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二手房十大纠纷案例
二手房产过户纠纷案例
![二手房产过户纠纷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ef05c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f.png)
二手房产过户纠纷案例
在二手房交易中,过户环节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也是容易引发纠纷的环节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真实的二手房产过户纠纷案例。
某甲在购买二手房时,与卖方签订了买卖合同,并支付了一定的定金。
在约定
的过户日期当天,某甲前往公证处准备进行过户手续,但却发现卖方推脱不肯前来办理过户手续。
经过多次交涉,卖方却以各种理由拒绝办理过户手续,导致过户一拖再拖。
某甲在多次催促无果后,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卖方办理过户手续,并支
付因拖延过户而产生的违约金和损失费用。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卖方无正当理由拒绝办理过户手续,构成违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卖方办理过户手续,并赔偿某甲因拖延过户而产生的损失。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二手房产过户中,双方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
程序办理过户手续,不得擅自变更或拖延过户时间。
一旦发生过户纠纷,双方应当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为了避免类似的纠纷发生,买卖双方在签订买卖合同时,应当明确约定过户时间、程序和责任承担等事项,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在过户前,双方应当对房屋产权、抵押情况等进行清晰的核实,避免因此而引发纠纷。
在遇到类似的过户纠纷时,双方可以通过友好协商、法律诉讼等方式解决,但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目的,遵循法律程序,维护法律尊严。
总之,二手房产过户纠纷是一种常见的纠纷类型,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应当谨慎
对待,避免因过户问题而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同时,一旦发生纠纷,双方应当理性处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以期达到公平、合法的解决方式。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例(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例(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9e3d1f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2.png)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例(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案例一:二手房面积纠纷李先生在购买二手房时,与卖方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购买的房屋面积为100平方米。
然而,在入住后,李先生委托测量公司对房屋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房屋实际面积只有90平方米。
李先生要求卖方退还差价,并解除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合同双方应当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义务。
根据买卖合同的约定,房屋面积为100平方米,但实际测量结果却只有90平方米,属于合同约定与事实不符的情况。
卖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违约行为,应当按照合同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五条和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对于卖方的违约行为,买方可以要求卖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退还购房款、赔偿因违约而造成的损失等。
在这个案例中,李先生可以要求卖方退还差价,即购房款的10%作为补偿,并解除合同。
同时,根据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买方有权要求卖方提供相应的权利证书。
如果卖方无法提供符合约定的权利证书,买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卖方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李先生还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卖方退还购房款。
综上所述,李先生在这个案例中可以要求卖方退还差价,解除合同,并要求卖方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二:二手房产权纠纷张女士在购买二手房时,与卖方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购买的房屋为私产。
然而,在购房后,张女士发现该房屋实际上为国有产权。
张女士要求卖方退还购房款,并解除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合同双方应当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义务。
根据买卖合同的约定,房屋为私产,但实际情况却是国有产权,属于合同约定与事实不符的情况。
卖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违约行为,应当按照合同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五条和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对于卖方的违约行为,买方可以要求卖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退还购房款、赔偿因违约而造成的损失等。
在这个案例中,张女士可以要求卖方退还购房款,并解除合同。
此外,根据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买方有权要求卖方提供相应的权利证书。
二手房纠纷案例大全
![二手房纠纷案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ef25c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d.png)
二手房纠纷案例大全在现实生活中,二手房交易中的纠纷时有发生,给买卖双方带来了诸多困扰。
下面将介绍一些二手房纠纷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案例一,房屋产权问题。
小王在购买二手房时,未能充分了解房屋的产权情况,导致后来产生了产权纠纷。
原来房屋存在抵押、查封等问题,最终导致交易无法完成,小王损失惨重。
案例二,装修质量问题。
