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
汪宏《望诊遵经》
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溺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辩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
喻嘉言《寓意草》
是当时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
近现代
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
陈泽霖《舌诊研究》
赵金铎《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
论述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张介宾(张景岳)
《景岳全书》
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
李时珍(李濒湖)
《濒湖脉学》
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
李中梓(李士材)
《诊家正眼》
把脉象分为28种
申斗垣《伤寒观舌心法》
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论》
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
西晋
王叔和《脉经》
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象,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晋代
葛洪《肘后备急方》
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
朱文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战国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穿了诊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

dyty靌中医诊断学

dyty靌中医诊断学

、.~①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二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笔记第一章绪论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的一种方法【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含义、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2、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明确学习方法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切脉、望色、听声、写形”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3、西汉淳如意创“诊籍”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5、东汉华佗《中藏经》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11、清朝林之翰《四诊抉微》四诊并重,色脉并重第二节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一、审察内外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表现。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辨证求因病证结合,以证为主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证”和“症”和概念“证”指的是一组症状群,这类症状具有相同的性质,或由某一共同的病机所引起。

辨证就是对疾病的本质作出决定。

如:痰热壅肺证肾阴虚证卫分证三、四诊合参四诊并重,不可偏废第三节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望—诊察病人的神、色、形、态闻—听声音、嗅气味问—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切—诊脉和按诊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一)四诊(二)八纲(三)辨证:对表现出来的症状确定证型辨证的方法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第四节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一、打好基础: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二、博览群书:以教材为主,兼看一些其它书籍三、参加临床实践:“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第二章四诊第一节望诊望诊注意事项:(1)光线(2)动作熟练、敏捷“一望而得”(3)有步骤、有重点先全身→分部;上→下,头→足望神望色望形态望姿态一、望神(一)望神的含意: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命狭义──人体的精神活动:精神(二)望神的原理和意义•先天之精→神←滋养后天之精•神、精、气三者同盛同衰•精能生神,神能御精,精足则形健,形健神旺望神可以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三)望神的要点•目光(重点)、神情、气色•体态、言谈举止、应答反应得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面色:面色润泽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饮食:正常或稍减临床: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失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面色:晦暗暴露两目:活动迟钝、目无精采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线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应失常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假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面色:突然颧红如妆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饮食:突然思食、索食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假神1、神气不足:轻度失神虚证患者2、神志异常癫--抑郁型(湿痰蒙闭)狂--兴奋型(痰火扰心)痫--发作型(肝风挟痰上扰)望神的注意事项1、重视诊察病人时的第一印象2、做到神形合参3、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4、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二、望面色•望色,又称色诊,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 诊脉部分详于脉理,并结合诊断介绍治 法。该书盛赞张介宾的“十问篇’’详 略得中、纲举目张,推崇李时珍的《濒 湖脉学》为脉书之翘楚。此外,陈修园 的《医学实在易· 四诊易知》,论述四诊 简明扼要,可为后学程式。
四诊的综合研究
• 清代还出现了一些望诊专著,如汪宏的 《望诊遵经),搜集历代有关望诊资料, 从眼睑、口舌、唇、齿、须、发、腹、背、 手、足等部位的形容、色泽和汗、血、便、 溺的稀稠有无等,通过分析比较,以辨别 病证的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并预计 其顺逆安危,内容精要而实用。又如周学 海的《形色外诊简摩》,内容亦很丰富, 足资临床参考。
(二)晋唐宋金元时期
• 自两晋、南北朝至唐 宋金元,中医诊断学有着 很大的发展。 • 古代有关脉学的专书虽 然名目不少,但多已亡佚。 西晋王叔和撰集《内经》 以来扁鹊、张仲景、华佗 等诸家关于脉学的论述, 撰成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脉经》。
《脉经》
• 该书阐述了脉象产生之原因,两手寸关 尺所主之脏腑,24种脉象的区别与所主 病变,并联系外感、内伤、妇儿 疾加 以论述。《脉经》对世界医学有着广泛 影响,早在公元六世纪,脉学便传到朝 鲜、日本等国。到17世纪,《脉经》已 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欧洲流传

早在商代,中医 诊断已具有一定水平, 对疾病的分类较细, 能够根据人体不同部 位来命名疾病。甲骨 文卜问疾病的记载, 可看作我国现存最原 始的病历。其中公元 前十三世纪的武丁期 卜辞中“有疾齿住蛊” 的记载,比《史记· 扁 鹊仓公列传)中提到龋 齿要早一千多年,比 国外早七百年以上, 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
《诸病源候论》
• 隋代巢元方等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 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全书分 67门,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20条,其中内 科疾病最多,外科仅金创就有27种,眼科 38种,妇科140多种,内容丰富,诊断指标 明确;同时,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 妇科病、儿科病等的诊断,更有不少精辟 的论述。 • 《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对疾病 的病因、证候的辨别,大都以此为据。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

