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相关论文集-可用做课题资料
家校共育课程设计小论文
家校共育课程设计小论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核心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理解应用场景。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项目实践。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应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详细的教学大纲将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指出教材的章节和具体内容。
教学内容将覆盖基础知识、核心理论、案例分析和实验技能四个方面。
具体包括:1.基础知识:对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进行系统讲解,包括定义、特点、分类等。
2.核心理论:深入剖析学科的核心理论,讲解其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研究现状等。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况。
4.实验技能: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增强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包括:1.讲授法:系统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在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选取和准备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将充分利用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资源。
具体包括: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以拓宽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保证实验教学所需的设备齐全,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家园共育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家园共育论文(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家园共育论文家园共育论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
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园共育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园共育论文1摘要:所谓家园共育主要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通过较为主动的沟通、了解、支持,在双向互动中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家长充分参与,让他们与幼儿园教学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家园互动,共同让孩子茁壮成长。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教育一、组织学习,转变教育理念(一)召开家长会。
通过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让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孩子受益终身的道理。
(二)利用橱窗,为家长提供学习的机会。
向广大家长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等,同时也成了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渠道。
不少家长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认真阅读,接受信息并付诸实践。
(三)书刊材料宣传。
向家长推荐订阅《早期教育》家教版、《走进童心》等有关幼教书刊,组织专家宣讲团来园讲课,开拓了家长的视野,增长知识。
二、开展丰富的活动,促进家园合作共育(一)成立“家长委员会”。
充分利用家长中高学历、高素质、理念新的特点,采用参与、交流等方式,吸纳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教育,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开会、座谈,探讨家庭教育工作、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和家园联系等情况,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园互动。
(二)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
针对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重视教育、轻视德育、超前教育、滥用奖励、关照过渡等现象,必须从更新家长的观念入手。
家校共育论文 10篇
家校共育论文10篇篇一浅论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们逐渐的认识到,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实现家校共育。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学生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实现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家教共育新模式。
下面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家校共育;存在问题;措施1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教育就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也就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说,需要将家庭教育放在和学校教育同等的地位上。
下面本文就针对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指出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的措施。
一、家校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家校共育是实现教学效果发挥的最佳途径,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放学之后学校无法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此说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家校共育新模式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珠三角地区家长忙于工作而忽略家庭教育。
众所周知,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根本无法顾及到孩子的学习。
家长起早贪黑忙工作,孩子往往交给长辈带或者是请保姆带,长辈宠爱孩子,而保姆的文化水平达不到,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家校共育模式不能顺利进行。
第二,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不关心。
家校共育新模式要求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家长对学生的在校情况漠不关心,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生活情况,家长置之不理,阻碍了家校共育模式的发展。
第三,家长认为教育学校的事,不想参与学校共育。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其生活和学习情况都是学校的事情,学校需要尽职尽责的管好自己的孩子,而家长并没有什么责任对孩子进行教育。
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目前很多家庭都缺失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
第四,很多家长的思想观念存在错误,认为孩子以后能够赚钱就行,学习并不重要。
家校合作(优秀范文五篇)
家校合作(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重要话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热情地讴歌赞美家校合作,视其为“最完美的教育”,这给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努力方向。
各美其美,不可或缺有家庭就有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因家庭而生、伴家庭而长、随家庭而兴、跟家庭而旺。
家庭教育作为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活动,包含着家庭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呈现出家庭教育两层最基本的含义:一是“在家庭的教育”;二是“教育在家庭中”。
前者是有形的、具体的,与学校教育在逻辑上是相通的;后者是平凡的、平常的,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效。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即当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当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并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当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时,学校教育就应运而生。
先接受家庭教育,后接受学校教育,终身接受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使命“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夯实孩子成长的起点和基点。
