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同等学力心理学名词解释及答案

合集下载

历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历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历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同等学力申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都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历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供您查阅。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B )A.比较与分类B.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概括D.系统化与具体化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音高听觉理论的是( C )A.电话说B.神经齐射说C.拮抗过程说D.行波理论3.鲁利亚认为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机能属于( B )A.行为调节系统B.动力系统C.信息接受系统D.信息存储系统4.镶嵌图形的特点可以用于测量的认知风格是( D )A.自动化加工与意识控制加工B.冲动与沉思C.同时性与继时性加工D.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5.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C )A.可逆性B.抽象性C.具体形象性D.去自我中心性6.在新生儿阶段通常不具备的是( D )A.吸吮反射B.巴宾斯基反射C.抓握反射D.初级循环反应7.在被试内实验设计中,控制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的常用方法是( B )A.恒定法B.平衡法C.双盲设计D.纳入处理8.一定属于多因素实验设计的是( A )A.混合设计B.被试内设计C.随机区组设计D.被试间设计9.下列实验中不能用来论证社会学习理论的是( B )A.抗拒诱惑实验B.水下击靶实验C.攻击反应的学习实验D.言行一致实验10.建立在“官能心理学”基础上的迁移理论是( A )A.形式训练说B.概括原理说C.共同因素说D.关系转换说11.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方法是(A )A.社交测量法B.罗夏墨迹测验C.角色扮演法D.主题统觉测验12.为了保持认知的协调,外在理由越缺乏,越需要内在理由的补充,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作( B )A.催眠者效应B.不充分理由效应C.睡眠者效应D.过度理由效应13.一个研究者报告独立样本的t检验的结果t(24)=2.53,根据这个结果可以推知研究被试总人数为( D )A.23B.24C.25D.2614.一项调查表明抽烟量较大的人群比抽烟较少或不抽烟的人群患肺癌的比率更高,据此我们可以说,抽烟量与患肺癌比率这两个变量间存在着( A )A.相关关系B.因果关系C.函数关系D.包含关系15.一项研究涉及到职业,我们用1表示“农民”,2表示“教师”,3表示“公务员”,这里的数据123属于( C )A.等级数据B.比率数据C.称名数据D.等距数据16.已知某校男、女学生对某项教育措施各自持“同意”和“反对”态度的人数,若要了解性别与变量是否有关,则应该计算( C )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 相关D.二列相关17.以下各项中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D )A.韦氏量表B.个性偏好测验C.比纳量表D.主题统觉测验18.可以作为同质性信度指标的是( C )A.肯德尔和谐系数B.差异系数C.克伦巴赫系数D.确定系数19.最早采用智力年龄概念的是( A )A.比纳量表B.瑞雯推理测验C.韦氏量表D.斯坦福比纳量表20.一项研究假设为:经过知觉运动学习的左利手儿童比未经过这种学习的儿童在眼手协调的作业上做得更出色,然而这种差别不出现在右利手儿童中,这项实验中“是否经过学习”是( C )A.中介变量B.因变量C.调节变量D.自变量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1.效果律2.鉴别指数3.晕轮效应4.成熟势力说5.社会惰化6.概念形成7.暗适应8.抽样分布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简述兴趣及其类型.2.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3.简述心理测量的特质.4.简述实验法的显著特点.5.简述社会测量法及其具体形式.6.简述利用一组原始数据编制次数分布表的主要步骤.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结合文学著作人物形象,论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2.阐述不同理论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看法.。

(干货)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干货)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干货)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1.随意后注意:答: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分)2.双侧检验:答:按(待检验的统计量)分布的两端计算显著性水平的检验称双侧检验。

(2分)应用于理论上不能确定两个总体参数中音高必定大于或小于另一个的假设检验。

(1分)3.犯错误效应:答:一点小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的吸引力增加的现象。

(3分)4.离差智商:答:是将音高人的智力测验分数与同年龄组的人比较所得到的标准分数。

(3分)5.学习迁移:答: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3分)6.顺应: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7.点估计:答:是在总体参数未知时,用一个特定的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

(2分)一个较好的估计量应满足无偏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等特性。

(1分)8.社会助长:答: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3分)9、似动: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10、归因:归因是指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的过程。

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一般说来,人们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11、常模:常模是揭示心理测量分数的基础。

