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心得体会加强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心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心得体会加强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心得体会加强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论的升华,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有着极为丰富的物质文明支撑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物质财富的积累作为工作的中心,同时,又注意将全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纳入发展的轨道中来考虑,让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
第一,和谐社会是能够创造极为丰富的有机财富的社会在科学发展观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离开人的需要,为了发展而发展,甚至为了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而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们为赶超英美而举国进行的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还有在改革开放中,局部地区和个别领导人心目中所形成的GDP崇拜,无一不是离开了人的现实需要,而为某种虚幻的目标服务。
当人们为了实现这种目标,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时,其结果必然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消耗和掠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的严重破坏。
这种离开人的具体需要而创造的财富,很难表现为可供社会支配的有机形态,它所耗费的大量有限资源,其产出的结果成为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毫无用处的负支出,甚至变成了制约发展的沉重包袱。
这种情况在过去以增长为主要目的的发展观中,多有表现。
它们往往由于决策失误或短视的选择,在不同地区出现了大量产业雷同、重复建设,由此而形成的一个个半拉子工程、烂尾楼工程等,使得这部分社会财富表现为无任何发展动力的无机性。
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求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协调性既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又体现在发展的最终结果中。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努力构建和谐社区 (2)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努力构建和谐社区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任务,也是我们身为公民的责任。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对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性。
首先,构建和谐社区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在和谐社区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注重精神文化的培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提高。
其次,构建和谐社区需要全体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民参与,注重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只有全体社区居民共同努力,发扬民主、团结和互助的精神,才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社区。
另外,构建和谐社区也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倡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提倡循环利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最后,构建和谐社区也需要注重公平正义。
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注重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在和谐社区中,我们应该注重关注弱势群体,倡导共享发展,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总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使我认识到构建和谐社区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社区居民一起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社区,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科社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观点综述
会议综 述
资料通讯 20 年第 1 期 06 0
坚 科 发 观 力 建 会 义 谐 会 持 学 展 努 构 社 主 和 社
中国科社学会 2 0 06年学术年会观点综述
口 陶岳 潮
全 国科学社 会 主义学会 于 8月 1 1日至 1 5 日, 南昆明召开了 20 年年会暨理论 研讨 在云 06
理论创新 与指 导思想 的更新 有联 系 ,但又有区 别 , 是不要 轻 言“ 阶段 ” “ 还 新 、里程碑 ” 为好 , 希
望能 结束 每任 总 书记 更 新 一次 指导 思 想 的局
人人 为本” 。有 代表指出 , 两种观点都有合理 这 的因素 , 但都不全面 。他们认 为 ,入” “ 是一个集 合名词 , 它是包含所有个人 、 群体和整个人 类在 内的广泛的社会范畴 。 以人为本 中的“ ” 既涵 入 , 盖 了社会全体成 员( 即马克 思所说 的“ 每个人 ” 、 切人”, )又突 出了人 民群 众的主体地位和核
党的十六大以 来 ,以胡锦涛 为总 书记 的党 中央 , 断推进 理论 创新 , 出科 学发展 观 、 不 提 正
确权力观和政绩观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加
强党 的执政能 力建 设和 先进性建 设 、建 设学 习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及全面 小康社 会 、和谐社会
等) 因此 , 。 主张 以构建和谐社会 为统领 , 为把我 国建设 成富强 、 民主 、 文明 、 谐 的社会主 义现 和 代化 国家而奋斗 。
对此 , 与会者有不 同认识 。多数认为 : 学 科
发 展观 是重大战略思想 。 处于 指导思想 的地位 ,
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 须长期坚持 的重 要指 导思 想 ( 称 指导 方 针)构建 和 谐社会 是 或 ; 我们党为之奋斗 的一个重要 目标 ,又是建设 中
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重要思想原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注重协同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追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的全面满足。
它既强调发展的速度要加快,经济要持续增长,也要求发展的质量要提高,经济要转型升级;既注重现代化建设,也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导向。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
在和谐社会中,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富裕,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充分实现,文明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社会风气更加文明向上。
和谐社会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重要的是全体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思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指导。
在经济建设方面,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强调经济发展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共同富裕;在政治建设方面,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在文化建设方面,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文化事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建设方面,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然而,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仍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城乡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需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社会道德风尚的不健康现象,需要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积极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主要着力点
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主要着力点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在多个方面发力,从制度建设、社会治理、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积极探索和落实。
一、加强法治建设法治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石。
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着力点之一是加强法治建设。
我们应积极培育和发展法治文化,提高全民法治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公德意识。
同时,加大立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确保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
