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2章 第2节 生物的变异学案(新版)苏科版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全册-第22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导学案

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全册-第22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导学案

第22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会知道生物界的物种是通过遗传保持相对稳定,而生物个体的新性状是通过变异形成的。

第1节生物的遗传第一课时:【课前准备】性状调查表,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为学生在上课时的讨论分析材料。

调查表如下:度。

2.性状特征不是美容后的特征。

比如:单眼皮美容成的双眼皮,性状还是单眼皮。

【教学过程】导入:分析性状调查表,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一、遗传和变异现象:对于“遗传”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

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许多遗传的现象,如儿子的长相像爸爸;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等都形象地描述了遗传现象。

生物体亲代的性状在子代表现的现象叫作生物的遗传(heredity)。

生物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

我们还知道,同种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子代的各个个体之间总有差异,这种现象叫做变异(variation)。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性状和相对性状相似和差异是我们从观察某些特征得出的,研究遗传和变异自然首先是从现象入手的。

调查表中列举的这些现象,不难看出,都是人体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或生理特征。

在动植物体上也可以表现出很多各自的特征,如:兔的毛色有白和黑,番茄的果皮有黄和红、植物的茎有高和矮等。

遗传学家把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或生理特性称为性状(character)。

遗传和变异现象是通过性状表现出来的。

思考:人的血型有A型、B型、O型和AB型,它们是不是性状?兔的毛色有白和黑,这是对兔的毛色而言,是兔的毛色这一性状的两种表现形式。

我们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做相对性状。

番茄果皮的黄与红是一对相对性状,人的单眼皮和双你还能举一些相对性状的例子吗?判断:以下性状是不是相对性状,说出理由。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第22章 第2节《生物的变异》学案2(无答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第22章 第2节《生物的变异》学案2(无答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2章第2节《生物的变异》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2章第2节《生物的变异》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2章第2节《生物的变异》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生物的变异【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选育抗倒伏、抗锈病小麦等方面的应用。

【重、难点】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正确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3.举例说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难点: 1.能够说出引起两种变异(遗传变异与不遗传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自主探究】(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一)自学指导:利用5分钟,阅读课本P53-56页,勾画出重点内容、标注疑难点,并理解记忆。

(二)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内容。

1.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是自然界存在的现象。

2.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变异,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于生物的生存,有的变异于生物的生存.3.地球上的环境复杂多变,如果没有生物的,就没有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就不可能产生新的 .【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表达交流与合作共赢的能力)1.调查人体性状的变异。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5.22.2生物的变异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5.22.2生物的变异教案

长安中学公开课教案教研组:科学学科:生物授课班级:教师姓名:教学亮点新名词的理解和运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

爸爸、妈妈的上眼睑是双眼皮。

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为双眼皮,另一个孩子为单眼皮。

即双眼皮的孩子继承了父母双亲的性状,这种现象叫做遗传。

另一个孩子的上眼睑与双亲不同,是不是也叫做遗传?若是遗传,为什么与父母的性状不相同?若不是,叫做什么?与遗传现象伴随存在的另一种生命现象就是变异。

(板书:生物的变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自然,流畅)二、讲授新课(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变异现象?学生:比如金鱼有许多种,菊花有许多颜色和形态,狗有很多品种。

教师:说得很好。

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变异。

教师:我们前面学过的各种相对性状,其实也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下面我们对一种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入地探究。

(板书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教师: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探究实验包括哪几个步骤吗?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教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课本41页中的探究活动教师:为什么都是花生却有大有小?大花生中有的个大有的个小,是什么原因?小花生也一样。

教师:你们分组讨论这个问题学生:讨论为什么都是花生,果实却有大有小?大花生中有的个大有的个小,是什么原因?小花生也一样”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性状是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差异可以由基因不同引起,也可以由环境不同引起。

学生:变异的原因有两种,一、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化引起的:二、受环境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变异的原因和类型学生: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化引起的——可遗传变异:受环境的影响——不可遗传的变异总结:在比较一类生物的相对性状差异时,应该比较它们的平均值。

八年级生物下册 生物的变异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生物的变异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变异导学案苏科版1、知识目标:通过全班同学个体差异的比较活动,使学生对变异现象有初步认识。

知道变异有能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

初步了解变异的意义。

初步了解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对生物变异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生物变异的意义的讨论,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

(2)通过学习“变异在生产时间上的应用”和“转基因技术”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变异的类型及意义,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能遗传的变异。

预习要点:1、调查生物的变异现象,说一说有哪些现象2、生物的变异可分为几种,分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3、什么是转基因技术,有什么样的应用?预习练习:1、在生物界,()与()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间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是生物的()现象。

