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5G SA安全增强SIM卡白皮书
5G网络技术白皮书
5G网络技术白皮书摘要本白皮书旨在介绍5G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将介绍5G网络技术的背景和目标,然后深入探讨其关键技术和特点。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5G网络在物联网、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并展望未来5G网络的发展前景。
最后,我们将总结5G网络技术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5G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 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更高速、更可靠的无线通信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5G网络技术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重要代表,被广泛认为将引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本节将介绍5G网络技术的背景和目标。
2. 5G网络技术的背景和目标2.1 背景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已经进入了第四代(4G)时代,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4G网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更高速、更可靠的无线通信的需求。
因此,推动第五代(5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共识。
2.2 目标5G网络技术的目标是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更大的网络容量、更好的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通过提供更高质量的无线通信服务,5G网络技术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改变。
3. 5G网络技术的关键技术和特点3.1 关键技术3.1.1 大规模天线阵列(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阵列是5G网络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通过增加基站的天线数量和天线阵列的规模,实现了更高的信号传输速率和更好的频谱效率。
3.1.2 毫米波通信(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毫米波通信是5G网络技术的另一个关键技术。
它利用高频率的电磁波进行通信,可以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传输速率,但也面临传输距离较短和穿透能力较差的挑战。
3.1.3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灵活配置和管理。
5G电源白皮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Page 3 , Total 17 第3页,共17页
5G电源白皮书
内部公开
1 5G时代的变化
1.1 网络的变化
5G时代是全移动和全连接的智慧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都需要进行联接和通信,2025 年全球连接数量将会超过1000亿。
5G 电源白皮书
文档版本 发布日期
01 2019-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正文目录
1 5G时代的变化 ..................................................................................................................................... 4 1.1 网络的变化 .................................................................................................................................... 4 1.2 功耗的变化 .................................................................................................................................... 4 1.3 能源行业的变化............................................................................................................................. 5 1.4 电源行业的变化............................................................................................................................. 5 2 5G网络演进对能源的挑战................................................................................................................... 6 2.1 站点能源建设和改造的挑战 .......................................................................................................... 6 2.2 能源运维的挑战............................................................................................................................. 7 3 5G能源的需求及设计理念................................................................................................................... 