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生平
陈友谅的兄弟 其父陈普才一共有五子
[键入文字]
陈友谅的兄弟其父陈普才一共有五子
陈友谅的兄弟,对于陈友谅我们应该都有一定的了解,他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但是对于他有没有兄弟姐妹很多人还是比较关系的,还有他的后代的怎么样,因为最后陈友谅最终被朱元璋打死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陈友谅的农民起义
友谅这个人,如果不是正好生逢乱世,群雄并起,农民起义,也许只最终会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万千人中的一个。正是在那个人人都可以拼出自己的一方天地的时代,才能让他这个小小的渔家之子,能打下一方势力,能够和明太祖朱元璋共争天下,还建立了一个大汉政权。
陈友谅生于公元1320 年,湖北沔阳黄蓬人,中国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参加以徐寿辉领导的天完红巾军,以功升元帅。公元1357,陈友谅,以勤王为理由,袭杀反叛徐寿辉的倪文俊。公元1359 年,杀天完将领赵普胜,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
公元1360 年,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建国号大汉,改元大义。此后,一面继续进行反元战争,一面把军事重心放在对邻境朱元璋部的战争上。大汉将士多数是天完旧属,对陈友谅杀掉徐寿辉,自立为帝的做法极其不满,在战争中相继倒戈降朱,使陈友谅接连败北,最终将天下在鄱阳湖大战中输给了朱元璋。
陈友谅建立了大汉政权
陈友谅建立了大汉政权后,极其自得,用现在的说法,大有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
感觉。因此,他一面继续进行反元战争,但另一方面却早已把军事重心放在了和朱元璋一部的征战上。在势力上来看,陈友谅控制着长江中游,朱元璋的势力则在苏南皖南赣中,势力相邻的两人,势必会爆发一场大战。两人的战争,历经龙湾(至正二十年
一代枭雄陈友谅曾让朱元璋闻风丧胆,弑君篡位,却死于冷箭
一代枭雄陈友谅曾让朱元璋闻风丧胆,弑君篡位,却死于冷箭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豪杰并起,其中最有实力的几个起义军是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今天咱们重点来说下这个陈友谅。
陈友谅
陈友谅出生于一个渔民之家,父亲有五个孩子,他在家中排行老三。小的时候读过一些书,长大后当做小吏,但是陈友谅并不满足。后来他在黄蓬起义,加入了红巾军,跟着徐寿辉南征北战。陈友谅是一个坚定的抗元者,按道理说他家是一个渔民,据说日子过的还可以,他本不应该对元朝的统治那么痛恨,可事实上陈友谅是所有抗元部队里最坚定的一个,即使后来的大明皇帝朱元璋都曾经动摇过,私下还和元朝的官员接触过,谈起过归顺元朝的事情。
陈友谅这个人生性狡诈,做事心狠手辣做事从不拖泥带水,他先用计杀死了天完政权的大将赵普,后又在今天马鞍山西南弑君篡位杀死了徐寿辉,自立皇位,国号为汉。
陈友谅
在和朱元璋的战斗中,陈友谅开始的时候是占有很大优势的,曾经几次打败朱元璋的部队,尤其是陈友谅的水军让朱元璋吃尽苦头,明朝皇帝朱棣大力发展水军,郑和七下西洋都与陈友谅强大的水军有关系。1363年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军队浩浩荡荡的开始了对朱元璋的进攻,陈友谅的船队每个都有三层楼那么高,每层都能在上面骑马作战,而且陈友谅把所有的船都有铁锁链连在一起,一时间声势浩大,朱元璋的内部发生了分歧,是逃跑还是战斗各抒己见,最后还是军师刘伯温为朱元璋下的决定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一死战。
朱元璋
陈友谅本来是进攻朱元璋的老巢南京的,半路经过南昌想起了之
前在南昌城下的耻辱,非要报仇不行,有大臣劝告我们的目的是来打南京老巢的,不能在此地耗时太久,陈友谅不听。就这样陈友谅攻打南昌而且一打就是三个月,在南昌守城的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朱文正在没有外界救援的情况下苦守三个月为朱元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死死的拖住了陈友谅的部队。三个月后陈友谅久攻不下,加之听说朱元璋马上来救援了,于是才撤军转头攻打南京。可是此时三个月已经过去了,部队刚出发时候的气势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将相故事-起义领袖陈友谅为什么会输给朱元璋?陈友谅称帝了吗?
将相故事-起义领袖陈友谅为什么会输给朱元璋?陈友谅称帝
了吗?
陈友谅,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之一,曾与朱元璋争夺天下之位。公元1320年生于沔阳,为沔阳渔家之子,在家排行老三。少时读书,略通文义,曾任县里的小吏,算命的说他日后定会富贵,因此他并不只甘心于做一个小吏。后来他投靠农民起义军,实力愈加强大,直至最后与朱元璋争夺霸位。应该说,陈友谅当时要比朱元璋的实力强大的多,却最终败给了朱元璋,身死道消。在优势明显的情况下,他为什么会败给朱元璋,最终输了天下呢?
