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俄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中俄两国在谈判风格上的差异

中俄两国在谈判风格上的差异

中俄两国在谈判风格上的差异中俄两国在谈判风格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领导风格、谈判目标和策略等方面。

首先,中俄两国在领导风格上存在差异。

中国的谈判领导人通常倡导稳重、沉着的作风,并注重考虑全局利益。

他们通常采取战略性的决策,同时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相较之下,俄罗斯领导人在谈判中更加强调自身的权威性和威严性。

他们通常采取强势的姿态,强调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其次,中俄两国在谈判目标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通常更加注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倾向于达成双赢的协议。

中国在谈判中注重维护现有秩序和稳定,并推动国际合作。

相反,俄罗斯通常更加注重国家利益的维护,更加谨慎保守,并追求自我保护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同时,中俄两国在谈判策略上的差异也相当明显。

中国通常以务实、温和的方式进行谈判。

他们注重寻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合作和让步来达成协议。

中国的谈判策略更加注重长远利益和持久发展。

相反,俄罗斯通常抱持强硬的立场,在谈判中更倾向于采取威胁、恫吓等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他们注重维护国家权力和影响力,以实现自身利益。

另外,在谈判文化和方式上,中俄两国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谈判文化强调"和谐一致"的原则,尊重对方,寻求共识。

中国的谈判风格更注重团队合作和密切配合。

相反,俄罗斯的谈判文化更加侧重于"实力"和"胜者为王"的原则。

他们强调独立思考和决策,并更加注重个人表现和竞争。

总的来说,中俄两国在谈判风格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领导风格、谈判目标和策略、谈判文化和方式等方面。

了解和理解这些差异对于两国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对方的谈判风格,才能够更好地促成协商和合作,实现双方的利益。

浅析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浅析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浅析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对政策,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缓解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它稳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缓解建国初期经济困难的局面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包围禁运,增强了人民的精神力量,对我们当下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标签:建国初期;外交环境;“一边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一边,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从政策实行到中苏关系恶化,“一边倒”外交政策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打破了建国初期外交困局。

一、“一邊倒”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1.苏联的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就明确了要建立继苏联之后在东亚的又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而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新中国的经济百废待兴,急需得到其他国家对我国经济建设上的援助。

新中国建立之后,在两级格局下,“中国要想中立,那简直就是一种骗人的鬼话”[1]。

因此,中国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国内外条件。

其次,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头号大国,在冷战初期处于劣势,也需要争取新中国作为它在远东地区同美国抗衡的伙伴,客观上为中国外交环境的制定提供了有利条件。

2.美国的敌对与封锁。

美国在解放战争初期便制定了扶蒋反共的政策,并且直到国民党败退台湾新中国成立,美国依然对新中国采取遏制的态度,。

例如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就对中国东北边境经行了轰炸,趁中国解放台湾时直接出动第七舰队对台湾海峡进行封锁,都是粗暴干涉新中国内政和直接威胁新中国国家安全的表现。

这些举动无疑加速了新中国导向苏联的速度。

其次,新中国其实也曾尝试与美国缓和关系进行合作,然而由于冷战特殊形势,社会意识形态对立尖锐,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对新中国实施军事包围和禁运,外交孤立等手段。

“美国政府不给我党留下选择余地”[2],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中国推向苏联。

研究论文:浅析中俄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研究论文:浅析中俄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113586 公共政策论文浅析中俄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一、中俄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对语言起决定作用,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取决于思维的不同角度,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动,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

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影响表达思想的内容和相应的语言形式的不同。

(一)整体性与个体性中国人注重整体和谐,中国人的整体观念起源于对自然界的认识,把自然界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

《周易》以代表大地的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将象征万事万物的其余六十四卦置于其后,以天地为准则,将天地间的道理包容在内,从整体上把握宇宙和万事万物,形成了概括天地间的世界体系,体现了一种系统的整体观。

这种思想传承已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谓深远。

与中国重视整体性相比,俄罗斯则更强调个体性。

受基督教宇宙观的影响,认为人是由上帝创造的,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有最高的个人价值和尊严,所以要充分尊重人的个体性。

同时,俄罗斯人明确将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现象和本质相区分,并分别对个体做出深入的分析研究。

他们认为所有的事物是互相独立的,并且可以独立存在,有着自己内在的运动规律。

这种思想深深影响着俄罗斯,逐渐形成了俄罗斯人个体习惯思考的思维模式。

(二)实用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人倾向实用主义,实用主义不是自私主义,而是一种生存主义,是一种生存的状态。

