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电磁波的传播与GPS卫星的信号解析

合集下载

电磁波的传播与gps卫星信号

电磁波的传播与gps卫星信号

02
电磁波传播基础
电磁波的性质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而形成 的波动,具有能量和动量。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即每秒约 299,792,458米。
电磁波的频率范围非常广泛,从极低频 (ELF)到极高频(EHF),包括无线 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和X射线等。
电磁波的传播方式
01
GPS卫星信号
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发送的 信号,用于定位和导航。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磁波在通信、导航、探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 GPS卫星信号作为导航定位的重要手段,其传播特性受到电磁波传播特性的影 响。
研究意义
深入理解电磁波传播与GPS卫星信号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导航定位的精度 和可靠性,对于军事、交通、气象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对流层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低层,包含大量的 水蒸气、尘埃和其他微粒,对无线电 波的吸收和散射影响较大。
电离层
大气湍流和气象条件
大气湍流和气象条件如雨、雾、霾等 会影响电磁波的传播,导致信号衰减 和失真。
电离层能够反射高频电磁波,如短波 广播信号,从而实现远距离传播。
03
GPS卫星信号
GPS系统简介
度和时间信息。
04
电磁波在GPS卫星信号传播中的应用
电磁波在GPS定位中的作用
01
电磁波是GPS卫星信号传播的主 要媒介,通过接收来自GPS卫星 的信号,地面设备可以确定其位 置。
02
电磁波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使 得GPS卫星信号能够穿透大多数 障碍物,如建筑物、树木等,实 现全球范围内的定位服务。
通过实验和模拟研究,我们发现GPS卫星信号在 城市环境中容易受到多径效应和阴影效应的影响 ,导致定位精度下降。

第四章 GPS卫星导航电文和卫星信号

第四章 GPS卫星导航电文和卫星信号

第4章GPS卫星的导航电文和卫星信号4.1 GPS卫星的导航电文GPS卫星的导航电文(简称卫星电文)是用户用来定位和导航的数据基础。

它主要包括:卫星星历、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改正、工作状态信息以及C/A码转换到捕获P码的信息。

这些信息以二进制码的形式,按规定格式组成,按帧向外播送,卫星电文又叫数据码(D码)。

他的基本单位是长1500bit的一个主帧,传输速率是50bit/s,30s传送完毕一个主帧。

一个主帧包括5个子帧,第1、2、3子帧各有10个字码,每个字码有30bit;第4,5子帧各有25个页面,共37500bit。

第1、2、3子帧每30秒重复一次,内容每小时更新一次。

第4,5子帧的全部信息则需要750s才能够传送完毕。

即第4、5子帧是12.5min播完一次,然后再重复之,其内容仅在卫星注入新的导航数据后才得以更新。

4.1.1 遥测码遥测码位于各子帧的开头,它用来表明卫星注入数据状态。

遥测码的第1-8bit 是同步码,使用户便于解释导航电文;第9-23bit为遥测电文,其中包括地面监控系统注入数据时的状态信息、诊断信息和其他信息。

第23和第24bit是连接码;第25-30bit为奇偶检验码,它用于发现和纠正错误。

4.1.2 转换码转换码位于每个子帧的第二个字码。

其作用是提供帮助用户从所捕获的C/A码转换到捕获P码的Z计数。

Z计数实际上是一个时间计数,它以从每星期起始时刻开始播发的D码子帧数为单位,给出了一个子帧开始瞬间的GPS时间。

由于每一子帧持续时间为6s,所以下一个子帧开始的时间为6xZ s,用户可以据此将接收机时钟精确对准GPS时,并快速捕获P码。

4.1.3 第一数据块第1子帧第3-10字码,主要内容:①标识码,时延差改正②星期序号③卫星的健康情况④数据龄期⑤卫星时钟改正系数等。

4.1.4第二数据块包含第2和第3子帧,其内容表示GPS卫星的星历,这些数据为用户提供了有关计算卫星运动位置的信息。

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知识点总结电磁波是一种在空间中传播的电磁场波动现象,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现代科技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的相关知识点。

一、电磁波的传播特性电磁波不需要任何介质就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传播速度约为光速,即 3×10^8 米/秒。

在介质中传播时,电磁波的速度会变慢,并且其波长和频率也会发生变化。

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电场和磁场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形成了横波的传播模式。

电磁波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相互激发,从而使电磁波能够不断向前传播。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等现象。

当电磁波遇到障碍物时,如果障碍物的尺寸远大于电磁波的波长,电磁波会发生反射;如果障碍物的尺寸与电磁波的波长相当或小于波长,电磁波会发生衍射。

折射现象则发生在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干涉是两列或多列电磁波相遇时,在某些区域相互加强,在某些区域相互减弱的现象。

二、电磁波的频谱电磁波的频谱非常广泛,按照频率从低到高依次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无线电波的频率较低,波长较长,常用于通信、广播和导航等领域。

微波的频率较高,波长较短,广泛应用于雷达、卫星通信和微波炉等。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常用于红外遥感、红外加热和红外摄像等。

可见光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光,其波长范围决定了我们所感知到的颜色。

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和荧光效应,常用于医疗、防伪和化学分析等。

X 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常用于医学成像和材料检测。

伽马射线的能量极高,常用于放射性治疗和工业探伤等。

三、电磁波的传播方式电磁波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地波传播、天波传播和空间波传播。

地波传播是指电磁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其传播距离较远,但频率较低。

这种传播方式常用于中波和长波的广播。

天波传播是指电磁波被发射到高空的电离层后,被反射回地面的传播方式。

《“GPS”卫星定位》 导学案

《“GPS”卫星定位》 导学案

《“GPS”卫星定位》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 GPS 卫星定位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掌握 GPS 卫星定位的工作原理和定位方法。

3、认识 GPS 卫星定位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4、理解 GPS 卫星定位的优势和局限性。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GPS 卫星定位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GPS 卫星定位的定位方法和误差来源。

