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知道了化学变化是有快有慢的,并且可以从很多方面观
察判断化学变化的快慢,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为下面的实验探究做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出反应速率的
课例研究综 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又通过练习,要学生明确决定反应

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质本身的化学性质,外界条件可以
影响反应速率。通过实验探究和教材上的思考与交流,
学生自己就能够总结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些外界
条件因素。再通过一些日常生活、化学实验和工农业生
产中人为控制反应速率的实例,认识到学习反应速率有
关知识的重要性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 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3、通过分组合作实验和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 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采用问题探究的基本模式,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完 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在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授课中 教学策略选 应注意引导学生以宏观的,可感知的一些反应或实例理 择与设计 解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并能从 定量的角度进行表示。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总 结反思
学科
高中化学
教学课例名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

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何化学反应的限度。
在学生认识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
质后,引入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限度,使学生从化学
反应快慢和限度这一全新视角,继续认识化学反应。化 教材分析
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1、学生基础较差,对一些基本概念还存在一定程
学生学习能 度的混淆。高中阶段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抽象思维能
力分析 力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缺陷。但是通过高一上学期的学习

高中化学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 教案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 教案 教学设计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特征。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3)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学习中渗透辩证法。

二、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四、教法学法1.自主探究2.实验探究3.指导发现与问题解决相结合五、学生活动设计1.阅读教材,完成问题。

2.动手实验,探究速率的影响因素。

3.完成练习,巩固知识。

六、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 试管、烧杯、碳酸钙、1mL1mol/L盐酸、1mL1mol/L醋酸、硫代硫酸钠、硫酸、MnO2双氧水FeCl3七、教学过程【温故知新】【回顾1】必修2:P6,钠和钾分别与氧气和水反应的现象,完成表格。

【回顾2】必修2:P15,镁与水的反应现象,完成表格。

【引言】可见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如:钠与盐酸,铁与盐酸;酸碱中和反应,古文物的腐蚀等。

【讲解】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可以用快慢粗略的描述反应的进行程度,但参照不同反应的快慢不一样。

比如:铁的生锈相对煤的形成快,相对氢气和氧气爆炸慢。

因此有必要引入一个定量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

【板书】3.1化学反应速率【自主探究】【学生活动】阅读教材47、48页。

解决化学反应速率有关问题: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的减少量或____________ 的增加量。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年月日(星期)第 4 节任课教师:讲述]我们在前面学习中,主要讨论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及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两个根本问题,这是化学反应的两大特征。

[反问]当面对一个具体反应时,人们最关心的是什么呢?[投影]图2-17快慢差别很大的化学反应[思考与交流]通过投影观察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反应很快,有的反应很慢,但许多反应我们希望快,有些反应希望慢,人们希望能控制反应速率的快慢为人类造福。

根据投影同学们交流一下在炸药爆炸、金属腐蚀、食物腐败、塑料老化、溶洞形成、石油及煤生成等方面,那一些人们希望快?那一些人们希望慢?[讲述]咱们这一节就要讨论人们最关心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问题。

[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极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讲述]不同的化学反应速率快慢千差万别,快与慢是相对而言,在科学研究中需要一个统一的定量标准来衡量或比较。

与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想类似,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的快慢用“反应速率”来表示。

[阅读]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运动速率的理解,自学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内容。

[提问]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什么?[回答]通常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

[板书]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学生默记化学反应这两个特征学生思考学生带着问题观察ppt 图片学生交流讨论但不必给出报告,答案由老师在[提问]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哪些呢? [回答]由于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 ·L -1,而时间的单位有s 、min 、h 等,所以,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 ·s )或mol/(L ·min)等。

[板书]单位:mol/(L ·s)或mol/(L ·min)[提问]大家是否能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归纳出它的数学表达式呢?[回答]浓度的变化量一般用Δc (B),单位时间用Δt 表示,所以化学反应速率v (B)=tB c )( [思考]某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在5min 内由6mol/L 变成了2mol/L ,则以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的该反应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 [回答]0. 8 mol/(L ·min)[反问]有那些条件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

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5.2《化学反应的表示》(第1课时)

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5.2《化学反应的表示》(第1课时)
授新课:
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1.自学P106页的“活动天地”,说出哪种表示方法好。
优点: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自学P106页下部,找出:
(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用表示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表示,如:
↑表示,如:
↓表示:。如:
2、计算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S+O2 SO2
2HgO 2Hg+O2↑
4P+5O2 2P2O5
3、从化学反应3Fe+2O2 Fe3O4中,得到的信息中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物是铁和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
B、3份Fe跟2份O2反应,生成1份Fe3O4
C、每168份质量的Fe跟64份质量的O2完全反应,能生成232份质量的Fe3O4
2.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能独立计算常见的题目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
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2、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原子的,原子的都没有改变。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必然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之和。
备课时间
2014-3-6
学科
化学
课型
新授
课题
5.2<化学反应的表示>
备课人
王增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1.1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形成不同的反应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观念。