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加强对法律的执行力度,建立健全法治监督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二、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我们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注重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有机结合。
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加强财政和税收制度改革,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
推进就业优先战略,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通过经济发展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加强社会治理能力社会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机制。
建立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发挥政府、市民、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的作用。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动社区自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公信力。
通过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实现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智能化,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四、推动文化教育发展文化教育是培养和谐社会新人的基础。
我们要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推广普及艺术、体育、科技等各类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素质。
重视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
通过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公民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
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论文导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新世纪的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即“坚持以人为本。
关键词: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新世纪的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社会和谐。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调,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
1、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研究和解决中国发展中遇到的中的问题,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按照“五个统筹”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实质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某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在经济和社会协调的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我们就能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可以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而怎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则是后发展国家的一大难题。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治本之策。
必须把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根基,充分认识发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通过科学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既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又突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必须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引导。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强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又符合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努力构建和谐社区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努力构建和谐社区
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指在国家发展中,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
构建和谐社区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下面是我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首先,构建和谐社区需要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
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体,只有居民们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社区的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要加强社区居民的教育和培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构建和谐社区需要注重社区内部的公平正义。
社区内部存在不同的利益关系,必须要加强公平正义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各个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避免发生利益冲突和矛盾。
另外,构建和谐社区还需要注重社区的环境保护。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社区发展的重要性,要积极推动绿色发展,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垃圾处理、推动低碳生活等,保护社区的生态环境,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构建和谐社区需要注重社区的文化建设。
社区的文化是社区发展的灵魂,我们要加强社区的文化建设,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形成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氛围。
总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加强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不断总结和检验,不断完善和提升社区建设工作,为实现社区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发展观提高到统筹全局的高度,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发展,这使发展的内涵更清晰,明确了发展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此基础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强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明确的指出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发展,而且这个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这是从我国长期以来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五个方面来理解。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帮助人民;“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适应和良性循环;“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
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
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在我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有着一些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首先,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经常会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环境的保护,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而科学发展观则强调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我通过学习,明白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其次,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社会发展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更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往往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只追求物质层面的满足。
而科学发展观则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我通过学习,明白了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关注教育、文化、健康等方面,只有在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基础上,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最后,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社会发展需要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经常会出现贫富分化严重、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