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

《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

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

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

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

滑伯仁的《诊家枢要》专论诊法。

戴起宗的《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极为有益。

金元四大家对诊断学的论述各有特色,如刘河间辨证重视病机,张子和重视症状鉴别。

李东垣重视外感内伤的征候的异同,朱丹溪重视气血痰郁的辨证。

明清时期,对四诊和辨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四诊的研究,以脉诊和舌诊的发展尤为突出。

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濒湖脉学》,摘取诸家脉学精华,详分27种脉,编成歌诀,便于诵习。

清代李延星《脉诀汇辨》、贺升平《脉要图注详解》等把脉学与生理、病理及证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中医诊断学绪论

中医诊断学绪论

疖 外感热毒或湿热内蕴
中医诊断学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三)以常衡变
“五色脉变,揆度奇恒” 《素问·玉机真脏论》
以正常的状况为标准,发现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
原理:以健康人体的标准或状态去衡量病人,
发现病人异常之处及病变之所在
中医诊断学
四、中医诊断的原则
(四)因发知受
发:人在疾病中出现的全身性反应。 受:感受的邪气和机体的状态。
二、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二)主要内容
4.病案
病案又称病历,古称诊籍,是临床有关病人诊治情况的书面 记录。病案是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资料。
中医诊断学
二、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三)病、证、症三者的关系
病是独立的临床单元,它涵盖了从发病、发展及结 果等病变全过程。
证是病所处某一阶段的变化反映,是病在这一阶段主 要的变化。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一)司外揣内
整体观念 普遍联系
“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
盖有诸内者形诸外。”
《丹溪心法》
望面色
听声音 问二便
病人的外部表现
司外
揣内
切脉象 触肌肤
体内的病理变化
中医诊断学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二)见微知著
局部的、微小的变化
整体的、全身的病变
酒糟鼻 肺胃湿热侵入血络
•西汉淳于意:创立“诊籍”,应是我国最早的病案学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六经为纲辨伤寒,以脏 腑为纲辨杂病,奠定辨证论治的基础。
中医诊断学
一、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三)晋唐时期
•西晋王叔和: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确定寸关尺 三部诊脉部位,明确24脉名称,提出相类脉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第一章绪论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一门课程。

诊断即对人体健康状态和病证所提出的概括性判断。

它是由基础医学引申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防治取决于正确的诊断,正确的诊断来源于对患者四诊的周密诊察和精确的辩证分析,没有正确的诊断就不会有正确的治疗。

所以诊断在防治疾病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

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

《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

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

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

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朱文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中医诊断学》
是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
施发《察病指南》
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

敖氏《点点金》《金镜录》
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金元之世
戴起宗《脉诀刊误集解》
对脉学颇有贡献
滑寿《诊家枢要》
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
刘昉《幼幼新书》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战国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穿了诊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
《难经》
特别重视脉诊,提出了独取寸口诊脉法
西汉
淳于意(仓公)创诊籍
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
西晋
王叔和《脉经》
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象,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晋代
葛洪《肘后备急方》
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
论述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张介宾(张景岳)
《景岳全书》
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
李时珍(李濒湖)
《濒湖脉学》
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如何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如何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如何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获取病情资料、判断病证的学科。

它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信息,经过综合分析,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

中医诊断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那个时期,人们在与疾病的斗争中,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逐渐积累了一些对疾病的初步认识和诊断方法。

例如,通过观察身体的外部表现来判断健康状况,注意到某些症状与特定疾病的关联。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诊断学有了显著的发展。

《黄帝内经》的问世,为中医诊断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书中对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方法都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强调了“四诊合参”的诊断原则。

同时,对脉象的研究也有了初步的成果,提出了多种脉象,并阐述了其与疾病的关系。

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将中医诊断学与临床治疗紧密结合。

他通过对大量病例的观察和总结,提出了六经辨证的诊断体系,为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不仅详细描述了各种病症的表现,还根据脉象、症状等进行了精准的辨证论治,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晋代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该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脉学理论和经验,对脉象的分类、脉象与病症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脉诊成为中医诊断学中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诊断方法。

隋唐时期,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因、病机和证候学的专著。

该书详细论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证候,为中医诊断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宋代,医家们对中医诊断学的研究更加深入。

例如,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了“三因学说”,即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为病因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明清时期,中医诊断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在诊断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强调了问诊的重要性,并对脉象、舌象等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中医医师考点之《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医师考点之《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医师诊断学辅导: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

