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三上《常见材料》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常见材料》教学设计
常见材料
课时安排
1
总课时
1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2.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3.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
4.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5.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关系。
难点: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二、探究新知:
1.给常见材料分类:
(1).讲述:我们在生活中认识了许多材料,你们能给它们分个类吗?
(2).学生分组讨论,给这些材料分类。
(3).提问:同学们在给这些材料分类时是按什么标准分的?怎么分?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材料的分类方法很多,人们一般把材料分为两类: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是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不是直接来自于大自然,而是经过加工处理的,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如纸、铁、玻璃和塑料等,它们是人造材料。
五、教学反思:
(2).教师也可以介绍有关“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知识。
(3).学生谈谈了解了这些新型材料后有什么感想、体会。
三、拓展:
1.观察家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2.如果让你发明一种新型材料,你将发明什么材料,用来做什么?
四、板书设计:
常见材料
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2).学生分组选择身边的物品进行研究,做好记录。
(3).汇报研究结果。
(4).提问:人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来制作这些物品呢?
(5).学生讨论、汇报。
(6).教师总结。
(7).拓展:任选一件有两种以上材料制作的物品,研究他们是什么材料?有什么特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常见材料苏教版
常见材料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
2.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二)知识与技能: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2.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二.教学准备:1.学生自备一些玩具。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1.检查学生带来的玩具。
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是什么玩具?2.学生研究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1)教师说说研究的要求。
把各自带来的玩具合在一起,研究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4人小组共同研究,将研究的结果记在P85的表格中。
(2)用同样的方法研究教室里的物品以及你平时见过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可以下位到教室里的各个角落去研究。
3.小组汇报。
钢铁、不锈钢、塑料、木块、布、玻璃、纸……4.指导学生将自己发现的这些材料分类,分类的标准学生自定。
(三)课后作业。
课后研究家里的物品都是些什么东西做成的?研究纸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分析资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激发民族自豪感。
并引导学生关注造纸术的发展,以及现代纸的种类,用途,扩大眼界,把学习生活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3、学做再生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4、了解各种纸艺,欣赏纸艺艺术,接受美的熏陶,并学做折纸,剪纸撕纸,纸贴等。
5、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以及不怕困难,独立思索等优良品质。
6、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交流表达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二、活动准备:1、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的本领。
2、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方法。
3、教师提供参考书目。
三年级上科学教案-常见材料_苏教版
常见材料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2、能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准备:
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各种问物体,包括教室内、学校中、家中、各种学生
常见场景中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谈话导入
2、学生说说每天生活的卧室中的物品都有哪些材料做成的?材料就是用来做各种物体的东西。
二、认识常见材料
1、你能将不同的物品分类吗?
学生讨论分类
汇报分类结果
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2、学生讨论、比较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
〔金属、塑料、木材、橡胶、玻璃、纸等〕
学生把自带的各种材料做成的物品进行比较,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依据这些特点可以做成不同的物品,满足我们各方面的需求。
3、把p49页照片中各种物品所用的材料记在活动记录上。
集体交流
4、关于材料,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些什么?
学生提问,师写。
选择几个在课上集体讨论解决。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学习教案-常见材料
深入研究身边,材料的特性
6.提问: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自己身边的物品,如文具用品等,看看 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发现一些黑板上还未列出的材料,能行吗? 7.学生研究自己身边的物品并交流研究中的发现。 8.师生共同小结,引出课题:我们把黑板上写主探究了解材料的分类
7.教师提供有关“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新型金属”等新材料的资料,让学生阅读、研究。 8.学生自行分类再阅读、研究,并谈一谈自己的研究结果。 9.学生小组汇报: 一组:天然材料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 人造材料是天然材料经过加工。 二组:了解到人造是怎样从天然材料加工而来的,纤维经过加工做成的,矿经过提炼,加工做成铁器,棉 花经过加工做成棉布,玻璃是在沙子中提取二氧化硅做成的。 三组:我们组给材料分类,天然材料有……玉和陶瓷我们有异议。 四组:我们组了解到现代的新型材料有纳米材料、超导材料。 四、请你设计发明一种未来新型材料,你想设计什么发明什么?用来做什么?