中国人的实用主义由来已久,一切学问、宗教、文学、思想、艺术等,都以实用为根据。

中国人崇尚实用主义的简单淳朴,认为这是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最低限度的索取,同时也是给予别人最大的回报。

人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才是我们现今对实用主义的最佳理解。

俄罗斯人倾向以保护自我为目的的个人主义。

俄罗斯受西方影响,批准了《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及其它相关的基本人权和自由国际公约。

当今,在人权与自由观被《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法律文件中确立下来的情况下,人权和自由的“区域化”观点也在各国得到了广泛的立法认可。

刍议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对其对外政策的影响

刍议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对其对外政策的影响
俄罗斯看似和南海局势的恶化没有任何关系其实不然俄罗斯巴不得南海局势持续恶化下去这样一来可以转移中国的目标防止中国在中亚和远东地区势力的扩张二来可以卖出更多的武器赚取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如果说没有俄罗斯卖给越南大量先进武器或许越南也不会在南海对华如此强硬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俄罗斯也是挑起南海冲突的一大幕后黑手
部分 。
京的阵营。越南驻莫斯科大使在七 月中旬对
俄罗斯媒体 表示说 :“ 俄 罗斯正在帮助越南 建设核电站 , 提供核潜艇和建立培训越南潜
艇部队 ,越南 也正积 极回报 。 ” 俄 罗斯 看 似和南 海 局势 的恶化 没有任
( 一) 俄 罗斯 民族性格中的两面性
俄 罗斯是 一个十分特殊的民族 ,它有着
探索争鸣
2 0 1 3年 3期 ( 中)
刍议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对其对外政策的影响
孟 倩 倩
( 山西省晋 中市灵 石县第一职业高 中,山西 晋 中 0 3 1 3 0 0 )
民族性格 即指一个民族在对人 、 对事的
态度 和行 为方式上所表现 出来的心理特点 ,
环境。
和平共处 、友好合作 , 两 国的同时发展和强 大 就可 以为两 国的战略协 作提供 更广 阔的
降低 俄罗斯 民族 性格 中的两 面性 对 中国的 外交政策 的影 响 , 减少左右不定 , 表里不一 的外交决 策。 2 . 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两 国关系发展过 程 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就算俄罗斯对 中国的
活 ,日 本人 勤恳、暖昧和等级森严 , 德 国人
严谨 、理性 ,英 国人严肃 而有骑士风度 ,但
何关系 , 其实不 然,俄罗斯 巴不得南 海局势
持续恶化下去 ,这样一来可 以转移中国的 目
横跨 欧亚大 陆的辽阔疆域 ; 有着一部起伏跌

中国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中国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中国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其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备受关注。

中国一直以来都坚持和平发展的原则,与其他国家保持着友好合作的关系。

本文将从中国的外交方针、多边外交和地区安全合作等方面来探讨中国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一、中国的外交方针中国外交方针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和平、独立、平等、互利。

和平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冲突。

独立则体现了中国对外交事务的自主性,中国坚持自主外交政策,不接受任何国家的干涉。

平等体现了中国对国际关系中的各个国家一视同仁的态度,中国主张国家间应平等对待,不搞大国霸权主义。

互利体现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的精神,中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实现互利共赢。

二、多边外交中国积极参与和倡导多边外交,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开展全球事务来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中国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积极推动和参与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与改革。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合作等区域合作机制,倡导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地区和全球性问题。

三、地区安全合作中国注重与周边国家加强地区安全合作,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与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与互利合作、和平共处。

中国通过与周边国家签署友好合作协议,并举行地区安全合作对话机制等,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四、中国的国际角色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承诺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努力实现碳中和。

中国还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了大量的军事人员。

此外,中国还在国际援助与发展领域做出了贡献,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和支持,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体现了和平、独立、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多边外交和地区安全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合作与发展。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论文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论文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论文当前,中国在外交策在随着经济全球化而不断的发展,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在不断地完善中。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外交政策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外交政策论文篇一:《中国“和”外交政策浅析》摘要:纵观美国等西方强权国家的外交策略,他们往往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军事力量,特别是用核武器来威胁他国,导致世界不稳定因素增多,发展严重受挫。

而日益强大的中国则秉持和平的发展理念,始终践行自己的“和”外交政策,与西方的“核”外交形成鲜明对比,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欢迎,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显示出蓬勃生机。

关键词:和平;和谐;合作一、中国“和”外交政策的提出与历史发展中国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以和为贵”的思想源远流长,一直是贯穿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主流思想。

2005年12月,温家宝在出访法国时发表《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中指出:“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

‘以和为贵’就是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要以团结互助、友好相处为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能容纳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优秀文明传统;‘和实生物’就是说只有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才能文物化新,推进文明的进步。