而科学发展观则强调了社会公平和正义,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
我通过学习,明白了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在推进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深入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
我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积极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为实现国家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沙湾县委 、 政府坚持 以科 学发展观 为指 导, 一步审视县域、 进 资源 、 区位 、 交通等优 势, 把握 西部大 开发战
略机遇 。 大力实施 “ 工业立县 ” 战略。依托 县域丰富的矿 产资源和农副产 品资源 , 加快优 势资源转换步伐 , 着
力 培植矿产建材 、 棉花 产业 、 绿色食 品、 油化工、 石 旅游开发五大核心产业 。 为推进工业化步伐 , 把招商 引资确
狠抓畜牧业基础 设施 建设, 扶持金牛沙湾股份公 司等三个千头 牛养殖基地扩 大规模 , 新建 2座现代化挤 奶厅 、 座挤奶站 , 内完成牧 民高标准定居 20户, 7 年 0 牛胚 胎移植 30枚 , 7 使牛羊 良种率 均达到 8% , 、 良 5 猪 禽 种率保持 10 牲畜商品率达到 4 %以上 。 0 %, 5 加大科技兴农工作力度 , 扩大科技特派 员制度试点成果 , 推行有 偿科技服务,增 强科技人员 的积 极性 ,尽快将先进适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全 县农作物 良种 覆盖率达 10 棉花高密度栽培面积 占总播面积 的 9 %以上 , 0 %, 5 配方 施肥面积达到 4 0万亩 以上 , 病虫害综合 防治率达 到 9 %以上 。立足统筹城乡发展 , 5 坚持 以城带 乡, 稳步推进城乡基础 设施建设 。在城 南工 业区和柳毛湾工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目标之一。
构建和谐社会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社会公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和重点领域以及个人的责任和作用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谐社会是指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相统一,社会稳定与个人自由相统一,人民幸福与国家富强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包括社会公平、社会正义、法治、诚信等,这些价值观的实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和重点领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首先,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作用,应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
其次,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要加强法律意识,健全法律体系,提高法律实施的效果。
此外,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也应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领域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公正、民主法治、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
在经济发展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公平分配。
在社会公正方面,要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的供给,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在民主法治方面,要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治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法律权益。
在文化建设方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个人的责任和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仅是政府和组织的责任,每个个人也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作用。
个人的责任在于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遵守社会公德,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等。
个人的作用在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来 的 。 进 入 新 世 纪 新 阶 段 , 国 发展 呈 现 一 系 列 新 的 阶段 性 我
照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事 业 总 体 布 局 , 持 生 产 发 展 、 活 富 坚 生 裕 、 态 良好 的 文 明 发 展 道 路 , 设 资 源 节 约 型 环 境 友 好 型 生 建 社 会 , 现 速 度 结 构 质 量 效 益 相 统 一 、 济 发 展 与 人 口资 源 实 经 环境相 协调 , 使人 民在 良好 生 态 环 境 中 生 产 生 活 , 实现 经 济
历 史任 务 。
【 关键词】 科 学发展观
和谐社 会
国 战 略 、 持 续 发 展 战 略 , 力 把 握 发 展 规 律 、 新 发 展 理 可 和 “ 个 代 表 ” 党 三 重
要 思 想 为 指 导 , 据新 的 发 展 要 求 , 中 全 党 智 慧 , 出 了 以 根 集 提 人 为 本 、 面 协 调 可持 续 发 展 的 科 学 发 展 观 。科 学 发展 观 是 全 与 马 克 思 列 宁 主 义 、 泽 东思 想 、 小 平 理 论 和 “ 个 代 表 ” 毛 邓 三 重 要 思 想 既 一 脉 相 承 叉 与时 俱 进 的科 学 理 论 . 我 国经 济社 是 会 发 展 的 重 要 指 导 方 针 。 发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必 须 坚持 是 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具 有 积 极 的 引导 作 用。 以人 为 本 ” 基 本 原 则 , 筹 发 展 是 主 要 方 式 , 态 和谐 则是 重要 目标 。 的 十 六 大 、 七 大 都提 出 了建 “ 是 统 动 党 十
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会姓名:王木滨指导教师:张慧玲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伴随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在自然环境、区域发展、社会思潮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并且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决策。
在此,就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做一分析。
一、提出“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关键所在(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基于当前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出现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而引进的一些国外企业和一些乡镇企业的日益出现,大气污染、河流污浊、垃圾围城等一些人的自身发展与自然界不和谐的现象不断显现。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成为企业自身发展、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大瓶颈。
环境问题也成为阻碍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一大棘手问题。
如果不加以合理的处置和协调,那么大自然将会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实施毁灭性的报复。
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看到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不协调的现象的情况下,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人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符合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
“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把不适宜人的需求的条件加以转变,及时改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这一现象。
这些正是体现了提出“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关键所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所在。
想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就在于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
但正是由于当前我国社会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现象,所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很有必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直集中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着重体现在“以人为本“的重要核心上,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正是提出“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的关键之所在。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加强和改进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以法律手段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提高依法执政能力。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干部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当前要突出抓好领导干部依法执政教育培训。