1.常见材料
演讲人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看、摸、比较等科学探究方法研究身边的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做的。 2.认识一些常见材料,知道身边的物体都是由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可以 做成不同的物体,一种物体不一定是一种材料做成的。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不断发明、生产新材料,从而改善我们的生活。 4.愿意与同学合作并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学重点】 对棉布、尼龙进行对比探究。 【教学难点】 区别比较常见布料的特点。 【教学准备】
深入研究身边,材料的特性
1.提问: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汇报的也比较全面,观察记录的方法多样化,你知道这些常见的物品为 什么用这种材料制作吗?今天我们来研究研究。 2.你们调查时候运用了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的方法。我们可以怎样观察?由表及里,从上到下,还 可以对比着观察。 3.谈话:我身边就有这么多物品,下面请各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件你们身边的物品,用你们自己喜欢并认 为有效的方法仔细研究一下,看看它们又是分别用什么东西做成的。为什么要用这种东西做?并用像、轻、 薄、结石这种说明特性的一两个关键词描述出来。写在表格中。 4.学生自由研究并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 5.师生共同小结:我们把这些能做成物品的东西叫“材料”。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常见材料》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常见材料》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道常见的材料有哪些并且能够分类;•掌握常见的材料的特点;•了解常见的材料的用途。
2. 教学重点•常见的材料的分类;•常见的材料的特点。
3. 教学难点•材料的用途。
4. 教学内容4.1 材料的分类常见的材料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金属材料(如铁、铜、铝等)•非金属材料(如木材、玻璃、水泥等)•合成材料(如塑料、橡胶、复合材料等)4.2 材料的特点•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常用于制作各种机械、电子设备等;•非金属材料:质轻、绝缘性好,常用于家具、装饰等方面;•合成材料:性能复合,适用范围广,比如塑料可以作为制作日用品的原材料,橡胶可以用于制作轮胎等。
4.3 材料的用途除了学习和了解材料的分类和特点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材料的用途。
比如:•铁可以制作刀具、锅碗瓢盆等;•木材可以制作家具、构造房屋等;•塑料可以作为制作玩具、文具、餐具等的原材料。
5.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材料的分类、特点和用途;•观察法:展示各种材料并让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
6. 教学步骤6.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展示一些常见的日用品,让学生猜测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6.2 讲解材料的分类通过幻灯片或板书等方式,讲解不同种类的常见材料,并让学生进行分类。
6.3 展示材料教师可以将几种典型的材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摸索、品尝,从而感受材料的特点。
6.4 总结材料的特点和用途根据展示的材料和讲解的材料分类和特点,让学生总结不同材料的特点并列举出它们的用途。
6.5 课堂小结教师可以总结本节课讲授的内容,复习材料的分类、特点和用途。
7. 课后作业•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去观察、摸索、品尝自己身边的物品,并在课后写一篇有关材料分类和特点的短文;•学生也可以自己收集各种材料的图片,并依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将其进行分类,自己做出材料分类的海报。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常见材料》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常见材料》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本节课程是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常见材料》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介绍常见的物质材料及其特点。
二、教学目标•知道铁、木头、塑料等常见材料的特点;•能够描述这些材料的用途和局限性;•明白选用不同材料的利弊,关注生活环境和资源保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目标:唤起学生对材料及其性能的认识1.让学生观察、摸索教室里的物品,向他们提问“这件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特性,引出本课的主题,情境启动学习。
2. 探究环节目标:让学生通过探索理解物质材料的特点1.给每组学生发放相同的材料样品,如木头、铁、塑料等,让学生观察、摸索、探究,尝试用不同方式测试材料的质地和性能。
2.学生分组讨论,重点关注他们发现的不同之处,总结每种材料的特点,并将这些特性列出来。
3. 梳理环节目标:帮助学生梳理习得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材料的用途和局限性1.教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分享每种材料的用途和局限性,并鼓励学生发现每种材料的优点与缺点。
2.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分组讨论,观察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物品的材料和性能,了解不同情境下,选择不同材料的利弊。
4. 应用环节目标: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1.小组竞赛:给定几件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让学生根据其使用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并解释选择的理由。
2.学生自己设计一件物品,并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程中,针对学生的评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观察学生在探究、梳理和应用环节中的表现,主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认真观察、探究和记录特性,是否能够在讨论和竞赛活动中积极表达,并通过设计作品展示学习成果。
2.根据学生的互动、讨论和作品设计对学生进行评分,确定学习的知识点是否掌握,是否能够理解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堂小贴士1.在探究环节中,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学生使用器材的安全,合理运用测试手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常见材料》
橡皮擦 剪刀
观察书包里的物品,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书包里的物品 物品名称 可能使用的材料 铅笔 尺子 书本 文具盒 木头 塑料 纸 金属、塑料
橡皮擦 剪刀
橡胶 塑料、金属
小组讨论: 教室里的物品及制作材料
教室里 的物品
制作 材料
最初由火山喷出 的酸性岩凝固而得。 约公元前3700年 前,古埃及人已制 出玻璃装饰品和简 单玻璃器皿,当时 只有有色玻璃。约 公元前1000年前, 中国制造出无色玻 璃。公元12世纪, 出现了商品玻璃, 并开始成为工业材 料。
