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专业名词解释整理
同等学历《工商管理》历年考试名词解释(适用于第一、二、三版考试大纲)
适用于第三版考试大纲名词解释:1、管理幅度:指管理者能直接有效地协调下属的人数。
2、企业核心:指在企业重要性竞争的经营活动中,能够做得比竞争对手更好的能力。
3、市场定位:指企业为了使自己生产或销售的产品获得稳定的销路,要从各方面为产品培养一定的特色,树立一定的市场形象,以求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偏爱。
4、年金:指在某一确定的时间里,每期都有一笔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它实际上是一组相等的现金流序列。
年金付款时间的先后,可分为先付年金和后付年金、延期年金和永续年金。
5、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
正式组织有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沟通。
6、并购战略:合并是指同等企业之间的重新组合,新建立的企业常常使用新的名称;收购是指收购者吸纳了被收购者的业务。
7、大市场营销:是菲力普·科特勒提出的营销策略,就是要运用政治力量和公共关系,打破国际或国内市场上的贸易壁垒,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开辟道路。
大市场营销除包括一般市场营销组合(4P)外,还包括另外两个P:权力和公共关系。
8、净现值:是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
9、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的无意识的体系化、类型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10、垂直整合战略:扩展了原来同产业的竞争范围。
后向于资源的供应者;前向于最终产品中的终端使用者。
11、充分需求:指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目前需求水平和时间等于预期的需求水平和时间的一咱需求状况。
这是企业最理想的一种需求状况。
12、内部报酬率:又称内含报酬率,是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
内部报酬率实际上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该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
13、动机:是指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人的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14、战略目标:指企业在其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市场竞争地位和管理绩效的目标,包括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总体规模、竞争能力、技术能力、市场份额、收入和盈利增长率、投资回收率以及企业形象等。
2014年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2014年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间接控制由作业人员的上级管理者通过直接改变或下令调整作业人员计划的方式实施的控制。
经济人假设指以完全追求私人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模式也称范式、范型。
他是指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从工作程序到行为方式、管理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都成为某种内在一致的特定类型的状态。
模式重塑在企业整体意义上,根据变革所展现的新的发展机会和方向以及成功的模式,重新确定企业的经营观念、战略目标和经营战略,并据此确定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方式方法,形成新的发展模式。
矩阵制矩阵制结构由横纵两个管理系列组成,一个是职能部门系列,另一个是为完成某一临时人物二组建的项目小组系列,纵横两个系列交叉,即构成矩阵。
矩阵制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具有双道命令系统,小组成员既要服从小组负责人的智慧,又要受原所在部门的领导,突破了一个职工只受一个直接上级领导的传统管理原则。
控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偏离时予以调整和修正的过程。
目标变量指用来测定控制对象(工作和人)工作成果的指标。
内在影响建立在领导者内在行权力基础上,主要着眼于以领导的良好素质和行为吸引、感化被领导者,通过激发内在动力,对职工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
他不带有任何强制、压服性因素,而已潜移默化、自然渐进的方式发生作用。
受到内在影响得职工多以积极、主动、自觉的态度接受领导。
权变权变观点认为不存在一套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使用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管理过程中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权变观点强调的是在变化的情况下寻求合理的方法。
他所强调的基本点,已是变化,及一切要从变化了的情况出发,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和把握问题。
二是管理体系和方法的灵活运用,既讲求原则性,又讲求灵活性。
权力指个人所具有的并施加于别人的控制力。
工商管理专业的名词解释
工商管理专业的名词解释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工管",是现代商科学科之一,也是大学中最热门的专业之一。
它涉及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对工商管理专业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一、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制定和实施长期目标以及决策方法的过程。
它涉及到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以及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以制定与实现这些目标相关的决策。
战略管理帮助企业确定其核心竞争优势,制定发展战略,并监测和适应市场变化。
二、市场营销(Marketing)市场营销是指企业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愿望来达到目标的过程。
它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定价、促销和渠道管理等方面的活动。
市场营销的目标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实现销售增长和利润最大化。
三、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财务会计是指企业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编制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和制定预算等活动。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完整和可靠的财务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决策。