2、难点(1)理解 GPS 卫星信号的传播和接收过程。

(2)分析 GPS 定位误差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三、知识梳理(一)GPS 卫星定位系统的概述1、定义GPS 是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的缩写,即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2、发展历程GPS 系统的建设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领域。

(二)GPS 卫星定位系统的组成1、空间部分由 24 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分布在 6 个轨道平面上,确保在地球上的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至少观测到 4 颗卫星。

2、地面控制部分包括主控站、监测站和注入站,负责对卫星进行监测、控制和数据更新。

3、用户设备部分即 GPS 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并进行处理,计算出用户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

(三)GPS 卫星定位的工作原理1、卫星信号的发射卫星上搭载有高精度的原子钟,不断发射包含卫星位置、时间等信息的无线电信号。

2、信号的传播信号在空间中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由于传播介质的影响,信号会有一定的衰减和延迟。

3、接收机的接收和处理用户的 GPS 接收机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通过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计算出接收机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然后利用三角测量原理,结合多颗卫星的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机的位置。

(四)GPS 卫星定位的方法1、单点定位使用一台接收机进行定位,精度较低,通常用于一般的导航和定位需求。

2、相对定位使用两台或多台接收机同时观测相同的卫星,通过测量接收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提高定位精度。

电磁波技术在卫星通讯中的应用

电磁波技术在卫星通讯中的应用

电磁波技术在卫星通讯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应用得以广泛使用,在其中电磁波技术也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

尤其是在卫星通讯领域,电磁波技术已经成为了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在卫星通讯中,电磁波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论是从通讯信号的发送、接收到信号的处理等各个环节,都少不了它。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电磁波技术在卫星通讯中的重要性吧。

电磁波技术的原理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电磁波技术的原理。

如我们所知,电磁波是在空间中传播的一种电磁辐射,它是由电场和磁场有规律地振荡产生的一种能量波动。

电磁波的传播是由这两种场耦合而成的,它们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电磁波的振荡。

电磁波的频率、波长、振幅等等都是从电场和磁场的振动状态中确定的。

这种特性使得电磁波可以在空气、真空和其他介质中传播。

在卫星通讯系统中,电磁波技术是最主要、也是最基础的工具,因为它可以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从而实现对不同通讯信号的传输。

电磁波技术在卫星通讯中的主要应用就是用于通讯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例如,当我们拨打电话时,相应的声音信号会被转换成电信号,这些信号在空中飞行,通过卫星传输到另一个人的手机上,同时另一个人的手机也通过电磁波将相应的信号传回过来,这样两个电话就建立了连接。

当然,电磁波技术不仅被应用在卫星通讯,它也在其他地方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雷达、电视、电视机、微波炉等等。

电磁波技术在卫星通讯中的应用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电磁波技术在卫星通讯中的应用。

卫星通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通讯方式,通常用于远距离通讯,例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通讯。

在这个过程中,电磁波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卫星通讯的原理。

卫星通讯是通过通讯卫星建立的,这个通讯卫星是一种在卫星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它可以接受地面和其他卫星的信号,将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后再发送到目标设备上。

电磁波技术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卫星通讯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卫星发射器、传输介质和卫星接收器。

电磁导航的技术原理

电磁导航的技术原理

电磁导航的技术原理电磁导航是利用电磁信号在空间中传播的特性实现的一种导航方式。

它是一种基于电磁物理学原理的技术,可用于航空、航海、汽车、铁路等多种领域的定位和导航。

本文将介绍电磁导航的技术原理。

1.电磁波的传播原理电磁波指的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横波,在空间中以光速传播。

电磁波的传播遵守波动方程,可以通过电磁场方程和麦克斯韦方程组进行描述。

在空间中,电磁波的传播可以用三维坐标系上的向量场表示。

2.电磁波在导航中的应用在导航中,电磁波常用于通过信号传输来确定位置。

定位系统通过收集从卫星或地面辐射源发射的电磁波等信号,测定其到达接收器位置的时间差,然后通过计算来确定位置。

3.电磁波导航的精度与误差电磁波在导航中的应用精度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显著的是测量误差。

收到的信号可能会受到各种干扰和误差的影响,如大气影响、天线位置误差、卫星轨道误差、系统时钟偏差等。

这种误差可能会导致导航定位不准确,因此需要进行校准和纠正。

4.电磁波导航的实现电磁波导航主要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s)实现的,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伽利略系统等。

它们使用多颗位于地球轨道上的卫星向地球发射电磁信号,接收器接受到这些信号后,可以用三角定位法测量接收器的位置。

5.电磁波导航的未来发展电磁波导航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也不断的完善,目前正研究和开发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如利用人造荧光物质进行定位、利用微波辐射和雷达技术进行导航等等。

这些新的技术和方法都将有助于提高定位和导航的精度和效率。

结论电磁波导航是一种常见的定位和导航方式,主要通过卫星定位系统来实现。

该技术利用电磁波的传播性质,实现了较高的精度和效率。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磁波导航技术将继续完善和发展,助力于定位和导航业的进一步发展。

卫星信号原理

卫星信号原理

卫星信号原理
卫星信号是指由人造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经过空间传播到
达地面接收设备的过程。

卫星信号的传输原理涉及到许多物理学和
工程学知识,下面将对卫星信号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卫星信号的传输是基于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是一种能
够在真空中传播的波动,它具有电场和磁场的振荡,可以在空间中
传播能量和信息。

卫星发射的信号就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传输的。

其次,卫星信号的传输需要经过空间中的传播。

卫星发射的信
号经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间中,然后经过大气层的影响,最终到达
地面的接收设备。

在传输过程中,信号会受到大气层、云层、地形
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导致信号的衰减和失真。