”[1]2006年4月,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的演讲中,突出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他说:“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

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2]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的讲话从文化和传统的角度,道出了中国实行“和”外交政策的历史渊源和时代继承性。

新中国“和”外交政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

我国在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外交策略中,倡导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并以此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俄关系理解感悟心得体会

中俄关系理解感悟心得体会

中俄关系理解感悟心得体会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是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支撑。

我通过学习和观察,对中俄关系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中俄关系是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

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这背后离不开两国互相信任。

互信是中俄关系的重要基石,也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动力。

可以说,中俄之间的深厚互信是双方在各领域保持密切合作的重要保障。

其次,我进一步认识到中俄关系的战略性和全球影响力。

中俄两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追求的目标,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紧密协作,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中俄合作不仅对两国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产生积极影响。

中俄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中的合作,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再次,我对中俄关系发展中的挑战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中俄之间虽然有着广泛的合作领域和共同利益,但双方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和竞争。

例如,在贸易领域,中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另外,中俄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历史问题等也可能对两国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中俄之间需要加强对话和磋商,妥善处理分歧和矛盾,确保两国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最后,我对中俄关系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

中俄是命运共同体和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在新时代继续向前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潜力。

中俄两国都是拥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双方在经济、科技、能源、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巨大的合作潜力。

中俄之间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发展,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我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将不断深化,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福祉。

总之,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俄关系的学习和观察,我深刻认识到中俄关系是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具有战略性和全球影响力。

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中俄关系发展中的挑战和困难。

2017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2017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2017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有关中俄关系的形式与政策的论文是怎样写的,写形式与政策论文有哪些相关的信息值得关注的地方。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你们喜欢!2017中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浅谈中俄关系如今中国周边的国际形势十分严峻,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关系也日趋复杂,每天打开电视,各种新闻节目总是将目光聚焦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摩擦上。

台海问题,中日关系,钓岛局势,南海问题,中印边界,让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听了都头皮发麻。

当然,不能让我们忽视的,还有与中国远隔万里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

然而,我们有一个重要的邻居,他曾经辉煌,然后衰落,如今再度崛起,他与我们有着长达数千公里的边境线内,在历史上,我们与他亦敌亦友。

而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却时常被民众所忽视。

他就是俄罗斯。

中俄关系实际上是中苏关系的继续和发展。

俄罗斯独立以后,由于中俄两国领导人和政府在两国关系上都采取冷静、郑重和从国家利益出发的原则,中俄关系不但没有停滞和倒退,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军事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顺利和健康的展,两国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两国经济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边界勘界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两国边境人员进出交往中的某些无序现象等问题有可能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中俄两国平等信任、睦邻友好关系形成和发展是由历史教训、国家利益、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等主导因素决定的。

这些主导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和有深厚基础的,它们将对两国关系产生长远的影响。

中俄两国在亚洲互为两个最大的邻国,中国和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国土加在一起几乎占亚洲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两国之间有4300多公里漫长的边界线,两国又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5个核国家中的成员,中俄两国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对亚洲和世界的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和重要的影响。

在世纪之交和下个世纪,中俄关系的前景如何,对亚洲和世界会有什么影响,这是每个国人都应该关注的话题。

俄罗斯外交政策及对中国外交启示

俄罗斯外交政策及对中国外交启示

浅谈俄罗斯外交政策及对中国外交启示俄罗斯---一个从在1917年发生十月革命继而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到1991年八一九事变苏联解体,近一个世界的国家之路走得艰难而险阻。

今天的俄罗斯早已不同于以前的苏联政府,可是却又和苏联政府的行径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

在世界经济与政治高度交叉的今天,俄罗斯到底经历着一个怎样的路程?作为苏联盟友,俄罗斯邻国的中国,又应该从俄罗斯的历程中吸取怎样的经验与教训?一个国家的发展所经历的必然是很多的,光是外交方面,就足以让我们对其加以深刻的研究与总结。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跟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

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

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

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总结起来有七点:1.俄罗斯外交不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线,大幅战略收缩(如从越南、古巴撤出军事基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全方位、无敌国外交,寻求与西方的合作,与中国的战略协作,发展务实外交,重视经济外交和商业利益,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2.俄罗斯的外交传统是先欧后亚,先西后东,即便偶尔面向东方,也是心向西方,同时避免腹背受敌、两线作战。

3.俄现在是以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影响周边,特别是欧亚地区。

4.俄罗斯致力于改变前苏联在人们心目中霸道、好战、不讲道理、比较民族利己主义的形象。

5.俄罗斯逐渐形成“强国富民”的发展战略。

6.俄罗斯与南部穆斯林国家(包括土耳其、伊朗、叙利亚、巴基斯坦等等),关系是相对平和、友好的。

7.从“梅普组合”到“普梅组合”,政策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相对可预测性,不会发生所谓的“橙绿色革命”。