7 3.1 5G能源总体需求 ........................................................................................................................... 7 3.2 5G能源设计理念 ........................................................................................................................... 8 4 5G电源细分场景及产品特征 ............................................................................................................... 8 4.1 改造和叠加场景............................................................................................................................. 8 4.2 新建或搬迁场景........................................................................................................................... 11 4.3 小站场景...................................................................................................................................... 12 4.4 能源智能化 .................................................................................................................................. 12 4.5 高效节能...................................................................................................................................... 15 4.6 智能锂电...................................................................................................................................... 16 4.7 智能运维...................................................................................................................................... 16
5G核心网基础知识概述
R17
Option 4&7NR-NR DC
5G标准进展-R16
5G标准进展-R17
Rel-17潜在方向包括:NR Light:针对中档NR设备(例如MTC、可穿戴等)运作进行优化设计;小数据传输优化:小数据包/非活动数据传输优化;Sidelink增强:sidelink是D2D直联通信采用的技术,Rel-17会进一步探索其在V2X、商用终端、紧急通信领域的使用案例,实现这几个应用中的最大共性,并包括FR2(>6GHz)频段的部分;多SIM卡操作:研究采用多SIM卡操作时对RAN的影响及规范的影响;NR多播/广播:驱动来自于V2X和公共安全应用;覆盖增强:明确所有相关场景的要求,重点是极端覆盖,包括室内与更宽广区域;非陆地网络NR:NR支持卫星通信相关标准化;定位增强:工厂/校园定位,IoT,V2X定位,3D定位,实现厘米级精度,包括延迟及可靠性提升;RAN数据收集增强:包括SON和MDT增强,采集数据以实现AI;NB-IoT和eMTC增强IoT和URLLC增强MIMO增强综合接入与回传增强非授权频谱NR增强节能增强
AMF: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类比4G:MME中NAS接入控制功能,终结AM层NAS信令,中继SM层NAS信令 SMF: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类比4G:MME+SGW+PGW中会话和承载管理的控制面功能,终结SM层NAS信令 AUSF: 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 类比4G:MME中鉴权功能 UDM: Unified Data Management类比4G:HSS。 UPF: User plane function 类比4G:SGW/PGW中用户面功能,对应于CU分离架构中:SGW-U+PGW-U
中国电信孙军涛:建设网络强国,助力数字经济
中国电信孙军涛:建设网络强国,助力数字经济“11月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TD产业联盟、中国邮电器材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5G千兆网产业标准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中国电信作为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电信政企解决方案支撑部总经理孙军涛以“5G+千兆网赋能产业升级”主题分享。
中国电信政企解决方案支撑部总经理孙军涛5G重新定义了一个市场每一代移动通信都会重新定义一个市场。
5G网络软件化的特征,会带来了较多安全挑战,对电信运营商来讲,5G的建设、维护也将发生很大变化,但也将重新定义一个市场,垂直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机会。
5G推进云网深度融合2018年中国电信率先发布 5G技术白皮书,明确了SA部署目标,整体的布局及技术储备都是在向SA的方向准备的。
中国电信提出“三朵云”的标准(云化、虚拟化、软件化)被国际标准接纳;为了充分发挥5G MEC功能价值,中国电信坚持培养MEC自主研发的能力,具备给用户提供定制的能力,更好的服务客户。
5G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切片,我们正在17个城市做端到端的切片验证,将5G的千兆网跟固网的千兆网,未来可以做到端到端的切片。
正是电信在SA上的努力和实践,今年GSMA宣布由中国电信牵头制定整个《SA部署指南》的工作。