2、生物的变异有些是(),它是由()如小玉米的矮杆,有些是(),该变异由于(),如玉米的白化苗。

3、一只雌猫一次产了四只小猫,这四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则说明生物体具有( )。

A、遗传性B、变异性C、进化性D、适应性4、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是( )。

A、不利变异B、有利变异C、退化D、由于用药引起的5、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往往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A、两个品种杂交B、基因变化C、染色体发生变化D、环境影响6、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的特点是( )。

A、都是有利的B、都是有害的C、能遗传给后代D、不能遗传给后代7、下列各项中,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

A、人类的血友病B、棉铃虫产生抗药性C、玉米的白化苗D、高杆水稻五、当堂达标检测:8、下列变异不可以遗传给后代的是()A、一对夫妇中,丈夫对红绿色不能识别B、某人常在野外工作,皮肤变黑C、一对夫妇正常,但小孩长到几岁后被诊断有先天愚型D、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女儿是单眼皮9、下列不属于生物变异的是()A、玉米果穗的颜色上的差异B、安康羊的后代比其父母矮许多C、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头部D、未成熟的小苹果与成熟的大苹果10、下列方法中,不能得到可遗传变异的是()A、加强水肥管理,使农作物健壮B、进行品种杂交,之后进行选育C、用射线和药物处理种子后进行选育D、挑选牛群中的肉质较佳的进行繁殖11、同卵双生的兄弟俩胖瘦相差很大,其原因是()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B、隐性基因发生了作用C、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D、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12、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由引起的()A、个体生长很快B、个体发育很好C、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D、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三、课后提高:1、用射线或用药物处理农作物的变异,使()物质发生改变,后代中,会出现各种(),从中选择对人有益的变异,进行定向选择,就能得到新品种上。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第22章 第2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第22章 第2

生物的变异导入:学生展示,交流,学生自己找到答案,教师订正。

学生自学,交流,相互教学目标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影响的原因。

3.、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

4、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重点探究一种变异现象学生合作,完成探究实验,运用科学的方法,得出科学的的结论,学生交流,小组互评,难点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教法小组合作学习学法小组同学间交流一、预习导航1、不同种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

2、生物性状的变异是,引起变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其次与有关系。

4、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讨论: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种在肥沃的的土壤中,它们接触的果实怎样交流,制定标准答案,找到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种变异现象1提出问题本组提出的问题是。

2作出的假本组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并实施提示:①要做到随机取样②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建议不要少于30粒③建议测量果实的长轴的长短,长轴以厘米计,四舍五入④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⑤用坐标纸绘制曲线图,水平轴为果实的长度,纵坐标为样品的个数,依据两数的交点,连成曲线。

4 实施计划,收集数据 ( 填下表 )5mm 6mm 7mm 8mm 9mm大花呢?你做出推测的根据是什么?三、巩固练习⑴不遗传的变异:由____导致,没有___的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使得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围的环境。

⑵可遗传的变异:由于___的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

⑶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是___,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是___教师订正。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2.5《生物的变异》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2.5《生物的变异》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八步教学法,即:激情导入、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教师巡查、合作探究、展示点拨、汇报小结、当堂考核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正确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举例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德国有一位哲学家,名叫莱布尼茨。

据说,他曾给当时的国王讲哲学。

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国王不相信,就吩咐宫女们到后花园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结果不用说,宫女们折腾大半天,一个个空手而回。

是啊,别看一片小小的树叶,如果细细考究起来,它所具有的性状同样是无穷多的:长短、宽窄、厚薄、色彩的浓淡、边缘的锯齿形状、中间的脉络走向……其中的每一种性状,都可以再细分出许多种。

要想找出两片树叶,其各自无穷多的性状完全吻合,显然是办不到的,它们无不具有各自的特征。

所谓“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变异。

二、揭示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区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举例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三、自主学习请大家花8分钟时间,阅读教材P44-P47,结合思考,完成下面的问题1、( 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和遗传现象一样,生物界也(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生物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为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为不可遗传变异,生物性状由(基因)决定,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还可产生(新物种)。

3、对于某种生物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叫做( 有利变异),有的变异不利于它的生存,叫做不利变异。

生物的(变异)有的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有的则不利于生物的生存,由于有遗传和变异使从1987年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搭载作物种子,使种子在空间条件下发生变异,培育出了“卫星87-2”青椒(俗称太空椒)、“航育1号”水稻、“豫麦13”小麦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作物新品系,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2.2生物的变异 学案-文档资料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2.2生物的变异 学案-文档资料