从势力上看,陈友谅控制着长江中游,朱元璋的势力则在苏南皖南赣中,都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重要的两支势力,而要控制中国南部,两人必定会有一个重要的会战。
从军事谋略上看,当时的朱元璋高瞻远瞩,害怕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合,于是设计引诱他,让陈友谅的朋友写信让他迅速赶来。陈友谅率师东下,在多次呼叫未果后才知道自己被骗了。朱元璋早有准备,陈友谅自然大败,又因为正逢潮落,船只被搁浅,死伤无数,丧失战舰数百艘,陈友谅只能仓皇逃走。反观陈友谅性情强硬多疑,他自持兵力强盛,在势力强大后就迫不及待想向东攻取应天。如此一对比,朱元璋的军事能力明显高于陈友谅。
从武器装备上,当时陈朱两人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战舰数百艘楼船。船高数丈,船有三层,丹漆粉饰,设有走马棚,船上船下人语之声互不相闻,橹箱都用铁裹住。朱元璋的战船却远小于陈友谅的战船,以致不能仰拱。不过朱元璋分析优劣后,利用小船的机动性还是艰难打败了陈友谅。
从民心上来看,两者大战时,陈友谅刚经过一次大战,陈不思收拢人心,还极其强硬。在军心动摇之下,还大杀战俘。反观朱元璋,不仅不杀战俘,还将俘虏放归,收买了民心,使得陈军的军心愈发动摇。
历史趣闻陈友谅和朱元璋是什么关系?陈友谅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陈友谅和朱元璋是什么关系?陈友谅怎么死的
导语:两人是敌对关系。陈友谅,湖北沔阳黄蓬(今洪湖市黄蓬)人;出生于沔阳渔家,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父陈普才有五子
两人是敌对关系。
陈友谅,湖北沔阳黄蓬(今洪湖市黄蓬)人;出生于沔阳渔家,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陈友谅是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
1357年(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逃奔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乘机杀了倪文俊,吞并了他的军队,自称宣慰使,随即又称平章政事。当时,长江以南只有陈友谅部最强。朱元璋攻取太平后,与他为邻。陈友谅攻陷元池州,朱元璋派常遇春率军前去攻打陈友谅,夺取池州。
1359年(至正十九年),陈友谅以会师为名,从江州突然来到安庆,赵普胜在雁汊以烧羊迎接,当他刚一登船,陈友谅便马上杀了他,吞并其军。然后以轻兵袭击池州,被徐达等击败,参战军队全军覆没。
1360年(至正二十年),徐寿辉仓促从汉阳出发,临时驻扎江州。江州是陈友谅管辖之地,他命士兵埋伏在城外,然后将徐寿辉迎入城中,马上紧闭城门,将徐寿辉所部全部消灭。随即以江州为都,挟奉徐寿辉居于此地,而陈友谅则自称汉王,设置王府官属。然后挟持徐寿辉东下,进攻太平。但太平城坚不可拔,于是陈友谅军便利用大型船只靠近西南城墙,士兵们顺着船尾爬过矮墙进入城内,攻克太平城。此后,陈友谅便愈加骄狂。
陈友谅性情强硬而多疑,喜欢以权术控制部下。他已自称皇帝,而
历史趣谈:影视剧中的陈友谅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影视剧中的陈友谅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导语:起兵反元:陈友谅,沔阳渔家之子。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陈友谅蜡像他少时读书
起兵反元:陈友谅,沔阳渔家之子。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
陈友谅蜡像他少时读书,略通文义。有一卜者在察看过其祖先的墓地之后说:“日后定会富贵。”陈友谅心中暗喜。他曾任县里的小吏,但这并非他的目标。1355年(至正十五年)正月,徐寿辉遣其将倪文俊复破沔阳,陈友谅于黄蓬起义,加入红巾军,初为簿书掾,后以功升元帅。1357年(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逃奔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乘机杀了倪文俊,吞并了他的军队,自称宣慰使,随即又称平章政事。1358年(至正十八年),陈友谅率军攻陷安庆,又破龙兴、瑞州。然后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而自己则领兵进入抚州。不久,又破建昌、赣、汀、信、衢。