常模常常是指常模群体得出的测量分数。

所谓常模群体是指具有常模总体基本特征的代表性样本,因此常模群体所导出的测量分数就代表着整体特征。

测量手册所列出的常模常常是样本常模,不一定适合使用者的具体情况,特殊常模常常是为非典型团体建立的,一般比小团体建立的常模范围更窄。

12、众数:众数是指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值。

众数可通过观察的方法直接得到,也可用积分的方法求出。

13、自变量:自变量是指在研究中有意加以改变、操纵的事物、条件或特征,如某些外在刺激、环境条件、被试及其暂时特征等。

同等学力申硕《普通心理学》试题

同等学力申硕《普通心理学》试题

普通心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联觉:本来是一种通道的刺激能引起该通道的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通道的感觉,这种现象叫联觉。

2.表象:表象是指基于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

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前者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

后者指对知觉形象或记忆表象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

3.想象: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4.倒摄抑制:亦称倒摄干扰,是指后来学习内容对先前学习内容的干扰5.聚合思维: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6.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7.意志: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倾向8.应激: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9.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10.分化抑制:分化抑制,条件反射受到抑制的一种情况。

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成为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即分化抑制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75分)1.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答:区别: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

2013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名词解释综合二

2013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名词解释综合二

同等学力在线视频培训免费试听/kcnet1840/
1.随意后注意:
答: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分)
2.双侧检验:
答:按(待检验的统计量)分布的两端计算显著性水平的检验称双侧检验。

(2分)应用于理论上不能确定两个总体参数中音高必定大于或小于另一个的假设检验。

(1分)
3.犯错误效应:
答:一点小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的吸引力增加的现象。

(3分)
4.离差智商:
答:是将音高人的智力测验分数与同年龄组的人比较所得到的标准分数。

(3分)
5.学习迁移:
答: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3分)
6.顺应:
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7.点估计:
答:是在总体参数未知时,用一个特定的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

(2分)一个较好的估计量应满足无偏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等特性。

(1分)
8.社会助长:
答: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3分)。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名词解释总结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名词解释总结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名词解释总结2006——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名词解释综合2006年:1、思维答:思维是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根括和间接的反映。

思维具有根括性生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

思维不同于感知觉,但又离不开感知觉活动提供的感性材料。

在思维过程中,人只有在获取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并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部联系。

人的思维与语言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按照发展水平的不同,思维可以分为直观动作民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

2、中数答:中数又称中位数、中点数,它是按顺序排列在一起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

就是说在这组数据中,有一半的数据比中数大,有一半的数据比中数小。

中数可能是数据中的某一个,也可能根本不是原有的数。

中数是集中量数的一种,反映了数据组的集中趋势。

中数计算简便,但反应不够灵敏,受取样影响较大,常用于偏态分布或有极端数据的分布中表示集中趋势。

3、社会惰化答: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宛成时偏少的现象。

在一定范围内,一起完成一个共同目标的群体越大,个人所做的努力水平也越低。

其产生原因为:个人的被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

当人们的行为效率可以被鉴别出来,或是对个人行为贡献单独进行测量时,人们便保持了足够的被评价焦虑,行为的动机也得到了激发,这时即便与群体一起完成一项工作,也不会出现社会惰化。

4、鉴别指数答:鉴别指数是项目分析指标,它是指测验编制中确定测验项目区分个体所测能力高低的程度指标。

其估计方法很多,不同估计方法的结果基本相同。

最简单的估计方法是比较两个极端效标组通过一个项目的个案比例。

当效标测量是一个连续变量时,可从分布的两端选出高分组和低分组,然后将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每个项目的人数用百分比来表示,这两个百分数之间的差异就提供了题目区分度的指标,鉴别指数的范围在1~-1之间,1表示鉴别指数最高,-1表示鉴别指数最低。