MEC要发挥作用,一定是云、无线网、有线网三位一体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
MEC需要推到边缘的云,中国电信积累了丰富的云网资源,建成了“固移融合、天地一体”的信息通信网络,拥有全球运营商规模最大的光网络、数据中心、综合接入局所和自主可控的云平台。
5G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以及核心网全面云化的特点,必将扮演云网深度融合的重要推动力量。
开放资源能力,赋能垂直行业中国电信是“宽带中国”最主要的建设者,光纤网络的覆盖非常好,城镇千兆覆盖率达92%。
5G时期,中国电信有能力将网络资源能力、研发资源能力、云边协同资源能力整合起来,面向垂直行业赋能。
IMT-2020(5G)推进组C-V2X白皮书
C-V2X概述国际C-V2X发展现状我国C-V2X发展基础与现状我国C-V2X产业发展倡议贡献单位P2 P9 P15 P28 P30目录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
推进组是聚合中国产学研用力量、推动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
1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5GAA5G 汽车协会(5G Automotive Association )CA证书授权(Certificate Authority )C-ITS合作智能交通系统(Cooperative-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缩略语ITS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LTE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MEC 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OBU 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 )RSU 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 )2IMT-2020(5G)推进组C -V 2X 白皮书1. C-V2X 内涵车用无线通信技术(V e h i c l e t oEverything, V2X)是将车辆与一切事物相连接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其中V代表车辆,X代表任何与车交互信息的对象,当前X主要包含车、人、交通路侧基础设施和网络。
V2X C-V2X 概述交互的信息模式包括:车与车之间(Vehicle to Vehicle,V2V)、车与路之间(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车与人之间(Vehicle to Pedestrian, V2P)、车与网络之间(Vehicle toNetwork, V2N)的交互,如图1.1所示。
中国电信全网通六模终端白皮书(联合发布版)2015-12-11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发 布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缩略语、术语和定义 .................................................................. 1 3.1 缩略语.......................................................................... 1 3.2 术语和定义 ...................................................................... 1 4 要求等级 ............................................................................ 2 5 要求编号说明 ........................................................................ 2 5.1 要求编号组成 .................................................................... 2 5.2 分类与子类编号的对应 ............................................................ 2 6 双卡六模 ............................................................................ 3 6.1 形态及模频 ...................................................................... 3 SIXM-01001 SIXM-01002 SIXM-01003 SIXM-02001 SIXM-02002 SIXM-02003 SIXM-02004 SIXM-02005 SIXM-02006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终端制式要求 ................................................ 3 各制式频段要求 .............................................. 3 各制式协议版本 .............................................. 3 终端物理卡槽要求 ............................................ 4 终端主副卡切换功能 .......................................... 4 各种卡组合下的终端工作模式 .................................. 4 双卡双通终端待通要求 ........................................ 5 双卡单通终端待通要求 ........................................ 8 制式间互操作及切换要求 ..................................... 10 载波聚合 CA 要求 ............................................ 11 中国联通 VoLTE 要求 ......................................... 11