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

《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

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

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

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

滑伯仁的《诊家枢要》专论诊法。

戴起宗的《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极为有益。

金元四大家对诊断学的论述各有特色,如刘河间辨证重视病机,张子和重视症状鉴别。

李东垣重视外感内伤的征候的异同,朱丹溪重视气血痰郁的辨证。

明清时期,对四诊和辨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四诊的研究,以脉诊和舌诊的发展尤为突出。

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濒湖脉学》,摘取诸家脉学精华,详分27种脉,编成歌诀,便于诵习。

中医诊断学开篇

中医诊断学开篇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3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2所)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石油大学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 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3所)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5所)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西(1所) 广西大学 四川(6所)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 科技大学(绵阳科技城) 云南(1所) 云南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211”工程大学
“211”工程大学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面 向21世纪,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00所左 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211大学名单:
北京(23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 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 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 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 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9所):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 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 学
“985”工程大学

中医诊断学总结

中医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辨证的理论与方法,以识别病证,推断病情,给防治疾病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0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通过“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而“言病之所在”。

0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串了诊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

《难经》特别重视脉诊,其提出独取寸口诊脉法。

03、西汉·淳于意(仓公)创立“诊籍”04、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创始人。

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05、东汉·华佗《中藏经》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06、西晋·王叔和《脉经》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象,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0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

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

08、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09、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10、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11、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

将病因归为三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为不内外因;12、南宋·崔紫虚《崔氏脉诀》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

南宋·施发《察病指南》为诊法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

13、元·敖氏《点点金》《金镜录》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

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

询问患者是否经 常暴饮暴食或过 度节食
了解患者是否喜 欢饮酒,以及饮 酒的量和频率
问二便
询问患者大小便的频率、颜色、 气味等
了解患者的消化系统健康状况
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为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问睡眠
睡眠质量:是否 容易入睡,睡眠 是否安稳,是否 经常做梦
睡眠时间:每天 睡眠时间是否充 足,是否经常熬 夜
THANKS
汇报人:XX
睡眠习惯:是否 有固定的睡眠时 间,是否经常改 变睡眠时间
睡眠环境:睡眠 环境是否安静, 是否经常更换睡 眠环境
问经带
问经带的定义:询问女性月经的情 况,包括月经周期、经期、经量、 经色等
问经带的方法:通过询问女性的月 经情况,结合其他症状进行诊断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问经带的目的:了解女性的生理状 况,判断是否有月经不调、痛经等 疾病
疼痛程度: 询问疼痛的 严重程度, 如轻度、中 度、重度等。
疼痛持续时 间:询问疼 痛的持续时 间,如急性、
慢性等。
疼痛缓解因素: 询问疼痛是否 因某些因素而 缓解,如休息、
药物等。
疼痛加重因素: 询问疼痛是否 因某些因素而 加重,如活动、
饮食等。
问饮食口味
询问患者平时的 饮食习惯和口味 偏好
了解患者是否喜 欢吃辛辣、油腻、 生冷等食物
舌下脉络:观察舌下脉络的颜色、 形态和分布,如青筋、紫筋等
听声音
声音的来源:呼吸、咳嗽、说话、心跳等 声音的特点:音量、音色、音调、节奏等 声音的变化:正常、异常、病态等 声音的诊断:根据声音的特点和变化,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嗅气味
通过嗅气味可以判断疾病的 性质和程度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对中医学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医家和医著,应有所了解。

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与疾病进行斗争,逐渐积累丰富的医疗知识,总结诊察疾病的方法,掌握疾病变化的规律。

中医诊断学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发展史简表:
商代甲骨文记载疾病的卜辞,可看作我国现存最原始的病历
周朝《周礼》
公元前5世纪扁鹊
公元前3世纪《黄帝内经》
公元前2世纪西汉淳于意"诊籍"
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中关于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
华佗《中藏经》
三国时代《难经》
自两晋南北朝至唐宋金元,中医诊断有着很大发展
明清时代(包括建国以前)在诊断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问诊、舌诊、切诊(脉诊、按诊)与辨证四个方面,此外,在四诊及望诊的综合研究方面,亦有不少专著
近百年来,中医诊断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中医诊断——精选推荐

中医诊断——精选推荐

中医诊断绪论⼀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1.《阴阳脉死候》最早的诊断专书2.东汉医家张仲景辨证论治的创始⼈3.西晋-王叔和《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4.隋代-巢元⽅《诸病源候论》我国第⼀部论述病源和病候诊断的专著5.宋元-敖继翁《⾦镜录》我国现存最早的第⼀部⾆诊专著6.刘昉《幼幼新书》现存最早的⼩⼉指纹诊法⼆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诊法症状:患者对痛苦或不适的⾃我感觉,如头痛,⽿鸣等;体征:医⽣运⽤四诊等⽅法获得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征象,如⾯⾊⽩,⼤便腥臭等。