四、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有效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
它包括招募、培训、绩效评估和员工福利等方面的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
五、创新管理(Innovation Management)创新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和促进创新的过程。
它包括鼓励员工提供新创意、管理创新项目和组织创新文化等方面的活动。
创新管理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会。
六、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管理物流和供应链活动的过程。
最新全国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大纲重点整理(精品笔记)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重点内容整理(最新最全重点内容笔记整理)第一篇企业战略原理第一章战略管理理论第一节战略的基本概念1、企业使命(1)企业使命的定义 P198 (名词解释)*******企业使命是企业管理者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命硬方目征指2、企业目标(1)企业的目标是在企业目的的总框架中为企业和职工提供的具体方向,有自己的完成时间。
“什么时间去哪儿”3、企业战略的基本概念 P200 (简述)******企业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名词解释)*******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经营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动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从而使企业获得某种竞争优势。
4、企业战略管理的维度 P202(1)战略管理的层次和内容 P202战略管理的内容是指战略的战略管理的内容涉及4第二节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1、企业战略的4个构成要素 P203 (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协同作用。
协同作用:指企业从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的决策中所能寻求到的各种共同努力的效果。
(名词解释)******竞争优势:是指企业通过其资源配置的模式与经营范围的决策,在市场上所形成的与其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地位。
(名词解释)******2、探索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的意义 P204在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中,企业的经营范围、资源配置和竞争优势一般决定着企业效能发挥的程度。
协同作用则是决定企业效率的首要因素,并在企业各种特殊能力与产品和市场之间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企业战略的层次1、总体战略 P204(1)总体战略的含义******总体战略又称公司战略,是企业战略中最高层次的战略。
同等学力研究生工商管理
同等学力研究生工商管理
同等学力研究生工商管理是指具有与研究生同等学习能力的人员,通过参加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学习和考试,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一种学习方式。
同等学力研究生工商管理通常面向那些已经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的人士,他们可以在工作的同时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该学习方式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涵盖了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工商管理领域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技能。
同等学力研究生工商管理的学习形式相对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时间。
一般来说,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和考试,并提交论文或完成实践项目,以获得学位。
这种学习方式适合那些想要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拓宽专业视野、增强管理能力的人士。
通过同等学力研究生工商管理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升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要求和流程可能因学校和地区而有所差异,建议你详细咨询相关学校或教育机构,以获取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1、心理能量:是促使人2、正式组织:是两个或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体性,驱使人采取两个以上的人的有意识的加以协调的行为适当行为的心理力量。
或力的系统。
3、非正式组织: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的体系化、类型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4、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
5、组织内部平衡:指由单独个体行为到集体化协作行为的环节,与贡献的平衡,即组织提供个人的可用来满足个人需求、影响个体与组织整体之间的平衡。
组织内部平衡个人动机的诱因必须等于或大于个人对组织诱因与贡献的平衡。
6、企业:是在一定财产关系支配下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行动的经济行为主体。
是为了获取利润而从事生产经向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独立经济组织。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
7、所有权:是指对主体8、产权:是一个社会所行为关系。
拥有财富这一特定事实给予社会性的认可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和保护。
,是由人们对物的使用权所引起的相互认可9、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0、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理性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序,每当它们出现时,即可按照固定程序进行处理,而不需要再特意去处理它们。
通常又将“程序化决策“结构良好”的决策。
11、非程序化决策:是针对那些新颖、无结构问题,这类决策又可的程序和规律可以依据,需要单独作出处理。
以称之为“结构不良”的决策。