建汉称帝当时,长江以南只有陈友谅部最强。朱元璋攻取太平后,与他为邻。陈友谅攻陷元池州,朱元璋派常遇春率军前去攻打陈友谅,夺取池州。赵普胜是有名的骁将,号称“双刀赵”。开始与俞通海等驻扎巢湖,一起归附朱元璋,后来叛归徐寿辉。这时他正为陈友谅驻守安庆,多次引兵争夺池州、太平,到处抢掠。朱元璋为此担忧不已,于是引诱赵普胜的食客,让他潜入陈友谅军中去离间赵普胜。赵普胜没有发觉,见到陈友谅的使者总是诉说自己的功劳,觉得自己有恩于陈,脸上露出悻悻的表情。陈友谅由此怀恨心中,怀疑他要背叛自己。1359年(至正十九年),陈友谅以会师为名,从江州突然来到安庆,赵普胜在雁汊以烧羊迎接,当他刚一登船,陈友谅便马上杀了龙兴(今江
陈友谅简介_陈友谅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陈友谅
鄱阳湖之战
至正二十三年(宋龙凤九年,1363年)七月,在朱元璋统一江南之战中,朱元璋率军在鄱阳湖(今江西鄱阳湖)击败陈友谅军的著名水战。
是年二月,张士诚派吕珍军围攻小明王的最后据点安丰(治今安徽寿县)。安丰粮尽援绝,刘福通战死,安丰告急。朱元璋虑及到安丰系应天(今南京)屏障,救安丰就是保应天,遂于三月率兵渡江救安丰。三战三捷,吕珍败逃。陈友谅江州(今江西九江)兵败后,伺机收复江西,乘朱元璋率主力往救安丰,江南空虚之机,于四月亲率主力号称60万,水陆并进,于十一日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占领吉安、临江、无为州。洪都地处赣北平原,位于赣江下游,由赣江向北经鄱阳湖与长江相连,军事地位甚为重要。为了进攻洪都,陈友谅特地制造了数百艘巨舰,外饰红漆,舰高数丈,上下三层,每层都设置有上下相通的走马棚,下层设板房作掩护。有橹几十只,橹身裹以铁皮。上下层住人,互相听不见说话。(《续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七)据传,大的可载3000人,小的可载2000人。陈军登陆后,即对洪都发起猛攻。朱元璋军都督朱文正与参政邓愈、元帅赵德胜、指挥薛显、元帅牛海龙等诸将拒守各城门。陈友谅军全力攻城,赵德胜、牛海龙等先后战死,朱元璋军伤亡惨重,但城中军民死守洪都。洪都被围累月,与外阻绝,消息不通。六月,朱文正派千户张子明向朱元璋告急。
朱元璋得报后,急命正在围攻庐州(今安徽合肥)的右丞徐达、参知政事常遇春回师驰援,并于七月初六,亲领帐前亲军指挥使冯国胜、同知枢密院事廖永忠、俞通海等,与之会合率舟师20万,往救洪都。七月十七日,朱元璋率军进至湖口(今江西湖口),为了把陈友谅困于鄱阳湖中,以便与之决战,朱元璋派指挥戴德率部屯于泾江口(今安徽宿松南长江边)。复以另一部屯南湖嘴(今江西湖口北),切断陈友谅的归路。同时派人调信州兵守武阳渡(今江西南昌东南)以防陈军逃跑,朱元璋则亲率舟师由松门(今江西都昌南),进入鄱阳湖。
揭秘陈友谅的下场 赔了性命折了夫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揭秘陈友谅的下场赔了性命折了夫人
导语:陈友谅简介陈友谅生于1320年,卒于1363年,共享年44岁,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并且建立了大汉政权。陈友谅是湖北沔阳人,陈友谅在一个
陈友谅简介
陈友谅生于1320年,卒于1363年,共享年44岁,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并且建立了大汉政权。
陈友谅是湖北沔阳人,陈友谅在一个渔家出生,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陈友谅小时候读过书,所以在文学方面也略知一二,后来陈友谅在县衙做小吏,对此陈友谅并不满足现状,他认为自己将来必有一番大的作为。1355年,倪文俊攻破了沔阳,陈友谅加入了红巾军,参加起义活动。随后,陈友谅因立功,升为元帅一职。1357年,倪文俊和徐寿辉发生了内乱,倪文俊没有杀掉徐寿辉,他担心徐寿辉前来抱负,便逃到黄州,投靠了陈友谅。陈友谅不久之后,便杀了倪文俊,将倪文俊的军队进行了兼并,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
1358年,陈友谅的军事实力扩大后,他率兵攻打了安庆、瑞州等地,进而进入江西等地。
当时,陈友谅是长江以南的霸主,拥有很强的军事战斗力。后来,朱元璋和他成为了邻居,朱元璋想要夺取池州,于是便派遣常遇春前去讨伐,陈友谅手下有一员猛将叫赵普胜,后来陈友谅中了朱元璋的反间计杀掉了赵普胜。
1360年,陈友谅杀死了徐寿辉,吞并了徐寿辉军队,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大汗。在他即位之时,各位臣子们都站在沙岸上向陈友谅恭贺他成为大汉的天子。