小李购买了一套二手房,但在入住后发现房屋装修质量存在诸多问题,如墙面开裂、管道渗漏等。
经过多次协商无果,最终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双方产生了长时间的纠纷。
案例三,交易合同纠纷。
小张在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时,未能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导致后来产生了纠纷。
买卖双方对于合同中的责任、义务存在不同解释,最终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案例四,房屋质量问题。
小刘购买了一套二手房,但在入住后发现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如墙体开裂、地板变形等。
经过多次协商无果,最终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双方产生了长时间的纠纷。
案例五,交易信息不真实。
小陈在购买二手房时,对房屋的交易信息存在疑虑,经过调查后发现卖方故意隐瞒了房屋的实际情况,导致交易后产生了纠纷。
最终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导致了双方长时间的纠纷。
以上案例反映了二手房交易中常见的纠纷类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在购买二手房时,买方应充分了解房屋的产权情况、装修质量、交易合同条款等信息,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卖方应提供真实、准确的交易信息,避免故意隐瞒房屋情况,以免引发纠纷。
在二手房交易中,双方应加强沟通,保持诚信,如遇纠纷应尽量通过协商解决,避免长时间的法律纠纷。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规范二手房交易市场,减少纠纷的发生,维护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
总之,二手房交易中的纠纷需要双方慎重对待,加强信息披露和交流,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纠纷发生。
希望以上案例能对大家有所启发,避免在二手房交易中遇到类似的问题。
经典二手房十大纠纷案例
![经典二手房十大纠纷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71d2829cc7931b765ce1599.png)
一、房内命案被隐瞒,购买凶宅惹争端案情简介:吴女士购买了套二手房,谁知入住不久后即得知该幢房屋内曾经发生过命案。
吴女士遂与卖主交涉要求解除双方的买卖合同,遭卖主拒绝后吴女士将其告上了法院,经法院调解,卖主支付给吴女士五万元的补偿款。
律师提醒:按照我国的民俗,所售房屋内发生命案一事将足以影响购房人是否购买该房屋,然即使卖主在出售时刻意隐瞒事实并将房屋售出,买主一旦知道此事,仍会与卖主产生争议,同时卖主的行为也涉嫌欺诈,可能导致其与买主签订的合同无效。
二:为避税费不过户,政策有变起冲突案情简介:李女士与王先生签订了二手房买卖合同,双方约定两年后再办理过户手续。
谁知不久后国家有关政策发生变化,若两年后过户,李女士作为卖主是得不偿失,李女士遂要求王先生立即办理过户,不料王先生因李女士未答应其降价的要求而坚持两年后再过户,为此二人发生了冲突并闹到法院,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
律师提醒:在二手房买卖中,对于有关税费的交纳,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法规通常已作规定,但买卖双方往往还会对此作特别约定以试图规避税费。
然一旦有关政策发生变化,这些约定不仅无法起到规避税费的作用,还会成为买卖双方争议的导火索。
三:户籍政策要了解,否则买房难落户案情简介:外地来京的王先生经过努力小有积蓄,准备购房后将全家户口从外地迁入北京。
为此,王先生在合同中约定,卖主在签约后立即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后卖主将自家户口从该房中迁出,然而当王先生到户籍管理部门准备办理落户手续时却被告知,一年前卖主一家已办理了外地来京的落户手续,按规定现在不得再办理落户手续,王先生极其恼怒,遂要求卖主赔偿其损失,并将卖主告上了法院。
近日,法院判决卖主承担违约责任,但王先生落户北京的愿望一时仍难以实现。
律师提醒:根据有关规定,在我市购买二手房落户的条件包括成套二手房面积要在60平方米以上;每套房屋五年内只能享受一次购房落户政策;买主应在原户主户口迁出后方可办理落户手续。
二手房买卖中关于违约责任的典型案例分析
![二手房买卖中关于违约责任的典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4182a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8.png)
二手房买卖中关于违约责任的典型案例分析在二手房买卖交易中,违约责任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买卖双方当事人在签署买卖合同后,应当按照约定的条件和方式履行合同义务。
然而,有些情况下,一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了损失,导致买卖交易无法顺利完成。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违约责任案例,探讨二手房买卖中违约责任的判定和应对方法。
案例一:买方违约李先生与张女士达成二手房买卖合同,约定双方自签署合同之日起,买方应在30天内支付房款。
然而,到约定支付日,李先生却未能如约支付房款。
张女士依约交付了房屋产权证书等相关证件,并准备搬离房屋。
在李先生违约后,张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李先生的违约责任。
针对上述案例中的买方违约行为,买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买方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房款属于典型的违约行为,侵犯了卖方的合法权益。
法院判决买方赔偿卖方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并追究买方的相应法律责任。
案例二:卖方违约小张与小刘签订了二手房买卖合同,约定卖方应在合同生效后15天内交付房屋并办理过户手续。
在交付日期前,小张收到了卖方的通知,称卖方因家庭紧急情况无法履行合同,请求解除合同。
小张不同意解除合同,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卖方承担违约责任。
针对上述案例中的卖方违约行为,卖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卖方未能按照约定时间交付房屋和办理过户手续,违反了合同约定,给买方造成了损失。
法院判决卖方支付买方违约金,并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案例三:违约责任的救济方式王先生与李女士签订了一份二手房买卖合同,约定在合同生效后,双方必须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交付和过户手续。
然而,在约定日期前的一天,王先生突然悔意,拒绝履行合同,并发出通知要求解除合同。
李女士对王先生的违约行为感到无奈,并寻求法律救济。
针对上述案例中的买方违约行为,买卖双方可以通过以下救济方式解决纠纷。
首先,一方可以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就解除合同或者违约赔偿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其次,当事人可以通过仲裁或调解等方式进行争议解决。
二手房买卖纠纷案例
