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理想主义的重要性
国际关系理论名解
1.理想主义: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计划,强调普世道德原则,重视国际组织、国际法和国际舆论的作用,主张自由贸易、民主体制和民族自决。
典型表现和产物是国际联盟。
自由主义人士认为,古典均势理论和秘密外交等欧洲大国惯用的国际关系原则是导致战争的重要原因。
世界需要的是一种新的秩序,即以在普遍道德指导之下、在国际法管理之下的新型国家关系代替权力政治,以主张公平正义的世界舆论代替寻求自我利益的秘密外交。
国际联盟的构思和实践把19世纪自由理性主义的原则应用于20世纪,希望以此将世界改变成为和平的乐土。
理想主义坚信,国际联盟及其集体安全的原则会成为世界免于战争的根本保证。
2.安全共同体理论:多伊奇指出存在两种安全共同体,即合并型和多元型。
前者指相互独立的政治单位组成了一个有统一政府的单一安全共同体;后者指由彼此分离并在法律上保持独立的政府组成的安全共同体。
多伊奇认为,社会交往培育新的认同,形成共同体观念,关心共同体命运,因此能够保证共同体成员间不仅不会开战,而且能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争端。
3.功能主义:戴维·米兰特尼。
针对欧洲一体化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国家之间在什么条件下可以部分放弃主权进行跨国界的合作与联合。
功能主义提供的答案是,低位政治领域合作的成功可以使国家为实现国家利益将合作逐步扩展到高位政治领域,即在低位政治领域成功的合作是一体化的重要条件。
4.新功能主义:哈斯。
除了功能主义提出的因素外,还必须有国家内部政治精英和领导人物有意识的推动,政治意愿和政治行为才是区域一体化的至关重要的变量。
政治领袖的一体化一是和为此目的而采取的有意识的行动成为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条件。
5.单极稳定论:认为在单极结构中,理性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极不可能采取战争行为。
主导国家没有必要使用战争手段,因为其他成本较低的手段足以实现国家目标;其他国家没有能力使用战争手段,因为主导国家实力太强,战争成本过高。
包括:霸权稳定论(吉尔平);权力过渡说(奥根斯基)。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争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争在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是两种基本且对立的思想流派。
两者在国家行为、国际政治、冲突及合作等方面提供了不同的解释和分析框架。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种理论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主要观点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国际政治的演变。
现实主义的基本概念现实主义是一种强调国家利益和权力斗争的国际关系理论。
它认为,国际政治主要是一个以权力为中心的竞争场域,各国之间的关系受到自身利益和相对实力的驱动。
现实主义者通常持有以下几个关键观点:人性与国家:现实主义基于对人性的悲观认识,认为人类本性是自私和竞争的,这一特质反映在国家之间的互动中。
国家是主要行为体:在国际体系中,主权国家是最主要的行为体,其利益通常高于其他组织和非国家行为体。
无政府状态:国际关系缺乏中央权威,因而构成一种无政府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各国必须依靠自身力量确保生存与安全。
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国家间冲突和竞争通常表现为军事对抗,因此军事力量与安全政策在现实主义理论中占据中心位置。
理想主义的基本概念与现实主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理想主义。
该理论强调伦理、法律和多边合作的重要性,寻求建立一个基于共同价值观和国际规范的和平世界。
理想主义者认同以下几点:人性的积极面:理想主义者对人性持更为乐观的态度,认为人类有追求和平与合作的潜力。
国际法与组织的重要性:理想主义强调通过国际法、条约及多边组织来解决国家间的争端,促进合作与和平。
价值观驱动政策:各国应当超越单纯的利益考量,以共同的人道价值观指导外交政策,实现全球利益共享。
经济相互依赖: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被视为减少战争可能性的重要因素,通过贸易和合作建立相互信任,实现持久和平。
历史背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在历史上都有深厚的根源。
在古代,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和马基雅维利被视为现实主义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他们强调权力政治和利益驱动。
而理想主义的基础则可以追溯到启蒙时代,尤其是康德在《永久和平论》中提出的人道原则对于理想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理想主义与现实
理想主义与现实——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文化节闭幕式上的演讲标签:潘维● 潘维(进入专栏)很高兴能为我们学院的―文化节‖做点贡献。
因为讲授社会科学,难得与本科生交流―文化‖。
社会科学讨论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规律‖;文化则属于道德情操之列。
如果不是―文化节‖,就很难有机会与大家交流为人做事的心得。
今天我想议论三件事。
第一,什么是理想主义?第二,为什么大学培养理想主义?第三,为什么有理想主义的社会是有亲和力的社会,比较令人羡慕?一.什么是理想主义?在英文里,理想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一个词,都是idealism。
这个词属于哲学范畴,意思是说,对人而言,思想精神是第一位的,是至高无上的。
我在这里讨论的理想主义,虽然与哲学意义上的唯心主义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有密切关联。
这里首先谈理想主义的定义,或者说关于理想的三个特征。
第一,理想不是现实。
理想主义的词根是idea,是观念。
ism是至上的意思,就成了―主义‖。
如果去掉表示―至上‖的后缀词尾–ism,就是idea,就是观念。
观念不是现实,理想不是现实,这是关于理想的第一个特征。
第二,理想意味着善良完美的观念,是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因为是perfect idea,所以是ideal。
如果不是完美善良的观念,而是一般的idea,就很难―至上‖,很难成为―主义‖。
所以,idealism是ideal 加上后缀-ism,不是普通的idea加-ism。
公元前5世纪的柏拉图是古希腊世界里最著名的唯心主义者,他的著作集中讨论―善‖,即―good‖。
从11世纪到18世纪,欧洲流行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绝对精神,是absolute。
Absolute的含义与柏拉图的good几乎是一样的,即完美的善良,绝对的善,也就是孔子讲的―至善‖。
在那个时代,唯心主义者是这样证明上帝存在的:因为上帝完美无私,所以上帝存在。
如果上帝不存在,怎么会有完美无私这种观念呢?在那个时代,善良完美为―真‖,代表―真理‖,就是perfect。
威尔逊理想主义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威尔逊理想主义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理想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种主流理论范式,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便是美国第28届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他全面构筑了理想主义理论,他让美国脱离“孤立主义”,将美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中心角色作为毕生追求。
首先简要地分析了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思想来源,然后探讨了威尔逊理想主义的基本主张和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标签:威尔逊;理想主义;民族自决;国际联盟;美国外交理想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倾向和外交实践,集中体现了具有美国特色的价值观、使命观和利益诉求,备受历任美国总统和外交决策者的重视。
理想主义学派中最早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第28届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他被摩根所评价为“在这一学派中,伍德罗·威尔逊是最雄辩和最有影响的代言人。
”他的理想主义代表了当时盛行一时的和平主义情绪,同时致力于将美国摆脱孤立主义,承载着实现美国大国的梦想,从而实现和平和霸权的双重目的。