另外,卫星信号的传输还需要经过地面接收设备的接收和处理。

地面接收设备通常包括天线、接收器等部件,它们能够接收到卫星
发射的信号,并进行解调、解码等处理,最终将信号转化为可供人
们观看、听取的内容。

此外,卫星信号的传输还需要经过地面到卫星的回传。

在一些
卫星通信系统中,用户需要通过地面设备发送信号到卫星,然后再由卫星转发到其他地方。

这种信号的传输方式需要考虑地面到卫星的传输延迟、功率控制等因素。

最后,卫星信号的传输还需要考虑到频率、极化、调制等技术参数。

这些参数会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需要在设计卫星通信系统时进行合理的选择和配置。

总的来说,卫星信号的传输原理涉及到电磁波的传播、空间传输、地面接收处理和地面到卫星的回传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设计出高效可靠的卫星通信系统。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对卫星信号的传输原理有所帮助。

第三章GPS系统的组成与GPS信号 第四节GPS卫星信号

第三章GPS系统的组成与GPS信号 第四节GPS卫星信号
GPS测量定位技术
第三章 GPS系统的组成与GPS信号
•学习目标 •第一节 GPS定位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卫星的运行及其轨道 •第三节 卫星的星历与卫星位置计算 •第四节 GPS卫星信号 •第五节 GPS信号的接收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GPS测量定位技术
第三章 GPS系统的组成与GPS信号
3.数据码(D码)
数据码即导航电文,它包含着卫星的星历、卫星工作状态、时间 系统、卫星钟运行状态、轨道摄动改正、大气折射改正、由C/A码捕 获P码的信息等。
导航电文亦是二进制数码,依规定的格式组成,按帧向外播送, 每帧电文的长度为1500bit,播送速率为50bit/s。
GPS测量定位技术
二、GPS信号的结构
GPS卫星所采用的两种测距码,即C/A码和P码(或Y码)均属于伪随机码 (PRN),这种二进制的数码序列不仅具有良好的自相关特性,而且又是一 种结构确定,可以复制的周期性序列。
(1)C/A码
C/A码的码长较短,易于捕获,但码元宽度较大,测距精度较低,所以 C/A码又称为捕获码或粗码。
C/A码的码长 ; Nu 210 1 1023 bit
GPS测量定位技术
五、导航电文
GPS卫星的导航电文主要包括
卫星星历、时钟改正、电离层时
延改正、工作状态和C/A码转换到
捕获P码的信息。将这些信息以数
据,即以二进制码的形式向用户
发送,所以导航电文又称为数据
码,即D码。D码的基本单位是包
含1500比特的一个主帧,如右图
所示,其传播速率为50bit/s。一
GPS测量定位技术
第四节 GPS卫星信号
一、GPS卫星信号的内容
图3-9 GPS信号的产生

影响GPS测量的误差及消除办法

影响GPS测量的误差及消除办法

影响GPS测量的误差因素前面已经提到,多种因素影响GPS测量,并且差分定位能大大抵消这些因素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针对这些因素对差分定位的影响再作进一步的论述。

大气层的影响由于GPS信号是以无线电波的方式不间断地向地面辐射的,因此GPS信号会与其它L 波段的电磁波一样,收到大气折射的影响。

在相对定位时,大气折射的影响对两台接收机之间相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大大地降低了,但对于精密相对定位而言,大气层的影响仍是不可忽略的。

通常,根据对电磁波传播的不同影响,一般可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和电离层。

对流层指从地面向上约40km范围内的大气底层,其影响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电离层分布于地球大气层的顶部,约在地面向上70km以上的范围,其影响与电磁波的频率有关,且比较复杂。

对于这两方面,已建立了各种模型,各有其优缺点,在这里不一一罗列。

多路径效应在GPS测量中,如果测站周围的反射物所反射的卫星信号(反射波)进入接收机天线,这就将和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直接波)产生干涉,从而使测量值偏离真值产生所谓的"多路径误差"。

这种由于多路径的信号传播所引起的干涉时延效应被称作多路径效应。

如下图所示:多路径效应示意图多路径效应对载波相位观测影响较小,而对伪距观测影响非常大,所以,在进行后差分动态测量时,要注意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在测量中,可通过给仪器安置多路径抑制板的方式减轻其影响。

多路径抑制板的作用遗憾的是,由于同步观测的接收机的多路径影响往往不同,因此,差分方法很难消除多路径的影响。

其他影响因素进行高精度GPS定位需要对各项误差的来源、影响及影响的尺度进行仔细的分析,在这些误差中,有电磁波传播所带来的误差,如电离层、对流层折射的影响;有GPS系统带来的误差,如GPS卫星定轨的精度、GPS卫星的时钟精度、地球潮汐、相对论、甚至人为地降低GPS定位的精度,如SA政策等等;也有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如接收机的时钟精度、内部噪声、天线相位中心等等;还有与观测有关的误差,如起算点的误差、对中误差、天线高的测量、联合平差的已知数据等等。

电磁波的特性解释电磁波的传播和特性

电磁波的特性解释电磁波的传播和特性

电磁波的特性解释电磁波的传播和特性电磁波的特性:解析电磁波的传播和特性电磁波是一种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传播形式。

电磁波在自然界和科技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理解光的性质、无线通信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电磁波的传播和特性。

一、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是通过空间的传播,可以在真空中、空气中、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它们可以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即约为3.0×10^8米/秒。

电磁波的传播遵循波动理论,具有波动特性和粒子特性。

根据波动理论,电磁波被认为是电场和磁场的交替变化。

波动特性表现为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

频率指的是电场和磁场一个循环中的震荡次数,用赫兹(Hz)表示,一个赫兹表示每秒一个震荡。

波长是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用米(m)表示。

频率和波长具有反比关系,即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二、电磁波的特性1. 辐射性:电磁波具有辐射性,能够从光源中辐射出来,并以直线传播。