• 18世纪,为适应研 制望远镜的需要, 制出光学玻璃。。 • 300多年前,一艘 欧洲腓尼基的商船, 满载着晶体矿物 “天然苏打”,航 行在地中海沿岸的 贝鲁斯河上。由于 海水落潮,商船搁 浅了。于是船员们 纷纷登上沙滩。有 的船员还抬来大锅,
金属 木头 塑料
很轻,不会锈蚀, 有较好的透明性 和耐磨性。容易 变形。 具特有光泽而不 黄白色,表面有纹 透明,富有展性、 路,不太重,能 延性及导热性、 削得动,能浮在 导电性。 水上。
玻璃
是透明的,一般 用于建筑物,用 来隔风透光。
纸
很薄,用于 书写。
纤维
弹性大,可 以用来做衣 服。
玻璃的历史来源
我们总结整理如下:
教室里的物品及制作材料
教室里 的物品 地板 课桌 窗户 窗帘 水桶 砖
书
制作 材料
玻璃 木材 金属
布
塑料 陶土
纸
调查身边的材料
看看自己和旁边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 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 着把它们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名称
小学科学《常见材料》说课稿
小学科学《常见材料》说课稿《常见材料》是我们目前使用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的首课。
它是一节集知识归纳性,探研操作性等于一体的科学课。
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将学生由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零星认识提升到内涵属性层次上。
并且在提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认识物体的方法,使他们在进入材料世界时,能够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来判断物体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本课可分为四个内容:认识常见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做的;认识并描述一些常见材料;给材料分类;讨论关于材料想研究的问题。
二、学生情况分析就儿童的实际情况而言,在这之前,他们在生活中对一些材料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这就具有进一步研究的良好基础;就儿童的思维而,他们不像成人思维具有较强的严谨性,所以他们的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时必然会出现与从不同的创新的东西,这就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了异彩纷呈的精彩元素,这都会成为这一节课里有用的教学资源。
但儿童的思维简单会导致研究方法的单一,这就形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甚至较难区分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这就开成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三维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能够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2、知识与技能:认识一些常见材料。
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关系。
2、难点: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五、教学过程:(一)观察实验室,初步感知材料1、谈话:实验室里有些什么?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做的?2、学生观察记录。
3、观察带来的玩具,说说玩具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4、汇报交流。
(从实验室的装置切入学习,不拘泥于教材,树立用教材教的思想,对玩具的研究是对实验室材料研究的补充,学生见到心爱的玩具有一种亲近感,愿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1][2]。
关于科学课文常见材料的说课稿
科学课文常见材料的说课稿关于科学课文常见材料的说课稿篇一:常见材料说课稿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常见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它从属于科学课程标准物质世界中物体与物质内容的分支课题。
同时这一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本单元的一级研究主题。
本课从材料的来源认识材料的分类,然后通过寻找教室里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使得学生知道不同材料在性质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具有不同的用途。
为单元后续的《纸》、《金属》、《塑料》三课奠定知识基础,因此可以说本课起到了单元统领的作用。
本课虽然没有技能操作上的难度,但很鲜明的是它需要将知识归纳性与研讨操作性融为一体。
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将学生由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零星认识提升到内涵属性的层次上。
并且在提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认识物体的方法,使得他们在进入“材料世界”的同时,能够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来判断物体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以便达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判断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组成的目的。
学情分析:学生每天都在与各种各样的物品打交道,这些物品都是由各种材料制成的,所以学生对常见的材料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然而他们的这些认识和经验是零散的,不规整的,无法有效归入到知识体系中;而且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存在差异,显得参差不齐。
本节课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初步的,系统的建立材料的概念,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观察和探究的结果,由此进一步认识不同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同一种材料可以做成不同的物品,同一物品可以用多种材料制成,感悟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不断发明创造出许多新的材料,从而达到《标准》中制定的“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的材料。
”的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① 能够用看,摸等多种感官来研究常见的材料。
② 会通过观察与交流物品的构成材料推断各材料的性能。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常见材料》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常见材料》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中的第一课。
学生每天都接触材料,但注意理解材料与材料的分类的知识不是很多,我从学生身边的材料为研究对象,首先让学生理解身边的材料,从穿的衣服、房屋的各种建筑材料、窗户的玻璃等等,这些物品都是多种材料制成的;在理解各种材料的基础上,对常见的材料实行简单和分类,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而对物品材料的分析与探究活动。
让学生理解并了解一些材料的种类、用途和来源。