![二手房买卖纠纷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e291b65561252d380eb6ed5.png)
房屋买卖合同签订之后,刘先生于2008 年5月19日取得该房屋的产权,双方办妥了 房屋交接手续。5月22日,刘先生一家户籍 迁入该房屋。2008年10月15日,王女士户 籍迁出诉争房屋,但该房屋内仍留有王女 士女儿,女婿及外孙的户籍未迁出。刘先 生因王女士尚有户籍未迁出,故没有将房 款尾款1万元支付。 2009年6月中旬,刘先生诉至法院称,王 女士违反签署的二手房买卖合同,至今未 将留在系争房屋内其女儿等3人户籍迁出, 应承担违约责任,并以总房价306万元为基 数,承担每天千分之一违约金。
法庭上,王女士辩称对买卖房屋事实没有 异议。但认为首先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的违 约金计算方式是指房屋交付,并不是户籍 迁出;其次她本人积极履行了合同义务, 将户籍迁出该房屋,却无力要求女儿一家 的户籍迁出;再次虽然女儿一家的户籍没 有迁出,但这对刘先生没有产生任何损失, 且刘先生也扣除了房款的尾款1万元;最后 刘先生主张违约金计算标准太高,要求按 照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计算。
但是就在签订合同后的第5天,陈丽突然收到 了刘南飞的律师函,律师函的内容大致是他认为 双方签订的合同将202万的房价分割为1398000元 的房款和662000元的装修、家电、家具款,他认 为这种行为涉嫌做低房价,因此提出合同是无效 的,并明确表示不愿意履行,接函后陈丽随即联 系了刘南飞和中介,提出如果刘南飞愿意继续的 话,他可以在增加一些,但是刘南飞表示做低房 价违法,合同无效。中介公司居间沟通后刘南飞 提出加价13万,陈丽认为这太高了,只同意加3万 元,双方未能谈妥,签订合同后的第7天,刘南飞 将40万首付款在未经过陈丽同意的情况也退还到 他们的银行账号内。陈丽看没有协商的可能性, 决定诉诸法律解决纠纷。
经张小姐发出催告函后,仍不愿意与签订买卖合 同。为此,张小姐将林女士母女告上法庭,要求 依法判令返还原告定金3万元整,并支付逾期签署 《房地产买卖合同》的违约金3万元。 林女士母女辩称,在签订居间协议后,中介公司 并未将居间协议给交与。且中介公司为让张小姐 少缴税,将房价做低。了解到这样的做法存在后 遗症,故之后未答应签订买卖合同。现同意返还 已交给中介公司代为保管的3万元,不同意另行赔 偿3万元。 作为第三人的中介公司述称,林女士确实是违 约的一方,应当承担向张小姐双倍返还定金的义 务,但中介公司不同意现在直接向张小姐返还3万 元,待法院判决后再对该款进行处理。
二手房买卖违约案例
![二手房买卖违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539684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8.png)
二手房买卖违约案例在二手房买卖交易中,买卖双方签订了合同,双方都有义务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但是在实际交易中,也存在着一些买卖双方由于各种原因而违约的情况。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二手房买卖违约案例。
案例一,卖方变卦。
小张在网上看中了一套二手房,经过多方考察后,决定与卖家签订购房合同。
在签订合同后,小张支付了定金并开始办理相关的过户手续。
然而就在过户前一天,卖家突然表示不卖了,理由是房价涨了不愿意卖给小张了。
小张对此感到非常愤怒,因为他已经支付了定金并且办理了相关手续,卖家的变卦给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案例二,买方迟迟不付款。
小王在二手房市场上看中了一套心仪的房子,与卖家商定好价格后,签订了购房合同。
按照合同的约定,小王应在一个月内支付清款。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小王却一直未能支付清款。
卖家多次催促小王支付款项,但小王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
最终,卖家只能选择解除合同,但因为小王的迟迟不付款,导致了卖家的损失。
案例三,房屋瑕疵。
小李购买了一套二手房,签订了购房合同并支付了定金。
但在办理过户手续时,发现房屋存在严重的瑕疵问题,例如房屋结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房屋证件不全等。
小李要求卖家解决这些问题,但卖家却拒绝承担责任。
最终,由于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交易被迫中止。
以上案例反映了二手房买卖中常见的违约情况。
在面对这些情况时,买卖双方应该根据合同的约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需要对房屋的真实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调查,避免因为房屋瑕疵问题而导致交易失败。
另外,也需要加强对合同条款的认识,避免因为合同条款不清晰而产生争议。
总之,二手房买卖违约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进行二手房交易时要慎重对待,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为违约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给大家在二手房买卖交易中提供一些借鉴和警示。
房地产二手房交易经典案例
![房地产二手房交易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cc7a157482fb4daa48d4b14.png)
二手房交易典型个案详细分析案例1:未办理到银行房屋贷款客户张先生通过中介公司看中一套房子,总价156万元,但由于其本身已经有2套房子的抵押贷款,所以张先生担心自己不能再贷到款。
但中介公司承诺跟银行委熟,办出贷款绝对没有问题,于是张先生就与上家签订了买卖合同并开始办理贷款申请。
然而没想到的是,多家银行都没有给张先生批准贷款。
为了付款,洪先生不得不将自己另一套房子匆忙出售。
由于已经廷期付款一个多月,他不仅向上家赔偿了将近20000元的违约金,而且所出售的房屋由于过于匆忙,也比市场价低了很多。
但由于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中介公司的承诺,所以无法向中介公司索赔。
在二手房按揭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借款人的贷款申请专利被银行拒绝,导致交易不能完成,给双方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上述案例就是如此。
张先生在不清楚自己能否申请到银行贷款前就同房主办理了过户手续,最后不仅买房不成,还要在办理过户手续中支付相关的费用。
如果在办理过户手续之前就申请银行贷款就可以降低一些风险。
分析:贷款支付主要房款是大多数购房人的首选付款方式,可如果购房者不能通过银行审查,自身没有能力支付房款,基于买卖合同的约定又必须在一定期限内支付房款的话,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违约,最后不得不承担违约责任。
从法律关系上来看,贷款合同与房屋买卖合同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除非在买卖合同中约定未能成功,贷款可以成为终止合同且不用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
否则,一旦未能获得贷款,基于买卖合同付款方式的约定,购房者就必须以其他方式支付房款,否则就构成了违约。
因此在签订合同之前,中介公司应该让购房者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支付能力和银行信贷能力之后再行签署相关公司。