生物的变异【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及生物变异的类型.2.描述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和实践意义.3.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在实践上的应用.【预习导航】自主学习1.什么是变异?2.按引起变异的因素,变异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按对生物个体的影响变异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引起变异的原因:__________和__________.4.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__________转入至另一种生物的__________中,培育出的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入__________所控制的性状.使得这种转基因生物发生了__________变异.5.变异的意义:生物的变异(是指有利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得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围的__________.6.变异的应用:人们通常利用人工方法对生物进行适当处理,促使生物体内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变异个体,从中选择人们需要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获得__________合作探究1.什么叫变异?并举例说明.2.按引起变异的因素和对生物个体的影响介绍变异的类型,并结合实例来说明3.(1)狗的这“一家子”毛色不同,你能说出它们形成的原因吗?(2)因土壤条件不同,番茄幼苗的长势不同,你能否列举出有类似变化的生物?说出变化的条件.(3)就上面这些变异你认为哪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你将变异分为几种类型?4.变异的意义有哪些?【达标检测】1.一只雌猫一次产了四只小猫,这四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则说明生物体( ) A.遗传性B.变异性C.进化性D.适应性2.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药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是( ) A.不利变异B.有利变异C.退化D.由于用药引起的3.下列方法中不能使生物发生变异的是( )A.化学药剂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B.利用转基因方法获得转基因超级鼠C.把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D.利用卫星培育太空椒4.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往往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A.两个品种杂交B.基因变化C.染色体发生变化D.环境影响5.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的特点是( ).A.都是有利的B.都是有害的C.能遗传给后代D.不能遗传给后代6.不属于变异的是( )A.同一株花生上结出大小不等的果实B.克隆羊多莉与其生母表现不同性状C.扦插繁殖的白月季仍然开出白花D.饱满种子种下去却结出干瘪种子学后反思【达标检测】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节 生物的变异 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节 生物的变异 教案

《第2节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全班同学间个体差异的比较活动,使学生对变异现象有初步认识。

2、知道变异有能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

3、初步了解变异的意义。

4、初步了解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变异的类型及意义,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难点:能遗传的变异。

三、教学过程引言: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讨论过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

这节课我们首先从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开始我们新的问题的研究。

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

爸爸、妈妈的上眼睑是双眼皮。

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为双眼皮,另一个孩子为单眼皮。

即双眼皮的孩子继承了父母双亲的性状,这种现象叫做遗传。

另一个孩子的上眼睑与双亲不同,是不是也叫做遗传?若是遗传,为什么与父母的性状不相同?若不是,叫做什么?与遗传现象伴随存在的另一种生命现象就是变异。

课题:第二节生物的变异(一)变异的现象与概念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提问,讨论:在上节中我们调查了人类得到四种遗传性状,现在,针对这四种性状,全班同学来进行一次比较,具体方法见课本P13。

讨论这种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

或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在上下代之间、子代之间表现出的性状差异。

提问:比较遗传和变异两个概念,两个概念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物的生殖过程实现的。

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的相似性为遗传。

但是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完全与祖先一样。

后代在继承亲代特征的主要特点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称为变异。

所以,我们所说的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变异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

小猫与大猫的样子有所不同,但是小猫仍旧是猫,并没有变为其他生物。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二)变异的类型和意义1、变异的原因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我们观察到的变异中,有些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的。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教案2苏科版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教案2苏科版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教案2苏科版第2节生物的变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全班同窗间个体不同的比较活动,使学生对变异现象有初步熟悉。

2)明白变异有能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

3)初步了解变异的意义。

4)初步了解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生物变异的分析讨论,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置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生物变异的意义的讨论,帮忙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念。

2)通过学习“变异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和“转基因技术”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难点:重点:变异的类型及意义,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难点:能遗传的变异。

教学进程:一、引言: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咱们曾经讨论过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

这节咱们第一从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开始咱们新的问题的研究。

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小孩。

爸爸、妈妈的上眼睑是双眼皮。

两个小孩,一个小孩为双眼皮,另一个小孩为单眼皮。

即双眼皮的小孩继承了父母双亲的性状,这种现象叫做遗传。

另一个小孩的上眼睑与双亲不同,是不是也叫做遗传?假设是遗传,什么缘故与父母的性状不相同?假设不是,叫做什么?与遗传现象伴随存在的另一种生命现象确实是变异。

二、题:第二节生物的变异(一)变异的现象与概念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提问,讨论:在咱们周围,能够看到哪些现象是变异现象?依照同窗们的讨论,什么叫做变异?请做一个小结。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不同称为变异。

或生物在生殖进程中,在上下代之间、子代之间表现出的性状不同。

提问:比较遗传和变异两个概念,两个概念有什么一起点,有什么不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物的生殖进程实现的。