一、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思想来源理想主义是多种思想观念融合的结果,而威尔逊理想主义学说主要有三个理论源泉,分别是基督教加尔文派信仰、英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和弗雷德瑞克·特纳的边疆学说。
(一)基督教加爾文派信仰在美国宗教贯穿于其历史发展中,同时美国宗教与政治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加尔文教在美国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信仰的世俗化,这一信仰的世俗化在美国最大的体现就是“社会福音”思想的兴起。
社会福音思想将宗教进步引入世俗进步的范畴中,相信人类文明在上帝的指引下必然向着完美的方向发展。
为此,加尔文教社会福音思想使威尔逊坚信进步是上帝指明的方向,并在后来成为支撑威尔逊在国内外进行进步主义改革的信念。
其次,加尔文教在美国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契约思想的扩展。
这一思想将上帝和个人及所创造物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因此,深受加尔文教的契约理论影响的威尔逊将社会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希望运用契约手段为战后世界建立一种秩序,从而达到世界的和平和稳定。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争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争国际关系理论是研究各国之间政治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学科领域,而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两种主要的理论流派。
这两种理论在解释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利益与道德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也引发了学术界长期以来的争论。
本文将探讨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的分歧、观点及其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影响。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重要分支,强调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和利益关系。
现实主义者认为国际关系是基于国家间竞争和相互威胁的现实,国家的行为受到自身利益驱动。
根据现实主义观点,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是国家获取安全保障和地位提升的基础,国际关系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斗争的世界。
现实主义者中的经典代表有麦金德尔、摩根索和沃尔兹等。
麦金德尔提出了“合作不可靠”的概念,认为国家间合作是暂时性的,只有在互利条件下才会存在;摩根索强调了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指出国与国之间缺乏信任;沃尔兹则构建了结构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际体系结构决定了国家之间的行为方式。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是理想主义,理想主义者更加关注国际体系中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他们认为应该通过合作、积极外交和国际组织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重视人权、民主和法治等普世价值。
理想主义强调道德、伦理和共同利益在国际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理想主义在20世纪曾经有过辉煌时期,例如联合国成立时期就高度体现了理想主义思想。
理想主义者认为通过多边合作、外交斡旋等方式可以化解冲突、推动发展,并构建一个更加公正、民主、和平的世界秩序。
理念之争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思想碰撞和争论。
现实主义者批评理想主义过于乐观、天真,忽视了国际社会复杂性及各国之间存在的竞争性。
他们认为对话与谈判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必要时需要依靠实力来维护自身权益。
而理想主义者则指责现实主义过于冷漠、功利,强调合作与包容性合作对于解决全球性挑战至关重要。
他们认为单纯以权力政治来解决问题会带来更多负面后果,应该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寻求长期稳定及发展。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整理
国际关系理论1.理想主义理想主义的出现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密切的关系,是对战争灾难所作的反思的结果。
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伍德罗•威尔逊(《论国家》、十四点纲领)、阿尔弗雷德•齐默恩(《中立与集体安全》、《国联与法权》)、约翰•默里。
以威尔逊为代表的理想主义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人性是善良的,或至少是可以改造的,战争可以避免。
战争不是人性的产物,而是环境的结果。
战争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战争的有利可图使一些人的良知误入歧途,人类可以通过教育改造人性,避免战争。
(2)倡导国际主义,国家利益是可以调和的。
理想主义否定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对外政策中强调国家利益是狭义的民族主义的表现。
结束秘密外交,实现对外决策的民主进程,将有助于消除战争的起因。
(3)建立国际组织,开展国际合作,保卫世界和平。
国际联盟是威尔逊的“宠物”,是理想主义的希望,理想主义认为“这是达到永久和平的全部外交结构的基石”。
(4)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
理想主义认为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规范和约束国家的行为,从而最终使世界避免战争。
(5)提倡国际道德,确保世界和平。
理想主义认为,维护国际道德的途径使,通过国际联盟对实行侵略的国家进行制裁;发挥学者和政治家的作用,提高民众的觉悟和文化素质。
从以上可知,“国际主义”、“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道德”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理想主义的理论和外交实践。
2.汉斯•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摩根索的扛鼎之作《国家间政治》是当代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核心的内容是摩根索提出的现实主义六原则。
这六原则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1)政治是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的。
现实主义相信政治法则的客观性。
为了使社会不断完善,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社会赖以生存的法则;(2)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是政治现实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标志性特征,它是政治现实主义的核心,它使国际政治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区别于经济学(以财富界定权力)、论理学、美学和宗教学;(3)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核心概念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
美国外交中的理想主义
美国外交中的理想主义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国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各国也在为了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变换着自己的外交政策。
每个国家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外交理念和手段。
其中美国就以其理想主义闻名全球,朝着他称霸世界的目标前进。
美国外交传统最大的特点是现实利益考虑与意识形态考虑之间的矛盾,亦即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之间的冲突。
美国人以注重实际著称,由此发展起来的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最为发达,它是典型的美国生活方式的产物。