中介业务人员勿轻易承诺帮助客人办理贷款,更不能出具书面承诺帮助客人取得银行贷款。
否则,极有可能造成违约责任。
一些经纪人因为急于成交业务,向客户作出相关不是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承诺,请注意其中的法律风险。
案例2:入住时发现户口未迁出,自己户口无法执迁入。
二手房买卖纠纷14案例
![二手房买卖纠纷14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82bfc7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2.png)
二手房买卖纠纷14案例二手房买卖纠纷14案例案例一:买家付款后卖家拒不过户经过调查,发现买家在支付全款后,卖家居然不履行过户手续的义务,而是以各种理由拒绝过户。
卖家的行为涉嫌违反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买家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案例二:卖家出售的房屋存在严重隐患买家购买的二手房屋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例如墙体开裂、漏水等问题。
根据房屋买卖合同的约定,卖家对隐患的状况有知情义务,忽略或故意隐瞒问题的卖家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案例三:卖家故意隐瞒房屋的真实情况卖家在交易过程中故意隐瞒房屋的真实情况,例如涂改房屋面积、隐瞒旧房改造等。
买家在发现问题后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卖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案例四:买卖双方对房屋价值存在争议买卖双方在房屋价值上存在分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请房地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或者通过协商解决纠纷。
如果无法协商解决,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争议。
案例五:房屋交付后买家发现赠送的东西不符合合同约定买卖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赠送某些物品,但是当买家收到房屋后发现赠送的东西不符合约定。
在这种情况下,买家可以要求卖家履行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案例六:卖家拒绝履行解除合同的约定在合同中约定了一定条件下可以解除合同,但是卖家拒绝履行解除合同的约定。
买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强制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已支付的款项。
案例七:交易过程中遭遇合同违约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存在违约行为,例如未按时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等。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案例八:未经买家同意私自擅自转让房屋卖家未经买家同意,擅自将房屋转让给他人。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卖家的行为违反了合同约定,买家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寻求相应的赔偿。
案例九:买家提前交付房款卖家却无法履约买家提前交付了购房款项,但是卖家却无法按时履约交付房屋。
买家可以要求返还已支付的款项,并要求卖家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十:房屋所有权归属存在问题在购买二手房时,买家发现房屋所有权关系存在疑问或争议。
房地产交易实例案例大全
![房地产交易实例案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9d6f3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f.png)
房地产交易实例案例大全一、交易背景介绍案例一:李先生购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处二手房。
李先生在北京工作多年,希望购买一处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房产。
经过多日寻找,他看中了这套位于朝阳区的二手房。
二、房产信息披露案例二:王小姐在购房过程中发现卖家未如实披露房产信息。
王小姐在购房时特别注意了房产信息的披露,然而在交房后发现屋顶存在漏水问题。
经过调查,王小姐发现卖家在交易前未告知这一信息。
三、交易价格谈判案例三:张先生与卖家就房产价格进行谈判。
张先生看中了一套房产,但与卖家在价格上存在分歧。
经过几轮谈判,张先生最终以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成功购得房产。
四、交易条款确认案例四:赵小姐在签订购房合同时未注意到附加条款。
赵小姐在签订购房合同时疏忽了合同中的附加条款,导致交房后出现了不必要的纠纷。
五、产权过户手续案例五:刘先生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时遇到困难。
刘先生购买了一套期房,但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时遇到了阻碍。
经过了解,他发现是由于开发商的原因导致手续办理受阻。
六、资金安全保障案例六:林先生通过第三方监管账户保障交易资金安全。
林先生在购房过程中,为了保证资金安全,选择了通过第三方监管账户进行交易资金的监管。
七、法律风险评估案例七:陈小姐在购房前请律师对房产进行了法律风险评估。
陈小姐在购房前请律师对房产进行了全面的法律风险评估,确保自己不会因为法律问题陷入纠纷。
总结:以上案例涵盖了房地产交易的主要方面,从交易背景介绍到法律风险评估。
通过这些案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房地产交易的实际情况,为以后的房产交易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房产交易过程中,需注意各环节的风险控制,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同时,对于交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纠纷,要有充分的了解和预防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交易效果。
往年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例
![往年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9d3820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a.png)
往年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例我给你讲几个往年的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例哈。
案例一:隐瞒房屋瑕疵。
有这么一对小夫妻,满心欢喜地买了一套二手房。
卖家在合同里把房子夸得跟朵花似的。
结果住进去没几天,发现卫生间老是漏水,楼下邻居都找上门来了。
小夫妻就去找卖家理论,卖家开始还装傻充愣,说不知道这事儿。
小夫妻就火了呀,这可是大事儿,修起来得花不少钱呢。
他们仔细看了合同,合同里可没提到这个漏水的问题。
小夫妻觉得卖家这是故意隐瞒房屋瑕疵啊。
于是就把卖家告上了法庭。