朱元璋不断进攻陈友谅打下的城池,陈友谅和朱元璋进行了正面开
生活常识分享
十一个陈友谅
十一个陈友谅
第一个陈友谅:湖北沔阳人,出生于元朝延祜七年即公元1320年,
系南北朝宜都王陈叔明之二十九世孙,系唐朝朝庭命官节渡使,陈伯万之
十九世孙,(陈伯万原籍,江西泰,因官迁湖南邵阳镇守边邑,携家眷于
鹅圹定居),陈伯万下传子孙至汉帝陈友谅垂直世系于后:陈伯万——元和——翔——诩——昭文——省华——尧佐(\三尧世家\)——述古——
康宗——祖三——奉三——文孙——君晓——仲沈——朝璞——文运——
云秀(字千一)——思玉(字陈普才,沔阳人)——陈友谅(注:元末建
立大汉朝政权,乃大汉皇帝,上自胡公九十一世,在位四年,身殉鄱阳之战。)寿终四十四岁,薨葬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进首义公园处,至今作
省级文物保护。(引自《伯万公宗谱》考察纪实)。
第二个陈友谅:元朝末期,湖南洞口人,系鹅圹始迁祖——陈伯万之
二十世孙、上自陈胡公九十二世,其垂直世系于后:陈伯万下传——元和——翔——诩——昭文——省华——尧佐(\三尧世家\)——述古——康宗——祖三——奉三——文孙——君晓——仲才——鉴——六七——昌达——宪问——宗英——友谅(注:乃汉帝陈友谅之侄子,现在的洞口人说,他们是汉王陈友谅的子孙)这个陈友谅的子孙分布于湖南洞口、桃江、四
川等地,殁葬桃江县县城外郎山,妻张氏卒葬无底井。(引自伯万公宗谱
及洞口人的实录)。(实际名叫陈佑亮)。
第三个陈友谅:明末湖北麻城人,老谱载:\江西临江府新谕县,桃
花村陈姓,于元朝末年,红巾军倡乱,从战乱之中移徒湖北麻城县,孝感乡、兰田坝,鹅掌大丘,世居数代。明朝中叶再迁四川务川县,戴城图二
陈友谅——我从未想过做英雄
陈友谅——我从未想过做英雄
不少朋友说荆楚之地人杰地灵,能写的人物不少,屈原、孟浩然、米芾、张居正、李时珍、徐寿辉哪一个都是光辉的存在,随便拿出来写一个都足以让人羡慕,但我挑来挑去却挑上了陈友谅,不少朋友感到奇怪,说我不会选人。
陈友谅的大名应该说没有不知道的,甚至比起米芾、徐寿辉还要响亮一些,就其缘由全在金庸先生,一部《倚天屠龙记》让不认识陈友谅的人都知道有这个人存在,他是丐帮八袋长老,是霹雳手成昆的徒弟,为人性阴毒,善权谋之辈,先后利用宋青书,杀真帮主史火龙用自己人替代;软禁少林方丈以此要挟“夺取屠龙刀,控制整个参与屠狮大会的江湖人士”。与主角相比,他实在妄自做了一回人,朋友说起的时候也是一阵咬牙切齿,恨不得能穿越过去对着陈友谅的肚皮恨恨踹上几脚。
但不管心头有多恨,没人否认陈友谅是一个人物。
不是英雄,但至少是一个枭雄。
枭者,强横而野心勃勃,能勇无谋之人,为利己而不择手段,则可用其“枭”字……项羽是英雄,刘邦是枭雄。赵云是英雄,吕布是枭雄。
同是笑看风云的人物,同样是驰骋江湖的豪杰,其结果而言却并不是殊途同归,好在陈友谅似从一开始就没想做英雄,枭雄才是他毕生追求的道路。
他出生渔民,其祖上本姓谢,到了其父这一代,日子过不下去,为了活命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
卑微的出身带给了陈友谅骨子里的自卑,让他迫切的希望改变这一切。
他开始读书,书还读得不错,读书之余还学了一点武艺,凭着这些他终于考入了当地的县衙做了一名地道的公务员。
这个工作并没有带给他多大的荣耀,存在骨子里的自卑依旧在,他发现那些看不起他的人,依旧看不起他,那不屑的眼神让他感到莫名的烦躁。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语,意思是说一个人经过了长时间
的沉淀和磨练之后,他的胸怀和信念都会变得更加坚定不移,即使遭遇挫折和困难,他也
能够保持高昂的斗志和热血。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明朝时期著名将领陈友谅的故事。下面
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
陈友谅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军事将领,他是嘉靖年间的“三元及第”之一,也是一位杰
出的抗倭将领。在他年轻的时候,就被任命为南京太监的护卫,但他并不甘心做这个低贱
的差事,于是他主动请命参加了对抗海盗和倭寇的战争。
陈友谅是一个极其勇猛和果决的将领,他多次带领部下对抗倭寇,并在战争中取得了
极为出色的战绩。但是,他也遭遇了很多的挫折和困难,尤其是在一次对抗倭寇的战争中,他的部队遭受了沉重的伤亡,他自己也中了箭,受了重伤。他被迫退回了故乡,开始了长
时间的自我修行。
在这段时间里,陈友谅经常到天然的冰川上去,每天都喝冰水,并把自己放进冰水里,长时间地呆在那里,一方面是为了加快自己身体的恢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