中 国移动通信公司技术白皮书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技术白皮书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作为行业的领军者,一直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和高效的通信服务。
本白皮书将详细介绍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核心技术及其应用,以及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一)1G 时代20 世纪 80 年代,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诞生,采用模拟信号传输,主要提供语音通话服务。
然而,由于技术的局限性,通话质量不稳定,且只能进行简单的语音通信。
(二)2G 时代20 世纪 90 年代,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出现,采用数字信号传输,不仅提高了通话质量,还支持短信等简单的数据业务。
(三)3G 时代进入 21 世纪,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实现了更高速的数据传输,使得移动互联网应用得以普及,如手机上网、在线视频等。
(四)4G 时代近年来,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带来了更快的网速和更丰富的应用,如高清视频通话、移动支付、在线游戏等,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核心技术(一)5G 技术1、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技术通过在基站端配置大量天线,显著提高了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为用户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2、超密集组网(UDN)技术通过增加基站密度,缩小基站覆盖范围,提高频谱复用效率,从而提升系统容量和用户体验。
3、网络切片技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切片,每个切片具有独立的网络资源和服务质量保障,满足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二)物联网技术1、窄带物联网(NBIoT)具有低功耗、广覆盖、大容量等特点,适用于智能水表、智能电表、智能停车等物联网应用场景。
2、增强机器类型通信(eMTC)支持中低速率、移动性较强的物联网设备,如物流追踪、智能穿戴设备等。
(三)云计算技术通过构建云化的网络架构,实现资源的灵活分配和高效利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业务部署的敏捷性。
2021年中国移动5G手机产品白皮书
中国移动5G手机产品白皮书(2021年版)目录1.前言 (5)2.相关背景 (5)2.1.技术发展 (5)2.2.网络建设 (6)2.3.产业合作 (6)3.深度合作库产品要求 (7)3.1.无线通信要求 (7)3.1.1.NSA/SA要求 (7)3.1.2.模式要求 (7)3.1.3.频段要求 (8)3.1.4.语音方案要求 (9)3.1.5.版本要求 (10)3.1.6.支持SA模式的终端功能要求 (10)3.1.6.1.NR模式功能要求 (10)3.1.6.2.其它模式功能要求 (12)3.1.7.支持NSA模式的终端功能要求 (13)3.1.7.1.EN-DC组合功能要求 (13)3.1.7.2.其它模式功能要求 (13)3.1.8.NR模式其它要求 (13)3.1.9.LTE ONLY模式 (14)3.1.10.紧急呼叫 (14)3.1.11.短信业务 (15)3.1.12.网络切片要求 (15)3.1.13.IP协议栈要求 (16)3.2.性能要求 (16)3.2.1.NR模式速率要求 (16)3.2.2.时延要求 (18)3.3.硬件体验要求 (18)3.3.1.WLAN功能要求 (18)3.3.2.机卡相关要求 (18)3.3.3.NFC功能要求 (20)3.3.4.定位功能要求 (20)3.3.5.XR分体机适配要求 (20)3.3.6.视频体验提升硬件支持要求 (20)3.4.软件体验要求 (20)3.4.1.终端管理要求 (20)3.4.2.视频彩铃要求 (21)3.4.3.5G视频客服要求 (21)3.4.4.5G消息要求 (21)3.4.5.5G开关和选项 (21)3.4.6.信号显示要求 (22)3.4.7.API要求 (22)3.5.业务及应用要求 (23)3.6.安全能力等级要求 (23)3.7.质量要求 (23)3.7.1.协议/射频要求 (23)3.7.2.多网络端到端兼容性要求 (23)3.7.3.关键通信性能要求 (24)3.7.4.天线性能 (24)3.7.5.续航及功耗要求 (24)3.7.6.发热要求 (24)3.7.7.稳定性要求 (24)4.普通合作库产品要求 (24)4.1.无线通信要求 (24)4.1.1.NSA/SA要求 (24)4.1.2.频段要求 (25)4.1.3.支持SA模式的终端功能要求 (25)4.1.4.IP协议栈要求 (26)4.2.业务及功能要求 (26)4.2.1.终端管理要求 (26)4.2.2.视频彩铃要求 (26)4.2.3.5G开关和选项 (26)5.产品标识要求 (27)结束语 (27)附录1:缩略语表 (29)附录2:各频段频率范围 (30)附录3:3GPP F60版本后必选支持的NBC CR列表 (31)附录4:引用技术规范汇总 (31)附录5:版本更新记录 (32)1.前言2019年6月6日,中国移动获得第五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2019年10月31日,中国移动宣布5G商用,正式迈入5G商用时代。
通信白皮书
通信白皮书通信白皮书是一种重要的文献,用于描述通信行业的发展动态、技术趋势、政策法规等内容。
以下是一篇通信白皮书的参考内容,其中没有出现链接,总字数超过了500字。
标题:通信白皮书——为数字时代的连接铺设基石摘要:通信技术是数字时代的基石,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离不开通信的支持与连接。
本白皮书旨在为读者全面介绍通信行业的现状与趋势,包括技术创新、政策法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
第一部分:概述1. 通信行业的重要性:通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它连接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2. 数字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数字化浪潮给通信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带来了挑战,如安全、隐私等问题。
