的水冲洗冷凝管末端。
用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至由蓝绿色突变为紫红色(终点的颜色应和空白测定的滴定终点相同)。
与此同时进行空白测定的蒸馏、滴定,以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
2.6结果计算全(N),%=c (HCl)X (V—V0)X0.014XDXl00/m;式中:c (HCl)—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滴定试样所用的酸标准液体积,mL;V0—滴定空白所用的酸标准液,mL:0.014—N的摩尔质量,kg/mol;m—称样量,g:D—分取倍数(即消煮液定容体积V1/吸取测定的体积V2)。
3 植物全磷的测定(钒钼黄吸光光度法)3.1适用范围:适合于含磷量较高的植物样品的测定(如籽粒样品)。
3.2方法原理:植物样品经浓H2SO4消煮使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磷酸盐。
待测液中的正磷酸与偏钒酸和钼酸能生成黄色的三元杂多酸,其吸光度与磷浓度成正比,可在波长400~490nm处用吸光光度法测定。
磷浓度较高时选用较长的波长,较低时选用较短波长。
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可在室温下显色,黄色稳定。
在HNO3、HCIO4,和H2SO4等介质中都适用,对酸度和显色剂浓度的要求也不十分严格,干扰物少。
在可见光范围内灵敏度较低,适测范围广(约为1—20mg/L P),故广泛应用于含磷较高而且变幅较大的植物和肥料样品中磷的测定。
3.3试剂3.3.1钒钼酸铵溶液:25.0g钼酸铵((NH4)6Mo7O2.4H2O,分析纯)溶于400mL水中,必要时可适当加热,但温度不得超过60℃。
另将1.25g偏钒酸铵(NH4VO3,分析纯)溶于300mL沸水中,冷却后加入250mL (分析纯)。
将钼酸铵溶液缓缓注入钒酸铵溶液中,不断搅匀,最后加水稀释至1L,贮于棕浓HNO3(色瓶中。
3.3.2 NaOH溶液(c=6 mol/L):24g NaOH溶于水,稀释至100mL。
3.3.3二硝基酚指示剂(p=2 g/L):0.2 g 2,6-二硝基酚或2.4---二硝基酚溶于100 mL水中。
3.3.4磷标准溶液(P=50mg/L):0.2195g (干燥的KH2PO4(分析纯)溶于水,加入5mL 浓HNO3,于1 L 容量瓶中定容。
3.4主要仪器设备3.4.1分光光度计。
3.5分析步骤准确吸取定容、过滤或澄清后的消煮液5—20mL(V2:,含P 0.05—0,75mg)放入50 mL容量瓶中,加2滴二硝基酚指示剂,滴加6mol/L NaOH中和至刚呈黄色,加入10.00 mL钒钼酸铵试剂,用水定容(V3)。
15min后,用1cm光径的比色槽在波长440nm处进行测定,以空白溶液(空白试验消煮液按上述步骤显色),调节仪器零点。
校准曲线或直线回归方程:准确吸取50mg/L P标准液0,1,2.5,7.5,10,15mL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按上述步骤显色,即得0,1.0,2.5,5.0,7.5,10,15mg/L P 的标准系列溶液,与待测液一起进行测定,读取吸光度。
然后绘制校准曲线或求直线回归方程。
3.6结果计算全(p),%= P X V X (V3/V2))X10-4/m;式中:P——从校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求得的显色液中磷的质量浓度,mg/L:V——消煮液定容体积,mL;V2——吸取测定的消煮液体积,mL;,V3——显色液体积,mL:m——称样量,g:10-4——将mg/L浓度单位换算为百分含量的换算因数。
3.7注意事项3.7.1显色液中P=1~5mg/L时,测定波长用420nm;5~20mg/L,用490nm。
待测液中Fe3+浓度高应选用450nm,以清除Fe3+干扰。
校准曲线也应用同样波长测定绘制。
3.7.2一般室温下,温度对显色影响不大,但室温太低(如<15℃)时,需显色30min。
稳定时间可达24 h。
3.7.3如试液为HCI、HClO4介质,显色剂应用HCl配制;试液为H2SO4介质,显色剂也用H2SO4配制。
显色液酸的适宜浓度范围为0.2—1.6mol/L,最好是0.5~1.0 mol/L。
酸度高显色慢且不完全,甚至不显色:低于0.2moI/L易产生沉淀物,干扰测定。
钼酸盐在显色液中的终浓度适宜范围为1.6X10--3~10-2mol/L,钒酸盐为8X10-5一2.2X10-3mol/L。
3.7.4此法干扰离子少。
主要干扰离子是铁,当显色液中Fe3+浓度超过0.1%时,它的黄色有干扰,可用扣除空白消除。
4植物全磷的测定(钼锑抗吸光光度法)4.1适用范围:适合于含磷量较低的植物样品的测定(如茎秆样品等)。
4.2方法提要:植物样品经浓H2SO4消煮使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磷酸盐。
在一定酸度下,待测液中的正磷酸与钼酸铵和酒石酸锑钾生成一种三元杂多酸,后者在室温下能迅速被抗坏血酸还原为蓝色络台物,可用吸光光度法测定。
4.3试剂4.3.1 6 mol/L NaOH溶液4.3.2 0.2%二硝基酚指示剂4.3.3 2 mol/L (1/2 H2SO4)硫酸溶液:5.6mL浓H2SO4,加水至100mL。
4.3.4 钼锑贮存液:浓H2SO4(分析纯)126mL缓慢地注入约400mL水中,搅拌,冷却。
10.0g鉬酸铵(分析纯)溶解于约60℃的300mL水中,冷却。
然后将H2SO4溶液缓缓倒入钼酸铵溶液中,再加入100mL 0.5%酒石酸锑钾(KSbOC4O6·1/2H2O,分析纯)溶液,最后用水稀释至1L,避光贮存。
此贮存液含钼酸铵为l%,酸浓度为c(1/2 H2SO4)=4.5mol/L。
4.3.5钼锑抗显色剂:1.50g抗坏血酸(C6H8O6,左旋,旋光度+21一+22,分析纯)溶于100mL钼锑贮存液中。
此液须随配随用,有效期一天,冰箱中存放,可用3~5天。
4.3.6磷标准工作液(P)=5mg/L:吸取100rng/L P标准贮存液稀释20倍,即为5mg/L P标准工作溶液,此溶液不宜久存。
4.4主要仪器设备:同上。
4.5分析步骤吸取定容过滤或澄清后的消煮液2.00—5.00mL(V2,含P 5~30ug)于5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约30mL,加l-2滴二硝基酚指示剂,滴加6mol/L NaOH溶液中和至刚呈黄色,再加入1滴2mol/L (1/2 H2SO4)溶液,使溶液的黄色刚刚褪去,然后加入钼锑抗显色剂5.00mL,摇匀,用水定容(V3)。
在室温高于15℃的条件下放置30min后,用lcm光径比色槽在波长700nm处测定吸光度,以空白溶液为参比调节仪器零点。
校准曲线或直线回归方程:准确吸取(P) =5 mg/L标准工作溶液0,1,2,4,6,8 mL,分别放入5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30 mL,同上步骤显色并定容,即得0,0.1,0.2,0.4,0.6,0.8mg/L P标准系列溶液,与待测液同时测定,读取吸光度。
然后绘制校准曲线或直线回归方程。
4.6结果计算:同上。
4.7注意事项:根据分光光度计性能,可选用650-~890nm波长处测定,880—890nm处灵敏度高。
5 植物全钾的测定一火焰光度法5.1 适用范围:适合于植物样品消煮液中钾含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