当电磁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折射、反射或透射。

2. 电磁波的光谱: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很广,被称为电磁波谱。

根据频率从低到高,电磁波谱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不同区域。

可见光是我们能够感知的电磁波,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3. 传播性: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不受介质的影响。

根据传播介质的不同,电磁波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会发生不同的传播情况。

4. 折射: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是由于电磁波在两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引起的,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折射率的比值。

5. 反射:当电磁波与物体表面相遇时,一部分能量会被物体反射回来。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现象使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和镜子中的映像。

6. 散射:当电磁波遇到小尺寸的物体或不规则的表面时,会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使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例如蓝天为什么是蓝色的原因就是因为空气中的气体和微粒对太阳光的散射。

电磁波跟踪器的基本原理

电磁波跟踪器的基本原理

电磁波跟踪器的基本原理电磁波跟踪器是一种使用电磁波技术来追踪目标位置的设备。

它可以通过接收目标发出的电磁波,然后利用电磁波的特性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方向。

电磁波跟踪器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军事、航空航天、安防、生物医学等。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特性,通过测量电磁波的信号强度、到达时间和相位等参数,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电磁波跟踪器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磁波传播特性:电磁波是一种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的能量波动,它具有波长、频率、速度和极化方向等特性。

根据电磁波的传播性质,我们可以利用电磁波的传播距离、信号强度和波束方向等参数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方向。

2. 电磁波接收技术:电磁波跟踪器通常配备了接收天线和接收器,用于接收目标发出的电磁波信号。

接收器可以将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并对信号的频率、阶相和强度等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

3. 定位算法:通过测量电磁波信号的到达时间、信号强度和相位差等参数,可以利用三角测量法、波束成形技术、时差测量等方法来计算目标的位置和方向。

定位算法是电磁波跟踪器的核心技术,它能够实现对目标的高精度定位和跟踪。

4. 信号处理技术:电磁波跟踪器还需要配备信号处理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滤波、解调、解调和数据解析等操作。

信号处理技术能够提高电磁波跟踪器对目标信号的接收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从而提高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电磁波跟踪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的特性来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和跟踪。

它通过接收目标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并利用信号的特性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方向。

在实际应用中,电磁波跟踪器可以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和雷达等技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度和鲁棒性,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随着电磁波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波跟踪器将会在军事作战、灾害救援、智能交通、工业生产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知识点总结

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知识点总结

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知识点总结电磁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手机通信到广播电视,从卫星导航到无线网络,它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理解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是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点。

一、电磁波的发射电磁波的发射需要一个开放的电路,以及能够产生高频变化电流的振荡器。

首先,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频率越高,电磁波携带的能量就越大,传播的距离也就越远。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使用各种电子元件和电路设计来实现高频振荡。

其次,开放的电路结构对于电磁波的发射至关重要。

常见的天线就是一种开放电路,它能够有效地将电流的变化转化为电磁波向空间辐射出去。

例如,常见的半波天线、偶极天线等,它们的形状和尺寸会影响电磁波的发射特性。

为了增强电磁波的发射功率,还需要采用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能够将振荡器产生的较弱信号进行放大,从而提高电磁波的强度。

在调制过程中,使高频振荡的振幅、频率或相位随信号而改变。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调幅是使高频振荡的振幅随信号变化;调频则是使高频振荡的频率随信号变化;调相是使高频振荡的相位随信号变化。

通过调制,能够将信息加载到电磁波上进行传输。

二、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空间中以光速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地形、建筑物等障碍物会对电磁波产生反射、折射和散射,从而影响其传播路径和强度。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传播特性上也有所不同。

低频电磁波具有较强的绕射能力,能够绕过障碍物传播较远的距离,但传输速率较低;高频电磁波直线传播能力强,但容易被障碍物阻挡。

此外,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对电磁波也有反射和折射作用,这对于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三、电磁波的接收电磁波的接收过程与发射过程相反,主要包括调谐、解调等环节。

调谐是指通过调节接收电路的参数,使其固有频率与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相同,从而实现共振,达到最大的接收效果。

GPS试题及答案

GPS试题及答案

绪论1空间定位技术的优点➢测站间不需要相互通视➢数学模型简单且能同时确定点的三维坐标➢易于实现全天候观测➢能达到大地测量所需要的精度水平,在长距离上仍能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观测时间比较短➢操作简单,功能多,应用广➢经济效益显著2 GPS定位系统的组成及作用➢空间部分GPS卫星:提供星历和时间信息,发射伪距和载表信号,提供其它辅助信息➢地面监控部分地面监控系统:中心控制系统、实现时间同步、跟踪卫星进行定轨➢用户部分GPS接收机:接收并测卫星信号、记录处理数据、提供导航定位信息三、时间与坐标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真近点角:在轨道平面上卫星与近地点之间的地心角距.升交点赤经:在地球平面上,升交点与春分点之间的地心夹角.近地点角距:在轨道平面上近地点与升交点之间的地心角距.天球:指以地球质心为中心,半径r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球体。

为建立球面坐标系统,必须确定球面上的一些参考点、线、面和圈.岁差:指由于日月行星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

章动:北天极除了均匀地每年西行以外,还要绕着平北天极做周期性的运动.轨迹为一椭圆.极移: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体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地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为极移历元:在天文学和卫星定位中,与所获取数据对应的时刻也称历元。

符合下列要求的周期运动现象可用作确定时间的基准:•运动是连续的、周期性的.•运动的周期应具有充分的稳定性.•运动的周期必须具有复现性,即在任何地方和时间,都可通过观察和实验,复现这种周期性运动。

第四章卫星运动的基础知识及GPS卫星的坐标计算轨道:卫星在空间运行的轨迹轨道参数:描述卫星轨道位置和状态的参数卫星星历:描述卫星运动轨道的信息,是一组对应某一时刻的轨道根数及其变率预报星历:是通过卫星发射的含有轨道信息的导航电文传递给用户,经解码获得所需的卫星星历,也称广播星历后处理星历:是一些国家的某些部门根据各自建立的跟踪站所获得的精密观测资料,应用与确定预报星历相似的方法,计算的卫星星历。