这类决策没12、个人价值系统:个人价值系统是个人的思想、价值观、道德标13、组织结构:是指组织14、管理幅度:受认识和15、制度规范:是组织管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情报处理能力的制约,管理者的有效协调理过程中借以约束全体组织成员行为,确准、行为准则等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体人数有一个客观的限度,我们称之为管理幅定办事方法,规定工作程序的各种章程、条则、规程、程序、标准、办法等的总称。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市场营销名词解释汇总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综合市场营销名词解释市场-具有特定需要和欲望,并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要或欲望的全部潜在客户.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用公式来表示就是:市场=人口+购买能力+购买欲望.市场是这三个因素的统一.市场营销-是指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以满足人类某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活动。
市场营销者—希望从别人那里取得资源并愿意以某种有价物作为交换的人。
*关系市场营销-企业与其顾客、分销商、经销商、供应商等相关组织或个人建立、保持并加强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有关各方实现各自目的。
*生产观念-是指导销售者行为的最古老的观念之一。
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到而且价格低廉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提供生产效率和分销效率,扩大生产,降低成本以扩展市场.*产品观念-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种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生产高值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它产生于市场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形势下.市场营销近视—不适当的把注意力放在产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场需要上,在市场营销管理上缺乏远见,只看到自己产品质量好,看不到市场需求在变化,致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传达目标市场所期望的物品或服务,进而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企业的任务是确定各个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或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能够满足其需要、欲望和利益的物品或服务。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主张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要统筹兼顾企业、市场和社会三方面的利益。
客户观念—指企业注重收集每一个客户以往的交易信息、人口统计信息、心理活动信息、媒体习惯信息以及分销偏好信息等,根据由此确认的不同客户终生价值,分别为每一个客户提供各自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传播不同的信息,通过提高客户忠诚度,增加每一个客户的购买量,从而确保企业的利润增长.*绿色市场营销—是指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要重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防治污染以保护生态,充分利用并回收再生资源以造福后代.*顾客关系管理CRM-它既是一种市场导向的企业营销理念,同时也是面向顾客优化市场、服务、销售业务流程,增强企业部门间集成协同能力,加快顾客服务的响应速度,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综合财务管理名词解释(五)——学苑教育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综合财务管理名词解释(五)联合杠杆DCL-从企业利润产生到利润分配的整个过程来看,既存在固定的生产经营成本,也存在固定的财务成本,这便使得每股盈余变动率远远大于业务量的变动率,通常把这种现象叫联合杠杆。
DCL=DOL*DFL*资金结构-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狭义的资金结构指长期资金结构,广义的资金结构指全部资金的结构(包括短期和长期资金)。
资金结构问题总的来说是负债资金的比率问题,是负债在企业全部资金中的所占比重。
*最优资金结构-一定条件下使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金结构。
*企业投资-企业投入财力,以期望在未来获取收益的一种行为。
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前提,是发展生产的必要手段,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方法。
*现金流量-与投资决策有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是指不考虑时间价值的各种指标。
主要有投资回收期和平均报酬率。
*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是指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指标,主要有净现值、内部报酬率和利润指数。
*净现值-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叫净现值。
优点: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缺点:不能揭示各投资方案本身可能达到的实际报酬是多少。
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
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中的最大者。
*内部报酬率-是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0的贴现率。
优点: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反映了投资的真实报酬率,也易于理解,缺点是比较复杂。
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内部报酬率大于或等于企业资金成本或必要报酬率就采纳,反之就拒绝。
在多个方案的选择决策中,选用内部报酬率超过资金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最多的。
*利润指数-又称现值指数,是投资项目未来报酬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的现值之比。
优点: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真实反映投资项目的盈亏程度,有利于在初始投资额不同的投资方案之间进行对比,缺点是不便于理解。
全国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大纲重点整理精品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重点整理管理学原理第一章管理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单选题)P22-23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泰罗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利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手段的近代分析科学方法,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管理之父”。