从上面所列出的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转变可以看出,俄罗斯现在所考虑的主要是从经济上发展国家,并且由拉拢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处好与各穆斯林国家关系。

虽然以前一直奉行的是先西后东,先欧后亚的外交政策,但是随着斯诺登时间的升级,以及乌克兰事件的爆发,其越来越意识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性,并且对西欧采取强硬的外交手段,使得美国公然呼吁让俄罗斯退出G8,并且威胁若俄罗斯不采取措施制止乌克兰事件更大的升级,派兵到乌克兰维和,将对其进行制裁。

浅析新中国_一边倒_外交政策_张梅红

浅析新中国_一边倒_外交政策_张梅红

浅析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张梅红(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一边倒”政策的形成与实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是中共领导人在综合考虑了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后所做出的明智选择。

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外交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使新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得以生存并发展,但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也要看到“一边倒”政策的局限性,对其进行客观的历史评价,并希望从中悟出其对当代外交政策制定所提供的经验。

关键词“一边倒”外交政策国家利益独立自主1949年6月30日,中共建党28周年前一天,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阐述了“一边倒”的外交思想。

他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①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以他特有的风格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战略:“一边倒”,表示共产党的外交将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一边倒”奠定了新中国近十年的外交战略,对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从理论上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战略可以选择亲美、亲苏或中立。

但实际上,当时中共领导人并无太多选择余地。

“一边倒”外交政策是领导人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各类因素后作出的慎重选择。

回首那段艰难的岁月,结合历史进程和各类文献资料,我们看出“一边倒”政策的形成有着历史必然性与复杂性。

(一)出于对国家根本利益的考虑任何外交政策都是为国家根本利益服务的,是否偏离这一点就决定着外交政策乃至战略的成败。

1.出于对新中国安全利益的考虑新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安全威胁,“新政权当时既面临着国民党的威胁,又面临着美国的威胁”,“国民党依仗海空军力量,对大陆沿海进行封锁和骚扰,威胁着这些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俄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俄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俄文化差异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然而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尴尬的局面。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各国文化因素的了解尤为重要,了解对方民族文化,求同存异是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跨文化交际中中俄文化的差异。

一、年龄的文化差异俄罗斯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不喜欢谈论年龄。

特别是女性,他们常把女人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婴儿、女孩、姑娘、年轻的妇女、年轻的妇女、年轻的妇女(pe6eHOK、geBoqka、geBymka、MO刀oga刃冰eHgeHa、MO刀oga 刃冰eHgeHa、MO刀oga 刃冰eHgeHa )。

俄罗斯人常对任何暗示年龄的问题都非常敏感,甚至会引起情绪波动。

稍微上了一些年纪的妇女通常会流露出困惑,甚至会略带愤怒的说:“几a HTO冰e BbiBceBpeMH nogqepKUBaeTe M OHBO3paCT?” (为什么您总是强调我的年龄呢?)在中国,“老”往往意味着经验,意味着成熟,不带有感情色彩。

此外,中国人对自己的年龄并不保密,而且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通用的成语来形容。

如: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耳顺之年、花甲之年、风烛残年等等。

二、敬谦用语的差异中俄两国文化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

汉文化中的礼貌特征是尊重、谦逊、态度热情和文雅。

汉文化中的礼貌准则强调贬己尊人、称呼恰当、出言文雅、说话力求双方和谐一致、在德、言、行等方面要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

俄罗斯人突出个体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礼貌方式往往影响到彼此的交际,如果把汉文化中认为极礼貌、极客气的词语带入俄语会话,虽然遵守了谦虚准则,但却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如何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如何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如何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对于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的外交政策1.和平发展政策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政策,这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和平发展政策注重通过合作与对话解决国际争端,遵守国际关系准则,倡导国际社会的和平共处。

2.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中国倡导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和投资活动,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3.坚持多边主义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机制,维护和促进国际秩序。

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反对单边行动和霸权主义。

4.睦邻友好政策中国秉持睦邻友好政策,和周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

中国致力于通过地区合作机制,推动共同发展和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地区和全球性挑战。

二、中国的对外关系1.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和美国保持着复杂的经济、政治和安全联系。

这两个大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分歧和挑战。

中美关系对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2.中俄关系中俄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战略伙伴关系。

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保持密切合作。

中俄关系的深化对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3.中欧关系中欧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和欧洲国家在贸易、投资、文化交流等方面保持广泛合作。