心理学同等学力申硕2000--2018年真题之名词解释

心理学同等学力申硕2000--2018年真题之名词解释
4.心理测量2000 p.342
心理测量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 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5.首因效应09 p.700
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6.刻板印象04 08 p.696
22.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也就是项目的效度。
23.常模:是指有一定代表性且数量足够大的样本(即标准化样本)在某项测验上的分数分布。常模是参照标准的一种,常模团体的分数分布,就是常模。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组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24.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按照不同的维度可划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将成功归结为内部、稳定的因素,如能力,将失败归结为可控的因素。如缺乏女里,这属于一种积极的归因模式;反之将失败归结为内部、稳定的因素、将成功归结为外部因素,则属于一种消极的归因模式。
15.社会惰化: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16.成熟势力说:格赛尔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提出成熟势力说,该理论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即成熟与学习,并认为成熟更为重要。格赛尔认为,儿童心理和动作的发展是一个按顺序模式展开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集体成熟所决定的。
19.标准正态分布:格标准正态分布又称为u分布,是以0为均数、以1为标准差的正态分布,记为N(0,1)。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是:在-1.96~+1.96范围内曲线下的面积等于0.9500,在-2.58~+2.58范围内曲线下面积为0.9900。统计学家还制定了一张统计用表(自由度为∞时),借助该表就可以估计出某些特殊u1和u2值范围内的曲线下面积。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及详解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及详解

2014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主要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是()。

A.音调B.音高C.音响D.音色【答案】A【解析】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相应的听觉的基本特性包括音调、音响和音色。

频率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幅是指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人小,振幅越人,声音越响;波形是指声波的形状,最简单的是形状是正弦波,波形不同,音色不同。

2.词干补笔作业通常用于测量()。

A.内隐记忆B.外显记忆C.瞬时记忆D.短时记忆【答案】A【解析】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彖,其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词干补笔作业和知觉辨认。

词干补笔作业通常包括两个阶段: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学习一些项目,如“cognition”;测验阶段不要求被试回忆刚才学过的项目,而是给出学过项目的词干,如“cog”,并要求被试用心里想到的第一词来完成填空,然后观察被试在学习阶段获得的信息是否会影响这一作业的成绩。

结果发现,一周之后,词干补笔的作业成绩前后没有显著的变化,表明内隐表明内隐记忆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

3.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圆环呈现绿色,这种视觉经验属于()。

A.视觉适应B.视觉对比C.正后像D.负后像【答案】B【解析】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町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两种。

颜色对比是指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圉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

例如,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圆坏呈现绿色,放在黄色背景上,圆坏呈现蓝色。

总之,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方向变化。

4.从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度区分智力活动的学者是()。

A.斯皮尔曼B.斯腾伯格C.韦克斯勒D.吉尔福特【答案】D【解析】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它们是智力活动的对彖或材料:智力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智力活动的产品是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

最新-历年同等学力心理学考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最新-历年同等学力心理学考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2000-2014历年同等学力心理学考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2000年名词:知觉恒常性、准实验设计、心理测量、显著性水平、图式论述:1、请论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2、如何提高研究的构思效度?3、施测过程中引起测验结果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哪些?4、使用T检验的条件有哪些?5、青少年为什么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应用题:1、什么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在人员管理中有什么意义?2、请设计一个研究方案,考察被试某种行为的改变。

2001年名词:婴儿依恋、测验项目的区分度、区间估计、被试间设计、学习的迁移论述:1、什么是情绪和情感?请论述两者的区别。

2、什么是知觉恒常性?它有哪些主要种类?3、比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结构发展的不同观点。

4、说明内容参照和常模参照的区别。

5、实验设计中取样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应用:1、举例说明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统计计算题。

2002年名词:语言表征、先行组织者、去个性化、错误、元记忆、守恒、分半信度、项目特征曲线简答:1、简述知觉特性。

2、简述造成遗忘的原因。

3、简述皮亚杰关于智力发展机制的观点。

4、简要说明投射测验的优缺点。

5、一个两因素实验设计中,因素A有2个水平,因素B有3个水平,且要求接受每种实验处理条件的被试人数为4人。

试确定:在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和被试内设计两种条件下,各需要多少名被试?6、某研究测量了某组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已知平均身高)(1X165cm,标准差)(1nS10cm;平均体重)(2X50kg,标准差)(2nS4Kg。

试比较身高与体重分布的离散程度。

论述:1、说明当代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取向。

2、什么是心理学研究的外部效度?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2003年名词:定势、测定系数、评分者信度、测验的标准化、顺应、替代强化、概念形成、归因简答:1、简述睡眠的功能和梦的功能。

2、简述真动知觉与似动知觉的异同。

同等学力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资料

同等学力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资料

名词解释【普通心理学】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认知过程: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形式。