三是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加强依法行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进政府立法工作,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推进综合执法,坚持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四是切实维护司法公正。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五是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坚持立法为民、执法为民、司法为民,探索建立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当前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六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继续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广泛开展创建“和谐平安社区”活动。
七是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
推动党内监督和人大、政协、政府专门机关、司法机关等方面监督的有机结合,强化人大法律监督职能,拓宽政协民主监督渠道,强化人民群众对权力的监督,加强和改善舆论监督。
构建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
摘要 : 中央提 出以科 学发 展 观 统 领 经济 社 会 发 展 的全 局 , 建 社 会 主 义和 谐 社 会 , 构 坚持 以 人 为 本 。这 里 , 以 “ 人为本”“ 建和谐社会 ” “ 、构 与 坚持 科 学 发展 观 ” 现 出一 个 目的 和 手 段 的 序 列 : 建 和 谐 社 会 的 目的是 为 了 , 呈 构 而 要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 须 坚 持 科 学的 发 展 观 。 必
关键词 : 目的与手段 ; 和谐社 会 ; 学发展观 科 中央提 出以“ 要坚定不稳 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坚持以人为本 , 转变 发展观念 、 创新发展模式 、 提高 发展质量 , 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 调可 持续 发展 的轨道 。…这就明确地告诉 我们 : ” 构建 和谐 社会必须坚持“ 以人 为本 ” 和科 学发展观。正 确理 解和处理“ 以人为本” “ 、构建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 与“ 三者 的关系 , 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 方面都具 有重 要的意义 。
种声音的乐 器是噪音 ; 只用一种颜色 的饰 品 , 难看 ; 只有一 种味道 的菜 , 吃 。任何 东西 , 难 无差 别 , 就无法 比较。只有 ‘ ’ 和 才能使万物欣 欣向荣 .同 ’ ‘ 则只能使事物走 向死亡 。如果抛弃 了这个简单的道理 , 什么东西 都要一 味地求 ‘ ’这样 的国 同 , 家没有不走向衰亡的道理” [ 。】 6
维普资讯
20 06年 第 5期 ( 总第 15期 ) 2
世 纪桥
No 5 2 0 . ,0 6
Si i i h JQa o
( ee l o 15 G nr .2 ) aN
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一、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呢?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个新概念。
它们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共同的特点。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回答的是“什么叫发展、怎么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回答的是“什么叫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
显然,科学发展观是管总的。
但是,它们要解决的问题和根本要求,却都是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也就是要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中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协调好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全面考察这两者关系,可以进一步看到,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和根本保证,同时它也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
十六大的一个重大贡献,是提出了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一要牢记“机遇”这两个字,即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二要贯彻落实“全面”这两个字,即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为了贯彻十六大精神,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前提下,进一步强调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做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而且要实现“社会更加和谐”这一重要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面 临的主要问题
●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公平问题要做 全 面的、科学的分析。解决分配领域的公平问题, 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 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千百年来所追 求的真正的公平“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实 现”;在共产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平的实现 程度是不一样的。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分配的尺 度相同,但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和家庭状况等不尽 相同,分配结果事实上很难做到公平。我国现在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公平,只是相对的公平。
一.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辩证关系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也好,“五个统筹”也好,都是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理念、 发展思路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 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方面反映和检 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 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调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基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质和竞争力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互动优势互补实现各地区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互动优势互补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能力不断提高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能力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体制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体制保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论的升华,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有着极为丰富的物质文明支撑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物质财富的积累作为工作的中心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观念,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理论一脉相承,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在新的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升华。
科学发展观吸收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把“和谐”理念融进了发展之中。
发展是人类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
题。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
但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全球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社会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严重失衡,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和社会的关系、当代与未来的关系,探索和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把和谐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特征与发展目标。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回答了中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
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只有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在社会领域中的真正落实。
科学发展观规定了中国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性质和前进方向,为中国发展作出了最为正确的战略决策。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会使中国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