2.诊病3.辩证证:包括证名,症候,证型,证素等证名: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成⼀个诊断名称,如痰热壅肺证等。

证型: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或约定俗成的证。

证素:证的要素,包括病位和病性。

4.病历淳于意创⽴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1.司外揣内2.见微知著3.以常衡变4.因发知受四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1.整体审察2.四诊合参3.病证结合4.动静统⼀第⼀章望诊望诊注意事项1.光线充⾜,避免⼲扰2.充分暴露,排除假象3.以常衡变,动态观察4.有机结合,综合判断1.1 全⾝望诊⼀望神(⼀)神的概念⼴义之神,即“神⽓”,指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神志”,指⼈的意识,思维,情志活动。

(⼆)望神的原理与意义神的产⽣来源于先天之精,⼜必须依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才能维持健旺的神⽓状态,其次,⽓、⾎、津液等精微物质,均是神的物质基础。

(三)望神的主要内容1.望神的重点(1)两⽬(2)⾯⾊(3)神情(4)体态2.神的判断得神-有神少神-神⽓不⾜失神-⽆神假神⽬光两⽬灵活两⽬晦滞两⽬晦暗原本⽬光晦暗明亮有神⽬光乏神瞳神呆滞突然浮光暴露神情神志清晰精神不振精神萎靡本已神昏表情⾃然思维迟钝意识模糊突然神识似清⾯⾊⾯⾊红润⾯⾊少华⾯⾊⽆华本为⾯⾊晦暗含蓄不露⾊淡不荣晦暗暴露突然颧红如妆体态肌⾁不削肌⾁松弛形体羸瘦久病卧床不起反应灵敏动作迟缓反应迟钝忽思活动语⾔语⾔清晰声低懒⾔低微断续本不⾔语对答如常⾔语失伦突然⾔语不休饮⾷饮⾷如常⾷欲减退毫⽆⾷欲久不能⾷突然索⾷变现健康病多轻浅,预后良好轻病疾病恢复期素体虚弱病情危重临终征兆失神:1.精亏神衰⽽失神:精神萎靡,意识模糊;⽬暗睛迷,瞳神呆滞,或⽬翻上视;⾯⾊晦暗⽆华,表情淡漠;肌⾁瘦削,⼤⾁已脱,动作失灵;循⾐摸床,撮空理线;呼吸异常。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清代
李延罡《脉诀汇辨》
周学霆《三指禅》
论脉诊的著作
徐灵胎《洄溪脉学》
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
张登《伤寒舌鉴》
载有120图
梁玉瑜《舌鉴辨正》
载有149图
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色脉并重、四诊互参
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
南齐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
王超《水镜图诀》
食指络脉诊法(小儿指纹诊法)的创始人,是由《灵枢·经脉》“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

陈无择(陈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
南宋
崔紫虚《崔氏脉诀》
是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
施发《察病指南》
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

敖氏《点点金》《金镜录》
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金元之世
戴起宗《脉诀刊误集解》
对脉学颇有贡献
滑寿《诊家枢要》
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
刘昉《幼幼新书》
朱文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中医诊断学》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论述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张介宾(张景岳)
《景岳全书》
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
李时珍(李濒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齐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
王超《水镜图诀》
食指络脉诊法(小儿指纹诊法)的创始人,是由《灵枢·经脉》“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

陈无择(陈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
南宋
崔紫虚《崔氏脉诀》
朱文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中医诊断学》
清代
李延罡《脉诀汇辨》
周学霆《三指禅》
论脉诊的著作
徐灵胎《洄溪脉学》
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
张登《伤寒舌鉴》
载有120图
梁玉瑜《舌鉴辨正》
载有149图
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
林之翰《四诊抉微》
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
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
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
西晋
王叔和《脉经》
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象,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晋代
葛洪《肘后备急方》
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战国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穿了诊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
《难经》
特别重视脉诊,提出了独取寸口诊脉法
西汉
淳于意(仓公)创诊籍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
汪宏《望诊遵经》
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溺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辩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
喻嘉言《寓意草》
是当时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
近现代
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
陈泽霖《舌诊研究》
赵金铎《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
是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
施发《察病指南》
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

敖氏《点点金》《金镜录》
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金元之世
戴起宗《脉诀刊诊的专著,载脉29种
刘昉《幼幼新书》
论述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张介宾(张景岳)
《景岳全书》
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
李时珍(李濒湖)
《濒湖脉学》
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
李中梓(李士材)
《诊家正眼》
把脉象分为28种
申斗垣《伤寒观舌心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