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和更好的生活,要持续研究、发明、生产新型的材料。
二、设计意图1、学生在生活中对材料有了一定理解为本节课探究做好了铺垫,在本课的教学中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校服入手,使学生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材料世界秘密的热情,2、三年级小朋友对探究水平不强,所以,引导他们简单说一说自己研究前的设想,特别是如何做好记录,这对学生展开好自由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让学生思考交流,形成集体智慧,产生资源共享,使一些不善于思考或者还没有掌握方法策略和学生从中得到启发。
三、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使用多种感官和方法理解材料。
2、能够对常见材料实行简单分类。
(二)知识与技能:1、理解一些常见的材料。
2、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持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四、教学准备:分组材料:记录表、每个小组准备几种学习用具或玩具。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并从生活的周围寻找材料1、导入师:同学们今天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真漂亮,知道你们这些衣服是用什么做成的吗?(学生齐答:布料)仅仅布料吗?生:还有纽扣或拉链呢。
师:它们又是用什么制成的?生:纽扣好像是用塑料或橡胶制成的,拉链有塑料制的也有铁、铜等金属做的。
师:像制作衣服的布料,制作纽扣的塑料或橡胶,制作拉链的金属,我们统称它们为材料(板书“材料”)。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常见材料》教学设计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常见材料》教学设计东于小学:李建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
能够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教学重难点:学生知道常见材料可以分成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关系是重点。
学生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是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石块、砖头、木头、书、棉花、沙子、陶瓷等常见物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精美的图片?(出示幻灯片)你能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物品?由哪些材料制成的?(学生回答)这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些材料。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好么?(板书课题:材料)2、提问: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都有哪些物品?他们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3、学生观察汇报4、师进行板书(有意识按天然材料放第一排,人造材料放第二排):铁、木头、玻璃、、塑料、水泥、砖头、涂料……5、小结: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生活中的物品大多由以上这些材料制成的,这些就是生活中的常见材料。
(出示课题:常见材料)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也是常见材料吗?(可以通过学生的知识面补充一些材料,如学生实在补充不出来,教师可补充)二、给常见材料分类1、提问: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常见材料,你能给它分分类吗?说说为什么这么分2、小组讨论,进行分类。
3、学生汇报分类结果。
4、小结:材料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介绍一种人们常用的分类法,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是天然材料,如木材;不是直接来自于大自然,而是经过人类加工处理使性质发生改变的材料叫人造材料,如纸。
那么现在你能指出哪些是天然材来,哪些是人造材料吗?5、学生分类。
6、把黑板上板书的材料分成两种,适当补充一些材料名称。
7、生:天然材料:木头、铁矿、沙粒、石油。
人造材料:纸、铁、玻璃、塑料。
8、请你仔细看,以上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常见材料》课件
木 头
纸
金属
塑料
玻 璃
纤 维
Hale Waihona Puke 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 塑料、玻璃、纤维 等
金属、木头、塑料、玻璃、纸、
纤维……
金属
木头
具特有光泽而不 黄白色,表面有纹
透明,富有展性、 路,不太重,能
延性及导热性、 削得动,能浮在
导电性。
水上。
塑料
很轻,不会锈蚀, 有较好的透明性 和耐磨性。容易 变形。
玻璃
是透明的,一般 用于建筑物,用 来隔风透光。
纸
很薄,用于 书写。
纤维
弹性大,可 以用来做衣 服。
观察书包里的物品,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书包里的物品
物品名称 可能使用的材料
铅笔
木头
尺子
塑料
书本
纸
文具盒 金属、塑料
橡皮擦
橡胶
剪刀 塑料、金属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1《常见材料》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1《常见材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1《常见材料》是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主要介绍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学生在科学实验方面还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和规范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特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2.难点:不同材料的特性的实验验证。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等。
2.实验仪器:镊子、放大镜、滴管等。
3.课件:教材相关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材料的实物,如金属、玻璃、塑料等,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为学生后面的实验操作打下理论基础。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特性。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常见材料》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常见材料》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教案:实验探究常见材料的特性和用途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材料的分类和特性;2.认识常见材料的用途;3.掌握常见材料的制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常见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 通过描述物品的材质,引出本课的话题。
2. 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不出现新的名词。
Step 2. 活动1:筛选、分类材料(20分钟)1. 活动要求(1)学生自学本课课文素材,了解常见材料的分类和特性。