理想主义外交趋向于主张世界政治的变革,强调外交活动的主要目标应是维护正义和促进社会进步,认为美国对人类的发展和命运富有特殊的责任,视美国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道义之邦”,是其他各国仿效的范例。
理想主义者都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使命感”,认为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民主价值观是世界上最好的,其他国家应当效法美国,美国也有义务把美国式的民主推广到全世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正义。
它似乎将所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或者战争都看做是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战争,维护人权与践踏人权的战争。
单纯的把国际关系解释成“对与错”的对立关系。
而他,美国,就是那个正义的主持者,人权的至高无上的拥有者,无论是不是他的公民,涉不涉及到他的领土过着交易,他都要求别国公开外交,让他去监督和管理,他认为这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反对别国内部解决或者独自解决问题。
与理想主义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现实主义外交,其被认为是趋向保守,强调外交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和平和实现国家利益,手段是从国家实力出发,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使用武力来实现国家的目标。
现实主义外交家把国际关系看成是权力政治,其主要观察方法是分析国家间实力对比的变化,主张运用均势原则指导外交实践,并认为国家的外交决策权应该高度集中,决策者可采取秘密外交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国家利益。
理想主义的形成对国际关系来说是个飞跃,使国际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论框架。
理想主义者所建立的学说多数是对未来的善良向往,这虽然顺应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反战的要求,但是却对造成“一战”的根源缺乏实事求是地分析,有些人更是对当时欧洲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严峻的军备竞赛视而不见,甚至有意无意地为之掩饰。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答案
国关理论1名词解释1|MA|,|边缘地带说|P177地缘政治学关于自然环境影响的理论之一二战结束前,美国学者尼古拉斯·斯拜克曼在吸收了麦金德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所谓的“边缘地带说”。
他认为,欧亚大陆的沿海地区,即麦金德所说的“内新月形地带”,应当被看成边缘地带或中间地带,它处于心脏地区与海权国家之间,是海上强国与大陆强国发生冲突的地带。
因此“谁统治边缘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
”麦金德与斯拜克曼的学说从地理因素角度分析了陆权对于国际政治的影响,对于二战后美国政府长期推行的冷战与遏制战略以及控制边缘地带的霸权扩张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2|MA|,|均势|均势(balance of power)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个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情况,可以用于许多学科中。
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均势指的是没有一国处于优势地位或能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的状态,是与霸权相对而言的一种国际体系,是国家间力量对比的一种暂时的均衡状态,又称势力均衡,而努力建立和维持这样一种状态的战略或政策即为均势理论或均势政策。
均势论是西方国际关系中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理论,在实践中对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最为显著。
均势有三个必要条件:无政府结构、最少两个行为体、各行为体的目标是维护自身的生存安全。
作为一种国际关系理论,均势理论是一种手段和态势,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西方某些国家推行均势外交,不过是以军事来掩盖争霸,目的是为了攫取优势和世界霸权。
3|MA|,|威尔逊学派|P42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第28任总统,理想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918年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思想,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体现在国际联盟的建立方面。
他的基本理论和思想主要反映在《论国家》和《伍德罗·威尔逊》文集中。
其要点是:(1)强调建立国际组织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对强权政治和大国均势持批评态度。
国际关系理论基本流派
第一讲: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1、国际关系概念国际关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国际社会中一切成员跨越国界的互动关系。
它包括三个不同范围的领域:第一个是国际关系,指任何成员的任何跨国界关系,包括国家,国际组织以及个人之间的跨国界互动关系;第二个是国际政治,主要指权威国际成员间的关系,核心是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三个是对外政策,指一个国家对于其他国家或组织指定和施行的政策。
这三个概念好像是三个大小不一的同心圆:国际关系的外延最大,包括国际政治和对外政策;国际政治次之,只包括国际关系中官方和正式关系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对外政策再次,涉及一个国家对他国采取的政策。
2、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学是关于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科学。
这门科学从国际关系体系着眼,主要研究国际关系中各成员,各个部门之间的各种关系,而以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为主;研究该体系中各个成员,各个部门同整个体系的相互关系;研究推动和制约国际关系体系演变的各种因素,包括各个国际行为体的内部有关情况和国际关系的外部环境。
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察,揭示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的规律。
3、国际关系学(理论)研究对象是国际系统中的成员,即国际行为体。
国际行为体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行为体,指民族国家;二是非国家行为体,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IGOs),非政府间国际组织(NGOs),多国公司(MNCs)和跨国公司(TNCs)。
4、国际关系学研究重点内容包括:国际系统的发展和演变;国际系统和国际系统单位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互动行为等。
5、国际关系理论简单说,作为一种学术总称,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具体来说,国际关系理论则是描述,解释,研究,估价和预测这些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
6、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区别国际关系研究世界上基本单位的跨国的各种相互关系,而国际政治重点研究国家的行为和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
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的理论前提是道义和 法律,其基本主张是: 1.实现欧洲政治上的民族自 决是消除战争的主要条件。
2.秘密外交是导致敌 对结盟和冲突的根源, 而公开的协议则是避免 战争的途径。利益可
以调和。
3.摒弃传统的均势体 系,代之以集体安全体 系
4.建立普遍的国际安全机 构—保卫世界和平。
主张在“道义”和“民主”基础上 建立“公正的”国际关系,
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国际道德的约束。 视之为维护国际关系秩序唯一有效的工具, 这种秩序代表了全人类的真正利益。