志和心态。他渐渐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磨练,才能够保持住
自己的热血和信念。
经过了十年的艰苦修行,陈友谅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而他的心态和意志也变得更
加坚定不移。他重新返回战场,并率领自己的部队对抗倭寇,最终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他
的勇气和毅力,让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这句成语不仅仅反映了陈友谅的经历,也反映了许多人类
共同的经验和真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经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但只有那些经
明朝陈友谅简介
明朝陈友谅简介
陈汉高祖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沔阳(今湖北仙桃)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陈汉开国皇帝。
出身渔家子,曾为县吏。参加天完红巾军,隶丞相倪文俊为簿书掾,以功升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以倪文俊谋害天完帝徐寿辉,杀文俊,遂并其军。自称宣慰使,旋改称平章政事,掌兵权。与元兵交战,连克今江西、安徽诸地。至正十九年(1359年)九月,杀天完将领赵普胜。同年底,杀徐寿辉左右部属,挟持寿辉,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称汉王。至正二十年(1360年)闰五月,在采石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年号大义。天完将士不服,纷纷脱离,兵力渐衰。屡与朱元璋战,不利。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江州为朱元璋攻破,退都武昌。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八月,与朱元璋战于鄱阳湖,兵败中箭死。子陈理继立。
朱元璋最大的对手陈友谅:胆略过人却过于残忍
朱元璋最大的对手陈友谅:胆略过人却过于残忍
明末天下大乱,除了最终一统中土的朱元璋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大盐枭张士诚,志大才疏,而另一个人却成为朱元璋登顶的最大对手。
他就是陈友谅。
陈友谅是湖北沔阳府玉沙县人,治下在今天的湖北省沔阳西南的沔城。此人出身渔家。从各种记载中判断,陈友谅懂经史,通武事,胆气豪壮。但是,种种情形表明,他很有可能属于那种艺不算很高胆子却极大,胆子虽然很大心并不细且很黑那一流人物。
元末天下大乱之后,陈友谅投奔到了徐寿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天完红巾军中,在丞相倪文俊部下做薄书掾,大概是主管总务簿册一类的小官。随后,逐渐以军功升任为元帅。听起来这个名头很吓人,当时却并不值钱。
元帅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职官名,春秋晋文公时,就已经称中军主将为元帅。唐初开始,元帅一般由皇子亲王担任,权任极重。后来的宋朝也沿袭了这种做法,大体上只有皇子才能出任号令一方的元帅之位。比如,北宋亡国的靖康之耻时,侥幸脱出的赵构,便被困在都城里的大哥宋钦宗任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到蒙古人建立了元朝时,大约是觉得这个汉语的官名很威风,于是,最开始在边疆地区,后来在全国各地,设立了许多元帅府或者分元帅府,成为一个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公署。为此,元末大乱时,凡是拉起一竿子人马的人,哪怕是阿猫阿狗,只要手里握有百八十个鸟人,便都会自称元帅,有壮胆吓人、自娱自乐的意思在里面。这种情形,和民国时期,手里有几只枪就会给自己任命一个“司令”,今天满大街都是“总裁”、“董事长”的意思差相仿佛。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这位陈友谅不完全是虚张声势,他还真的掌握了一支有相当实力的部队。当时,天完国皇帝徐寿辉与丞相倪文俊合谋,把太师邹普胜排挤出了决策层。不久,这位丞相便大权独揽,露出不把天完皇帝放在眼里的模样。于是,皇帝徐寿辉准备重新起用邹普胜来制约倪文俊。倪文俊知道后,将自己一再提拔、如今已经独
