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联的谐趣

合集下载

小学生趣味对联

小学生趣味对联

小学生趣味对联想看有趣的?小编在这里精心整理了小学生趣味对联供大家阅读,快来看看吧。

小学生趣味对联一拆字联拆字,也称析字、离合,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于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

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上联中「此木」合为「柴」,山山合为「出」,因火和为「烟」,夕夕合为「多」。

谐音联谐音对就是利用语音相谐一语双关,起到妙趣丛生的效果。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上联少一(衣),下联缺十(食)。

横批,没有东西。

意味着缺衣少食没有东西。

回文联用回文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

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反过来为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叠韵联所谓叠韵联,就是全部由同音(韵)字或部分由同音(韵)字组成的对联。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异字同音联把一个或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分别安排在一副对联内,这便是「异字同音」联。

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凉梁客咳惊相同偏旁部首联经过精心构思,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组成的对联,称为「偏旁部首联」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迷途逝远返回达道游逍遥数字联数字联即在对联中嵌入数字,使数量词在对联中有某种特殊的意义,用数量词组成的对联。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个水手,扯起七八幅风帆,下九江,还有十里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船,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两日,胜似一年复字联一幅对联中一个字或多个字多次出现,为「复字联」。

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叠字联一幅对联中分别有一个或数个同样的字相继重叠出现,为「叠字」联。

进进出出笑颜开,人人满意挑挑拣拣花色美,件件称心加词联在原有的对联上加词,改变原意。

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叠字读音含义不同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海水朝(cháo),朝(zhāo)朝(zhāo)朝(cháo),朝(zhāo)朝(cháo)朝(zhāo)落。

语意急转谐趣联

语意急转谐趣联
不 禁 哑然 失笑 。 口占联 亦如 是 。
爨 急转,是对联的语句写到一半
时, 语 意 陡然 转换 , 从 而 使全 联
格调 一变 ,出其不 意地 翻 出新
这个 下联扭 转 乾坤 。典 出 时乌 云密 布 。 清 照则不 慌不 忙 , 《 庄子 ・ 逍 遥游 》 : “ 上古有 大椿 在 明诚 墨迹后 续写 道 :
是八 十大 寿 。于是他 马 上续 出 未等 清照表 态 , 明诚抢 先 应诺 , 纵 笔 写 下 五个 大 字 : “ 乌龟 方 姓乌; ” 众 人 一愣 , 乌 老脸 上 顿 八 千春八 千秋 。
、 、 抖包袱, 先设包袱吊听众胃口, 下联 :
突然包袱一抖语意急转 ,听众
人始料 不及 。如江 西萍 乡 的刘 参 加 青 州 有 名 的 乌 姓 寿 星 的

凤诰 , 是 乾隆年 间进 士 。 有一 次 1 5 0岁寿 宴 , 酒过三巡 , 菜 过 五
给一 位乡 里老 翁写 寿联 。他 先 味 ,清照夫 妇应 众人 之请 合 写

问老人 的生辰 ,告 知是 十一 月 十一 日, 他 随手 在纸 上写 出 :

簿 驭
柱国, 万民额手寿巨擘 ;
挽 狂 澜 于 既 倒 ,斯 郡 天 宝
流水 夕 阳千古恨 ;
春 露秋 霜 百年愁 。
满 堂宾 客一 看 , 连连摇 头 , 是 欣喜 若狂 。 蕴物化, 治山秀水 , 兴工 这 时轿 子到 了 , 新 联 义诙 谐 多雅趣 : 扶农 , 千载接踵倾广安。 又无法 解救 。 语 意 急转 见 高招 。 大 吃一惊 。 忽 此 联热情 地歌颂 了诞 生伟 娘 进屋一 看对 联 , 计 上 心来 。 “ 唰、 ( 4 3 5 3 2 5湖 北省 蕲 春县刘 人的广安宝地 , 歌 颂了邓 小平治 然 眉 头一 皱 ,

趣联与联趣

趣联与联趣

门前为 一个 顾客 书写 一 幅虎 字 于南 方 ,按对 应 关 系应该 是 赤 出修改意见。他笑着说 :“你还 \{
中堂 ,并 配 了一 副对联 :
色 。北方 的正色才是黑 色 ,那么 , 是对得 比较成功 的。” 我说 : i
长啸一 声惊 百兽 ;
你 贵州 为 啥要 去 占人 家北 方 的 “谢谢 您 老 的鼓 励 。 ”
个 上联 :
做善事擅做事擅做善事。 要 比 “霍 ”容易多了 ,于是给她
省 日黔 省 ,江 日乌 江 ,神 日
前 几 天 监 考 的 时 候 ,我 和 对 “毛 手毛 脚毛 延 寿”。
黑神 ,缘 何地 近 南 天 ,却 英语组 的谢敏老师监同一个考 2008年教三年级宏志班的 l
占北方 正 色?
没 有人 对 出 ,你 可 以试试看 。” 一
比上联写在黑板上 ,公 开征
到了 “霍去病”,可霍啥霍啥霍 《
他说 ,清朝嘉庆年间 ,礼部 集下联 :
去病呢?想半天实在想不出来 , //《
尚书李 宗 畴游历 贵 州 时 ,在 遵
开长会常开会常开长会。 于是又想 :对毛延寿怎么样呢?
义乌江岸边的黑神庙前悟 出一 第二天我给他对出下联 : 也挺合适 的 !而用 “毛”组词 l
街 去卖 字画 ,每 天都 能 卖一 二 应关 系 。贵 州简 称黔 ,黔是 黑 对联 ,就 应该 与神 佛有 关 吧 。
十块 钱 ,生 话 总算 有 了着落 。 色 ,乌江 的乌 也是 黑 色 ,黑 神 庙 三 天后 ,老者 果然 又来 了 。
一 天 ,我正 在玉 渊潭 公 园 里的神当然也是黑色。贵州属 我把 对 句拿 给他 看 ,并 请 他 提