8 ,研究主要是强调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 对客观的世界抱有盲目乐观的态度。崇尚 利他主义,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的 裁军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强调的是普 通民众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建立国际维 和部队的设想最早也是理想主义者提出来 的。
理想主义的实质是在帝国主 义时代用自由资本主义的价 值观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 因此它的破灭是必然的。 1919年成立的国际联盟未能 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从30年代起,理想主义的主 张开始受到人们的批评。
相信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那种国际体 系能够被改造和平和正义的世界秩序, 相信觉醒的民主主义意识将产生巨大 影响,相信国家主义越来越多的呼应, 相信国联一定能够发展和功,相信进 步人士的和平努力和启蒙工作能够奏 效,同时也相信,作为国际关系学者, 理想主义的职责是消除愚昧和偏见, 揭示通往和平安宁之路。 -----赫尔德.布尔
胡果· 格劳秀斯(Hugo Grotius 15831645)——古典自然法学派主要代表之一, 世界近代国际法学的奠基人。同时也是近 代自然法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 他的著作《战争与和平法》、《捕获法》 和《论海上自由》,在基于自然法的基础 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近代国际法的基本 原理,使他成为近代国际法学的奠基人, 而被世人誉为“国际法始祖”。其中,格 劳秀斯的两大贡献不能让人忘记:1、他第 一次真正意义上阐述了国际法的概念;2、 他提出了公海自由的经典理论
外交学院·《思想·范式·命题》国际关系理论精品讲义
一.理论·范式·命题1.理论【概念】:对规律的解释,包括变量和变量关系的分析,具体表现为分析变量间的因果、建构等关系。
理论一般可分为两类,即“规范性理论”和“描述性理论”。
规范性理论指以未来的价值导向为基础,以目的为起点通常通过逻辑思辨来研究“应然”问题的学说。
此类学说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大多表现为与政策、战略细细相关的理论流派;而描述性理论则是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现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提炼出概念,归纳出现象的本质属性并发现规律,同时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对规律进行严格验证和分析,如三大体系理论便是科学性很高的描述性理论。
此外,应当注意国关理论中的某些理论的研究,基于现象的提炼得出概念,但并没有严格的坚持实证主义验证方法,而是坚持的逻辑思辨的证明方法。
如文明冲突论、国际机制论等。
【作用】:1.提供认识世界框架。
2.提供一个逻辑一致的因果解释。
3.帮助预测未来。
4.为政策制定提供帮助。
【理论演变】——五次大辩论1.国际关系学科产生与理想主义。
动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对战争的反思及战争原因的探索是导致国际关系学科产生的直接原因。
主流思想:“理想主义”:又被称为“威尔逊主义”。
1918年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思想。
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强调民族自决和民主制度;二是主张建立国联维护集体安全。
从理论角度讲,理想主义是第一阶段国际关系的主导理念,考虑的是“应然”的问题,就是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在方法论方面,国际关系远未形成自己的方法论体系,主要是借鉴历史学和国际法的研究方法。
2.第一次大辩论:现实主义挑战理想主义(标准:本体论——国际社会本质的认识,物质主义OR理念主义)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爱德华·卡尔;代表作《二十年危机》;主要观点:1.批判“理想主义”把“应然”当做“实然”;2.对权力重新重视;3.道德以国家利益为衡量标准,坚持道德相对主义;4.认为国家利益矛盾是造成冲突的重要原因,坚持利益冲突论。
国际关系理论的三次论战(转载)
国际关系理论的三次论战(转载)第⼀次论战:理想主义与(古典)现实主义⼀、卡尔《⼆⼗年危机》对理想主义的批判1、道德的虚幻。
近于⽆政府状态的逻辑中,很难界定普世道德,只有国家道德。
2、权⼒的重要。
权⼒仍然是国际关系中⾄关重要的因素,将权⼒视为政治的实质。
3、国家间利益的根本冲突。
国际利益冲突是现实存在,利益冲突是国际政治的实质。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分歧1、对⼈性的看法不同。
理想主义坚持⼈性善的观点;现实主义认为⼈性恶。
2、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不同。
理想主义主张在道义和民主的基础上建⽴公正的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批判理想主义对国际问题的看法过于理想,强调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和利益为轴⼼。
3、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认识不同。
理想主义视之为维护国际关系秩序的唯⼀有效⼯具;现实主义认离开权⼒均势,国际组织也常常名存实亡。
4、对世界的看法不同。
理想主义强调应然,对客观世界盲⽬乐观;现实主义强调实然,不可陷⼊空想。
5、对未来的认知不同。
理想主义认为未来的⽬标是普遍裁军和民主的世界政府,但在如何实现这⼀⽬标上束⼿⽆策,持乐观态度;现实主义认为受到利⼰主义的局限,持悲观态度。
6、国家的⽬标不同。
理想主义有安全、经济发展、⼈权、正义;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的⽬标是⽣存和安全。
7、国家战略不同。
理想主义主张集体安全;现实主义主张⾃助和结盟。
8、对系统变迁的认识。
理想主义认为国际关系会逐渐摆脱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则认为系统变迁不会发⽣。
三、评价:第⼀次论战后,现实主义开始确⽴起主导地位。
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使国际关系学科澄清了实然与应然的关系,划清了学术研究与道德研究的范畴,为国际关系成为独⽴学科和其“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第⼆次论战:科学⾏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传统主义学派与科学⾏为主义学派争论的焦点在于⾃然科学能否运⽤于国际关系的研究,争论的实质是⽅法论之争。
两者的分歧主要表现在:1、科学⾏为主义注重国际关系的数量变化;传统主义则注重国际关系的质量变化,把国际关系看成是⼀个历史进程,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法。
第二章_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
第二章_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一、理论的争辩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现实主义理论体系批判理论体系国际政治学理论的四次论战1920-1950年代理想主义与古典现实主义的论战1950-1960年代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论战1970-1980年代新自由制度主义与新现实主义之间的论战19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之间的论战自由主义之理想主义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灾难所产生的对世界和平的希冀。
内容与观点:(1)人性是可以改造的,通过改变客观环境促进人向善和不断进步,并走向理性。
(2)战争是可以避免的,战争的根源不是人性的罪恶和人类的必然产物,而是不完善的国内或国际政治体制的缺陷或人类教育与开化和文明进步的不足而引起的。
(3)崇尚国家和世界的民主化与法治化。
(4)崇尚国际法、国际规则与国际组织对世界和平的保护意义。
(5)各国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是可以调和的,因为国家是理性的,追求和平与避免战争是世界的共同利益,是世界和谐或调和的根本。
(6)国家主权不是无限的,主张国际集体安全体系代替均势体系。
关键词:性善、理性、民主、国际机制(制度与组织)、道德、和谐、集体安全、环境与教育、共同价值体思想渊源:[荷兰]格老秀斯:《论战争与和平法》(1625)——国际法之父;[德国]康德:《永久和平论》(1795);[英国]洛克:《政府论》(1713)——自由主义之父等。
代表人物:[美国]伍德罗·威尔逊:《论国家》(1889)、“十四点原则”(1918)——被称为理想主义的政治纲领,故理想主义也被称为“威尔逊学派”、《伍德罗·威尔逊文集》(1925-1927)。