第一任陈汉皇帝陈友谅的一生
第一任陈汉皇帝陈友谅的一生
(1316~1363)48岁1316年出生
陈友谅简介:
陈友谅,男,曾用名(亦名):陈秃子(电视剧)
出生:
1316年五月,元仁宗延祐七年(一说1321年)出生于河南江北行省沔阳府玉沙县宝成乡石板里陈家湾(今湖北省仙桃市通海口镇石垸村洪湖口)
父母:
父亲为陈普才,母亲为吴氏
背景:
大背景:
元末黑暗统治
家庭背景:
1、陈友谅本姓谢,祖父时入赘陈家,改姓陈。
2、曾祖陈闻禧生有五子,依次取名为陈千一、陈千二、陈千三、陈千四、陈千五。陈千一是陈友谅的亲祖父
4、祖父生长子陈普才、次子陈普略、三子陈普全,长子陈普才为陈友谅父亲
5、陈普才结识渔家女吴氏,并结为夫妻。吴氏生有七子,陈友谅排行老四,陈友谅上有三个哥哥:友富、友财、友直;下有三个弟弟:友仁、友贵、友信。
1317年2岁
1318年3岁
1319年4岁
1320年5岁
1321年6岁
1322年7岁
1324年9岁
1325年10岁
1326年11岁
1327年12岁
1328年13岁
人生克星-朱元璋出生:
1328年10月21日,朱元璋在濠州钟离县东乡出生(今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燃灯寺村),排行第三。
1329年14岁
1330年15岁
1331年16岁
1332年17岁
1333年18岁
1334年19岁
1335年20岁
1337年22岁
1338年23岁
1339年24岁狱吏
成为狱吏(具体年代不确定):
陈友谅少时好学,略通文义,姿貌丰伟,膂力过人,优于武艺,弱冠仕元任元沔阳总管府“狱吏”。
1340年25岁
1341年26岁
1342年27岁
1343年28岁
1344年29岁
历史上的陈友谅和金庸笔下的有什么不同 他们是同一个人马
历史上的陈友谅和金庸笔下的有什么不同他们是同
一个人马
本文导读:就小说里面的人物性格来说,确实是和历史上的陈友谅有些相似之处的,但是,历史上真正的陈友谅其实不是明教的人。
起兵反元
陈友谅(1320年-1363年),元朝末年湖北沔(miǎn)阳人,家中以捕渔为生。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
陈友谅年少时略通文义,但体力过人。有个算命的在查看过其祖先的墓地之后说他日后定会富贵,陈友谅心中暗喜。1355年正月,徐寿辉起义,带领红卫军攻破沔阳,陈友谅反对蒙汉地主阶级统治,于黄蓬起义,加入红巾军,后因立功升为元帅。
徐寿辉
1357年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逃奔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乘机杀了倪文俊,吞并了他的军队,自称宣慰使。第二年,陈友谅率军攻陷安庆(位于安徽省)以及许多其他地方。
建汉称帝
当时,长江以南只有陈友谅部最强。朱元璋攻取太平府(今安徽马鞍山)后,与他为邻。1359年,徐寿辉想迁都龙兴,陈友谅不同意。第二年,徐寿辉仍然决定迁都龙兴,仓促从汉阳出发,临时驻扎江州。江州是陈友谅管辖之地,他命士兵埋伏在城外,待徐寿辉部下一进城中,便马上紧闭城门,将徐寿辉所部全部消灭。
随即以江州为都,挟持徐寿辉居于此地,而陈友谅则自称汉王,设置王府官属。后来,陈友谅便愈加骄狂,并设计杀了徐寿辉。徐寿辉一死,陈友谅以采石五通庙为刑殿,匆匆即了皇位,国号汉,史称“陈汉”,改元大义。势力范围涉及江西、湖广之地。
大战朱元璋
后来,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龙湾(今江苏南京城郊)交战。因为潮落,船被搁浅,死者无数,丧失战舰数百艘,陈友谅大败,只得坐小船逃走。
历史趣谈: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和陈友谅之间的比较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和陈友谅之间的比较
导语:陈友谅生于1320年,卒于1363年,共享年44岁,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并且建立了大汉政权。陈友谅是湖北沔阳人,陈友谅在一个渔家出生...
陈友谅生于1320年,卒于1363年,共享年44岁,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并且建立了大汉政权。