第二部分:技术创新与发展1. 5G技术:介绍5G技术的优势,如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密度。
2. 人工智能与通信:探讨人工智能对通信行业的影响,如智能网络管理、语音识别技术等。
3. 物联网技术:介绍物联网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场景,如智能家居、智能工厂等。
第三部分:政策法规与环境1. 数据安全与隐私:介绍通信行业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的法规要求,以及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2. 网络中立性:解释网络中立性的概念,探讨其在通信行业中的作用和必要性。
3. 政府监管与引导:介绍政府在通信行业中的监管职责,如频谱管理、市场竞争等。
第四部分: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1. 5G商用化进展:介绍全球范围内5G商用化的进展情况,并展望未来。
2. 边缘计算:探讨边缘计算技术在通信行业中的应用,如提升网络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等。
3. 虚拟现实技术: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在通信行业中的应用,如游戏、教育等领域。
第五部分:未来展望与建议1. 通信行业的未来趋势:预测通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的结合、新型通信协议等。
2. 推动通信行业发展的建议:提出加强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建议。
结论:通信行业在数字时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IMT-2020(5G)推进组 - 5G概念白皮书
引言5G技术场景5G关键技术5G概念5G技术路线总结与展望主要贡献单位P1P2P4P8P10P12P14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
推进组是聚合中国产学研用力量、推动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
移动通信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爆发式增长,已成为连接人类社会的基础信息网络。
移动通信的发展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引擎。
随着4G进入规模商用阶段,面向2020年及未来的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已成为全球研发热点。
在全球业界的共同努力下,5G愿景与关键能力需求已基本明确,预计2016年将启动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为使5G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形成合力,需尽快明确5G概念、技术路线与核心技术,这将对凝聚全球业界力量,推动5G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白皮书从5G愿景与需求出发,分析归纳了5G主要技术场景、关键挑战和适用关键技术,提取了关键能力与核心技术特征并形成5G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标准与产业趋势,提出了5G 适合的技术路线。
引言1IMT-2020(5G)推进组5G概念白皮书面向2020年及未来,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5G将满足人们在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等各种区域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即便在密集住宅区、办公室、体育场、露天集会、地铁、快速路、高铁和广域覆盖等具有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超高移动性特征的场景,也可以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云桌面、在线游戏等极致业务体验。
与此同时,5G还将渗透到物联网及各种行业领域,与工业设施、医疗仪器、交通工具等深度融合,有效满足工业、医疗、交通等垂直行业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需求白皮书-4G手机终端(加TDD、SRLTE)分册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需求白皮书-4G 手机终端分册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缩略语、术语和定义 ......................................................... 1 3.1 缩略语................................................................. 1 3.2 术语和定义 ............................................................. 2 4 要求等级 ................................................................... 2 5 要求编号说明 ............................................................... 2 5.1 要求编号组成 ........................................................... 2 5.2 分类与子类编号的对应 ................................................... 3 6 终端类型与缺省功能 ......................................................... 3 4GMP-00001 4GMP-00002 [必选] [必选] 手机单双卡制式形态要求 ................................... 3 手机基本功能模块要求 ..................................... 3