威尔逊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公开外交、集体安全、民族自决、国际邦联、世界政府、裁军非战、贸易平等、公理正义等,其核心是民主、正义与法律,其实质是建立一种美国领导下的世界秩序。
威尔逊主义是美国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后第一次为世界和平设计的蓝图,有较大的吸引力和市场。
浅谈国际关系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浅谈国际关系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近来读到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关于政治学入门的书籍,对其中一篇题为"国家间的关系:如何保持均势"的小文章,很感兴趣,读后颇有所获,便作一篇读书笔记,请老师指正,愿与同学们共勉.这篇文章仅数千字,虽短小却精干,笔者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上,评述了在国际关系中如何依靠各国的均势,以实现世界的和平。
文章首先认为”不管国家内部是如何复杂,在国际上每一个国家都是一个武装起来的整体,随时可以进攻别人,防卫自己。
因为没有足够的防卫力量任何和平和繁荣的社会都不可能维持多久"。
接着用大量的篇幅来叙述欧洲充满战争的近现代史,从公元491年克类维斯征服高卢人的战争一直谈到二十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此说明欧洲大部分历史都是战争史,从而引述克劳塞维茨的论点"战争就是政治以别种手段的继续”;以及托玛斯.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提出的"自然状态”理论,(即"人们生活在一个混乱无序,战乱不断的现实社会状态下,寻究其原因是没有承认一个共同的权威,生活在此"自然状态"下的人们为了避免死亡就必须建立一个公民联合体,拥戴一个凌驾在上的政权来用法律统治他们---——武力征服通常能导致这样的结局。
)再进一步推出两个概念:"垄断"和”均势”,并阐述任何企图用”垄断"为手段的政治实践过程都不能达到其目的,列举从十六世纪哈布斯堡统治下的西班牙,十七世纪的法王路易十四,到十八世纪的俄国沙皇,法国革命后的拿破仑都曾企图染指欧洲的霸权,却往往都未能得逞。
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各国之间的结盟等手段以达到力量的均势,才能实现国际间的和平。
文章由此作为基础,进一步论述到国家利益就是”一个国家认为保障本国安全所必须采取的一切行动"。
再从国家利益的现实局限性,不同政治集团的不同诠释,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判断,各国政府的不同理由等方面分析论证国家间的关系最终是一种力量关系,国家利益的大小归根结底是国家自身实力的大小。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争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一直是两个核心派别。
这两种思想不仅在学术界存在激烈的争论,也影响着国际政治实践。
本文将深入探讨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争的基本观点、核心原则以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现实主义的立场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国际关系理论。
现实主义者认为国际关系是一个以国家为单位的权力斗争体系,强调国家之间的竞争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
他们认为国家是国际体系中唯一具有权力和利益的参与者,国际政治无法摆脱力量和利益的考量。
现实主义者通常将国际关系理解为一种“零和游戏”,即一个国家获得更多的权力和资源必然会削弱其他国家的地位。
在现实主义者看来,国家应该追求维护自身安全和权力的最大化,通过采取现实主义外交政策来保障自身利益。
理想主义的立场相对于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更加关注人类共同利益、道德价值和世界和平。
理想主义者认为国际关系不仅仅由利益驱动,也受到道德、法治和人权等因素的影响,追求国际社会的整体福祉和公正。
理想主义者强调多边合作、跨国组织以及增进各国间对话与合作来解决全球性问题。
他们认为通过共同努力可以建立稳定、公正和和平的世界秩序。
在理想主义者看来,重要的是在困难时期坚持原则,并寻求通过非军事手段解决纷争。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在实践中的差异虽然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存在差异,但它们不是彼此对立而是互补的关系。
在实际操作中,各个国家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两种观点并采取相应政策。
例如,在处理领土争端问题时,一个国家可能基于现实主义思维考虑自身安全利益,并采取坚决行动维护自身权益;但同时这个国家也会从理想主义角度出发,寻求通过对话减少紧张局势并寻找长期解决方案。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在冷战时期,现实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调平衡权力和追求自身安全利益成为西方阵营与东方阵营之间斗争的基础。
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指国际关系学界提出的一种理论观点,它指出,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等因素可以被用来构建一个秩序的、充满理想的国际社会。
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世界各国应该相互尊重,尊重彼此的文化和价值观,促进国际和平、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呼吁世界各国谋求共同利益,而非以自身利益为中心。
它建议,国家应该坚持和平主义,反对军事胁,反对军国主义,建立和平、安全、繁荣的国际社会。
理想主义者认为,国家应该采取积极的政策来维护世界和平,并采取行动来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
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关键特征是强调多边主义的重要性,支持国际社会的实体性和有效性,支持国际组织的发展、参与和执行。
它还建议国际社会应该建立和实施一系列有力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法律和制度,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实施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例如,政治利益的冲突、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和社会不平等等。
因此,理想主义者认为,国际社会应该建立一种有效的多边机制,以协调利益冲突,并建立公平的、可持续的国际制度。
总之,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它支持和平主义,反对军事胁和军国主义,主张尊重彼此的文化和价值观,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与发展。
它还主张建立一系列有力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法律和制度,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国际关系学
国际关系学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主要流派跨国主义学派与现实主义的不同:强调国际合作与互信而不是权力斗争强调国际法、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而不是国际无政府状态(强调秩序)强调相互依赖、集体安全和利益和谐而不是自助国际秩序得以建立的条件①国际机构的作用:国家形象的体现、国际制裁、国家交际的场合②国际行为规范和规则的约束③国家间日益发展的经济相互依存④全球技术进步和通讯手段的发展理想主义(规范主义理论)伍德罗威尔逊理论:通过国际合作,建立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能够规范国家的行为,制止侵略,实现国际和平在国际法和特定规范基础上建立的国际共同体和国际制度促进跨国联系,从而缓和甚至消除权力政治的需要。
不同于权力平衡,集体安全可以通过强制实施的秩序制裁威胁现状的国家和国家集团。
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书:哲学观点上主张人性善,政治观点上崇尚国家和世界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主张恢复国际规范,建立国际普遍安全机构,完善国际法及其职能,加强国家间的相互合作,用理性战胜邪恶,最终实现一种和平稳定的世界秩序,避免世界战争重演。