陈友谅是湖北沔阳人,陈友谅在一个渔家出生,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陈友谅小时候读过书,所以在文学方面也略知一二,后来陈友谅在县衙做小吏,对此陈友谅并不满足现状,他认为自己将来必有一番大的作为。1355年,倪文俊攻破了沔阳,陈友谅加入了红巾军,参加起义活动。随后,陈友谅因立功,升为元帅一职。1357年,倪文俊和徐寿辉发生了内乱,倪文俊没有杀掉徐寿辉,他担心徐寿辉前来抱负,便逃到黄州,投靠了陈友谅。陈友谅不久之后,便杀了倪文俊,将倪文俊的军队进行了兼并,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
1358年,陈友谅的军事实力扩大后,他率兵攻打了安庆、瑞州等地,进而进入江西等地。
当时,陈友谅是长江以南的霸主,拥有很强的军事战斗力。后来,朱元璋和他成为了邻居,朱元璋想要夺取池州,于是便派遣常遇春前去讨伐,陈友谅手下有一员猛将叫赵普胜,后来陈友谅中了朱元璋的反间计杀掉了赵普胜。
1360年,陈友谅杀死了徐寿辉,吞并了徐寿辉军队,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大汗。在他即位之时,各位臣子们都站在沙岸上向陈友谅恭贺他成为大汉的天子。
朱元璋不断进攻陈友谅打下的城池,陈友谅和朱元璋进行了正面开战。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展开了鄱阳湖大战,陈友谅败于朱元璋,
陈友谅
陈友谅
陈友谅,沔阳玉沙县人,世业渔。本姓谢,祖赘于陈氏,因从其姓。少读书,略通文义。曾担任过县衙小吏,但非其所好。蕲黄起义爆发后,他慨然投奔红巾军,为倪文俊统军元帅府的簿掾。从文俊攻城夺池有功,升至领兵元帅,驻黄州(今湖北黄冈)。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文俊谋弑天完帝寿辉不果,逃奔黄州,友谅乘机杀之,其部众尽归友谅,友谅自称宣慰使,不久称平章政事,从此握有天完政权的军政大权。
是时,北方红巾军宋政权兵势大盛,刘福通率师攻汴梁,分军三路北伐,元军主力被吸引,无力南顾。陈友谅抓住时机在南方扩张地盘。是年十月,友谅发战舰东下,与巢湖水师赵普胜部合兵进攻安庆。友谅直捣小孤山,大败义军元帅胡伯颜,兵临城下。饶州祝宗奉友谅命来援攻南门,普胜军东门,友谅军西门,筑飞楼昼夜急攻。元淮南行省左丞余阙负伤自刎,城中焚死者以千计。至正十八年正月城破。自至正十二年起,赵普胜屡攻安庆不得,至是城下,自四川至池州长江上中游打通,天完军威大增。
陈友谅攻占安庆后,为扩大战果,分兵进攻皖、浙、闽、赣各地。
赵普胜奉命东进,与朱元璋争夺地盘。是年四月,自枞阳发兵夺回被占的池州,俘朱军院判赵忠。普胜命别将守城,自据枞阳水寨,与元璋军战于建德等地。十九年四月,元璋军夺走池州,普胜破石埭、太平二县。双方争夺安庆尤为激烈,朱军屡攻不下,后调黑先锋领兵水陆并进,船至枞阳,普胜于水中置铁索横截,将黑先锋及所部擒获。
王奉国奉命于是年二月率军20 万攻信州(今江西上饶)。是役历时最久,战况激烈。元镇南王子大圣奴、枢密院判官席闰等屯兵城中坚守。十九年正月,元江东廉访副使伯颜不花的斤自衢州引兵来援,天完军受挫。二月,陈友谅弟友德率军驻信州城东,攻城益急。三月,王奉国分信州军攻衢州。六月,奉国率军穴地百余处,或架梯登城,破信州,大圣奴等战死,伯颜不花的斤自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友谅生平
仙桃市档案局提供
起义反元驰骋大江南北()
1320年(延祐七年),陈友谅出生于沔阳(今仙桃)排湖一户渔家。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
陈友谅读书数年,略通文史大义,及长从师习武,“膂力过人”,生性好强,义气刚烈,其性雄豪,姿貌丰伟”。曾为县小吏,但不乐其事。陈友谅胸怀大志,广交地方豪杰,与张定边、杨从政等人成为好友,颇有行侠仗义之风。
元朝后期,朝廷腐败。元末顺帝时,更是民不聊生。皇帝、贵族、大官僚,他们的奢侈浪费达到了惊人地步;而人民群众很少有土地,有的成批死亡,有的外出逃荒,甚至出现“人相食”、“父子相食”的悲惨景象,阶级矛盾极为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对汉人、南人的压迫也愈来愈残酷,民族矛盾日益严重。
1350年(至正十年)8月,陈友谅约合张定边、张必先、陈英杰及其弟友仁等一批志士,在排湖南岸起义,除恶斩霸。他们提出了“除暴安良”、“打天下大不平”的口号,矛头直指元朝统治。
1351年(至正十一年)南方农民起义大面积爆发,湖北徐寿辉、
邹普胜在蕲州举兵反元,声势浩大。陈友谅得知徐寿辉兵起,速率义军慨然往从。次年正月,徐寿辉遣倪文俊为帅,陈友谅为先锋,攻取沔阳府。随之下汉阳,克武昌,威振江汉。不久陈友谅领兵为元帅。
1353年,南方起义军受挫,陈友谅率部退避沔阳湖区,休养生息,起义军退隐的地方为现在的洪湖市黄蓬山。
1355年(至正十五年)正月,陈友谅带领义军从黄蓬奋起,一举攻克沔阳城。