趣联-机巧联

趣联-机巧联

机巧联妙趣横生的讽刺联在浩如烟海的联语中,讽刺对联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奇异的魅力,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它或嬉笑怒骂或批评规劝,往往使人读后或捧腹大笑,或目瞪口呆,或芒刺在背,心境不同,感受不一。

明朝名士祝枝山,一次出游时,听到一家屋内夫妻吵闹。

丈夫久出新归,妻子见丈夫囊中无钱,是何等的冷酷无情,知道带中有金时,又是何等的温柔多情,前冷后热,判若两人,祝枝山为他们写下了一联:囊中无钱,休想饮食男女﹔带中有物,便成柴米无妻。

世态炎凉,夫妻情爱,维妙维肖,跃然纸上。

幽默风趣,令人喷饭。

明经略大臣洪承畴引清兵入关,统领十万大军灭明,至武汉,淮北阎乐梅与洪为旧友,谒洪于汉上,洪问其境况,阎答道:一驴亡命三千里;四海无家十二年。

此为讥讽汉奸卖国贼之联句,上联为有感而发,运用戏谑、隐语之手法,旨在遣责、唾骂洪之行径。

下两句诗引起作品之句,发痛惜江山沦亡之慨。

似有规劝之意,但为时已晚矣。

清朝初年,有个叫叶初春的贪官,。

曾任广东某县县令。

他惯于利用苛捐杂税盘剥人民,百姓们一提起他就恨得咬牙切齿。

有一年闹元宵时,有人在灯棚里贴了这样一副对联:霜降遭风,四野难容老叶;元宵遇雨,万民皆怨初春。

联语中巧嵌“叶初春”的名字,表达了民众的痛恨之情!清代有个叫蒋伯生的,在外做官,很刮了一些钱财,后罢官回乡,盖了一座园子。

他的弟弟看不下去,便在园成之日,在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造成东倒西歪屋;用尽贪赃枉法钱。

这位蒋大人见了这副对联只好干笑而已,他还能说什么呢?清代有个叫乌达峰的尚书和一个叫恽次远的学士,一同被派到浙江主持考试。

可是这位乌尚书是一肚子草包,那位恽学士又是个大烟鬼。

有人为这两位官人题了副对联:乌不如人,胸中只少半点墨;军无斗志,身边常倚一条枪。

这是以乌、恽二姓做文章,用讽刺的笔调将二人的神态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

历史上有一个叫吴奇才的知县,爱财如命。

一年春天,好事者在他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写道:奇术也无双,牛角攀攀轻四两;才能君第一,鸡蛋摸摸少三分。

最有趣的对联大全

最有趣的对联大全

最有趣的对联大全1. 描述风景
上联:春风吹绿江南岸
下联:秋雨润红北国山
横批:四季如画
2. 节日祝福
上联:灯笼高挂庆新春
下联:福字倒贴贺佳节
横批:欢度佳节
3. 巧用谐音
上联:灯笼笼灯,春宵值几许
下联:鼓鼓鼓鼓,战罢将何如
横批:乐在其中
4. 蕴含哲理
上联:山重水复疑无路
下联:柳暗花明又一村
横批:困境与希望
5. 幽默诙谐
上联:书生读书,坐一天,竟被雨打风吹去下联:农夫犁地,翻一季,收获丰收笑开颜横批:各有所乐
6. 名人轶事
上联:李白骑李下李树,李树结李
下联:郑和执旗征四方,方显英雄
横批:名人与时俱进
7. 诗词鉴赏
上联: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下联:日照芙蕖水,鱼戏碧波间
横批:诗意生活。

谐趣联举例

谐趣联举例

谐趣联举例
请问你是需要制作一份谐趣联举例的故事吗?
1. 早上起来,阳光明媚,刚想洗脸,却发现脸盆里已经装满了蚂蚁,它们好像在泡脚!
2. 小明捡到一只鸟蛋,他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床头柜上,准备孵化。

