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履虫
草履虫的培养方法精编版

一、草履虫(Paramecium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的纤毛纲,是一类体型较大的原生动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又容易采集和培养,是观察研究原生动物的好材料。
草履虫种类很多,其中体型最大和最常见的是大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1.采集草履虫通常生活在水流速度不大的水沟、池塘和稻田中,大多积聚在有机质丰富,光线充足的水面附近。
当水温在14~22℃时,繁殖最旺盛,数目最多、草履虫的这些习性,是确定采集地点和方法的重要依据。
(1)到水沟、池塘采集草履虫。
水沟和池塘是草履虫的主要生活场所。
在气候温暖的季节,到水质没有污染的水沟、池塘岸边,选择枯枝落叶多的地方,用广口瓶沿水面采集池水,这样的池水往往含有许多草履虫。
为了更有把握,可在不同地点多采几瓶。
采集后,广口瓶内要放置少许水草,瓶口不要加盖,以免草履虫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回到实验室后,要把盛有池水的广口瓶放在温暖、明亮、阳光又不直射的地方,使瓶中的革履虫迅速繁殖。
三五天以后,对着光线用肉眼观察,如果看到水中有许多小白点在不停地游动,很可能就是草履虫。
这时,用吸管吸取一滴带有小白点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在视野中会看到各种微小生物。
如果发现有象倒置的草鞋一样的小动物,不停地螺旋运动,那就是草履虫,采集就成功了。
(2)到稻田采集草履虫。
在稻田灌水期间,寻找田中的旧稻茬,用广口瓶在稻茬附近取水,随后放进几根旧稻草。
这样的水中往往会有许多草履虫。
返回实验室后,放在温暖明亮处,三五天后,用显微镜检查是否有草履虫存在。
(3)从新鲜稻草上采集草履虫。
当环境变得干旱或寒冷时,草履虫能向身体表面分泌一层蛋白质的薄膜,虫体不吃不动,进入休眠状态。
这种状态叫作包囊。
在稻田水抽干时,草履虫便形成许多包囊,附着在稻草近根部的几节茎上。
因此,可选取新鲜稻草近根部的几节,剪成3~4厘米长的小段,放入广口瓶中,注入清水,放在明亮温暖处,一周以后,用显微镜检查是否有草履虫。
草履虫的培养方法

一、草履虫(Paramecium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的纤毛纲,是一类体型较大的原生动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又容易采集和培养,是观察研究原生动物的好材料。
草履虫种类很多,其中体型最大和最常见的是大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1.采集草履虫通常生活在水流速度不大的水沟、池塘和稻田中,大多积聚在有机质丰富,光线充足的水面附近。
当水温在14~22℃时,繁殖最旺盛,数目最多、草履虫的这些习性,是确定采集地点和方法的重要依据。
(1)到水沟、池塘采集草履虫。
水沟和池塘是草履虫的主要生活场所。
在气候温暖的季节,到水质没有污染的水沟、池塘岸边,选择枯枝落叶多的地方,用广口瓶沿水面采集池水,这样的池水往往含有许多草履虫。
为了更有把握,可在不同地点多采几瓶。
采集后,广口瓶内要放置少许水草,瓶口不要加盖,以免草履虫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回到实验室后,要把盛有池水的广口瓶放在温暖、明亮、阳光又不直射的地方,使瓶中的革履虫迅速繁殖。
三五天以后,对着光线用肉眼观察,如果看到水中有许多小白点在不停地游动,很可能就是草履虫。
这时,用吸管吸取一滴带有小白点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在视野中会看到各种微小生物。
如果发现有象倒置的草鞋一样的小动物,不停地螺旋运动,那就是草履虫,采集就成功了。
(2)到稻田采集草履虫。
在稻田灌水期间,寻找田中的旧稻茬,用广口瓶在稻茬附近取水,随后放进几根旧稻草。
这样的水中往往会有许多草履虫。
返回实验室后,放在温暖明亮处,三五天后,用显微镜检查是否有草履虫存在。
(3)从新鲜稻草上采集草履虫。
当环境变得干旱或寒冷时,草履虫能向身体表面分泌一层蛋白质的薄膜,虫体不吃不动,进入休眠状态。
这种状态叫作包囊。
在稻田水抽干时,草履虫便形成许多包囊,附着在稻草近根部的几节茎上。
因此,可选取新鲜稻草近根部的几节,剪成3~4厘米长的小段,放入广口瓶中,注入清水,放在明亮温暖处,一周以后,用显微镜检查是否有草履虫。
草履虫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草履虫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草履虫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它们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本文将介绍草履虫的养殖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帮助人们了解并正确进行草履虫的养殖活动。