(2)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堂桌面上的材料按材质进行分类,并填写分类表格。
(3)学生用摄像头录制本组的筛选过程和分类表格,准备进行班内分享。
2. 活动步骤(1)学生自学课本素材。
(2)小组讨论并决定分类的方法及表格的填写格式。
(3)小组合作,将经过筛选的材料按材质分类,并在表格中记录。
(4)使用摄像头拍摄筛选过程及分类表格。
(5)分享筛选过程及分类表格。
Step 3. 活动2:材料的用途(20分钟)1. 活动要求(1)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探讨常见材料的用途。
(2)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材质,分享该材质的用途和相应物品的制作方法。
2. 活动步骤(1)各小组分别选中一种材料,与组内成员讨论该材料的用途和制作方法。
(2)组长在黑板上记录该材料的用途,并给予适当的说明。
(3)学生用图形化的方式、面向全班进行汇报,介绍该材料的用途和制作方法。
Step 4. 活动3:用材料制作物品(30分钟)1. 活动要求学生采用所学知识和材料,制作符合一定要求的物品。
2. 活动步骤(1)老师告诉学生使用的材料、要求和时间。
(2)学生根据任务和限制条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讨论。
(3)学生分工合作,各自承担任务,完成物品的制作。
(4)在规定时间内展示和评选。
Step 5.总结(10分钟)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学生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及感受。
2.教师巩固并强化学生对材料的认知。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1《常见材料》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1《常见材料》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常见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材料,包括金属、塑料、玻璃和纸张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以及材料的分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验等方法,探究不同材料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他们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材料的分类和性质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几种常见的材料,并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验等方法,探究不同材料的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意识到材料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和环保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说出几种常见的材料,并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不同材料的性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2.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性质。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发现和思考。
4.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示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材料,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3.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性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材料的性质。
4.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发现和思考。
5.总结和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6.布置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常见材料_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常见材料_苏教版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迷信第四单元第一课罕见资料第40页——42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目的:看法一些罕见的资料。
知道资料有自然的,也有天然的。
进程与方法:可以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看法资料。
能名对罕见资料停止复杂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法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时研讨、发明、消费新资料。
教学重点:看法自然资料和天然资料的关系教学难点:区分自然资料和天然资料教学预备:1、由不同资料组成的各种物体,先生生活中罕见的各种物品。
2、先生每人自带一件玩具。
教学进程一、导入1、教员出示学习目的,先生齐读。
〔1〕知道身边的物品都是由资料制成的。
〔2〕知道资料有自然的,也有天然的;能区分罕见的自然资料与天然资料。
〔3〕知道天然资料来源于自然资料;不同的资料具有不同的功用。
2、师:明天教员特别装扮了一上去上迷信课,教员穿的衣服美丽吗?师:这些衣服区分是由什么制成的?生回答。
师:像这些制造衣服的的布料和塑料,我们称它们为资料,明天我们就一同来看法许许多多的〝罕见资料〞〔板书课题〕。
二、探求新课,看法罕见资料。
1、我们的资料世界丰厚多彩,这些资料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观察下面的资料,它们是什么物品?区分是用什么资料做成的?教员出示课件。
指名回答。
师总结:我们周围的罕见资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生读:纸可以做成书本,木头可以加工成桌椅,金属可以制形成轮船……物品都是用资料做成的。
2、明天教员把小明书包里的物品带来了。
教员出示课件。
小组协作温馨提示:〔1〕先生六人一组观察、讨论。
〔2〕分工明白,一人记载,其他人观察统计。
〔3〕先生汇报讨论结果。
师:刚才大家研讨的都很仔细,置信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收获,接上去我们开一个效果报告会,希望同窗们仔细听,那个小组情愿先来?小组代表展现。
3、短短几分钟同窗们就找出了这么多的资料,可见我们的资料世界真是丰厚多彩。
明天教员也给同窗们带来了几种资料,想看法一下吗?一同看投影,识别一下是什么资料?〔1〕教员出示课件师:你能给这些资料分类吗?先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材料》说课稿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常见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它从属于科学课程标准物质世界中物体与物质内容的分支课题。
同时这一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本单元的一级研究主题。
本课从材料的来源认识材料的分类,然后通过寻找教室里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使得学生知道不同材料在性质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具有不同的用途。
为单元后续的《纸》、《金属》、《塑料》三课奠定知识基础,因此可以说本课起到了单元统领的作用。
本课虽然没有技能操作上的难度,但很鲜明的是它需要将知识归纳性与研讨操作性融为一体。
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将学生由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零星认识提升到内涵属性的层次上。