现实主义修昔底德,马基雅弗利,霍布斯【英】爱德华·H·卡尔《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法】雷蒙·阿隆《和平与战争:一种国际关系理论》核心概念:权力,利益理论:①国际体系是无政府暴力与战争是作为自然状态的普遍现象,国际政治是非合作游戏②在无政府为特征的体系中,主要行为体是作为整体单位的国家,决定因素是国际体系的性质和国家实力③权力是理解国际关系的关键④国家是理性的行为者与理想主义的不同:①政治哲学观赏崇尚人性恶,要建立一定的政治机制去限制②伦理观点上,抽象的道德原则不适用于政治行为,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使作为国家利益代表的政治家的行为准则,与文明争体内的个人行为准则根本不同③和政治权力和利益相比,国际组织的和国际法的作用微不足道④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任务是要说明世纪的客观现状,面对现实,为谋求本国的权利和利益而斗争。
国际关系理论三大流派
转自:庄周梦蝶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安全;安全是塑造国际行为的核心变量,也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概念之一;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安全的保证在于所获权力的多寡;自由主义提出国际制度理论,以此来淡化权力的影响,认为国际合作和相互依赖可以确保安全;建构主义则另辟蹊径,从社会学中借鉴新的概念,认为国家安全的存在和追求,离不开观念和文化等意识形态的因素;一、三大主流国关学派的国际安全观简介国际安全问题历来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冷战的结束,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引起了国际安全局势的剧变,国际社会对国际安全问题、尤其是非传统安全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国际安全问题的大辩论;1自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理论界形成了三大理论流派论战的局面;2一、现实主义学派的国际安全观基于对国际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现实主义对于国际政治的本质以及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长久而深入的思考;在现实主义学派看来,国际安全在本质上是稀缺的,国际安全问题只可以缓解,却不能最终得到解决,而获得安全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拥有强大的权力;因此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围绕权力斗争的关系;无政府状态成为认识国际政治的基本起点,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则是每一个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3现实主义学派主要有以汉斯摩根索为代表的古典现实主义、以肯尼思沃尔兹和罗伯特吉尔平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和以约翰米尔斯海默为代表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汉斯摩根索一生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惨痛经历使他一直坚持人性本恶的观点;他认为存在于人自身罪恶的本性不可能根本改变,因此也不可能建立一个安全的国际社会;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经常会感到岌岌可危,为了能够安全,人们必须自保,要自保就必须获得权力;而国家权力就是这种个人权力的延伸和扩大;在他看来,权力,主要是军事权力,是国家行为的目标;4在国际社会里,国家对外行为的动因就是出于对权力的追逐;而不断追逐权力的结果,则使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相互怀疑和不信任,导致“安全困境”和“零和博弈”,其逻辑结果是国际冲突;5因而获得国家安全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拥有强大的军事权力;肯尼思沃尔兹强调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在无政府条件下国家的第一考虑就是生存;6他认为在这样的体系中,国家的目的不是获得和维持权力,而是力图确保生存,两极均势有利于降低战争危险;7新现实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罗伯特吉尔平认为,除了国际政治方面的因素,也应该考虑到国际经济方面的因素,尤其在全球化浪潮中,国际经济方面的因素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在国际安全方面,他强调只有提升包括国家经济实力在内的整体实力才能更好的获得安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约翰米尔斯海默强调权力是大国政治的根本,大国为追逐权力而互相竞争,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特征和权力分配不公导致国际冲突,只有获得权力最大化才能尽可能地确保自身安全;他还提出了5个基本假设:1、国际体系是无政府体系;2、大国拥有相互伤害和相互摧毁的军事权力;3、国家永远无法确认它国的意图;4、生存是第一目标;5、国家是理性行为体;可见,进攻性现实主义是将现实主义的基本命题发挥到极至,国际安全极为稀缺,国际冲突不可避免,只有掌握最大化的权力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现实主义学派关于国际安全的逻辑是“安全困境”;在无政府状态中,国家间具有高度猜疑性,使它们对对方行为总往最坏的方面估计;国际安全是稀缺的,为了获得安全,一国增加军备,必然会使另一国感到威胁,从而引起另一国增加更多、更强大的军备,最终使军备竞赛无法避免;二、理想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安全观“强者能其所事,弱者受其所难”仍然是国家在安全问题上的切实感受;自助、结盟、集体安全等成为国家维护自身安全的可求途径;8理想主义学派认为:除了战争,国家还可以通过和平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安全;以一战为界点,国际关系的理想主义传统开始转向现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与现实主义相比,理想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更加注重集体安全和相互依赖;理想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建立国际组织、健全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确保和平和安全;在国际安全问题上,该学派提出三个重要理论假设:其一、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战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发动战争的有利可图,使一些人的良知误入歧途;一旦唤醒良知,消除误解,世界即被拯救;其二、主权国家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的,国际安全是充裕的;结束秘密外交,建立国际组织国联来解决各类分歧的矛盾;其三、国家主权不是无限的,必须以国家集体安全体系来保障国际安全;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出现大分化,大组合,一度有美国国力衰落之说;对此,以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为代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流派开始对现实主义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冲突虽然是国际社会无政府性的产物,但国际冲突是可以抑制的,武力并非有效的政策工具;9国际社会成员可以通过建立国际组织、制定国际制度等,实现国际合作;物质性权力在维护世界稳定中并不能起到绝对的作用,必须加上制度等非物质性因素;制度对于国际安全的意义在于:一、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社会成员之间具有高度的不信任感,而通过建立国际制度、成立国际组织可以增进成员之间的了解,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从而降低这种无政府状态下的不信任感;二、在一个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里,战争的成本越来越高,国际行为体之间建立的国际制度的规约作用,可以降低爆发战争的机率,加强国家间的合作;总之,基于互惠基础上运作的国际制度,至少是维持和平的重要力量;集体安全体系是理想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一直倡导的;所谓“集体安全”是指“所有国家和地区以法律约束和条约承诺,向无论何时何地发生的侵略行为做出制止和反击的行为;”10国联与联合国都是实施国际集体安全的实例;通过集体安全体系可以缓解“国际安全困境”,它将防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任务和责任转嫁到每一个国家的头上;但在集体安全实践中也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