中欧关系的发展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促进世界多极化具有重要意义。

4.中非关系中非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积极推动与非洲国家的务实合作,不断加强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

中非关系的发展为非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总之,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政策、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和多边主义,致力于与世界各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当前中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俄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两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中俄之间的合作关系不仅对双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中俄关系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

本文将从经济、地缘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当前中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中俄之间存在一些问题。

尽管两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合作水平有待提高。

一方面,中俄之间的贸易仍然主要以能源资源为主,双边贸易结构相对单一,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带来了一定压力。

另一方面,两国在高技术、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仍然相对薄弱,双方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方面,加强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推动能源合作向多领域发展,加强技术交流和创新合作,提高贸易结构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和支持,促进双方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

其次,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俄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当前国际格局下,中俄双方在一些地区问题上的立场和利益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在南海和朝鲜半岛问题上,中俄之间存在一些分歧。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方面,加强双方在地缘政治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避免因利益冲突而对抗,推动共同解决地区问题。

另一方面,加强双方在区域合作机制中的合作,包括联合国、上合组织等,共同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促进共同繁荣。

最后,从文化方面看,中俄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

尽管中俄两国人民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友谊,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仍然相对薄弱。

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互信还有待加强。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方面,加强两国的人文交流,例如通过文化节、教育交流等形式,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互信。

另一方面,加强两国的媒体交流,推动双方媒体的合作,传播真实、客观的信息,消除误解和偏见。

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_有关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_有关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国外交形势政策论文_有关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与俄罗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初探》摘要:2022年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由于中俄两国在双边贸易秩序、银行结算机制、仲裁机制、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得中俄贸易的发展并不顺利。

因此,认真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现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一个蓬勃发展,潜力巨大的俄罗斯市场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必须要用新的观念来发展双边经贸合作。

关键词:中俄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从建国时与苏联的蜜月期,到赫鲁晓夫后的兵戎相见的紧张期,再到如今中俄的战略性建设伙伴关系,中俄关系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经济合作尤其是外贸的发展是两国和平相处,化解矛盾和冲突的基石。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山水相连的邻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一、中俄经贸合作现状在中俄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俄经贸关系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我国海关统计1999至2022年,中俄贸易保持连续10年年均近30%的高速增长,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022年创纪录的568.3亿美元,但2022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滑至388亿美元,而在2022年中俄贸易取得很大发展,达到554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70%,基本上恢复到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俄海关的统计数字表明,2022年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

在中俄贸易增长中,投资的贡献率不断增加,据中方统计,2022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增长70%以上。

此外,中国还对中俄重大合作项目提供中长期的信贷。

如果把这些也考虑在内,中国在俄投资额已达几十亿美元。

俄罗斯对中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

近年来,两国在能源和高科技等领域的一批大型合作项目陆续启动,为两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新时期中俄经贸关系发展中现存的问题(一)俄罗斯国内对中国有偏见的认识进入九十年代后,中俄间政治关系迅速发展,两国经贸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两国的政治关系相比,经贸合作无论从总量和结构上来说都与两国的经历实力相比相差甚远。

浅谈国际形势的发展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浅谈国际形势的发展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国际形势对我国外交的影响浅谈国际形势的发展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摘要:现在和平伴随着战争,局部的动乱不断引爆,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世界的基本形势,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仁不让的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不管国际形势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的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关键词:国际形势,中国外交政策,影响.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这一科学论断精辟概括了当前一个时期国际形势演变的基本特征,也反映了2013年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特点。

目前国际战略形势中出现的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三大趋势深入发展的推动下,各国利益出现新的变化、实力出现新的消长、政策出现新的变动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互动的结果。

就我国而言,大国关系、周边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多边关系,构成了我国外交态势的全局。

大国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重点,周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要点,发展中国家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基点,多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亮点。

过去一年,我国的国际战略态势总体上继续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进一步”:大国关系进一步调整,周边关系进一步改善,与发展中国家关系进一步加强,多边关系进一步发展。

但与此同时,我们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必须居安思危,妥善应对:一是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世界仍很不安宁;二是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三是我与各大国关系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四是我国周边还存在一些复杂问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台独”分裂势力正在加紧进行分裂活动。

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但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

展望2014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四个继续”: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和现实调整

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和现实调整

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和现实调整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国家,作为一个大国,其外交政策承担了不少的历史重任。

在近代以前的封建王朝时期,中国在朝贡制度下强大的软实力让周边国家都愿意向中国借助,称谓为“天朝上国”也流传至今。

但是,在近代以来的时间中,我国的历史走上了一条不同的路。

一、中国弱化:以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自开明以来,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文化,并发展了一些有益的知识和思想。