结果第二天早上,他才发现蛋里孵出来一只小老鼠!
3. 小明的妈妈让他去超市买东西,结果小明买回来一袋鸡蛋,放到冰箱里一打开,却发现里面装的是一排小黄鸭!
4. 小红和小明一起去果园采水果,他们走进果园一看,果树上结满了各种奇怪的水果,有小汽车水果、手机水果,甚至还有超人水果!
5. 小华上课迟到了,他跑进教室一看,发现同学们都变成了动物,老师变成了一只大猩猩,他自己变成了一只小猴子!大家都哈哈大笑。

妙趣横生的谐趣联

妙趣横生的谐趣联

妙趣横生的谐趣联——郑华玉谐趣联,语言诙谐、幽默、风趣,引人发笑而又意味深长,使人在笑中受益。

它虽不是堂堂肃仪之作,但也颇具风采,另有一番风骚。

谐趣联多用于戏谑、嘲笑。

古时有一则著名的谐联笑话。

苏东坡出任杭州通判时,一天到奠干山游览寺庙,老和尚见他衣着简朴,以为是一般游士,便冷冷地说:“坐!”并按惯例向小和尚挥了挥手说:“茶!”苏东坡主动与老和尚谈起这座寺的历史,并评论起寺中的几块碑铭。

老和尚觉得此人颇有学识,谈吐不凡,于是请他到厢房叙话,并说:“请坐!”一本正经地吩咐小和尚:“敬茶!”当老和尚知道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时,一反常态,请他到客厅.礼躬毕敬地说:“请上坐!”兴冲冲地叫小和尚:“敬香茶!”谈了一阵,苏东坡要走时,老和尚请他题副对联,苏东坡提笔立书,用老和尚的话写了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和尚见联,满面羞愧。

旧时,某官刚到一地上任时,尚有循声,士民赠以匾云:“民之父母”。

未几改操,广通贿赂,士民又于匾侧题一联云:“漫道此之谓;谁知恶在其”,嘲笑语如铸生铁。

清代,有一副用地名为联嘲笑时流者:“相国合肥天下瘦;尚书常熟世间荒”。

(李鸿章系合肥人,翁同和系常熟人。

)这副联句用语尖隽,亦谑而虐。

诸葛亮在江东与周瑜、鲁肃共商孙、刘联合破曹大计间,周喻气度狭小,自命不凡。

有次他以诸葛夫人黄氏面丑为题吟了一联:“有目也是(目丑),无目也是丑,去掉(目丑)边目,加女便成妞。

隆中女子生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诸葛亮昕罢略略一笑,即刻对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成娇。

江东美女数二乔,难保铜雀不锁娇。

”周瑜一听,诸葛亮揭了他的短,勃然大怒,几乎要出手,幸被鲁肃拉住。

也有的谐趣联,意在谐中取乐,趣中寓教。

宋时,苏东坡与妹夫秦少游同舟饮酒出对作乐。

苏东坡见河岸上一醉汉骑驴,即出一联:“醉汉骑驴,步步颠头算酒帐”,秦少游一时无事为对,忽见船尾艄公一仰一俯的样子,对日:“艄公摇橹,深深作楫讨船钱”,说后两人对笑,连老艄公也乐得大笑不已。

最新搞笑有趣的对联大集绵

最新搞笑有趣的对联大集绵

最新搞笑有趣的对联大集绵中国的对联形式中,有一种叫做谐音对联。

其中谐音对联就是指有一些不恰当的字,但同音、同义的关系。

同时也达到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那么您知道有趣的谐音对联都有哪些吗,下面不妨来了解看看吧!搞笑有趣谐音对联1联: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下联;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上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下联;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上联: 狗啃河上(和尚)骨。

下联; 水流东坡诗(尸)。

上联: 孔子生于舟(周)未。

下联; 光舞(武)起自汉中。

上联: 莲(连)子心中苦。

下联; 梨(离)儿腹内酸。

上联: 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

下联; 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

上联: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

下联;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不得张飞。

上联: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下联;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上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

下联;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上联: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下联;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上联: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周)末; 下联:云间闪电,霍光(火光)出自汉中。

上联:东不管(馆),西不管,酒管,下联:兴也罢,衰也罢,喝罢(吧)。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多来米发索拉西).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一二三四五六七).上联:酒热不须汤盏汤(烫)。

下联:厅凉无用扇车扇(煽)。

上联:立湖石于江心,岂非假岛(贾岛); 下联:蒙虎皮于马背,谓是斑彪(班彪)。

上联: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鼠)气; 下联: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蜂)来。

上联:闵子牵(闵子骞)白牛(伯牛),过王子店; 下联:白公骑(百公琦)乌马,赶公冶场(公冶长)。

上联: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无礼); 下联: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不忠)。

上联:泥肥禾尚瘦(尼肥和尚瘦)。

下联:晷短夜差长(鬼短夜叉长)。

谐趣就是诙谐

谐趣就是诙谐

机巧、诙谐、有趣诗谐趣就是诙谐、有趣。

谐趣在艺术上最大的魅力是什么?就是一个“趣”字。

谐趣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或揭露,或批判,或讽喻,或嘲谑,或玩笑、或戏说,千姿百态。