在生物的生殖进程中,上下代之间的相似性为遗传。

可是生物的后代可不能也不可能完全与先人一样。

后代在继承亲代特点的要紧特点时还会产生必然的不同,这些不同称为变异。

因此,咱们所说的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变异是在必然范围内的转变。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2章第2节生物的变异教案1(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2章第2节生物的变异教案1(新版)苏科版

生物的变异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苏科版八下22.2生物的变异导学案

苏科版八下22.2生物的变异导学案

第22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2节生物的变异导学案【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4、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1、生物变异的原因和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2、遗传育种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P13第1段,观察图22—11,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熟悉的生物性状变异的例子。

任务二:调查生物的变异现象。

1、完成课本P13的调查生物的变异现象活动,并讨论课本P14上的问题。

2、物种内个体之间的差异,叫作。

3、生物性状的变异是存在的。

任务三:判断变异的类型。

阅读课本P14-15相关段落,观察图22—12,完成下列问题:1、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地说,生物变异的原因是物质的改变和因素的影响。

2、如果生物性状的变异是由于引起的,这样的变异就是变异。

如果生物性状的变异是因为而产生的,这样的变异就是变异。

遗传的变异可以使生物产生新的,或产生新的。

3、按照是否对生物自身有利,生物的变异可分为变异和变异。

二、合作交流:任务一:分析变异的意义。

认真阅读课文P15第2、3两段,讨论变异对生物的意义。

1、变异对进化的意义: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产生的的变异中有一些是变异,于是就有一些生物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正是因为有了能遗传的变异,才会产生类型,生物才能由简单到、由低等到不断。

2、变异对人类的意义。

任务二:转基因技术。

阅读课本P16,观察图22—14,完成下列问题:1、科学家把一种或几种基因转入某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基因所控制的,使这种转基因生物发生了能变异,这一技术被称为。

2、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三、交流合作:这节课我的收获和存在的疑惑:四、学习检测:1、下列现象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的是()A、番茄的果皮有红色和黄色B、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C、家兔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D、豌豆的茎有高茎和矮茎2、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是指()A、对人类有利B、可遗传给后代的变异C、有利于生物自身生存的变异D、可以提高产量,改善质量的变异3、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某小组在取样时,提出了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方法是A、在大花生中取30粒较大的,在小花生中取30粒较小的()B、在大花生中取1粒最大的,在小花生中取1粒最小的C、在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1粒D、在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30粒4、科学家将某些农作物的种子放在神舟八号飞船里,在太空飞行返回地面后,经试种,个别种子的某些性状发生了较大改变,其原因是()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B、使种子里的一些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淘汰了某些不良性状D、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5、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首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这一成果在世界上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生物的变异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初步了解转基因技术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对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相关知识的分析讨论,培养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生物的变异的意义讨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

(2)通过对生物科学技术的关注,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习重点】
生物变异类型及意义;转基因技术在生产上的运用
【学习难点】
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分析不同变异产生的原因
【知识梳理】
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就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在生物界是存在的。

2. 的变异:是由变化引起的,能够遗传。

变异的类型
的变异:是由变化引起的,不能够遗传。

3.变异的意义
(1)变异对生物个体生存的意义主要是:在繁衍过程中,不断产生有利变异,以不断变化的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2)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主要是:遗传的变异不断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基础,没有生物的变异,就没有生物的。

(3)变异在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生物的变异,培育出品质优良的。

4.转基因技术是通过改变物质,产生变异的生物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变异是普遍现象
B.生物的变异有的能遗传,有的不能遗传
C.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D.生物的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2.下列变异现象中,属于不遗传变异的是()
A. 彩色的棉花
B.超级鼠
C. 转基因大豆
D.健美运动员肌肉发达
3.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动物是()
A. 超级鼠
B. 克隆羊
C. 试管婴儿
D. 克隆猪
4. 下列各项生物技术中,与转基因技术无关的是()
A. 遗传工程
B. 基因工程
C.杂交育种
D. 细胞工程
5.下列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的是()
A.正常绵羊生出短腿的安康羊
B.双眼皮的父母生出单眼皮的女儿
C.同卵双生的兄弟,一个胖些一个瘦些
D.一只白猫生出一窝小黑猫和小花猫
6.科学家将人的某种基因转移到羊的细胞中,培育出了能分泌含人乳铁蛋白的羊奶,该生物技术属于
()
A.仿生
B. 杂交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发酵技术
7.判断:
(1)如果父母双方都是双眼皮的,子女也一定是双眼皮。

()
(2)科学家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3)利用转基因技术,人类可以生产一些自然界中从来没有过的生物产品。

()
(4)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任务是探测人体细胞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的排列顺序、结构和功能。

()8.生物的和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