并且在提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认识物体的方法,使得他们在进入“材料世界”的同时,能够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来判断物体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以便达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判断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组成的目的。
学情分析:
学生每天都在与各种各样的物品打交道,这些物品都是由各种材料制成的,所以学生对常见的材料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然而他们的这些认识和经验是零散的,不规整的,无法有效归入到知识体系中;而且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存在差异,显得参差不齐。
本节课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初步的,系统的建立材料的概念,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观察和探究的结果,由此进一步认识不同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同一种材料可以做成不同的物品,同一物品可以用多种材料制成,感悟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不断发明创造出许多新的材料,从而达到《标准》中制定的“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的材料。
”的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①能够用看,摸等多种感官来研究常见的材料
②会通过观察与交流物品的构成材料推断各材料的性能。
科学知识
①认识到身边一些常见的材料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②理解常见材料根据它们的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③知道人造材料来源于天然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的材料。
②意识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
其中在教学中需要重点突出的是:
1、认识到身边一些常见的材料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我将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身边和教室中的现成材料,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分类以及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到常见的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
2、理解常见材料根据它们的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材中是用文字图片直接出示向是介绍材料的分类标准和种类,在实际教学中我会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多列举一些实例进行分析,从而巩固学生对着两种此阿里的区别能力。
需要教师突破的难点是:
会通过观察交流物品的构成材料推断各材料的性能。
在教学中我将以学生观察所熟悉的自己
的鞋子为切入点,分成三步来剖析:先对鞋子进行观察,找出球鞋由哪几种材料制成,然后给这些材料归类,最后再分析选取这些材料的原因。
通过这一具体的观察活动,发展学生对材料性能与用途相联系的认识。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流程
一,分析玩偶,揭示课题
二,认识材料,根据来源分类
三,认识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的关系
四,观察物品,分析材料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五,拓展延伸,了解新型材料
六,总结全课
第一部分,分析玩偶,揭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部分,我将以学生常见的毛绒玩偶为切入点,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随后抛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毛绒玩偶的各个部分,它们分别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引导学生关注到本课主题:材料。
揭示课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进行观察,为后续观察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认识材料,根据来源分类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我将采用知识归纳性与研讨操作性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常见材料的概念与分类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学习用具与教室内的物品开始观察,边观察边记录,再进行交流分析,从丰富的材料种类中感受到,材料就在我们身边,所有的物体都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作而成。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都是由材料制成的,一种物品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一种材料可以做出不同的物品。
让学生对材料的观念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
然后,教师将指导学生把材料按照它们的来源分为两类: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通过语言的介绍与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刚才寻找的材料,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分类,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达成培养他们分类能力的技能目标。
第三部分,认识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的关系
这一部分我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人造材料都来源于天然材料。
当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联系生活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引导学生提出生活中的例子。
第四部分,观察物品,分析材料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人们为什么要制造出这么多的人造材料呢?”由这个问题进行启发学生联想到生活中不同的需要要使用性能不同的材料。
学生可能在这里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教师要利用一些耳熟能详的例子来进行举例说明。
老师先用毛绒玩具进行演示分析,接着让学生用自己的鞋子进行层层分析:鞋子有哪几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分别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呢?通过实物举例,能使得学生理解材料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第五部分,拓展延伸,了解新型材料
通过视频材料来让学生了解新型材料,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说出生活中的新型材料。
第六部分,总结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