二、法约尔: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重大影响,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P24法约尔认为经营包括六种经营活动和五大管理职能。
其中六种经营活动包括:技术活动(生产)、商业活动(交换)、财务活动(资金得到筹集、控制和使用)、安全活动(财物和人身的安全)、会计活动(记账算账、成本核算和统计等)、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多选题)P24三、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P231、马克斯·韦伯:官僚制(通过职务与职权来实现管理职能的手段)、科层制、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提出最适合于企业组织发展需要的组织类型和基本管理精神,成为各类大型组织的“理想模型”,这种理论是建立在法理的基础之上。
“组织理论之父”(单选题)2、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 P25(1)权威的基础组织管理过程中依赖的基本权威将由个人转向法理,以理性的、正式规定的制度规范为权威中心实施管理。
P25(2)官僚制的特征(3)官僚制的优越性(多选) P25个人与权利相分离;体现了理性精神和合理化精神;适合工业革命以来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
第二节近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巴纳德的一般组织管理原理①巴纳德在管理理论上的主要思想是: P26组织论的管理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组织平衡、管理人员职能理论。
(多选题)②管理人员有三方面的基本职能: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努力,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
2016年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名词解释
2016年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名词解释1、激励: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2、需要激励模式:是以需要为主要作用机制,针对职工需要提供诱因,通过需要达到激励目标的模式。
3、动机目标激励模式:立足于提高职工实现行为目标的动机水平,认为在较高的动机水平下,职工能够自动产生高强度的行为动力,进而形成强大的激励力。
4、权衡激励模式:是利用比较比较评价及感受公平的心理机制对行为的制导作用,施以适当诱因,创造公平环境,从而激励职工的积极行为。
5、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即利用强化物刺激行为主体,来保持和增强某种积极行为的出现频率。
6、企业目标:企业目标是企业希望实现的产出与绩效,并以此衡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7、长期目标:长期目标是指企业以提高自己长期业务地位作为目标的活动,计划期一般为5年。
8、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采取的竞争行动与管理业务的方法。
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
一般来讲,企业战略由以下四个要素组成: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协同作用。
9、协同作用:是指企业从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的决策中所能寻求到的各种共同努力的效果。
也就是说,分力之和大于各分力简单相加的结果。
10、公司战略:公司战略又称总体战略。
在大中型企业里,特别是多种经营的企业里,公司战略是企业战略中最高层次的战略。
它需要根据企业的目标,选择企业可以竞争的经营领域,合理配置企业经营所必需的资源,使各项经营业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
11、职能战略:职能战略又称职能层战略,是企业内主要职能部门的短期战略计划,使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本职能部门在实施公司战略中的责任和要求,有效地运用研究开发、营销、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经营职能,保证实现企业目标。
司在决策过程中遵循了上述3大原则,才实现了公司的顺利转型。
全国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大纲重点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重点整理管理学原理第一章管理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单选题)P22-23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泰罗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利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手段的近代分析科学方法,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管理之父”。
二、法约尔: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重大影响,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P24法约尔认为经营包括六种经营活动和五大管理职能。
其中六种经营活动包括:技术活动(生产)、商业活动(交换)、财务活动(资金得到筹集、控制和使用)、安全活动(财物和人身的安全)、会计活动(记账算账、成本核算和统计等)、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多选题)P24三、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P231、马克斯·韦伯:官僚制(通过职务与职权来实现管理职能的手段)、科层制、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提出最适合于企业组织发展需要的组织类型和基本管理精神,成为各类大型组织的“理想模型”,这种理论是建立在法理的基础之上。
“组织理论之父”(单选题)2、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 P25(1)权威的基础组织管理过程中依赖的基本权威将由个人转向法理,以理性的、正式规定的制度规范为权威中心实施管理。
P25(2)官僚制的特征(3)官僚制的优越性(多选) P25个人与权利相分离;体现了理性精神和合理化精神;适合工业革命以来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
第二节近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一、巴纳德的一般组织管理原理①巴纳德在管理理论上的主要思想是: P26组织论的管理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组织平衡、管理人员职能理论。