正文:1. 草履虫的分类与特点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中的单核虫类,体长约为100微米左右,可以通过肉眼观察。
其身体呈细长圆柱形,前端具有伪足,后端有尾巴和鞭毛。
草履虫主要以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为食,是很好的自然净化水体的生物。
2. 草履虫的养殖场地选择草履虫可以在室内和室外进行养殖,选择合适的场地是成功养殖的第一步。
室内养殖可利用试管、培养皿等小型容器,室外养殖需要选择水质清澈、氧气充足的塘池或鱼缸等场所。
3. 草履虫的养殖培养基制备草履虫可以以细菌、酵母或营养液作为食物。
制备培养基时,可以选择富含无机盐、有机碳源和氮源的培养液,并进行消毒处理。
根据所需养殖量的大小,可根据比例配制对应数量的培养基。
4. 草履虫的养殖技术要点(1)采集合适的饲料:草履虫主要以各类细菌为食,因此,在进行养殖前要收集水样,通过显微镜观察准确判断水样中是否含有足够的细菌。
(2)适宜的培养温度和光照条件:草履虫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至28℃,光照强度适宜在1000勒克斯以上。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光照条件。
(3)提供适量的氧气:草履虫是需要氧气呼吸的生物,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确保水体的氧气充足。
可以通过加氧设备、增加水面曝气等方式提供足够的氧气。
(4)定期更换培养基:草履虫的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会逐渐减少,影响其生存和繁殖能力。
因此,要定期更换新鲜的培养基,以保证草履虫的生长发育。
5. 草履虫的注意事项(1)勿滥用草履虫:草履虫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放任或滥用。
在进行草履虫养殖时,要合法合规,了解当地相关规定。
(2)精心观察与管理:草履虫的养殖需要仔细观察,及时调整养殖条件,注意严禁暴露在光线直射下,避免对草履虫的生存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草履虫结构特点

草履虫结构特点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的结构特点十分独特,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草履虫的外形就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前端钝圆,后端稍尖。
其体长一般在 180 至 280 微米之间。
从整体结构上看,草履虫主要由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几大部分组成。
先来说说表膜,它就像是草履虫的“皮肤”,但又不仅仅是简单的保护层。
表膜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通透性,能够控制草履虫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
这层膜上分布着许多微小的孔道,使得草履虫能够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代谢废物。
细胞质是草履虫内部的重要部分,其中包含了许多细胞器。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食物泡、伸缩泡和纤毛等。
食物泡是草履虫消化食物的场所。
当草履虫摄取食物时,会形成一个个小小的食物泡。
这些食物泡在细胞质中沿着一定的路径移动,内部的消化酶会逐步将食物分解,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而无法消化的残渣则会被排出体外。
伸缩泡则像是草履虫的“排水系统”。
草履虫生活在水中,不断地进行着水分的交换。
伸缩泡可以收集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排出体外,从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纤毛是草履虫运动的“工具”。
草履虫的体表布满了纤毛,这些纤毛密密麻麻,快速摆动。
纤毛的协调摆动使得草履虫能够在水中自由地游动,改变方向,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和食物来源。
细胞核在草履虫的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草履虫具有两个细胞核,分别是大核和小核。
大核主要负责细胞的代谢和营养等生理功能,而小核则与生殖有关。
大核通常呈肾形,里面含有大量的遗传物质,控制着草履虫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命活动。