学校教育接力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从而使学校教育更加温馨、更为给力、更富成效。
既没有脱离家庭教育的纯粹学校教育,也没有脱离学校教育的纯粹家庭教育。
教育是一个功能完备、体系顺畅、富有效率的有机整体。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作为三根支柱撑起教育的宏伟大厦。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利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复杂的任务,最完美的教育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他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刻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即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
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对塑造儿童所起作用居于首要地位。
家校共育论文10篇
家校共育论文10篇篇一浅论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们逐渐的认识到,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实现家校共育。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学生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实现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家教共育新模式。
下面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家校共育;存在问题;措施1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教育就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也就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说,需要将家庭教育放在和学校教育同等的地位上。
下面本文就针对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指出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的措施。
一、家校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家校共育是实现教学效果发挥的最佳途径,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放学之后学校无法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此说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家校共育新模式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珠三角地区家长忙于工作而忽略家庭教育。
众所周知,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根本无法顾及到孩子的学习。
家长起早贪黑忙工作,孩子往往交给长辈带或者是请保姆带,长辈宠爱孩子,而保姆的文化水平达不到,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家校共育模式不能顺利进行。
第二,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不关心。
家校共育新模式要求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家长对学生的在校情况漠不关心,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生活情况,家长置之不理,阻碍了家校共育模式的发展。
第三,家长认为教育学校的事,不想参与学校共育。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其生活和学习情况都是学校的事情,学校需要尽职尽责的管好自己的孩子,而家长并没有什么责任对孩子进行教育。
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目前很多家庭都缺失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
第四,很多家长的思想观念存在错误,认为孩子以后能够赚钱就行,学习并不重要。
家校合力,共建和谐校园论文
家校合力,共建和谐校园论文教育教学论文题目:“家校合力,共建和谐校园”——教师家访活动有感作者:伍丽佳工作单位:宁乡县青山桥镇心田中学手机号码:188********2013年9月“家校合力,共建和谐校园”——教师家访活动有感为了解家长对学校的需求,增进教师与家长的亲近感,联系师生情感,促进家长、学生、教师间的合作,宁乡县教育局安排了“家校合力,共建和揩校园”教师全员家访活动。
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于2012年12月3-4日及2012年12月10-11日下午对全校每一位学生家庭进行了家访。
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学生放假时间很长,我们学校又地处农村,留守儿童多,学生居住地分散,学习环境较差。
为了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以更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家访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家访,还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
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
通过本次家访,我感受颇多:一、家访的重要性当今社会已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电话、电脑及网络的普及使得传统的上门家访越来越少,教师、家长与学生三方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
其实,家访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无论社会怎么发展,生活如何变化,家访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都不容忽视,它是架起学校和家庭互相沟通的桥梁,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朱杰平时是一个能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的孩子,可前不久他违反学校规定,带了一个手机到学校,老师发现了并暂时没收了他的手机,询问他为什么要带手机到学校来,他一言不发,可自从收了手机后他总不能安心上课、整天郁郁寡欢,老师多次找其谈心也未能解决问题。
当我们到他家家访后,终于知道了问题的症结。
他奶奶告诉我们,朱杰的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平时就朱杰和奶奶在家,奶奶体弱多病,很多时候需要朱杰照顾,家中的重活、粗活也得靠他来完成,拿个手机给他,以便奶奶发病或家中有重要事情的时候能及时联系他。
家校合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夏军英.昆山外来务工子女德育创新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5,(3):12-14.[2]周利群.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3][4][8]赵忠心.外国家教之道[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1-42.[5]谢群锋.浅析家庭教育在“三结合”教育现实中的一些困惑教师[J].2013,(7):10-11.[6]Filp.Johanna.From mutual blame towards trust:Changing school-family relationship in Chile[J]. Childhood Education,1998(2):34.[7] Street,phiL Home school cooperation at the secondary level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successful schools project[J]. Childhood Education, 1998:101.[9]周大平.求索中的家长委员会[J].教育与管理,2012,(22):40-41.[10]刘晓.基础教育“家校合作”的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11]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3.[12]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3-54.[13]姜超.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透视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15] 陆春晔.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D].苏州大学,2010.[16]杨艳.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5):36.[17]王华晔.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D].河北大学师范大学,2013.[18]康艳.中小学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5):26.[19]安德志.论小学家校合作理论与学校管理的结合[J].教育与管理,2016,(1):23-25.[20]金文斌.外来务工子女家校合作教育关系探析——一昆山市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2,(4):11-14.[21]李倩茹.协同教育视角下的家校合作建设[J].家校合作,2012,(12):12-14.[22]廖镇卿.浅谈小学家校合作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12):15-18.[23]刘红霞.家校合作建设:小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J].北京教育,2012,(1):8-10.