集体安全无力对大国实行有效的制裁措施,也无法对付有盟国或大国支持的国家,面对侵略国家和侵略行为,成员国就是否干预或怎样干预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等;三、建构主义的安全观新自由制度主义学派对国际制度的强调已经突破了物质权力这一现实主义的硬核,将制度、规范这些属于社会范畴的非物质性内容带入了国际关系体系的研究中,并使其成为最主要的研究变量;那么,建构主义学派则是把非物质性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亚历山大温特1992年的论文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被学术界公认为是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宣言;建构主义对于国际安全问题给出了不同的解读:国际合作是完全可能的,国际合作是通过国际政治文化推动的,而国际政治文化又是由国家之间的互动建构的;11无政府性不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因为无政府性本身也是国际社会成员在其相互的实践活动中建构起来的;无政府性本身具有多种内涵:既可以是敌对冲突的霍布斯文化状态,也可以是竞争共存的洛克文化状态,还可以是友好合作的康德文化状态;这根本取决于国际社会成员如何去建构、互动它们之间的关系;主体间的实践活动建构了国际政治文化、观念,文化又决定了国际社会行为体的身份和行为;以和平和友谊为特征的康德文化将从根本上消除国际冲突并缔造国际和平;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向康德模式迈进;建构主义还认为,“安全困境”是主体间相互建构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被解构;而解构“安全困境” 就是靠建构国际“安全共同体”;这种“安全共同体”是建立在“一国为大家,大家为一国”的国际政治文化基础上的;通过建构国际“安全共同体”,一国安全为另一国的不安全的恶性循环就此打破,国家安全的相对性转变为绝对性;你之安全即是我之安全,与“你之安全即为我之威胁”的“安全困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国家安全不再是竞争性的,而是合作性的;通过国际“安全共同体”可以有效的解决国际冲突实现国际和谐;二、三大西方主流国关理论国际安全观的比较分析一、国际安全观的视角不断扩展古典现实主义对于国际安全的视角主要集中关注军事安全,并认为只有拥有强大的军事权力才能保障国家安全;新现实主义主要关注包括军事、经济在内的安全;认为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同样重要;理想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虽然强调国际组织、国际制度对国际安全的作用,但关注的焦点仍停留在传统安全上;随着冷战后国际局势的变化,建构主义强劲的发展势头则把国际安全观的关注焦点拓展到文化安全与观念安全等非传统安全上;二、实现国际安全的方法论比较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国家获得国际安全来源于强大的军事实力,这样才能威慑对方,有效地保障安全;新现实主义认为在无政府社会里提升包括经济实力在内的整体实力是获得安全的必要途径;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国际安全来源于建立的国际制度、组织,通过国际会议协调能解决分歧,获得理解和安全;建构主义认为国家之间是否安全取决于国际文化;从“霍布斯式的文化”到“洛克式的文化”,再到“康德式的文化”,国际关系越来越和谐;三、对国际安全寻求的指导价值观不同现实主义对应的是霍布斯式的无政府状态,将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定位成敌人之间的关系,它定义的国际安全观是相互斗争的安全观,即悲观的国际安全观;新自由制度主义对应的是洛克式的无政府状态,将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定位成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所以它定义的国际安全观是相互竞争,但允许对手生存的国际安全观;建构主义对应的是康德式的无政府状态,将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定位成朋友之间的关系,所以它定义的国际安全观是相互合作的安全观,即乐观的国际安全观;三、批判与反思本文并无意详尽所有国际关系理论所论及到的国际安全观,然而对于理论的梳理不仅使我们更加清晰国际安全观的含义和其所包括的内容,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国际安全观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三大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于国际安全观的阐述无疑为我们认识和解释国际安全观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方法和视角;正如李少军所说,由于国际体系原本具有多元的属性,因此我们需要多元的解释;建立这样的解释,把几种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假定揉合在一起是不可行的,但遇到现实问题时综合运用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把不同的理论工具结合起来,就可以求得比较全面的解释;实际上,三大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于国际安全观的探讨并不能完全解决当代国际安全问题;每一理论流派对于国际安全的阐述都有其优点和缺陷;但是,三大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于国际安全观的争鸣,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国际安全理论和国际安全机制的建立;综上所述,国际关系三大理论流派在对安全问题上各有不同;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虽是不同的学派,但目前有日益趋同的趋势;12正在对待安全问题上,这两派虽然论述了实现安全的不同途径,但都坚持了安全的物质性因素,因此二者所关注的都是传统安全;而建构主义则另辟蹊径,论及了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所轻视的非物质因素,认为安全之所以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与建构它的观念不可分;建构主义认为观念是权力和利益理论的先决条件;这恰恰是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所轻视的;总之,三大理论流派虽然观点各异,但正是这种理论的多样性推动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转自:庄周梦蝶。
国际关系学---理想主义的重要性
理想主义(1)理想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强调建立国际组织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反对强权政治和均势外交。
(2)健全国际法和国际组织来确保世界和平.(3)人本善,战争可以避免;主权国家之间的利益是和谐的,结束秘密外交,实现外交决策民主化;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均势体系不能确保平衡,以国际集体安全体系取代均势体系。
(4)强调民族自决(1)强调民族自决的作用:在许多亚非国家,民族自决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反抗殖民主义和个人主义、实现民族解放、建立民族国家的口号.威尔逊的民族自决确实影响深远。
民族自决从观念的世界普遍进入到现实的国际政治实践中,成为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原则。
随着以民族自决为旗号的民族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诞生了一大批现代民族国家:在亚非地区,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相继掀起了两轮民族主义浪潮,先在这些获得民族解放的国家,正致力于发展本国的经济,越来越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已经成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2)国际组织的作用:能使所有或绝大多数的国家从各领域的合作中获得利益,在现在的国际社会中,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没有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的,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求的矛盾的解决是十分困难的,又是甚至是不可能的,而通过国际组织则可以达到协调冲突、缓解矛盾、促进合作的目的.国际组织能够以国际化的协调,解决单个国家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在今天的社会中,存在着联合国、IMF 等国际组织,这些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地区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国际组织为动员世界舆论、伸张国际正义、关注人类共同利益提供了讲坛,国际社会中不仅存在着个人利益,更多的是共同利益,国际组织在维护共同利益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国际组织和国际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国际法的作用:国际法是指适用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则的总体。