(多选题)②管理人员有三方面的基本职能: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努力,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名词解释知识认知
工商管理专业名词解释知识认知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2.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所谓心理现象的规律性包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心理特征的规律两部分。
3.模型:就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现实事物的简化表示。
4.量表:是用于每一被观察单位的测量系统。
根据行为变量研究的任务不同,量表测量有关变量的精确程度也各不相同。
5.观察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观察者通过感官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作系统记录的研究方法,称为观察法。
6.调查法:是运用各种调查的方法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包括人的想法、感情、和满意度。
7.实验法:研究者有目的地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刨设一定条件的环境诱发被研究者产生某种行为特征,从而进行针对性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8.个案研究法:是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9.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
10.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
它在人参与的不同活动中有近似的表现,而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动机和目的。
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神经过程可分为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11.能力:是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任何一种活动都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能力。
例如,搞外交工作,要具有灵活而敏捷的思维、较好的语言表达和答辩、较强的记亿等能力;从事管理工作,要具备一定的组织、交际、宣传说服等能力。
12.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在外界现实的作用下,通过个人的认知和实践活动,对现实产生了各种态度,构成态度系统,并决定着个体的行为表现,逐渐形成个体所特有的行为方式。
同等学力申硕 工商管理综合要点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综合要点同等学力申硕,是指没有取得硕士学位,但具备相当于硕士学位招生要求的学历和能力水平的人员申请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在硕士招生中,同等学力考生是一种重要的招生对象,它既能充实硕士生源,又能为社会输送复合型人才,对于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对同等学力申硕中的工商管理综合要点作简要介绍。
工商管理是当今世界最为热门和广泛的学科,它涉及经济、财务、市场营销、组织管理、战略规划等多个方面。
同等学力申硕的工商管理综合考试主要分为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两部分,其中基础知识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统计学、心理学等内容,而专业课程则包括市场营销、组织行为、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
在工商管理综合考试中,管理学是必考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于企业管理理论的掌握程度。
管理学又可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管理理论及其特点,能够将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
另外,经济学也是同等学力申硕中的重要考点。
经济学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对于供求关系、价格变动、资源配置、产业政策等经济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计算能力,能够进行成本分析、利润分析等经济分析工作。
法律是一个被许多同等学力考生所忽视的考点,实际上,法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考生需要了解企业法律地位、劳动法规、公司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内容。
同时,考生还需要掌握基本的合同法和民商法相关条款,如违约责任、诉讼时限等。
在统计学考试中,除了掌握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更需要考生理解随机变量、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重点知识点,并能够灵活应用。
心理学方面,在同等学力申硕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科目,但其基本概念和理论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并处理员工之间的关系,还能够在企业心理健康管理、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提供很多实用性帮助。
除了以上基础知识的考察,同等学力申硕的工商管理考试中还包括很多专业课程方面的考察,如市场营销、组织行为、战略管理等。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汇总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综合: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保健因素与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有关,其改善只能预防和消除职工的不满,不能直接起到激励作用的因素。
部门化组织内经常有多个团体,每一个团体有一个管理者,由其全权负责,统一协调团体内的所有工作,这个团体叫做部门。
大型组织通常采用横向多维式部门结构,首先由及个人或职务组成一个小团体,而这个团体又归属于另外一个更大的部门,如此不断递进,便形成组织层次,这个过程就是部门化。
成熟也可叫饱和,即企业在目标市场领域内达到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主营项目是去发展潜力,需要考虑重新调整主营方向或经营战略的状况。
程序化事前制定行动方案,以便在某些事件发生时及时处理,这就是程序化。
动机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人的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反馈指系统的输出信息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信息进行比较,并利用二者的偏差进行控制的过程。
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分。
非正式沟通通过正式组织途径以外的信息沟通程序。