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一个人态度、行为和积极性的选择性的动力系统。

它是人的个性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叫后像。

听觉:由声波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产生的。

声音的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称为声音的掩蔽。

知觉: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

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的过程中,总是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分出来,对它们作出清晰的认知,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之为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认识刺激物的个别属性,而是认识事物的整体和关系,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空间知觉:人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直接认知,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或立体知觉、方位知觉等。

方位定向知觉: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知觉。

视觉与听觉在人类的定向中起重要作用。

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延续性与顺序性的直接认知。

真动知觉: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

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动知觉。

似动知觉: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错觉: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现象叫做错觉。

意识:是心理的过程和属性。

一般来说,意识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它是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的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终止的监控。

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国考 心理学综合-普通心理学-考前必背资料

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国考 心理学综合-普通心理学-考前必背资料

普通心理学【必背资料】重点复习范围(28个名词解释、44个简答论述)一、名词解释1.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一个人态度、行为和积极性的选择性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2.个性心理特征(14)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4.知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

5.侧抑制相邻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

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还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

6.马赫带人们在明暗交界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种视觉现象称为马赫带,是侧抑制的结果。

7.后像(17)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叫后像。

8.暗适应(16)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9.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10.主观轮廓/错觉轮廓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这种轮廓叫主观轮廓。

11.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

12.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特性的认识。

由于物体的运动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因此运动知觉和时间知觉、空间知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13.似动知觉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14.真动知觉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的位移。

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动知觉。

15.错觉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现象叫做错觉。

16.随意后注意(07)有自觉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随意后注意来源于随意注意又高于随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

同等学力心理学精心整理必过--普通心理学

同等学力心理学精心整理必过--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1、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后,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

2、知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后,人脑对事物的整体及其关系的认识。

3、思维: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推断,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4、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一个人态度、行为和积极性的选择性的动力系统。

它是人的个性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5、动机:就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6、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在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

7、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

8、感受性: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9、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叫后像。

后像分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

10、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的现象,由于侧抑制作用,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而且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

马赫带:是指人们在明暗交界的边界上,常常在两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处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历年同等学力心理学名词解释及答案

历年同等学力心理学名词解释及答案

测量心理学:T分数P365:Z分数扩大10倍,以消除小数,再加上50,消除负号。

即以50为平均数,以10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

公式:T=10*Z+50常模(3)P350:代表一般人同类行为的分数心理测量(2)P342: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条数量化的价值。

效标效度P385:也叫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也就是对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行为能够预测得怎么样。

内容效度P381: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应性。

离差智商P411:是个人智力的一种指标,以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常模参照分数。

计算公式:IQ=100+11∗(1−1)1比率智商P409:等于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即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鉴别指数P392: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每个项目的人数的分比之差,即D=P H - P L其中:D鉴别指数,P H为高分组通过人数的百分比,P L为低分组通过人数的百分比区分度P390: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评分者信度P58-59(心理测量学书籍):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例如高考或者研究生考试,一份试卷多个老师评分,分数差异不大才能算分数的有效性分半信度P55(心理测量学书籍):指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同质性信度P56(心理测量学书籍):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复本信度P54(心理测量学书籍):指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项目特征曲线P390:描述效标分数不同的受测者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

聚合交叉研究P455:是将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交叠在一起的一种研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分数P365:Z分数扩大10倍,以消除小数,再加上50,消除负号。

即以50为平均数,以10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

公式:T=10*Z+50常模(3)P350:代表一般人同类行为的分数心理测量(2)P342: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条数量化的价值。

效标效度P385:也叫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也就是对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行为能够预测得怎么样。

容效度P381: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容或行为围取样的适应性。

离差智商P411:是个人智力的一种指标,以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常模参照分数。

计算公式:IQ=100+11∗(1− 1)1比率智商P409:等于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即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鉴别指数P392: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每个项目的人数的分比之差,即D=PH - PL其中:D鉴别指数,PH 为高分组通过人数的百分比,PL为低分组通过人数的百分比区分度P390: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评分者信度P58-59(心理测量学书籍):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例如高考或者研究生考试,一份试卷多个老师评分,分数差异不大才能算分数的有效性分半信度P55(心理测量学书籍):指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同质性信度P56(心理测量学书籍):指测验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复本信度P54(心理测量学书籍):指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项目特征曲线P390:描述效标分数不同的受测者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