但是,由于清朝统治者的内外矛盾和不断抵制变革的阻力,中国演变成一个无力与西方列强竞争的弱国。

鸦片战争是中国的黑色一页,它标志着中国沦落为崩溃的闭关锁国。

应对中国现状的初步想法是开放和现代化,1898年后的百日维新和1911年的辛亥革命试图改变这一局面,但均无法持久生存。

二、中国崛起:以改革开放为标志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成为现代中国经济和政治系统的奠基之处。

今年还是改革和开放的40周年,过去40年间,中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奇迹,成为世界领先国家之一。

然而,由于大国崛起过程的本质特征和全球政治经济的逆转,中国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中国外交政策的焦点是国家的自主和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发展所需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大国竞争和安全对策方面。

三、中国的现实调整:底线思维和危机意识的加强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把底线思维和危机感融入策略,以防范安全风险,保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宣称不与其他国家降低价值底线的合作和交流,维护其他国家的合法权益和主权。

美中贸易战也让中国主动出击,并在关键领域选择打破美方主导的国际约定,来防止美方将中国置于能动追随的被动地带。

四、新时期的中国外交中国外交政策的新时期,表现在中国积极发挥国际领袖的角色,减轻国际贫困和保持和平稳定,是的中国将成为全球化21世纪的象征。

当今世界,中国落实了与世界各国的共赢发展,并在日益新变化的国际局势下保持着冷静和稳定,以期推动国际体系重建,构建更加和平和公正的世界秩序,这是外交政策的未来和长远的目标。

国际热点问题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分析

国际热点问题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分析

国际热点问题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

国际热点问题在国际政治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尤其是当前,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国际热点问题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各国的外交政策。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角度分析国际热点问题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一、政治角度分析国际热点问题对政治层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塑国际体系国际热点问题的出现往往导致国际体系的重塑。

例如,南海争端、朝鲜半岛问题、乌克兰危机等问题都对当前世界政治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些问题导致了国际体系"非常规化",正常的国际秩序受到挑战。

各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

同时,国际热点问题的处理也需要各方协商共同解决,这也必然促进国际体系的重塑。

2、影响国际关系格局国际热点问题引起的各种纷争也会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中国的南海争端、日本和韩国的历史问题、美国与伊朗的核问题等都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各国之间的紧张情绪和战略对抗,进而影响整个国际关系格局。

对此,各国需要积极运用外交手段,加强协调沟通,推进和平解决问题的进程。

3、提高政治参与度国际热点问题推动各国政治参与度的提高,促进了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加强。

例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关注中东问题及全球治理等问题等都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些倡议和政策展示了各国间的互惠互利和合作共赢的精神,提高了国际治理的效率。

在此基础上,各国应该鼓励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推动国际政治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

二、经济角度分析国际热点问题对经济层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国际贸易国际热点问题往往会影响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

例如,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中俄的能源合作、英国脱欧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全球经济合作与贸易。

俄罗斯和中国在外交政策方面存在哪些异同?

俄罗斯和中国在外交政策方面存在哪些异同?

俄罗斯和中国在外交政策方面存在哪些异同?外交政策是每个国家的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影响国家关系和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在国际事务中,俄罗斯和中国作为大国,具有相似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然而在外交政策方面有哪些异同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外交理念上的不同1.俄罗斯注重实力和手段,中国注重合作和和平俄罗斯历来注重实力和手段,经常使用军力和武力解决国际事务问题。

但是在21世纪,随着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新变化,俄罗斯不再重视武力而是逐步转向软实力手段,例如通过文化、经济等领域来推动自身利益。

相比之下,中国更注重合作和和平,强调文明发展和共同发展,通过合作来推动自身发展和影响力的提升。

2.俄罗斯注重权益,中国注重对话俄罗斯尤其是普京总统一直主张国际关系中的平衡和权益,坚持维护俄罗斯的主权和国家利益。

而中国的外交理念则更注重对话和合作,坚持谦虚、包容和开放的立场,尽可能通过对话解决国际矛盾和问题。

二、地缘政治上的不同1.俄罗斯注重欧亚大陆,中国注重东亚和南海地区俄罗斯地缘政治的核心在欧亚大陆,其目光更加关注中亚和东欧地区,对南海和东亚地区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相比之下,中国地缘政治的重心则在东亚和南海地区,南海争端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议题。

2.俄罗斯主张多极化,中国主张和平崛起俄罗斯主张多极化,提倡各国之间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利益得到平等的保障。

而中国外交政策则主张和平崛起,强调稳定、和平和发展,同时提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全球治理模式和国际秩序的公正和合理。