电磁波在卫星通信中的重要性

电磁波在卫星通信中的重要性

电磁波在卫星通信中的重要性在现代移动通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卫星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电磁波作为卫星通信的基础,承载着信息传输的重任。

本文将从电磁波的特性、卫星通信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展望等方面,探讨电磁波在卫星通信中的重要性。

1.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是一种由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相互耦合而形成的波动。

其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磁波以光速传播,无需传导媒介,可以在真空中传输。

这使得卫星通信具有了广阔的应用范围。

无论是广域覆盖还是远距离通信,电磁波都能够高效地传输信息。

其次,电磁波具有连续的频谱。

根据频率的不同,电磁波可以被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不同频段。

这使得卫星通信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频段进行通信,以实现更好的传输效果。

最后,电磁波的能量传播是无损耗的。

由于电磁波不受传播距离限制和传输介质影响,所以在卫星通信中,电磁波能够稳定传输数据,减少信号损耗,保证通信质量。

2. 电磁波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由于电磁波的特性,它在卫星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电磁波被用于卫星通信的信号传输。

通过将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再利用卫星高速传输,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通信。

无论是语音、图像还是数据,都可以通过电磁波在卫星之间进行传输,实现远距离的通信需求。

其次,电磁波被用于卫星通信的导航定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如GPS、GLONASS等,利用电磁波在地球和卫星之间的传播延时,实现对地球上特定位置的定位。

这在航空、海事、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人类提供了精准的定位服务。

另外,电磁波还可用于卫星观测与遥感。

卫星通过接收地球表面反射、放射或散射的电磁波,可以获取大气、海洋、陆地等多种信息,实现对地球环境的监测与分析。

这对于气象预报、地质研究、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3. 电磁波在卫星通信中的未来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波在卫星通信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增强。

基于电磁波传播模型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基于电磁波传播模型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基于电磁波传播模型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室内定位是指在室内环境中确定移动设备的位置。

对于无线通信技术而言,室内定位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缺乏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室内环境中,我们需要一种可靠的室内定位算法。

基于电磁波传播模型的室内定位算法正是通过分析和建立电磁波在室内环境中的传播模型来实现的。

基于电磁波传播模型的室内定位算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信号特征提取、信号传播模型建立和位置估计。

首先,信号特征提取是室内定位算法的基础。

通过测量、分析和处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我们可以提取出一些关键的信号特征,如信号强度、到达时间差、相位差等。

这些信号特征可以用来描述信号在室内环境中的传播过程,为后续的信号传播模型建立提供基础。

其次,信号传播模型建立是基于电磁波传播模型的室内定位算法的核心。

它通过分析和建立电磁波在室内环境中的传播模型,即描述信号在室内环境中传播的数学模型,来实现室内定位。

常用的传播模型包括路径损耗模型、多径传播模型等。

路径损耗模型描述了信号在室内环境中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过程,多径传播模型描述了信号在室内环境中因多个反射、散射、绕射等效应导致的多条路径传播的过程。

根据实际测量数据与模型拟合,可以估计出室内环境中的传播参数,如路径损耗指数、多径传播参数等。

最后,位置估计是基于电磁波传播模型的室内定位算法的最终目标。

通过信号特征提取和信号传播模型建立,我们可以得到一组信号特征和对应的传播模型参数。

在位置估计阶段,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估计移动设备的位置。

常用的位置估计算法包括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粒子滤波等。

这些算法通过对信号特征和传播模型参数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最可能的位置估计结果。

综上所述,基于电磁波传播模型的室内定位算法是通过分析和建立电磁波在室内环境中的传播模型来实现室内定位的。

它包括信号特征提取、信号传播模型建立和位置估计三个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移动设备在室内环境中的位置估计结果。

GPS卫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GPS卫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GPS卫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一、卫星信号的调制gps卫星信号包含三种信号分量,它们是载波信号、测距码信号和数据码信号。

每颗卫星的数据码用模二相加叠加在C/A和P码上,然后再分别相变调制到L1载波和L2载波上。

前面已经提到,载波信号包括L1载波和L2载波,于是测距码信号包括叠加在L1载波上的C/A、P码以及L2载波上的P码。

所有这些信号都是在同一个基本频率f0=10.23MHz的控制下产生的。

GPS信号取L波段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作为信号载波,即L1载波f1=154×f0=1575.42MHz,λ1=19.03cm;L2载波f2=120×f0=1227.60MHz,λ2=24.42cm。

由上图可以看出,L1载波调制有C/A码、P码和数据码。

在L2载波上目前只调制P码和数据码。

拟议中的L5载波(第二民用频率)将同时加载C/A和P码,其频率预计为f5=115×f0=1176.45MHz,波长λ5=25.48cm。

不管测距码还是数据码,都是通过调相技术调制在高频载波上的。

也就是说,当码值(调制信号)从1变成0,或从0变成1时,将使载波相位改变180°。

调制以后的卫星信号经由卫发射天线向用户播发。

二、卫星信号的解调接收机是卫星信号解调的硬件设备。

它的主要工作是重建载波,提取测距码信号和导航电文。

信号解调的常用方式有两种,复制码相关技术和平方解调技术。

复制码相关技术当接收机复制出的与卫星的测距码信号构造完全一样的复制码,在同步的条件下与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相乘,即可去掉信号中的测距码信号分量。

这时,恢复的载波依然还含有数据码信号分量。

采用这种技术的条件,是必须掌握测距码的构造,否则将不能产生复制码。

平方解调技术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开展平方,由于处于±1状态的调制码,经过平方后均变为+1,且+1不影响载波相位,所以信号经平方后便到达解调的目的。