小核则相对较小,在草履虫进行有性生殖时发挥关键作用,保证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除了上述这些主要结构,草履虫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
例如,它对刺激能够产生灵敏的反应。
当草履虫接触到有害的化学物质或者遇到障碍物时,会通过调整纤毛的摆动方向来躲避危险。
总的来说,草履虫虽然只是一个单细胞生物,但它的结构却精巧而复杂,各个部分相互协作,使得草履虫能够在微观的世界里生存和繁衍。
七年级草履虫知识点

七年级草履虫知识点草履虫是微生物界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寄生原生动物,生活在水体中,常被用于水环境污染指示生物。
学习草履虫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科学视野,还可以对环境保护有所启迪。
下面就七年级草履虫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草履虫概述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是属于草履虫属(paramecium)的一种寄生原生动物。
草履虫的身体呈肾形,通体被睫毛覆盖,有许多种类的细胞器官,如食物瓶、口突、肛门、口膜等,对于其生存、进食、排泄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草履虫结构草履虫的身体结构复杂,但其各个部位的功能相对简单。
1.口突:是草履虫进食的部位,通过口突可以吞噬周围的水中细菌等微生物,并将它们送到食物瓶中进行消化。
2.食物瓶:是草履虫消化食物的部位,吞咽下来的食物会被夹在食物瓶内,瓶底的食物泡会分泌消化酶,对食物进行消化。
3.肛门:是草履虫排泄废物的部位,通过肛门将废物排出体外。
4.口膜:是草履虫吞食时用来防止食物进入细胞内部的部位。
草履虫吞食时,口膜逐渐张大,将外部环境和细胞内部隔离。
草履虫分类草履虫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根据草履虫的皮突、消化泡、肛门、胁盘等部位的不同形状来进行分类。
根据这些差异,草履虫可分为膜草履虫、模草履虫、角草履虫等不同类别。
草履虫生活习性草履虫生活在水体中,不耐寒,喜欢水温在20℃以上,一般生活在富含有机物且水体流速缓慢的淡水中。
由于草履虫在水环境中大量存在,因此,其对水环境的状态具有重要指示作用。
草履虫的营养方式是摄食,它们用口突将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吞咽到食物瓶中,再在食物瓶内消化。
草履虫还通过尾部的睫毛进行游动,帮助它们找到食物和逃离危险。
草履虫的繁殖方式多样,主要有二分裂和有性繁殖两种。
二分裂是指一个母细胞先变成两个基本相同的女儿细胞,这两个细胞再分别变成两个基本相同的孙女细胞。
而有性繁殖一般只在特殊条件下发生,并且不会持续较长时间。
总体来说,草履虫是微生物界中一个十分有意思且富有启发性的生物。
草履虫(Paramaecium)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体圆筒(精)

* 光合色素主要有 叶绿素 a 、 c, 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叶黄素类中是 墨角藻黄素,硅藻黄素(diatoxanthin), 硅甲黄素(diadinoxanthin) 藻体呈橙黄色、黄褐色。 * 贮藏物质为金藻昆布糖和油。
3.硅藻的繁殖
硅藻以细胞分裂繁殖为主。细胞分裂时,原生质膨胀,使上下两壳略为分离。细 胞核进行有丝分裂。原生质体也一分为二,两壳分开为上壳,各再生一新的半壳 为下壳。两个子细胞一个与母体大小相等,另一个较母体为小。如此连续分裂下 去,多数个体将越来越小。硅藻以复大孢子(auxospore)的方式恢复其大小。
A.分类与分布: 常生活在透明度大、温度较低、有机质含量少的微酸性的淡水中。
B.主要特征
※ 植物体为单细胞、群体或分枝的丝状体。 ※具鞭毛---游动型; 不具鞭毛----球形和不定群体。
※有细胞壁或无细胞壁。
※细胞壁为纤维素和果胶质。 ※色素主要有β-胡萝卜素和几种叶黄素,墨角藻黄素和少量叶绿素 a 和 c, 藻体呈黄褐色至金棕色。 ※贮藏物质为金藻昆布糖(chrysolaminaran)和油。 C.繁殖 以营养繁殖为主,单细胞纵裂,群体断裂。 无性生殖可形成游动孢子。 有性生殖是同配,少见。
裸藻目中常见的还有扁裸藻属Phacus和囊裸藻属Trachlomonas。 扁裸藻和裸藻显著的区别,在于藻体是侧扁的。囊裸藻的细胞外 面有一个甲鞘。
(二)胶柄藻属(colacium)属于胶柄藻目。细胞有壁,无鞭毛,以细胞前端 的胶质柄附着于轮虫、枝角类的浮游动物体上。因此,眼点和储蓄泡都在 下端。细胞构造和裸藻属相似。细胞分裂时,子细胞自己分泌出一个胶质 柄,不脱离母体,仍留在母细胞柄上,集合成一个群体。细胞可以从母体 上脱出,发育成单鞭毛的游动细胞,作暂短游动之后,失去鞭毛,分泌出 细胞壁和胶质柄,附着于一个新的动物体上(见图)。
实验二原生动物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综合实验)