三、国家战略上的不同1.俄罗斯强调军事和经济沙盒战略,中国强调一带一路战略俄罗斯在近年来的外交政策中,强调了军事和经济的沙盒战略,试图通过对周边国家的威慑、促成其对俄罗斯的依赖感和支持,达到俄罗斯的影响力和利益扩大的目的。

而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心是一带一路战略,主张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方式,把中国与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区的经贸合作和联系加强起来,为中国的提升和发展提供土壤。

浅谈对中俄关系的看法

浅谈对中俄关系的看法

浅谈对中俄关系的看法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尽管中美关系被视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但是在事实上并没有西方媒体宣传的那样美好。

双方目前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日益密切,互相依赖,而且也拥有许多共同利益,但美国显然始终不愿意把我国当战略伙伴看待,一直把我国当成潜在对手,利用台湾,南海等问题打压,牵制我国,悍然干涉我国内政,妄图借此遏制我国的强势崛起,削弱我国在地区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然难以独自承受来自唯一超级大国的巨大压力,因此有必要寻找一个可信赖的伙伴共同应对威胁,而俄罗斯无疑是不二选择,因为它同样也受到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巨大压力,两国目前有共同的诉求,因此,有条件展开全方位合作,更加密切中俄关系。

俄罗斯的前身是苏联,其继承了苏联大部分政治,经济,军事遗产,虽然冷战后俄罗斯政治,经济影响力江河日下,在欧洲受到排挤,但凭借其强大的军事优势,依然能够对美国产生足够的震慑,且近几年俄罗斯的经济已开始全面复苏,其迫切需要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因此我国与俄罗斯合作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中俄关系不容忽视,是我国双边关系的重要一环,必须要继续加强,这样能够实现双赢。

而两国的关系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更加深化:第一:在政治上,中俄两国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而其他三国都是北约集团成员,在伊朗,朝鲜核问题等国际议题上,其北约三国步调一致,企图左右朝鲜半岛局势,对伊朗实施制裁,使联合国按其意图行事,因此我国需与俄罗斯协调意见,尽量制衡其他三国,使问题的处理更加公正,这符合中俄各自利益。

而两国也应支持各自的核心利益,俄罗斯要抑制北约东扩,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应给予适当的必要支持增强其信心。

而我国面对台湾,钓鱼岛等复杂问题,都涉及我国的核心利益,“美日韩”铁三角一直以此牵制我国,因此在此应谋求俄罗斯的支持。

而这已经有明显的效果,当近期我国与日本在钓鱼岛摩擦后,俄总统迅速登上日俄争议岛屿视察,虽然是视察其国家领土,但其打压日本,给予我国声援的意图不言而喻,由此可见中俄关系的重要。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政策的论文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政策的论文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政策的论文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战略日益成为牵动整个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外界对中国外交的关注也日益强化。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篇一:《浅析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摘要]建国以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行了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第一次伟大的实践。

本文是从“一边倒”政策对我国的作用,弊端及其启示三个方面来写。

从得出“一边倒”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一边倒”外交政策;作用;弊端;启示“一边倒”思想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从巩固中国革命胜利成果和维护新中国国家利益出发,在认真分析了当时国际形势之后提出的外交战略特定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它形成于新中国建国前夕,是建国初期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指南。

在“一边倒”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新中国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与禁运,医治了战争创伤,发展了生产,在尖锐复杂的国际斗争中站稳了脚跟。

“一边倒”政策的含意是:在国际上联合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加强中国和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的联系,反对帝国主义的封锁、侵略策略。

其实质仅仅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封锁下的政治方针。

“一边倒”政策的作用“一边倒”外交方针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明智的抉择在于选定利多弊少的决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兴利除弊。

事实上,“一边倒”方针给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带来巨大作用:第一有效地抵制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对新中国的颠覆活动,稳固了新政权和提升了在国际上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之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从国内来说,新中国脱胎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文化极其落后,长年的战争更使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国民党残余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和抵抗时有发生,尤其是蒋介石集团退守台湾,也策划有朝一日反攻大陆颠覆新型的人民政权;中间势力由于对中国共产党能否稳定政权产生怀疑,也处于摇摆不定和观望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俄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作者:李伟欢
来源:《大观》2016年第06期
摘要:俄罗斯是中国边境线最长的邻国,是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中俄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对国家制定对外政策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外交政策体现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研究中俄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于我们认识俄罗斯有着重要作用,研究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对于我们国家调整对俄政策有很大的启示。

通过研究俄罗斯的对外政策,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对俄政策,发展两国睦邻友好的关系,并且使中国在中俄关系中抢占先机。