法庭调查后发现,卖家其实早就知道卫生间漏水,只是为了能顺利把房子卖出去就没说。
最后呢,法庭判决卖家要承担维修费用,还得给小夫妻一些赔偿,毕竟因为这个事儿给人家添了不少麻烦。
案例二:户口迁移纠纷。
老张买了套二手房,想着以后孩子上学方便,就特别在意房子的户口问题。
合同里也明确写了,卖家要在交房后的一个月内把户口迁走。
结果呢,交房都好几个月了,老张去派出所一查,卖家的户口还在房子这儿呢。
老张就去找卖家,卖家各种推脱,一会儿说没找到新的落户地方,一会儿又说忙得顾不上。
老张孩子上学可是等不及啊,这户口不迁走,孩子上学可能就会受影响。
老张没办法,就起诉了卖家。
法院判决卖家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尽快迁走户口,还得赔偿老张因为这件事产生的一些损失,比如说老张为了孩子上学四处奔波找人咨询的费用啥的。
案例三:房价波动反悔不卖。
这事儿可太常见了。
小李在房价还没涨得那么离谱的时候,和卖家签了合同买一套二手房。
谁知道合同签了还没过户呢,房价就蹭蹭往上涨。
卖家这时候就动了歪心思,觉得自己房子卖便宜了,就不想卖了。
卖家找各种借口,一会儿说家里人不同意卖了,一会儿又说合同有问题。
小李可不愿意啊,自己可是按照合同付了定金的。
小李就坚决要求卖家履行合同。
卖家就是不肯,小李就把卖家告上法庭。
法庭可不管你房价涨了多少,既然签了合同就得遵守。
最后判决卖家继续履行合同,按照原来的价格把房子卖给小李,还得给小李赔偿因为卖家违约给他造成的损失,像小李可能因为这个事情又重新找房子产生的一些费用之类的。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例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1f4944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7.png)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例案例一:房屋权属不清导致买卖纠纷卖方张某与买方李某签订了二手房买卖合同,约定将张某名下的一套房产出售给李某。
交易完成后,李某发现该房产实际上存在共有权人,即张某的前妻王某。
王某声称对此次交易不知情,并拥有房屋的部分产权。
李某因此面临无法完全取得房屋所有权的风险。
案例二:房屋质量问题引发的买卖纠纷赵某购买了一套二手房,入住后不久发现房屋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如墙体开裂、漏水等。
赵某在购房前未进行详细的房屋检查,且卖方钱某未在合同中明确告知房屋存在的瑕疵。
赵某认为钱某存在欺诈行为,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案例三:买卖双方对合同条款理解不一致导致的纠纷王某与刘某签订了二手房买卖合同,合同中约定了交房时间为“过户后一个月内”。
王某理解为过户完成后一个月内交房即可,而刘某坚持认为应从过户当天起算,一个月内必须交房。
双方对此条款的理解产生分歧,导致交房时间产生争议。
案例四:贷款不成导致的二手房买卖合同解除纠纷陈某与黄某签订了二手房买卖合同,约定陈某通过贷款方式支付房款。
然而,由于陈某的个人信用问题,银行拒绝了其贷款申请。
陈某无法按时支付约定的房款,请求解除合同。
黄某则认为陈某违约,要求陈某支付违约金。
案例五:卖方未按约定迁出户口导致的买卖纠纷周某购买了一套二手房,合同中约定卖方吴某在交易完成后一个月内将户口迁出。
然而,吴某迟迟未迁出户口,导致周某无法正常使用房产相关权益,如子女入学等。
周某因此要求吴某尽快迁出户口,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以上案例均涉及二手房买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纠纷情况,处理这些纠纷通常需要依据合同条款、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双方的协商结果。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前进行充分的沟通,并尽可能详细地约定各项条款,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房屋买卖中常见的纠纷案例
![房屋买卖中常见的纠纷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db9b3f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a.png)
房屋买卖中常见的纠纷案例在房地产交易中,买卖双方可能会遇到各种纠纷。
本文将针对房屋买卖中常见的纠纷案例进行论述,帮助读者了解并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案例一:虚假宣传某甲在购房之前,通过房产经纪人了解到一套位于市中心的公寓。
经纪人热情介绍该公寓拥有顶级装修、豪华设施等,并向甲展示了照片。
然而,当甲购买并入住后,却发现与事先承诺的差距较大。
甲向开发商要求退款遭拒,遂寻求法律援助。
针对此类情况,购房者应当保留宣传材料并与开发商签订详细购房合同。
一旦发现虚假宣传,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案例二:所有权纠纷乙购买了一套二手房,并按时支付了所有款项。
然而,后来乙才发现卖方曾将该房屋抵押给他人。
乙与抵押权人对该房屋的所有权产生争议。
在购买二手房时,买方应通过房产交易中心核实该房屋的产权情况。
此外,签订正式购房合同,确保交易方详细、明确地表明房屋的所有权归属。
如果发现产权存在纠纷,应及时寻求法律援助。
案例三:装修质量问题丙购买了一套新房,并签订了装修合同。
然而,入住后丙发现装修质量低劣,包括墙面开裂、水管漏水等问题。
丙要求开发商承担维修费用,但遭到拒绝。
在购房之前,购房者应仔细查看开发商的信誉度和历史记录,选择有良好信誉度的开发商。
此外,要求开发商提供详细的装修项目,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装修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
若发现装修质量问题,可要求开发商免费维修或补偿费用。
案例四:面积争议丁购买了一套住宅,但入住后发现实际面积与合同约定的差距较大。
丁与开发商发生争议,要求退还部分购房款。
购房者应当在购买之前仔细核对合同中关于房屋面积的描述,并要求开发商提供详细的验收报告。
如发现面积与约定有较大差异,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测量并保存相关证据。
在维权时,购房者可以要求退还多付的购房款或者要求开发商赔偿。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房屋买卖中的纠纷多种多样。
为避免此类问题,购房者在购买房屋时应当保留宣传材料、核实产权和装修质量、仔细查看合同,以及及时寻求法律援助。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例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36856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f.png)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例案例一:买方以隐瞒房屋瑕疵为由要求解除合同案情描述:买方A和卖方B签订了一份二手房买卖合同,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日期当天,买方A发现房屋存在严重的渗漏问题,并认为卖方B故意隐瞒了这个瑕疵,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已支付的购房款。