采用这种方法不需要知道测距码的构造,但该解调技术却去掉了测距码和导航电文,故而单独使用时不能用来实时导航。

GPS导航定位原理以及定位解算算法

GPS导航定位原理以及定位解算算法

GPS导航定位本理以及定位解算算法之阳早格格创做寰球定位系统(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字头缩写词汇的简称.它的含意是利用导航卫星举止测时战测距,以形成寰球定位系统.它是由好国国防部主宰启垦的一套具备正在海、陆、空举止齐圆背真时三维导航与定位本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用户部分的核心是GPS接支机.其主要由基戴旗号处理战导航解算二部分组成.其中基戴旗号处理部分主要包罗对付GPS卫星旗号的二维搜索、捕获、追踪、真距估计、导航数据解码等处事.导航解算部分主要包罗根据导航数据中的星历参数真时举止各可视卫星位子估计;根据导航数据中各缺面参数举止星钟缺面、相对付论效力缺面、天球自转做用、旗号传输缺面(主要包罗电离层真时传输缺面及对付流层真时传输缺面)等百般真时缺面的估计,并将其从真距中与消;根据上述截止举止接支机PVT(位子、速度、时间)的解算;对付各粗度果子(DOP)举止真时估计战监测以决定定位解的粗度. 本文中沉面计划GPS接支机的导航解算部分,基戴旗号处理部分可参瞅有闭资料.本文计划的假设前提是GPS接支机已经对付GPS卫星旗号举止了灵验捕获战追踪,对付真距举止了估计,并对付导航数据举止相识码处事.1 天球坐标系简述要形貌一个物体的位子必须要有相闭联的坐标系,天球表面的GPS接支机的位子是相对付于天球而止的.果此,要形貌GPS接支机的位子,需要采与固联于天球上随共天球转化的坐标系、即天球坐标系动做参照系.天球坐标系有二种几许表白形式,即天球直角坐标系战天球大天坐标系.天球直角坐标系的定义是:本面O与天球量心沉合,Z轴指背天球北极,X轴指背天球赤讲里与格林威治子午圈的接面(即0经度目标),Y轴正在赤讲仄里里与XOZ形成左脚坐标系(即指背东经90度目标).天球大天坐标系的定义是:天球椭球的核心与天球量心沉合,椭球的短轴与天球自转轴沉合.天球表面任性一面的大天纬度为过该面之椭球法线与椭球赤讲里的夹角φ,经度为该面天圆之椭球子午里与格林威治大天子午里之间的夹角λ ,该面的下度h为该面沿椭球法线至椭球里的距离.设天球表面任性一面P正在天球直角坐标系内表白为P( x,y,z ),正在天球大天坐标系内表白为P ( φ,λ,h).则二者互换闭系为:大天坐标系形成直角坐标系:(1)式中:n为椭球的卯酉圈直率半径,e为椭球的第一偏偏心率. 若椭球的少半径为a,短半径为b,则有(2)直角坐标系形成大天坐标系,可由下述要收供得φ由叠代法赢得φc为天心纬度, ep为椭圆率可设初初值φ=φc 举止叠代,直到|φi=1-φi| 小于某一门限为止.那二种坐标系正在定位系统中时常接叉使用,必须认识二种坐标系之间的变换闭系.2 GPS定位中主要缺面及与消算法GPS定位中的主要缺面有:星钟缺面,相对付论缺面,天球自转缺面,电离层战对付流层缺面. 1)星钟缺面星钟缺面是由于星上时钟战GPS尺度时之间的缺面产死的,GPS丈量以粗稀测时为依据,星钟缺面时间上可达1ms,制成的距离偏偏好可达到300Km,必须加以与消.普遍用二项式表示星钟缺面.(3)GPS星历中通过收支二项式的系数去达到建正的脚段.经此建正以去,星钟战GPS尺度时之间的缺面不妨统制正在20ns之内.2)相对付论缺面由相对付论表里,正在大天上具备频次的时钟拆置正在以速度运止的卫星上以去,时钟频次将会爆收变更,改变量为:即卫星上时钟比大天上要缓,要建正此缺面,可采与系数矫正的要收.GPS星历中广播了此系数用以与消相对付论缺面,不妨将相对付论缺面统制正在70ns以内.3)天球自转缺面 GPS定位采与的是与天球固连的协议天球坐标系,随天球所有绕z轴自转.卫星相对付于协议天球系的位子(坐标值),是相对付历元而止的.若收射旗号的某一瞬间,卫星处于协议坐标系中的某个位子,当大天接支机接支到卫星旗号时,由于天球的自转,卫星已没有正在收射瞬时的位子〔坐标值)处了.也便是道,为供解接支机接支卫星旗号时刻正在协议坐标系中的位子,必须以该时刻的坐标系动做供解的参照坐标系.而供解卫星位子时所使用的时刻为卫星收射旗号的时刻.那样,必须把该时刻供解的卫星位子转移到参照坐标系中的位子. 设天球自转角速度为 we,收射旗号瞬时到接支旗号瞬时的旗号传播延时为△t ,则正在此时间历程中降接面经度安排为则三维坐标安排为(4)天球自转引起的定位缺面正在米级,粗稀定位时必须思量加以与消.4)电离层战对付流层缺面电离层是指天球上空距大天下度正在50-1000km 之间的大气层.电离层中的气体分子由于受到太阳等天体百般射线辐射,爆收热烈的电离,产死洪量的自由电子战正离子. 电离层缺面主要有电离层合射缺面战电离层延缓缺面组成.其引起的缺面笔直目标不妨达到50米安排,火仄目标不妨达到150米安排.暂时,还无法用一个庄重的数教模型去形貌电子稀度的大小战变更顺序,果此,与消电离层缺面采与电离层改正模型或者单频瞅测加以建正. 对付流层是指从大天进与约40km 范畴内的大气下层,占所有大气品量的99%.其大气稀度比电离层更大,大气状态也更搀纯.对付流层与大天交战,从大天得到辐射热能,温度随下度的降下而落矮.对付流层合射包罗二部分:一是由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或者光速正在大气中变缓制成路径延缓,那占主要部分;二是由于GPS 卫星旗号通过对付流层时,也使传播的路径爆收蜿蜒,进而使丈量距离爆收偏偏好.正在笔直目标可达到2.5米,火仄目标可达到20米.对付流层缺面共样通过体味模型去举止建正. GPS星历中通过给定电离层对付流层模型以及模型参数去与消电离层战对付流层缺面.真验资料标明,利用模型对付电离层缺面矫正灵验性达到75%,对付流层缺面矫正灵验性为95%.3 GPS星历结构及解算历程要得到接支机的位子,正在接支机时钟战GPS尺度时庄重共步的情况下,则待供解位子是3个已知变量,需要3个独力圆程去供解.