中国联通eSIM 通信模组技术白皮书
中国联通eSIM通信模组技术白皮书(V1.0)中国联通2019年4月目录1范围 (4)2缩略语 (4)3eSIM产业发展 (4)4eSIM模组概述 (5)4.1eSIM模组功能架构 (5)4.2eSIM模组分类 (6)4.2.1触发方式分类 (6)4.2.2应用场景分类 (6)4.2.3通信制式分类 (6)4.3eSIM模组业务流程 (7)4.3.1A类模组业务流程 (7)4.3.2B类模组业务流程 (8)5eSIM技术要求 (9)5.1总体要求 (9)5.2eSIM通信能力要求 (9)5.2.1通信制式要求 (9)5.2.2移动性要求 (10)5.3协议要求 (10)5.3.1通信协议要求 (10)5.3.2IP协议栈要求 (10)5.4设备管理功能 (10)5.4.1IMEI要求 (10)5.4.2升级功能要求 (10)5.4.3调试功能 (10)5.4.4FOTA (11)5.5LPA技术要求 (11)5.5.1LPA基本要求 (11)5.5.2LPA功能要求 (11)5.5.3LPA与eUICC接口 (12)6eSIM模组硬件要求 (14)6.1eUICC卡 (14)6.2封装要求 (14)6.3接口要求 (14)6.3.1电源接口 (14)6.3.2控制信号接口 (14)6.3.3UART接口 (15)6.3.4天线接口 (15)6.3.5GND接口 (15)6.3.6USB接口 (15)6.3.7PCIe接口 (15)7eSIM模组软件要求 (16)7.1AT指令 (16)8稳定性要求 (16)8.1温度特性要求 (16)8.2稳定性要求 (16)1范围本白皮书规定了中国联通基于GSMA SGP.22标准进行profile下载的eSIM通信模块的功能要求(包括通信能力要求、设备管理要求、LPA功能要求)、硬件要求(包括eUICC卡要求、封装要求和接口要求)、软件要求和稳定性要求。
2缩略语缩略语英文中文CI Certificate Issuer可信证书发行方eSIM Embedded SIM嵌入式客户识别模块eUICC Embedded UICC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EUM eUICC Manufacturer eUICC制造商EID eUICC ID eUICC识别码FOTA Firmware Over-The-Air远程固件升级IMEI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SD-R Issuer Security Domain-Root eUICC根安全域LPA Local Profile Assistant本地Profile管理助理LPD Local Profile Download本地配置文件下载LUI Local User Interface本地用户界面。
中国移动-5G基站节能技术白皮书-2020.9-18页
中国移动研究院
5G 基站节能技术白皮书(2020)
图 4:通道关断技术方案示意图
通道关断功能主要用于部署了 64 通道、32 通道宏基站的区域, 实验室测试可节省约 15%的能耗。目前已开展现网商用验证。当前通 道关断为网管静态配置,建议支持基于用户覆盖和容量的需求,动态 实现最佳的通道关闭策略。 d) 深度休眠
为了更好的落实公司“降本增效”战略,中国移动制定了 5G 基 站节能技术白皮书,从 5G 基站节能的需求、目标出发,聚焦于设备 级、站点级、网络级节能三大技术领域,提出相应的技术需求和应用 场景建议,以及中国移动 5G 基站节能技术的总体路标要求,以降低 基站功耗,实现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 5G 网络,满足 5G 发 展及网络运营要求。
6
中国移动研究院
5G 基站节能技术白皮书(2020)
一定阈值时,还可将微站进行深度休眠,由宏基站承载全部业务量, 以节省能耗。目前已开展现网商用验证。当前深度休眠采用网管静态 配置生效时间段,建议支持基于网络状态自适应启动/关闭该功能,并 将 AAU 从深度休眠状态恢复时间进一步控制在 5 分钟以内。
图 3:亚帧关断技术方案示意图
亚帧关断主要适用于低负荷场景,实验室测试显示整机功耗可降 低 10%左右。目前已开展现网商用验证。另外,4G/5G 共模场景,建 议支持 4G/5G 联合调度,实现更优的节能效果,并降低对时延敏感类 业务的影响。 c) 通道关断
室外宏站通过关闭(或休眠)部分发射射频通道,以达到降低功 耗的目的;关断或开启的时间颗粒度为秒级。
10
中国移动研究院
5G 基站节能技术白皮书(2020)
3. 中国移动 5G 基站节能技术总体路标
未来 3 年,中国移动将大力推动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现端 管协作的高效节能目标。5G 基站节能技术总体路标分为三阶段,下 面将区分设备级、站点级和网络级分别给出:
5G SA无线网络簇优化指导书V1.00
1、概述针对簇优化的全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簇优化的内容及目标、簇优化准备、簇优化测试、簇优化分析、覆盖优化、切换优化(SA系统内、SA<E 互操作)、接入优化、5G驻留比优化以及簇优化中常见的问题,主要用于指导外场簇优化工作。
2、簇优化流程及目标2.1、簇优化流程在簇优化开始之前,除了要确认基站已经开通外,还需要检查簇内所有基站是否存在影响业务的告警,确保优化的基站正常工作。
与客户进行簇优化验收标准和测试路线的确认,如果合同未明确指定路线,需要该阶段与客户一起协商共同指定用于最终验收的测试路线,为后续簇优化工作指定重点方向。
簇优化主要关注和解决如下优化问题:2.2、簇优化目标3、簇优化准备在开始进行簇优化之前,需确认站点的完好率,对于密集城区和一般城区,一般站点完好率大于80%后启动簇优化,推荐90%以上。
(站点完好率=已开通站点且无影响业务故障/总规划站点).提前与客户确认簇的划分和测试路线,应该与客户一同协商最终的测试路线,为后续的工作指明方向。
3.1、簇划分合理的簇划分能够提升测试优化效率,簇优化之前,提前与客户沟通好簇的划分,关于划分原则有如下建议:1)一个簇内站点数目根据实际情况,应该控制在20~30个站点,不宜过多或过少;2)同一个簇不应该跨越不同类型的区域,如城区和郊区要分开;3)簇划分的时候要考虑地形等因素,如山脉、河流、道路等。
这都是天然簇边界,簇不应该横跨这些地方,河流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如过河流较窄,同已站点覆盖河流两边,如果交通允许可划至同一簇,如果不允许则分开,如果河流很宽,应当以河流为边界。
4)应当考虑TAC边界,尽量减少TAC更新;5)可以参考LTE的簇划分;6)簇划分的时候还需要考虑站点开通率的影响因素,如疑难站点、传输改造等,保证簇可以尽快达到优化条件。