聚合交叉研究P455:是将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交叠在一起的一种研究方法。

++纵向研究P454:指系统考察同一批被试在不同时间点或年龄的心理发展状况。

横向研究P454:在同一时间对某一年龄或几个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顺应(3)P473: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同化P473: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智力结构中的过程。

++平衡P473:个体保持智力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在倾向性。

假装游戏P497:有明显的代替性和假设性,有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

观点采择(2)P518:指儿童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最近发展区P467:是指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

婴儿依恋P490: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成熟势力说P:元记忆P500:是对记忆过程的认知和控制。

守恒P502:是指对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

归因(3)P103: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原因的知觉和推断。

颜色恒常性P47: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

动机P100: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在心理过程或部动力想象(2)P82: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表象P80: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人格P138: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气质P139:是人格的一个部分,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受到遗传和生理因素影响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性格P139:是人格的另一个重要成分,指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是人格的主体。

似动P52: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随意后注意P61: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P60: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P59: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思维P76: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知觉恒常性(2)P46: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围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定势P90:也称心向,指个体以特殊方式从事某一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

概念形成P84:也称概念掌握、概念学习等,是指个体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过程。

语言表征P94:语言在人的记忆系统中的存储形式。

图式P98/(普通心理学书籍)P357: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社会心理学:自我概念P689:是个人关于自己的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观察、评价,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的意识,对自己应该怎样行为及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等方面的观念。

投射作用P702:是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人际关系P735: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2)P734:指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群体极化(2)P770: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社会影响P756: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去个性化(3)P747: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社会化P686: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首因效应P699-700:也叫最初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用P700:在总的印象形成,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刻板印象(2)P696:人们通过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起来的对于某一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

++晕轮效应P696: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他的其他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犯错误效应:也称白璧微瑕效应,即小小的错误反而会使有才能的人际吸引力提高。

社会惰化P769: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印象管理P703: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助长P766:也称社会促进,指个人的活动效率由于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而提高的现象。

心理统计学抽样分布P280: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测定系数P318:又称确定系数。

指回归方程中,y 变量的变异由x 变量决定的比率,∑( ^ y −⎺y )2∑(y -⎺y )2=r2即回归平方和在总平方和中所占比率。

β错误(2)P286:又称∏型错误,是指虚无假设为假时,接受虚无假设所犯的错误。

++α错误(2)P286:又称I 型错误,是指虚无假设为真时,拒绝虚无假设所犯的错误。

双侧检验P287:查统计表时,按分布两端计算显著水平概率的检验。

++单侧检验P286:查统计表时,按分布的一侧计算显著水平概率的检验。

回归系数(2)P317:在回归方程 ^ y =a+bx 中,x 为自变量, ^ y 为因变量的估计值或预测值,a 称作回归常数,b 称回归系数。

表示以x 预测y 的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b 是回归直线的斜率。

显著性水平P286:是一种检验标准,以α表示,概率不超过α的事件视为”小概率事件”。

心理学研究方法众数(2)P224:是指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值。

中数P224:又称中位数,是指数据的次数分布处于50%位置上的数值。

备择假设(又称研究假设H1)P226: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经验或对样本总体的初步了解而对研究结果做出的假设。

虚无假设(H0,也称零假设)P226:与备择假设相对立的假设。

测验的标准化P202:是指对不同的被试在测试项目、施测条件和程序、计分和分数解释等各方面都采用一个固定的标准。

测验项目的区分度P202:是指项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的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操作定义P186: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说明。

++抽象定义P186:指对研究变量或指标本质的概括,以揭示其涵,并将其与其他变量或指标区别开来。

区间估计P226:是指一个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

点估计P226:是指在总体参数未知时,用一个特定的样本统计量估计相应的总体参数。

自变量P184:指在研究中有意加以改变、操纵的事物、条件或特征。

++因变量P184:指在研究中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关因素或特征。

恒定法P185:即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

被试间设计P206:即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不同的被试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

++被试设计P207:是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又称“重复测量设计”。

++混合设计P207:是指在一项实验中,对某些自变量进行被试间处理,而对其余自变量进行被试处理的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P207:是介于前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前实验设计要严格一些,但不如真实验设计控制严密。

++前实验设计P205:是最为原始的一种实验设计,它对任何无关变量都没有控制。

++真实验设计P206:通常所说的实验设计,对影响部效度的无关变量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

公共因素方差P233:是指公共因素所决定的方差在观测变量总方差中所占的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