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原理,设计实验学会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相关计算;2.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相关计算。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分析法、推导法等四、教学过程【导入】展示相关图片,有些化学反应人们希望能快一些,如合成氨、工业炼铁等;有些化学反应人们希望其越慢越好,如塑料老化、钢铁生锈,因此,调控化学反应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讲解】回顾高一的相关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过程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可用单位时间内或者(均取正值)来表示。

【生】反应物浓度的减少,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问】表达式和常用单位是?【生】【讲解】注意:用浓度变化表示化学反应速率适用于气体和溶液中的溶质,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

计算反应速率一般用“三段思维法”,即起始、转化、某时刻量的情况来考虑,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各物质的量及变化非常清晰,一目了然。

m A(g)+n B(g)⇌p C(g)+q D(g)c始/mol·L-1a b00c转/mol·L-1mx nx px qxc t/mol·L-1a-mx b-nx px qx计算中注意以下量的关系:①对反应物:c(转化)=c(起始)-c(某时刻)①对生成物:c(转化)=c(某时刻)-c(起始)对于化学反应a A+b B===c C+d D若用v表示化学反应速率;Δc表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绝对值);Δt表示一定时间间隔,则用A、B、C、D四种物质分别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为:v(A)=____________;v(B)=____________;v(C)=____________;v(D)=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说课稿
1.书写练习:要求学生在家中完成一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练习。
2.研究作业:让学生查找并总结一些特定类型的化学反应,并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思日记:鼓励学生写反思日记,记录他们在学习化学方程式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这些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3)了解化学方程式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观察、详细记录、规范书写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化学的情感。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注重布局合理、内容精炼、风格清晰。板书布局分为三个部分:标题区、知识点区和例题区。标题区清晰地标明课程主题和课时,知识点区以条目化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例题区展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例。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书写原则、方法和典型例题。风格上,我使用规范、工整的字体,确保板书清晰易读。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以下前置知识或技能: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符号,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然而,他们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难以把握其书写原则和方法。
2.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可能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导致无法准确书写。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视觉辅助,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在教学前会进行充分的准备,规划板书内容,避免冗余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逐步揭示板书内容,与学生讲解同步,确保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节奏。

《化学反应的表示》定量研究化学反应PPT(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表示》定量研究化学反应PPT(第1课时)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表示
第一课时
-.
夯实基础
名师点睛
• 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 (1)质的方面: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 (2)量的方面 • ①宏观:表示各物质的质量比(各物质化学式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之比)。 • ②微观: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数值上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11
3.下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 程式是( )
A.C+B O2==点=燃==CO2 B.2CO+O2==点=燃==2CO2 C.2H2+O2==点=燃==2H2O D.CH4+2O2==点=燃==CO2+2H2O
12
• 4.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恰好完全反 应时消耗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B 140 g,则该反应 消耗B的质量为( )
A
C.反应条件
D.反应物
5.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 4P+5O2==点=燃== 2P2O5 的读法,错误的是( B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 4 体积的磷和 5 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 4 个磷原子和 5 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 2 个五氧化二磷
14
6.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观察化学方程式可得到很多信息。请你根据 化学方程式 4HNO3(浓)=光=照=或=△ =4NO2↑+O2↑+2H2O,写出你得到的三点信息。
(1)__浓硝酸_要避光保存在阴凉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硝酸在 光照或 加热的 条件下 分解为 二氧化 氮、氧 气和水
10

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

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

4.用化学反应速率比较同一反应在不 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用同一 物质来表示。
练习2:2N2O5=4NO2+O2,开始, C(N2O5)=0.048mol· L-1 ,经过1min后, C(N2O5)=0.030mol· L-1,则 -4 1. 8 × 10 V(N2O5)=— ———mol· L-1· S-1 。
B.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C.增大压强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8.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下 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 是( )
A.加热 B.改用98%浓硫酸
C.改用铁粉
D.增加铁片质量
是不是所有的反应都进行得很完全?
思 考:
实验发现,在二氧化硫跟氧气的反应中,无论怎样改 变条件都不能使二氧化硫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为什么?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
(第三课时)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3.改变这些条件,化学反应速率如何 变化?
4.反应4A+5B=4C+6D在5L的密闭容器 中进行,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 加了0.3mol,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 L-1· S1 B.容器中含D的物质的量至少0.45mol C.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一 定是4:5:4:6 D.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 0.3mol
-4 3.6 × 10 V(NO2)=————mol· L-1· S-1 -5 9 × 10 V(O2)=————mol· L-1· S-1
练习3:反应A+3B=2C+2D,在四 种不同情况下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初三化学教案5.2化学反应的表示(1)