同时也能在国际重大事务中预测俄罗斯的立场、分析其举动,有利于我们国家做出最好的判断和决策。

关键词:中俄关系;对外政策;思维方式
一、中俄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
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对语言起决定作用,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取决于思维的不同角度,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动,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

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影响表达思想的内容和相应的语言形式的不同。

(一)整体性与个体性
中国人注重整体和谐,中国人的整体观念起源于对自然界的认识,把自然界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

《周易》以代表大地的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将象征万事万物的其余六十四卦置于其后,以天地为准则,将天地间的道理包容在内,从整体上把握宇宙和万事万物,形成了概括天地间的世界体系,体现了一种系统的整体观。

这种思想传承已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谓深远。

与中国重视整体性相比,俄罗斯则更强调个体性。

受基督教宇宙观的影响,认为人是由上帝创造的,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有最高的个人价值和尊严,所以要充分尊重人的个体性。

同时,俄罗斯人明确将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现象和本质相区分,并分别对个体做出深入的分析研究。

他们认为所有的事物是互相独立的,并且可以独立存在,有着自己内在的运动规律。

这种思想深深影响着俄罗斯,逐渐形成了俄罗斯人个体习惯思考的思维模式。

(二)实用主义与个人主义
中国人倾向实用主义,实用主义不是自私主义,而是一种生存主义,是一种生存的状态。

中国人的实用主义由来已久,一切学问、宗教、文学、思想、艺术等,都以实用为根据。

中国人崇尚实用主义的简单淳朴,认为这是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最低限度的索取,同时也是给予别人最大的回报。

人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才是我们现今对实用主义的最佳理解。

俄罗斯人倾向以保护自我为目的的个人主义。

俄罗斯受西方影响,批准了《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及其它相关的基本人权和自由国际公约。

当今,在人权与自由观被《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法律文件中确立下来的情况下,人权和自由的“区域化”观点也在各国得到了广泛的立法认可。

(三)直觉感性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
中国人重视感性直觉思维,注重实践经验,借助于直觉体会,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传统的中医理论,如春秋战国时代名医扁鹊发明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就属于典型感性直观和经验判断的例子。

可见中国哲学讲求实用,用直觉顿悟的内心体验的思维方式去悟出自然法则,而不用概念和语言去描述也不用逻辑推理去论证。

而俄罗斯重视理性逻辑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

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各种能力之母。

俄罗斯传统哲学思维以客观对立为出发点,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相对立的概念与范畴,对外部事物的反映不是靠直觉感性的认识,而是依赖于逻辑理性的表述,是一种理性逻辑思维模式。

二、中俄不同思维方式对中国制定对外政策的启示
当前,国际格局正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的巨大转变之中,大国关系也显露出明显的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中俄作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成员,其外交政策也在不断调整。

准确把握大国关系变化及其趋势是科学判断但前国际局势的重要尺度和关键因素之一。

中俄面临着这一历史性变化,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所以,如何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也成为中俄对外政策和战略的新课题。

俄罗斯人思维中的个体性、个人主义表现在外交上就是“尚武”,即强硬的外交政策。

俄罗斯人的个体性就是注重个体;个人主义就是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俄罗斯那这几种思维集合在一起就决定了俄罗斯实行强硬的外交政策。

中国人思维的整体性、实用主义表现在外交上就是“尚和”,即和平的外交政策。

整体性就是注重事物的长远发展,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重视和谐。

实用主义就是注重是实践经验的运用,中国具有传统的思维法办式。

这几种思维方式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中国人“尚和”即和平的外交政策。

中国的思维方式体现在外交上就是“尚和”,俄罗斯的思维方式体现在外交上就是“尚武”,这在对待美国、欧盟、日本的态度上有所体现,其中俄罗斯强硬的对外政策在世界舞台上确立
了自己的形象,在一些方面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出于对中国长远发展的考虑,我们不仅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还要借鉴俄罗斯的强硬外交政策,该坚持原则的地方,寸步不让,就像邓小平说的“原则问题,不用谈”。

虽然我们在对外政策中也有强硬的一面,但是力度还不够。

要把强硬的外交政策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把握好一个度。

【参考文献】
[1]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2]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姜勇.浅谈中国人的思维方[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
[4]冯绍雷.相蓝欣主编.俄罗斯与大国及周边关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李兴.国际秩序新变局与中国对策的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09(11)
[6]戴秉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EB/OL].中国外交部网站,2010-12-07.
[7]刘桂玲.俄罗斯外交政策新调整[J].国际资料信息,2011.
作者简介:李伟欢(1989-),女,汉族,河北保定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口译方向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