最常见的谐趣表现体裁是诗和对联。

所以也分别单独称之为谐趣诗和谐趣对联。

其他的如词、曲、赋和民谣、歇后语等文学形式也有不少采用谐趣法来表现的。

几乎所有可用于谐趣对联的修辞方法都可用于谐趣诗,而由于诗的句数多于对联,可以使用的方法就更多,表现方式就更丰富。

以谐趣感染、吸引读者,比板起脸来说教,自然高明百倍。

袁枚《随园诗话》引了一首《戏咏箸》:“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

一世咸酸中,能知味也否”,嘲讽官场中病态人格,可谓寓庄于谐。

袁枚自作的《遣兴》诗:“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作者以别出心裁的比喻、戏谑的笔调,表明自己作诗的态度和见解,给人以深刻印象。

戏谑诗和打油诗同属于谐趣诗的范畴,唯一的区别是,戏谑诗一般是文人故意为之,或含蓄或直露的营造出意味深长的谐趣效果;而打油诗通常是老百姓的创作,浑然天成,自然而然的达到质朴无华的谐趣效果。

谐趣多调侃,无论戏谑诗还是打油诗,一般都是有调侃的意味在里面的换句话说,戏谑诗是一种文人的游戏,多少有点戏说、开玩笑的意思;打油诗是民间的笑谈,多用俚语、俗语、大白话。

打油诗和顺口溜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这里先说说戏谑诗。

戏谑诗是用诙谐的表现手法来达到或揭露,或批判,或讽喻,或嘲谑,或玩笑的目的。

戏谑诗通常是意在言外、言犹未尽,有点戏说的感觉,却又不仅仅是戏说。

戏谑诗。

古称“俳谐体”。

其特点是追求调笑戏谑,制造幽默诙谐。

“俳谐”一说,最早见于《史记·滑稽列传·索隐》:“姚察云,滑稽犹俳谐也”。

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辟有《谐隐篇》,说“谐”是“浅辞会俗皆悦笑也”,“隐”是“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

显然,这里的“谐隐”和“俳谐”相近。

明代徐师曾的《文体明辨序说》说:“按《诗·卫风·淇奥篇》云:‘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谐趣联大全 对联

谐趣联大全 对联

谐趣联大全对联
1、财源广进家庭幸福,荣华富贵步步高升。

2、祝你身体健康,事业蒸蒸日上,家庭美满幸福。

3、桃花源里别有一番乐趣,稻香村外新华丽影。

4、春天的风,携着暖暖阳光;秋日的月,挂着清清月光。

5、青山绿水,好梦从此真真实实;红尘滚滚,悲欢离合七七
八八。

6、前途光明,未来可期;幸福美满,生活精彩。

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秒之计在于想。

8、欢乐的歌声深深地吸引着你我,未来的路上风雨同舟。

9、花好月圆怎奈何岁月流转,且让我们心存希望,百炼成钢。

10、水流云舒,春暖花开,晴空万里,心情畅快。

谐趣联的概念

谐趣联的概念

谐趣联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文学玩法,它将文学、艺术和体育等多种形式的文体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此形成一种新的文体学习形式。

首先,谐趣联的概念是以娱乐为主的,它的目的是增强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探索特殊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成效。

其次,谐趣联也是一种多学科教学的结合,它把文学、艺术、体育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受益更多。

此外,谐趣联的实施也需要老师的积极参与,老师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技能、知识点和学习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谐趣联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另外,谐趣联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比如鼓励学生参与到团队学习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等。

最后,谐趣联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学习习惯,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总之,谐趣联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关于有趣的对联最新有趣的对联大全对联也会搞笑系列

关于有趣的对联最新有趣的对联大全对联也会搞笑系列

关于有趣的对联最新有趣的对联大全对联也会搞笑系列关于有趣的对联最新有趣的对联大全对联也会搞笑系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的发展演化,到今天仍然是一种文化象征,贴对联的习俗也随春节保留下来。