实验二原生动物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综合实验)原生动物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动物,一个原生动物体就只由1个细胞构成,但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不同于多细胞动物体内r的1个细胞,它们可以其细胞质分化形成的各种细胞器来行使多细胞动物的全部生命活动,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动物有机体。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充分地展现了原生动物的这些特征,并且草履虫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也说明应激性是原生质的普遍特性。
草履虫个体较大,结构典型,观察方便,繁殖快速,易采集培养,是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理想材料,尤其在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研究中更具科学价值。
一、实验目的⑴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⑵学习对运动活泼的微型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⑶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具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动物有机体。
⑷认识原生质具有应激性;了解草履虫的科学研究价值。
二、实验内容提要⑴活体观察和实验。
⑵生殖装片的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一) 材料大草履虫培养液,草履虫横分裂及接合生殖的装片。
(二)用品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秒表、镊子、载玻片、盖玻片、试管、滴管、毛细滴管、玻棒、烧杯、量筒、1ml移液管(吸管)、漏斗、滤纸、精密PH试纸(PH值0.5~5.0和5.0~7.0)、吸水纸、脱脂棉、橡皮吸球。
蓝黑墨水、冰醋酸、5%醋酸、洋红粉末(天然品、非化学合成)、1%氯化钠溶液、蒸馏水。
四、操作与观察(一)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运动1.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备为限制草履虫的迅速游动以便观察,先将少许棉花纤维撕松放在载玻片中部,再用滴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滴1滴在棉花纤维之间,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
如果草履虫游动仍很快,则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一侧吸去部分水(注意不要吸干),再进行观察。
2.草履虫的外形与运动在低倍镜下,将光线适当调暗点,使草履虫与背景之间有足够的明暗反差。
可见草履虫形似倒置草鞋底,前端钝圆,后端稍尖,体表密布纤毛,体末端纤毛较长。
3.原生动物门

生活机能。 二、以运动胞器来完成运动 鞭毛、纤毛、肉足等。 三、营养方式有3种 1. 植物性营养:如眼虫、团藻。 2. 吞噬性营养:如草履虫。 3. 渗透性营养:如孢子虫。
四、基本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二种类型
1. 无性生殖 二分裂:纵二分裂、横二分裂等 复分裂:裂体生殖 孢子生殖 出芽生殖
2. 有性生殖 配子生殖:经两个配子的融合或受精形成一个新
个体的生殖方式。 接合生殖:纤毛虫所具有的生殖方式,即两个虫
体暂时附帖在一起并发生细胞质和核物质交换,然后虫 体分开并分裂。
五、呼吸和排泄 通过体表进行。 伸缩泡主要用于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有部分排
泄功能。 六、应激性 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能产生一定的反应。 七、淡水种类在环境条件不良时形成包囊
喇叭虫
车轮虫
棘尾虫
第四节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五节 原生动物的系统发展
思考题:
1.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 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
2. 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它们有什么主要 区别?