7)路测工作量因素影响,保证簇测试可以在一天内完成,一般建议3-4小时最佳。
如下所示,为某项目簇划分举例,北边考虑了河流作为边界,最中间簇1和簇7的边界是以山为边界,簇9主要是为郊区站点。
5G超级SIM卡超大容量金融级安全
1简介随着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新产品的推出不断推动现有产品销售价格的下调,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各大手机厂商不得不选择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
为了减少多个卡槽(双SIM卡槽和Micro SD卡槽)占用过多的手机主板空间,目前市场上50%以上的主流智能手机机型均采用Micro SD/SIM二合一卡槽,仅支持Micro SD与SIM卡二选一。
从而带来的问题是,要么使用双卡待机功能、不能进行内存拓展,要么使用内存拓展功能、单一SIM待机。
也即,面临Micro SD与SIM卡二选一抉择的用户超过50%。
因此,一种同时支持Micro SD和SIM卡功能,并兼容Micro SD/SIM卡二合一卡槽的智能卡,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25G网络特性根据高通在旧金山进行的网络模拟实验,5G网络的下行速率均值达到了1.4Gb/s,相比于4G网络71Mb/s的均值速率实现近20倍的增益,而时延均值也从115毫秒降至4.9毫秒,响应提速近23倍。
2.15G网络的特性1)高速率相较4G网络初期实现的100Mb/s的峰值速率,5G的理论值将达到5Gb/s甚至是10Gb/s,将会是4G网络的50-100倍,这样的速率几乎可以忽略“本地”与“云端”的差别,保障移动办公、即时会议等场景的体验。
2)高带宽由于高频谱资源的引入以及大规模MIMO技5G超级SIM卡超大容量金融级安全苏琳琳(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摘要:针对市场上50%以上的主流智能手机机型都面临着Micro SD与SIM卡二选一问题,紫光国微推出了一种兼具SIM和SD功能的5G超级SIM卡。
相比于传统SIM卡(以目前市面上大容量卡的512KB为例),容量增加最大达262144倍,同时具有金融级别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并可以实现手机数据的一键备份与恢复。
术的支持,5G网络的容量相比于现在将提升数十倍,这意味着基站可以同时为更多终端提供服务。
中国联通5G网络切片白皮书
3.1 5G 网络切片整体架构 .......................................................................................................3 3.2 E2E 网络切片技术要求......................................................................................................4
切片全生命周期管理 PNF/VNF统一编排 切片运维智能化 切片能力开放/自运营
服务化架构,分布式部署 统一空口,支持切片
AAU
DU/CU
MEC vCDN
CU vCN-U
接入机房
MEC vCDN
CU vCN-U
边缘DC
vCN-U vCN-C
区域/本地DC
URLLC
eMBB
mMTC
2.1 市场发展需求 .................................................................................................................... 1 2.2 网络挑战分析 .................................................................................................................... 2
基于5G超级SIM卡的反电诈方案探讨
文/张子轩 张艳培 四川轻化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5G超级SIM卡在信息安全和反诈骗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介绍了智能卡、动态口令认证、生物特征识别等身份认证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并强调了双因素识别方式在防止身份盗窃方面的优势。
文章详细阐述了5G超级SIM卡如何利用其内置安全元素(SE)提供的信息安全处理功能,实现移动终端APP的身份认证和授权,从而确保信息安全。
此外,本文还讨论了5G超级SIM卡在支付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特别是通过结合运营商大数据能力和数据短信功能,为交易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反电诈应用方面,文章介绍了5G超级SIM卡作为数字身份认证载体的优势,包括与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的互通、支持访客认证以及高安全性等特点。
同时,探讨了运营商如何利用大数据手段建立反电信诈骗数据库,并通过与银行反诈中心的合作,实现对风险电话的预警和拦截。
此外,本文还总结了5G超级SIM卡在反诈骗方面的其他应用,包括采用高级加密技术、支持多种安全防护功能以及与其他反诈骗技术的结合使用。
通过这些措施,5G超级SIM卡有助于保护用户隐私和安全,降低被骗风险。
关键词:5G超级S I M卡;身份认证;安全元素(SE);反诈骗引言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移动支付业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中国人民银行在2024年2月10日发布的高频监测数据显示,今年除夕夜,伴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网联清算公司和中国银联处理的全行业网络支付交易达到峰值,最高并发量达到每秒10.9万笔,相比去年增长4.61%,创同期历史新高[1]。
近日,中国银联发布2023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支付安全是用户的首要诉求,超七成用户选择设置支付验证。
愿意使用小额免密支付的用户中近半数用户倾向于低免密限额。
电诈威胁依然严峻,但人均电诈损失有所下降,虚假购物、刷单返利诈骗等为造成用户损失的主要电诈手法,短信、电话等传统渠道仍是电诈信息主要来源[2]。
2020超级SIM卡技术白皮书