[24]刘建军.小学网络家校合作教育功能优化的路径选择[J].山东教育,2013,(2):6-9.[25]吕健,陈金浩.完善小学家校合作的教育功能[J].教学实践与管理,2010,(6):9-12.[26]李玲.家校合作建设与创新教育新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10-12.[27]方华.家校共育赢未来——对家校合作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2014,(1):11-13.[28]黄河清.英国家校合作探微[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0):22.[29]杨艳.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5):12.[30]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401.[31]岳盼盼.构建小学家校合作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0):13-15.[32]梁蓉.论班导师制的实施[D].四川师范大学,2010.[33]邹强.国外家校合作问题研究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10):36-37.[34]黄河清.美国家校合作管窥[J].教育评论,2015,(6):24-27.[35]陈晓红.家校合作的特性、作用和再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8):11-13.[36]常慕佳,姚江林.浅析流行文化与小学生家校合作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6,(3):7-8.[37]蔡宏生,郑文慧.家校合作教育视野中的学校管理环境建设[J].家校合作,2015,(7):9-10.[38]丁兰华.论小学家校合作的德育功能[J].文化视点,2015,(9):11-13.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家校合作,共育共建
家校合作,共育共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学校是孩子智慧的殿堂,家校合作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不再只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和学校必须携手合作,共同育人,共同建设美好的教育环境。
本文将从家庭和学校的角度,探讨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如何实现共育共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是孩子性格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源泉。
在家庭中,孩子接受着父母的爱与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思想道德、礼仪习惯,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
父母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出品行端正、懂得爱护和尊重他人的孩子。
父母还应该多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支持和正能量,让孩子在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
孩子的成长除了家庭教育外,学校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
学校是孩子知识获取和才能发展的重要场所,是培育未来人才的摇篮。
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专业的师资队伍能够提供孩子全面的发展。
学校应该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帮助孩子们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必须携手合作,共同育人。
只有当家庭和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和紧密的合作关系,孩子的成长才能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
家庭和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双方应该多交流、多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沟通孩子在学校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双方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教育。
家庭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学校也应该积极加强家长教育,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发挥家庭在培养孩子人格和心理健康上的作用。
家校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形成完整的合作机制,实现共育共建。
学校应该加强家庭教育,为家长提供相关的教育培训和指导,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和育人能力。
家校合作论文
家校合作论文家校合作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这种合作形式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认可和倡导,认为家校合作对于提高学生学业表现、社会能力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
在过去,家校关系通常被视为相对独立的两个领域,学校负责教育教学,家庭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校合作被认为越来越重要。
研究表明,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和社会适应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家校合作有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与教师互动、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规划课外活动等。
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和全面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学校也可以与家庭共同合作,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规划,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家校合作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影响,也对家庭和学校本身有积极的影响。
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学习动力和成绩,增强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对于家庭来说,参与到学校的活动和决策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优化家庭教育方式,提升育儿水平。
对于学校来说,家庭的支持和合作可以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和社区认可度,提升学校的整体学习氛围和教育质量。
然而,家校合作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不畅、理念不合、权责划分不清等问题可能会导致家校合作的效果不佳。
因此,为了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学校和家庭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共同制定合作计划和目标。
总之,家校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合作形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构建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和交流,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家校合作共促成长论文
家校合作共促成长论文引言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家庭提供了温暖的爱和关怀,学校则提供了知识和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校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家校合作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一些加强家校合作的方法。
家校合作对孩子的积极影响1. 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家校合作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
当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业表现时,孩子会感受到来自两个环境的支持和鼓励,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家庭可以与学校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学校也可以与家庭共同制定学习目标,提供学习资源和辅导,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2. 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通过教育孩子遵守家规和社会规范,培养孩子的纪律和责任心。
学校则通过校规和班规,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制度,培养学生的纪律和集体荣誉感。
当家庭和学校一致行动时,孩子会更加认可规则的重要性,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家校合作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兴趣爱好、社交能力等不同方面的发展。