法律分析:根据合同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对于与合同目的有关的情况,没有尽到合理的告知义务的一方,对方有权要求撤销合同。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出售土地使用权的合同应当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证件号码、土地使用权的具体位置、用途、面积、价格、支付期限等内容。
合同中对房屋的渗漏问题没有做明确的约定,卖方B存在未尽告知义务的情况。
法律建议:买方A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已支付的购房款。
在诉讼过程中,买方A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房屋存在渗漏问题,并证明卖方B故意隐瞒了这个瑕疵。
同时,还可以要求卖方B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及赔偿损失。
案例二:买方因卖方违约要求解除合同案情描述:买方A和卖方B签订了一份二手房买卖合同,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日期当天,卖方B以自己的原因未按时交付房屋,并表示无法继续履行合同,买方A认为卖方B违反了合同约定,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已支付的购房款。
法律分析:根据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也可以请求采取补救措施;对方的损失超过违约方履行合同所得的利益的,可以请求相应的赔偿。
在本案中,卖方B未按时交付房屋,违反了合同约定,买方A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购房款。
法律建议:买方A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已支付的购房款,并可以要求卖方B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及赔偿损失。
在诉讼过程中,买方A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卖方B未按时交付房屋的事实,以及其遭受的损失。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例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46d656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1.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例案例一:买卖双方对房屋面积纠纷的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例买方小李与卖方小张签订了一份二手房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了房屋的面积为100平方米。
然而,在购买前小李并未对房屋的实际面积进行核实,导致房屋交付后,小李发现实际面积仅为80平方米。
双方为此发生争议,最终将此纠纷提交法院处理。
法院在审理中认为,买卖双方签订合同时约定的100平方米为重要约定条款之一,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合同的权利义务均应按照自愿平等的原则执行,卖方未在合同中同意改变房屋面积,也未告知实际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存在差异。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对合同的履行有重大质疑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鉴定合同标的的数量、质量或者履行方式等事项。
”基于此,小李可以要求法院对房屋面积进行鉴定。
经过鉴定,结果确实房屋面积为80平方米,存在与合同约定面积的差异。
基于合同约定与房屋实际情况的差异,法院最终判决卖方小张返还小李购房款,并赔偿差额部分的损失。
案例二:二手房买卖合同中隐瞒房屋瑕疵引发的纠纷案例小王在购买二手房时,与卖方小张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
合同中约定房屋没有任何瑕疵,并且卖方对合同约定的内容负责。
然而,购买后小王发现房屋存在墙面渗水的问题,对正常居住造成了困扰。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小王与小张发生争执,小王认为卖方故意隐瞒房屋瑕疵并追究其责任,小张则表示并未故意隐瞒。
案件最终交由法院审理。
法院在审理中认为,根据买卖双方的合同约定,卖方应对房屋的瑕疵负责。
墙面渗水问题属于严重影响居住功能的瑕疵,属于合同约定的修复范围。
根据《合同法》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有权要求撤销合同的,另一方应当返还已经收受的财产,并赔偿因不履行合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基于此,小王可以要求法院撤销合同,并要求卖方小张返还购房款,并承担修复费用以及小王由此产生的其他损失。
综上,买卖双方在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时应慎重约定房屋的面积以及瑕疵情况,同时在购买前应对房屋进行全面的核实,以避免后续发生纠纷。
二手房纠纷案例大全
![二手房纠纷案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7015d2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d.png)
二手房纠纷案例大全在二手房交易中,很多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纠纷,比如房屋质量问题、产权纠纷、合同纠纷等等。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些二手房纠纷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在二手房交易中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
1. 房屋质量问题。
小王在购买二手房时,房屋的主人向他承诺房屋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然而,不久之后,小王发现房屋存在漏水、墙面开裂等严重质量问题。
他要求房屋主人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房屋主人却以“买家应该自行验收”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最终,小王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最终获得了赔偿。
2. 产权纠纷。
张先生购买了一套二手房,但在交易完成后,却发现房屋的产权证书上存在问题,导致无法正常办理过户手续。
经过调查,发现房屋的前任所有者曾将房屋作为抵押贷款,但在交易时并未如实告知张先生。
最终,经过法律诉讼,张先生成功要求房屋的前任所有者承担责任,并最终解决了产权纠纷。
3. 合同纠纷。
李女士在购买二手房时与房屋主人签订了购房合同,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现房屋主人并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房屋。
李女士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定金,但房屋主人却以各种理由拒绝。
最终,李女士通过法律手段解除了合同,并成功要求返还了定金。
4. 贷款纠纷。
王先生在购买二手房时需要通过贷款来支付房款,但在办理贷款手续时,发现房屋存在贷款抵押问题,导致无法顺利办理贷款手续。
经过调查发现,房屋主人曾将房屋作为抵押贷款,但并未如实告知王先生。