然而是本量情况中,很易干到接支机时钟战GPS尺度时庄重共步,那样,咱们把接支机时间战GPS尺度时间偏偏好也动做一个已知变量,那样,供解便需要4个独力圆程,也便是需要有4颗瞅测卫星.图1 GPS定位示企图(已思量时间偏偏好)假设接支机位子为(xu,yu,zu),接支机时间偏偏好为 tu,则由于时间偏偏好引起的距离偏偏好为为得到的真距瞅测值.咱们不妨得到联坐圆程(5)将上式线性化,即正在真正在位子(xu,yu,zu)举止泰勒级数展启,忽略下次项,得到(6)其中,式(6)即为本量估计的叠代公式,叠代末止条件是真正在位子(xu,yu,zu)的变更量小于某一个阈值,最后得到不妨动做安排接支机时间偏偏好的依据,估计普遍采与矩阵办法供解.央供解该圆程,咱们还需要预先知讲4颗卫星的位子(xj,yj,zj),而卫星位子不妨从该卫星的星历中赢得. GPS卫星星历给出了本星的星历,根据星历不妨算出卫星的真时位子,而且星历中给出了与消卫星星钟缺面、相对付论缺面、天球自转缺面、电离层战对付流层缺面的参数,根据那些参数估计出的卫星位子,不妨基础上与消上述缺面.供解卫星位子的基础步调为:估计卫星运止仄衡角速度①估计归化时间;②估计瞅测时刻的仄近面角;③估计偏偏近面角;④估计卫星矢径;⑤估计卫星真近面角;⑥估计降接面角距;⑦估计摄动改正项;⑧估计通过摄动改正的降接距角、卫星矢径、轨讲倾角;⑨估计瞅测时刻的降接面经度;⑩估计卫星正在天心坐标系中的位子. 特天值得指出的是,正在估计卫星真近面角Vk时,应采与公式(7)其中,e为偏偏心率, Ek为卫星偏偏近面角.有部分参照书籍籍估计卫星真近面角的公式有误,会引导卫星真近面角的象限朦胧问题,进而无法得到卫星粗确位子. 举止上述估计后,再根据星历中广播的各缺面参数进一步与消各项缺面.那样,咱们便得到一个完备的利用GPS星历举止导航定位解算的历程.4 论断咱们仔细天道述了GPS卫星的导航定位本理以及定位解算的算法,分解了其中主要缺面根源战与消要收.天然,对付于卫星数多于4颗星时的算法以及好分GPS算法皆不妨正在此算法前提上举止深进钻研.介绍一下GPS定位的数教本理GPS定位的基根源基本理是根据下速疏通的卫星瞬间位子动做已知的起算数据,采与空间距离后圆接会的要收,决定待测面的位子.如图所示,假设t时刻正在大天待测面上安顿GPS接支机,不妨测定GPS旗号到达接支机的时间△t,再加上接支机所接支到的卫星星历等其余数据不妨决定以下四个圆程式:上述四个圆程式中待测面坐标x、y、z 战Vto为已知参数,其中di=c△ti (i=1、2、3、4).di (i=1、2、3、4) 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到接支机之间的距离.△ti (i=1、2、3、4) 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的旗号到达接支机所经历的时间.c为GPS旗号的传播速度(即光速).四个圆程式中各个参数意思如下:x、y、z 为待测面坐目标空间直角坐标.xi 、yi 、zi (i=1、2、3、4) 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正在t时刻的空间直角坐标,可由卫星导航电文供得. Vt i (i=1、2、3、4) 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的卫星钟的钟好,由卫星星历提供.Vto为接支机的钟好.由以上四个圆程即可解算出待测面的坐标x、y、z 战接支机的钟好VtoDGPS本理暂时GPS系统提供的定位粗度是劣于10米,而为得到更下的定位粗度,咱们常常采与好分GPS技能:将一台GPS接支机安顿正在基准站上举止瞅测.根据基准站已知粗稀坐标,估计出基准站到卫星的距离改正数,并由基准站真时将那一数据收支进去.用户接支机正在举止GPS瞅测的共时,也接支到基准站收出的改正数,并对付其定位截止举止改正,进而普及定位粗度.好分GPS分为二大类:真距好分战载波相位好分. 1.真距好分本理那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好分.正在基准站上,瞅测所有卫星,根据基准站已知坐标战各卫星的坐标,供出每颗卫星每一时刻到基准站的真正在距离.再与测得的真距比较,得出真距改正数,将其传输至用户接支机,普及定位粗度.那种好分,能得到米级定位粗度,如内天广大使用的“疑标好分”.2.载波相位好分本理载波相位好分技能又称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能,是真时处理二个测站载波相位瞅丈量的好分要收.即是将基准站支集的载波相位收给用户接支机,举止供好解算坐标.载波相位好分可使定位粗度达到厘米级.洪量应用于动背需要下粗度位子的范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4-2 大气层的分类
2.对流层的性质 对流层,指从地面向上约40km范围内 的大气底层。整个大气层质量的99%,几乎 都集中在该大气层中。对流层与地面接触, 并从地面得到辐射热能,其温度一般随高度 的上升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km降低约6.5℃。 而在水平方向(南北方向),温度差每 100km一般不会超过1℃。 有少量电子,对电磁波的传播几乎没 有影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 大气中含有水滴、尘埃等杂质,对电 磁波的传播具有很大的影响。
图4-4 太阳黑子数的预报值
当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偏离天顶方向时,电子 总量会明显地增加。若在倾角为hs的方向上,电 子总数设为Nh,则有近似式:
据实际资料分析可得,对于GPS来说,由于电 离层折射引起的电磁波传播路径的距离差,延天 顶方向,最大可达50m,延水平方向最大可达150m。