家庭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兴趣培养,学校则可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社交平台。
当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时,孩子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关注,有助于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全面发展。
加强家校合作的方法1. 加强沟通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是加强家校合作的基础。
家长可以定期参加家长会,与教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成长需求。
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
此外,现代科技的进步也为家校沟通提供了便利,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等渠道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校园生活。
2. 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制定孩子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家长可以与教师沟通孩子的学习需求和目标,学校可以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和辅导。
家校共育相关文献
家校共育相关文献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互动,共同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角色都至关重要,只有两者紧密合作,才能实现孩子的全面成长。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家校共育策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社会化环境。
家庭不仅是孩子的温暖港湾,更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更要提供情感上的关怀和教育上的引导。
而家校共育正是通过建立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实现孩子全面发展的目标。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课堂,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
学校不仅提供知识的传授,还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学校中,老师是孩子的引路人,他们不仅要教会孩子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和价值观。
而家校共育正是通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孩子在学校得到全面的教育,同时在家庭中得到持续的关怀和引导。
家校共育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沟通交流,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
只有家庭和学校紧密合作,共同育人,才能使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那么,如何实现家校共育呢?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家校沟通机制,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
其次,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家长还应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与老师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并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最后,社会和学校应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为家庭和学校共育提供更好的支持。
家校共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通过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可以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承担孩子教育的责任,并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校共育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框架。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社会化的两个重要领域,互相影响和作用。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而学校则是孩子接受正式教育的主要场所。
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个体发展、学习成就、社交能力等都有重要作用。
教育学则关注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合作,认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是关键,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多方面需求。
家校共育的核心思想是家庭与学校合作共育,共同育人。
家庭与学校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
家庭要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交流与学校教师、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等。
学校也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合作,与家长积极互动,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并提供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家校共育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
家庭可以参与学校的家长会、亲子活动、义务劳动等,与教师和其他家长交流,了解学校教育情况。
学校可以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家庭教育环境和孩子的个体差异,为家庭提供相应的支持。
同时,学校要定期向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与家长合作解决孩子在学校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探讨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形成共识,共同育人。
家校共育对于孩子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提高学习成绩,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品德素养。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共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多样化需求,使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两个不同的环境中得到良好的培养和照顾。
然而,家校共育也面临一些挑战。
家庭和学校在价值观、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合作共育需要双方协调一致。
同时,家庭和学校的资源分配不均,有些家庭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有些学校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质量,这也制约了家校共育的发展。
关于家校合作课题论文题目参考30例
关于家校合作课题论文题目参考30例我非常乐意为您提供与家校合作主题相关的30个论文题目参考。
1. 论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必要性和效果2. 家校合作对于中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3. 如何在家校合作中加强家长的参与度4. 家校合作中如何处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矛盾5. 家长的心理素质对家校合作的影响6. 家校共育模式下的学校家长会运营7. 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家长参与教育模式研究8. 家校合作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9. 家校合作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10. 家校合作对孩子性格发展的影响11. 加强家校合作,推动教育公平12. 家长参与网络线上教育的挑战和前景13. 家校合作中的亲子互动活动设计研究14. 家长心理健康与家校合作的关系15. 家校合作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16. 家校共育模式下的家庭教育理念17. 家校合作在学生语言能力提升中的作用18. 家校沟通中教师的角色和能力培养19. 家长参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20. 家长参与学生习惯养成的有效方法21. 提高中小学家长学科知识的可行性探究22. 家校合作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策略23. 基于家长需求的家校合作模式研究24. 家校合作在留学生教育中的应用25. 家校合作中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发展26. 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农村教育创新27. 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的家校合作模式探究28. 家校合作模式在幼儿园拓展中的应用29. 家庭困境对家校合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30.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探索和策略研究以上论文题目只是一个参考,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此外,您的论文题目要具备可研究性、可操作性和有意义的特点,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同时,您在写论文时,要注意阐述立意和论证方法的科学性、逻辑性和有效性,并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伦理标准。