最终,王先生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了贷款纠纷,并成功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以上就是一些二手房交易中常见的纠纷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在二手房交易中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
在二手房交易中,买卖双方应该保持诚信,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因为纠纷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在遇到纠纷时,应该及时寻求法律援助,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希望大家在二手房交易中能够顺利、愉快地完成交易,买到自己满意的房屋。
第六部分:二手房交易典型个案详细分析十
![第六部分:二手房交易典型个案详细分析十](https://img.taocdn.com/s3/m/0c89324ea26925c52cc5bf6f.png)
第六部分:二手房交易典型个案详细分析十案例58,2004年3月,李某买了一套老公房,想通过出租投资赚钱,当时这套55平方米的房子花了他38万元。
因为出租收益并不如预期的多,而当时的房价涨幅又颇高,于是在当地的一家中介公司挂出了转让的牌子,叫价45万元。
2005年3月11日,中介通知他,有位先生对挂牌的房子有兴趣,当天晚上,买家郭先生看了房子,表示很喜欢,并商谈下降一些价格。
经过1天时间的商量,买卖双方速达成协议,43万成交,并于3 月有13日签订转让协议并交了定金四万元。
在这份转让协议以及和中介签署的居间协议中都有这样一个条款:“如果买家无法办理出房屋贷款(50%部分一次性自付,50%部分贷款),该协议自动终止,定金全额返还,并不收取任何其他费用。
”签了协议后,中介说现在的二手老公房贷款办理有点难度,担心郭先生办不出来,让他想想办法。
李某帮下家联系好了所有担保公司的事项,让他去办理手续。
约定时间内,买主没有出现在担保公司门口,李某想起最近中央刚刚下达了一系列稳定房价的措施,社会上也在传说房价可能要跌,于是怀疑下家是否考虑到这,想撤回投资。
双方在中介的撮合下再次见面,事实印证了李文满的猜想,下家明确表示,因为贷款无法申请到,他无力购房,要求返回定金。
李某不同意全额返回定金,而郭先生则坚持贷不出款的责任在已,郭先生又表示办不出贷款是因为银行方面的政策调整,不给老公房贷款所致,但担保公司出示的材料又证明,通过他们运作,贷款也是可以顺理成章地办下来的。
经过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定金4万元返回一半,李某获得2万元的补偿,所有中介费用由郭先生承担。
分析:此案原告要求全额要回定金,就必须证明他通过自身的力量无法办理出银行贷款的事实。
然而他显然无法提交任何这方面证据,他既没有来自银行的证明,告之为何他的贷款办不了,甚至还有担保公司出来证明他可以办而故意没有上门去办理,合同涉及的合同写得很清楚;买家无法办理出房屋贷款…,“无法”是客观不能,郭先生不去办理贷款手续则是主观不愿,不属于合同可以自行终止的情形。
二手房买卖纠纷案例
![二手房买卖纠纷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b2161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d.png)
二手房买卖纠纷案例引言:二手房交易是一个常见的房地产交易形式,但随之而来的买卖纠纷也不可忽视。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真实案例,探讨二手房买卖纠纷的发生原因、解决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并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案例一:虚假房源欺诈李先生在某二手房网站上看到一套心仪的公寓。
他通过网站联系到了卖方王女士,并安排好了看房时间。
然而,在实地看房时,李先生发现房屋的实际情况与网站上的描述不符。
房间的装修程度、环境及朝向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李先生对此感到非常困惑并拒绝购买。
这是一个典型的虚假房源欺诈案例。
卖方王女士在网站上提供了虚假信息,误导了李先生,并试图通过欺诈手段完成交易。
为了解决这个纠纷,李先生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并要求返还已支付的定金和赔偿损失。
案例二:产权纠纷张夫妇购买了一套二手住宅并完成了交易手续,但没过多久,他们收到了一封法院的传票,被告知购买的房屋存在产权纠纷。
原来,卖方未能如实告知房屋的产权状况,导致买方陷入了纠纷中。
针对这一情况,张夫妇与卖方展开了协商,但由于卖方始终拒绝承认错误,他们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纠纷。
最终,法院裁定返还张夫妇购房款项并承担相关损失。
案例三:第三方中介服务纠纷王先生委托一家知名房产中介公司帮助他出售一套二手房,但中介公司却在交易过程中严重失职。
他们未能按照约定及时推广房源,也没有尽职调查买方的信用状况。
由于中介公司的过错,交易未能顺利完成,并给王先生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王先生因此向中介公司提起了诉讼,要求退还服务费并赔偿损失。
在行业监管部门的介入和法律诉讼的过程中,中介公司最终同意退还全部服务费用,并赔偿了部分经济损失。
解决二手房买卖纠纷的方法:。
二手房买卖中的典型纠纷案例分析
![二手房买卖中的典型纠纷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a7de7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7.png)
二手房买卖中的典型纠纷案例分析在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的大背景下,二手房交易作为一种常见形式的房地产交易方式,往往伴随着各种纠纷案例的出现。
这些纠纷案例不仅给参与交易的双方带来了经济损失,也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提出了挑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二手房买卖纠纷案例,探讨影响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案例一:合同虚假陈述Mr. Wang在购买二手房时,房屋中介向他提供了房屋销售合同。
合同中明确标注该房屋的面积为150平方米,然而实际测量结果为120平方米。
Mr. Wang发现合同中的面积虚假陈述后,向法院提起诉讼。
该案例中的纠纷发生主要原因在于合同虚假陈述。
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房屋中介或出售方常常会夸大房屋的优点,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隐瞒。
这种行为对购房者的权益构成了严重侵害。
解决该纠纷的方法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购房者应该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仔细审查合同中的信息并与实际情况进行核实。
若发现合同虚假陈述,可以通过诉讼等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其次,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房屋中介和出售方的监管,加大处罚力度,以减少合同虚假陈述的发生。