3. 绘图说明草履虫的结构。 4. 图解说明疟原虫的生活史。 5. 说明原生动物的各种繁殖方式。
小滋养体形成 4核包囊
排
包
出
囊
小滋养体
放射太阳虫
痢疾内变形虫生活史
三、孢子纲 1. 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 (1) 在人体内:行裂体生殖
发育分期 入侵细胞
虫体形态
红血细胞前期 肝细胞 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
红血细胞外期 肝细胞 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
红血细胞内期
配子母细胞 形成
红细胞 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 裂殖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草履虫
开放分类:原生动物、动物、纤毛纲、原生动物门
大草履虫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原生动物,,学名Paramecium caudatum,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纤毛纲、膜口目、草履虫科、大草履虫属。
它生活在淡水中,一般的池沼、小河沟中都可以采集到。
大草履虫的身体呈圆筒形,前端较圆,中后部较宽,后端较尖,外形很象一只倒放着的草鞋,所以被叫做草履虫。
它的全身长满了纵行排列的纤毛,从身体的前端开始,有一道沟斜着伸向身体的中部,在沟的后端有口,所以被称为口沟。
口沟里有一个胞口,下面连着胞咽。
当它游泳的时候,全身的纤毛都会有节奏地摆动。
由于口沟的存在和该处的纤毛较长,摆动有力,所以草履虫的身体就会旋转着前进。
大草履虫身体内充满了细胞质,在水中前进时,它不停地摆动口沟里
的纤毛,鼓起水涡,摄取水里的细菌或其它有机物,食物由胞口和胞咽而进入细胞质,形成食物泡。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在体内移动,泡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和吸收,食物残渣由身体后侧的胞肛排出体外。
草履虫通过表膜进行呼吸,吸收水里溶解的氧气,分解有机物后释放出能量,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一些含氮废物,通过表膜排出体外。
大草履虫的细胞质里有细胞核,是它生命的中枢,通常为一个大核,一个小核,也有两个或多个小核的。
它的生殖过程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形式。
有趣的是,细胞核每天以24小时的周期变化着:中午12时的体积最小,以后逐渐增大,到午夜24时体积变得最大。
科学家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白昼正常情况时,大草履虫通过接触和交换体内物质进行交配,交配节律受白光的影响。
如果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草履虫,则可以改变它的交配节律,从不同的时间开始新的周期。
如果将其放在长期暗黑的环境中,这种生物钟就会失去作用,使它随便在什么时候都可以交配。
但是只要再放到阳光下,仅仅经过很短的时间,它们就会自动校正生物钟,又在正常的时间内进行交配了。
大草履虫因为其个体较大,结构典型、繁殖快、观察方便、容易采集培养,因此一般用它作为研究细胞遗传的好材料。
多年来,遗传学科
学家已经用它研究了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和细胞核在遗传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类型的转变等,取得了不少科学成果。
随着科学的发展,还发现了它在医学方面的许多重要价值,例如用它的水溶性提取物,可以较准确地诊断消化系统的癌症和乳腺癌等疾病。
(一)生境与形态
生活在淡水中。
一般池沼、小河中都可采到。
草履虫形状很像草鞋。
全身长满了纵行排列的纤毛。
从体之前端开始有一道沟斜着伸向身体中部,在沟之后端有口,所以称为口沟(oral groove)。