提起对联,大家都会觉得那是高雅文人干的事,与我们俗人无关,不过也有一些对联是很有趣的,除了文字上的功夫好玩,还有很符合现代的调侃。

现在,XX整理了最有趣的对联大全,博大家一笑。

有趣对联大全古风有趣对联上联:古文故人做下联:禾火秋风起上联:假期有梦难圆下联:真隙无聊易长上联:孙子小众人从下联:女子妙佳人圭(归)上联:缺鱼缺羊哪得鲜下联:无舌品甘怎知甜上联:月朗星稀晴空夜下联:荷香风清雾霭池上联:冰花点点化为水下联:古木森森连成山上联:百舸争流万山过下联:千里江陵一日还上联:燕雀安知鸿鹄志下联:泡桐怎敌黄杨质上联:闲人免进贤人进下联:忙人慢行盲人行上联:雨荷尘喻绿有漪下联:草原云舒白如絮有趣民间对联上联:雪碧可乐风无影下联:冰啤茅台醉有形上联:荷舞白纱鱼戏水下联:苇摇碧波云追月上联:草原情歌声声慢下联:至者莫来智者来上联:丽鬼无惊厉鬼惊下联:蓝天心曲步步高上联:冰花点点化为水下联:雪片纷纷结成霜上联:情歌声声变成哥下联:蝶舞翩翩幻为妹上联:夜郎枉作白日梦下联:倩女虚行暗幽魂上联:雨荷有盖我荫凉下联:草原无边尔朝阳上联:曲水抱山山抱水下联:游云依月月依云上联:一对二表三分鼎下联:五湖四海群言堂上联:湖泊澄清波漾漾下联:菡萏葳蕤莲芳芳有趣对联上联:一口一木矢口非知下联:一女一子女子是好上联:绝对佳联联佳对绝下联:孝子贤孙孙贤子孝上联:单传孽子子孽传单下联:无双才俊俊才双无上联:解解元解千古难题下联:进进士进万民箴言上联:天上下雪,雪既化下联:地下升烟,烟瞬散上联:春晓曲,白雪芳草渡下联:秋夜雨,绿意荷叶杯上联:夏彩虹,初晴瀑飞帘下联:冬梅香,无意苦争春上联:雨荷鱼儿伞一柱擎天下联:草原花儿毯百媚铺地上联:见仁见智思水淼石磊下联:听风听雨念火焱木森上联:雨蝶淋雨雨沾雨蝶羽下联:花仙如花花醉花仙貌上联:女子好女少妙女生何姓下联:木土杜木卜朴木易姓杨上联:女子好女少妙女生何姓下联:王玉珏王月玥王令名玲上联:山峻峭人俊俏山人为仙下联:水清逦人清丽白水为泉上联:水流潢石硫磺水石是泵下联:日升晖月渗辉日月为明上联:四季轮回,冬去春会来下联:五代交替,分久合必临有趣民间对联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下联:禾火为秋,禾日晒成香。

趣味谐音对联

趣味谐音对联

趣味谐音对联谐音对就是利用语音相谐一语双关,起到妙趣丛生的效果。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趣味谐音对联,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谐音对联大全谐音联是利用汉字中同音字词较多的特点,使联语语意双关,一联多意,既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又可以联想出更深层意思的制联方法。

用谐音法制作的楹联,联谜兼备,别具情趣。

如: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此联以“当庆、且狂”谐锣鼓之声,使人在吟诵之时,有如身临锣鼓喧天的欢乐气氛之中。

欣赏这样的楹联,谐趣无穷。

谐音对联精选第一组:一、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刘师亮。

“税”谐“岁”,“贫”谐“平”二、黄耉无疆;白圭有瑕。

明代白、黄二都指挥集《诗经》戏对。

“耉”谐“狗”,“圭”谐“龟”三、七菱八落;十榛九空。

上联谐“七零八落”,下联谐“十镇九空”四、居室同三苟;为人合四诸。

黄雅南题带三狗四猪迁居者。

“苟”谐“狗”,“诸”谐“猪”,语出《论语》、《礼记》五、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东床对泰山。

“荷、藕、杏、梅”分别谐“何、偶、幸、媒”六、栗绽缝黄见;藕断露丝飞。

苏小妹难苏东坡,佛印对。

“缝黄见”谐“凤凰现”;“露丝飞”谐“鹭鸶飞”。

七:真亏边继祖;裹住褚廷璋。

嘲征魁、边继祖典试某省,褚廷璋、国柱典试浙江。

“真亏”谐“征魁”,“裹住”谐“国柱”八:泥肥禾尚肥;晷短夜差长。

“泥”谐“尼”,“禾尚”谐“和尚”,“晷”谐“鬼”,“夜差”谐“夜叉”九:灯笼笼灯,纸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

药名巧对。

“纸”谐“枳”;“下”谐“夏”十:君子多乎哉;小人樊须也。

秦观对苏轼,集四书句。

“多乎”谐“多胡”,“樊须”谐“繁须”十一:道童锅里煎茶,不知罐煮;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

陈道复对唐寅。

“罐煮”谐“观主”;“私沽”谐“师姑”十二: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金圣叹刑前自叹。