家校联系论文 家校合作促教育
家校联系论文家校合作促教育正文第一篇:家校联系论文家校合作促教育家校合作促教育江雯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自我意识、同伴关系得到飞速发展的阶段,在小学阶段加强家校合作意义重大。
下面就家校合作的优点及自己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1.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①家校之间有距离,家长参与面不广。
真正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来的家长面并不是很广。
目前家校练习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家长会”为主,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每学期最多能开一到两次家长会,家庭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教育断层。
②家校合作缺乏换位思考、学校单向灌输多。
家校合作双方欠缺对对方的充分理解,在实际合作过程中,我们有些教师把学生身上的问题全归罪到家长头上,认为是家长素质低,“家教”不好。
有的家长认为老师让家长到学校“解决问题”是老师无能,耽误了自己的工作时间,认为把孩子放到学校就该学校负责。
③家校合作活动不系统、难以坚持。
家校合作计划是实现家校合作目的的基本保证。
学校在新学期伊始都制定了家校合作的工作计划,但往往难以坚持甚至是根本就不开展了。
而且有的活动即便是开展了,也有组织不得力、实效性差的问题,更别提收到什么效果了。
因而,从根本上来说,目前的家校合作还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的体系。
2.家庭方面存在的问题①家长素质待提高,参与的认识不到位。
从家长教育子女的意识来看,很多家长还被传统的观念和行为习惯所左右,没有意识到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认为家长的责任只是满足孩子在物质生活土的需求,主要任务是“养”,而“教”则主要是学校的责任。
②家长参与的形式单一。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其实有很多,但是家长参与的渠道还是比较单一的,比如“家长会”、“接送孩子时和老师交流”、“家访”、“校访”等。
家校合作相关论文集-可用做课题资料
家校合作相关论文集-可用做课题资料家校合作在我校的初探与思考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
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
_______苏霍姆林斯基内容摘要教育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
现代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责任,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教育已从单一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时代呼唤家校合作,教育需要形成合力。
家庭教育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及教育发展的需要。
社会需要发展,发展需要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普及化的今天,教育提倡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合作,尽可能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尽可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本文试图从我校目前形式分析,要加强家校教育的合作,使外来子女在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克服本校传统教育中的一些不合理成分,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建立起家校合作的有效平台,最终使教育形成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家校合作子女探索思考一. 我校家校合作的现状。
(1)学校对家长及外来子女家长的认识与理解上的问题。
一般认为:家长在与学校打交道中的情感是复杂的,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自信力不足,缺乏沟通基础,家庭环境缺乏教育特征,他们往往不懂如何教育孩子,他们不仅没能力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反而时常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
也有更多外来家长整天忙忙碌碌,根本没有时间来参与学校教育,或即使有时间也不积极,如家长会之类活动,家长反应并不十分热烈,令学校教师心情沉重。
再如“家长跟教师在儿童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等也影响着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合作。
学校和不同职务的教育工作者对与家长合作亦有不同的看法。
香港教育人士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都认为与家长合作是必须的,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三篇
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三篇《篇一》家校合作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我作为教育工作者,深感其重要性。
通过家校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长的期望,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家校合作主要包括家长会议,家长讲座,家长开放日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也可以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家长的需求,期望,以及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在未来的学期中,定期举行家长会议,每学期至少两次。
在会议中,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会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我还将定期举行家长讲座和开放日,邀请家长来校参观,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通过家校合作,我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让家长和学校能够及时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我也希望通过家校合作,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环境,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每学期开始的时候,我会制定详细的家校合作计划,包括家长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家长讲座和开放日的时间,内容等。
在计划制定好后,我会及时通知家长,并确保他们能够按时参加。
在家校合作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沟通和理解。
我会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会向他们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我还会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家校合作的内容和方式。
在家长会议中,我会准备详尽的学生学习报告,包括学生的成绩,学习态度,以及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家长讲座中,我会邀请有经验的教师或者专家来讲解有关教育的话题,例如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等。
在家长开放日中,我会安排学生带领家长参观学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
在每学期开始的时候,我会将家校合作计划发送给家长,并通知他们有关家长会议,家长讲座和开放日的时间和地点。
在家长会议中,我会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家校协同文章
家校协同文章
《家校协同:为孩子共筑美好未来》
哎呀呀,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家校协同这个事儿!就好像盖房子,学校和家庭那就是两根最重要的支柱呀!
你想想,孩子在学校里学知识、学技能,就好比在打造房子的框架。
老师教他们语文、数学、各种有趣的知识,不就像给房子添砖加瓦嘛。
可是光靠学校够吗?当然不够呀!这时候家庭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啦。
比如说在家里,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呀。
就像我家,我会经常问孩子:“宝贝呀,今天在学校学啥啦?”这可不是简单的问问,这是在给孩子的学习加把劲儿呢!咱得让孩子知道,学习可不只是在学校里的事儿,家里也同样重要!
再比如,家长得给孩子做好榜样呀!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抱着手机玩,却要求孩子认真看书学习,这怎么行呢?这就好比家长自己是个歪柱子,还指望房子能盖得稳稳当当吗?咱们得自己先站直了,孩子才能跟着学好呀!