初三化学教案5.2化学反应的表示(1)

年级学科初三化学课题化学反应的表示(1)备课人范金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配凭化学方程式;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关系过程与方法:举例讲解、学生板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微观意思和宏观意思,并将它们联系起来。

重难点重点:如何正确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难点:配平化学方程式课时 1 时间45分钟温故知新1、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不变、_________不变、_________不变。

2、现有反应A+B=C+D,3g的A与的8gB完全反应后生成6g的C,则生成D的质量是_____g;若想生成12g的C,则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是______g、B的质量是____g,生成D_____g。

【导入新知】:较P105表格中三种表示反应的式子,分析它们优点和缺点,讨论碳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用哪种方法表示更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一、化学方程式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化学方程式。

其中,“_________”表示加热,“____________”分别表示生成物是气体或者是沉淀。

注意: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或者沉淀,则不必加箭头。

二、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1)必须以_________________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遵守_________________定律,使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数目必须相等。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平化学反应式(使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3)注明反应条件(如加热、催化剂、通电、点燃等);(4)注明生成物的状态。

四、化学方程式配平既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是不变的。

配平的方法:观察法、设“1”法。

举例:N2 +H2— NH3P + O2— P2O5H2O—H2+O2CH4+O2—CO2+H2O练习: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1)H2S+O2SO2+H2O(2)Fe+O2Fe 3O4(3)C+O2CO(4)Mg+O2MgO【巩固练习】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Mg+O2MgO22Fe+3 O2Fe 3O42Cu+O2 2CuOH2O2H2O+O2↑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判断:(1)Fe+O2FeO2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2Fe3O4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反应方程式“aFe3O4+bH2=cFe+dH2O”中,化学计量数b为()A、1B、2C、3D、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2)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3)水电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4)乙炔(C2H2)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乙醇(C2H5OH)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化学反应的表示 课件(1)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化学反应的表示 课件(1)

3 Fe+ 4 CO2
小结: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口诀: 写---配---标---查
3.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视察法
(2)最小公倍数法
(3)奇数配偶法
试试看,你能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吗?
(1)1 C + 1 CO高2 温 2 CO
(2) P2+O5 点燃P2O5
任意改动氧气化学式,也与事实不符,应改为O2
(3) P+O2 点燃P2O5
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不相等,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决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 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等式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第五单元
课题2 化学反应的表示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目标
1.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个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并能正确 书写化学方程式。 3.学会化学方程式简单的配平方法。
温故知新
1、所有的化学反应必须遵守 质量守恒 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各化学计量数之间为最简整数比。
①视察法
以较复杂的物质为起点, 依次推导其它物质的系数
点燃
S + O2
SO2
点燃
C + O2
CO2
↑ ↑ 2H2O 通电 2H2 + O2
小试牛刀: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O + CuO —— Cu+ CO2
(反应条件为加热)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说课稿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说课稿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说课稿作者:许丹萍衷明华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22期【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是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

课本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

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教材中列举了大量的生活和生产实际。

同时,利用了“思考与交流”和“科学探究”等小栏目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普通班学生。

在知识的储备上,通过前一專题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化学键的相关知识。

在此既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在能力储备上,学生已经学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已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对实验有很好的把握,具备了一定的化学思维能力。

能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较好地把握学习内容。

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能够学会有关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3.熟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定义的探究,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教学设计课题: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问题导入】同学们,化学上用哪些方法来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这个化学反应的?【学生活动】回忆并书写氢气和氧气反应的表达式【教师提问】同学们认真观察和比较上述三种表达方式,你分别能获得反应中哪些信息?他们各有哪些优缺点?(设计目的: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思考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完善知识的方法。

让学生认识随着自己的学习与成长知识是不断地更新完善的。

)【学生讨论】表达式①反映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但没有反映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没有体现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表达式②反映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各物质的组成,但没有体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表达式③反映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关系和反应前后原子守恒,但看不出具体物质的种类和具体组成元素,且微观模型表达起来比较麻烦。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否结合上述三种表达方式的优缺点,自己创造出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来表示这个化学反应呢?【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结合上述三种表达方式的优点于一个表达式中,自主获得新的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教师引导】同学们创造出的表示方式中体现了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数目也没有改变,所以可否将“→”改为“〓”呢?【教师引导】数学上把这样的表达式称为什么式子?——方程式【教师引导】同学们探究出的这种表达方程式较全面地反映了化学反应中的信息,更体现了化学反应中前后原子守恒,化学学科上把它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