1357年(至正十七年)9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投奔时任黄州总管的陈友谅,陈友谅乘机杀了倪文俊;这件事使陈友谅威名大振,地位不断上升,很快被授予平章政事(即宰相),领统兵大元帅。
1358年(至正十八年),陈友谅率军攻陷安庆,又破龙兴、瑞州。然后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而自己则领兵进入抚州。
1359年(至正十九年)3月,陈友谅遣大将王奉国攻占信州路(江西上饶),随之取衢州(浙江衢县)占新昌。势力遍及湖南、湖北、江西还有安徽、广东、福建、浙江部分地域。陈友谅力量成为了江南地区反元的主力军。
在1351年至1359年8年间,陈友谅直接指挥亲自参加与元朝军队进行过大小战斗一百余次,从元廷管辖中夺取路(府)、州、县城一百余座,累计击败元军近百万人次,斩杀元廷重要将领二十余人。陈友谅所取得的系列辉煌战绩,大大动摇了元朝各地军队的战斗力,并直接威摄到元廷的腐朽统治,为明王朝的初创建立铺平了道路,推进了新旧朝代的更替。
建都九江创立大汉政权()
1359年(至正十九年),陈友谅在接连取得重大胜利后,实现“还我大汉河山”的愿望日益强烈,势力也越来越强大。
徐寿辉见陈友谅势力日强,颇有功高盖主之威,总想设法控制。陈友谅攻战龙兴后,徐寿辉企图迁都于此,陈友谅没有同意。徐寿辉即率部由汉阳转迁江州。陈友谅见其来意不善,布伏兵于城外,待其入城后,张定边带兵即斩随从,软禁徐寿辉。当年8月,陈友谅以江州(九江)为都,自称“汉王”,年号“天定”,举起“灭元兴汉”大旗。
当年5月,陈友谅挥戈东进,攻安徽太平府,太平城坚难攻,陈友谅就以战船靠城,将士沿船尾攀堞而登,遂克其城,驻军采石镇。
1360年6月16日,陈友谅见徐寿辉无能统军主政,却常以皇帝自居,即废除徐寿辉,在采石矶五通庙行殿称帝。
不久回江州建都,国号大汉,改元大义,大汉政权正式建立,设立中书内阁,建立六部,封邹普胜为太师,张定边为太尉,张必先为元帅。
大汉政权建立后,陈友谅招揽贤良,整顿军纪,推行屯田,曾驻军邾城(武汉新洲),围湖屯田。此际,陈友谅尊儒重教,提倡办学。据《抚州府志》记载:大汉时在抚州设立学校,招收生员一百五十人,开课教学。同时开办贸易市场,招引巨商大贾,江南富商沈万三也到
江州,兴办宝市,开设尊珍馆。不仅常用物资交易日盛,珠宝古董、精品瓷器成为市场一景,江州城中,呈现繁荣景象。
元朝旧官员傅箕称赞说:“以雄毅之姿,英迈之略,纠集群师,起兵汉沔,而威吴楚。凡行师立署,所至之处,能者使,才者用,贤而有德者尊,礼俾各遂其性。意于富贵功名者不强以职,此所以趋轶群雄者。”元末进士周闻孙称陈友谅:“铖镇豫章,政修令行,人心大和,百司庶府,奔走率职……”王礼也说:“陈汉之在九江,趋者日众……”。
鄱阳战死遗体葬在武昌()
陈友谅称帝后,元朝派礼部官员招安,他斩掉来使,以示坚定反元。此时,另一反元势力朱元璋甚为惊恐,他虽不急于称王,也不甘居陈友谅之下。找刘基等人计议之后,停止对元朝的攻击,全力对付陈友谅。朱无璋使用“离间计,唆使陈友谅误杀池州(安徽贵池)守将赵普胜,并趁机攻占了池州。
攻下池州后,陈友谅恃其兵强,盲目兴兵。当年秋,亲率大军攻龙江,直捣朱元璋首府应天(南京)。朱元璋使用“诈降计”,让陈友谅落入包围圈,加上突围时遇上江水骤退,丢失战舰百余艘,又遭截击损失惨。陈友谅被迫迁都武昌。
陈友谅因大片疆土被掠,愤忿不平,于是制造了数百艘楼船。这些船均高数丈,用丹漆粉饰,每艘船都有三层,设有走马棚,船上船
下人语之声互不相闻,橹箱都用铁裹住。
至正二十三年(1363),陈友谅趁朱元璋大军援战安丰之机,兴兵60万,船载家属百官,尽发精锐进攻洪都(南昌),飞梯冲车,百路并进。却连攻两月未克。朱元璋率大军赶来支援,双方在鄱阳湖摆开决战架势。
陈友谅集合巨舰,以连锁为阵。朱元璋军不能仰攻,连战三日,损兵折将,渐感不支。但是不久,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船只,其弟陈友仁等都被烧死。在这场战役中,朱元璋船虽小,却轻便易行;陈友谅虽是巨舰,却不能进退自如,故而战败。
时间一久,陈友谅军中粮食渐绝,只得突围冲出湖口。朱元璋的将领们从上游加以拦截,双方大战于泾江口,汉军且战且走,但日落之时仍未能摆脱。10月4日,陈友谅在指挥作战中被飞箭射中,贯穿头颅,当场身亡,终年44岁。太尉张定边趁天黑之夜,与杨丞相韩副枢等人,保护陈理(陈友谅次子),载着陈友谅躯体,突围出湖,星夜奔回武昌,将陈友谅安葬在武昌江边黄鹄山(蛇山)头南侧。
张定边等护陈理返回武昌后,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汉亡。陈理被元璋封为归德候。数年之后,朱元璋出于“安全感”,将其送往高丽(韩国)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