“莲”谐“怜”;“梨”谐“离”十三:雨打阶前滑利;雷鸣天下同知。

徐阶戏对某知府。

“滑利”谐“猾吏”十四: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趣味对联-谐趣联

趣味对联-谐趣联

趣味对联-谐趣联趣味对联-谐趣联谐趣联通俗而不庸俗,风趣而不嘲笑的谐趣联。

清小石道人《嘻谈续录》载,有位衙门差役,让其儿子读书,想改换门楣。

然其子已习父业,难改父亲行当。

一日,差役之兄手拿羽扇而来,正逢先生出对叫学生(差役之子)对。

师生连对多联,差役之子句句不离父业:大伯手中摇羽扇;家君头上戴鹅毛。

读书作文临帖;传呈放告排衙。

读书宜朗诵;吼道要高声。

七篇古文;四十大板。

打胡说;往来站。

放屁;退堂。

哼;喝。

《巧对续录》载,杭州有师徒五人,师刁巧,每与徒为难,实则师不敏而徒聪明。

一日同赴省城乡试,至大关而关门已闭。

师徒互相埋怨。

师曰:“有一对,你们如对得,则我认错,否则,就是你们的错了。

”乃出对:开关迟,关关早,阻过客过关;一徒应声对曰: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徒在联中请“先生”先对,师大为窘困,曰:“命你们作对,偏即以对纠缠,且拉到我身上,不准,仍再对之。

”师以为必无能再对者,谁知忽一徒云:读画易,画画难,推作家作画。

师大为惊异,又欲难他徒以自解。

又一徒云:松扣快,扣扣徐,惟侍儿侍扣。

师曰:“尚有二人未对,当分别为对。

”其一徒曰:停磨逸,磨磨劳,雇帮工帮磨。

末一徒云:听唱寂,唱唱喧,惟解人解唱。

众徒请师对,师曰:“非我不能对,尽为你们先占去了,现真无可对矣。

”众徒曰:“我们代师对之。

”于是又对曰:止扇热,扇扇凉,愿长随长扇。

师仍支吾道:“‘画’对‘关’不合类,对‘扣扣’、‘唱唱’均不合类,必须另对,才能算数。

”众徒又对道:掌印官,印印仆,有管家管印。

问师此对合类与否,师曰:“‘印’与‘关’虽合类,还是差一点点。

”众徒想了一阵,又斟酌合成一对云:设渡费,渡渡廉,便快足快渡。

问师“渡”对“关”可否,师很惭愧,再无话可说。

《坚瓠集》云,苏州刘逸少,文辞精敏,其师潘阆携见长洲县令王元之、吴县县令罗思纯,二公试与联句,应对略不停思。

罗:无风烟焰直;刘:有月竹阴寒。

罗:日移竹影侵棋局;刘:风递花香入酒樽。

谐趣??[xiéqù]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谐趣??[xiéqù]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谐趣 [xiéqù]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谐趣 [xié qù]
[谐趣]基本解释
1.诙谐的趣味
2.诙谐有趣
[谐趣]详细解释
1.诙谐风趣。
明 陈子龙 《生日寄酬唐吴江杯斝之赠》诗:“贞心寡谐趣,慢迹谢崇营。” 朱光潜 《诗论》第二章:“凡诗都难免有若干谐趣。”
[谐趣]百科解释
谐趣释义为诙谐的趣味,出于明 陈子龙 《生日寄酬唐吴江杯斝之赠》。 更多→ 谐趣
[谐趣]英文翻译
harmonious and interesting; humour
[谐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相关词语
风趣 清趣 幽默 诙谐 率真

七下语文谐趣联的概念

七下语文谐趣联的概念

七下语文谐趣联的概念
机巧联又叫谐趣联或技巧联,俗称机关联,机巧联中包含: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概念:
机巧联用途广泛,它或褒扬、或鞭挞;或讽刺、或赞美,或鼓励、或自勉;它集古今中外之历史典故,人物名称和事迹,动植物和药材名称,天文地理专有名词,时事政治,成语,俗语,文字游戏等等于一体。

其内容涵盖面之深度和广度非一般谐趣联所能比及,比之一般律联,机巧联对格律及平仄的要求少了几分苛刻,而在趣味性和知识面上又多了一些特点。

比以往的谐趣联来说,机巧联更讲究的是知识的积累和博采众长,以及对汉字的理解和掌握,因为在一般初学谐趣联者看来,机巧联对起来很难,其实相对于意境联,机巧联所依循的不过是一些联中已有的特别文字的对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机关,只要这些要点能清楚掌握,机关联其实并非绝对,而谐趣联的真境界还是在意境上。

谐趣联扩展:
谐趣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谐趣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谐趣联称为张贴的诗。

但谐趣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
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

谐趣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

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

谐趣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开心的谐趣联

开心的谐趣联

开心的谐趣联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喜欢用对联这一文学形式相互间开开玩笑,调节一下精神生活,增添生活乐趣,引来欢愉的笑声。

我们把这类对联称之为谐趣联。

谐趣联可以愉悦身心,是精神生活的调味品。

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小时爱搞恶作剧,有一次他把砖墙挖了一个深洞养家雀。

此事被石先生发觉后,将家雀摔死,又送回洞内,用砖头堵好,并在墙上书了上联:细羽家禽砖后死;纪晓岚知是石先生干的,一气之下续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这个玩笑开得过了头,石先生大为恼怒,拿了戒尺责问他,但他能言善辨,石先生只好放下戒尺,长’嗯’一声作罢了。

清朝咸丰年间,广西象州才子高则诚,六岁就善对对子。

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客人知其敏,见其于桌旁偷食,便出一上联道:小儿不识道理上桌偷食;高则诚听罢,立即对出下联:村人有甚文章中场出对。