鼓励学生给化学反应方程式确切的定义。

【学生活动】在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基础上描述化学反应方程式概念。

(设计目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再造思维,让学生亲身体验定理产生的过程,理解新知的获得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已有知识产生疑问从而解答疑问中产生。

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方程式产生于学生自主获得,学生体验到学习自主角色的快乐。

)【教师板书】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归纳化学方程式具体反映出哪些信息?①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发生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变化的优点,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2、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能从不同角度读出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含重点、难点):
重点是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表示意义;
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

实验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情景创设:投影天宫一号火箭点火发射升空瞬间的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在这项伟大的事件中,有你所了解的有关化
学反应的应用吗?(学生会很兴奋的回答,液氢的燃烧。


导入新课:我们知道,通过化学反应不仅可以实现能量的转化,
也能实现物质的转化,而且转化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那么,
怎样用化学语言简明、科学地把这些化学反应表示出来呢?
[基本环节一] 探究表示化学反应的最佳方案
[提出问题]
1、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示化学反应?
2、请分析各种表式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你认为哪种表示方法最好?
投影: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为例。

1、文字表达式:
氢气+氧气点燃水
2、符号表达式:
H2+O2点燃H2O
3、微观图示法:
+→
4、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
学生组内交流、分析,总结各种表式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1、比语言表述简便,能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但是不便于国际交流;体现不出质量守恒定律。

2、不仅能简明地表达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还能知道各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微观构成,便于国际交流。

但仍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3、不仅具备以上优点,还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但是绘图繁琐,不便于记录和表达。

4、具备以上表达的所有优点,简明直观、能清楚地表述反应,是国际化的语言。

[过渡1]像2H 2+O 2
点燃 2H 2O 这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就叫做化学方程式。

你能定义化学方程
式吗?
[基本环节二]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 学生讨论、交流给出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阅读课本105页,了解化学方程式中“△、↑、↓”符号的表示和使用。

投影:观察下面几个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2H 2O 2H 2↑+O 2↑
2、CuSO 4+2NaOH==Na 2SO 4+Cu(OH)2↓
3、2KClO 3
2KCl +3O 2↑ 4、S +O 2SO 2
5、Fe +CuSO 4==Cu +
FeSO 4
在化学方程式中,
1、通常用“△”表示反应需要________, (能或不能)表示点燃;
2、用“↑”或“↓”注明生成物是______或是______;
3、“
4、5”中为什么没有“↑、↓”。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1、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同样如果溶液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

2、若反应进行只需1个条件,就把此条件写在等号上方,若需2个或多个条件,则分开写在等号上、下两方。

[小试牛刀1]
1、电解水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如图所示,请用化学方程式将它表示出来。

→+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派代表黑板板书。

教师个别指导。

[过渡2]提问从化学方程式“C+O2CO2”中,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
[基本环节三]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再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很容易获取:1、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的宏观认识;2、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对于反应体系中的质量关系,如各物质的相对质量之比的获取有一定难度。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投影给予适当的引导。

(例如:反应中各物质的相对质量之比的获取。

将反应中宏观物质质量与微观粒子质量联系起来,推出各物质相对质量比等于各物质化学式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2、32、44)之间的数量关系(12+32=44)及原因(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并指出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相对质量之比等于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实际质量之比。

师生共同总结化学方程式C+O2 点燃CO2的三种不同读法: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关系: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小试牛刀2]
1、化学方程式2H2+O2 点燃2H2O中氢气、氧气和水的质量比为()
A、2∶32∶18
B、4∶32∶36
C、1∶16∶18
D、2∶32∶36
2、在A+B=C+D的反应中,7gA和5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和若干克D;若要得到20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______。

(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后组内交流。

教师适当的给以方法引导。


[投影]课中检测
1、化学方程式是用_______表示________的式子。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3、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的正确读法是()
A、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
B、磷和氧气混合后可生成五氧化二磷
C、点燃条件下,4个磷原子和10个氧原子,生成了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或“↓”用法正确的是()
A、C+O2点燃CO2↑
B、2H2↑+O2↑点燃2H2O
C、4P+5O2点燃2P2O5↓
D、2H2O通电2H2↑+O2↑
答案:1、化学式化学反应 2、C 3、D 4、D
总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以及疑惑。

布置作业:
请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拟人的方式展开自述。

教后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化学反应入手,设置了三个基本环节,揭开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神秘面纱:为什么→怎样表示→表示什么。

从而实现了使学生从宏观事实、微观本质与符号表征相联系的方式认识一个化学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