表31算法性能要求测试项使用方法输入长度字节说明ms3000次平均时间标准值mssm2sm2gensm2keypairtimetest01sm2密钥对生成32sm2signtimetest0164sm2签名15sm2verifytimetest01128sm218sm2encrypttimetest01150sm2加密39sm2decrypttimetest01246sm2解密30rsa1024rsa1024genkeypairtimetest01rsa1024生成密钥对757rsa1024signtimetest0132rsa1024签名50rsa1024verifytimetest01160rsa1024验签rsa1024encrypttimetest01128rsa1024加密11超级sim卡技术白皮书2020rsa1024decrypttimetest01128rsa1024解密50rsa1024crtgenkeypairtimetest01crt模式rsa1024生成密钥对765rsa1024crtsigntimetest0120crt模式rsa1024签名24rsa1024crtdecrypttimetest01128crt模式rsa1024解密23rsa2048rsa2048genkeypairtimetest01rsa2048生成密钥对4653rsa2048signtimetest0132rsa2048签名281rsa2048verifytimetest0132rsa2048验签47rsa2048encrypttimetest01256rsa2048加密18rsa2048decrypttimetest01256rsa2048解密277rsa2048crtgenkeypairtimetest01crt模式2048生成密钥对4433rsa2048crtsigntimetest0132crt模式2048签名78rsa2048crtdecrypttimetest01256crt模式2048解密78sm3sm3timetest01256sm3算法sha256sha256timetest01256sha256算法3desdescbcencrypttimetest012563descbc加密21descbcdecrypttimetest012563descbc解密21desecbencrypttimetest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信:5G SA安全增强SIM卡白皮书5G SA安全增强SIM卡白皮书
中国电信发布《5G SA安全增强SIM卡白皮书》,旨在明确用户卡的发展方向,为产业链合作伙伴提供5G卡的技术要求与参考指导,共促5G商用深入推进。
《5G SA安全增强SIM卡白皮书》的几个要点:
(1)为满足不同行业的安全可靠接入要求,<b>3GPP R15 </b><b>和</b><b> R16 </b><b>规范新增了用户隐私保护、</b><b>5G </b><b>移动性管理、
</b><b>GBA </b><b>认证</b>等5G关键技术;
(2)<b>白皮书根据</b><b>3GPP</b><b>规范制定</b>,以实现电信运营商和行业合作伙伴要求的安全性接入和可靠性连接等关键要求;
(3)<b>5G</b><b>卡根据</b><b>3GPP</b><b>规范</b>,为满足5G用户及多样化的5G移动业务要求,增加了<b>5G</b><b>移动性管理、用户身份隐私保护、安全认证加强、</b><b>GBA</b><b>认证、</b><b>5G</b><b>接入控制、
</b><b>5G USAT</b><b>事件等</b>功能;
(4)白皮书主要增加了SUCI机制和GBA机制,<b>基于</b><b>SA</b><b>核心网络,面向智能制造、车联网、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行业应用领域</b>,满足更高安全增强需求;
(5)SUCI计算方案:利用高安全等级算法对用户身份加密后再传输,可保护接入连接设备用户的身份隐私,避免被跟踪攻击;
(6)5G SA安全增强SIM卡,新增的 GBA 功能,为行业合作伙伴应用提供统一的业务接入认证能力,可创建安全数据通道,满足差异化安全需求;
(7)基于5G网络,GBA认证较传统的短信认证、账密认证等方式,安全性更高,非常适合5G车联网等安全要求高的场景;
(8)5G卡与网络之间采用双向认证机制,防止鉴权过程中的卡和网络仿冒;
可以看到,<b>5G</b><b>安全增强卡主要将面向有更高安全需求的行业应用场景</b>,此外,移动性管理的增强,有利于终端服务能力的提升,适用于5G SA 低时延业务。
面向普通2C大众市场,<b>4G</b><b>用户无需换卡,</b>只要更换成5G
手机,就能在5G信号已覆盖的区域使用5G业务。
中国电信为什么选择在5G商用初期发布《5G SA安全增强SIM卡白皮书》?原因在于,5G SA的业务体验是追求端到端的极致,因此:
(1)5G万物互联的时代,5G+云、大数据、AI等充分调用,<b>数据信息在高效交互过程中的安全性是新命题;</b>
(2)5G卡在5G产业链中承载了选网接入、身份验证、应用承载功能,5G 卡的关键技术将为5G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5G连接能力;
(3)旨在明确用户卡的发展方向,<b>为产业链合作伙伴提供
</b><b>5G</b><b>卡的技术要求与参考指导</b>,共促5G商用深入推进。
近年来,中国电信不断完善“云、管、端”全方位、体系化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集全网之力护航用户网络信息安全。
在网络安全方面,能够提供TB级防护、秒级生效的网络安全服务;在云安全方面,具备百万主机预警、多地容灾和备份保障。
此外,中国电信还构建了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不仅建立了集团和省两级网络安全操作中心,拥有上千人的安全专家支撑队伍,还设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院,聚焦网络安全、云安全、应用安全、信息安全、终端安全等5G安全关键领域。
目前,中国电信正在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根据白皮书进行5G安全增强卡的研发测试,未来将随SA网络部署进度,结合有需求的行业应用同步推出。
2018年,中国电信全球首发全面阐述5G技术观点和策略的5G技术白皮书;2019年,牵头在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制定《5G SA部署指南》。
加上中国电信《5G SA安全增强SIM卡白皮书》的发布,一系列白皮书为5G终端、5G网络、SIM卡以及相关行业应用开发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意味着加速5G SA 商用落地的脚步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