非正式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无意识地体系化、类型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分工为实现预定目标和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必须将一系列的工作任务分配给特定的个人或部门完成。
这一过程就是分工。
分公司母公司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在法律上和经济上均无独立性,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
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即利用强化物抑制不良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来运用管理手段。
个人惯性个人在长期组织生活中形成的固定观念、准则和思维方法、工作习惯等。
个体行为是集体协作活动或组织生活中个体的基本方面,个体的基本特征,也是组织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存在状态。
个体行为是从组织管理角度必须把握的对象。
个体学习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和通过行为的结果,可以获得新的技能和知识。
这或者是通过直接的实践,或者是通过他人经验的提示,或者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
个体的学习对于维护和促进协作关系系统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
工作分析对某特定工作做出明确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需要有什么样的行为的过程,主要优良大部分组成: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笔记整理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笔记整理一、名词解释1、企业使命——是企业管理者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它反映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和企业力图为自己树立的形象,揭示本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目标上的差异,界定企业的主要产品和服务范围,以及企业试图满足的顾客基本需要。
企业使命包括企业目的、企业定位、企业理念、公众形象、利益群体五个部分。
2、企业目标——是在企业目的的总框架中,为企业和职工提供的具体方向,有自己的完成时间。
包括战略目标、长期目标、年度目标三个层次。
3、战略目标——是企业在其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市场竞争地位和管理绩效的目标。
4、企业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5、经营范围——经营范围是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又称为企业的定域。
6、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指企业过去和目前资源和技能配置的水平和模式。
资源配置的好坏会极大地影响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程度,因此资源配置又称为企业的特殊能力。
7、竞争优势——是企业战略构成要素之一,是指企业通过其资源配置的模式和经营范围的决策,在市场上所形成的与其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地位。
8、协同作用——是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指企业从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的决策中所能寻求到的各种共同努力的结果。
9、总体战略——又称公司战略,是企业战略中最高层次的战略。
根据企业的目标,选择企业可以竞争的领域,合理配置企业竞争所必须的资源,使各项经营业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
经营范围和资源配置是总体战略的主要构成要素。
10、单位战略——又称经营战略。
是战略经营单位、事业部或子公司的战略。
在企业总体战略的制约下,指导和管理具体经营单位的计划和行动,为企业的整体目标服务。
资源配置和竞争优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11、职能部门战略——又称职能层战略。
是企业内主要职能部门的短期战略计划,可以使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本职能部门的责任和要求,有效运用各方面的经营职能,保证实现企业目标。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综合考点
同等学力工商综合考点精要之—财务管理第一章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无计算,可能主考名词解释及简答)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环境;理财主体假设;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第二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无计算,但是后面的基础,重要)时间价值;一次性首付款;年金;财务决策;风险报酬;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第三章财务分析判别财务指标优劣的标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企业负担利息和固定费用能力的分析指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综合财务分析的方法第四章企业筹资决策原则企业筹资;MM 理论的基本结论;权衡理论;财务拮据成本;对权衡理论的评价;资金成本;资金成本的作用;个别资金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资金结构;资金结构中负债的意义;最优资金结构;息税前盈余;比较资金成本法第五章企业投资决策(重要)企业投资;投资决策指标;现金流量;净现值、内部报酬率;内部报酬率的计算步骤;内部报酬率的决策规则;按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第六章企业分配决策企业分配;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的方式;股利分配政策;剩余股利政策;稳定股利政策;变动的股利政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利分配方式;营业外收入第七章企业并购财务管理企业并购;并购支付方式;第八章国际财务管理外汇;外汇汇率;外汇汇率;交易风险;折算风险;避免外汇风险的方法同等学力工商综合考点精要之—管理学第一章管理的历史发展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马克思·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巴纳德的一般组织管理原理;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管理理论中主要流派;管理思想演进的主要线索第二章组织管理原理个体假设前提制约着管理的方式和效果;传统的人性假设;行为和学习的关系;个人在组织中学习特点;心理能量;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作用;正式组织对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组织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统一;组织是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的统一;组织内部平衡;组织与环境平衡;组织动态平衡;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第三章企业和企业制度企业;企业的特征;产权;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四章决策管理理论作分类;决策过程的四阶段;决策原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技术;群体决策增加群体成员对决策许诺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管理第一章传略管理理论企业使命:企业使命是企业管理者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利益群体:内部的利益群体指的是企业的董事会、股东、管理人员和职工。