学校呢,也不能光自己使劲儿呀。
老师们要多和家长沟通呀,“嘿,家长您看,孩子这方面有点薄弱,咱得一起帮着补一补呀!”这不就像盖房子时大家一起商量怎么让房子更结实好看嘛。
家校协同,就如同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为孩子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都重视起来,让孩子们在这温暖又有力的支持下,茁壮成长,走向美好的未来!我相信,只要家校齐心协力,就一定能为孩子打造一个无比灿烂的明天!。
强化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六年级班主任工作论文)
强化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年级班主任工作论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老师往往能在课堂上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力量。
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是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而在家庭中接受的是家长主导的训练,学校教育的力量和家庭教育的力量同样强大但是力的作用方向相反,其结果是不言自明的。
所以,强化家校合作,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觉得很有意义。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一、教师应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帮助家长形成孩子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
学习的主体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只有学习者主动地、独立地获取知识、钻研课题,学习才会有成效,学习者才会真正学到东西。
传统中,家长往往用“打、骂、斥、喝”的教育手段迫使孩子学习,使孩子被动地去学习,这显而易见是与自主学习相对立的他主学习,是与主体教育思想相违背的一种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家长的眼光若仍停留在“逼”这个字眼上,让子女被动地、而不是主动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很明显,其教育方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其家庭教育的效果是很低的,子女学习的效率也是很低的。
为此,当务之急是家长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子女学习具有主体性,是孩子学习而非家长去学。
只有让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去学,而非被动地去学,学习才是有效的。
教师应引导家长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实意义,要用长远的眼光来审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紧迫性,主张学生主动地去学,积极地去学,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孩子不仅在学校,而且在家里,能同样得到生动活泼地成长,发挥自身的潜力。
家长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家庭范围内指导孩子学习,引导孩子走向自主学习的轨道,为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助一臂之力。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篇模版)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篇模版)第一篇: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众所周知,家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首位老师。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开端,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如果得不到家庭教育的良性配合,就会收效甚微,甚至劳而无功。
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一度出现了偏差,前者被赋予了过多的教育职能,后者则相反,被一定程度的矮化。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校审视自身,在家校合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家校合作是协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个竞争与合作、新科技革命、转变与跨越的时代,面对学校教育的理想与挑战,思考家庭教育与民族未来的关系,再看看今日儿童的现状,学校单方面已无力应对,必须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这种努力的目的不仅在于学校能够生存、发展下去,而且更直接地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教育,关系到我们祖国的未来!因此,来自家庭方面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方法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庭教育质量不高,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不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
特别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手段和态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结合,学校与家庭形不成教育的合力,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我们对学校的现状做了认真的分析:我校招收的学生有本地生,也有不少外地借读生。
在工作中,通过与家长的接触,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存在着误区。
经常听到老师们反映:某某家长说了,孩子考不好就是老师没本事;孩子的学习就应该由老师管,否则我们上学干吗呀;当有时孩子出现了问题,老师向家长反映时,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当着老师的面对孩子就是几巴掌;当孩子在校内与同学发生了摩擦,放学后,家长堵在校门口,厉斥当事学生,为自家孩子出气;也有些家长在老师面前说的头头是道儿,回家后依旧不管孩子,从思想上也不够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家庭校园合作参考文献
家庭校园合作参考文献
1. 潘亚杰,胡伟,苏莉莉。
(2017)。
《家庭校园合作对学生
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述评》。
《教育研究与实验》,(2),153-155。
该文通过对多个研究的综述分析,揭示出家庭校园合作对学
生学业成绩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加强家庭校园合作的建议。
2. 吴晨,徐娟,王盈姣。
(2019)。
《家庭校园合作在儿童发
展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学前教育研究》,(8),
37-40。
该文综述了家庭校园合作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影响