国际法强调主权一律平等,承认一个国家或政府在一块领土上行使事实上的或法律上的管辖权,保障国家安全,要求国家行使责任。
美国外交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美国外交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20世纪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两大流派,先后对美国的外交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背景,内涵,代表人物,具体表现四个方面来系统的论述两者。
一·背景美国的历史是一部特殊的历史,是一个殖民民族的历史。
从北美殖民地开始,这个建立在移民基础之上的美利坚民族,不是以种族和宗教作为民族的标识,而是把共同的文化作为民族的认同。
这种文化价值体系是英国清教主义、理想主义和新大陆移民拓植历史相结合的产物。
它以基督教文明为其道德价值基础,以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为其核心,因其独有的历史而兼具多元、兼容、开放和自由竞争的特性。
那些从英国来的清教徒认定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注定要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由此在美国文化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地影响。
但实际上美国人是一个务实主义者,由此发展起来的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最为发达,它是典型的美国生活方式的产物。
上述两种思想反映到美国外交中便逐渐形成了美国外交思想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
从时间上来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外交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以此为分水岭,我们可以把美国的外交实践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19—1945年,理想主义外交占统治地位时期理想主义外交始于“一战”结束,终于“二战”爆发。
代表人物是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主要观点有:重视道德:维护正义;主张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认为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呼吁要在民主制度下,重新恢复美国领导的活力和信心。
早在1918年,他在国会的演说中提出了著名的“十四点计划”,作为实现战后的“世界和平纲领”,其主要内容有:不搞秘密外交,提倡公开外交;公海航行自由;取消贸易壁垒;裁减军备;“调整”殖民地;建立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是威尔逊“十四点原则”中的最后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主义
(1)理想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强调建立国际组织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反对强权政治和均势外交。
(2)健全国际法和国际组织来确保世界和平。
(3)人本善,战争可以避免;主权国家之间的利益是和谐的,结束秘密外交,实现外交决策民主化;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均势体系不能确保平衡,以国际集体安全体系取代均势体系。
(4)强调民族自决
(1)强调民族自决的作用:在许多亚非国家,民族自决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反抗殖民主义和个人主义、实现民族解放、建立民族国家的口号。
威尔逊的民族自决确实影响深远。
民族自决从观念的世界普遍进入到现实的国际政治实践中,成为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原则。
随着以民族自决为旗号的民族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诞生了一大批现代民族国家:在亚非地区,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相继掀起了两轮民族主义浪潮,先在这些获得民族解放的国家,正致力于发展本国的经济,越来越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已经成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2)国际组织的作用:能使所有或绝大多数的国家从各领域的合作中获得利益,在现在的国际社会中,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没有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的,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求的矛盾的解决是十分
困难的,又是甚至是不可能的,而通过国际组织则可以达到协调冲突、缓解矛盾、促进合作的目的。
国际组织能够以国际化的协调,解决单个国家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在今天的社会中,存在着联合国、IMF 等国际组织,这些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地区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国际组织为动员世界舆论、伸张国际正义、关注人类共同利益提供了讲坛,国际社会中不仅存在着个人利益,更
多的是共同利益,国际组织在维护共同利益方面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
(2)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国际组织和国际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国际法的作用:国际法是指适用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则的总体。
国际法强调主权一律平等,承认一个国家或政府在一块领土上行使事实上的或法律上的管辖权,保障国家安全,要求国家行使责任。
国际法在镀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很好的衡量国际社会国家行为的杠杆,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联合国为首的国际组织很重视国际法的编纂,致力于用国际法规范行为体的行为,更好的维护世界和平。
(4)集体安全政策又称集体安全保障,指的是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
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
集体安全体系一向被看作是全球性的,其成员具有世界性(universality)和全球责任感(global obligation)。
集体安全主张是在预防世界大战的背景下产生的。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建立,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所作的实现集体安全体系的两次重大努力。
联合国、区域集团组织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集体安全体制下,每个国家发动战争都要考虑到全世界人民的感情,这在遏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外交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性:一方面,就各国外交而言,外交决策通常需要履行必要的民主程序,同时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合作而言,在其大政方针等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上,也有必要外交决策民主化,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合作事宜因由相关国家共同协商、共同决定,只有这样各国才能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基础上,达到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