弄得客人非常难堪。

一次,乾隆皇帝率群臣登泰山,中午时分,来到尼奄斗母宫。

众女尼忙捧来文房四宝恭请君臣题字留诗。

乾隆留下墨宝后该纪晓岚了。

他看着这帮俊俏的女尼,想起外边有关该奄女尼不守清规的流言,于是写下一联:一笔直通;两扇敞开。

此联一出,女尼们面露愠色。

乾隆见了正欲制止,只见纪晓岚不慌不忙地加上几个字,把这一联变成:一笔直通西天路;两扇敞开大千门。

这一下意境全变,君臣都松了一口气,女尼们也恢复了她们的笑容。

异常尴尬的局面,变成了轻松愉快的笑声。

大家无不为纪晓岚的敏捷才思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而叹服。

纪晓岚有一次跟乾隆皇帝巡视到了一个县。

这个姓乌的县官早就听说纪晓岚才华敏捷,是个对句奇才,想亲自试一下,就出了个刁钻的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思虑片刻,便从容对道:龟有雌雄总姓乌。

上下联倒嵌〃老鼠” 〃乌龟〃,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彼此皆出言不逊,实在有失体面。

但就对句本身而言,倒也对仗工整,颇具巧思。

据传,在〃赤壁之战〃之前,周瑜与诸葛亮之间曾爆发了一场妙联之若有喜欢或是需要本文的,可以点击下载哦!祝大家生活愉快!战。

在一次酒宴上,周瑜故意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一联你来对,对得出,有赏;对不出以杀头为罪,如何:诸葛亮从容一笑道:〃军中无戏言,请都督先说。

谐趣名联赏释(二)

谐趣名联赏释(二)

谐趣名联赏释(二)斯文扫地;乃武归天。

见《巧联妙对》。

斯文扫地是成语,一般指文化受冷落,文人受凌辱,本为概括的说法,是虚指,但由于下联所说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奇案,上联也成了实指。

清末杨乃武,浙江余杭人,举人出身,居余杭城,与豆腐店伙计葛品莲、葛毕氏(人称小白菜)夫妇为邻。

1873年葛品莲暴病身亡,葛母控告杨乃武与小白菜合谋杀人。

余杭知县、杭州知府、浙江巡抚、刑部层层错办而成奇冤。

1875年给事中边宝泉上奏提出异议,开棺验尸,澄清案情,杨、毕二人无罪释放,有关办案人员均受处分。

后来杨乃武去世,有文士二人凑成此联表示哀悼。

这副对联反映杨乃武一生的际遇,极切实际,一字不可移换。

关键在于,只有“乃武”对“斯文”,才是最合适的。

一弯西子臂;七窍比干心。

见《评释巧对》卷五。

这是咏藕佳对。

宋太祖赵匡胤微服出行到一寺庙,遇一有学问的士子,并拿出藕来给士子当水果吃,同时出上联,士子对出下联。

联中“西子臂”,是说藕的外观细腻粉白,如越女西施之臂。

下联“比干心”,据《史记·殷本纪》载,纣王淫乱无度,比干非常强硬地规劝他。

纣王大怒,说“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便下令剖开比干的胸腔看他的心。

据此,传说比干心有七窍。

这里是指由藕的断面看内形有七孔。

出句对句,均借古人体态,从不同角度来描写藕,比喻恰当,巧若天然,甚至可以当作一副谜联。

入门兵部体;出户翰林身。

见《归田琐记》卷六。

清代嘉庆年间京师(今北京)有家澡堂,门口挂着这副对联。

联语用谐音格:“兵部”谐借为“冰布”,“翰林”谐借为“汗淋”。

这写的是冬天情景,进澡堂大门之前,身上寒气沾衣,嘘气成霜,甚至胡子上都结了冰;痛痛快快洗个澡,出门时,身发透汗,十分舒畅。

作为澡堂的“广告”,竟然写得如此高雅,如此传神。

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民国初年,上海一家酒楼曾以“三星白兰地”为句在报上悬赏征对,有人对以“五月黄梅天”,一举夺魁。

联语从字面看,无一字不工。

可是,从语义上说,上联是酒名,以“三星”品牌确指“白兰地”;下联说气象,这“五月”就是“黄梅天”的季节,二者风马牛不相及。

谐趣联的举例

谐趣联的举例

谐趣联的举例1. 说明谐趣联是一种以幽默、诙谐为特点的语言联想方式。

通过巧妙、幽默的联想,能够展现出创作者的智慧和幽默感。

下面是一些关于谐趣联的举例,用来展示这种联想方式的特点和魅力。

2. 背景谐趣联可以说是一种运用幽默观念和联想能力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常常出现在日常生活的对话中,能够为生活增添很多乐趣。