企业外部的利益群体是指顾客、供应者、竞争者、政府机构和一般公众等。
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其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市场竞争地位和管理绩效的目标。
长期目标:长期目标的计划期一般为五年。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战略管理的过程:是指战略的how、who和when,即战略如何分析、构思和制定,战略涉及谁,以及在什么时候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具体包括战略分析、战略形成、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四个环节。
经营范围: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又称为企业的定域。
资源配置:是指企业过去和目前资源和技能配置的水平和模式。
竞争优势:是指企业通过其资源配置的模式与经营范围的决策,在市场上所形成的与其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地位。
协同作用:是指企业从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的决策中所能寻求到的各种共同努力的效果。
总体战略:又称公司战略。
在大中型企业里,特别是多种经营的企业里,总体战略是企业战略中最高层次的战略。
第二章企业战略态势分析——外部环境分析产业:是指一组生产的产品非常相似、可以互相替代的企业的集合。
进入壁垒:是指要进入一个产业需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第三章企业内部环境与资源均衡分析核心能力:就是企业在具有重要竞争意义的经营活动中能够比其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能力。
和性能力的产生是企业中各个不同部分有效合作的结果。
价值链: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第四章企业业务层竞争战略红海战略:已存在的行业;已知的市场空间;游戏规则已确立;竞争激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去的、老化的战略。
蓝海战略:未出现的行业;尚未开发的市场空间;没有游戏规则;没有竞争,海阔凭鱼跃;新时代、有活力的战略。
第五章企业公司层战略与管理战略联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业部门),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
并购战略:合并:同等企业之间的重新组合,新建立的企业常常使用新的名称。
收购:一个企业(收购者)收购和吸纳了另一个企业(被收购者)的业务。
公司紧缩战略:是指公司的股本或资产进行重组从而缩减主营业务范围或缩小公司规模的各种资本运作的途径和方法。
第六章全球市场竞争战略第七章战略控制与组织结构战略控制:是监督战略实施进程、及时纠正偏差、确保战略有效实施、使战略实施结果基本上符合预期计划的必要手段。
权变计划:是指企业在战略控制过程中为了在发生重大意外情况时采用的备用应变计划。
战略经营单位结构:根据共同的战略因素,将若干个事业部或其某些部分组合成一个单位,通常是以企业经营单位所服务的独立的产品或市场部分为基础构成。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管理的历史发展第二章组织管理原理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
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无意识地体系化、类型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组织内部平衡:是由单独个体行为到集体化协作行为的环节,个体与组织整体之间的平衡。
组织内部平衡是诱因与贡献的平衡。
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
第三章企业和管理制度企业:是在一定的财产关系支配下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行动的经济行为主体,是为了获取利润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独立经济组织。
企业的多面性:企业或多或少、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性质。
所有权:是指对主体拥有财富这一特定事实给予社会性的认可和保护。
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力,是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一种行为关系。
私有产权:就是把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了一个特定的人。
私营企业:包括个人企业、合伙公司、两合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章决策决策:是在若干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做出抉择。
是管理人员最重要、最困难和最需要冒风险的活动决策:就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在掌握的有限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并评估各种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方案的过程。
例行问题:是重复出现的例行公事。
例外问题:是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完全清楚、结构上不甚分明的问题。
第五章计划与控制计划: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规划和安排。
控制: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偏离时予以调整和修正的过程。
第六章*组织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分工是协作的前提,但分工又离不开协作。
管理幅度:受认识和情报处理能力的制约,管理者的有效协调人数有一个客观的限度,我们称之为管理幅度。
直线职能制:是一种以直线制结构为基础,在厂长(经理)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实行厂长(经理)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和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