该合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家庭校园合作的效果受到家
庭背景、家庭教育观念、学校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3. 王琳,钟岚。
(2018)。
《家庭校园合作对学前儿童社交能
力促进作用的研究综述》。
《现代教育论丛》,(15),157-160。
该文对家庭校园合作对学前儿童社交能力促进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研究表明,积极的家庭校园合作有助于提升学前儿童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郑焕章,张焕菊。
(2016)。
《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的涵义及途径分析》。
《现代教育进展》,(14),113-116。
该文探讨了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的涵义及途径,并提出了加强家庭校园合作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研究认为,家长参与学校治理是加强家庭校园合作的关键。
以上是参考文献,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文献,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家庭校园合作及其对学生学业和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合作在我校的初探与思考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
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
_______苏霍姆林斯基内容摘要教育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
现代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责任,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教育已从单一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时代呼唤家校合作,教育需要形成合力。
家庭教育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及教育发展的需要。
社会需要发展,发展需要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普及化的今天,教育提倡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合作,尽可能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尽可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本文试图从我校目前形式分析,要加强家校教育的合作,使外来子女在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克服本校传统教育中的一些不合理成分,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建立起家校合作的有效平台,最终使教育形成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家校合作子女探索思考一. 我校家校合作的现状。
(1)学校对家长及外来子女家长的认识与理解上的问题。
一般认为:家长在与学校打交道中的情感是复杂的,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自信力不足,缺乏沟通基础,家庭环境缺乏教育特征,他们往往不懂如何教育孩子,他们不仅没能力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反而时常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
也有更多外来家长整天忙忙碌碌,根本没有时间来参与学校教育,或即使有时间也不积极,如家长会之类活动,家长反应并不十分热烈,令学校教师心情沉重。
再如“家长跟教师在儿童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等也影响着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合作。
学校和不同职务的教育工作者对与家长合作亦有不同的看法。
香港教育人士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都认为与家长合作是必须的,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他们都欢迎家长在校外参与个别学生的教育活动和有组织地支援学校,但当家长进入校内干预学校日常运作和决策时,他们倾向与自我保护并产生某种程度的恐惧感,他们的职业权威和形象受到了威胁和挑战,他们质疑家长的决策能力。
这种现象在我校更为明显。
原因在于,我们认为家长介入校内事务时,是在监督、挑毛病。
这是对家校合作目的的偏狭认识。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一旦抱有这种目的,合作就是一句不切实际的空话。
(2)外来子女家长对学校的认识与参与上的问题。
从目前家庭方面来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未能认识到参与与学校的合作管理就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有不少父母认为一旦孩子上学,教育孩子的责任就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和其它方面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
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事情,学校是监护人,学校是权威的化身,学校难以接近,甚或称“无事不登三宝殿”,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自己只管孩子的衣、食、住。
持有这种思想的家长一般不会热心参与对其孩子的教育。
相反,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做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没有尽好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另外,不正确的分数观导致家长思想偏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分数,在智育上能与学校配合,能督促孩子做功课等,但在其他方面则表现平平,有的则莫衷一是,或对孩子娇生惯养,或对孩子过于苛刻粗暴,甚至进行打骂。
再者,家长认为自己文化素质不高,不懂教育,没有能力参与学校教育活动。
“据香港教育界人士研究得知,香港学生家长认为与学校加强合作,最大好处是有助于家长和学校管教学生和提高学生之品行及学业成绩,当涉及学校内部运作,如制定学校政策,为学校筹款和监管校方工作等等时,则觉得帮助不大。
另一现象是:在我校处于,农村地区外来子女家长从来就未曾参加过家长会,还有的压根就未听说过什麽是家长会,他们认为学校咋说就咋依,既是有怨言也没有机会提出。
二.对策与思考——建立务实高效的家校合作关系和途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培育人文素养。
在建立灵活、有效的家校合作关系中一定要体现教育合作中的人本思想和人文素养。
人文主义的基本主张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利益;人文主义的特点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主张自然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强调个人才能,自我奋斗、把陶冶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理想;提倡理性,追求知识,尤其把尊重人和彼此平等思想作为核心。