游泳时,全身的纤毛有节奏地摆动,由于口沟的存在和该处的纤毛较长,摆动有力,所以使虫体旋转向前进。
虫体的表面为表膜(pellicle),其内的细胞质分化为内质与外质。
(二)表膜及其结构
表膜由3层膜组成,最外面一层膜在体表和纤毛上面是连续的,最里面一层和中间一层膜形成表膜泡(alveoli)的镶嵌系统。
表膜泡时增加表膜的硬度有作用,同时又不妨碍虫体的局部弯曲,还可能是保护细胞质的一种缓冲带,并可避免内部物质穿过外层细胞膜。
在表膜之下有一些小杆状结构,整齐地与表膜垂直排列,此为刺丝泡
(trichocyst),有孔开口在表膜上,当动物遇到刺激时刺丝泡射出其内容物,遇水成为细丝。
如用5%亚甲基蓝、稀醋酸或墨水刺激时,可见放出刺丝。
一般认为刺丝泡有防御的机能。
(三)纤毛与运动
纤毛的结构与鞭毛相同。
每一根纤毛是由位于表膜下的一个基体发出来的,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每个基体发出一细纤维(称为纤毛小根ciliary rootlet),向前伸展一段距离与同排的纤毛小根连系起来,成为一束纵行纤维,称为动纤丝(kinetodesmas)。
此外有一套与纤毛结合的、很复杂的小纤维系统(fibrillar system)各种小纤维连结成网状,有的学者从为,它们的作用是传导冲动和协调纤毛的活动;也有人认为纤毛摆动的协调作用与它无关,而与膜电位变化有关。
(四)细胞质及细胞器
内质多颗粒,能流动,其内有细胞核、食物泡、伸缩泡等。
大草履虫有一大核一小核,大核在显微镜下为透明略呈肾形的结构,小核位于大核的凹处,大核主要营营养代谢.为多倍体,小核主要管遗传(也有的种类有2个或多个小核)。
食物泡的形成在口沟的后端有一胞口,其下连一漏斗形的胞咽(cytopharynx)或称口腔,在胞咽内有特殊的纤毛组不断摆动,可以引起水流进入胞口,由水流中带来的食物(如
细菌或其他小的生物及腐烂的有机物),于胞咽下端形成小泡,小泡逐渐胀大落入细胞质内即为食物泡.食物泡形成后在体内流动,有固定的路线,在流动过程中,溶酶体融合于食物泡,在食物泡内进行消化。
不能消化的残渣由身体后部的胞肛(cytoproct)排出。
胞肛平常不易看见。
如将酵母菌或细菌用刚果红染色喂草履虫,可以看到食物泡的形成过程及其在体内的流动。
(五)伸缩泡与水分调节
在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个在体前部一个在体后部。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在电子显微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连。
在伸缩泡主泡及收集管上有收缩丝(contractile filament),有人认为它是由一束微管(microtubules)组成。
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的主泡,通过表膜小孔(或称排泄孔)排出体外。
前后2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水分平衡。
(六)呼吸
呼吸作用主要通过体表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七)生殖
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
分裂时小核先行有丝分裂,大核行无丝分裂,接着虫体中部横缢.分成2个新个体。
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当接合生殖时,2个草履虫口沟部分互相粘合,该部分表膜逐渐溶解,细胞质相互通连,小核脱离大核,拉长成新月形,接着大核逐渐消失。
小核分裂2次形成4个小核,其中有3个解体,剩下的一个小核又分裂为大小不等的2个核,然后两个虫体的较小核互相交换,与对方较大的核融合,这一过程相当于受精作用。
此后两个虫体分开,接合核分裂3次成为8个核,4个变为大核,其余4个核有3个解体,剩下一个小核分裂为2个,再分裂为4个;每个虫体也分裂2次,结果是原来2个相接合的亲本虫体各形成4个草履虫,新形成的草履虫和原来亲体一样,有一大核一小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