制度规范:是组织管理过程中借以约束全体组织成员行为,确定办事方法,规定工作程序的各种章程、条例、守则、规程、程序、标准、办法等的总称。
广义的制度规范:包括组织管理中所有具有稳定性和约束力的、体系化的标准和规程。
狭义的制度规范:指组织结构和计划与控制规范基础上,用来约束和协调企业全体员工行为、规定活动程序和方法的制度规范。
本部门主要指狭义制度规范。
企业基本制度:企业基本制度是企业的宪法,主要包括企业的法律和财产所有形式、企业章程、董事会组织、高层管理组织规范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的规定。
业务规范:是针对业务活动过程中那些大量存在、反复出现又能摸索出科学处理办法的事物所制定的作业处理规定。
第七章人员配置人员配置:是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恰当有效的选择、使用、考评和培养,以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从而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并实现预定目标的职能活动。
第八章激励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动机: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人的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第九章领导领导:是管理者运用权力和影响力引导和影响下属按照企业目标要求努力工作的过程。
领导方式:根据权力定位和工作定位的不同,可以分为集权型、民主型、任务型、关系型和兼备型。
正式渠道沟通:是通过组织正式结构和层级系统运行、由组织内部明确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第十章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以组织基本目标和价值观为核心形成的,包括成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内的一整套观念和行为方式。
第十一章变革与发展过程管理体系惯性:是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整体意义上形成的固定、僵化的体系和程序。
市场营销第一章市场营销导论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已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综合型应用科学。
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交换:是指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为回报,从别人那里取得所需物品的行为。
关系市场营销:企业与其顾客、分销商、经销商、供应商等相关组织或个人建立、保持并加强关系,通过互利互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有关各方实现各自目的。
市场营销网络:是指企业及其与之建立起牢固的互相信赖的商业关系的其他企业所构成的网络。
网络营销:是指以互联网络为媒体,并用相关的方式、方法和理念实施营销活动以更有效地促成交易活动的实现。
绿色营销:是指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市场主体根据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及同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诸方面设计营销理念,以产品或服务为道具,激发并满足顾客体验需求,从而达到企业目标的营销模式。
口碑营销:即吸引消费者、媒体以及大众的自发注意,使之主动地谈论你的品牌或你的公司以及产品,让人们通过口碑了解公司及产品,树立品牌,加强市场认知度。
数据库营销:企业通过搜集和积累消费者的大量信息,经过处理后预测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的概率,借助这些信息给产品以精确定位,有针对性地传播营销信息,已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目的。
城市营销:地区营销是指为满足地区目标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和设计,成功的地区营销应使市民、企业对其所在的社区感到满意,游客和投资者对地区的期望得到满足。
文化营销:是指企业营销活动中有意识地通过发现、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并且针对企业面临的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采取一系列的文化适应和沟通策略,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
经营观念:是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过程中,在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利益方面所持的态度、思想和意识。
生产观念(供不应求):是指导销售者行为的最古老的观念之一。
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得到而且价格低廉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分销效率,扩大生产、降低成本以扩展市场。
产品观念(供不应求):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种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生产高值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
*推销观念(供求基本平衡):推销观念或称销售观念,是为许多企业所采用的另一种观念,他认为,消费者通常表现出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如果听其自然的话,消费者一般不会足量购买某一企业的产品,因此,企业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刺激消费者大量购买本企业产品。
推销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大量用于推销那些非渴求物品,即购买者一般不会想到要去购买的产品或服务。
推销观念产生于资本主义国家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过度阶段。
市场营销观念: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物品或服务,进而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
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它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
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因此,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等。
客户观念:是指企业注重收集每一个客户以往的交易信息、人口统计信息、心理活动信息、媒体习惯信息以及分销偏好信息等,根据由此确认的不同客户终生价值,分别为每一个客户提供各自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传播不同的信息,通过提高客户忠诚度,增加每一个客户的购买量,从而确保企业的利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