当今学校教育的宗旨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就成了教育的时代强音。
作为学生,学校、家庭、社会是接受教育的主模块,学校无疑是获取知识的主阵地。
人们经常更多地关注学校教育,品评学校是与非,却容易忽视家庭教育在学生时期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教育要求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各个层面,要求他们之间具有和谐、对话、主动、科学的新型关系,显性的家校关系占据了主导地位,使他们形成合力,从而使教育对象获取最大的成功。
众所周知,师生关系与以前相比的确得到了改善,但与之相应的家校关系却显滞后,特别对新形势下较为复杂的家庭关系又当如何妥善处理,它关乎还学生一个原本、健全的教育氛围、过程和效果。
因此,人文素养教育在教育中有独特的作用。
从坚持以德育为核心,提高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效性;实施人文化教育管理,探索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性;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这些都对家校合作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也是实施家校合作的思想基础。
(二)转变观念,重构家校合作思想。
在家校合作上牵涉多层面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长关系等,无论关系有多复杂,坚持以人本思想构建和处理学校各种关系,势必会形成科学有效的家校关系,最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目前在处理家校关系上必须改变以下观念:(1)变被动为主动。
(2)变不平等为平等。
(3)变通报批评型为对话协商型。
(4)变回避推诿型为沟通协调型(5)变务虚型为务实性。
(6)变显型为隐形。
把长期、稳定、优秀的成果和做法过滤、沉淀、保持为校园长久文化和特色。
即把显型的化为隐形。
(7)变单一型为多元兼容型。
(8)变冷漠忽视型为热情关心型。
(三)以活动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创建新型合作活动模式。
1.建立以校为核心的家校合作关系。
2.建立以家为核心的家校合作关系。
在以上不同类型的合作中,双方应采取主动态度,坚决克服被动接受,不能一味等靠,都想让对方先做出姿态或表率,这在现实中都是有害的,最终会导致僵化、误解性被动局面,因此要树立灵活、开放、务实、积极的合作态度,如定期、不定期地互通学生在校在家的各种综合表现。
在我们学校有这种现象:一是学校和家长互不来往,几年下来教师不知孩子的家长是什么样子;二是间接沟通、隔靴搔痒,效果不明显;三是有事来往型,这种现象是孩子犯了错误不得不硬着头皮来校的,这种情况也会导致难以应付的被动局面。
总之,要想获取家校合作新动力,收到新效果,那就必须在头脑中彻底转变以往的各种不正确的错误思想和不科学的方式、方法。
(四)关注家庭个体的特殊性,关注弱势家庭的教育,对不同类型家庭待以不同方式。
不同类型的家庭并存,这是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
通过对一些不同类型家庭的特点剖析,尤其是家庭教育可能遇到的难题,作一些探讨,为进一步搞好家校合作提供现实依据。
A.对外来人口家庭的家长须加强指导外来人口家庭由于父母教育程度低,普遍存在个人行为习惯欠文明,教育方法粗暴,对家庭教育认识不清等“先天不足”,因而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带来负面影响。
有关专家建议:成立“外来人口家庭教育指导班”,通过举行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和专题讲座等形式,让这些家庭的父母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掌握科学的方法。
以“上门指导”的方式,具体指导家长进行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设立“家长开放日”,实行家校同步教育。
从而使外来人口家庭的家庭教育跟上城市文明的步伐。
B .缺撼型家庭孩子情绪须注重调节缺撼型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异等原因,情绪受到创伤是显而易见的。
他们研究后提出,监护者的职业与学生情绪有密切关系。
职业为干部、教师等的监护者,对子女的抚养有一定的责任心,相对来说孩子的消极情绪容易缓解。
缺少文化修养的监护者,在家庭破碎后,往往把孩子当成出气筒或过多地向孩子倾诉离异后的痛苦,孩子容易出现负面情绪。
尽量做到缺撼而不缺位、缺撼而不缺爱、缺撼而不缺教。
C. 寄宿制幼儿家庭教育的缺陷莫轻视近年来,全国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在各地蓬勃发展,许多家长由于忙于事业、工作节奏快等各种原因,家长对寄宿制各类学校的需求不断上升,为此寄宿制学生行为习惯上的弱点也不断显现出来,与其家长在家教中对学生行为培养的态度和方法上的不当有极大关系。
由于与孩子长时间分离,寄宿制家长送孩子时总有些依依不舍,这影响了孩子的情绪,使孩子不愿父母离去。
这些孩子参加活动也比较被动。
父母与孩子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在寄宿制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家长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可以讲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替代的。
总之,要重点解决阻碍合作的各种问题、注重因材施教在不同家庭类型的运用,达到沟通效果,尤其是特殊家庭,要有针对性、实效性。
D.走读生现象。
对这一群体以往研究的较多,在各个层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课改的深入,我们在家校合作上也必须探索新思路,也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管理与实践:一是多开展家校理论学习,聘请专家来家校课堂讲学,使教师和家长共同进步;二是深入学生中间,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出合作育人规律;三是尽可能在学校、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和谐的人文关系;最后应建立家庭与社区的管理、指导型关系。
(五)采取各种有效途径,为家校教育形成最大合力,学校为家长尽可能提供各种沟通平台、方式A. 家长会。
家长会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多数学校采取的唯一效果突出的家校合作方法。
在这一沟通领域里我们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得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要开好一次家长会,就得认真考虑以下指导性内容:(1)由学校统一确定家长会的会议方案,它包括召开的时间、地点、目的与要求。
(2)召开全校教师大会,统一安排和布置家长会事宜、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搞好家长会前的师生动员。
(3)要求教导处、德育处对各班、各年级组织一次全面质量分析,包括学生的思想表现和文化课的掌握情况。
(4)学校对各年级组、教研组要宏观了解,班主任对本班每位学生要认真地、细致地、全面地、客观地评价,形成一个发展性的评价方案,以利于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
(5)学校根据学校发展状况,学生的普遍性发展状况、教师整体性发展状况、家长阶段性发展状况来确定是否召开全校家长会等若干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什么?最好先进行预测性评估。
(6)各班召开小会,由班主任亲自主持、各科任课教师参加的班内家长会。
让家长填写相关调查表,如对学校对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