当人们遇到一个词汇或者话题时,他们会迅速地将其与其他相关的词汇或话题联系起来,并运用联想的方式,产生出一种幽默的效果。

这种联想方式有时会涉及到某种程度上的音近、形近或意近,给人一种诙谐的感觉。

3. 谐趣联的示例以下是一些谐趣联的示例,用来展示这种语言联想的魅力。

3.1. 多音字谐趣联多音字是汉字中的一类字,它们有多个发音,这为创造谐趣联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以下是一些关于多音字的谐趣联示例:•鱼(yú):鱼头(有头有脑)→ 有头有脑的鱼(有主见)•斗(dǒu):斗鸡眼(凶狠的眼神)→ 斗鸡眼(斗鸡使的眼神)•马(mǎ):马脚(暴露的破绽)→ 马脚(战马的脚)•正(zhèng):正板书(教科书)→ 正板书(立在桌子上的书)3.2. 形近字谐趣联形近字是指在形状上相似的汉字。

通过将不同的形近字进行联想,可以创造出一些有趣的谐趣联。

以下是一些关于形近字的谐趣联示例:•人(ren):人口(人数)→ 人口(会说话的头盖骨)•讠(yan):讲台(教师讲课的地方)→ 讲台(请人吃饭的地方)3.3. 意近字谐趣联意近字是指在意思上相近或相似的汉字。

通过将不同的意近字进行联想,可以产生出一些幽默的谐趣联。

以下是一些关于意近字的谐趣联示例:•停(ting):停车场(停放车辆的场所)→ 停车场(停止大声笑的场所)•乌(wu):乌鸦(一种黑色的鸟)→ 乌鸦(喜欢捉弄人的人)4. 结论谐趣联是一种通过联想和幽默来表达观念的方式。

它能够为语言带来一种别样的乐趣,增添生活的趣味性。

通过运用多音字、形近字和意近字等方式,创作者能够以非常有创意的方式创造出谐趣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联的谐趣
作者:薛宝琨
来源:《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6年第02期
趣联的谐趣来自其俊秀之美。

它追求的是一种对称、均衡、完整、和谐的趣味。

本来,对仗就是一种“天机自合”的机趣,因逻辑的严密、思维的辩证、色调的鲜明和形式的工整而产生一种流畅、摇曳、映衬、照应之美。

一般对联多在对等范畴的观念上进行。

所谓“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对“雾蒙蒙”者是也。

趣联在形式上也是和谐的,但往往并不是两个对等的范畴,而是包藏着大小不等、错落不一的寄属关系。

如“放开肚皮吃饭”对“立定脚跟做人”,就在雅俗不协的背后,产生具象与抽象失衡之趣。

“三间东倒西歪屋”与“一个千锤百炼人”,也由于环境的映衬显示着人品的志趣。

貌似和谐对称的形式,却凸显着与内容不伦不类的倾斜。

请看:“陈见三,苏州人,卖药邗上,以此起家,开有青芝堂药铺。

为扬州第一家,买郑侍郎休园为别业。

捐同知衔。

每逢喜庆宴会,辄着天青褂,五品补服,居然以缙绅自命。

有轻薄子制一联赠之云:‘五品天青褂,六味地黄丸。

’”这形式工整的对仗却注释着主人不堪的出身根底。

形式与内容的抵牾,既嘲讽着世态炎凉,也反映其轻薄品行。

“揭老底”果然妙趣横生。

和谐的形式注入不和谐因素,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藏头、续尾、叠字、谐音、曲解经文、巧移典故等不一而足。

《坚瓠集》有这样一条藏头对:“吴门有富翁乡居者,求杨南峰书门对。

此翁之祖为人仆,南峰题云:‘家居绿水青山畔,人在春风和气中。

’上列‘家人’二字也,见者无不匿笑。

”这种“藏头对”寓贬于褒的手法,并不在俊美的形式表面,只暗藏在句首的隐喻之中,实际是文字游戏。

“佛言不可说,不可说;子曰如之何,如之何”,则是借用经典以表不可言狀的心情——不可言状者何必言状也,人世间至情至理往往如此,耐人寻味。

趣联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人们生活情趣的寄托。

各行各业各个角落都有不少佳品流传。

如“招牌对”“戏台对”等。

酒肆门前有对儿,当铺柜台有对儿,甚至理发店、杂货摊也有对儿。

如“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到来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皆是诙谐有趣的理发对儿;又如大路边茶亭:“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西东。

”在些许俗事中升腾着哲理雅趣。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则因佳茗与美景的连缀顿增雅兴。

至于戏台两侧的对联更是人生舞台的写生:“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场便见;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转眼皆空。


是的,趣联乃民众生趣的“天籁”,表现着这个民族以苦为乐、苦中得乐的入世心声。

传统相声里过年也有“别人过年二上八下,我除旧岁九外一中”的绝对儿——“二上八下”为包饺子双手的指形;“九外一中”则指团窝头杵眼儿的技艺。

窝头者,粗食也。

或许哪天会消亡?该绝对儿说不定还有民俗价值呢。

(常朔摘自《今晚报》2015年8月1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