当电磁波的频率不同时,电离层对传播路线 的影响见表4-3。
子情境1 电磁波传播的基本概念
一、电磁波及其参数 周期T、频率f、速度v、波长λ 、相位φ 及其相互关 系:T=1/ f , λ =T*v
若设电磁波的波长为λ,相位常数为k,则有关系式:Βιβλιοθήκη 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大气折射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折射率n
折射数
群波的传播速度为群速Vg
通过大气层的电磁波频率f,则相应的折射率
影响带电离子密度的因素
电离层高度,200~400km时密度最大;
地方时,白天是晚上的5倍,地方时11时最
大; 季节,夏天是冬天的4倍; 测站纬度,赤道最高,南北极最低; 年份,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最高年 份可达1016/m2,最低年份近于零。58,69, 80,91,02年最高。
模二加法:1 1 0,0 0 0,1 0 1,0 1 1
码序列——将r比特的二进制数看作是由0、1组成的序 列。 2)随机码——在一个码序列中,0和1出现的概率相等 (1/2),而某一码元是0或是1却是随机的,事先无 法确定的,这样的码序列叫随机码。 随机码特点:非周期性序列;自相关性好;无法复制。 自相关性用自相关系数表示, 自相关系数——将随即序列U(t)平移k个码元,平移 后与平移前两序列相同码元个数A,相异个数B,(AB)/(A+B)叫自相关系数,用R(t)表示。 自相关性好——原码与复制码对齐R(t)=1,不对齐≈0。
学习情境4
电磁波的传播与GPS卫星的 信号
教学内容:电磁波传播的基本概念,大气层对电磁 波传播的影响,GPS卫星的测距码信号,GPS卫 星的导航电。 知识目标: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其参数的构成; 了解大气环境对电磁波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 其相应的减弱影响的措施;掌握码的相关概念、 码的构成及其相应的特性;掌握GPS导航电文的 格式及其内容。
1.利用两种不同的频率进行观测
表4-4列出了经不同双频观测改正后,仍可 能含有的电离层折射影响的残差
2.两观测站同步观测量求差 3.电离层改正模型
图4-7 电离层改正模型
4.半和改正法
伪距测量值与载波相位测量值的电离层折射 改正大小相同,符号相反。因而有人建议用载波 相位测量观测值来改正伪距测量中的电离层折射。 方法很简单,只需将同一观测时刻的载波相位测 量观测值和伪距测量观测值取中数即可消除电离 层折射的影响,这种方法被称为半和改正法。但 这会引入一个整周未知数N,造成诸多不便,因而 未被广泛采用。 注意不能反过来利用伪距观测值来求改正载 波相位观测值中的电离层折射。
表4-1给出了常用波段的划分方法及其表示符号
电磁波的频谱
图4-1 电磁波的频
子情境2 大气层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一、大气的结构及性质 1.大气结构概况 众所周知,地球的表面包围着一层很厚的大 气,大气的总质量约为3.9×1018kg,大约是地球 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由于地球吸引力的作用, 引起大气的质量在垂直方向分布极不均匀,主要 集中在大气层的底部,其中75%的质量分布在 10km以下,而90%以上的质量分布在30 km以下。
3、对流层影响
与电磁波频率无关,1)完善大气折射改正模 型; 2)作为未知数求解; 3)尽可能充分地掌握观测站周围地区的实时 气象资料; 4)用水汽辐射计计算大气湿分量的改正项。
水汽辐射计
三、电离层的影响和改正
电离层中,电磁波的折射率<1 折射率与大气电子密度成反比,与通过 的电磁波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对于确定的电磁波频率来说,电子密度 与辐射强度、季节、时间、地理位置、太阳 黑子的活动强度等有关。
子情境3 GPS卫星的测距码信号
1、GPS卫星信号概述 载波信号: L1 1.57542GHz。 L2 1.22760GHz 。 测距码信号:C/A码,P码。 数据码信号:导航电文。
2、码的概念及其产生
1)码的基本概念 码——表达不同信息的二进制数及其组合 码元——一位二进制数叫一个码元。 编码——用二进制数表示信息的过程。 信息量——某种事物有2r种类型,可用r位二进制 数表示,即含有r比特的信息量。 信息的传输速度——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 码元宽度——传输一个码元所用时间。
图4-3 折射数N0随高度的变化
为了说明高度角的变化对对流层折射的影响, 现将电磁波传播路径的差值随高度角的变化情况 列于表4-2。
3.电离层的性质 电离层是高度位于50~1 000km的大气 层。由于原子氧吸收了太阳紫外线的能量, 故该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迅速升 高。 含高密度的带电粒子:与大气辐射强 度、大气密度、高度、太阳黑子活动相关。 当电磁波穿过电离层时,信号的路径 会发生弯曲,所以大气对电磁波的传播属于 弥散性介质。
对流层与电离层比较
对流层 H越大,t越低 与气象有关 与f无关 n>1 电离层 H越大,t越高 与气象无关 与f有关 n<1
二、对流层的影响和改正
对于频率小于30GHz的电磁波传播为非 弥散性介质 由于对流层折射的影响,在天顶方向, 可使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差2.3m,高度角为 10°时可达2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