案例二:抵押权纠纷Ms. Li购买了一套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出售方未向她披露该房屋存在抵押权,导致Ms. Li在购房后被债权人追债,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
该案例中的纠纷发生主要原因在于未披露抵押权信息。
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若房屋存在抵押权,出售方有义务向购房者提供相关信息。
这种情况下,购房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购房。
解决该纠纷的方法首先要求卖方在交易过程中诚实披露所有相关信息,包括抵押权等任何负面因素。
其次,购房者在购买二手房前,应咨询专业人士进行抵押权查询,以确保房屋的交易风险。
案例三:产权纠纷Mr. Zhang向Mr. Liu购买了一套二手房,交易完成后,Mr. Zhang发现该房屋存在产权纠纷。
该房屋的原房主和其他亲属存在继承关系纷争,导致产权归属不明确。
该案例中的纠纷发生主要原因在于产权纠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房内命案被隐瞒,购买凶宅惹争端
案情简介:吴女士购买了套二手房,谁知入住不久后即得知该幢房屋内曾经发生过命案。
吴女士遂与卖主交涉要求解除双方的买卖合同,遭卖主拒绝后吴女士将其告上了法院,经法院调解,卖主支付给吴女士五万元的补偿款。
律师提醒:按照我国的民俗,所售房屋内发生命案一事将足以影响购房人是否购买该房屋,然即使卖主在出售时刻意隐瞒事实并将房屋售出,买主一旦知道此事,仍会与卖主产生争议,同时卖主的行为也涉嫌欺诈,可能导致其与买主签订的合同无效。
二:为避税费不过户,政策有变起冲突
案情简介:李女士与王先生签订了二手房买卖合同,双方约定两年后再办理过户手续。
谁知不久后国家有关政策发生变化,若两年后过户,李女士作为卖主是得不偿失,李女士遂要求王先生立即办理过户,不料王先生因李女士未答应其降价的要求而坚持两年后再过户,为此二人发生了冲突并闹到法院,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
律师提醒:在二手房买卖中,对于有关税费的交纳,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法规通常已作规定,但买卖双方往往还会对此作特别约定以试图规避税费。
然一旦有关政策发生变化,这些约定不仅无法起到规避税费的作用,还会成为买卖双方争议的导火索。
三:户籍政策要了解,否则买房难落户
案情简介:外地来京的王先生经过努力小有积蓄,准备购房后将全家户口从外地迁入北京。
为此,王先生在合同中约定,卖主在签约后立即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后卖主将自家户口从该房中迁出,然而当王先生到户籍管理部门准备办理落户手续时却被告知,一年前卖主一家已办理了外地来京的落户手续,按规定现在不得再办理落户手续,王先生极其恼怒,遂要求卖主赔偿其损失,并将卖主告上了法院。
近日,法院判决卖主承担违约责任,但王先生落户北京的愿望一时仍难以实现。
律师提醒:根据有关规定,在我市购买二手房落户的条件包括成套二手房面积要在60平方米以上;每套房屋五年内只能享受一次购房落户政策;买主应在原户主户口迁出后方可办理落户手续。
以上条件若不具备,就难以办妥户口迁入手续。
四:“霸王条款”不合法,中介起诉被驳回
案情简介:杨小姐与某中介公司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由中介公司作为居间人将一套房屋介绍给杨小姐。
协议还约定,若买卖合同未能签订,杨小姐应向中介公司支付违约金,此后由
于种种原因买卖合同并没有签成,中介公司遂诉至法院要求杨小姐按约定支付违约金,但法院最终驳回了中介公司的诉讼请求。
律师提醒: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仅可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因此中介公司向杨小姐主张违约金的请求没有法律依据。
五:买房误信黑中介,房财两空无人赔
案情简介:徐先生在一所“房屋信息咨询中心”王主任的介绍下与一卖主签订了二手房买卖合同,按约定徐先生支付了首付款。
谁知不久后王主任即不知去向,而卖主同时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徐先生发觉他已上当受骗,无奈之下只得报警。
律师提醒:目前二手房中介市场良莠不齐,很多所谓的“中介公司”其实并没有相应的资质,而是仅仅挂着“信息咨询中心”的牌子以号称介绍低价房源吸引客户,但实际上其并没有什么房源,也无法履行与购房者签订的合同,与其签约的结果通常就是上当受骗,因此在选择二手房中介时最好还是选择那些正规的中介公司。
六:房屋权利有瑕疵,买房愿望险落空
案情简介:武先生购买了一套房屋,然而入住后不久,卖主妻子就要求解除卖主与武先生签订的合同,理由是该房系其夫妻共同财产,她对卖房一无所知,因此卖主与武先生签订的合同无效。
后法院审理查明,卖主妻子理应明知卖主将房屋出售一事,最终法院驳回了卖主妻子的诉讼请求。
律师提醒: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不得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
因此在购买二手房时,购房人应注意卖主是否已婚,该房屋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七:没有通知租赁人,出售房屋起波折
案情简介:张先生有套房屋一直出租,最近打算将其出售。
经介绍张先生找到了一位买主,双方签订了合同,张先生遂通知承租人租赁期满后不再续约,谁知承租人表示他也有意购买该房,而张先生未通知他就和第三人签约无效,声称要向法院起诉。
最终经律师斡旋,张先生与承租人达成了调解协议,张先生返还其三个月的租金,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
律师提醒: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因此若有意出售的房屋先前已经出租,则应在出售前通知承租人,以免横生波折。
八:合同约定不明确,买方毁约引纠纷
案情简介:杨女士与刘先生签订了一份二手房买卖合同,将自己的一套房屋卖给刘先生,双方约定杨女士办理银行解押手续时刘先生支付首付款。
不料在签约后刘先生通知杨女士想解除合同,杨女士遂没收了刘先生支付的定金。
然不久后她收到了刘先生的律师函,函中称刘先生已准备好首付款,但杨女士却没有去银行办理解押手续,因此是杨女士违约要求杨女士返还定金,而后刘先生向法院起诉,现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刘先生的诉讼请求。
律师提醒:在二手房买卖中常会涉及买卖双方各自所要履行的义务,诸如买方支付首付款,卖方办理银行解押手续,买方付清房款,卖方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等,在合同中应明确各自义务履行的先后顺序,以便出现纠纷时确定责任。
九:买卖未通知物业,出现问题难维修
案情简介:吴先生购买了一套二手商品房,谁知入住后发现屋顶漏水,吴先生与物业联系要求维修,结果被告知在原房主未到场的情况下物业不愿进行维修,吴先生与原房主联系,却得知其已出国。
吴先生只得聘请律师与物业公司进行交涉后方就维修问题达成一致。
律师提醒:若购买的二手房原系商品房,在合同中应约定卖主须将有关房产转移情况告知开发商及小区物业,以便房屋出现问题时联系维修。
十:房屋情况未约定,恶意交房吃官司
案情简介:张小姐购买了一套二手房,谁知收房时却发门窗均不翼而飞。
在与卖主联系后得知门窗是卖主拿走的,卖主称按约定他只将房屋交付给张小姐即可。
张小姐将卖主告上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卖主的做法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属于对合同的恶意履行,判决其赔偿损失。
律师提醒:在二手房中介买卖合同中,对于房屋的格局、装修以及与房屋配套使用的附属设施等情况应约定清楚,以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